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冬;李虹毓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症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症治疗组患者采用基础对症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在采取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早期结合康复治疗.研究两组运动功能、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症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较好.
作者:黄拥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2—12月及2016年2—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健康体检者,200例亚健康体检者.两次体检项目一样.并为再次体检的体检者提供体检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检效果.结果 再次体检后,两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检时间均较2015年的总体检时间少,2016年研究对象对于医院体检的满意程度高于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调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室经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研究组行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首次排便以及排气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中,实施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身体机能康复,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梅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和SP(standardized patient)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TBL+SP组,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理论教学中实行TBL+SP综合教学方式;将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的方法 ,比较TBL+SP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L+SP组在综合成绩、学习兴趣、团队协助意识、解决困难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SP教学模式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医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解决困难能力,培养出更符合现实要求的医学人才.
作者:石海洲;陈艳荣;刘秀芳;王笃杰;丁文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基于儿科教学的序贯病案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实习生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序贯病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及团队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序贯病案教学,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小勤;蒋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阻滞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颈丛阻滞液和手术开始前均不加舒芬太尼,实验组给予0.2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阻滞液.结果 实验组中,VAS I级为27例,对照组中,VAS I级为21例,实验组麻醉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麻醉满意度为70.00%,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阻滞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作者:殷佳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ICU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教学查房组(对照组)与PBL教学查房组(观察组),每组各30名.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ICU查房结果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ICU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与锻炼他们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查房效果,为重症医学有效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作者:薛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临床带教中护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拟进行手术室实习的6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 ,观察组护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护生问题分析思考、团队协作、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及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临床实习护生各方面学习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在临床带教中推广价值高.
作者:林红玉;孙永红;崔莉青;龚艳;杨金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26例.采用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传统开放双侧固定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110±40)min、术中出血量(164±65)ml、术后住院时间(7.5±2.5)d、VAS评分(2.30±0.61)分、JOA评分(26.20±1.19)分均优于开放组的(156±53)min(t=-3.532)、(344±145)ml(t=5.776)、(11.5±2.5)d(t=5.769)、(3.23±0.46)分(t=6.207)、(23.05±2.04)分(t=-6.8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步国强;郝为民;沙启乐;刘玉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对LAD/LVE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LAD/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阵发性房颤患者LAD/LVEF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显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衡明强;向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结果 研究组积极配合患者比例为80.49%(33/41),高于参照组的48.78%(20/4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治疗结果 满怀信心患者比例为82.93%(34/41),高于参照组的46.34%(19/4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自卑为口腔正畸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在心理特征分析基础上予以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及治疗信心.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真实感受,为带教和管理新护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目的 性抽样,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新入院的15名新护士,应用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运用现象学分析法,经过整理提炼出新护士工作的6个主题:缺乏归属感、经验不足、专科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压力大、沟通能力缺乏、被需要感.结论 深入了解新护士的学习体验,以新护士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新护士的心理管理,尊重爱护新护士,实施人文关怀,采取导师制,应用多元化的带教形式,给予提升空间,有效地帮助新护士成长.
作者:戴莉;杨玉霞;刘红;熊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讨论在对妇产科临床情景教学方法 中进行教学病例库为基础的方法 实际影响和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学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 ;2组为观察组,使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实习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整体合格率高.
作者:王琰琰;王善凤;张文娟;郑金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明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本院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术中配合医师操作为主.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心动过缓及肢体躁动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痛胃镜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检查不良反应,提高检查安全性.
作者:李慧慧;王洪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方法 为(85.12±1.31)分,服务态度(90.3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5.36±3.1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链式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曹雪;樊晓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病理生理学在双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级及2016级共600名学生展开双语教育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抽取2015级临床一班(对照组,常规教学)和2016级临床二班(实验组,双语教学)学生共100名为双语教学研究对象,围绕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的教学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语教学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中,600份问卷有效,其中500名学生支持双语教学,有100名学生反对双语教学.实验组教学成效中,结果 显示7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84%学生非常喜欢该种教学方式;7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更主动,90%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实验组病理生理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为(80.25±2.60)分,对照组为(75.25±1.40)分.两组病理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理生理学课程进行双语教育具有可行性.
作者:米文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麻醉专业五年制本科生6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考核试验组和传统组学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及调查学生问卷的满意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 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笔试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优于传统组,试验组调查学生问卷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方波;张旋;宗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余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针对我院肿瘤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作者:赵兰君;袁继全;张华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应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的效果.方法 将本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牙科畏惧症患儿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心理疏导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进行治疗,临床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分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应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舒缓患儿的负面情绪.
作者:冯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