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潞党参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分析

樊点莲;杨阿罗

关键词:潞党参, 重金属, 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潞党参中重金属的含量和部分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并评价太原市售潞党参药材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潞党参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色谱柱为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检测器为63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载气为高纯氮,进样口温度为210℃,检测器温度为300℃,进样量为1μ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铅、镉、汞、砷含量。高频发射功率为1500 W,预混室温度为2℃,冷却气流速为15.0 L/min,载气流速为0.8 L/min,蠕动泵速为0.1 ml/s,补偿气流速为0.3 L/min,进样深度为8 mm。结果:9种有机氯农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100μg/L(r≥0.995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3.7%;加样回收率为97.0%~104.0%(RSD≤1.9%,n=9)。铅、镉、汞、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5、0~0.025、0~0.005、0~0.025μg/ml(r≥0.999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9.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106.7%(RSD≤3.8%,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潞党参中重金属的含量和部分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太原市售潞党参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早期复律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早期复律的影响。方法:58例特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钠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每日1次,待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5左右3周后口服胺碘酮转复心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用法同对照组)+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 U,皮下注射,q12 h,连用3~5 d,在INR 2.5左右时停用,3周后开始转复心律,如患者心率较快,给予胺碘酮负荷剂量150 mg,以1 mg/min维持6 h,以0.5 mg/min维持24 h以上;如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口服胺碘酮转复心律,胺碘酮应用4周未能复律或QTc>0.50 ms者,停服胺碘酮,改用控制心率药物加华法林治疗。两组患者心律转复后均继续服用华法林4周,维持INR在2.5左右。应用胺碘酮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转复率、复发率、转复时间、胺碘酮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复率、复发率、转复时间、胺碘酮总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可提高房颤早期复律成功率,不增加出血及栓塞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作者:毛庆录;徐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Δ

    目的:系统评价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试验组)对比单用咪唑斯汀(对照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1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23,95%CI(1.16,1.31),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亚组分析表明咪唑斯汀联合不同H2受体拮抗药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71,1.44),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咪唑斯汀,且安全性相当。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作者:尤文挺;陈虎;李妙海;陈才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乌司他丁对心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成功但并发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CPR)成功但并发复苏后综合征(PRS)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6例心搏骤停后经CPR成功且并发PR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注射,12 h 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 d。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24、48、72 h时心肌酶谱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羟丁酸脱氢酶(HDB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肾功能指标[肌酐(Cr)、血尿素氮(BUN)]、病情预测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乳酸(La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上述所有指标水平均在同组ROSC即刻上下波动,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控制PRS患者机体的炎症因子,改善病情预测指标,提高存活率。

    作者:卢翔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毛鸡骨草种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毛鸡骨草种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相思子碱为参照物,对10批次毛鸡骨草种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10批次毛鸡骨草种子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经验证,毛鸡骨草种子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毛鸡骨草种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雷朝天;唐哲;甄汉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依卡倍特钠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目的:建立依卡倍特钠原料药中石油醚、无水乙醇、二甲苯和冰乙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G-20M毛细管柱,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7 ml/min,柱温为45℃保持4 min,以10℃/min升至80℃,再以30℃/min升至135℃,保持3 min,进样方式为直接进样,进样口温度为25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石油醚、无水乙醇、二甲苯和冰乙酸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1.952、0.050~1.941、0.024~0.948、0.050~1.947 g/L(r=0.9991~0.9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01.0%、102.3%~103.7%、101.2%~102.1%、100.3%~102.2%,RSD分别为0.7%、0.4%、0.3%、0.6%(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依卡倍特钠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

    作者:邸学;刘艳华;王海波;张慧;王添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院药学部门采用“问答式”实习带教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问答式”实习带教方式在我院药学部门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药学部门实习带教为切入点,分别在门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仓库、临床药学室、制剂室和药品检验室实行“问答式”实习带教,总结该带教模式对实习生、带教教师、药学各部门人员及患者的作用。结果与结论:带教教师,药房、药库、临床药学室、制剂室、药品检验室负责人及患者对于“问答式”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为100%,实习生的满意度为94.5%。“问答式”带教方式下,实习生、带教教师、药学各部门人员均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患者的用药咨询能得到及时解决,对部门总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作者:吴晏玲;吴渊文;胡位;潘小明;夏璐露;陆佳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盐酸小檗碱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盐酸小檗碱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收集盐酸小檗碱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观察性研究,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合计2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片可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WMD=18.97,95%CI (2.25,35.70),P=0.0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WMD=31.04,95%CI(7.17,54.91),P=0.01]、甘油三酯[WMD=1.07,95%CI(0.39,1.74),P=0.002]、总胆固醇[WMD=1.31,95%CI(0.79,1.84),P<0.001]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小檗碱片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续畅;刘学龙;倪建腾;吴真;马致洁;赵奎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6例有高危因素的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至3个月予以弹力袜物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支,皮下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利伐沙班片1片,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股浅静脉内径(FSV)、腘静脉内径(POPV)、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D-二聚体(D-D)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SV、PO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POPV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P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仍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利伐沙班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

    作者:侯训凯;林永杰;石恩东;王炳臣;王国伟;孙庆山;王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黄金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Δ

    目的:建立黄金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盐酸小檗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5~20.0μg/ml(r=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为97.7%~102.1%,RSD为1.68%(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金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

    作者:陈良;刘炜;葛朝伦;田红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某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行为及运营状况的影响评价Δ

    目的:为推动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系统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省5%的乡镇卫生院为样本,通过发放调查表获取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2009、2010年)和实施后(2011-2013年)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卫生服务情况、收支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比和评价。结果:本次共调查了46个乡镇卫生院,回收乡镇卫生院机构调查表46份。样本乡镇卫生院平均床位数由2009年的15.1张增加到2013年的19.4张。年度平均门诊量由2009年的1.12万人次上升到2013年的1.61万人次,年度平均出院人次由2009年的644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924人次。政府财政投入占总收入比例由2009年的25.9%上升到2013年的47.1%,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由54.9%下降到29.7%,药品利润率由25.5%下降到3.7%,收支结余亏损比例由17.4%下降到4.3%。辖区人口年平均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次数从2009年的0.47次增加到2013年的0.74次,次均住院和门诊药品费用分别由805和28.1元下降到718和24.1元。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门诊服务未产生消极影响,对住院服务利用则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药品经济负担,但是卫生总负担却没有下降。这表明单一依靠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来控制过快上涨的卫生费用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医药卫生的综合改革、协同、联动,才能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李熹;吴群红;高力军;郝模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基于我院和国内部分地区的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现状及其优先使用相关因素研究Δ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分别以抗高血压药和口服降糖药为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与国家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2012-2013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的比例分别为21.20%和18.75%,呈下降趋势;抗高血压药类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仅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的14.05%和13.70%;缬沙坦胶囊、比索洛尔片、氨氯地平片的普通GMP产品与其同通用名的单独定价药品相比在用药频度(DDDs)上并无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北京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上海、广州地区三级医院2011-2012年阿卡波糖片的单独定价药品DDDs远远高于其同通用名的普通GMP产品。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及国内部分地区的临床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其优先使用的因素包括医保报销机制、相关知识知晓率、医师用药习惯、追求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及公众对国家基本药物的知晓率;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保报销制度,多措施联合应用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

    作者:赵程程;闫素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1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高切黏度[MD=-0.87,95%CI(-1.24,-0.50),P<0.001]、全血低切黏度[MD=-2.43,95%CI(-3.99,-0.87),P=0.002]、红细胞比容[MD=-0.05,95%CI(-0.10,-0.00),P=0.04]、血浆黏度[MD=-0.58,95%CI(-0.78,-0.38),P<0.001]及纤维蛋白原水平[MD=-1.06,95%CI(-1.65,-0.47),P<0.001],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有改善作用。受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作者:李莎;王芳;马兰;梁婵;陈孙欣;刘皈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双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滋补肝肾丸中4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滋补肝肾丸中女贞苷、特女贞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lite C18,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0~30 min为224 nm、30~50 min为351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女贞苷、特女贞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6.75~135.00、6.54~130.80、4.90~98.00、6.42~128.4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0.9998、0.9994、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25%;加样回收率为96.15%~99.96%,RSD<2%(n=6)。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滋补肝肾丸中女贞苷、特女贞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玉娟;陶利;崔苏镇;梁竹;周金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度一致性评价

    目的:建立盐酸马尼地平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一致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6.8 g溶于1000 ml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4.6)-乙腈(49∶5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以0.1 mol/L盐酸溶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0)、磷酸盐缓冲液(pH 6.8,加入0.5%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转速为50 r/min,分别考察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度,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二者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盐酸马尼地平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625~20μg/ml;仪器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的RSD<2.0%;3种溶出介质中的回收率为92.86%~102.97%,RSD分别为1.9%、1.8%、2.7%(n=9)。3批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0.1 mol/L盐酸溶液中15 min时溶出度均大于85%,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0)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8,加入0.5%十二烷基磺酸钠)中f2值均>50。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盐酸马尼地平片的溶出度;同时,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故认为质量一致性较好。

    作者:吕亚军;蚩晓娜;谷志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我院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34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中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45例患者中,用药过程中发生白细胞持续减少的患者有205例,占15.24%。其中,60岁以上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54.15%;联合用药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57例,占联合用药总例数的20.14%,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发生率(13.9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63.36%,显著高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发生率(3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3.0×109~3.9×109 L-1的有113例,占白细胞减少总例数的54.63%,与其他白细胞计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无不适主诉及明显临床症状,且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且联合用药及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更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相关的白细胞减少虽可治愈,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故应在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汪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鲜天麻冻干粉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为建立鲜天麻冻干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天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9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鲜天麻冻干粉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天麻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9~14.5μg/ml(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0%;加样回收率为98.07%~102.70%,RSD为1.7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鲜天麻冻干粉的质量控制。

    作者:左爱萍;王传方;潘梅;唐靖雯;张丽艳;吴浩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GC法同时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19095N-123 INNOWAX毛细管柱,柱温为120℃,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载气为氮气,柱流速为6.0 ml/min,空气流速为450 ml/min,氮气流速为40 ml/min,分流比为20∶1,进样量为1μl。结果:樟脑和薄荷脑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612~6.12、0.593~5.93 mg/ml(r=0.9999、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00.7%、98.7%~100.7%,RSD分别为1.0%、0.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的含量。

    作者:苟林宏;安宝文;王俊丽;刘肸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HPLC法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巴俄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测定二苯乙烯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哈巴俄苷、二苯乙烯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5558~8.8934μg(r=0.9999)、0.0106~0.3402 mg(r=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8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0%~101.35%、96.67%~100.83%,RSD分别为1.43%、1.4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婧;黄维洁;杨苏蓓;张如松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了解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虽然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新分支,但却明显有别于蛋白质组学,主要体现在其调节生命活动方面。药物研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目标识别、作用机制阐明、信号网络构建、药物重新定位和复合分层、药物毒性预测、药效学和目标接触生物标志物识别以及患者的分层等,而在计算机软件分析的帮助下,利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有助于以上各个方面研究的顺利开展。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冬;郑礼胜;雷勇胜;钱钧强;王晨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试验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10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1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5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2组患者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臂丛神经注射。观察各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和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时间,镇痛和肌松质量,麻醉诱导前(T0)、神经阻滞10 min(T1)、手术开始(T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首次疼痛评分<对照1组<对照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对照1组>对照2组;T1、T2时各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同组T0时,且T2>T1>T0,但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镇痛和肌松质量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μ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明显改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缩短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立梓;曹雪黎;廖小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