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2013年江西省无偿献血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分析

杨秋华

关键词:献血者, 献血信息, 分析
摘要:目的:根据全省血液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江西省各地区无偿献血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为提升采供血服务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对2009-2013年江西省10个地区11个血站献血者年龄、献血次数、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总献血人次增长14.2%。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献血者年龄、频次、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30岁以上献血者占总献血人次的比率增长16.4%,献血2次及以上再次献血者增长5.41%。ALT、HBsAg、抗-HCV、抗-HIV、TP的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72%、1.05%、0.26%、0.11%、0.59%。结论应创新宣传模式和工作方法,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提升无偿献血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献血者的保留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教和征询工作,避免影响检测的因素,降低不合格血液报废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32例脑肿瘤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脑肿瘤手术的选择。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全组32例中,22例肿瘤全切,症状消失,恢复良好;5例肿瘤全切后,症状部分改善;4例肿瘤次全切除,其中2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死亡。结论虽然条件有限,但可以有选择性行脑肿瘤切除术,效果良好,解决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痛苦和外出就医不便等问题。

    作者:袁红新;许文婷;宋兴国;宋振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WBC)计数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228例患者分为合并感染组(119例)和非合并感染组(109例),进行PCT和WBC计数检测,通过统计分析,计算PCT阳性和WBC升高对感染的判断,并比较WBC及PCT对感染的判断。结果合并感染组患者的PCT值和WBC计数显著高于非合并感染组(P<0.01)。 WBC>10.0X109/L与PCT>0.1ng/ml判断感染阳性无显著差异(P>0.05);WBC<10.0X109/L较PCT<0.1ng/ml判断感染阴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 PCT较WBC计数对判断某些阳性感染优势不明显,但能降低感染假阳性率。

    作者:项凤梅;胡小花;饶珂寒;吕永豪;温伟琴;曾晶晶;邓科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目的:分析探讨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80例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益生菌、蒙脱石散、补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变化,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用药方便,小儿易于接受,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患者500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其中宫颈细胞学异常(≥ASCUS)的患者108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两种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500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27例,感染率25.40%,HPV感染高峰年龄为31-40岁,HPV感染率占该年龄组的50.58%(43/85)。 TCT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18.36%(72/392),ASCUS 33.33%(17/51)、LSIL 53.33%(16/30)、HSIL 76.47%(13/17)、SCC 90.00%(9/10),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108例TCT (≥ASCUS)患者中,HPV阳性患者55例,病理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23.40%(11/47)、CINI44.44%(8/18)、CINII70.58%(12/17)、CINIII88.23%%(15/17)、宫颈癌100.00%(9/9),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TCT诊断为鳞状细胞癌,HSIL及LSIL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9/10)、94.11(16/17)%及43.33%(13/30),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陈岳青;王一凤;陈文学;邹学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32例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方法、效果以及相应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并且针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较之对照组并发症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在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辉;张梅美;黄胜平;陈春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肠道菌群状况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等,发生原因可能与心理、精神、感染、饮食等因素有关[1]。 IBS虽不是器质性疾病,但表现形式不一,治疗困难,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已有研究证明,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改变[2]。由于IBS患者亚型不同,其肠道菌群状况也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亚型IBS病人的肠道菌群状况,并与健康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IBS 提供一种有利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华;张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58例长骨干骨折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手术情况及治疗后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稍低,但差异不显著,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优良率为89.7%(26/29),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5.5%(22/29),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1,P=0.027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4/2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9%(11/2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2,P=0.0358)。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剑军;鄢秋元;谢静波;闵智蓉;肖义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6例子宫瘢痕妊娠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及转诊的26例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结果26例病例中除3例大出血行子宫切除丢失脏器外,其余23例均达到了杀死胚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目标。结论子宫瘢痕妊娠诊断较困难,未经术前药物或介入处理行人工流产出血量大,增加了子宫切除风险。要提高警惕,对有子宫手术史患者再次妊娠,必须明确妊娠囊着床部位,排除或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才能采取合理治疗方法,降低危害,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王玉梅;秦小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诱导在全麻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用于全麻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全麻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2例,诱导前给予1/8-1/10诱导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面罩吸入纯氧3min后行静脉快速诱导,诱导期间不实施正压辅助通气,观察并记录诱导前后HR、SpO2、BP的变化及诱导过程中呛咳、呕吐、返流、误吸发生率。结果T0、T1、T2与T3各时点的SpO2分别为(96.57±0.61)%、(98.78±0.42)%、(97.94±0.35)%和(99.63±0.14)%。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前后SpO2无显著变化;诱导过程中无缺氧、呕吐、返流、误吸发生,且插管条件较为理想。结论对拟行全麻剖宫产的非困难气道产妇,采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永保;周群;张冰;郑剑锋;程良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模式血液保护措施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模式的血液保护措施,探讨临床实践中较为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行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年龄18-7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抗纤溶组(A组)、自体血回收组(R组)、急性等容稀释组(D组)、自体血液回收+抗纤溶+急性等容稀释(F组)、对照组(C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患者的人群特征、手术特征、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5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有无输血反应。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d CD3+、CD4+、CD8+、PT、APTT、ACT、PLT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A、R、D、F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F组出血量少,与A、R、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F 3组自体血输注量输注量较A组明显增多,血浆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 C组输血反应发生率较其他四组明显增多(P<0.05)。5组患者术毕及术后第1d血小板计数(PLT)较术前要明显减少,C组CD3+、CD4+计数术后第1d较术前要明显减少(P<0.05)。 A、R、D、F四组CD3+、CD4+计数术后第1d较C高(P<0.05)。结论氨甲环酸抗纤溶、自体血液回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等血液保护措施对减少临床失血及异体血、血制品的输注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综合的血液保护措施会收到更安全、有效的效果。

    作者:梁应平;王兰英;陈勇;胡衍辉;邓福谋;周志东;应俊;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注射毒品致重症破伤风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引起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静脉注射毒品引起重症破伤风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其余7例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良好的镇静肌松药物辅以有创机械通气控制痉挛,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及控制戒断症状是临床救治静脉注射毒品致重症破伤风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维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实效性评价

    目的:探析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42例,将其均分为A、B两组。 A组单纯用聚焦超声法治疗,B组用聚焦超声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B组患者中,治愈患者达到51(71.83%)例,高于A组的28例(39.43%),两组存在着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5.093,P<0.01)。B组有5例(7.0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高于A组的15例(21.13%),两组存在着统计学差异(χ2=5.820,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对于宫颈糜烂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娟珍;潘兆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丹参川芎嗪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微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DR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240mg剂量,观察组采用120mg剂量,两组患者均采取静脉给药方式,1次/d,1疗程15d,中间有2周间隔,治疗为期30d,共2个疗程。所有患者于治疗的前后均使用彩超血流显像检测对眼动脉(OA),睫状后动脉(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在收缩期和在舒张末期时的血液流速(EDV),大血液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将指标各进行3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A,CRA和OA的EDV和PSV上升,RI下降,对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几个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丹参川芎嗪可显著提高DR患者眼底微循环。

    作者:饶鼎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FOLFOX6方案对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mFOLFOX6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晚期胃癌患者32例,给予mFOLFOX6化疗方案4个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体重改变,并采用EORTC QLQ-C30量表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患者mFOLFOX6化疗方案有效率为46.9%;患者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炎、白细胞下降、口腔黏膜炎;患者化疗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生存质量较化疗前有所改善。结论 mFOLFOX6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有效并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婷;吴旭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1例急性碳酸钡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碳酸钡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征,以便为临床更好的诊治急性碳酸钡中毒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11例误食碳酸钡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多次同步12导联心电图采集记录并分析。结果11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U波明显增高,有的出现T-U融合波。2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其中1例为多源性室性早搏并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且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1例为室性早搏二联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1例出现窦房结至心房游走心律且心动过缓(48次/min)。1例出现心房内阻滞。结论碳酸钡中毒可引起ST-T-U的低血钾及心肌缺血缺氧(样)的心电图改变特征,重者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传导障碍,心电图改变在治疗过程中恢复较慢。

    作者:雷礼琴;朱婉红;余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在2010年7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4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这68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m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术后经过6m的随访,64例(68眼)患者手术后的视力为0.52±0.22(矫),明显高于手术前的0.18±0.15(矫),眼压、房角宽度与前房深度也优于手术前,具有差异性。且患者在手术后并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付劲松;谢程阳;谢晖;李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持续性异常高FSH患者应用超长方案行IVF-ET治疗获临床妊娠1例报道

    需进一步研究。卵巢不敏感综合征(Resistant/In sensitive ovarian syndrome,ROS),又称Savage综合征,以卵巢内有多量始基卵泡,少见窦状卵泡,无成熟卵泡为病理特征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原发或继发闭经、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染色体组型正常,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指女性在40岁之前发生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特征为连续4个月以上闭经,促卵泡生成素(FSH>40IU/L),雌激素(E2)水平低下,患者卵巢皮质无卵泡或偶见少数始基卵泡。而育龄女性持续异常的FSH水平升高,其余激素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月经正常,卵巢内能见到窦状卵泡并有排卵,这种病例临床上并不多见,持续高FSH水平会不会影响到卵子的质量,会不会对外源性FSH有反应,能否获得成功妊娠。现将我院该病例成功妊娠1例报道如下。

    作者: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分流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DNA)检测,对细胞学提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进行分流管理。方法对503例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查结果提示为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HR-HPV检测、TCT诊断、电子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后病理诊断。结果对于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与单用HR-HPV-DNA检测或电子阴道镜检查比较,联合应用HR-HPV-DNA检测和电子阴道镜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结论 HR-HPV-DNA检测与电子阴道镜联合应用比单一应用HR-HPV-DNA检测或电子阴道镜,对于TCT提示ASCUS及LSIL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更高,对于ASCUS及LSIL的分流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丰颖;曾良;唐丽娟;谭布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非同步性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非同步性研究。方法测量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局部心肌做功指数(rMPI),运用QTVI技术测量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同步参数,评价非同步性。结果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参数比较以及不同部位相同参数间的两两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rMPI与LVEF相关分析,组间比较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是全定量分析心肌运动的新手段,在分析室壁运动的方便性和敏感性方面较传统的低帧频组织多普勒技术有很大提高。

    作者:汪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先天性膈疝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围手术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进行胸腹联合X线摄片诊断,全部经过手术治疗,11例患儿恢复良好,2例患儿术后死亡。结论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可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手术治愈率。

    作者:户佐珍;何浔;郭秋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