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目的:探讨及比较不同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阴道分娩且进行会阴切开术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会阴侧切术组)43例和B组(会阴正中切开术组)43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水肿程度、疼痛程度、手术前和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B组不同时间的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及细胞因子指标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评估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及炎性状态控制相对更好。
作者:罗卫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8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双镜组和单镜组,双镜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单镜组行纤维胆道镜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6、12个月的胆囊壁厚度平均值、胆囊收缩功能及FACT-G生活质量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医师通过门诊方式对所有患者行12~24个月随访,平均(15.39±3.85)个月。根据结果显示,双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单镜组,而双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却明显少于单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1、6、12个月的胆囊壁厚度平均值显著低于单镜组,双镜组术后1、6、12个月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单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FACT-G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1、6、12个月的FACT-G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单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保存胆囊完整、逐渐恢复胆囊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适合临床医师在严格遵循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条件下广泛应用。
作者:杨一唯;鲁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本研究中的180例肠套叠患儿均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的180例肠套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空气灌肠复位均获得成功,其中一次性复位成功174例,成功率为96.67%,二次复位成功6例。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婴幼儿肠套叠成功率较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势,是诊疗小儿肠套叠的科学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南;胡东来;陈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前患者的凝血功能与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急诊行开颅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lasgow Cowa Scale,GCS),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组,对比三组之间的凝血功能指标,然后再根据患者在伤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质检的凝血功能指标,后对可能引起颅脑损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本组研究中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5.83%;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A组、B组、C组)的PT、APTT、INR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8, P=0.003<0.01);并且重型损伤组和中型损伤组的PT、APTT的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0,P<0.001)。与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患者的PT、APTT、INR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颅脑损伤患者的 PT、APTT、INR水平与其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术前凝血功能发生率较高,其中凝血指标 PT、APTT、INR的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诚;张红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棘板螺钉内固定系统(Laminar screw dynamic system,LS)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9具新鲜成人的尸体标本,取腰椎(L1~L5节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试验机。手术节段为L4-5,两个椎体植入金属标记体,记录运动范围。根据标本的先后的不同处理方法分为完整组(NS组:保留关节突及韧带)、失稳组(IS组:切除双侧黄韧带及小关节内侧1/2部分)、棘板螺钉固定组(LS组:即L4双侧下关节突内侧1/2切除,黄韧带切除+L4、L5棘板螺钉固定)、Coflex固定组(CS组:L4双侧下关节突内侧1/2切除,黄韧带切除+Coflex植入)和坚强固定组(PS组:L4双侧下关节突内侧1/2切除,黄韧带切除+椎弓根螺钉植入)等5组,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加载生理载荷,测试椎体(或椎间盘)的刚度、强度以及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结果 LS组和CS组的椎体(或椎间盘)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均高于IS组(P<0.05)。 LS、CS、NS组垂直位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S相比,LS和CS组的轴向和剪切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S组刚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棘板螺钉内固定和Coflex能够良好的恢复腰椎的即刻稳定性并保留活动度。
作者:林军;钟玉平;胡正平;吴云刚;袁健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应用腹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2.27%(1/44),低于对照组11.36%(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量恢复时间和月经周期恢复时间分别为(54.60±5.46)天和(86.21±8.0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月经量和月经周期的恢复时间,且复发率较低,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高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ICU收治的6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且经痰培养病原学确认),采用双盲、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u=3.5101,P=0.0004),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情况比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细菌率为,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为,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细菌替换和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u=0.1878,P=0.851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方案治疗高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蓝大波;吴晓梁;徐良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救治方法。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3年4月18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死亡)4例,Ⅱ级(植物生存)4例,Ⅲ级(重残)3例,Ⅳ级(中残)3例,Ⅴ级(良好)4例。结论如何尽早寻找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如何去除病因,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傅佳峰;杨国芳;廖锋;黄汉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考虑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或及手术后复发害怕再次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C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大刚;屠传建;顾志伟;柳建生;郑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采用不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1、3、5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6~12个月随访,平均7.93±1.68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1、3、5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中,对照组术后24小时血清淀粉酶增高发生率多于观察组(P<0.05),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两种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比较研究,其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患者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显著,在临床选用治疗方法方面,需要治疗医师严格掌握治疗适应条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国法;张群伟;陈伟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时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共140例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越多,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可能性越大(P<0.05),术后月经恢复情况:80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治愈率为57.1%,较术前明显增多,但仍有54例患者未恢复正常月经,总有效率为80.7%;术后87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62.1%,有效者为31例,总有效率为84.3%。13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手术可有效地分离粘连,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改善宫腔粘连患者的月经情况,是宫腔粘连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燕;叶静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心脏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小儿心脏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麻醉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另一组为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置管后(T1)、切皮后(T2)、体外循环前(T3)、体外循环后(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结果实验组T1、 T2、T3、T4、T5的MAP、HR、血糖、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有意义。结论在小儿心脏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使循环更加稳定,可抑制应激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叶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49例获得6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循序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9±1.2)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屈膝达80°~120°,平均(94.2±8.7)°;伸膝为0°~20°,平均(4.2±2.1)°;所有患者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值小于1cm,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术后出现骨折畸形愈合4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或坏死2例。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7.8%。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更好地获得视野,恢复下肢长度、力线和关节面的平整,能够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长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3例,A组以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则以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2周及4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进行评估,然后将两组不同时间的两个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及HAD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1周、2周及4周B组两个量表均好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性创伤相对更小,因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相对更好。
作者:吴筱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慈溪市人民医院协办的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已被波兰哥白尼数据库文摘收录。本刊连续被评为浙江省期刊优秀奖、集体先进奖及评为优秀期刊质量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车祸引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与院内救治时间均明显缩短,而转送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救治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既能够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与院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总有效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琴;宋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年随访,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作者:赵尹松;刘云海;黄伟;籍剑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患者49例,随机两组:囊外组(24例,38眼)采用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组(25例,36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术后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六角形细胞比例(HCP)、平均细胞面积(MGC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的裸眼视力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而受到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即受到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也受到检测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患者的HCP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CECD与MGCA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CECD、HCP及 MGCA均受到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1.6%vs 25.0%,P>0.05),但囊外组角膜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组(2.63%vs 16.7%,P<0.05)。结论对于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而言,囊外摘除术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角膜组织,比超声乳化术适用性更高。
作者:蒋伟鹏;金益;卢珊珊;蒋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78例子痫前期并需要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为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T2)、气管插管后3分钟(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CVP、MAP数值和各时间点的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变化水平,结束手术时的血压、心率,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药后,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产妇的肌肉松弛度(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1.8%),观察组产妇的疼痛效果(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DBP、SBP、CVP、MAP、NE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能够显著改善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的血管痉挛状态,能够明显维护产妇的心输出量,而且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成湖;郭最华;肖素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新生儿期发现的一过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23例,超声心动图排除除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外无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后发现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经适当处理,7~15天后复查1次或2次。结果23例首次检查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的新生儿复查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随访新生儿期一过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可以评估肺动脉压力程度,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相鉴别。
作者:寿列军;沈晓燕;解左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