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剂量双酚A对SD大鼠卵巢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将48只4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四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BPA灌胃染毒.隔日一次,染毒180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孕酮(P)、睾丸酮(T)3种主要激素水平值.取大鼠卵巢组织固定切片,做HE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P53在大鼠卵巢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值增高,睾丸酮(T)水平值降低,并随染毒剂量的增高而降低,呈负相关.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卵泡颗粒层排列有明显的改变;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R和P53在SD大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增强,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BPA对SD大鼠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改变SD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的正常水平值,增强卵巢中ER和P53的表达,影响SD大鼠卵巢细胞的正常增殖.
作者:谭艳芳;陈锋;曾鸣;周支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Apelin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凋亡的作用.方法 ELISA和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细胞Bcl-2和Bax表达以及cytochromec的分泌,通过荧光素(AFC、AMC)标记的底物来检测活性.结果 Apelin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Apelin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cytochromec的分泌和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化;Apelin抑制地塞米松或肿瘤坏死因子-a(TNF-a)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结论 Apelin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作者:邓春雷;张磊屹;吕国华;唐四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OX-2和Ki-67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8例甲状腺癌和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OX-2、Ki-6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60.29%、67.64%)高于正常组织中表达率(2.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远处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COX-2和Ki-67表达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正常对照组均低(P<0.05).结论 COX-2和Ki-67可作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能指导临床上对肿瘤生物学性状评价.
作者:曾雪芳;杨小抒;王太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医务人员,采用WHOQOL-BREF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460名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高于普通人群,生理、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Hotelling T2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婚姻、职称、工龄、工作岗位、月平均收入、工作编制、吸烟、饮洒、用餐规律、体育锻炼等因素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领域分值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平均收入、工龄、睡眠时间和用餐规律、体育锻炼是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自评分值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的生存质量偏低,性别、学历、职称、工龄、月平均收人、工作编制和生活方式与社区医务人员的生存质量有关.
作者:楼君芳;宋平;赵蓉;林中;潘建清;丁元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腰围/身高比值(WHtR)这一腹型肥胖指标用于评价非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价值.方法 BMI<25㎏/㎡的健康体检者,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计算体重指标(BMI)、WHtR及腰臀围比(WHR),并检测血糖、血脂等.采用偏相关系数分析WHtR、BMI、WC及WHR与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效能.结果 偏相关分析与显示,调整年龄的影响后,各肥胖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呈显著相关(P<0.05),男女均以WHtR的相关系数大.ROC分析显示:针对≥2个危险因素聚集,男女性均以WHtR的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WHtR是有效的预测非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中心性肥胖指标.
作者:吴红艳;陈璐璐;张慧芳;代雪梅;刘丹;涂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牙釉质和牙本质磨损特性.方法 选用正畸拔除的前磨牙制作牙釉质和牙本质样本,进行摩擦磨损实验.记录摩擦力矩数,测量磨斑宽度;扫描电镜(SEM)观察磨斑形貌;能谱仪(EDS)分析元素变化.结果 摩擦系数-时间曲线图发现牙釉质波动幅度大于牙本质.磨斑宽度润滑时牙釉质(5.92±0.67)mm,牙本质(7.40±0.38)mm,干摩擦时牙釉质(8.71±0.44)mm,牙本质(11.02±1.02)mm,磨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氏显微硬度值牙釉质(300.6±60.7)高于牙本质(48.6±4.0)(P<0.05).SEM观察主要犁沟和磨粒,牙釉质偶见组织碎片.EDS发现铁元素的出现.结论 牙釉质和牙本质具有良好的磨损特性,牙釉质优于牙本质.
作者:郭峰;翦新春;高清平;巢永烈;孟玉坤;王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 (1) 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敏感性(分别为75.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特异性与RF(78.5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PI、抗CCP抗体分别与RF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RF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诊断RA具有与抗CCP抗体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作者:田玉梅;张浩;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基因多态性,预测UL144基因各型编码蛋白的T细胞CTL表位.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晚期黄疽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 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对HCMV感染患儿UL144基因进行分型.应用SYFPEITHI和NetCTL方案预测HCMV UL144基因编码蛋白各临床株T细胞CTL表位.结果①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其中28例UL144基因扩增阳性.②28株UL144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水平为80.4%~99.2%,氨基酸水平为78.9%~98.8%.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感染患儿标本UL144基因可分为3个基因型,G1型7株(25%),其中G1a3株,G1b3株,G1c1株,G2型7株(25%),G3型14株(50%),③初步筛选出UL144基因各型T细胞CTL表位:G1a:YTYFSTPGV或HTYFSTPGV;G1b:HTYFSTPGV;G1c:YTSFSISGV;G2:TLCPNGTYL或TLCPNGTYL和HTLFSTPGV;G3:TLCPNGTYV.结论 ①HCMV UL144基因的DNA序列具有高度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3型为主.②各型编码蛋白的T细胞CTL表位存在差异.
作者:魏中南;王维鹏;胡洪波;彭巧英;胡兴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的适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2010年湖南省某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数据.以年度为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情况指标合格率等9个指标,应用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对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0年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和-11.6%;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增加.TOPSIS法、密切值法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该院2006-2010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情况中,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差的年份为2006年;TOPSIS法与密切值法的排序结果分析完全一致.结论 该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感染率和漏报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医院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TOPSIS法、密切值法均可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的常规方法.
作者:张权义;杨土保;李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从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2例非恶性血液病骨髓中,检测S100A9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和非恶性血液病表达差异及临床关系.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组S100A9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非恶性血液病组(P<0.05),并且S100A9在治愈的AML中表达升高(P<0.05).结论 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降低,S100A9表达水平可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进展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曹晓丽;侯春燕;林应标;郭满荣;颜复生;何准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搪和氧化应激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92例T2DM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搪(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将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空腹和餐后2h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和餐后2h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中SOD与FPG、2hPG、HbAlc呈显著负相关(r=0.712、0.863、0.631,P=0.000、0.000、0.003),MDA与FPG、2hPG、HbAlc呈显著正相关(r=0.672、0.583、0.471,P=0.000、0.000、0.00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氧化应激水平有显著相关性,FPG、2hPG及HbAlc的改变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付建芳;姬秋和;张锐;高彬;张南雁;王莉;涂艳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HSP90多肽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功能的影响,并探讨HSP90多肽复合物修饰的DC疫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HSP90多肽复合物刺激DC前后,ELISA法检测IL-12P70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及CD11c的表达.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观察不同组别DC疫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DC经HSP90多肽复合物刺激后,CD86及CD11c的表达上调(94.49±1.49及81.87±1.64)%,IL-12p70分泌量(97.11±5.26)pg/ml,均高于肿瘤粗提取物刺激DC组及未刺激空白DC组(P<0.05).HSP90多肽复合物修饰的DC疫苗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57.56%,凋亡率为26.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P90多肽复合物能够诱导DC成熟,经其修饰的DC能抑制肿瘤生长,可能与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赵静;汪小鹏;吴开松;林宇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地卓西平对甲基汞致大鼠脑皮质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第1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第2组为低剂量甲基汞染毒组,腹腔注射4μmol/㎏的甲基汞溶液;第3组为高剂量甲基汞染毒组,腹腔注射12μmol/㎏的甲基汞溶液;第4组为地卓西平预处理组,隔日皮下注射0.3μmol/㎏地卓西平,2h后腹腔注射12μmol/㎏的甲基汞溶液;注射容量均为5ml/㎏,染毒4周,每周5次.观察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其凋亡情况,同时测定脑皮质Hg含量和与维持钙稳态相关的酶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结果 染毒4周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脑皮质Hg含量和细胞内Ca2+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皮质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受到抑制.地卓西平预处理可以明显缓解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内Ca2+超载,对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结论 甲基汞通过抑制与维持钙稳态相关的酶Na+-K+-ATPage和Ca2+-ATPase活性,干扰神经细胞内钙稳态,进而造成神经细胞凋亡.地卓西平可以阻断Ca2+通道对钙稳态失调引起的细胞损伤有拮抗作用.
作者:徐斌;徐兆发;邓宇;刘巍;杨海波;魏衍刚;邓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认知障碍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脑萎缩系列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重度AD、中度AD、轻度AD、MCI、正常对照五组,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和哈氏值、侧脑室体部指数、沟间距、左右外侧裂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几项指标,并研究其统计学相关性.结果 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增加,Hcy浓度与重度AD、中度AD、轻度AD、MCI、正常对照五组的MMSE评分Spearman分析分别为r=-0.365、r=-0.389、r=-0.433、r=-0.424、r=-0.412;沟间距、左侧外宽度、右侧外宽度、第三脑室密度和哈氏值均与MMSE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Spearman分析分别为r=-0.457,r=-0.629,r=-0.636,r=-0.701,r=-0.533,而侧脑室体部指数与MMSE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Spearman分析r=0.654;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cy浓度、左侧外宽度、侧脑室体部指数和哈氏值在各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认知障碍的程度与Hcy浓度、左侧外宽度、侧脑室体部指数和哈氏值存在关联.
作者:邱小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醴陵市2005-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对比,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5-2009年报告麻疹453例,年发病率分别为7.55/10万、1.98/10万、14.22/10万、8.23/10万、12.32/10万,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79.03%(358/453),以农村发病为主,农村与城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2,P<0.01),2009年发病128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发病率为11.84/10万,强化免疫后发病率为0.48/10万,免疫前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P<0.005),结论,加大薄弱地区儿童(尤其是计划外儿童及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力度,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
作者:汪春梅;傅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国直辖市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全面宣传,制定宣传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8654人.结果 8654名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9.0%(68.0%~70.0%),调查的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2.4%~3.1%),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与其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联系.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是1000元以下居民的1.21倍(OR=1.78,95%CI1.04~1.41);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居民的1.66~4.82倍;其他职业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农民的0.61~0.79倍.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直辖市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但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多样,获取知识途径受到的限制较少,职业、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影响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加强职业教育中艾滋病的内容,尤其对于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
作者:王丽艳;杜维婧;郭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近年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方法 利用2006-2009年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资料,采用差值(D)评价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市各区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均为100%,2006-2009年六苗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较高,均达到90%以上,但与估算接种率有一定差距.结论 准确掌握流动儿童应种人数是接种率监测和评价的重点,切实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才能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卢紫燕;谭洁;罗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518名护理人员进行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SQI>7分作为界值,判断睡眠质量.结果 睡眠质量总分平均(6.21±2.98)分.睡眠质量正常者386人,占74.52%,睡眠质量障碍者132人,占25.48%.影响睡眠主要因素为工作压力大、作息制度无规律、缺少体育锻炼以及睡眠环境差等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减轻工作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彭进平;陈梅英;卜平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企业高管的健康状况,筛查影响企业高管的主要慢性病.方法 收集企业高管的体检资料,接受体检的231名高管,男性194人占85.3%,女性37人占14.7%,40~60岁之间的受检者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占88.2%.企业高管慢性病检出率较高,血粘度增高发生率为87.8%,血脂升高的发生率为79.5%,超重、肥胖达76.7%,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5.7%,脂肪肝为52.1%,肾结石为43.5%,胰腺回声异常率为52.3%,TCD检查异常率为66.2%,胆囊壁毛糙检出率为35.5%,骨密度减少发生率为39.6%,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检出率为37.5%,血尿酸增高的检出率为28.6%,血糖升高的检出率为22%,肝囊肿检出率为19.5%,LDL升高发生率为23.9%,甲状腺检查异常率为21.3%,动脉硬化发生率为17.5%,高血压病的检出率为17.4%.结论 企业高管是常见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这个高危人群的筛检.
作者:李清;郭怀兰;段鹏;陈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考试考核合格率.方法 理论知识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试的方法.技能操作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操作随机抽考的方法.结果 2010年理论考试8911人,合格7916人,合格率88.83%.技能操作考试970人,合格929人,合格率95.77%.理论考试培训前与培训后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增加,参与意识加强,技能操作更熟练,医院感染率降低,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艳容;姚小红;黄秀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51例产后42d的产妇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本次调查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69%(27/351).产后抑郁症与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家庭月收入、家族史都有一定相关性,而与孕妇职业、户籍所在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更加重要,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预防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要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心理疏导及治疗.提高孕产妇心理素质,减少不必要的精神疾病的发生.
作者:朱华;王凯;李丽红;宋平;赵蓉;谢延;廖万威;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 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作者:陈伟华;周虹;何清懿;朱维明;姚令辉;何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96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答情况进行赋值,根据性别、学校性质、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住房类型等分类比较其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 卫生行为总体得分(45.17±4.47)分,卫生知识总体(28.95±4.87)分,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行为和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低于公立学校学生,打工子弟学生低于北京本地学生.结论 打工子弟人群是相对弱势群体,应加强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干预.
作者:刘枫;朴玮;张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价糖尿病(DM)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提出改善营养状况的措施.方法 对重庆市新桥医院10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MNA问卷调查,根据MNA评分标准评价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MNA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8.5%营养不良,64.2%具有营养不良危险,27.3%营养良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有48例,其中有16.7%营养不良,62.5%具有营养不良危险,20.8%营养良好.结论 糖尿病营养不良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心理指导对提高DM患者营养状况有益.
作者:黄陈;徐静;王建;胡雯;李明秀;姜学英;刘俊;樊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与确诊延迟情况,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厦门市2010年1-4月在治流动人口肺结核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与确诊延迟现象较严重,文化程度与就诊延迟有关,首诊单位、就诊次数与确诊延迟有关,肺结核病人发病前结核病知晓率低.结论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低文化程度人群的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杨艺明;陈忠龙;许文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进行干预,以期预防该病在中小学校的再次流行.方法 对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次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0.05),女生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7.78,P<0.01),寄宿生发病率高十走读生(χ2=124.85,P<0.01);临床特征以肢端疼痛,双侧足底痛,足趾、足跟痛为主,少数伴有手指疼痛及肢端有红斑.结论 确定这是一起红斑性肢痛症的暴发流行,该病的流行可能与学生营养不良、保暖差有关.完善学校的防寒设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加强营养;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在中小学的流行.
作者:张群力;侯美菊;谭慧敏;张敦华;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我国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两种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工作程序、报告内容和报告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提高找国疾病防治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方法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部分省级、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择长期从事传染病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在知情同意前提下独立完成调查并在一周内反馈调查问卷.结果 共收集调查问卷39份.参与调查人员均认为手足口病病例定义过于宽泛,建议只报告重症、死亡和聚集性病例,病原监测以哨点医院为基础,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对于其他感染性腹泻建议开展哨点病原学监测,只对其中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进行网络报告.结论 建议进一步明确调整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定义,加强哨点监测.
作者:姚建义;缪梓萍;张伟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为今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疾控中心登记的工业企业中随机抽取126家,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对其生产现场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枪测,计算检测合格率.结果 共检测点数4756个,合格点数3706个,合格率为77.92%;企业合格率为18.25%;大中小型三种规模企业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现状不容乐观,粉尘、噪声、紫外线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材、机械为危害较严重的行业,在今后工作中应重点防治,特别是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监管.
作者:金若刚;何俊;刘思燕;彭言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铅致肾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某蓄电池厂60名铅作业工人(接触组)和33名某机关人员(对照组)的血铅含量、尿总蛋白(U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血铅(0.304±0.05)mg/L、尿UTP(56.78±8.96)mg/gCr、尿β2-MG(98.64±2.06)μ/gCr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2-MG是肾功能早期损害敏感指标之一,将其作为铅接触人群健康监护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吴海燕;金文达;曾燃元;孙亚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句容市城区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对全市所有城区和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选定采样点,定期采样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所监测的源水均达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分别为35.36%、27.51%.市政供水合格率高于乡镇供水合格率.结论 句容市虽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达95.78%,但农村的水质合格率一直较低,浑浊度、耗氧量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制水规范、卫生管理和水质消毒,保证饮用水安全.
作者:吴晓军;曹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方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质量,探讨影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因素,为科学指导医疗单位的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的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 2年共监测各类样品1103份,总合格率73.4%,2009年合格率为70.6%(387/548),2010年合格率为76.2%(423/555);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86.9%(265/305)、65.6%(455/694)、86.5%(90/104),各级医疗机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样品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分别为61.4%(113/184)、71.4%(210/294)、69.3%(205/296)、85.7%(282/329),各类消毒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加强消毒监测力度,提高消毒合格率,降低医源性感染.
作者:向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监测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电磁辐射水平,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用PMM8053B电场强度测量系统对4个电池厂高频加热机岗位进行检测.结果 在无屏蔽状况下,所有岗位的电场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5V/m).屏蔽后分别在干预后3d、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对相关岗位进行电场强度检测.干预后所有岗位的电场强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作业员工的电场辐射暴露不容忽视,有效防护措施对于控制高频感应加热机的高频污染十分关键.
作者:沙焱;香映平;谢子煌;杨震宇;何家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造船坞职业病危害及其关键控制点,探讨其适用的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为造船坞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分析等方法综合评判关键控制点及其防护措施.结果 造船坞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电焊弧光、振动和X射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焊工接触的电焊烟尘和二氧化锰浓度超标率为47.4%;补漆工接触的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6.7%、41.7%和33.3%;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标率为97.6%;其他危害因素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造船坞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焊工、打磨工、补漆工和探伤工,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有害因素.
作者:王致;刘丽芬;梁嘉斌;张海;肖晓琴;刘移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在术中打开腹膜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化,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对照组产妇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术中、术后2h内产妇出血量及出血总量.结果 研究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302±178)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08±78)ml,出血总量为(408±207)ml;对照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428±206)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41±92)ml,出血总量为(558±28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3例(3%),对照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6例(6%).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能有效的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催产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早产儿发生的原因及常见并发症,以提高早产儿的救治率及减少伤残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出生的453例早产儿资料,按胎龄分为两组,即≤32周、>32周;按出生体重分为两组,即≤1500g和>1500g.对其发生原因、并发症、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453例早产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155例(34.22%)、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产科高危因素86例(18.98%)、多胎75例(16.56%)、胎盘异常30例(6.62%)、妊娠合并糖尿病22例(4.86%).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6.62%),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并发症为新生儿败血症140例(30.90%)、糖代谢紊乱119例(26.27%)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62例(13.6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止胎膜早破是预防早产的关键,同时加强围产期监测,减少早产儿发生概率,对早产儿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龚瑾;曹蓓;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临床不可触及且可疑乳腺肿块患者的认知、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住院的临床不可触及且可疑乳腺肿块患者83例进行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向患者科普相关知识的同时,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接受治疗、选择佳的诊断、治疗方式-麦默通微创旋切术(Mammotome).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乳腺肿块的认识、治疗态度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等.结果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了患者的治疗态度、改变了患者治疗的行为,健康信念教育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她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变她们对疾病采取的行为、促使她们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使更多的可疑乳腺肿块患者得到及早的诊治.
作者:吴清时;张爱玲;王永霞;曹茵;黎相敏;伦款如;庾宝玲;袁惠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妇科门诊1038例临床可疑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536例做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观察组),502例直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照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2.01%,对照组为5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气检查联合阴道镜活检可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
作者:张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286例有喘息症状(支气管哮喘除外)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除外哮喘),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给药途径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率,找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张家界市近5年孕产妇保健年报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报告卡及病历、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活产数91892例,孕产妇死亡32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4.80/10万.死因顺位前3位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对剖宫产危害性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秦自年;郑俊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体剥除联合术后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输卵管妊娠病例,分为2组,观察组28例有生育要求,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22例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二组术后无1例发生P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β-HCG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剥除联合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能成功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PEP的发生,扩大了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范围,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减少患者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巢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0月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中行D3 d单胚胎移植的125个周期,其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39个周期(A组),仅有单个胚胎可移植的86个周期(B组),分析和比较两组单胚胎移植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A、B两组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28.89±3.223)岁和(34.01±4.809)岁;(4.31±2.776)年和(6.30±5.332)年;(5.5±2.256)IU/L和(10.26±3.757)IU/L;(5.42±2.649)个和(1.75±0.324)个;(10.58±3.46)个和(5.39±2.45)个;(1.42±0.649)个和(1.75±0.724)个;(1.25±2.965)mm和(10.02±1.962)mm;(10132±4303)pmmol/L和(5982±2108)pmmol/L;46.15%(18/39)和27.91%(24/86);22.22%和37.5%.A组的平均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明显小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CG日E2值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移植胚胎的卵裂球数目、HCG日内膜厚度、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流产率(22.22%)低于B组(37.50%).结论 对于年龄小于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选择D3d优质单胚胎移植可达到较高的临床妊娠率而降低多胎率.
作者:孟琳;邓朝晖;阳翎;唐慧珍;柳朝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L-17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3例MS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L-17mRNA的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 在MS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浆中IL-17的水平一致(P>0.05);治疗前,MS患者外周血IL-1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MS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IL-17可能参与了MS的发病,其表达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
作者:高云春;刘想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对其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44例AL患者初诊时及化疗1个疗程后第7d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并检测20例正常体检者和随访期间8例复发的AL患者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d,观察随访期间病情变化.结果 AL组患者血浆TF、TFPI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缓解组患者血浆TF、TFPI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D-D比初诊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与初诊时比较血浆TF、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时血浆TF、TFPI和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初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观察白血病患者血浆TF、TFPI、D-D变化对AL患者判断病情、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珍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VEGF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评估在低压缺氧预处理后脑梗死大鼠的脑储备能力,探讨高原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储备能力的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VEGF表达情况,根据染色深浅和阳性细胞比率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 ASPP1在脑梗死后1d和3、7、14d,3d和7、14d,7d和14d比较以及海拔2200m和3500m,3500m和4500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脑梗死后1d和3、7、14d3d和7d,7d和14d,比较以及海拔2200m和3500、4500m,3500m和4500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度海拔和高海拔地区适度低氧可以对抗细胞凋亡,在特高海拔和极高海拔地区能诱导细胞凋亡;在不同海拔高度低压缺氧预处理可以提高机体VEGF的表达水平,增强脑结构储备和脑代谢储备能力.
作者:陈健;吴世政;张淑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9年3月-2010年7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并分析亚胺培南耐药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常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若结果判定为耐药和中介,则进一步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3.5%,20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普遍较高,有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的10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细菌耐药性的变迁,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廖文安;龚燕飞;刘湘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耐药性和流行分布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进行血培养.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在Phoenix100全自动分析系统和配套试剂中,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非天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细菌276株,其中非发酵菌235株,占85.1%,肠杆菌科细菌41株,占14.9%;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154株(55.8%)、铜绿假单胞菌81株(29.3%)、大肠埃希菌17株(6.2%).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呼吸道标本(包括痰、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等)181株,占65.6%;其次是分泌物65株(23.6%)、血液8株(2.9%)、尿液6株(2.2%).耐亚胺培南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平均耐药率为46%~8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平均耐药率高,达88%,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为8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2.1%,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达93.5%.结论 耐亚胺培南菌株大多存在多重耐药性,甚至泛耐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欧阳育琪;史文元;黄红卫;林应标;黄强;熊劲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CysC)对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30例肾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人的血清Cr、血清CysC和尿液CysC的水平.结果 尿液CysC浓度与血清Cr、血清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但其敏感性更好.结论 尿液CysC浓度比血清Cr、血清CysC更能反映肾病早期损害的情况,且对肾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作者:文凯良;彭佑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X-114浊点萃取体系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萃取双酚A的实验过程,影响萃取的因素(如TX-114的浓度、平衡时间和温度、pH值等).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样品的含量.结果 在佳实验条件下,双酚A的检测限达到了0.05μg/L.在0.4-100μg/L浓度范围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加样回收率为97.96%~100.42%.结论 该法具有高效绿色环保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萃取水样中双酚A的好方法.
作者:陶赛辉;夏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婴儿奶瓶及尿液中双酚A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奶瓶经过一定温度浸泡,将溶出的双酚A经固相萃取,甲醇提取,优化HPLC-荧光法进行检测;用β-葡萄糖酸酐酶、硫酸酯酶水解婴儿尿液中的结合型双酚A,酶解后溶液采用固相萃取柱浓缩、富集和净化,优化HPLC-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mg/L,检出限为0.0003mg/L,加标回收率为71.3%~101.2%.结论 该方法测定婴儿奶瓶和尿液中双酚A,具有较高灵敏度、精密度.运用该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数据.
作者:汪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衡阳市2010年4-12月手足口病(HFMD)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衡阳市HFMD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或调整HFMD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4-12月衡阳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各类医疗机构送检的625例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结果 625例HFMD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26.08%(163/625),CVA16阳性率为8.80%(55/625),其它HEV阳性率为19.84%(124/625);95例HFMD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67.80%,40/95)高,并且男性阳性率(50.85%)略高于女性(27.78%),未检出CVA16型;9例HFMD重症死亡病例中,6例为EV71型,阳性率为66.67%.4-7月为HFMD高发期,3岁以下为高风险年龄组,重症病例及重症死亡病例比其它年龄组高.结论 衡阳市2010年HFMD发病率较高,EV71型是引起重症及重症死亡病例的优势病毒型,应加强监测,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测.
作者:颜淑妩;李哲婷;楼萍;邓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Hi)的检出状况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2007-2010年我院Hi的分离与耐药情况.结果 在1052份痰及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Hi 210株,在242份胆汁标本中分离出Hi 16株,在203份胸腹水标本中分离出Hi 12株,在163份眼、耳拭子标本中分离出Hi 11株.体外药敏结果显示Hi对复方磺胺甲恶哇耐药性高为63.5%,氨苄西林次之为46.2%,而对阿莫西林/棒酸、利福平、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亚氨培南敏感,耐药率≤2.0%.结论 Hi在呼吸道标本中的检出率高,眼、耳拭子标本中次之,在胆汁、胸腹水中亦有检出.建议眼、耳拭子及胆汁、胸腹水标本作细菌培养时也应同时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COS)、淋球菌选择性平板(VCA)及嗜血杆菌选择性平板(HAE),Hi感染的治疗应首选复方阿莫西林、头孢二代或三代类抗生素.
作者:曹敏晖;曹友德;李浩;蔡瑞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和2006年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科室分布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4.7%)和米诺环素(18.1%)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且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其感染有向不同科室和患者不同部位扩散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曹伟;姚冬梅;刘礼;王敏;郑荣;周晓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38例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部选用CSEA,于L2-3或L3-4椎间隙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予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0.5ml混合液,硬膜外腔置管后平卧,调节麻醉平面.结果 镇痛效果满意,肌松良好,循环、呼吸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镇痛、肌松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安全、有效,对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李广海;刘国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对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3.7±12.3)岁,干预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4.5±13.2)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10mg,晚上8时服用,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法(双抗体夹心)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s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前心功能Ⅳ级患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而血清脂联素低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心功能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sICAM-1水平,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张惠芳;刘金霞;刘大成;王晨晨;张海霞;刘树静;丰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危重型HFMD66例(观察组),同期住院重型HFMD132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差异,探讨重型HFMD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3岁、精神差、嗜睡、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血糖高、肺部渗出性改变为主要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911为5.617、1.842、1.072、7.916、6.743、10.385、4.952、3.127、2.8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岁、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为重型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3岁、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与重型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高度相关.
作者:刘静;罗如平;张先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 对6例有显性房室旁道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单纯药物治疗的12例扩张型心肌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随访,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二维多普勒彩超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测定血浆中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全部治疗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LVDd、LVEF、BNP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心脏再同步化有关.
作者:吴欣军;周滔;周卫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穿刺抽液注药对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抽液组30例90个病灶,对照组30例87个病灶,抽液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并CI、引导下穿刺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次,容积较小的注入患者能耐受的量,但浓度不变;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CT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疗效满意,优于常规抗结核治疗.
作者:权彩风;卫鸟红;张毅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88例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统计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88例CKD患者中,24例(27.3%)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CKD患者并发脑卒中者(A组)TG、GFR、CRP检测结果与未并发脑卒中者(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例CKD患者中,颈动脉IMT≥1.0mm者28例(31.8%),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3例(14.8%).颈动脉IMT≥1.0mm患者并发脑卒中率与IMT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率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脂代谢紊乱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应采用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IMT值及斑块形成情况,为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邵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比2组患者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术后对照组IgG、IgM、IgA降低较观察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行磁共振、脑电图检查,并将观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1.4%,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57.1%,脑电图与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P<0.05).结论 脑电图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磁共振能够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可作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
作者:刘均喜;刘军;陈豪迈;陈志刚;蒋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科进行治疗的243例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2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121例,应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8~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CV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罗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同癌症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这种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凶恶病魔,主要不是人们以往所熟悉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原因引起,而是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80%~90%以上的癌症极有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
作者:罗皓;唐焕文;杜进林;陈观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感受疼痛,而且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其以后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多数新生儿在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得不到相应的镇痛措施而只能忍受疼痛[1].其实不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作者:胡玲;石绍南;游丽;韩晓燕;李实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人体发生、发育、成熟及衰老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当免疫功能紊乱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各亚群之间比例会失去平衡,致使部分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或亢进,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的发生.随着流式细胞仪的广泛应用,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已成为临床上细胞免疫监测的常规指标.
作者:祝兴元;李梨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意外伤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第一位的是意外伤害.我国每年有71000名少年儿童死于跌落、家庭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烫伤等意外伤害,意外死亡占小儿总死亡率的26.1%[1].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不仅是当前各国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2].
作者:黄兆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青龙县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效果,分析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 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县8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及两个街道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524人,采取面对面直接询问方式,利用2004年全国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进行高血压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青龙满族自治县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8.1%,标化患病率为24.5%.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1.7%、18.4%、4.8%.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文化程度、高盐饮食、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体质指数等有关.其中年龄、饮酒、体质指数、高盐饮食为本地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居民高血压发生.
作者:乔淑媛;宋玉英;余辉;赵素荣;宋清娟;范庆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从2009年4-6月就诊于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居民中随机选取252名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150名,按照综合干预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102名,按照一般方式管理,6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其血脂水平得到良好控制;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脂血症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以纠正高脂血症患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方式,提升用药依从性,对降低血脂水平及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立杰;赵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70岁以上老年人高脂血症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为社区采取千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中心责任区内的1489名≥70岁老年人进行筛查,调查高脂血症患病率及与超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ALT、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相关因素的发病情况.结果 方松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35.93%,其中男性为38.50%,女性为61.50%.相关因素中BMI、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ALT>40IU/L、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43.18%、14.39%、5.23%、70.47%、18.88%、33.46%,各项相关因素均高于非高脂血症患者.结论 高脂血症为本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疾病,且与超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ALT、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
作者:赵学军;华红;于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从机构意义上将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双层网底.健康促进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健康中心六大任务中重要的一项,也是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人口老龄化、人群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由环境恶化的因素造成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全社会的参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积极努力,开展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目的的健康促进,构筑预防慢性病长城,使社区更健康,成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为有效的途径.
作者:林中;林惠玲;曾念彬;潘建清;谢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7-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诊断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均为绝经前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各5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二甲双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低脂饮食等基础治疗.有氧运动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检测身高、体重,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水平,检查肝脏B超.结果 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干预6月后,有氧运动组患者血清hsCRP和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sCRP和瘦素水平,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转归.
作者:王彦丽;刘洪奎;张辉贤;高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有关PCE/NCE比值的正常范围问题在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审评中一直存在争议.就骨髓微核试验中的PCE/NCE比值的概念、正常范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国标GB15193.05及<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的修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作者:孙明;蔡铁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自觉地使用辩证思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决定,不断加强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从哲学的角度寻找误诊的原因,才能提高诊断的水平.
作者:尹江柳;向鹏;李京湘;李锁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的数据库,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Visual studio.NET和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等专业工具设计数据库.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146例初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使用测试.结果 成功建立了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系统,具有输入数据快速、完整、可靠,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维护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对病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结论 乳腺癌临床应用数据库,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作者:魏金丽;李小荣;张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分析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授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授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和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结合信息化时代医学统计学的课程特点和PBL教学模式特征,对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及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的关键点进行探讨.通过PBL教学模式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有助实现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目的.
作者:叶江枫;田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以基层妇女主任为结核防治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会同县实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使用同一问卷于基线及干预一年后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干预后不同性别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不同类别地区知晓率显著提高,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除第1条和第2条外均有提高,同时主动就诊人数增多.结论 以基层妇女主任为义务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县居民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杨森源;覃正华;李显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石门县实施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的成本效益,对该县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成本-效益方法,从政策开发、技术培训、疫情监测、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娱乐场所干预、性病门诊、VCT)、治疗关怀、督导与项目管理等领域进行活动成本和效果分析.结果 石门县示范区项目呈现高技术培训、高健康教育和低治疗关怀、低行为干预成本特征.成本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县部门协调会成本为5736.84元/次、经验交流会为6370.37元/次,人员培训为64.33元/人次,健康教育为1.14元/人次、群众艾滋病知晓率、对艾滋病人态度转变成本分别为15539.45元/百分点、13323.58元/百分点,HIV监测为1.61元/人次、HIV阳性发现为6668.92元/人,VCT为20.79元/人次、VCT中HIV阳性发现为2682.5元/人,暗娼干预为93.41元/人年、暗娼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为2024.89元/百分点,性病病人干预为48.52元/人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为1521.84元/人年.结论 国家示范区项目经费投入,使得石门县建立健全了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实现了示范区的项目目标,呈现了显著的成本效益.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重点将转向疫情监测、高危人群干预以及病人治疗管理等领域,伴随这三个领域工作量的加大,需要国家相应的经费支持.
作者:李先平;熊亚珩;李育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为今后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 调查分析2005-2009年每年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2005-2009年期间,在监测力度、检测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每年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逐年减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吸毒人群由2005年的56.71%提高到2009年的86.73%,暗娼从59.21%提高到86.73%,吸毒人员近一次注射吸毒共针率由2005年的68.49%下降至2009年的30.45%,暗娼近一次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5年58.75%上升至2009年90.26%.结论 衡阳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特别是对吸毒人群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刘军;于坤平;邱仁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径,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式,对湘潭市2个农村县市1458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3%,平均得分8.2分,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OR=5.71)、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OR=4.8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3.89)、男性(OR=2.63)和年龄(45~60岁,OR=0.57)(P均<0.05).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占79.5%.有关艾滋病态度,平均得分4.9分.近1年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2%,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7.9%,仅有5.8%近1年内做过VCT.结论 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要扩大覆盖面、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要消除歧视和恐惧心理,较大年龄、文化程度低、女性、未婚和外出务工人员应该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作者:成凌志;易建铁;周红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患儿入院后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时调查掌握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遵医嘱行为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儿PAQLQ各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路径组PAQLQ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护理,可全面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邵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脊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脊椎疾病患者在经确诊并行相关手术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状况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尿路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的比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愈义,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惠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