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导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研究

陈蓓

关键词:经络导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点
摘要:经络导平治疗仪是近些年来骨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依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并且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而研制出的中医现代化治疗设备。其通过超强刺激、超导激活,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治愈疾病。临床上运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报道较多,且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经络导平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进行了阐述。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或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痛风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仅美国患者人数就超过800万。多项研究表明,这种由于血液高尿酸所致的疼痛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病风险。然而,美国《风湿病年鉴》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罹患痛风可能会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城市社区水痘-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儿童-疱疹病毒感染状况以及自然免疫情况。方法:采集社区中3~15岁儿童血清标本500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检测500例儿童体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IgG抗体水平。结果:在这500例儿童血清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儿童225例,抗体阳性检测率为45.00%,其中抗体含量的均值为364.25m I U/m l,每个年龄组中抗体阳性检出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水平低,10~15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水平高。结论:针对社区中6岁以下的儿童应积极接种水痘疫苗。

    作者:黄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份~2014年4月份我院药剂科200种药品,设为观察组,采取分类管理制度,另选取2012年2月份~2013年3月份药剂科200种药品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药品医院合理利用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药品合理用药率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22.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药品的分类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不良反应占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李晖;王映映;胡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72%非常满意,24%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急诊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尿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 N P水平探讨B N 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南安市医院7病区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跟踪患者入院时B N P水平及出院后2个月、4个月、半年、1年、2年BNP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BNP患者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次住院大于BNP水平低的患者。结论: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为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及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洪少雄;戴端平;杨泉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苏州园区5943例常住居民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5943例体检人群血压、血糖、血脂结果,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苏州娄葑医院体检中心5943名常住居民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项目的检查结果,并按年龄、性别的不同对各指标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43名体检者中慢性病检出率分别是:高血压42.86%、高胆固醇血症11.53%、高甘油三酯血症17.70%、糖尿病7.37%。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男女间检出率存在差异;高胆固醇血症在在60~69岁年龄段检出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在50~59岁年龄段检出率高,同年龄段男女检出率有差异(除60~69岁段);糖尿病在70~79岁年龄段检出率高,男女间检出率无差异。结论:慢性病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生活中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沈锷;张绍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流产后服务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在流产后服务(PAC)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实施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自行设计如何避孕相关知识调查表,并评价病人入住一日病房前、后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人群避孕知识得分显著提高,满意度100%,降低非意愿妊娠率。结论:流产后服务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朱萍儿;甘飞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给予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住院全程。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家属予以综合性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刘亚萍;李全会;赵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宣教对儿童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于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118例患儿留置针并发症情况。结果:健康宣教能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健康宣教是临床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重要一环,应当常态化与制度化。

    作者:宋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观察组)以来通过建立产科急救网络、规范呼救与转诊程序、加强产科服务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产科急救管理工作对比2001-2007年(对照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组织管理工作,可使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顾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来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后入I C U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I C U谵妄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4±1.23)d,低于对照组的(14.56±3.26)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ICU谵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琳;陈瑞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对比

    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早产儿(胎龄<37周),50例为足月儿(胎龄≥37周),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病因、治疗、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者患儿发病原因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早产儿组使用NC-PAP和PS比例较高,足月儿组机械通气时间与PS使用时间均高于早产儿组;足月儿治愈好转率高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肺出血、肺气漏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两组患儿在病因、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医师应加大对足月儿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知识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梁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者临床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身体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6.1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能够使身体症状得到改善,减轻病痛,使身体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杰;朱效文;王笑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91名女教师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掌握和了解女教师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江宁区部分女教师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妇女病检出率为39.18%。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和掌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早发现各类妇女疾病,对提高妇女保健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沙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3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人数,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掌握知识得分(88.63±10.45分)高于对照组(72.36±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52例,98.11%)和护理满意度(51例,96.2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13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选取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对无陪护病房支持度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患者对无陪护病房的支持度,为无陪护病房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196例C C U住院患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含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住院天数和频率、对无陪护病房的支持度。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患者支持开展无陪护病房(支持率46.9%),104例反对。此调查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有无医疗保险以及住院天数等有关。结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CCU住院患者对无陪护病房的支持度不高。

    作者:黄寅;范勐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II型糖尿病及口服降糖药物综述

    Ⅱ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或者遗传引起的内源性疾病,因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及难于根治而成为摆在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已经乏力几十年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安全的单独治疗药物的出现。现有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大致可以分为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氯茴苯酸类药物,DPP-4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关注。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这六种药物的优缺点,讨论几种治疗Ⅱ型糖尿病新型药物的趋势。

    作者:孙广田;李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于心尖部或剑突下经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反复抽液或注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变化及临床情况。结果:10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心包积液有心脏填塞的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有明确病因需治疗的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2~16天,个别患者30天),置管方便,反复抽液和药物注入利于治疗。患者能获得有效救治操作,且并发症少。结论: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杨海慧;高飞;张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