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至1997年4月,我们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痛定、丹参注射液、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学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时明显影响小儿正常生活,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气道高反应性。为提高临床疗效,我们应用川芎嗪静滴治疗4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彭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1990年4月至2000年4月,从内镜检查的2968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387例次(716颗),其中经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直径>2.5cm以上较大息肉18例(20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全子宫切除术为妇科常见手术。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因操作较复杂且对术后性生活有影响,人们一直在探寻新的更佳方式。我院从1998年9月至2000年2月,对70例有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人施行了新概念全子宫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小林;黄宏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10月,我科应用“引产I号”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引产Ⅰ号”配方 蓖麻油30ml,鲜鸡蛋3个,加食盐少许,搅拌均匀,炒熟后立即食用。
作者:阎北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临床上严重的新生儿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及远期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1992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收治新生儿HIE 120例,对其中的6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加脑活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12月~2000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导致上矢状窦破裂9例,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江;王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并对克氏针进行改良。方法:将克氏针针头1cm加工成螺纹状,再将针头做轻度弯曲,治疗锁骨骨折病人。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治疗锁骨骨折病人37例,优良率为97.3%。结论:改良克氏针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改良后增加了摩擦力,减少退针,增加了稳定性,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且操作简单,易推广。
作者:张晓明;肖德明;代成甫;徐忠世;陈基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就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41例病人,共256侧肢体,均为Ⅲ度胫腓骨骨折。用钢板内固定174侧,用外固定架66侧,一期截肢16侧肢体。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2.9%,二期创面感染率21.05;外固定架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3.64%,二期创面感染率18.18%。两种固定法二期创面肉芽长满时间,钢板内固定组(n=19):3周以内6例,占31.58%,3周以上13例,占68.42%,外固定架组(n=22):3周以内17侧,占77.27%,3周以上5侧,占22.73%。钢板内固定组平均愈合时间120±8.4天,畸形愈合率5.17%;外固定架组平均愈合时间180±9.3天,畸形愈合率18.18%。结论:可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首选钢板内固定;不能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则以外固定为佳。
作者:林博文;肖德明;黎伟凡;谢伟平;曾纪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当患者的组织学诊断确定后,精确地界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明确原发肿瘤的大小、部位和深度,有无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正确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的关键。目前影像学检查是临床界定肿瘤侵犯范围的佳手段,现将38例患者的超声诊断与分期报告如下。
作者:朱从群;樊去仙;乐治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房颤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除直流电复律外,药物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药物维持依然是常用而有效的措施,奎尼丁是应用得多的药物之一。葛根素是葛根(Pueraria pseudohirsata)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不但能扩张冠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人血浆中儿茶酚胺的含量。为了观察葛根素对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的影响,我们对两组慢性房颤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杨沙宁;程芳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老年人呼吸道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现将我院1991至1998年住院的老年病人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4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43±4.58岁,70岁以上28例(61.0%)。全部病例皆有各种不同的基础疾病,其中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呼衰29例(63.0%),慢阻肺5例(10.9%),肺癌4例(8.7%),糖尿病3例(6.5%),肺结核2例(4.3%),支气管扩张症2例(4.3%),白血病1例(2.2%)。其中危重病人28例(61.0%)。
作者:李剑军;张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应用随机抽检法抽样,采用南京军区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标准血清(抗A、抗B分型试剂),试管法检查,以汉族正常人群为对照调查住院的313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型。结果表明:①患者中O型血分布频率(36.10%,基因频率0.6008)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型(30.49%,基因频率0.5522),两者比较,P<0.05。②患者中74例(23.46%)家族中有精神病史,其中O型血者38例(12.41%);46例(14.69%)患者的一级亲属有精神病史,其中O型血者22例(7.03%)。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史的机率O型血显著高于A型(P<0.01)和B型(P<0.01),表明O型患者中可能存在有与血型遗传相关联的某种遗传因子。③在ABO血型中,ⅠA、ⅠB是显性,Ⅰ是隐性,O型血是一对相同的隐性等位基因ⅠⅠ的纯合。因为显性等位基因的特征往往是产生成为有活性的酶的组成部分的多肽链,在隐性纯合子中则不形成有活性的酶。有文献报道O型血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结合本文结果,作者认为在汉族人群中O型血与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可能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ABO血型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参考标志之一。
作者:周天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电休克作为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过去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1998年底我院利用美国的治疗仪,开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情变化迅速,其治愈率和病死率决定于治疗开始的早晚,因此结脑早期诊治尤为重要。作者就42例结脑的早期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余俊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于1988年8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了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继发窝囊肿的患者,术中同时行窝囊肿摘除及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波;王以强;冯华明;黄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肿瘤专家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较为良好,癌灶下侵的距离较短,淋巴结转 移少见,还由于吻合操作技术的改进,使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技术有了广阔的前景,各种保肛术式也应运而生。我院近5年来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6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汉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比较少见,特别在CT问世后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286例,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迟发性血肿15例,占同期急性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5.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加以讨论,以期引起临床的关注。
作者:陈登;杨兵;裴永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联合抗病毒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导入体外培养的HepG2中,再加入羟基无环鸟苷(GCV),观察其对HepG2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在感染复数(MOI)小于100或GCV浓度小于400μg/ml范围内,单独应用载体或GCV,对培养细胞的形态与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当两者合并应用时,GCV在6.25μg/ml和MOI在33以下,即可表现出对HepG2细胞的杀伤,且杀伤效应与其浓度存在显著的剂量相关性。将转染了HSV-TK的HepG2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证实了“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凋亡细胞占可计数细胞的62.6%。结论:HSV-TK/ GCV对肝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杀伤HepG2细胞的重要方式。
作者:沈洪珍;袁学文;何小飞;李方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用尼莫地平加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并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照,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作咏;谢模英;夏澍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前,对自由基的研究揭示出脂质过氧化反应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健康大学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水平,我们测定了256名健康大学生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萍;熊永革;周天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肺癌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比较,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中晚期肺癌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CBAI)加放疗(RT);对照组:40例,只做CBAI。对两组肿瘤直径缩小率及生存期进行观察对比。结果:CBAI+RT组肿瘤缩小率及生存期明显优于CBAI组。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和施行CBAI+RT有助于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何家湖;杨德平;郑小宁;曹忠;丁路林;余方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9年6月对31例成人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至4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华;邹伟民;谢伟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作者经治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32~75岁,平均53.5岁。出现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为3~92天,平均31.5天。1.2 首发肺外表现形式与初诊疾病(见表1)
作者:郑国豪;王勇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双斯氏针交叉轴位固定术对波及距下关节有移位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在跟骨结节、跟腱附着点的内、外侧,分别打入斯氏针各一枚,在“C”臂X 光机监视下复位,当Bohler's角恢复到27~32度后,将斯氏针先后打入穿越骨折线到骨前端近皮质处;术后石膏塑形固定患足于背屈90度位。结果:36例38个跟骨骨折行该术式治疗,经6月~5年随访,根据患者自觉症状、距下关节活动度及X光提示的Bohler's角度评定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1%。结论:双斯氏针轴位固定术治疗波及距下关节有移位的跟骨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疗效满意,符合距下关节生物力学特点,便于推广。
作者:代成甫;镇万新;杨大志;闫福民;黄向南;李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福普美(羟乙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伴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服用福普美8个月,对照服药前后疼痛、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少,治疗后效果良好,骨痛缓解有效率达91.3%,骨密度增加显著,由用药前的0.394±0.041g/cm3增加到用药后的0.612±0.027g/cm3,P<0.01。结论:福普美近期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骨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伟民;陈绥亚;梅武轩;梁正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一般不用麻醉药物,多用机械方法扩张宫颈管,这不仅引起受术者疼痛,易致人工流产综合征,也易发生软组织损伤。笔者将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在减少疼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以及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绥亚;赵桂林;叶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小儿单纯性血尿又称无症状血尿,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约占肾病患儿的20%,发病年龄多为2~12岁,多由幼儿园、学校普查或其他疾病就医查尿而发现。现将临床工作10年来收治的5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惠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AMI前发作的心绞痛缺血刺激可使心肌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从而使心肌得到保护[1]。但基础实验却发现缺血预适应的产生具有时限性,当缺血刺激的时间超过一定度时,就不再出现保护性预适应现象[2]。为此,本文从临床出发,探讨梗死前48小时内心绞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任国庆;吴骏;程芳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红花为菊科植物,其性辛温,归心肝经,具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研究表明,红花具扩管、降压、降脂、抗凝、抗炎和提高耐氧能力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中风等获得良好疗效[1,2],但红花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红花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药理作用。
作者:王勇民;明章银;吴基良;蒋建刚;欧阳昌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整合素α4β1/VCAM-1在肺结核淋巴细胞募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40例肺结核患者的肺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淋巴细胞是否表达整合素α4β1,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是否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结果:肺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表达整合素α4β1,同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CAM-1呈阳性。结论:整合素α4β1/VCAM-1是介导肺结核病中淋巴细胞募集的重要途径。
作者:石轶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纯化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原(Sj31/32)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利用纯化Sj31/32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结果: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Sj31/32抗体检出率为100%和95%,与正常人、肝吸虫和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出现交叉反应;抗SEA抗体检出率为97.4%和90%,与正常人和肠道吸虫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血吸虫病人治疗后3 个月、半年和1年抗Sj31/32抗体的阴转率分别为52.5%、72.5%和82.5%,而抗SEA抗体的阴转率则分别为15%、37.5%和50%。结论:Sj31/32抗原诊断血吸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和临床应用。
作者:罗金萍;沈定文;陈喜圭;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与SOD活性及MDA含量在急性肝损伤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观察大白鼠肝匀浆及血浆中MDA含量,SDH、SOD活性变化。结果:肝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血及肝匀浆中SDH活性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增加,且SDH活性与MDA含量呈正相关,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此三项指标能有效地反映肝损伤后体内过氧化系统的异常程度,可用做肝病的诊断及愈后观察的一种辅助性指标。
作者:郑红花;罗德生;罗丽芳;王汉洲;李映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穿心莲注射液对麻醉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穿心莲注射液4mg/kg舌下静脉注射,测量其颈动脉血压变化,并于30分钟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注射穿心莲注射液后血压迅速下降,30分钟降至低,且具有快速耐受性。30分钟时血浆NO含量升高,ET水平下降。结论:穿心莲注射液对麻醉大鼠有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高血浆NO含量和降低ET水平有关。
作者:刘超;王勇民;马世玉;吴基良;李立中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16和C-erbB-2与肺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存档石腊包埋的肺鳞癌标本进行P16和C-erbB-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P16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在肺鳞癌分别为42.2%和51.1%;P16的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在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低表达和C-erbB-2高表达可作为肺鳞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邢凌翔;杨炯;陈德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虎杖煎剂对大白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实验设虎杖煎剂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观察各组大白鼠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变化。结果:虎杖煎剂三个剂量治疗组均能降低血MDA含量和SDH活性,增加SOD活性,减轻肝损伤程度。中剂量效果佳。结论:虎杖煎剂具有良好的保护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尤以中剂量疗效佳,其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的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罗德生;郑红花;刘琴;罗丽芳;李映红;王梅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tiple PCR)同时检测二种弧菌基因。方法:对72份腹泻患者粪便进行了常规培养和生化鉴定,同时进行PCR法检测。后者在实施中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基因和01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A亚单位(ctxA)基因。结果:在11份培养阳性标本中经PCR法检测,ctxA基因8份,tdh基因3份,而常规培养为阴性的61份标本,经PCR法检测获得tdh基因5份。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和不需要培养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郑曦;肖先清;梅同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50岁,因左眼球突出1年加重3月,偶伴头痛,左眼闭合不全,于1999年5月19日就诊。拟诊为左眼眶内占位性病变。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心肺腹无异常,神志清楚,头颅无畸形,颈软,无抵抗。眼部检查:左眼闭合时巩膜外露2mm,VOD1.2、OS 1.0,左眼眶外方可触及一包块约2cm×2cm,质中,边界清,无粘连,无压痛,基底部未触及,活动度较差,眼球向外及向外上方活动受限,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球突出度OD16.5mm>()/(101mm)<19mmOS,眼压:ou 5.5/5=2.31kPa,眼底:双眼视乳头边、色、形正常,黄斑区亮点存在。
作者:费秋香;程世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男尸,身高166cm,年龄约50岁。 肝左管与肝右管汇合成肝总管时,发现汇合处膨大,压扁径为12mm,距肝门8mm。肝总管粗大,走行在肝固有动脉的右前方。中段压扁径为12mm,末端压扁径为11mm,全长25mm。在与肝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时,发现有右侧副肝管存在。右侧副肝管起于肝门右侧,在胆囊深面和胆囊管外侧走行,于胆囊管末端从后方注入胆总管的后壁。右侧副肝管起始处压扁径为8mm,中段压扁径为8mm,末端压扁径为7mm,全长30mm,与肝总管成50夹角注入胆总管。其营养由胆囊动脉分支供应。胆道其余部分未见异常。
作者:李敏才;胡圣望;胡振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33岁,于1999年6月7日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以“腰5骶1椎间盘突出”收入院。入院查患肢直腿抬高小于50度,跟腱反射减弱,于1999年6月11日在硬膜外麻下行腰5骶1髓核摘除术。术后第一天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疼痛症状消失,第二天晚上出现腰骶部剧痛,腰背肌痉挛,体温40℃,血沉65mm/h,行抗菌素和对症治疗疼痛无缓解。诊断为“椎间盘炎”,于6月19日在局麻下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椎间隙及陷窝处有脓性液被包裹,术中吸出脓液并冲洗,置引流管。脓液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术后应用敏感抗菌素。4周后体温恢复正常,6周后腰腿痛明显减轻,血沉恢复正常,8周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住院71天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恢复正常工作。 椎间盘炎是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一种严重手术并发症,临床上极少见。我科从1994年~1999年共行腰椎间盘手术535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发生率为0.19%。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剧痛,腰背肌痉挛,伴有高热,血沉增高。由于病程长,症状重,病人常有焦急、悲观、消极情绪等表现。其治疗措施为:①术前对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并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②做好手术器械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③将破坏的椎间盘组织彻底清除,避免损伤软骨结构。④术后常规使用大剂量有效抗菌素。⑤加强护理, 主要包括卧硬板床休息,重视心理护理,超短波,TDP灯照射,进行腰背功能锻炼和早期活动患肢等。
作者:赵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17岁,学生,因“未来月经”就诊。该女从未有月经来潮,两月前阴道流出少许咖啡色样液体半天。既往体健,无重要系统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智力一般,成绩中等。独生子女,其母诉其孕期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身高148cm,体重40kg。女性外表,头颅五官未见异常,颈后发际较低,蹼颈,盾状胸,乳房未发育,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幼女型,可见阴道口,肛查盆腔空虚,未触及明显子宫,未触及双侧附件。辅助检查:①彩超示幼稚子宫,大小为1.0cm×1.2cm×1.5cm,未见内膜线,右侧卵巢1.0cm×1.2cm,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卵巢回声;②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5XO/47XXX;③内分泌激素全套示:FSH为49.1MIU/ml(正常为1.3~20MIU/ml),E2<5pg/ml(正常为12~237pg/ml),LH、T、PRL均在正常范围。诊断为Turner 综合征。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天然雌二醇2mg×20d,第11天起加用安宫黄体酮8mg×10d;停药后第三天阴道少量出血,持续三天,用卫生巾半包;月经来后第五天开始第二个周期治疗,连续三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其间有月经来潮,经期3~5天,量少,用卫生巾一包。两个疗程后,长高2cm,乳房稍隆起,外阴发育,阴毛生长。改雌二醇为1mg,安宫黄体酮8mg继行HRT两个疗程,月经规律来潮。复查身高151.5cm,体重45kg,乳房继续发育(但较正常偏小),乳头及乳晕增大,外阴继续发育,可见较多阴毛生长。B超示子宫切面形态正常,大小为2.9cm×2.0cm×2.5cm,肌层回声均匀,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内膜厚0.5cm,居中,左卵巢1.6cm×1.0cm,未见明显卵泡回声,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回声(系因肠管积气看不清)。
作者:谈玲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场所,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开展直观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的必修课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实验课与普通高校教育同一专业的实验课有一定的不同,具有如下特征。
作者:胡娟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期刊作为当今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等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校图书馆收藏的丰富期刊是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以及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不可忽视的“窗口”,加强图书馆期刊的管理与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蒋若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高校广播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具有育人的功能。因此,高校广播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面向广大学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下面联系我院广播工作的实际,对高校广播的育人功能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作者:张晓燕;王德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氯氮平(Clozapine),亦称氯扎平,系二苯二氮草类广谱抗精神病药物,是院外维持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的精神病人。但其自投放临床使用以来,随着使用的普及,新的毒副反应不断出现。为使临床上更全面了解氯氮平的副反应,便于安全用药,对氯氮平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发生机理等综述如下。
作者:杨万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它把有关角膜内皮的研究从实验室带入了医师办公室和手术室,使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了起来。本文就角膜内皮细胞的基本功能、损伤和修复,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肖琼;黄菊天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