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36-45
  • 全年订价:10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1年6期文献
  • 气相色谱同时检测调味品中三种氯丙醇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了GC-ECD同时分析调味品中三种氯丙醇的方法.[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用乙醚及正已烷和乙醚(1+1,v/v)的混合液对样品进行提取与净化,经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后通过GC-ECD测定调味品中氯丙醇的含量.[结果]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本法可以同时测定调味品中的1,3-二氯-2-丙醇、2,3-二氯,1,丙醇和3-氯,1,2-丙二醇,检出限为0.01mg/kg.当氯丙醇的添加范围在0.01~0.5mg/kg时,1,3-二氯-2-丙醇(1,3-DCP)的回收率可达89.5%~97.5%;2,3-二氯,1,丙醇(2,3-DCP)的回收率可达93.8%~100.8%;3-氯,1,2-丙二醇(3-MCPD)的回收率可达90.4%~102.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

    作者:廖华勇;鲍伦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念珠菌的不同种菌的脂肪酸组成

    念珠菌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对分类和鉴定极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只需要少量的菌体,采用盐酸甲醇直接甲脂化,方法简单,操作快速,试剂便宜且需要量少,脂化效果好,稳定性与精密度都较好,是一种迅速处理多种菌株且简单易重复的优良方法.

    作者:郑文晖;蔡葵花;席丽艳;鲁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质联用法测定生发类化妆品中斑蝥素

    测定生发类化妆品中斑蝥素的含量;用三氯甲烷为提取剂、以M/Z 128为定量离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储存技术(GC/MS-SIS)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1~50μg/ml,检出限为0.2ng,回收率为91.0%~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80%(n=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英;王成云;杨左军;张伟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机酸对ICP-AES测定Pb、As、Cd、Cu、Mn的影响

    本文试验了盐酸、硝酸、硫酸三种常用的无机酸对ICP-AES测定卫生学中十分关注的As、Cd、Cu、Mn、Pb的影响,内容包括无机酸对测定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溶液提升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20%酸度范围内,盐酸基体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无影响,硝酸、硫酸基体随酸度的增大导致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降低而且随盐酸、硝酸、硫酸的顺序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的影响逐渐增强;这种影响与样品溶液的提升量的关系很小甚至无关;同时发现在0-20%酸度范围内,端视ICP-AES受硝酸、硫酸的影响比侧视ICP-AES小.

    作者:谯斌宗;杨元;高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鸡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的HPLC法测定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恩诺沙星为内标物,测定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鸡各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3%以上,日内、日间RSD分别低于8.40%和13.00%(n=5),环丙沙星在0.025~5.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7),低检测限为0.003mg/kg,可满足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检测的要求.

    作者:谢恺舟;张军;龚道清;王志跃;陈国宏;赵万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苯代谢物的方法

    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尿中苯的3种代谢物(包括粘糠酸、氢醌和儿茶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分析柱(4.6×250mm),流动相为甲酸:四氢呋喃:水=14:17:969,流速为1.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6%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1%~93%之间.本法经过样品预处理后,适于现场尿中苯代谢物的测定.

    作者:郝守进;曲宁;崔九思;戚其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溶样ICP-MS测定海产品中元素方法研究

    本文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海产品中Na、Mg、Al、P、Cr、Mn、Fe、Ni、Ca、Zn、As、Sr、Mo、Cd、Pb、Hg,并利用国家标准物质贻贝GBW08571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在85%~115%,平均值为96.7%,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并用多内标法有效地校正了基体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孙玉岭;薛维政;郜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雌激素、沙丁胺醇残留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雌二醇、已烯雌酚、沙丁胺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0.45μmFH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得到雌二醇、已烯雌酚、沙丁胺醇浓度与峰面积成正比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9;其相对标准差RSD≤0.6%(n=6),检出限≤2ng,回收率范围为95.8~102.5%.[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准确、精密、样品处理简单、杂质干扰少等优点.

    作者:林奕芝;张世英;梁伟;刘奋;司徒潮满;戴京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车间空气中丙基溴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探索检测条件、方法的灵敏度、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结果]研究车间空气中丙基溴的测定方法,为制订卫生标准和标准检验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该法平均采样效率为98.4%;平均解吸效率为94.3%;采样2.0L时低检测浓度为2.4mg/m3丙基溴;总不确定度为8.2%.[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适用、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唐洪;汤权;王坤;吴登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期低剂量喂饮稀土Y对小鼠内脏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通过在饮水中加入稀土钇(0,23.25mg/L,2325.00mg/L)使小白鼠长期摄入稀土,7个月后用POEMS测定子代小鼠肝、脾、肾中微量元素Cu、Zn、Fe、Mn、Co、Ca、Mg、Ni、Na等的含量.结果显示,F1子代小鼠组织中Ca、Fe、Co、Mn、Ni、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或P<0.01),但Cu、Zn、Mg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稀土钇的长期摄入可造成小鼠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稀土生物效应的机制之一.

    作者:申治国;杨维东;刘洁生;车军;谢建滨;叶巧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所幼儿园、小学88名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及检验结果分析

    2001年4月12日,无锡市某区3个镇的10所幼儿园、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牛奶饮料导致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检验,证实为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及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俞彩娥;沈梅云;童鹤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冰箱保存食品大肠菌群污染状况调查

    为了解保存食品冰箱的卫生状况,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防止传染病和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01年4月对石河子市部分居民住户,饭馆保存食品的冰箱进行了大肠菌群检测,并进行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咏梅;唐怀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外环境水中气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

    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氧化酶阳性,发酵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以单鞭毛运动.广泛分布于污水池水中.该菌能引起人的败血症、腹膜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也是人类腹泻病原菌之一.近年来气单胞菌不断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来,引起流行病学界关注.气单胞菌在外环境水中的污染情况,北京市郊区县未见报导.为了解我区外环境水中污染情况,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腹泻病的发生,特进行此项调查:从外环境水中分离气单胞菌.从99年1月12日共采集标本288件,用直接增菌法分离气单胞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萍;李长青;王淑敏;李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周口市2~18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HBsAg流行率为9.75%,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青少年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预后比成人差,并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为全面了解我市青少年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乙肝抗体保护水平,为今后全市开展大规模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于1999年10月对全市2~18岁青少年儿童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云超;赵伟;蒋文;郭爱英;殷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41例腹泻病人病原菌分离情况报告

    急性腹泻(以下简称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病原菌复杂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生更为严重,目前世界上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于2000年4~10月对锡山市辖区内各医院肠道门诊送验的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

    作者:姚正堂;廉靖贤;蒋巳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天津市滨海地区甲肝免疫水平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我滨海地区甲肝抗体水平的情况,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为今后有效控制甲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我区不同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血清学测定.结果显示我区各部分人群甲肝抗体水平基本无差别,抗-HAV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且与甲肝疫苗接种率不一致,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抗-HAY阳性率普遍低于甲肝疫苗接种率.统计学结果得出男性抗-HAY阳性率低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滨海地区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天津郊区东丽区的抗体阳性率.

    作者:徐品;陈玉荣;隗功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细菌性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的调查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是临床常见的、对健康危害较大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致ARI的病原体具有种类多、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别、常规方法检测很困难、有地域和季节差别等特点,使临床病原学诊断ARI和及时有针对性地治疗ARI较为困难,对ARI盲目使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了解致ARI的病原体种类和分布情况,对制定诊治ARI的方案和有效避免滥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就诊的ARI患者中,多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占有较大的比例,此情况使临床诊治ARI的复杂程度增加,应引起注意,对ARI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初步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薛承岩;刘耀敏;卢云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方法的改进

    在应用国标方法GB5750-85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经实验研究,我们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一些改进,使方法更加简单易行,方法的灵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康莉;陈春晓;仲岳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简便、快速、测定范围广(0.02~2000)PPm),不需分离溶液中大量干扰离子,广泛用于各类样品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是成熟的离子选择电极之一,它是用氟化镧单晶膜制成的一种膜电极,自1996年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相继研制成的一种膜电极、全固态离子电极、倒置平板式氟电极、复合电极等,对测定微量样品氟含量可获得满意效果.[1,2]为了减少测定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本文就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周定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五种定期移植法保存非苛养菌的效果比较

    菌种保存是从事微生物研究、检验及教学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定期移植保存法(又称传代培养保存法)为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技术,因而被各级微生物实验室和检验室所普遍采用.该法包括斜面培养、半固体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多种方法,我们就常用的5种定期移植方法对非苛养细菌的保藏效果进行了长达6年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敏;叶路;刘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两种无菌检查方法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检验结果的比较

    我国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无菌检查试验时,应吸取脱液,经洗脱后用脱液接种做无菌检查试验(简称洗脱法)[1].同时我们参照注射针的无菌检查试验方法[1],即取样直接投入培养管中(管称浸泡法)作为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耀清;薛荣芬;潘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凯氏定氮法消化装置的改进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是测定有机氮的准确和操作较简便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应用普遍.[1]但消化过程放出大量的烟气,烟气的主要成份是SO2和CO2.传统的消化方法是通过通风柜把烟气排放在空气中或者是直接把烟气排放到空气中.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会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本文设计改良消化装置,消除了空气污染,测定结果与国际操作方法结果无差异显著性,但消化时间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兰;苏艳华;林会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鉴定大米中油漆异味成分

    2001年3月19日我站卫生科接樟木头车站粮食仓库的紧急电话,内容是:有二个车皮的大米怀疑受到油漆异味的污染,要求尽快进行检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成分及污染的程度.我科分别于3月19日、3月26日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污染的大米进行了快速鉴定,确定异味成分分别为:苯、甲苯、二甲苯和松节油,并进行了定量,当天即完成了分析,有力地支持了污染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作者:沈珑珑;陈小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异常现象分析

    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食物及饮水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硝酸盐,而硝酸盐在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此外亚硝酸盐常作为食品的发色剂,加入到肉食品中,使肉色鲜美,当人摄入大量的亚硝酸盐后,可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因此,在肉制品的测定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的卫生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在对我区某肉制品加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亚硝酸盐的监测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异常的现象,其标准系列显色很好,r=0.9999,而被测定样品均未发生显色反应,根据1997、1998年两年对该厂肉制品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看,均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个别产品还有超标现象.为了确定该厂肉制品亚硝酸盐的含量,做了下列分析实验.

    作者:王丽荣;马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北京市大兴区2000年新建楼房水质卫生状况检测结果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饮用水的水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热的升温,大批新建楼房应运而生,于是新建楼房水质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新入住居民的生活质量,2000年我们对本地区124座新峻工楼房水质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归纳如下.

    作者:赵冬丽;王海云;孟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0年武汉市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的调查及药敏试验报告

    2000年我们收集了武汉市各区卫生防疫站在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中分离初筛的沙门菌共502株.经系统鉴定,502株沙门菌分布于B、C1、C2、D1、E1、E4、F等7个群37个血清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58株菌做26种药敏纸片试验,结果对丁胺卡那、头孢哌哃、头孢拉定100%敏感,对青霉素G、麦迪霉素等100%耐药.

    作者:熊燕;陈智;齐小保;徐小菊;龙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饮用井水中检出一群紫色细菌

    紫色细菌属于红色无硫菌科,是无硫紫色细菌,它是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紫色色素的自养微生物.从生活饮用水中通过人工培养直接检出紫色细菌较罕见,为便于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蓝光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航空食品厂面包生产卫生微生物学监测报告

    本航空食品厂是以生产航空快餐、糕点为等为主导的企业,日产面包量平均在9200个,其产品主要为本场起降的各航空公司航班及旅客配餐,面民是配餐食品中主要品种之一.面包因其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高温烤制后需经摊凉,部分需切片,再进行包装.其操作环节多、微生物十分容易繁殖.因此面包的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人员与旅客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产品卫生质量,笔者对本厂2000年所生产的面包进行了微生物学监测分析,同时对生产用工具、员工的手、季节等因素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将监测结果报告.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检测结果分析

    无偿献血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血源质量,也是保证受血者健康安全的关键.本文就栖霞市5061名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政;路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94例HBsAg阳性从业人员血清乙肝调查

    为了解我县饮副食从业人员和劳动卫生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2000年6月对我县在健康体检中确定为HBsAg阳性的饮副食从业人员和劳动卫生从业人员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高玉荣;孙素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列腺术后尿液红细胞与膀胱冲洗液温度的关系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术式,术后为防止膀胱内出现血凝块,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1],以保持膀胱造瘘管及气囊尿管通畅.我们对178例术后患者,进行了术后尿液红细胞与冲洗液温度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邹杰;陈凤英;王芦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汕头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监测情况分析

    对食品公共场所人员进行乙型肝炎监测是常规体检的重点监测项目,本文将一年来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希望对乙肝预防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林洁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

    肺结核患者是医院内继发感染的高危人群,肺部感染常见且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及预后,故防治院内肺部感染成为临床上备受重视的课题之一.为探讨肺结核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我们对近3年间住院的肺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赵玉玲;张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44株01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试验的分析

    我区1998年夏季从某些人吃了被污染的冷食菜,造成腹泻,从患者粪便中检出42株霍乱弧菌,从冷食菜中检出2株同样型弧菌,为加强临床治疗,为防疫工作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TP·PA确认试验检出 41例梅毒的报告

    为了了解和掌握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检测结果的影响,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准确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我们于2000年8月至12月采用TP·PA确认试验,对来自我站性病防治所的71例疑似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部分阳性及阴性血清作了RPR对照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慧芳;杜锁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定量测定的快速方法与自动化

    细菌定量测定是评价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卫生状况的重要而基本的方法,一般常用标准平皿计数法(Standard Plate Count)测定菌落总数,培养时间多采用48h,需要制备培养基、清洗消毒实验器材等大量的准备及收尾工作,操作繁琐费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发展了许多细菌快速定量测定技术,一是适宜单一菌相的快速定量测定技术,如氧传感技术[1],MC-ELISA表面涂抹技术[2];二是适宜多种菌相的快速定量测定技术,本文主要就后者中比较成熟的方法做一概述.

    作者:周红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有机氯农药的主要品种六六六(BCH)和滴滴涕(DDT)分别于1825年和1874年问世,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和公共卫生,曾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首选的杀虫剂.有机氯农药是我国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七十年代是我国使用有机氯农药的高峰期,八十年代初达到顶峰.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降解十分缓慢,以及它的亲脂性等特点,在环境和动、植物体内大量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1983年我国才开始禁止生产BCH和DDT等有机氯农药.虽然有机氯农药在中国已被禁止使用了17年,但在食品中仍能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残留,且平均值远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对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黄卫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甲基紫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

    有些蔬菜、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尤其是不新鲜或腐烂、腌制的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大量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不足中毒剂量的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因此,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在食品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亚硝酸根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和示波极谱法[1-3].本文研究了利用亚硝酸根对甲基紫的褪色作用,建立了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甲基紫对570nm波长的光有较强吸收,在酸性介质中,由于亚硝酸根对甲基紫分子中的仲胺位氢发生了取代而使吸光度减少,其减少值△A与亚硝酸根浓度呈线性关系.籍此,可对亚硝酸盐进行测定.

    作者:杜晓燕;王德才;王悦;贾效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几种消毒剂对土壤中污染的霍乱弧菌的消毒效果

    为了指导实际扑疫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消毒办法,提供准确有效的消毒剂种类、浓度,我们于1999年测试了几种消毒剂对土壤中污染的霍乱弧菌的消毒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叶庆临;肖霖;廖骏;王兴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和试验法对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的检测及评价

    在检测麻疹抗体时,由于血凝抑制法(以下简称HI法)经济,结果易读,在基层应用很普遍,但是由于新鲜敏感的猴血球较难获得,使得HI法难以进行.目前我们采用了中和实验法(以下简称NT法)检测麻疹抗体,对健康儿童进行了监测,并与HI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春;蔡军;王玉芹;王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的硒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它既是一种营养元素,又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清除人体内外有毒污染的作用及抗衰老作用[1].硒也是一种抗癌矿物质.微量元素硒是抗癌矿物质中效果明显,抗癌力强的元素.硒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是吞食体内自由基有效的物质,可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破坏,保持细胞核和基因成份的完整性.硒能启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抗毒作用.这种酶是非常有效的吞食自由基的抗氧化剂,与硒配合能取得理想的抗癌效果[2].血清中痕量元素硒的测定可为多种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3].

    作者:董银根;沈惠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原捕捉一步RT-PCR检测HAV研究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是环境中常见的肠道病毒,因其易引起爆发流行,给人民的身心健康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1985年PCR技术问世,并日益应用到微生物检测领域,目前已建立了许多RT-PCR检测HAV的方法.本研究将抗原捕捉(antigen capture,AC)PCR与一步RT-PCR相结合建立了抗原捕捉一步RT-PCR,并对人为污染样品中的HAV进行了检测,获得较好结果.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初广运;王德明;张洪祥;韩秀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总锑

    目前,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DDC-Ag比色法和砷斑法[1],前者有较高的灵敏度,但重现性不好,后者操作手续繁琐,所用试剂需纯化;锑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前者操作繁琐,条件严格,而且还需要毒性很大的苯进行提取,使该方法难以推广,后者灵敏度较低,仪器价格昂贵.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在环境[2]、地质[3]、卫生[4]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总锑的佳仪器条件及氢化物发生条件,介质及还原剂用量的影响,并对Bi3+,pb2+、Fe3+、Ca2+、Mg2+等离子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试验.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进行了6次测定,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5%,检出限为0.6μg·L-1;锑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71%,检出限为0.27μg·L-1.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同时检测食品中总砷和总锑,获得较满结果.

    作者:关铭;郭淑英;王春燕;边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保健食品多糖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多糖的研究进展很快,研究面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广,尤其对抑制肿瘤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较深刻,但对这些起主要作用的多糖测定在我国至今尚无统一标准方法,为了检验的需要我们对多糖测定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作了初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建平;钟春燕;赵道辉;杜峻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乳酸菌AD钙奶中维生素A和D含量的HPLC法测定

    乳酸菌AD钙奶是儿童喜爱的一种饮料,内含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维生素A和D.有关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维生素A和D的方法,国内已有资料报道[1-2].但乳酸菌AD钙奶中的维生素A和D同时测定方法尚未见报导.本文采用反相HPIC法.用外标峰面积测定该产品中维生素A和D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具有简便、分离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作者:施群;付亚平;易有容;崔冶建;胡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保健食品中橙皮甙的方法研究

    陈皮具有健脾胃、益气的保健、滋补作用,并赋于产品良好的口感、气味,因而受到青睐被用于保健食品中.橙皮甙是陈皮的活性成分,目前国内尚无规定的检验方法.为了对该类保健食品进行质量控制,我们尝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橙皮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法准确,精度高,灵敏,选择性好,线性关系好,为保健食品中橙皮甙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行的检测分析方法.

    作者:李惠彬;陈仁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人体血清硒的方法研究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血清硒正常值为0.079mg/L±0.03.据报导测定血清硒的方法有多种,有NAA法、XRFS法、ICP-AES法、AAS法等.本文对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血清硒方法进行了探讨,此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均好,取样量少,干扰少简便快速,是测定血清硒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徐卫红;张亚增;申庆光;王雁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高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妊高征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迄今病因尚未完全明了.P-选择素是内皮细胞粘附因子的一种,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NO除调节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外,还可以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粘附,抗血栓形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妊高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NO含量的测定,探讨二者在妊高征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许雅娟;龚亚红;(韽)琳;李爱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包头市细菌性痢疾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近年痢疾杆菌流行菌株的不断变迁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长,给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了解包头市痢疾杆菌分布现状及变迁趋势,了解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于1998年3、4、5、6月对包头市四所医院的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痢疾杆菌21株,对分离到的痢疾杆菌进行了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文;常晓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常用做工业漂白剂、印染还原剂.其中所含甲醛属细胞原浆毒,对人体肾脏有损害.不法食品生产者在腐竹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次硫酸氢钠,以改善劣质腐竹的感官性能,以次充好,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打击不法食品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对腐竹制品进行甲醛次硫酸氢钠检测有着重要意义.由于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没有相应的标准检验方法,为此,我们采用亚硫酸氢钠和甲醛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对腐竹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阳;金志强;陆卫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碘作氧化剂测定水中挥发酚

    天然水中酚的含量极少,但受某些工业废水的污染,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含有酚类化合物.挥发酚的检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监测都有重要意义.在卫生检验中,对挥发酚的测定,一直采用铁作氧化剂,但其水样必须蒸馏,而且操作过程中产生氰化物污染环境.本文用碘作氧化剂,在硫化氰和二氧化硫含量甚微的情况下,可以不必蒸馏,方法简单,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椒碱

    目前,市售胡椒粉掺杂使假者较多,其测定方法多为定性方法[1-2],关于胡椒中胡椒碱的定量分析曾经有薄层紫外扫描法[3]与比色法[4],前者受仪器条件的限制,一些基层单位尚难普及,后者前测定方法较烦杂.本文介绍一种容易推广的直接紫外光度法,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张沛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蒸馏直接法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

    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将样品消化并蒸馏后进行测定.但其蒸馏过程复杂,且费时较长.为了探讨简便快捷的测定方法,我们设计研究了无蒸馏直接比色测定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增伦;翟炳明;王传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锌试剂--环已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

    锌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研究证实,锌具有对人体重要生理功能,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儿、儿童更为重要.锌能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缺锌可影响味觉及食欲,锌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性功能.

    作者:卢抗美;张文全;朱建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脱氢乙酸

    脱氢乙酸作为食品防腐添加剂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对霉菌、腐败菌、酵母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酸型保存剂,酸性时作用很强,在中性附近也有效果.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饮料、糕点、奶油制品、果脯以至一些保鲜剂中.本文对食品保鲜王、面包王等不含脂肪样品中脱氢乙酸进行酸化处理后,用乙醚多次萃取浓缩至近干,再用丙酮定容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明;梁春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空气中樟脑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樟脑又称2-茨酮,纯品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有强烈的樟木气味和辛辣的味道,能在常温升华,在医药上用于配制强心剂、十滴水、清凉剂和用于生产防蛀剂.塑料工业中用作增塑剂[1].美国ACGIH制定的车间空气卫生标准TLV-TWA为12mg/m3[2].目前国内尚未见其车间空气卫生标准和测定方法.我们用活性碳管采样,二硫化碳(CS2)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樟脑.

    作者:陈利平;叶能权;吴邦华;张子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二次毒性代谢产物,现已证实有数十种存在形式.由于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及致基因突变等危害[1],尤其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纷纷制订了食品及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卫生限量标准加以控制,其中低限量达0.05μg/kg[2].黄曲霉毒素在牛奶及奶制品中,通常以M1的形式存在,AFT M1是AFT B1在生物体内的羟化产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AFT M1列为ⅡB类可疑致癌物.由于儿童和老人是牛奶消费的重要人群,因此加强对AFTMt的检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鹏;张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目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方法很多,单独测定硝酸盐氮的有二磺酸酚比色法[1],镉柱还原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等,测定亚硝酸酸盐氮的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1],催化分光光度法[4]等.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测定也有报道[5-6],本文基于文献[7]报道的N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并与标准法比较取得了很满意的结果.

    作者:何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测定

    20世纪40至60年代,茶园中使用的杀虫剂品种主要是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杀虫剂,虽然这些农药品种对茶树上鳞翅目食叶害虫等有良好的效果,但因其高残留,逐渐被淘汰禁用.自20世纪70年中期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品种大量发展,这类农药的毒性一般较大,有一定蓄积性,有些品种有‘三致'作用.其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症状.以往此类农药在茶叶中残留测定未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对茶叶中此类农药残留测定十分重要,本文选用宽口径毛细管柱,7种菊酯类农药得到有效分离,检测结果符合农残分析的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刘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空气中乙二醇气相色谱测定法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分子式为CH2OHCH2OH,分子量为62.07.乙二醇为无色澄清粘稠液体,有甜味,有毒,易吸水,常作为抗冻剂,有机合成及化纤工业的原料.我国乙二醇国家标准为20mg/m3;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一书报导了乙二醇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用SE-30柱,考虑到食品卫生均用GDX-102柱分析醇类化合物,为一柱多用,避免经常换柱麻烦,我们试验用GDX-102柱分析车间空气中乙二醇,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马鸿丽;孙卫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锰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锰烟及锰尘,可引起锰中毒.锰的测定目前多采用磷酸-高碘酸钾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采用同位镀汞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锰.

    作者:孙世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虾中的百草枯

    百草枯(1,1-2甲基-4,1-连吡啶二氯化物)是一种除草剂,可致人中毒.文献[1]中对百草枯的测定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但在实践中,有几个关键地方叙述不清,致使无法操作.第一,净化样品所用树脂没有说明用阳离子还是阴离子树脂;第二,样品过柱后,加连二亚硫酸钠前,是否要调节pH;第三,每个样品需要测定3个波长处的吸光度,计算公式繁琐,并且没有说明具体的测定波长;第四,连二亚硫酸钠在小于400nm波段有很强的吸收,该法没有说明其用量,且没强调空白用量.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树脂必须用阳离子树脂;样品过柱后,必须将pH调至大于10,然后再加连二亚硫酸钠;吸光度测定仅需在396.8nm处;连二亚硫酸钠用量要准确限量且空白用量也要与样品用量相同.

    作者:罗晓芳;王翠;王国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

    自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近20年来,对于这一问题在医学上的应用介绍得较多,而对于卫生检验、分析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相对介绍得较少,但仍有过报道[1].这无疑对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缩短过渡时间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只不过文中的确也存在某些不妥之处,由于没有及时改正,结果误导了应用者,致使引用者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同的错误[2].

    作者:林树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由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0年9月29日,福州市某学校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75名学生患病,轻微症状者50人,经医院诊治者25人,其中3名重症患者住院治疗.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证实本次事件是因食用豆浆污染蜡样芽胞杆菌而引起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峰;黄春文;齐文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

    2001年6月,某居民在农贸市场买卤鸭回家食用5-6h后感到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患者排粘液脓血便,并伴有头痛、口渴等症状,样品经实验室检查,认为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食物中毒分离出二种沙门菌

    2000年9月下旬,丹徒镇共有91人因食用该镇个体工商户销售的红烧凤爪而引起食物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经过对所食食物、中毒者粪便进行细菌学检验和鉴定,从食物及中毒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出乌干达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

    作者:钱瑶;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市售肉蛋制品中分离出一株德比沙门菌

    2001年5月,本中心开始对市售肉蛋制品进行卫生抽查.5月份共采样11份,并从其中2份猪肉样品中检出一株德比沙门菌.现将实验结果简报如下:1 培养特性菌落在S.S平板上的形态为扁平湿润、淡黄色透明、d=1~2mm、比较柔嫩、边缘整齐、无粘性、中央有黑心.2生化反应在双管糖上反应:甘露醇+、葡萄糖(+)、尿素-、蔗糖-、动力+、硫化氢+、、靛基质-.其它生化反应:赖氨酸+、乳糖-、ONPG-、麦芽糖(+)、KCN-.3玻片凝集试验该菌株与A~F多价、O4和Hf、Hg在1min内呈明显凝集,生理盐水对照不凝集.

    作者:陈昕;张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厨师带菌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1年5月26日,十堰市某大酒店发生一起急性食物中毒,经市卫生防疫站调查证实,系因一名厨师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污染所致.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玉发;徐桂华;王襄;高景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1年3月份,我市一住户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认本次中毒为亚硝酸盐中毒所致.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2001年3月21日,我市一住户(全家三口)在家吃晚餐.除孩子因身体不舒服未吃无症状外,父母在餐后2h,均出现青紫现象,伴头晕,腹胀,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经问诊,患者自诉为建筑工人,将工业盐带回家食用.

    作者:李兰换;李剑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食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牛肉引起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

    1案例介绍 我市连山县永丰镇某村某户耕牛于2001年5月12日失踪,14日在山坡下发现死牛,牛主人认为牛是从山坡上跌下来死掉的,于是在发现当日下午将牛肉分给亲友,并卖给当地村民.当晚吃了牛肉的44名村民在进食后1~6h内陆续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症状,严重者昏迷、瞳孔缩小;送当地卫生院抢救,医生采用解磷定、阿托品进行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控制.15日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对吃剩的牛肉、牛内脏及患者的洗胃液进行了采样、检验.

    作者:黄奕标;陈丽萍;丘玮玲;刘庆佳;雷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0年7月21日,沈阳市某合资企业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调查和采样检测,证实为奇异变形杆菌所致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静;高丹;赵常智;何玉馨;王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生乳中检出红色沙雷菌

    2000年12月,我们对当地的生牛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调查,从采集的50份样品在营养琼脂单板上发现一些样品中出现红色菌落,经鉴定为红色沙雷菌(Serratia,rubidaea).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贞;陈敏;杨非;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钼黄法测定水中二氧化硅显色稳定性探讨

    水中二氮化硅引用GB8538-1995中的钼黄法来测定.此法简单、方便,但显色稳定性较差,必须在2~15min内比色完毕,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笔者就此进行了探索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葛志刚;邵雪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方法探讨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如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蒸馏滴定法等.但均各有其不足之处,如汞污染、标准不稳定、人为误差较大等.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SO32-),干扰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无污染.

    作者:范华锋;查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以数值分类鉴定为核心的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少鉴定系统由于数学模型设计有缺陷,基础数据应用不当,致使该鉴定系统鉴定结果错误率升高,这是目前许多鉴定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对分类单位与生化鉴定项目的选择是否恰当,也是影响鉴定系统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上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简述如下:

    作者:任泽萍;段发愚;李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改进的苦味酸试纸法定性测定酒中氰化物的试验探讨

    国标GB/T5009.36-1996中规定苦味酸试纸法作为粮食中氰化物测定的定性试验,使操作者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作为基层检验工作者,当大量市场调查展开时,巨大的工作量及要求结果的紧迫性,往往使预试验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酒中氰化物国家标准较高,苦味酸试纸法的灵敏度能满足要求,笔者将苦味酸试纸法应用于酒中,作为氰化物测定的予试验,发现结果的假阳性率非常高,偶而也有假阴性样品,效果很差.干扰主要来源于酒中的醛类及SO2残留;另外,水浴加热操作中,由于温控不好,大量水蒸汽有时也将试纸条上试剂淋洗下来,使结果难以观察.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对样品作一些必要的处理后,再利用废弃的测汞仪气泵进行打气,结果证实,改进的苦味酸试纸法可以大大降低酒中氰化物测定的假阳性率,阴性符合率100%,应用于实践中效果较好,而且能够满足国标要求,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香;陈欣然;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鸽粪中肠道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意义探讨

    为了解鸽子体内肠道杆菌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禽类动物作为肠道致病菌传染源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离鸽粪中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的方法,并采用空斑形成试验来了解各种噬菌体的滴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申元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步法霍乱快诊检测技术应用有关问题探讨

    一步法快诊霍乱技术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免疫层析反应:即利用霍乱病原菌独特的抗原成分,在层析过程中与试纸条上包被的相应受体发生高度特异性免疫亲和反应,通过胶体金而得到肉眼直观的显色条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5~10min)、结果清楚,易于判断、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检测活菌与死菌的特点.适宜于无条件进行细菌培养的基层乡、镇医院作01群霍乱急性期病人早期诊断.基层乡、镇医院也将其检验结果作为疫情上报与否的依据.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此提出供大家探讨.

    作者:牟怀德;陈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菌群纸片法与发酵法检测冷冻食品结果分析

    大肠菌群检测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多年来一贯用发酵法,但该法繁琐复杂,3d才能获得结果,而纸片法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已被纳入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1],也被作为食(饮)品大肠菌群的法定检测方法之一.纸片法和发酵法同为国标方法,在冷冻食品大肠菌群检测中,其培养时间,结果判定及两法符合率的差异情况,我们做了对比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芳;宋淑锦;杨海莲;杜毅鸣;张俊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冷原子吸收测定尿汞预处理方法探讨

    尿汞的测定是衡量人体汞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可行的尿汞标准检验方法.为更好的开展对尿汞的监测,以控制样品中汞污染程度,笔者参照文献[1]对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尿汞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朱彩霞;张卫国;付家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动物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早在40年代末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WHO在1969年就对各国提出:应对各种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量制定出允许标准.我国对此也做出相应规定,并制定了国标检测方法.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国标检测方法对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分离、检出效果很不理想.本文对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进行了方法上的探讨,并得到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阎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活性炭排除色素干扰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探讨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无论是采用GB5009·33-85还是采用GB/T5009·33-1996测定方法都同是一种重氮化偶合反应比色法.此法在对有色样品检测时,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严重地干扰着比色结果,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GB法中尚未提示对色素的消除.为消除干扰,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在不同的pH条件下,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的方法(以下简称本法).经过反复试验和实践,我们认为在pH=11~12时是排除色素的佳范围,它既有效地消除了色素的干扰,又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廖惠玲;陈德云;陈国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薄层法检测富马酸二甲酯方法探讨

    富马酸二甲酯属二元不饱和脂肪酸酯类,因其蒸汽压较高,具有抑菌作用,曾被用于糕点防霉防腐熏蒸,但是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加上有些人接触富马酸二甲酯后会发生过敏反应,我国现已禁止使用.然而,近来仍发现一些厂家仍在使用.由于目前国家标准还没有富马酸二甲酯的检验标准,有文献报道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该法基层实验室不易普及.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用薄层法测定富马酸二甲酯,简单易行,其适应性更广.

    作者:张杨;陈伟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品卫生质量检测自动评价方法

    食品种类繁多,目前国家颁布有国家标准的食品多达450余种,检验项目达170余项.且每种食品的检验项目、检测方法、标准值都有差异.过去用微机进行食品样品检测评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立大量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与一种食品对应:二是建立一个包罗所有检测项目的超大型数据库.前者在进行数据评价时,一种食品要建立一套评价方法,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设计,且新面世的食品标准只能由程序设计员添加,普及使用受到限制;后者浪费了大量的计算机存贮空间,并且数据的重复处理使计算机的效率大大降低.再者,新的食品检测项目也只能由程序设计员添加,普及使用也受到限制.本系统利用visua Foxpro 6.0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解华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管理、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系统

    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监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工作量大,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原始记录书写、检验报告打印等方面,占用了检验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现今计算机功能的高速发展,使其进入了各行各业,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网络功能为卫生检验的自动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与石家庄海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卫生检验管理、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系统》,该系统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杏琴;徐保红;杨力学;张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分析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后逐步推广到实验室工作.目前在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以及医药、卫生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对分析质量控制非常重视,在卫生防疫系统开展了水质分析和生物样品等分析质量控制[1].

    作者:杨福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标准曲线质量控制

    COD(化学需氧量)传统测定方法,是利用重铬酸钾的强氧化性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滴定误差往往会累积较大的结要误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利用重铬酸钾本身的颜色随浓度变化进行变化这一特性,而进行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尝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绘制标准曲线,并分析其r值、a值、b值,以及对特征浓度进行回收率控制等手段,对标准曲线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冯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探讨

    分析实验的质量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其目的在于用经济的方法为卫生监督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在卫生理化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实验人员业务素质是关键,另外要着重从实验室环境、实验工具的管理、建立完整的质控程序.

    作者:郭虹;方友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饮食企业检验员考核(试)和培训,提高产品质量监控力度

    按企业发展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各企业内部均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但部分企业配备的检验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影响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力度.为此,我单位对21家饮食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发放盲样进行卫生细菌考核以及试验基础知识书面考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集中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再次发放盲样和试卷进行考核(试).同时我单位亦对培训前、后盲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平行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参考标准.结果如下:

    作者:章齐平;顾丽萍;李伟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内部质量控制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是检测HIV感染为敏感的常规方法.利用HIV抗体检测的室内质控图判断实验的有效性,提高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认真做好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流行和蔓延.HIV检测是HIV感染者或者AIDS病人的诊断依据.目前,我国在筛选献血员、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出入境人员体检等方面常用的是血液中HIV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的方法很多,大多简单,经济便于广泛推广应用.其中IS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是HIV抗体初筛检测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传播、蔓延,我们对HIV抗体初筛检测进行了室内质控,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学军;田绿波;赵子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几种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中,分析仪器越来越朝着微型化,智能化,仿生化,高敏感度的方向发展.传感器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几十年来在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化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生物传感器,还是化学传感器或模拟生物传感器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本文摘述了一些文献中关于传感器的发展应用和特性.从中可以看出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发展前景.

    作者:卫彩旗;马永盛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