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7期文献
  • 珠海市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建立和分析

    目的 探讨建立本地区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以网络技术、浏览器/服务器技术(B/S)为基础,进行系统集成.定义发热等7个症状数据及聚集性事件监测标准,利用时间序列建模预警预测,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源分析.结果 开发建设了“珠海市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症状监测系统”,温特斯法对学生就诊ILI%跟踪和拟合性好.结论 学校症状监测系统运行良好,能较准确的预测、预警,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积极预防作用,适宜推广.

    作者:黄利群;焦亮;谭爱军;叶中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结构方程模型在未成年劳务工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未成年劳务工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56名未成年劳务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压力知觉量表(CP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SCL-90量表结果显示,除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外,未成年劳务工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压力知觉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直接效应为0.47;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间接效应为-0.25;社会支持对压力知觉的直接效应为-0.53.拟合模型的x2/df=1.532,均方根残差(RMSEA)=0.044,拟合优度指数(GFI)=0.967,修正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915、比较拟合指数(CFI)=0.984、标准拟合指数(NFI) =0.955.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未成年劳务工心理健康的研究,加大未成年外来工的社会支持力度对降低其压力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德坚;郑磊;贺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动脉硬化患者HCMV感染与血清Lp(a)、ApoA1、ApoB、ApoB/ApoA1浓度的关系

    目的 通过研究颈动脉硬化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状态与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ApoB/ApoA1比值的关系,探讨HCMV致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 DNA拷贝数,并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HCMV IgM,同时利用生化分析技术检测Lp(a)、ApoA1、ApoB含量并计算ApoB/ApoA1比值.结果 在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HCMV阳性率为54.7% (35/64),对照组HCMV阳性率为25.0% (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的Lp(a)、ApoB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颈动脉硬化阴性组(0.46±0.31 vs 0.30±0.24,0.77±0.22 vs 0.66±0.18,0.62±0.21 vs 0.51±0.17,P均<0.05),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的ApA1明显低于颈动脉硬化阴性组(1.35±0.42 vs 1.58±0.41,P<0.05).在颈动脉硬化阴性组中,HCMV阳性者及HCMV阴性者其ApoA1及Apo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0.44 vs 1.66±0.34,0.67±0.21 vs 0.64±0.10,P均>0.05).在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HCMV阳性者血清APoA1含量明显低于HCMV阴性者(1.27±0.33 vs 1.46±0.34,P<0.05),而ApoB在HCMV阳性者及阴性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8±0.19 vs 0.76±0.15,P>0.05);不论颈动脉硬化阳性组还是对照组,HCMV阳性者的Lp(a)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HCMV阴性者(0.59±0.20 vs 0.29±0.17,0.67±0.21 vs0.56±0.17,0.54±0.36 vs 0.23±0.12,0.58±0.16vs0.40±0.14,P均<0.05).结论 HCMV感染可能通过改变宿主脂类代谢引起或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病过程.

    作者:陈华;程洁;刘伟;李涛;王明达;李娟;徐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湖南省25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后产生耐药的情况.方法 对衡阳市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且年龄为18岁以上在治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抗凝全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标本做HIV耐药基因型检测分析.结果 共调查252名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后,71.83%的患者坚持服药,无漏服;91.2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增加,80.9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增加了50个/μl以上;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的比例为71.03%;13名患者发生耐药,耐药发生率为5.16%,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发生率分别为3.97%和5.16%,对NRTIs和NNRTIs两类药物均发生耐药的比例为3.97%.结论 湖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总体疗效显著,少数患者出现耐药值得关注.

    作者:覃碧云;贺健梅;邹潇白;魏秀青;张园园;陈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桂林市城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掌握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827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对不同人群麻疹抗体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麻疹IgG阳性率为72.43%,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1∶500;6岁组和18月龄组抗体阳性率高,分别达到90.48%、89.47%,<8月龄组及30岁组阳性率低,为56.34%、57.02%,GMT较高的是18月龄组和50岁组,分别为1∶978、1∶811,较低的是30岁组和<8月龄组,分别为1∶254、1∶370;常住人群与流动人群、男性与女性麻疹IgG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偏低,有发生麻疹病例的血清学基础.应加强血清学监测,特别是育龄妇女的血清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

    作者:汤杰;张振开;邓曼玲;唐国荣;李坚龙;黄群艳;王七生;秦金勇;张建新;李玉兰;张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浮式生产储油和卸油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目的 通过了解浮式生产储油和卸油装置(以下简称FPSO)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方法 对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结果 该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甲烷、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异丙醇、乙酸、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微波辐射、工频电场等.生产过程中各现场操作岗位均可接触到上述有害因素.检测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乙酸、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检测的15个工种中仅有5个工种的个体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微波辐射和工频电场的测量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针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效可行,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满足职业卫生验收要求.

    作者:侯旭剑;夏建国;宁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胃癌患者胃癌组织Tie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人胃癌组织中Tie2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4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为研究对象,用RT -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e2mRNA、Tie2蛋白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e2 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2蛋白随癌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淋巴结转移明显增高(P<0.05),但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Tie2蛋白阳性表达的MVD显著高于Tie2蛋白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e2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有关,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作者:曾亚;王赛;何佳;王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氢醌对DNA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索氢醌(hydroquinone,HQ)致DNA整体低甲基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HQ,以PBS处理组为对照组,分别以2.5、5.0、10.0和20.0μmol/L HQ染毒TK6细胞为处理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MT1、DNMT3a和DNMT3b的mRNA表达量在各HQ处理组细胞中均下降,其中以20.0 μmol/L组细胞的下降为明显,分别下降46%(P<0.05)、83% (P<0.05)和48% (P<0.05),且DNMT1和DNMT3a的表达量随着HQ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结论 HQ致DNA整体低甲基化下调机制可能与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凌晓璇;梁海荣;黄明元;杨慧;唐焕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临床特征及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人偏肺病毒(hMPV)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7年9月- 200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1 165例ALRTI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样本,进行RSV及hMPV基因检测.对RSV和hMPV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 165例样本检出RSV阳性标本315例,检出率为27.04%,1岁以下患儿占64.1%;hMPV阳性76例,检出率为6.52%,1岁以下患儿占63.15%;RS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第一年11月到次年2月份为检出高峰,hMPV的检出高峰在3-4月;RSV感染病例气促的发生率高于hMPV感染病例(P<0.05),发热、喘息、呕吐、腹泻的发生率两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hMPV感染病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转氨酶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同以散在肺部实变或间质病变为主,鲜有累及大片肺叶及胸膜.14例患儿同时存在RSV及hMPV感染,混合感染率1.20%(14/1 165).RSV及hMPV协同感染患儿发绀几率较单一RSV感染患儿高(P<0.05),白细胞升高几率大于单一感染者(P<0.05),而喘息、气促、呕吐、腹泻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转氨酶、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与单一RSV或hMP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hMPV感染患儿的发热率高于单一RSV感染或两者协同感染患儿(P<0.05).单一感染和协同感染病例间病程、住院天数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及hMPV均是引起长沙地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流行季节相近,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及影像改变,临床上难以鉴别.RSV感染较hMPV感染患儿更易发生气促,而hMPV感染则相对更易出现发热症状.混合hMPV感染可能有加重RSV感染患儿呼吸道症状的趋势.

    作者:梁沫;张兵;黄寒;肖霓光;王涛;钟礼立;谢志萍;段招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音乐治疗组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分别为81例.音乐治疗组除精神科常规药物维持治疗外给予8周音乐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 - 74)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结果 经音乐治疗8周后,患者在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6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上,均明显高于音乐治疗前(P<0.05);在8周后与常规精神科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4个因子分和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音乐治疗有利于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朱华;王凯;李丽红;宋平;赵蓉;谢延;廖万威;刘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江西省儿童动物致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江西省儿童动物致伤流行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 0~17周岁儿童动物致伤发生率为1.9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以5~9岁组发生率高.农村动物致伤发生率为2.09%,城市为1.21%.全年发生高峰为8月、9月和10月.动物致伤给儿童带来的伤害程度,“就诊/休息1d及以上”占各种严重程度构成的97.84%.儿童动物致伤的主要动物是狗,占86.83%;受到伤害的主要方式是被咬伤,占93.73%.结论 加强对狗的饲养和登记管理,强制实行狂犬疫苗接种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降低动物致伤的发生率.

    作者:金锦扬;徐菲;朱丽萍;余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HBV感染与放射性肝损害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中,HBV感染及肝功能分级与放射性肝损害相关性(radiation - 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依据标准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汇总Meta分析.结果 符合标准的文献共5篇,其中416例HBV阳性中63例出现RILD,200例HBV阴性中17例有RI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与RILD发生无相关性[OR=1.86,95%CI(0.49,7.04),P=0.36].肝功能Child - Pugh A观察例数541例中有45例出现RILD,而Child - PughB观察例数74例中30例出现RILD,差异明显[OR=0.16,95%CI(0.05,0.49),P=0.02].结论 HBV感染并非RILD发生重要因素,而基础肝功能状态,Child - Pugh肝功能分级与RILD密切相关,是影响RILD发生主要因素.

    作者:马虹;张盛;丁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祁阳县2008-2010年居民传染病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祁阳县2008-2010年居民传染病死亡原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年龄和职业分布等统计指标,对2008- 2010年祁阳县居民传染病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祁阳县居民传染病死亡数为34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08%,平均死亡率为11.26/10万,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传染病主要死因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5.99%;60岁以上居民传染病死亡率高达53.661/10万,职业以农民居第一位,死亡率为0.11‰.结论 居民传染病死亡率降低,新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仍十分艰巨.

    作者:桂芙蓉;陈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东莞市长安镇2004-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消除麻疹措施评价

    目的 分析东莞市长安镇2004-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评价消除麻疹措施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长安镇2004-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71例,2004年发病率高,为39.59/10万,2010年低,为0.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0.54%;以8月~6岁组发病数多,占48.12%,其次为15~30岁组病例,占31.13%;散居儿童发病常见,占56.55%,其次为工人、民工,占29.44%;流动人口发病所占比重高达97.92%;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3.24%和37.84%.结论 流动人口是长安镇麻疹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消除麻疹的关键在于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

    作者:王叶子;吴晓冰;刘金祥;席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339名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5所小学7~14岁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两项发育指标的测量,依据卫生部下发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个体营养评价.结果 被调查的6 339名学生中营养正常者占69.3%,营养不良者占17.0%,超重与肥胖者占13.6%.营养不良以轻、中度为主,占97.8%(1 054/1 078).各年级的营养不良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超重与肥胖率则无明显差异.总体营养不良率女生(22.6%)显著高于男生(12.3%)(x2=116.81,P<0.01);超重或肥胖率男生(17.4%)显著高于女生(9.2%)(x2=89.48,P<0.01).结论 相对其他地区,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小学生营养不良情况仍较严重,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龙岗区儿童少年保健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等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包培基;张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生态环境中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采自罗湖区不同生态环境中福寿螺、褐云玛瑙螺及市售中华圆田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的情况,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及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市场购买50个中华圆田螺,在水池、小溪各采集50个福寿螺,在灌木丛、草莓地和住宅小区各采集45只褐云玛瑙螺.将每只螺制成组织匀浆,用显微镜检查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比较不同种类及区域螺类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本地福寿螺、褐云玛瑙螺与外地产的中华圆田螺平均感染率分别是30.0%、15.6%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P<0.05).本地水池与小溪的福寿螺感染率分别是5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P<0.001).灌木丛、草莓地和住宅小区褐云玛瑙螺感染率分别是31.1%、1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P<0.05).重量在27.8 g以下或以上的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19.40%,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P>0.05).重量为10.75 g以下和以上感染率分别为24.00%和36.00%,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P>0.05).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福寿螺感染率高于褐云玛瑙螺,水池中福寿螺的感染率高于溪流,螺的感染率与其重量未见相关,市售中华圆田螺也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作者:霍雪霞;陈戊申;古伟志;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学龄期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期儿童近视影响因素,为学龄期儿童近视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眼科门诊2005年7月-2011年7月7~14岁学龄期近视儿童1600例,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的眼前节常规检查、眼位、眼底、眼压、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后检查屈光度、矫正视力、配普通框架眼镜等处理,均确诊为真性近视的儿童,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儿童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在1 600例学龄期儿童近视中,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共720例,占45%.采光条件差共568例,占35.50%.不良的饮食习惯共120例,占7.50%.不从事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共88例,占5.50%.遗传因素共56例,占3.50%.家长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差共48例,占3.00%.结论 学龄期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很多,因此,防治学龄期儿童近视应采取兼顾各种因素的综合措施,建议家庭、学校及医院实施针对性的干预,降低儿童近视发病率.

    作者:何维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云南省抗结核二线药物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云南省各级医疗机构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 - line anti - tuberculosis drugs,SLD)的使用情况,为制定合理使用SLD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省级、州(市)及县(市、区)级疾控中心结防门诊、结核病治疗定点医院、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并将问卷调查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调查的558个医疗机构中,76.95%的机构使用了SLD.各级SLD使用率分别为:省级100%、州(市)级61.7%、县级72.98%、乡镇级74.95%.不同类型的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不相同,综合医院较高为88.46%,乡镇卫生院次之77.34%.结防机构相对较低53.42%.只有0.72%单位开展—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论 SLD在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很普遍,而药物敏感性试验很少开展,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SLD的使用.

    作者:华建昭;许琳;谭敏;邱玉冰;王智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循证研究

    目的 评价HFRS双价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MEDLINE和ProQuest数据库中检索,将HFRS双价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纳入分析,由2名研究者共同提取和评估数据质量.对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利用Review Manager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23篇HFRS双价疫苗免疫原性文献和26篇安全性文献纳入分析.除1篇免疫原性文献为随机对照实验外,其余32篇文献均为类实验.HFRS双价疫苗基础免疫2针组(免疫程序为0、14 d)IgG抗体阳性率在免后1个月内为49.69%~100%,半年后波动在8.45%~52.63%,加强免疫后2周维持在83.02%~100%,加强免疫后0.5~2.5年降至20.60%~48.39%;基础免疫3针组(免疫程序为0、7、28 d)IgG抗体阳性率在免后1个月内为69.41%~100%,1年后为20.93%~37.34%,加强免疫后2周维持在88.37%~100%,加强免疫后0.5~1.5年降至76.47%~77.50%.Meta分析表明,在基础免疫后2周左右时,2针组IgG抗体阳性率低于3针组.16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阳转率与成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针组和3针组局部、全身和异常副反应分别为1.07%~4.50%、0.95%~2.44%、0和0~3.33%、0~2.83%、0.06%~0.25%,16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组副反应与16~60岁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论2针或3针组HFRS双价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但在基础免疫后进行加强免疫非常有必要.HFRS双价疫苗在儿童和老人中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开展疫苗长期免疫效果研究.

    作者:黄晓霞;闫磊;王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永州市冷水滩区城市小学生肥胖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冷水滩区城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其影响原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性别、年龄肥胖发生状况的调查.结果 2010年调查9096名学生,肥胖检出率12.5%,其中男生20.1%、女生3.1%;2011年调查8766名学生,肥胖检出率13.7%,其中男生21.2%、女生3.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结论 该区小学生男生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采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老师、家长和学生关于降低小学生肥胖发生率的健康素养.

    作者:刘明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永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目的 了解湖南省永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11年度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阪崎肠杆菌的检测.结果 检测熟肉制品、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糕点及饼干、凉拌菜、鲜榨果蔬汁、米粉(盒饭、米线、凉皮)、婴幼儿食品共198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为10.10%;9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高的是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检出率为27.27%;熟肉制品、米粉、糕点、凉拌菜、鲜榨果蔬汁、婴幼儿食品的检出率依次为18.18%、18.18%、9.09%、9.09%、4.55%、4.55%.结论 永州市食品已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速冻熟制米面制品、熟肉制品、米粉为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应重点监测这几类食品,减少和避免永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蓉;唐旭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铁路局旅客列车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安铁路局旅客列车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对西安、宝鸡、安康三地的旅客列车车底随机抽样,对其水箱水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结果 共检测列车二次供水水质60份,合格53份,总合格率为88.33%.结论 列车二次供水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供水各环节所属部门应按要求做好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防护等工作,确保列车水质卫生安全.

    作者:张志特;花清菊;赵群;侯会珍;柳武英;康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珠海市私立与公立幼儿园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08- 2010年珠海市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的消毒监测数据,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发现消毒监测差异.方法 选取私立幼儿园33间,公立幼儿园23间,比较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的消毒监测指标,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结果 私立幼儿园消毒质量样品合格率为81.67%,公立幼儿园合格率90.92%,公立幼儿园合格率明显高于私立幼儿园,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比较,物体表面、幼教手面、玩具、餐(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幼儿园合格率明显高于私立幼儿园.结论 私立幼儿园消毒质量比公立幼儿园差,建议加强私立幼儿园的管理.

    作者:陈瑞莉;阮峰;王松;晁斌;罗蕾蕾;郭继耀;杨春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深圳市宝安区2011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及工作质量,改进医疗单位消毒隔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医护人员消毒与灭菌技术水平,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方法对辖区693家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宝安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为96.45%,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为98.02%,民营医院合格率为97.57%,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合格率为97.49%,个体诊所和门诊部的合格率为95.81%,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91,P<0.01).使用中消毒剂等6种样品的监测合格率大于95%,处理后污水、紫外线灯强度和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低于95%.结论 民营医院处理后污水和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低,可能成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潜在危险因素.个体诊所和私人门诊部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低于大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消毒隔离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黄振宇;李雯钦;朱奕;李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调查

    目的 通过对咸阳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估计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方法 根据预调查结果,选定28种咸阳市居民经常食用的油炸、烘烤食品作为被调查食品,用国标方法测定被调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结果 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的平均摄入量为26.68μg/d,平均暴露水平为0.46μg/kg bw·d.不同性别及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人群丙烯酰胺暴露贡献较高的食品分别为<10和10~岁组为薯片、饼干、烤馍片和烤饼;20~、30~和40~岁组为薯片、饼干、烤饼和炸饼;50~和≥60岁组为饼干和烤饼.结论 被调查居民每天通过食品摄入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其主要食物来源是薯片、饼干、烤饼、炸饼和烤馍片.

    作者:孟娟娟;宁鸿珍;李茂静;齐宝宁;陈振飞;刘英莉;毛立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对临床科室发放受依从性现状调查表,分析调查表并与实际抽查现状相结合.结果 调查表统计结果和实际抽查结果反映了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与标准要求还有差距.结论 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需要加强.

    作者:涂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度株洲市职业腱康监护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株洲市职业健康监护覆盖情况,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株洲市2011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已开展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157家,覆盖率40.78%,体检率41.58%,检出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619例,检出率2.74%.结论 株洲市健康监护状况不容乐观,今后应继续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覆盖面.

    作者:朱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00-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12年间广西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036起,中毒20159人,死亡260人,年均发病率3.36/10万,病死率为1.29%,平均中毒规模19.46人/起;发病率前4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后呈下降趋势;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以6月、9月多,死亡人数5月多;家庭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农村居民>县乡镇居民>城市居民;植物性食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从中毒人数看,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污染为主(45.16%).结论 食物中毒是广西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农村家庭、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防制重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针对不同高发场所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建立食物中毒预警系统和食品污染物与食源性疾病监测及预警系统,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兆勇;唐振柱;陈兴乐;黄立嵘;秦秋兰;杨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前宣教对产妇盆底肌力影响及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产前宣教对产妇盆底肌力影响以及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产后42d来本院进行产后检查的妇女300例,产前进行盆底肌康复方法宣教的为宣教组.未宣教的为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均给予个体化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盆底肌肉压力检测,评价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产后42 d宣教组的阴道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及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的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两组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但检测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前宣教对产后妇女盆底肌恢复有促进作用;两组产妇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肌功能均有显著提高.

    作者:侯雯莅;赵文娟;李凤艳;余瑞欣;刘淑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女性不孕症患者术后选择来院辅助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以便在责任制护理实施过程中,能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指导和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0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1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一般情况和病史、治疗过程、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2.73%和52.89%的患者选择居家口服药物及居家藤药腹部外敷;选择来医院进行直流电导入等辅助治疗,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户口所在地、月收入、夫妻双方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影响.结论 患者术后因时间、经济、工作等诸多原因的制约,选择的辅助治疗方法有限,医护人员应提供并指导患者术后选择便捷、适宜的辅助治疗方法,达到尽快怀孕的目的.

    作者:罗煜;陈小翠;罗娇;彭智;欧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年将70例有复发性流产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5名要求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地屈孕酮的患者为观察组,35名接受地屈孕酮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2、P和HCG水平,以评估治疗结果,记录妊娠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前次自然流产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E2、P和HCG的水平在8周前及8~12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情况: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地屈孕酮组35例,足月妊娠分娩成功34例(97.1%),地屈孕酮组35例,足月妊娠分娩27例(7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可以明显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继续妊娠率.

    作者:张娟;方小玲;贺艳坤;谭小军;黄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1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 对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的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及母婴结局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216例HDC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患者中,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多,占57.41%;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别间年龄、孕妇居住地(城市或农村)、有/无定期产前检查存在相关性;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期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比轻度子痫前期组的早产儿、死胎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潜在危害大,早认识、早发现和早就诊是预防关键.严格选择病例,期待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母体胎儿病情变化适时手术,是保证母婴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春芬;罗靖;罗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中胎盘边缘切口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胎盘边缘切口在剖宫产手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产科收治的产妇中94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择胎盘边缘切口,对照组选择子宫下段切口进行剖宫产,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情况、子宫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9,P<0.001;x2 =4.00,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01).结论 胎盘边缘切口和子宫下段切口进行剖宫产对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分娩均取得较好效果,但是胎盘边缘切口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新生儿窒息,是一种更合理的切口选择.

    作者:李志峰;刘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应用LEEP锥切术治疗91例宫颈CIN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LEEP锥切术在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应用效果,为控制宫颈癌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实施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91例CINⅡ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一年后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 91例CIN Ⅱ以上患者锥切后,59例(64.8%)病理未进展,13例(14.28%)病理降级,4例(4.4%)阴性,15例(16.48%)升级;随之15例升级患者继续实施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全子宫切除,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随访满1年后,未见复发.76例锥切为终治疗,随访观察1年后仅2例(2.63%)再次出现宫颈病变.结论 LEEP刀宫颈锥切术能准确诊断宫颈病变并能较有效治疗CIN,但锥切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邓勍;古冷梅;段文琴;古紫云;周晓莉;邹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湖南省肿瘤标志物项目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目的 讨论影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项目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TM项目检测的EQA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TM项目EQA参评实验室合格率为74.3%;各项目检测试剂分组数据和方法学分组数据平均CV值均值大部分高于NACB的新指南建议值(批间CV<10%).经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方法分组各项目统计结果合格率及CV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试剂分组的CV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省TM EQA参评实验室过少,EQA样本的靶值代表性待提高;实验室选择的检测系统不一致是TM项目EQA的检测结果的及格率和PT得分不理想的原因;分组测定EQA结果以电化学发光组准确度好,试剂分组以进口试剂EQA结果精密度较好.

    作者:杨丽华;吕岳峰;彭萍;张裕;曹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13例门诊梅毒患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13例梅毒的血清学检验结果,探讨梅毒流行状况和防治策略.方法 对213例诊断为梅毒的患者进行血清学分析和临床分期.结果 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148例.患者TRUST血清滴度(1:1)64例,(1:2)50例、(1:4)50例、(1:8)17例、(1:16)11例、(1:32)12例、(1:64~128)9例.胎传梅毒6例,隐性梅毒157例,一期梅毒21例,二期梅毒29例,三期梅毒1例.结论 发现潜在的梅毒传染源,对控制梅毒的性接触与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文斌;袁利和;肖莉;阳建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234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查和复检:ELISA和快速检测;确证:免疫印迹(WB)法.结果 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较高(86.22%),且逐年有所提高;无偿献血人群符合率较低(33.33%),不确定结果多为非特异性反应.结论 确定HIV感染必须进行WB确证试验以便排除假阳性反应,无偿献血人群筛查假阳性较高,应慎重诊断.

    作者:罗小成;邓荣婧;陈倩;周凌;颜淑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氨基胍抑制高果糖诱导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高果糖诱导的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50、100 μmol/L)氨基胍对15和30 mmol/L果糖预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高果糖刺激后AKT以及JNK激酶表达的变化;以及检测不同浓度氨基胍预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高果糖(30 mmol/L)显著促进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0.768±0.032比0.374±0.054,P<0.01),在给予不同浓度(50、100μmol/L)氨基胍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下降(0.584±0.063和0.387±0.031比0.768±0.032,P<0.01).高果糖还明显刺激AKT以及JNK蛋白的表达,而给予氨基胍后可有效抑制上述蛋白表达.结论 高果糖可诱导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氨基胍可能通过抑制MAPK以及PI3K信号途径改善高果糖对平滑肌的增殖作用.

    作者:郑凌云;董艳芬;梁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对评估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评价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应用x2检验分析血清CRP与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72例患者血清CRP水平正常,85例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x2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与病变范围、体重下降显著相关(P<0.05);血清CRP正常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血清CRP升高组患者(22.5月vs 11.2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RP(风险度=1.8;P=0.014)、病变范围(风险度=3.7:P<0.001)、行为状态评分(风险度=2.2;P<0.001)是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清CRP水平增高是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作者:许菊梅;杨建国;曹健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国内外抗疲劳研究进展

    疲劳(fatigue)是一种日常普遍但未受到高度重视的疾病状态.常用的抗疲劳试验方法有:负重游泳实验、爬杆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生化指标有:乳酸、尿素氮、糖原、肌酸激酶、丙二醇等用来评价疲劳程度及抗疲劳功效的判断.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通过建立相关疲劳模型及检验生化指标水平,来评价药物及天然产物的抗疲劳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抗疲劳研究中常用疲劳模型实验、生化指标和行为学特点及天然产物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颖捷;杜万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艾滋病的相关羞辱和歧视研究进展

    自1981年世界上报告发现首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以来,AIDS在全球迅速蔓延,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社会问题[1,2].截至2009年底,中国现存活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74万(56万~92万),仍存在数量较大的感染者未被发现[3].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以及他们所遭受的社会歧视是导致目前PLWHA病例报告数和实际感染数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4].其中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生活的一个重大挑战,这种负面态度严重阻碍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从而使得HIV新发感染数不断增加[5].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减轻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是有效控制AIDS的前提.

    作者:成国明;孙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水平与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用比浊法和阻抗法检测119例行PCI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超过7d的患者的血浆或全血的血小板聚集率,促凝剂分别为终浓度为5μmol/L的ADP或终浓度为2 mg/L的胶原.1年后随访,用SPSS13.0对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发生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以ADP为促凝剂比浊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0.63±0.12),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0.48±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胶原为促凝剂阻抗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分别为8.3±3.8和5.2±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以ADP为促凝剂阻抗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及以胶原为促凝剂比浊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ADP为促凝剂比浊法,及以胶原为促凝剂阻抗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与行PCI术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的患者是否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晓燕;梁建文;胡雪松;张新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相关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13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1%(18/137),老年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未受到性别、年龄、体重影响(P>0.05),而与意识障碍、机械通气、预防应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有关(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性进行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405株儿童革兰阴性杆菌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选用抗菌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儿童呼吸道感染送检分离的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株17种革兰阴性杆菌中,5种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是:肺炎克雷伯菌176株(43.46%),大肠埃希菌169株(41.73%),产气肠杆菌15株(3.7%),产酸克雷伯菌10株(2.47%),阴沟肠杆菌9株(2.2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extended spectrum beta - lactamases)检出率分别达54.55%和73.96%,ESBLs检出率在肠杆菌科小同菌种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x20 005.2,P<0.005).药敏结果显示:所选的20种抗菌药物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耐药性较高的有青霉素类,第一、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儿童革兰阴性杆菌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且细菌耐药性严重,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严波;李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6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191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174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雾化吸入组有效为174例,有效率为91.10%;静脉推注组有效为138例,有效率79.31% (P<0.05).结论 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出现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郭红梅;史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免疫球蛋白、血清IL-6、IL-8、IL-10及CRP、ICAM-1、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IgM( 1.88±0.17)g/L、IgG(12.75±1.29)g/L、IL-6(126.42±15.43)pg/ml、IL-8(131.68±27.84)ng/ml、IL-10(59.97±4.52)pg/ml及CRP(11.08±1.29)mg/L、ICAM-1(440.57±24.65)ng/ml、TNF-α(154.37±25.6)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A(5.62±1.01)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其治疗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方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观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5月- 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进行体检的37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脑氧代谢指标及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动静脉氧含量差(Da-jvO2)及凝血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且发作频率较高者波动幅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何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48株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的14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14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株67株,占45.3%(67/148),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5%、8.1%、4.05%和11.49%.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复方磺胺、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结论 大肠埃希菌作为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严重,且出现了2株耐亚胺培南,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黄红卫;欧阳育琪;黄强;张林;熊劲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研究性学习理论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技术培训的思考

    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理论入手,针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技术培训的特殊性,对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效果为目的的“研究性培训”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作者:殷红梅;黄晓霞;王晓芳;王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职参保人受益公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广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在职参保人不同收入组住院服务利用和个人负担的公平性.方法 将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职参保人按收入分为5组,分别对住院人数、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收入组在各级医院住院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的基尼系数为0.127,不同收入组的住院自负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收入组住院自负费用占年收入比例远远高于高收入组.结论 不同收入组参保人的住院服务利用分布较公平,但在三级医院的服务利用上,高收入组高于低收入组;低收入组住院自负费用占年收入比例过高.

    作者:冯家伟;匡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博爱奉献精神在输血学教育中效果的探讨

    目的 通过自始至终对在校检验医学生博爱奉献精神的教育,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环境熏陶、感染影响等作用下,使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一批乐于奉献、大爱无私的新型输血学人才.方法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建立民族自豪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榜样等来提升学生的博爱奉献.通过期末各种测试来评价效果.结果 通过对07、08、09三届学生的培养,无偿献血人数达49.1%,沟通协调能力等四项考试成绩大幅提升.与开学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几年时间连续不断的不懈努力,学生对输血学科已有浓厚的兴趣,每次到课率几乎100%,且学生自愿无偿献血人数已明显增加,将博爱奉献精神渗透进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着重积极正面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输血学人才很有意义.

    作者:欧阳旋;汤旭东;黎一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沧州市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 评价沧州市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 在劳务输出前向该人群实施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 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后,健康素养得分有显著提高,感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知识知晓率也有较大提高;患病率和遭受意外伤害率下降(P<0.01).结论 对青年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流动人口健康素养,降低患病率,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但要全面提高流动青年人口的健康素养,还必须采取综合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李更生;杨永胜;高永海;祁业敏;邱秀俊;张丽娟;戴亚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深圳某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行为特征与干预策略探讨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行为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时间场所抽样法(TLS,针对工作基础好的场所)和同伴推动抽样(RDS,偏向MB及低收入MSM人群)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累计调查326人,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流动性大,文化程度较高,来源港澳地区有5人、占1.5%,43.9%的人群在深圳居住时间<1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达到86.2%;近6个月有45.2%的人有过双性性行为,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58.3%几乎不使用安全套;38.0%有10位性伴以上,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和商业性伴肛交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56.6%、62.0%和63.4%.结论 MSM人群普遍存在多性伴、无保护的高危行为,知行分离.干预工作应关注干预措施的技巧和深度,提高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谭惠玲;龙清平;刘凤仁;覃佩兰;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4G留置针在妊娠剧吐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妊娠剧吐输液治疗中应用24G留置针的作用.方法 将200例妊娠剧吐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按常规使用7号钢针,调查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1d内重新穿刺率、输液速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1d内重新穿刺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输液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24 G留置针为妊娠剧吐孕妇进行输液治疗能降低重新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人性化护理在提高胸外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胸外科择期手术住院的患者共12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进行胸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的护理,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胸外科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胸外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胸外科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胸外科患者的满意度,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值得在胸外科护理及整个医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静;张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应研究

    目的 运用不同干预方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总结患者精神上的变化规律,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11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00例,平均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与对照组进行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实施三个月的包括知情教育等在内的护理干预,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在药物治疗前为35.32分,一个月后评分38.34分,两个月后为20.41分,三个月后为11.67分,总体生活质量较差;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质量评分为34.9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一个月评分上升到68.23分,两至三个月后评分有所下降,但同期生活质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三个月后患者的生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家庭情况、医患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病情和辅助药物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郭玮;付友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防御机制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防御特征.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21名二级甲等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防御机制因子得分成熟型高.科室进入不成熟型的防御机制(F1)的回归方程;职称进入成熟型的防御机制(F2)的回归方程;而年龄、科室进入中间型的防御机制(F3)的回归方程;科室进入掩饰因子(F4)的回归方程.结论 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防御机制以成熟型为主,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工作科室以及职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胡小菲;姬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河南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脂肪肝患病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脂肪肝患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32家企业退休职工进行体检.结果 体检7 459名,脂肪肝患病率34.31%,其中男性患病率28.93%,女性37.1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超重、肥胖、糖尿病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轻、中、重度脂肪肝人群,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患者的血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女性、超重、肥胖、糖尿病人群更易患脂肪肝,应针对易患人群开展有效的三级预防.

    作者:陈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海口市美兰区居民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海口市美兰区2型糖尿病(T2DM)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分析其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对美兰区居住≥5年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系统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3 000人,查阅健康档案、体检资料、调查问卷资料.采用Excel、Epi Data 3.0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DM患病率为8.2%(男7.0%,女9.8%),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人群间、不同体重人群间、不同生化指标人群间其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体力活动减少、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向心性肥胖等是T2DM可能危险因素.结论 海口市美兰区居民2011年T2DM现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强三级预防、规范档案管理、定期筛检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提高知信行水平、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夏真芳;杨土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线总胆固醇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线总胆固醇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306例糖尿病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基线总胆固醇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结果 (1)随着基线总胆固醇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逐渐增高(P<0.05).(2)总胆固醇<4.46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低(2.2%,P<0.05).校正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吸烟和糖尿病病程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总胆固醇<4.46mmol/L组,总胆固醇≥5.93mmol/L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增加1.90倍(95%CI 1.24~2.89,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总胆同醇控制在4.46 mmol/L以下发生脑梗死事件率低.

    作者:周艳茹;闫秀纵;刘秀荣;吴寿岭;刘丽英;郑久鸣;孙月秋;曹正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广州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情况,分析其与家庭的关系,为制定青少年相关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有17.5%的中学生报告有自杀意念;中学女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高于男生;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较高.自杀意念与喜欢家庭、家庭成员互相关心呈负相关(P<0.05);与家人不了解我、觉得被家人忽略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自杀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者:王娟;王家骥;王心旺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