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卵巢囊肿蒂扭转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共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75例(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4±5.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7±2.2天,未发生切口感染,手术治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安全性高,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共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75例(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4±5.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7±2.2天,未发生切口感染,手术治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安全性高,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作者:高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按带教临床路径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实施传统带教,实验组在带教临床路径基础上,按专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并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李玉珠;吴赛芬;赵翠兰;莫心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α-HBDH酶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血清α-HBDH酶检测,同时设立3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1)40例肌钙蛋白T( cTnT)正常的脑梗死患者平均血清α-HBDH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大面积脑梗死组α-HBDH值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3)脑梗死恢复期血清α-HBDH值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α-HBDH可用来判断脑梗死后是否有新的梗死或梗死面积是否扩大及病情好转与否的一个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苏建华;林伟;唐金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传统经皮立体定向硬通道颅内钻孔外引流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捷;闫斌;王猛;王涛杰;朱炎;徐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康复医学科康复病房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资料。52例患者均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52例患者干预前后的如下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护理前后对比,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芸;郭文淑;贾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临床治疗分析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外源性暗色真菌侵入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以疣状增生、化脓、瘢痕性挛缩为特征的慢性深部真菌病。该病是由自然界一组腐生性真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一般通过外伤处侵入皮肤深部,经过一定的时间由菌丝相转成酵母相硬壁孢子,其孢壁的抗原性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炎症反应,形成慢性肉芽肿[1]。原发病灶的病原菌可通过淋巴管、组织间隙和自家接种的途径向远处播散,形成新病灶。

    作者: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赏识理念减少职工医院急门诊护患纠纷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在急门诊实施赏识理念减少护患纠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增强医护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原因。(2)10名护理人员阶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人,观察组护理人员将赏识理念运用于每一位就诊人员。结果:均接诊5000名患者后,运用赏识理念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投诉率下降。结论:赏识理念降低了就诊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T1ρ-MRI定量分析技术探讨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T1ρ-MRI定量分析技术在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关系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按诊断标准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者及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各30名进行膝关节MRI检测,采用T1ρ-MRI定量分析技术分析3者关节软骨的变化,同时对上述患者的关节液进行蛋白多糖含量( PG)、腰2~4椎体( L2~4)、骨密度( BMD)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3组患者的相关关系性。结果:T1ρ值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呈显著相关(r=0.487,P<0.001);与骨质疏松症严重度呈相关(r=0.302,P<0.001);与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呈显著相关(r=0.461,P<0.001)。按ISOA分级:PG在3组疾病轻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重度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T1ρ弛豫时间与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密切相关,T1ρ成像可以作为客观、敏感地检测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有效手段。并显示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

    作者:林锦乐;李毅;林石荣;林少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2年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危险的事件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明显好转,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危险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彦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通气模式对ARDS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2种不同通气模式在ARD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SIMV(VC)+PSV+高PEEP 模式组)和B组(BIPAP组)。将2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的呼吸,心率,PaO2, PaCO2,PaO2/FiO2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24小时的PaO2,PaCO2,PaO2/FiO2,心率,呼吸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 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SIMV( VC)+PSV+高PEEP模式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综合优势明显。

    作者:张军武;陈世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诊断方式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临床诊断试在乳腺肿块性质诊断过程中的优势、价值,以及2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2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肿块性质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乳腺肿块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目的:探讨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可行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09年8月收治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行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从深至浅依次修复冠突骨折、前方关节囊、桡骨小头骨折、内外侧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结果:术后随防6个月~5年,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5%。结论: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是一种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较好入路选择。

    作者:林国叶;刘航涛;黄玉栋;龚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脑病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病血清TNF-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和健康新生儿各73例,使其在各方面有可比性。测定2组新生儿的TNF-水平,并采用NBNA评价脑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随着NBNA评分降低,TNF-水平逐渐升高,上述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通过测定血清TNF-水平,可以对新生儿脑病脑损伤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点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重点肌群强化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安全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接受脑卒中偏瘫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锻炼组与对照各63例。其中2组均接受现代功能康复技术的步行训练与平衡训练,锻炼组在上述基础上强化加入髋外展肌群的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使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以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类分别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进行评定,治疗结束后持续随访直至半年后,记录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BBS,Holden的功能步行分类级别较治疗之前有着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锻炼组的评分级别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结束的半年内锻炼组患者发生跌倒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锻炼的基础上增加重点肌群的锻炼可以明显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加快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屈泽;李宣;黄元芳;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治疗,疗程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PANSS和TESS评价其治疗效果和有无副作用。结果:经齐拉西酮治疗后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的 PANSS总分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比治疗前低( 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蒋燕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接收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患者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黄疸病患者7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我院蓝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些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的意义。结果:7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其中61.84%患儿1次治愈,28.95%患儿2次治愈,6.58%患儿3次治愈,28.95%患儿4次治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7.89%黄疸消退后在4.0~7.6小时有轻微黄疸反弹,在2天后消退。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蓝光照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护理,对于新生儿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5例危重患者纤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行PDT,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DT手术成功率100%。本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直视下PDT方法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

    作者:张宇;郭庆章;唐峰;邢立举;翟秀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未十分明确的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又称为高血压病。它占所有高血压的95%左右,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尚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治愈133例;占97.8%,死亡3例,占2.2%。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曹莉;张玉;许宗菊;杨倩;李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月期间,抽取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被我院确诊为慢性胃溃疡患者76例,在结合用药指导、心理治疗、健康护理、生活调理等综合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同时选取65名患者做一般护理,并将其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7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在医生的有效治疗和医务工作者针对性的护理下,临床治理效果十分明显,76名患者全部病愈并如其办理出院手续,没有发生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的现象。结论: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慢性胃溃疡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十分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实现更加有效的病情治疗效果,在临床过程中提倡积极推广。

    作者:杨再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