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在基础护肝下加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仅基础护肝、对症,均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肝功能显著改善,HBeAg、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明显、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方黎明;刘勇;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用邻近正常的手指指背皮瓣修复伤指掌侧肌腱或骨外露的皮肤缺损-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所有皮瓣都成活,随访13例1个月一半年,皮瓣颜色质地和正常接近,手指屈伸功能好,皮肤感觉部分已恢复.结论:手指是上肢重要而灵活的运动器官,皮肤软组织缺损后,需及时修复,使用邻指皮瓣修复效果满意、快捷而方便.
作者:赖林生;黄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机制、抗反流措施和抗反流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方法:左侧开胸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208例,其中颈部吻合86例,越过主动脉弓上吻合78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4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十分普遍,发病率较高达88%.208例中84例手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率40.3%,主动脉弓下吻合胃食管反流比例主动脉弓上吻合颈部吻合.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平面越高,反流越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式具有更好的减轻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作用,能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欧阳励;唐滨江;唐建国;曾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工厂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相关情况,掌握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农民工制定相应预防艾滋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 000名工厂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5.3%,全部正确者占28.7%,同时有88.7%认为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结论:加强农民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斌;曾凡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介入术配合中药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性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转阴后进行经阴道插管的介入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腹部理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有密切关系,有必要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以便发现感染,及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经阴道插管的输卵管介入术加用中药、腹部理疗对治疗解脲支原体性输卵管阻塞疗效可靠.
作者:刘如天;宋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优18例,良9例,可4例,差1例.术后无1例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有3例浅表感染,经换药3周内愈合;有1例钢板外露,经局部皮瓣转移闭合创面,骨折愈合后无成角、短缩、旋转等畸形.结论:支撑钢板作为一种特殊设计的解剖钢板,对骨折固定效果好,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邓经德;王述华;肖冰;朱福彬;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对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官腔镜电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30.29±0.58min,出血量50.47±0.7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50例(80.3%),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银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体的氧化还原水平在2型糖尿病(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置葡萄糖调节受损组(DI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并发症组(DC组)及两组健康对照组[年青对照组(HY组)和中老年对照组(HM组)],每组选择30例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清SOD、VC、VE及MDA、H2O2.结果:血清MDA、H2O2在年青对照组、中老年对照组、葡萄糖凋节受损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依次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组及糖尿病组的血清SOD、VC、VE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年青对照组比中老年对照组抗氧化应激能力较强;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还原水平下降,提示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在糖尿病的病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谢飞舟;邱悦群;刘小勇;胡艳;陈杰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运用腹腔镜治疗的优点.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LIHR)56例.结果:术中经过顺利,手术时间5~10min,伤口不需缝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2天出院,随访患儿症状消失,术后无疤痕.结论: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比传统疝囊颈高位结扎术有一定的优越.
作者:刘辉;傅忠;钟斌;刘传荣;徐建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疗效.方法:31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2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11例采用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采用ESWL治疗的患者,18例结石全部击碎,分别在2~6周后拔出D-J管,所有碎石均排出干净.11例采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8例取尽,3例有结石残留,2例结石较大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3个月后复查KUB,结石已排净.两种治疗方法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治疗方法在治疗孤立肾结石时有明显优势,较大的孤立肾结石可采用mPCNL,较小的可采用ESWL.
作者:林伟;黄海鹏;黄辉;黎源;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营养不良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60例COPD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氧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rhGH,每天皮下注射rhGH(0.1μ/kg·d)连用7~10日,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注射用水.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前血糖、胰岛素及ISI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rhGH治疗COPD营养不良患者会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
作者:王润秀;谢富华;毕新生;汤显湖;吴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7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术中分析输卵管状态并进行评分,分析评分高低与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的关系及分析手术方式、手术技巧与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中高评分组32例,中评分组28例,低评分组18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3.75%、85.71%、75%,一年内宫内妊娠30例,三组妊娠率分别为71.87%、250/0和0,异位妊娠4例,三组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7.14%、11.11%;78例患者中行盆腔粘连松解术28例,行输卵管伞端成形术25例,行输卵管造口术25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5.71%、90%、84%,一年内宫内妊娠30例,三组妊娠率分别为50%、52%和12%.结论:腹腔镜手术能矫治输卵管管腔内和管外的解剖异常、疏通输卵管、提高妊娠率.但对于输卵管病变重、评分低的患者,术后异位妊娠率增加,宜施行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
作者:严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表麻下经12点方位角膜缘作一深0.3mm,长3.2mm,宽1.75mm的隧道切口,采用乳化劈裂技术对182例(195眼)硬核为Ⅲ级或Ⅳ级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果:术后一天视力≥0.5占82%,术后一周视力≥0.5占90%,3月≥0.5占92%,轻度角膜水肿2例,后囊破裂为1例,平均超声能量40%,平均乳化时间为1分28秒.结论:表麻下行上方角膜缘切口硬核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采用手法劈核技术,减少超声乳化时间及能量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汪自文;余美珍;邓海波;王淑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熟悉超声监护经阴道宫腔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218例经阴道宫腔手术进行超声监护,其中妊娠组织物残留清官术124例;困难人流术22例;宫腔镜手术72例.结果:妊娠组织残留物清宫术总成功率98.4%,困难人流术成功率9l%,官腔镜手术成功率95.8%.所有病例无l例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监护下进行高难、高危经阴道宫腔手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智华;廖萍;黄志平;肖菊英;刘镭;林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邱彦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发病特征,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策略.方法:对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64;平均年龄21.75岁,高发年龄段是18~27岁,占78.84%;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占91.67%;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占94.23%;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4.23%,治愈率为87.82%,中毒6h内高压氧治疗(A组)与中毒6h后高压氧治疗(B组)相比可提高治愈率(P0.05).结论:深圳地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中毒源、季节特征,需引起重视,广泛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手段,一旦中毒应尽早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作者:万丽春;熊丽红;郑晓英;陈伟峰;周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1例给予呼吸机治疗,2天后顺利拔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上应该以预防为主.
作者:吴国斌;吴志诚;刘惟优;赖庆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按A0分类标准,A1型5例,A2型12例,A3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Sanders评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l,平均180ml,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均愈合,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3例,良3例.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出血少,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希聪;熊昌盛;劳永锵;范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0例.结果:术后一年膝关节HSS评分,优16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术后1例出现切口皮肤局部坏死,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胫骨平台对位对线良好,关节面无塌陷,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骨平台支持钢板具有解剖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固定牢固,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为民;高辉;姬广林;刘午阳;赖光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治疗组)与安宫黄体酮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刮宫术后给予米非司酮10mg/d,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刮宫后第15天开始服安宫黄体酮8mg/d,连服10d后停药,让子宫撤退性出血,以后每次阴道出血第15d开始服安宫黄体酮8mg/d,连服10d后停药,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内膜厚度10mm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膜厚度≥10mm,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内膜厚度≥10mm,有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而且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对疗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曾麟;杨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30例室性早搏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分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治疗组15例均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g(1包),每日3次及美托洛尔,每次12.5mg,每日2次;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mg,每日2次,两组皆用4周为一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77.2%;对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4.0%,两组差异皆有显著性(P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所伴临床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且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黄丽萍;蔡平;廖建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探讨人工流产术并发症防治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空吸和漏吸、术后感染、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年龄、孕期和怀孕次数与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人工流产术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黄碧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6例,采用留置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对照组25例,采用留置普通橡胶肛管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无1例直肠肛管粘膜损伤.结论:大便失禁应用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其效果优于普通橡胶肛管留置引流稀便.
作者:李建华;蔺辉;许玮;叶春玲;王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部肿胀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局部肿胀麻醉的特点,根据不同乳腺手术的要求,配制合理的剂量和进行准确有效的注射.结果:260例各类乳腺手术,均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出血少,缩短了手术时间,无皮瓣坏死、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局部肿胀麻醉,麻醉效果好,安全度高,创面出血少,解剖层次清,缩短了手术时问.
作者:何平;王亚非;邓莅霏;纪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气道阻力值(Rint)、外周血氧分压(PaO2)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和30例缓解期患儿血浆的AM、TNF-a水平,并与Rint及PaO2进行相关分析.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浆的AM、TN-a分别为(31.45±6.51)ng/L、(1.73±0.49)ng/L,明显高于缓解组的(13.26±4.12)ng/L、(1.45±0.43)ng/L(P均0.01)及对照组的(11.43±3.52)ng/L、(1.21±0.41)ng/L(P均0.01).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浆的AM水平与TNF-a水平及Rint呈正相关(r=0.58,P0.01)、(r=0.73,P0.01),与PaO2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AM在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饶兴愉;刘跃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泌尿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和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我院妇科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取宫颈拭子进行支原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62例疑似患者中有Uu阳性45例,其中29例Uu≥104ccu/ml;Mh阳性13例,均为104ccu/ml;Uu与Mh混合阳性39例,其中4例Uu、Mh均为≥104ccu/ml,32例Uu≥104ccu/ml,Mh104ccu/ml,3例Uu104ccu/ml,Mh104ccuml.耐药率较低的3种抗生素是:强力霉素(5.16%)、美满霉素(9.28%)和四环素(11.35%).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计数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控制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美玲;汤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22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多见于儿童,具有传染性,群居儿童(68.9%)发病多于散居儿童(31.1%).成人密切接触,抵抗力低下时也可发病.122例(100%)患儿均有皮疹,65例(53.3%)患儿发热.EV71感染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结论:本病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一般10天内痊愈,对患儿要进行有效隔离,严重并发症需积极抢救,减少死亡率.
作者:王玲;李新维;廖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荞麦多糖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①小鼠腹腔注射荞麦多糖,15min后放入吊笼中,稳定3min后记录用药后15s内小鼠活动波形.②腹腔注射荠麦多糖,15min后,腹腔注射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问.③腹腔注射荞麦多糖,15min后,腹腔注射阁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问.结果:①荞麦多糖能非常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②荞麦多糖能显著加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③荞麦多糖能显著加速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的中枢抑制作用.结论:荞麦多糖具有明显的延长昆明种小鼠睡眠时间和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
作者:赖芸;肖海;黄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妊娠关系.方法:选择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36例为观察组,正常妊娠妇女36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结果:血清瘦素观察组(689.6±324.1)ng/ml,对照组(1 005.2±402.3)ng/ml,组间比较P0.01;血清β-HCC观察组(3 856.2±2 215.0)mIU/ml,对照组(6 341.6±2 436.5)mIU/ml,组间比较P0.01.结论: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低瘦素水平可能是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温燕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医用几丁糖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因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症患者50例,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及伞端造口术,并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选取26例术中通液加入几丁糖,另24例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观察两组输卵管的再通率,半年妊娠率.结果:术中通液用几丁糖者再通率100%,妊娠率57.6%,对照组再通率50%,半年妊娠率37.5%,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几丁糖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付兰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止痛紫金丸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流动相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检测波长为31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0.03~0.30μg范围内,阿魏酸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1.1%(n=5).结论:该法准确、快捷、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李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5-Fu在大肠癌术后不同的静脉输注方式在联合化疗中的运用,探讨5-Fu在不同输注方式疗效的优劣.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LV+DDP+5-Fu,A组采用持续静脉输注,B组采用常规每日1次静脉点滴.观察其疗效.结果:5-Fu持续静脉输注优于非持续静脉输注组.结论:5-Fu在术后大肠癌辅助联合化疗中,持续静脉输注是有效给药方式.
作者:谭智华;肖光;钟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5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为50例),Ⅰ组宫口开张1cm左右.Ⅱ组宫口开张2~3cm,Ⅲ组为无镇痛分娩孕妇;Ⅰ组和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在腰L2-3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4cm,给予1%利多卡因3~5ml.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电子泵;麻醉药物选用0.1%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和液100ml;前次剂量6~8ml,自控量PCA 6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大剂量24ml/h,Ⅰ组一直持续至孕妇完成整个产程,Ⅱ组至宫口开全关闭电子泵,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由家属搀扶走动10min左右;Ⅲ组为自然分娩者,不用任何镇痛剂;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状况、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催产素的使用情况、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观察孕妇的满意度及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Ⅱ组中镇痛成功率达96%,两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中61%孕妇有中度疼痛,20%有极度疼痛;Ⅰ组、Ⅱ组与Ⅲ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94%产妇用药后无运动神经阻滞,3例下肢有轻微麻木感,2例能屈曲膝关节,1例能屈曲踝关节;Ⅱ组与Ⅰ组情况相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催产素的使用率Ⅰ组为100%,Ⅱ组60%,Ⅲ组18%.Ⅰ组与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问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的阴道助产率高于Ⅱ组,Ⅰ组与Ⅱ组的顺产率及阴道助产率高于Ⅲ组,但剖宫产率低于Ⅲ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孕妇的满意度在Ⅰ组(99%)和Ⅱ组(92%)均大于Ⅲ组(2%)(P0.01);Ⅰ组有3例皮肤瘙痒,Ⅱ组有2例;Ⅰ组出现尿潴留4例,Ⅱ组有2例,Ⅲ组有1例.结论:低浓度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用于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接近理想分娩镇痛技术.
作者:廖万东;黄桂明;钟宝琳;徐敏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3例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部,推移颈内外动脉分离,增强后显著强化.结论:依据发病部位、强化特征可以对颈动脉体瘤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许凡勇;钟福兴;叶军;刘少强;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肾上腺IL-10+细胞表达及其定位.方法:正常大鼠肾上腺,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IL-10免疫组化标记,观察IL-10+细胞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在正常大鼠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外束状带,可见散在或成堆存在的表达为弱阳性的IL-10+细胞.髓质IL-10+细胞的阳性颗粒沿胞膜下分布.在肾上腺纵切面的中间几张切片上,可看到髓质IL-10+细胞从肾上腺髓质的一端伸出,往皮质延伸直至被膜.结论:正常大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确实存在IL-10表达阳性细胞.
作者:林卡莉;黄志华;陈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探讨三者在肝硬化时的相互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检测,凝血酶原时间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以速率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浓度以溴甲酚绿法(BCG)在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者彼此间相关系数为0.712~0.791(P0.01),呈正相关.结论:监测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对肝硬化临床病情的判断及估计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邹前福;郭扬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已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病人,其中一眼已行手术治疗,对侧眼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84例8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中能量、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虹膜孔闭合等情况.结果:视力:在随访期内治疗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眼压:80眼(占94.3%)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良好,4例眼压术后高于21mmHg,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房角:大部分病例房角较前增宽,周边虹膜拥挤现象减轻,房角粘连范围减小;虹膜孔:无一眼虹膜孔发生闭锁;并发症: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做虹膜周边切除,具有并发症少,虹膜孔再封闭率低等优点,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守遐;周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将12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术治疗组和传统手术组各63例.腹腔镜组术治疗行腹腔内环口疝囊结扎术;传统手术组行腹股沟部切开疝囊高位结扎.结果:2组术程顺利,腹腔镜术组手术时间为20~40min,平均30min.无中转手术病例.术中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12例,术后第1 d下床活动,术后2~3d出院.近期并发症2例,61例痊愈,复发1例,复术后随访61例患儿,随访4个月~2年;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为25~40min,平均31min.术后第2d下床活动,术后5~7d出院.近期并发症13例,58例痊愈,复发5例,8例为手术2月~1年后对侧发生斜疝.经二次手术治愈.术后随访60例,随访4个月~2年.医源性隐睾1例.结论:腹腔镜下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疗效可靠,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同时发现及处理另一侧隐性疝,比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优越.
作者:廖振机;周小龙;钟应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对比经皮激光椎问盘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适应症良好的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患者126例分别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并对术后病人进行随访,分别以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为早期、中期及远期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至术后6个月,近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76.9%;开窗组优良率为85.1%,P0.05;中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82.7%;开窗组优良率为90.5%,P0.05;远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89.4%;开窗组优良率为90.9%,P0.05.两组方法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LDD与开窗术在术后近期、中期和远期均能达到较高的优良率,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少,疗效确实、可靠.因此均是适合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
作者:赖笑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非脱垂大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对非脱垂大子宫行新阴式子宫切除术(TVH)40例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病死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平均术时76min,术中出血122ml,术中副损伤1例,术后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4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1.5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25d.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曾春兰;邹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阳性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轻度宫颈糜烂,两者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能提高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
作者:涂序嫣;郭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的诊治对策.方法:总结分析68例多发性骨折的诊治过程.结果:5例死亡;56例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恢复理想;另7例因年龄、全身情况差等原因行外固定或牵引治疗.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对开放性骨折必须保证有效、彻底地清创及维持局部良好的血运.
作者:康先启;周初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止血率100%,并发症13%,早期再出血4.3%.结论:内镜下硬化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止血方法.
作者:谢军;黄才斌;廖跃光;舒涛;吴雄健;江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98例,采用Frankel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畸形矫正及cobb角矫正情况,评估手术的合理性.结果:98例术后未出现深部感染,未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平均随访19个月按Frankel分级评定,均有1~3级恢复,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术后cobb角平均矫正15.5°,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直接有效的方法,可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陈子华;刘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梗阻性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梗阻性大肠癌,76例行急诊Ⅰ期切除肠吻合术;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Mile's手术7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伤口感染7例.结论:可切除的梗阻性大肠癌行急诊Ⅰ期切除肠吻合术是可行的,但必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刘钦志;刘彪;王斌;吉成岗;张春新;沈其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经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32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多西他赛60mg/m2静滴第一天,顺铂80mg/m2分三天静脉点滴,每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21天一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6例,有效率(CR+PR)56.2%,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占28.2%,脱发率43.8%.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是治疗葸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小红;杨灵;付浩;李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阴离子间隙(A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间的关系,以助早期诊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9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外周动脉血血气分析,同时进行血电解质检测,计算具体的AG值.结果:窒息新生儿存在轻到中度的酸中毒,正常AG组与高AG组之间pH值和BE值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HIE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G值可作为预测窒息新生儿HIE的重要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叶国华;方润婷;柴鸣荣;邓皓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腹壁下动脉进行观测,为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于移植术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上解剖观测腹壁下动脉的起点、行程、位置、长度、外径、分支及营养范围.结果:腹壁下动脉起始处外径:左侧2.81±0.72mm,右侧2.82±0.56mm;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外径:左侧2.40±0.32mm,右侧2.39±0.68mm;全长:左侧14.85±2.08cm,右侧14.83±2.14cm;起点距体表:左侧1.36±0.87cm,右侧1.37±0.79cm;血供面积单侧平均19.86cm×7.35cm.结论:腹壁下动脉的外径和长度足以用于临床移植术中.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仰斌;刘宗亮;陈学洪;李启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吸入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用于镇痛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产妇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汪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ECG)短P-R间期临床意义.方法:对妊娠28~42W共2 126例孕妇进行ECG检查以及对短P-R间期孕妇随访分娩时、后3个月.结果:2.7%(57例)孕妇ECG出现短P-R间期,随着妊娠进入晚期,短P-R间期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经阴道顺产50例,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剖宫产7例,均成功手术.无1例孕妇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随访半年,除3例失访外,剩下54例孕妇短P-R间期均恢复正常,中位恢复时间为分娩后3周.结论:晚期孕妇出现短P-R间期属良性电生理改变,无明显病理意义.
作者:刘红芳;谢良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地高辛治疗房颤并心衰患者,分析其对患者的心室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地高辛及倍他乐克;对照组仅加用地高辛治疗.结果:地高辛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房颤并心衰比单用地高辛对照组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减少住院时间.结论: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房颤并心衰患者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廖盛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筛蝶窦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探索治疗视神经外伤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外伤致视神经管内段损伤患者8例,均行鼻内窥镜下筛蝶窦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8例中5例从术前的无光感、眼前手动到术后视力0.8,3例由术前的无光感到术后视力0.3.术后随访3~11个月无颅内出血、脑脊液鼻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筛蝶窦径路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入路简捷、操作方便,元面部疤痕;疗效确切.只要掌握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适应症及操作熟练,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肖勇;刘泗;朱友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鬼臼毒素酊局部外搽治疗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54例生殖器尖锐湿疣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用0.5%鬼臼毒素酊涂搽病灶局部,每日2次,连用3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变程度连续用1~3个疗程.治疗组在局部使用0.5%鬼臼毒素酊涂搽的同时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100万国际单位,隔日一次,连续用3周.结果:2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鬼臼毒索酊局部外搽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尖锐湿疣复发.
作者:杨昱;曾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为常见.但结核杆菌广泛感染并浸润骨髓,破坏骨髓造血系统,引起骨髓细胞学改变甚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华;谢芳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更昔洛韦(ganciclovir)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物,我们于2005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儒斌;施银河;钟来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治疗该急诊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于寻找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利用螺旋探针于手术中寻找泪小管断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平;胡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63岁,因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半天入院就诊,急性痛苦面容,体检:腹平软,上腹部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超声墨菲氏征阴性.
作者:彭慧梅;叶军;曾庆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18岁,因原发性闭经就诊.身高148cm,后发际低,有颈蹼,肘外翻,乳房未发育,女性外阴呈幼稚型,腹部B超提示:子宫体积小,呈幼稚型,双侧卵巢体积较小,未见明显卵泡回声,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睾丸声像.细胞遗传学检查:应用我室已建立的稳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经G带和C显带,计数6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6个核型,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比例1:3,Y染色体结构正常.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胡雅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食物中毒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要原因,我院2007年8月~2008年3月共收治因误食毒蕈所致的急性肾衰竭1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谭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腹泻病是一组多发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科用小儿腹泻宁治疗102例腹泻病住院患儿,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广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陈某,男,75岁,退休医生.2007年4月5日人院.人院前20天开始咳嗽、少量白色泡沫痰.7天前出现低热;胸闷呼吸急促,活动后加剧;乏力;咳黄白色痰.发病以来体重下降2Kg.人院前3天外院CT提示肺炎.人院前曾服用头孢拉定、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未见效果.本次发病前2个月因心律失常连续服用胺碘酮至病发为止.
作者:林友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肛窦炎是因为肛窦开口向上,易积存粪便而引起感染,临床表现为肛门坠胀或隐痛,排便时加重,粪便中可带有黏液和血,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窦充血、肿胀,肛乳头肥大时可脱出肛外.我院自2006-2007年应用地奥司明治疗肛窦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荣;张晓飞;刘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常见病,病情复杂严重,如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不良后果.笔者分析了我院2001~2007年经CT和手术证实的256例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瑞亮;刘仰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膀胱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但巨大膀胱结石较少见.笔者收集近10年来在我院就诊,并经影像和手术证实的9例巨大膀胱结石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汉斌;钟福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纤维瘤是常见的体表肿瘤,但小儿阴囊纤维瘤很少见,现报告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右侧阴囊肿物2月入院.自感右侧阴囊肿块逐渐增大并有阴囊下坠感,无疼痛,无发热,无呕吐,食欲、睡眠、大小便正常.
作者:吴平辉;王小农;刘凤恩;徐道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卫生院较常见的一种急症,临床表现为胆碱能危象,并可危急生命,能否及时的诊断治疗,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及生命的安危.现将本人近10年来收治1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树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7岁,因胸痛3天入院.既往有吸烟史.胸痛以夜间明显,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每次持续10余分钟,呈隐痛.
作者:廖祥中;陈朝晖;谢东明;阳贻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异位妊娠即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1].近年来其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年轻、未生育者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快速敏感的血-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腹部B超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故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回顾分析我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冬云;朱延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客观反映.
作者:钟瑞华;肖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儿童眼球穿通伤是开放眼外伤的一种,也是眼科常见急症.损伤的部位多为眼球前部的角膜和巩膜,伤后常伴有眼内容物脱出、球内异物或眼内炎,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少数患者还会引起交感性眼炎而累及健眼,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伍红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恶性肿瘤腹腔化疗病人.结果:50例病人进行腹腔化疗,穿刺均一次成功,安全性好,病人疼痛感轻,病人满意.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化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王艳雪;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行手术的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所采用的多种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消化道出血1例,胰瘘4例,11例患者经治疗病情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经过全面护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黄惠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4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肺癌所致气管狭窄患者2例,1例女性,76岁;1例男性,65岁.2例患者支架均放置在主支气管.
作者:陈云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未婚少女产后的心理护理.方法:对11例少女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各项心理护理措施的落实,使得少女对未婚先孕的不良影响有深刻认识,同时消除恐惧、焦虑、抑郁、紧张心理、积极配合产后调理,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做好青少年的性教育,对社会稳定有深远意义.
作者:杨月婷;朱影娴;张秀娟;聂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高龄体弱患者在经皮肾镜下建立通道行钬激光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7例高龄患者制定完善的经皮肾镜下取石术的全程护理管理流程,包括准确的各脏器功能评估,手术中危险性预测,手术中体位安全,摆放配合及压伤预防,术中设备物品的定位放置,术中冲洗温度控制及术后并发症的防范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估,预先制定防范措施,及时纠正错误,细心的术前术中护理,减少了老年患者做此类手术的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手术风险较大,护理技术要求高,手术过程建立良好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绮丽;吴高梅;蔡友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小儿常见的肺炎,是婴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占全部婴儿死亡率的23.9%[1],且以肺炎球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多见,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寒冷季节气候骤变时多见,许多慢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贫血、21-三体综合征等都易并发本病.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对肺炎患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认真的做好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患儿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丽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4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护理.结果:4例患者精神障碍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术后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文馨;刘芝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500例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观察.结果:500例手术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平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很好的保证手术过程中快速大量的输血输液,不易刺破血管发生液体渗漏,方便麻醉医生用药,减少多次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
作者:林葆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疼痛病人家属的护理干预,使疼痛病人的治疗、康复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使病人的全面康复得到有效保证.方法:对疼痛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平静,并指导其如何配合治疗.指导术后病人家属掌握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结果:通过对67例病人家属护理干预,家属情绪稳定后,病人疼痛好转.术后病人康复过程顺利,全面康复有保证.结论:疼痛病人家属的情绪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疼痛病人痛阈的高低.家属正确参与康复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春红;于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外科住院病人失眠的护理,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休息和睡眠的需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90例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前,失眠患者53.3%,护理措施实施后,大多数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护理措施有效率高达90%.结论: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人的失眠率,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敖丽萍;伍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血性脑脊髓为临床特点,诱因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
作者:叶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对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通过维持体温,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心力衰竭,预防交叉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78例经有效治疗及护理,痊愈70例,好转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6.1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加强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精心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缪惠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的复位与内固定技术,具有切口小、软组织剥离少、关节腔内视野清晰、直视下关节面达解剖复位,同时可早期诊断和修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等[1]优点,已成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叶慧丽;翟兰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视网膜细胞的产生有特定的高度保守的顺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早产生的神经元,在视网膜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精确的发育分化,其调控因素主要有胞外因素(视网膜微环境中的可溶性因子)和胞内因素(视网膜细胞内在的各种调控基因).本文主要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发育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黄倞;易敬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概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25%~50%.1988年,Lock率先应用Rashkind双伞封堵装置关闭VSD,后改良成蚌状夹式封堵器(CardioSEAL),多用于肌部VSD以及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的患者.
作者:谢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肾上腺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取材方便.通过体外培养人或动物的肾上腺细胞,可揭示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行皮质或髓质疾病的研究,并能应用于临床.培养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并将其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皮质激素分泌功能不全、髓质增生等疾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佛林;江波;刘泰荣;邹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系多因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以及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丽;韩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1983年日本学者Surgiura[1]首次应用超声引导经皮注射酒精(PEI)治疗小肝癌取得良好效果后,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作为一种局部原位灭活的方法有了较大的进展,已成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领域中值得重视的一项新技术,其应用日趋普及,几乎涵盖临床上各个学科.本文就PEI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肖菊花;叶军;朱剑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白色脂肪组织(WAT)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近年来,脂肪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及相关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杨晓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