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332X
  • 国内刊号:44-1534/Z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49
  • 全年订价:30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现代医院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精索静脉曲张外环下结扎术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外环下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病人经外环下结扎29例,腹膜后结扎12例,腹股沟结扎45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外环下结扎组无1例复发,腹膜后结扎组1例复发,腹股沟结扎组5例复发;精子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外环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单可行、疗效确切的改良方法.

    作者:卢斌;钟德生;韩垂栋;凌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在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应用于糖尿病(DM)患者麻醉插管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DM患者4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和咪唑安定(M)组,每组21例.术前30 min均肌注哌替啶50 mg及东莨菪碱0.3 mg.麻醉诱导:E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M组予咪唑安定0.2 mg/kg,1~2 min内注射完.随后再给予芬太尼10 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2 min及气管插管后2 min的HR、MAP、CVP值.于诱导前、插管后30 min及手术结束采指尖血测定血糖.结果 两组在麻醉诱导后HR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插管后回升;MAP均比诱导前稍低但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CVP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糖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在内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共9例(42.9%).结论 咪唑安定用于糖尿病人的麻醉诱导,对循环影响小且副作用少.

    作者:周艳梅;张斯来;冯泉;冯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丘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90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 对收治的126例急性丘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1.4%.其中92.2%的脑心综合征发生在发病后的12~72 h内.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非低钾性U波,类心肌梗死或缺血,各类型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为47.3%,脑心综合征病死率为36.6%,高于无发生脑心综合征患者25.0%(p<0.05).并且随着丘脑出血病情的好转而好转.结论 丘脑出血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并有脑心综合征的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增高.

    作者:黄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巨大儿产科处理1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巨大儿产科处理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 重视巨大儿的产前诊断符合率.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产前预测新生儿体重≥4 500 g 以剖宫产为宜.结论 巨大儿的孕妇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法,减少母婴损伤,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作者:朱丛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子宫切除术后不同镇痛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子宫切除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探讨一种更理想、更安全的镇痛方法.方法 随机按自愿原则将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分为持续硬膜外镇痛组A组,单次硬膜外镇痛组B组,对照组C组,对三组病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评定镇痛效果,观察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结果 三组病人镇痛评分A组和B组比较镇痛效果相似,A组稍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分别与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均无呼吸抑制,但A组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B组高.结论 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持续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镇痛均为子宫切除术后较好的镇痛方法.

    作者:王玉玲;邱郁群;陈艳;杨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37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378例中出现喉返神经麻痹2例,占0.53%,经药物治疗均可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病例.结论 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密切相关,遵循手术操作规程,采用囊内结扎法,提高手术技巧,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永全;黄文杰;肖辉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气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80例择期气道内插管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病毒/细菌过滤器,两组病人均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时在气道不同部位采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钠石灰端均未检出细菌,而对照组麻醉机呼气端和钠石灰端可检出与口腔、气管相同的细菌,且钠石灰应用时间越长检出率越高.结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增加病人气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合理使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及其他无菌气管插管器材可降低细菌感染的几率.

    作者:陈启敏;金文香;黄焕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3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不同术式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发生持续性妊娠率2%(1/38).结论 输卵管妊娠是腹腔镜手术的佳适应证,镜下开窗术是标准的保守性手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更具临床价值,而伞端挤压术发生持续妊娠的倾向性大,应尽量避免.

    作者:罗小卿;姚宇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成人腹股沟疝硬化剂注射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成人腹股沟疝注射硬化剂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术中情况,讨论术中注意事项及体会,质疑该方法.方法 对18例经硬化剂注射后未愈或复发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手术补治.结果 术中发现全部病例精索结构及疝囊壁纤维化、增厚、粘连,分离困难,手术难度加大,创伤较重.其中5例输精管消失,3例输精管明显变细、变硬,成条索状,2例硬化剂进入腹腔,粘连于壁层腹膜形成硬节.结论 手术应主要针对疝环缺损进行修补,避免硬性分离显露腹股沟管及精索结构,加重手术创伤;硬化剂注射治疗并发症多,疗效差,应予摒弃.

    作者:田广健;赵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龋病治疗中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从而保存牙髓活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窝洞去腐时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安抚治疗后再作永久充填.结果 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而不引致牙髓炎的充填治疗有效率为69.2%.结论 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然后作永久充填方法可行.

    作者:卢川;陈绛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外翻改良开窗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

    目的 总结外翻改良开窗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7年3月间11例先天性巨大肝囊肿患者行外翻改良开窗术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11例中术后获随诊7 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6 年,平均为3.5 年.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B超复查无肝囊肿复发.结论 外翻改良式开窗术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右肝膈面裸区的巨大肝囊肿病例.

    作者:卢国林;刘建伟;矫立仁;陈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肠道肿瘤手术前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根据肠道肿瘤患者病情及手术前后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营养制剂和能量范围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本组22例患者通过手术前后的肠内营养支持,三项观察指标都有较明显改善.且无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手术前后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赛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咪唑安定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 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0.9%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人.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测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运动恢复时间;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需辅助用镇痛药的例数;术后要求镇痛的时间;有无麻醉后惊厥、恶心呕吐发生.结果 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动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M组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更晚且止血带引起疼痛(VAS)评分更低,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5.术中辅助用哌替啶例数:M组3例、S组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安定麻醉前给药可延缓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加强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郭影靓;骆智宇;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甲状腺肿块161例诊断方法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块的实验室检查与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59例甲状腺病例,术前均经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698例,61例甲状腺癌.结论 术前对甲状腺肿块应进行充分的实验室检查,单一个甲状腺肿块应积极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根治术痛苦.

    作者:禤贰文;邓永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 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23名瘢痕疙瘩患者,共43个瘢痕疙瘩.平均病史7.3年.以曲安奈德20 mg联合5-氟脲嘧啶4 mg瘢痕内注射,1 次/2 周,3~5次后,可每月注射1 次.平均治疗时间为7.8个月.结果 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抑制瘢痕疙瘩有效率为96%,其中瘢痕疙瘩完全缓解者占44% ,极大缓解者占46%,部分缓解者占6% ,未缓解者占2%.结论 利用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矫立仁;李平忠;钟伟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出血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早期诊断和更有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方法 分析1992~2006年53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资料,以是否予机械通气治疗分为甲组(常规治疗组)及乙组(联合机械通气组).结果 对甲乙组原发病、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原发病无明显差别,临床表现体温不升甲组高于乙组,乙组发现肺出血的方式以气管内吸引为主,乙组死亡率低于甲组.结论 早期诊断及预防、呼吸机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郭芳;黄嘉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诺和锐30治疗32例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疗程12周.结果 诺和锐30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且低血糖发作次数少.结论 诺和锐30能显著降低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岛素类似物.

    作者:曾丰年;林悦青;黄吉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骨盆底脉冲磁场治疗尿失禁

    目的 探讨磁场刺激(PMS)治疗尿失禁的方法.方法 观察56例尿失禁患者在PMS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6周.结果 大部分患者对治疗满意,有13位治愈,其他患者在尿垫重量、排尿频率等方面也有改善.结论 磁场治疗(PMS)是治疗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作者:皮晓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减少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对减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996~2006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1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只施行一般的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结果 A组的术后并发症为24.7%,B组术后并发症为4.0%,B组的术后并发症较A组明显下降,下降了20.7%,效果显著. 结论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注意个体化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丽萍;王桂兰;蒋志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病人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 将56例迁延性昏迷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采用PVS 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价、对照.结果 两组比较基本痊愈和显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促进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刘洁;李平雨;高喜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方法与护理

    目的 通过提高采血技术,加强宣教与护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 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海珠分院妇产科1 445例新生儿筛查情况.结果 应筛查1 445例新生儿,实际筛查1 412例,筛查率97.71%,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23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5例,苯丙酮尿症(PKU)0例.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发现和治疗及时与否,取决于筛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其中采血、登记、实验室技术、资料保管非常重要.

    作者:郑瑛;区惠红;余慧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保温措施对胸科手术麻醉恢复期患者低温和寒战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综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温、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 普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给予保温措施为保温组,未作特殊处理为常温组.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即刻的体温变化、寒战发生率.结果 常温组术后体温与入室时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寒战发生率高于保温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温措施能有效预防手术患者低温和寒战的发生.

    作者:马聪嫒;胡玲;张腊大;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TDP照射加中药消肿止痛液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8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中医中药治疗并配以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加中药液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制定不同时期的饮食指导和有效的功能锻炼措施.结果 84例患者早期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治愈45例,占53.6%, 好转39例,占46.4%.结论 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而系统的辨证护理措施,有利于病情的早期控制,并促进远期功能康复.

    作者:黄映芳;洪彩虹;吴文贞;谢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采取护理措施后3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的患者中17例内瘘再通畅,血流量≥200 ml/min,重新造瘘16例,改为持久性颈内静脉置管5例.结论 引起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血液粘度增加,内瘘局部血肿压迫,透析中低血压,内瘘使用过早及内瘘穿刺不当与包扎过紧等.护理重点在于医护人员要熟悉每个患者内瘘使用情况;注意血透中的超滤速度;尽早发现内瘘不畅并予以活血、溶栓等处理,尽可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叶映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妇科肿瘤动脉导管药盒植入的护理

    目的 观察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施行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法及护理提高了化疗效果,避免放射介入治疗反复插管的痛苦.

    作者:沈毅敏;黄志红;何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护理

    目的 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防护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6月在我科分娩的9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结果 9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 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 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护理的关健在于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作者:周敏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自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救护(即在厂矿、农村、事故现场或在家庭等,包括出事地点对患者进行的初步急救).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及安全转运.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急诊科2006年施行院前急救939例,现将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燕;王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71例电损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电损伤流行病学的规律.方法 对1998年9月~2004年10月以来收治的71例电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7.3%,女性占12.6%.②电损伤发病率和患者的年龄关系密切,青壮年37例,占52.1%,16岁以下的少年和幼儿为14例,占19.9%.③从患者的职业构成来看,外来工51例,占71.8%.④高压电致伤者52例,占73.2%,低压电致伤者14例,占19.7%.⑤死亡率7.0%,伤残率为67.6%.由于治疗费用高、预后差,有一定数量(12.6%)的患者中途放弃治疗.⑥有12例(16.9%)伤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其中7例(58.3%)患者由于早期心肺复苏不够及时,遗留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响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结论 加强对外来工安全用电知识的培训和用电安全的管理,同时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对提高电损伤治疗效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宋红梅;李旷怡;陈建林;沈锐;陈国浩;黄洁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SIRS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277例有明显围产缺氧因素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缺氧(不同缺氧程度下)、缺氧并感染时SIRS的发生、轻重及预后情况.结果 缺氧程度越重,SIRS的发生率越高,重度窒息组可达39.3%;缺氧合并感染时SIRS的发生率较高,重度窒息组达65.0%.重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并感染组SI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u=1,p<0.05).SIRS的发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密切相关(χ2=109.22,u=3,p<0.005),并且SIRS的四项指标中符合率越高预后越差(χ2=20.55,u=3,p<0.005).引进严重SIRS标准,对预后预测的特异性可达92.0%、阳性预测率达56.5%.结论 SIRS可以在新生儿这个特殊年龄段发生,且SIRS的发生与诱发因素的轻重、多少有关.SIRS的发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密切相关.SIRS诊断的四项指标的符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预后,而严重SIRS的标准涵盖面更广,可提高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郭炯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表皮干细胞生物性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表皮干细胞(Epiderimal Stem Cells,ESC)是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为皮肤组织中的专能干细胞.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保持皮肤正常的表皮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现就表皮干细胞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广旸;陈松;张君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国内常见遗传病及其基因检测概况

    人类基因组含有3×109个碱基对的核苷酸,包括约10~14万个基因,这些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发生突变,则可能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异常,从而引起一类重要的疾病--遗传病.目前,对于这些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基本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能对其大多数进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不仅可以明确指出个体是否患病,存在基因缺陷并揭示其基因状态,而且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预测.在目前的基因诊断中,所采用的方法有:限制性内切酶(RE)、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DNA体外扩增(PCR)法、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和DNA指纹分析法、单链DNA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DNA测序分析及DNA芯片技术分析法等.现将针对几种遗传病及其基因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耿鑫;吴娜;赵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142例体会

    目的 分析和总结胃癌全胃切除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本院142例胃癌病人采取全胃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10例, 姑息性切除术32例.结果 术后5年生存率为38.7%(55/142) ;术后并发症36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及消化道重建方式,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蒋敦厚;梁楚强;黄艳;周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荧光定量PCR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FQ-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1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和4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FQ-PCR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FQ-PCR、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7.0%(146/311)、28.3%(88/311)、35.4%(110/311),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5.2%,以FQ-PCR检测的阳性率高.结论 FQ-PCR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盛青;唐林国;肖芃;黄婉莹;郑闽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在急性胰腺炎高血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控制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CSII组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对照组通过静脉给予基础量胰岛素.结果 两组在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糖控制的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的方法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并可促进胰腺病变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幸思忠;薛冀苏;冼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丙泊酚镇静对SIRS患者前降钙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前降钙素(PCT)的影响.方法 将6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n=30)和咪唑安定组(n=30),监测患者入院当天及入院后3、5、7 d的体温、血常规以及外周血中PCT水平,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并追踪患者的转归.结果 丙泊酚组除入院当天外,其余各个时点的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两组的PCT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丙泊酚组经治疗第3 d后的PCT水平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咪唑安定组经治疗第3 d后的PCT水平与入院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体温以及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丙泊酚可有效降低SIRS患者外周血中PCT水平.

    作者:吴越宏;黄瑞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精子异常患者垂体催乳素测定的临床价值

    催乳素(PRL)主要是由垂体嗜酸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既具有催乳作用,又可调节其它几种性激素的分泌和代谢,从而影响生殖系统的功能.为了探讨血清催乳素水平与男性精子变化的关系,我们共测定67例少精症和无精症患者血清PRL含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杏;庞伟鸿;谢虹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胰岛素抵抗(IR)相关因素.方法 筛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糖尿病合并NAFLD组(T2DMN组)66例,糖尿病不合并NAFLD组(T2DM组)101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因素.结果 ①T2DMN组的BMI 、WC、2hPG、FINS、TG、ALT、γ-GGT及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HDL-C明显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C和TG是影响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93和1.659,p均<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 和WC是影响T2DMN患者IR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具有更明显的代谢综合征特征及IR.

    作者:叶建红;谢文;魏爱生;郅敏;刘天;郎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肥胖人群糖脂代谢、体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观察肥胖人群糖脂代谢、体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社区人群中体重指数(BMI)>25 kg/m2者96例纳入本研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含量及重量,并抽血检测空腹及口服75 g葡萄糖2 h后血糖(FBS,2 h PBS )、胰岛素水平(Fins,2 h Ins),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中的HOMA-IR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空腹检测血脂、尿酸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 ①本组肥胖人群64.0%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者分别为31.2%、74.4%、44.8%及43.2%;②存在糖代谢异常者HOMA-IR和(或)2h Ins、WHR、TG高于糖代谢正常组;血脂或尿酸水平异常者WHR大于正常组;高血压组HDL水平低于血压正常组;胰岛素抵抗组WHR、体脂重量、体脂含量、FBS 、TC 及BMI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③HOMA-IR指数与体脂重量和TG呈正相关(r=0.448,p=0.000;r=0.411,p=0.000).结论 本组肥胖人群存在糖脂代谢异常、体脂水平增高及胰岛素抵抗,对于肥胖患者应尽早进行相关代谢指标的筛查.

    作者:巫世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治疗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辛伐他汀20 mg/d口服,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15 d为一疗程.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3%和43.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8%和66.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 辛伐他汀有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缩小脑梗死体积的作用.

    作者:蔡静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矫正屈光参差者戴镜不适资料分析

    屈光不正是眼科常见病,笔者在为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常患者进行验光过程中发现不少屈光参差病例,为提高屈光参差配镜效果,对588例屈光参差矫正戴镜不适进行分析.

    作者:陈楚虹;郑燕玉;张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食道pH值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食道pH值的影响,及其对新生儿易发生的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意义.方法 采用便携式24小时pH值自动记录仪,对65例新生儿进行了食道pH值的动态监测观察.结果 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组的30例新生儿,食道pH值明显高于未服药的对照组(t=2.399 16, p<0.05).总pH值<4的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发生消化道疾患的人数也较对照组少.结论 新生儿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以减少胃食道反流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作者:区惠红;杨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肌酐清除率水平,将4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三组(肾功能代偿期组11例;肾功能失代偿期组16例和肾功能衰竭组22例),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的测定.结果 CRF 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80%,主要为左心损害.随着肌酐清除率水平的下降,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组患者左室(LV)、左房(LA)、室间隔( 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增加(p< 0.05, p< 0.01),而E/A比值则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改变进行严密监测,控制以上因素,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马锦华;刘倩;宋涛;刘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巢肿瘤的B超与CT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B超及CT检查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B超及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检查卵巢恶性肿瘤的盆腔内转移明显优于B超,但B超检查经济、方便,在健康普查中有明显优势,在B超不能定性时,则需要做CT复查.

    作者:赖慧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孕妇心电图中短P-R间期现象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正常孕妇妊娠期间短P-R的临床意义.方法 由专业人员采集各期孕妇和女性健康体检者各500人次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结果 短P-R间期在孕妇组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增高(p<0.01),且有随妊娠进程有增多趋势,分娩后短P-R间期多自行恢复. 结论本研究表明,孕妇心电图的短P-R间期发生率明升高,尤其以中、晚期为明显,考虑与妊娠期间孕妇耗氧量增大,使机体缺氧,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作者:车莉莉;汤德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目的 通过对8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CT检查、诊断及复查,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及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进行了CT扫描,初次扫描时间为生后1~14天,其中有61例在生后3个月内进行了CT复查.结果 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轻度33例,中度38例,重度9例,其中随访复查的61例中,正常32例,单纯脑沟加深14例,脑软化6例,脑穿通畸形6例,脑萎缩7例,死亡1例.结论 CT能准确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类和程度,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黄智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炎症性与癌性胸水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炎症性和癌性胸水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胸水证实的炎症性和癌性胸水CT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30例炎症性胸水中双侧16例,胸膜增厚11例,主要呈弥漫线状增厚,28例为少至中量,21例出现包裹,无1例纵隔胸膜受累.38例癌性胸水,单侧34例,21例出现大量胸水,胸膜增厚25例,主要呈不规则增厚,结节状增厚,环状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增厚13例,无1例出现包裹.结论 在CT对炎症性和癌性胸水鉴别诊断中,胸膜不规则增厚,结节状增厚,环状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增厚对于确定癌性胸水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杨旋彪;庄素芹;庄凯帆;徐建怀;徐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康复及建立健康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实施效果是目前临床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乳腺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为例,介绍了健康教育路径及实施方法,旨在探讨临床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途经.

    作者: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王妤;林清然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完善医院设备档案的思考

    医疗设备档案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设备科工作的结晶,是院领导购置设备的决策依据,是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维修、保养、升级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门诊输液服务流程管理重塑

    目的 规范门急诊输液室服务流程的管理. 方法成立输液服务流程管理重塑小组,通过评估、实施、完善、评价的程序对门急诊输液的服务流程进行重塑. 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地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张翠雁;张环英;梁凤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47例门诊和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00 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2 500 μg,肌注,1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配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作者:吴维颖;沈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婴幼儿智能发育优化模式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智能发育优化模式中各项智力发展因素对整体智力发展评分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广州市内调查年龄在2岁半以下婴幼儿486例,采用统一的问卷表,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幼儿智力发展因素对婴幼儿整体智力发展评分按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适应能力、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适应能力、个人社交对婴幼儿整体智力发展评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区分智力发展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对母亲参与婴幼儿智能发育优化模式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林文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近年结核病发现方式分析

    病例的发现是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重要的措施, 因症就诊是结核病人发现的主要方式, 50%左右的病人由综合医院转诊而来.提高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可疑症状时到医疗单位或结防机构检查.综合医院转诊是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主要来源,明确落实综合性医院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工作,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结核病防治管理程序,可大限度地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登记率.

    作者:周锦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开展现金流量分析探讨

    医院现金流量情况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活动,关系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医院开展现金流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结合现金流量指标,对现金流量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更合理安排各项经济活动,并据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实现现金流量优化,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作者:周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医院成本控制是增加经济效益的佳途径,实施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是对成本进行目标管理.

    作者:邓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析医院管好用好资金的对策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医院资金的投入相对减少,医院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资金短缺与资金总量膨胀并存.因此,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是医院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詹秋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视医院感染损失经济学的研究

    在我国每年有大量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评估医院感染给患者及其家庭、医院、社会造成的损失和特点是一个难题.依据医院感染损失的特点,决策部门可以合理确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优先,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医院感染损失经济学问题是一个意义重大并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陈利华;郝容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产生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医院应分析其成因,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医院高效运作.

    作者:刘穗;陈远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某院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益分析

    通过对某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剖析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收费价格的高低,设备的配置结构,设备管理机制等,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看法,旨在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济管理.

    作者:严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并有效地进行监控而建立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医院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健全和落实医院内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作者:吴淑玲;梁建铿;陈财柳;杨春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对住院医疗保险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对医疗保险住院病例进行分类比较住院费用,分析影响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的因素,探讨解决医疗保险定额与医疗行为的矛盾.方法 将医疗保险住院病人费用按病人一般特征、疾病诊疗情况、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筛选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种、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抢救次数、年龄、疗效是影响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因素.结论 医疗保险定额应按影响因素制定,医院也可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朱军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现行医院财务报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我国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布实施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医院的经营环境,医院的筹资渠道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方式和融资手段被医院管理者所采用,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和融资者需要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更多的关注医院成本投入和资金使用效率.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也就为评价医疗机构经营效率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信息.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作为一个行业会计制度,在核算原则和方法上与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相差甚远,无法科学地开展医院的成本核算,导致医院的投资者和决策者无法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医院的投资和发展.

    作者:张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院医学统计服务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医学统计服务中常用统计方法的类型、使用频率和服务对象基本资料,探讨医学统计服务的一般规律.方法 用Excel输入统计人员填写的记录单,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计算各种统计方法出现的类型、使用频率和用户基本资料的分析. 结果在72人次的统计学处理中,共涉及统计方法10种,常见统计方法依次为t检验(54.1%)、χ2检验(52.7%)、方差分析(16.6%)、相关分析(9.7%)和回归分析(6.9%)等.72人次统计处理中有9人次是为科研课题,占12.5%;63人次是为撰写论文,占87.5%.高级职称人员占63.9%. 结论临床实验设计的咨询较少,医务人员应当重视实验设计工作;加强医学统计的多因素分析,克服单因素分析的不足,提高医学科研论文的科学价值.

    作者:廖珊;刘冬生;魏丽娜;梁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临床实习岗前教育的评价分析与思考

    为了了解临床实习岗前教育的效果,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临床实习岗前教育的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名颂;刘世明;徐飞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培训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效果.方法 对25名高年资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临床综合技能培训.培训前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根据岗位要求,个人测试结果,建立培训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定经过培训的护士预期达到的工作绩效,选择培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后评价培训的效果.结果 25人全部达到预期培训目标.结论 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要根据岗位要求及个人培训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可有效地提高高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技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效规避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对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素虹;卢素芬;黄思建;黄雯;连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日目标教学模式在全日制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科学化水平,增进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作用,借鉴国外教育目标理论,将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笔者介绍了日目标的编制和实施方法,并对实施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 表明:该教学法运用于临床护生带教,对师生双方均可发挥导向、标准、激励、沟通功能,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实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护理实践教学趋向目标化、规范化、系统化,减少学生已掌握知识的重复教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考评, 有助于临床带教老师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

    作者:张朝晖;蔡金辉;关锦美;陈燕珍;曾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优化人才资源注重分层次培养

    通过总结开发区医院对医学人才分层次培养的做法与体会:一、住院医师的培养是医院人才培养的基础.二、主治医师是医院培养医院人才的关键.三、选拔学科带头人,重视学科梯队培养.为造就跨世纪的优秀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吴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运用微创理论指导民营医院发展的思考

    本文对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处境艰难的原因,尝试用微创医学理论构建具有人文性和团队性的民营医院.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医院院长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当年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技的发展,现代医院管理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场变革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医院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而医院院长作为带动医院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键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院长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也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院长素质包括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品质素质三个方面.

    作者:江飞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稳定急诊医疗队伍是急诊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了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缺乏急诊专业固定医师,急诊医疗队伍人心浮动,不安心本职工作的现状并认为这是急诊医学发展的难点和主要矛盾;指出了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急诊医疗队伍人心不稳的危害性;分析了影响急诊医疗队伍稳定性的原因;阐述了固定医师在急诊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建设一支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的对策.

    作者:崔华中;邓利芝;易卫平;康黎军;韩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的构建与培养

    本文阐述了我国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的构建与培养,分析目前医院药学工作职能及药学从业人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构筑药学人力资源要更新观念,医药并重,强化本体知识和外语及计算机的学习,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等,使医院药学人力资源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胡学民;李荣;沈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图书馆(室)电子化发展的思考

    从医院图书馆(室) 电子阅览室的设置、电子资源及服务范围、经费、人员、制约因子等几方面论述医院图书馆(室)电子化的建设规模、馆员素质、现状与发展.

    作者:何美琦;陆富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图书馆剔旧工作的思考

    阐述医学图书馆面临文献的日益激增与信息老化频率加快的双重压力,应如何优化藏书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进行积极有效的合理剔旧.

    作者:李芸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6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利用肺炎支原体(MP)培养药敏试验,对肺炎的鉴别诊断和临床选择适合小儿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方法 对272例小儿肺炎患者的咽喉部分泌物进行培养,同时对10种抗生素做药敏试验,MP阳性66例,阳性率为24.3%,适合小儿并敏感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结论 该试验对MP引起的肺炎进行确诊,临床选择对小儿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和减轻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对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海玲;林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院口服补钙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为合理选用口服补钙剂作出客观评估.方法 统计了本院2001~2005年口服补钙剂的销售总金额、主要品种及其销售数量等,并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状况.结果 2001~2005年口服补钙剂的应用逐年增加,销售总金额2002年比2001年增长13.97%,2003年比2002年增长5.10%,2004年比2003年增长26.11%,2005年比2004年增长28.23%.结论 第一、二代口服补钙剂逐渐被第三代所替代,第三代口服补钙剂可作为各种人群的首选,口服补钙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作者:蔡杰;苏美霞;蔡静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甘草含片的处方改良

    目的 通过改良复方甘草片的生产工艺,完成片剂质量考察,使其达到味道适宜、质量稳定的新剂型.方法 以口味、制粒好坏及可压性为考察指标,优选出片剂佳生产工艺.结果 建立了复方甘草含片的质量标准,优化了含片生产工艺,并完成了含片质量考察.结论 通过改良,复方甘草含片掩盖了不良气味,性质稳定,方便了病人服用.

    作者:陈芳;徐青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分离出的216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共检出产ESBLs菌68株,检出率为31.5%.产ESBLs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00%),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医院产ESBLs菌的阳性率较高,应加强检测,控制ESBLs的传播,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药物.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科技新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运用护理程序理论构建儿科和谐护患关系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理论在构建儿科和谐护患关系中的运用.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理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方法,培训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动态地发现各种潜在的、初露端倪的护患矛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提高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结果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减少.结论 科学地运用护理程序理论,对儿科护患关系行为进行调控,可以有效地将护患矛盾化解于潜伏期,从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兰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门诊输液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 通过对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制定出改进措施.方法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服务流程,增强主动服务及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做好健康教育、预防输液反应等.结果 对门诊病人进行的针对静脉输液护理中满意度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96%,有效减少了因静脉输液产生的护患纠纷.结论 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涉及环节多,较易发生护患纠纷,从提高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意识出发,改进服务流程,注重护理安全,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薛素贞;陈喜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稿约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创新医院文化管理功能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社区卫生工作是基层医院的根,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群众的健康之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健康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院创新医院文化管理功能,使医院文化的五大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形成了医院品牌.

    作者:赵香生;唐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社区卫生服务SWOT分析

    中国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本文创新地以 SWOT分析为基础,从国家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管理两方面,具体分析、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各种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并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改革到国家统筹建设的思路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方案.

    作者:陈炜锋;许强;方小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护理收费套餐计算机价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将护理收费项目进行归类整理,按照《基础护理学》、《广东省护理操作常规、流程》、《清远市医疗收费标准》将护理收费项目设计成套餐,将收费标准、单位、所需一次性耗品种类、数量共同打包成一个项目的收费套餐,输入到HIS的收费系统的模块中建立收费套餐字典库.通过护理收费套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规范了临床护理收费,避免多收和少收病人的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增加收费透明度,缓解医患矛盾,减轻护士和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医疗、护理成本.

    作者: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