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IL-10的水平及意义

黄相勇;付宜鑫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白介素-18, 白介素-1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IL-10水平在慢性丙型肝炎(CHC)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2例为CHC组,与之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成年人49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CHC组和对照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治疗前CHC组中HCV RNA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以及CHC组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24周后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C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01);CHC组中HCV RNA阳性患者血清IL-18显著高于HCV RNA阴性的患者(P<0.05).经干扰素治疗24周后,CHC组血清IL-18和IL-10明显降低(P<0.05).结论 CHC患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明显增高,经干扰素治疗明显降低血清IL-18和IL-10水平,IL-18和IL-10与CHC病程中细胞免疫及炎症反应有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压力值通气方式对全麻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压力值通气方式对全麻手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9月本院择期行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术前检查均无重要脏器异常和眼部疾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IPPV组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5 cmH2O组和10 cmH2O组分别行5 cmH2O和10 cmH2O压力值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加慢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于通气前、通气20 min和30 min后记录监测指标.结果 IPPV通气对IOP的影响较小,PEEP通气对IOP的影响较大;不同压力值PEEP通气条件下,中心静脉压(CVP)及IOP在上机20min和30 min后分别上升,但以10 cmH2O PEEP时上升更为显著,CVP和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后3种不同通气方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显著下降(P<0.05);CVP与IOP具有正相关性(r=0.85,P<0.05).结论 对全麻伴眼部疾病手术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好选用IPPV,如必需用PEEP时,呼气末正压勿大于10 cmH2O,以避免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眼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个体化手术治疗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状态,探讨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4-2009年期间宫颈癌211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累计生存曲线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以表示患者的预后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1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为Ⅰa期23例,Ⅰb1期73例,Ⅰb2期77例,Ⅱa期为20例,Ⅱb为18例,5年生存率分别是100.00%、95.83%、83.02%、78.95%、61.11%.手术治疗Ⅰ a--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04%.单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宫颈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宫颈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与宫颈癌预后有关,RR(95 %CI)=2.27(1.66,3.11).结论 手术治疗Ⅰa期-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04%,临床分期的逐级变化与宫颈癌预后有关.

    作者:陈丽贤;邹红玲;陈历排;傅文红;黄守松;赵营;黄芊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环境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环境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MDRAB的流行情况,为ICU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从广州市12间三甲医院ICU中采集184份环境样本、57份医务人员手样本,运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MIC),药敏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数据统计应用WHONET5.6软件处理.结果 总共分离到46株MDRAB,其中手样本中分离到1株,床栏、气管插管、记录台、仪器按钮等为主要分布区;46株MDRAB对左氟沙星的耐药率低(47.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7%),对其他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很高(90.5%~100%).结论 ICU环境中MDRAB分布广泛,耐药性非常严重,应加强ICU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强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以减少耐药菌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云万;梁颖茹;贺征;李燕;张旭;周勇;魏跃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良恶性胸水鉴别及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水鉴别及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共110例患者(因胸水待查收治入院)胸水中肿瘤标记物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 (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含量,并比较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水应用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良性胸水组患者胸水中肿瘤标记物的值均在正常值内,恶性胸水组患者胸水中CA199、CA125、CEA、NSE、CYFRA21-1含量分别为(68.2±9.3) U/ml、(66.5±10.7) U/ml、(127.6±25.6)ng/ml、(27.8±3.6)ng/ml、(76.4±8.3) ng/ml,均显著高于良性胸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A125+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提高至85.0%,特异度可达到96.0%,阳性预测值为96.2%,阴性预测值为84.2%,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胸水中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恶性胸水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银绵;闫香琴;邢文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R-122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miR-122在乙肝病毒复制和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miR-122表达载体并转染HepG2.2.15细胞,预测miR-122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Gyclin G1蛋白表达,QPCR检测转染细胞和肝癌组织中miR-122的表达,HBV-DNA定量检测转染组细胞HBV表达,MTT法检测miR-12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荧光双染技术分析miR-122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样本各来自3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结果 与配对的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miR-122表达低下.miR-122转染HepG2.2.15后表达显著上调而Cyclin G1表达下调,miR-122转染细胞后明显抑制HBV的复制,并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P<0.01).结论 miR-122可下调靶基因Cyclin G1的表达,上调miR-122可以抑制HBV基因的复制并促进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庄鹏;曾慧琼;王湘郴;郑昌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与CD4+T淋巴细胞数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TLC)与CD4+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以及将TLC作为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314例HIV/AIDS患者TLC和CD4+T淋巴细胞数相关性,根据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五项指标,估计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100个/μl、<200个/μl和<350个/μl的TLC的佳临界值.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CD4+T淋巴细胞与TLC显著正相关(r=0.703,P<0.001).用TLC<1 300个/μl预测CD4+T< 100个/μl灵敏度为79.07%,特异性为88.19%,阳性预测值为51.52%,阴性预测值为96.37%,约登指数为0.673;用TLC<1 700个/μl预测CD4<200个/μl灵敏度为80.68%,特异性为80.09%,阳性预测值为61.21%,阴性预测值为91.41%,约登指数为0.608;用TLC<1 900个/μl预测CD4<350个/μl灵敏度为74.05%,特异性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76.47%,阴性预测值为74.53%,约登指数为0.510.结论 在无条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情况下,可用TLC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监测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情况,粗略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别以TLC<1 300个/μl、<1 700个/μl和<1 900个/μl预测CD4<100个/μl、<200个/μl和<350个/μl是比较合适的.

    作者:梁均和;陈安妮;颜玉;关毅荣;冯敏超;朱锦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CA199、CA125及AFP联合检测在宫颈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宫颈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宫颈恶性肿瘤患者321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25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例数及表达水平,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P<0.05).AFP+CEA+CA199三项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提高至67.25%、84.43%、78.92%,均高于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及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CA125及CA199能够提高宫颈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作者:许海;刘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9-2013年揭西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揭西县2009-2013年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规律,为进一步防控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揭西县2009-2013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揭西县累计报告肺结核3 2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9.01/10万,5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81.933,P<0.01);时间分布呈双峰曲线,4月和8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报告总人数10.77%和9.72%;男性发病高于女性(x2=858.803,P<0.01),男女比例为3.30∶1;45~74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职业分布中以农民居多,发病2 551例,占报告总人数的78.93%.结论 揭西县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落实防控措施.

    作者:张慧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乙肝孕妇与正常孕妇同孕期血清AFU含量比较

    目的 探讨对乙肝孕妇测定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检的有慢性乙肝病史的孕妇共70例,根据晚孕期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乙肝组、中度乙肝组、重度乙肝组;正常孕妇组为同期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无特殊病史;对照组为未孕妇女,均为同期本院体检健康未孕妇女.分别检测血清AFU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孕组与正常孕妇组早孕期血清A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孕组与乙肝孕妇组早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孕期乙肝孕妇血清AFU含量高于正常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孕妇组早、中、晚孕期AFU含量呈现升高,各孕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乙肝孕妇组血清AFU在同孕期呈现升高,各病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血清AFU含量增加且随孕周的增加而升高,但乙肝孕妇升高更为显著且随病情加重升高越明显,提示其对孕期病情评估有价值.

    作者:郑婕;何平;曾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在精神行为异常症状血管性痴呆中认知恢复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在精神行为异常症状血管性痴呆中的认知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6周、12周的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BEHAVE-AD、MMSE、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BEHAVE-A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12周下降或升高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周BEHAVE-AD、ADL及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症状的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小莲;邝云航;朱小苑;廖振慧;罗立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

    目的 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快速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70)和血培养污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白细胞总数、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通过多因素统计分析,排除可能的混淆因素影响,获得相关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因素对于对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鉴别能力.结果 血培养污染菌群分布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3.3%(22/30);在9项指标中,仅TTP、CRP、PCT三项指标与判断血培养污染有关;TTP、CRP、PCT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736和0.927.当TTP≥17.7 h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65.7%、53.8%和95.8%;CRP≤51.7 mg/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64.3% 、47.9%和86.6%;PCT≤0.5 ng/m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84.3%、72.5%和98.4%;三项指标联合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98.6%、95.5%和88.5%.结论 TTP、CRP和PCT联合检测对鉴别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诊断意义优于单项指标.结合病人临床相关资料,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露霞;石凌波;郭振辉;陈蕊;胡慧灵;李建勋;李薇;张凤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圳市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免疫规划信息传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调查法对610名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田区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76.87±16.31)分,接种门诊基础知识知晓率为90.30%,疫苗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8.77%,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知识知晓率为93.74%,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率为64.50%,不同类型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449.18,P=0.000).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户籍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比农村户籍监护人好(B=1.325,P=0.001),母亲知识掌握比其他监护人好(B=2.216,P=0.000),母亲职业是公务员/职员/国企比其他职业监护人好(B=1.836,P=0.002),文化程度高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较好(初中及以下B=-2.281,高中/中专/技校B=0.699,大学及以上B=1.865;P<0.05),家庭收入高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较好(月收入<5 000元B=-1.221,5 000~10 000元B=-0.873;P<0.05).结论 应加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疫苗及疾病相关知识方面的宣教,重点针对农村户籍、儿童母亲、低文化、低收入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接种知晓率.

    作者:蔡琳;陆家海;方琼;王永刚;段利娜;林宝妮;曹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8-2013年某三级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郑州市中医院2008-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医院传染病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中医院2008-2013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发病数7 841例.2008-2013年传染病发现率依次为2.94%、2.80%、1.65%、1.76%、1.69%、1.79%.报告病例数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乙肝、丙肝、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占全部报告传染病的83.28%(6 530/7841).肠道传染病发病高,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职业主要为散居儿童、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学生、幼托儿童,发病例数分别为2 560例(32.65%)、1 145例(14.60%)、902例(11.50%)、611例(7.79%)、580例(7.40%),合计5 798例,占全部病例的73.94%.发病季节性明显,7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传染病发病略有下降趋势,但仍需要重视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性病的防控.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保护易感人群.

    作者:薛冬梅;马巧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广州市从化街口街社区大肠癌筛查模式初探

    目的 评价不同筛查方法对广州市从化街口街社区大肠癌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筛查对象为广州市从化街口街社区居民,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大便潜血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问卷+FOBT组)(n=2 052例)及“大便潜血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FOBT组)(n=2 051例)筛查方法,比较两种筛查方法对大肠癌疾病的检出率.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及大便隐血检查筛出高危人群745例,阳性率18.16%;其中问卷+FOBT组筛出高危人群403例,FOBT组筛出高危人群342例;高危人群行电子结肠镜发现大肠息肉115例,大肠肠癌3例,大肠炎症18例,其他疾病4例.“问卷调查-大便潜血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方案大肠疾病检出率24.57% (99/403),相对“大便潜血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方法的检出率11.99%(41/3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7,P=0.002).结论 使用“问卷调查-大便潜血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能有效提高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大肠癌早期筛查对于降低广州市从化街口街社区居民大肠疾病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珊;曾山崎;李国文;罗文辉;邓庆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广东省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并殖吸虫流行现状

    目的 了解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并殖吸虫分布现状.方法 调查上坪、中坪、下坪、沙坑、焦坑、石河、甘坑、竹坝、水口和玉石等10个村山溪中的螺蛳和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用检出的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猫、家犬,检查家猫、犬感染情况.结果 甘坑螺蛳卫氏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为0.15‰(3/2 00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和拟钉螺.下坪、沙坑、石河、竹坝、水口、玉石等6个点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在72.22%(13/18) ~86.95%(20/23)间;上坪、中坪、焦坑、甘坑等4个点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均为100.00%(17/17)、(19/19)、(21/21)、(27/27);10个样本点采集的溪蟹为平和华溪蟹.10个样本点溪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总感染率为88.23%,平均感染度分别为49.18%个/只蟹,2.87个/克蟹,感染指数为124.53.石河、甘坑和竹坝村溪蟹尚检出少量斯氏狸殖吸虫囊蚴,3个样本点溪蟹平均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9.65%(23/58),平均感染度为2个/只蟹,感染指数≤0.01.解剖人工感染虫卵阳性猫1只,共检获斯氏狸殖吸虫成虫4条;解剖人工感染虫卵阳性家犬1条,共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21条.结论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为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Ⅰ级),斯氏狸殖吸虫轻度疫源地(Ⅳ级).第一中间宿主分别为放逸短沟蜷和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为平和华溪蟹.

    作者:旋惠娟;翁静;陆予云;李旭文;沈浩贤;黄贤;刘纯康;余若山;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台山市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台山市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和2013年年底开展调查,每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台山市重点初中、普通初中、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采用广东省统一编制的《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非故意伤害行为和故意伤害行为等.结果 台山市在校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的前3位为感到孤独、受到欺辱和行人违章,分别为77.49%、64.12%和59.24%.与2010年相比,2013年男生骑车违章和感到孤独行为发生率上升,而女生想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上升;初中学生骑车违章和想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上升,高中学生行人违章和感到孤独行为发生率上升,而职业高中学生想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上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和2013年严重伤害总发生率分别为15.84%和22.50%,严重伤害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台山市在校青少年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部分伤害行为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并导致严重伤害发生率上升,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或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措施,减少伤害特别是再发伤害的发生.

    作者:伍颖华;梁侨任;陈伟湛;聂少萍;段龙;谭健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LPA对比CA125在卵巢癌不同临床分期中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卵巢癌的监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不同临床分期卵巢癌患者的LPA和CA125含量,同时选择同期68例卵巢良性肿瘤及60例正常体检女性的血浆LPA和CA125作为对照.结果 良性肿瘤组和正常体检组的LPA和CA125值均低于卵巢癌组(P<0.05);卵巢癌患者Ⅰ-Ⅲ期患者LPA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由早到晚呈现上升趋势(P<0.05),但Ⅲ期和Ⅳ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CA125水平也随着临床分期由早到晚呈现上升趋势(P<0.05).此外,卵巢癌患者LPA阳性率要高于CA12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56,P=0.015).结论 LPA与CA125均可作为卵巢癌的监测指标,LPA在卵巢癌检测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吴瑜霞;杨秀华;曾瑞兰;杨英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克拉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肺炎支原体(MP)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探讨克拉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感染组及克拉霉素治疗组,每组20只,建立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克拉霉素治疗组用克拉霉素治疗5d.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NF-κB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 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呈间质性炎性改变,肺泡间隔增宽,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在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内有渗出;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发现,相比于对照组,MP感染组小鼠肺组织NF-K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MP感染组相比,克拉霉素治疗组小鼠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RT-PCR方法检测发现,MP感染组小鼠肺组织NF-κB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比于MP感染组,克位霉素治疗组小鼠肺组织NF-κB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克拉霉素可显著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NF-κB水平.

    作者:牛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对腹部手术围手术期脓毒症监测及预后的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入选住院的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患者102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脓毒症组(n=64)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SIRS,n=38),脓毒症组根据预后(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36例)及病情严重程度(一般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组20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3例)分组,比较各组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64例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死亡的预测结果.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SIRS组,脓毒症患者死亡组PCT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一般脓毒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随病情程度加重,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75,P<0.05);对64例脓毒症患者死亡预测的血清PCT值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74,血清PCT的佳阈值为1.28ng/ml,其对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2%.结论 血清PCT值可作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脓毒症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指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病死率.

    作者:雷艳;张辉;李超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圳某区2009-2014年418例成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某区≥18岁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4年深圳某区≥18岁成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深圳某区共报告成人麻疹418例,年平均发病率2.79/10万.3-9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占发病数的85.17%(356/418).病例男女性别比1∶1.01,主要集中在20~35岁发病,占70.57%(295/418).以工人和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主,分别占38.04%、31.10%,外地户籍病例占65.79%(275/418).有95.22%的成人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近3年成人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外来劳务青工属于麻疹防控重点人群,需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力度,必要时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作者:刘国栋;蔡庭玉;汤腾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