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9例,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CRP水平,并将CHD组患者按CAG病变不同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以上病变组34例,比较各组间CRP的差异.结果 CHD各组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MI组、UA组CRP水平高于SA组,AMI组CRP水平高于UA组(P<0.01),冠状动脉双支以上病变组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结论 CRP浓度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与冠脉病变有关.
作者:江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SARS低发区不同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缓解压力的措施.方法 采用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调查14个有关行为心理问题和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况.结果 普通医院、疾控机构和传染病院的医务人员对SARS的认识与行为表现不同,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况也存在差异.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医务人员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保健服务.
作者:艾维莉;林新勤;葛利辉;徐永芳;莫若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安定联合654-2在活跃期延缓或停滞时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产程进入活跃期出现延缓或停滞的产妇78例,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安定10 mg+654-2 1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38例,未使用安定及654-2.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 治疗组的活跃期延缓或停滞明显改善,活跃期缩短(P<0.01),剖宫产率下降(P<0.01),第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分娩过程中发生活跃期延缓或停滞时使用安定联合654-2有促进产程进展作用.
作者:吕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90~109 mmHg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口服培哚普利4 mg、氢氯噻嗪12.5 mg,每日一次,观察8周后血压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分别为21.38士9.33 mmHg和18.63士8.42 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血压(P<0.01),降压总有效率为93.33%(28/3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安全性较好.
作者:杜红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对472例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8.47%(40/472),其中早发癫痫67.50%(27/40),迟发癫痫32.50%(13/40).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皮层病灶继发癫痫高于皮质下.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原因与卒中类型和病程相关,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早发癫痫多取短程治疗,迟发癫痫需长期规范治疗,脑电图异常对指导临床用药、预防性治疗癫痫有益.
作者:黄宁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恢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设立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盐酸丁略地尔治疗组(50例)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6例).治疗前后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张成忠;蒋恒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高脂血症患者96例,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于晚睡前口服.观察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症状、肌病、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月、6月后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TC、TG、LD-L-C、HDL-C治疗3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60.61%、78.33%、34.09%,治疗6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6.67%、85.00%、45.45%.结论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有肯定的疗效,同时是安全的,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作者:李立定;潘祥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水平与输卵管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证实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Ⅰ组)60例,按孕周相同的配伍原则,以1:1:1随机收集同期就诊的自然流产患者(Ⅱ组)60例,正常宫内妊娠妇女(Ⅲ组)60例,比较其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检测结果.结果 输卵管妊娠组肌酸激酶水平高于其它两组,而孕酮水平低于其它两组(P均<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水平是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辅助方法.
作者:叶雪凤;叶灵珍;陈家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治疗儿童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44例偏头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对照组口服消炎痛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治疗儿童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赵素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激素使用时间长短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激素使用及其时间长短与COPD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 使用激素与未使用激素的COPD患者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7.58%、6.1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激素使用<3天与7~13天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3~6天与14~21天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使用激素增加了COPD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风险,而激素使用时间越长,发生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风险越高.
作者:张九进;陈显源;黄捷敏;梁宇峰;朱琳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接套扎子宫下段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需作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直接套扎子宫下段法(A组)与常规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B组)各51例,对其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1),住院天数、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腹腔镜下直接套扎子宫下段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气管炎疫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管炎疫苗治疗.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及治疗后患儿血清IgG、IgA、IgM结果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感染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血清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气管炎疫苗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覃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3年6~8月我院妇产科对55例初产妇(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陪伴分娩,与同期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接产方式,由助产士按要求轮班对产程进行观察处理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孕妇各产程、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产时、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45%,对照组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9.09%,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2.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陪伴分娩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卡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全麻(general anesthesia,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GE)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分为GA组与GE组各20名.玫瑰花环实验法检测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等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时间与组别的比较,其C3bR及ICR的花环百分率其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3bR及ICR的花环百分率术前24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与72 h的C3bR及ICR的花环百分率均比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与72 h比较,GA组与GE组患者C3bR及ICR的花环百分率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A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0.01).结论 GE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小于GA,更加适合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应用.
作者:吴丽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的适宜时间.方法 把810例绝经后行取IUD术的妇女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70例,三组妇女取IUD术前均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 mg.A组置药后30 min,B组置药后1 h,C组置药后2 h,分别施术,观察各组置药后宫颈扩张情况,如5号宫颈扩条能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为宫颈扩张满意.结果 A组、B组、C组宫颈扩张满意率分别为67.78%(183/270)、88.89%(240/270)、90.0%(243/270),B组与A组宫颈扩张满意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35.45,P<0.01),B组与C组宫颈扩张满意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18,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IUD术前1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 mg可使宫颈扩张满意,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包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农村基层医院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分别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奥美拉唑组较雷尼替丁组的治疗有效率高,止血疗程短.结论 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雷环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780例PICC按穿刺部位分为A组(穿刺点位于腕关节上4横指至肘窝下2横指处)共625例、B组(穿刺点位于肘窝下2横指处)共1102例、C组(穿刺点位于肘窝上4横指处)共53例,回顾性分析各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A、B、C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6.99%、3,77%,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A组的发生率稍低.结论 PIC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很多,涉及到置管时的操作、置管前后的护理等等,肘窝下2横指处的静脉可能不宜作为PICC穿刺的首选部位.
作者:黄石群;胡敏芝;梁艳芳;龙碧霄;彭瑞娟;黄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比较黛力新与尼莫地平两种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每日服2次,1片/次,对照组43例,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每日3次.两组各服8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及72.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91,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尼莫地平,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黎成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要求无痛人流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异丙酚和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单独使用异丙酚,观察患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术中异丙酚的用量较对照组少(P<0.01),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宫颈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三者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性,术中、术后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作者:黄滢燕;黄容清;谭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滴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毛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PH4 40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平均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喘憋、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PH4治疗毛支效果确切.
作者: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在初期颅高压患者不同颅内压水平的相关变化,进而预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方法 对200例颅脑病变患者所行的393次腰椎穿刺测压前均行TCD检查并记录血压,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随着ICP升高,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Vs)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Vd)减慢,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依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平均动脉压(MAP)所得预测颅内压(ICPe)及脑灌注压(CPPe)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1.496+2.807×PI+0.088×MAP;CPPe=1.496-2.807×PI+0.912×MAP.预测和实测的ICP、CPP显著正相关(r=0.757、0.961,均P<0.01),预测差值在0.667 kPa(5 mmHg)内阳性预测率均为78.63%.结论 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和参数改变可较准确预测ICP、CPP,在颅高压初期对2者的预测准确性完全一致,且不受动脉血压的明显影响.
作者:袁军;邱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9例使用拉米夫定出现YMDD变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100 mg/d,12周后停拉米夫定,继续使用阿德福韦酯至24周;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2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好转,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乙肝肝硬化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发生YMDD变异后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较快出现血清病毒学应答,能改善肝功能,减缓病情发展,并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兴忠;吴杭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普罗帕酮(心律平)+胺碘酮静脉给药与单纯胺碘酮静脉给药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8例接受心律平+胺碘酮治疗,B组以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2 h、12 h、24 h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A组2 h内心电图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12 h、24 h内转复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律平+胺碘酮静脉给药2小时内转复心房颤动成功率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作者:杨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冬眠治疗并控制体温3~7天.结果 患者术后存活39例(69.6%),死亡17例(30.4%).对3 9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Ⅰ级18例(3 2.1%),Ⅱ级10例(17.8%),Ⅲ级5例(30.4%),Ⅳ级6例(19.7%).结论 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冬眠治疗,可降低伤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莫万彬;杜贻庆;周晓坤;王文波;阳永东;唐乐剑;夏学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损伤,大多数病例是骨折线波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我院于2002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有选择地使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移位的新鲜尺骨鹰嘴骨折,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富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桡骨茎突腱鞘炎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慢性劳损所致.该病多发于中年妇女,近年来也多见于哺乳期中的青年妇女,尤其是初产妇较为典型,多呈急性发作.局部封闭疗效确切,简单易行,且复发率少.2001年~2005年我们收治43例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须钦;陈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新;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诊断及处理上的缺陷,漏诊、误诊并不少见.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68例,误诊34例,现就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急症,在新生儿早期尤为常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迟治疗,并极易发生后遗症,造成预后不良.
作者:李代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抗青光眼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虽然近期有人采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1],但Cairns(1968)设计的小梁切除[2],手术并发症少,操作比较简单,仍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我院从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对67例(72眼)原发性青光眼采用一种改良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许建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留置胃管方法是基础护理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但常规的置管方法在特殊患者中出现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现象[1].昏迷和神志清醒但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吞咽反射均消失或迟钝,不能有效合作,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难以成功,反复插管可致声带损伤、声门水肿和咽部分泌物增多.
作者:凌世英;孙继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1].除了少数肛门狭窄患儿外,均需手术重建肛门位置和功能.由于患儿年龄小,加之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如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皮肤薄嫩等,导致术后发生并症较多,如感染、肛门狭窄、肛周皮炎、肛门失禁等,不但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对患儿的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有很大的损害[2,3].
作者:韦桂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由于细胞学检查的进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普遍提高,子宫次全切除术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雪琴;马海兰;罗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枢神经系统(CNS)黑色素瘤是极罕见的恶性肿瘤,我们1972年以来收治6例,其中颅内5例、脊髓1例、2例于1978年中华外科杂志报道.结合复习文献讨论,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韦向亮;李皿;梁裕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当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已成为现实的全球问题[1].为了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我院根据产房工作特点,自2004年7月以来打破传统排班方式,对助产士实施弹性工作制,助产士的在岗人数和上班时间完全由产妇的需求来决定.该模式运行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带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又是易混淆的两种病变,存在多病变共存及相互影响的现象,但两病的治疗原则不同,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率高,因而并不首选手术治疗,故术前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钟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鞘膜积液是小儿常见的疾患之一,我院2004年5月~2007年1月开展腹腔镜内环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鸿飞;覃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米托蒽醌(MTZ)化学结构与阿霉素相近,由于对心脏毒性较低,及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已广泛应用于抗白血病治疗.它与阿糖胞苷(Ara-c)的协同作用及对蒽环类抗癌药的不完全交叉耐药,在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较好的疗效[1].
作者:黄枝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S)又称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病因不明,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症状,侧卧位时腰部蛛网膜下隙穿刺脑脊液低于70 mmH2O(1 mmH2O=0.0098 kPa)的少见综合征[1].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来势凶猛,处理棘手,病死率高,呼吸机应用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通气治疗方式为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生儿出生后血液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J],穿刺难度大,且经常出现溶血、凝血、出血不畅,有血泡等现象,影响血标本质量延误检查,或因采血标本量不足而需重新穿刺,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黄燕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卡氏肺胞子虫肺炎(PCP)是艾滋病(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随着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增多,PCP患者逐渐增多.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132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葵;蒙志好;吕康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使用双J管作为内支架引流尿液,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致敏、不易发生尿碱附着、组织相容性好的优点.解除了尿路梗阻、防止上尿路术后漏尿和狭窄;减少了肾脏外引流管易发生感染、引流管脱落、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但也存在应用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2003年3月~2007年3月应用颅骨固定钉联合医用胶修复治疗闭合性颅骨凹陷骨折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清锋;梁树恒;张天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损伤中常见的急症,脾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6例外伤性脾破裂迟发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农卫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参加中国医疗队,执行援助非洲尼日尔医疗任务.其间收治巨大膀胱阴道瘘患者13例,经腹腔径路游离带蒂腹膜瓣作修补,全部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武平;林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乳头溢液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5%~10%,常是乳腺癌或癌前病变的征兆,须及时治疗.1998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乳头溢液病人54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邱超学;张琴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危重新生儿的及时抢救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抢救能否成功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和急救设备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医疗资源设置的问题,很多医院并不具备重症新生儿救治的能力,所以新生儿转运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瞿柳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从1994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了105例锁骨骨折病人.对其中的68例采用不同的克氏针固定方法,其中36例采用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32例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种方法,改良克氏针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克氏针固定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纯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正常妇女,健康孕妇与糖尿病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 800例孕妇分为糖尿病组(48例)与健康组(752例),选取10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念珠菌培养阳性率,有症状感染率,混合感染率以及念珠菌菌种情况.结果 糖尿病孕妇,健康孕妇与正常妇女各组间念珠菌感染率,有症状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混合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菌种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孕妇中念珠菌感染比例较正常妇女高,而并发糖尿病的孕妇更加危险,并且有症状感染机会高于健康妇女,但是感染菌种差异不大.
作者:何英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英提取物(Solanum lyratum Thunb extract,STE)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CF-7细胞,以2.5、5、10 mg/L STE处理MCF-7细胞48小时,并以2.5 mg/L顺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TUNEL法检测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E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01),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STE具有诱导MCF-7细胞凋亡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及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韦星;李朝敢;农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T4C)与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肾脏损害关系及科素亚的干预作用.方法 检测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EDN组68例、未合并肾病组-T2DM组45例)尿中TGF-β1、T4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EDN与T2DM组TGF-β1、T4C水平差异,并就EDN组科素亚干预前后TGF-β1、T4C、UAER水平差异及三者之间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DN组TGF-β1、T4C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科素亚干预前后分析表明,EDN组尿中TGF-β1、T4C与UAER之间具有较高正相关性(P均<0.01),科素亚干预后三者水平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 EDN组尿中TGF-β1、T4CEDN肾脏损害有较密切关系,尿中TGF-β1、T4C水平可以作为EDN诊断和监控指标;科素亚对TGF-β1、T4C、UAER有一定干预作用.
作者:陈宽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肺通气功能各个指标对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综合分析预测指标与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测,追踪手术患者术后1月内心肺并发症(PPC)的发生情况,综合分析肺功能指标对手术耐受力与PPC的评估能力.结果 26例手术患者有8例术后1月内出现PPC(29.2%);有、无PPC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肺功能指标有:FVC、FVC%pred、FEVl及MVV;术前FVC<2.0 L,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VC<60%pred,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EVl<1.5 L,PPC发生率是75%;术前MVV<50 L,PPC发生率是50%;不同年龄与PPC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术前肺通气功能能够评估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规肺功能极低者发生PPC的机率大.
作者:陈桂莲;李挺;张清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内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内及17例正常对照者皮肤中CXCR3 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XCR3 mRNA的表达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PASI)的关系.结果 银屑病皮损内CXCR3 mRNA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内的表达水平(P<0.01).银屑病皮损内CXCR3 mRNA的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465,P<0.01).结论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3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马泽粦;周志刚;李常兴;胡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生化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缺陷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从而引起各种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胰岛素能促进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异生,是糖尿病(DM)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尹海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 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往称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围生期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刘秀姣;梁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是把目前好的研究证据与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愿三者结合来决定诊疗策略的过程.
作者:韦建宝;韦洁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反应比其他许多疾病的心理反应更为严重,因为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的丧失是突发的,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极易导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1].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长期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社会功能等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周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产痛很难避免.产痛即伴随母亲的痛苦,约有50%的产妇分娩时感受到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35%的产妇感受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尚可忍受;仅有15%的产妇分娩时有轻微的疼痛感觉[1].因而分娩镇痛是产科医护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罗琳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子宫颈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湿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即CIN-1、CIN-2、CIN-3)及宫颈癌.50%~70%的已婚妇女患有宫颈糜烂.
作者:陈援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隐睾系一种先天发育异常,发病率约为0.7%~0.8%[1].在妊娠后3个月,睾丸应从腰部逐渐下移并经腹股沟管降至阴囊.如果有内分泌、遗传和机械等因素影响,则睾丸下降受阻并停留在腹内、腹股沟管或阴囊上部、则称之为隐睾或睾丸下降不全.
作者:黄世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法.李立新等[1]报道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腰痛疼痛为主216例,腰臀疼痛为主20例,且均有L4~5节段压痛,说明手术不能使所有患者均解除症状,且手术并发症较多,如神经根激惹、马尾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
作者:吴镇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甲型肝炎(甲肝,Hepatitis A,HA)是由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1].甲肝在全球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不同地区HAV流行率为15%~100%,估计每年发生临床型甲肝约150万例[2].
作者:梁华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它是使用冬眠药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休眠和低温状态,从而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增强脑细胞对创伤和缺氧的耐受性,因而可防止或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
作者:简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上许多眼病,特别是严重的眼外伤,全眼球炎等,须做眼球摘除术,或眼内容物剜出术,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如:下睑板沟凹陷、下睑缘下沉义眼陷没、呆滞,不能转动、义眼滑脱等,影响美容.
作者:崔彩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到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是髋部常见损伤之一,根据创伤能量大小可发生在任何成人年龄段,临床上以老年人多见,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多数患者是在走路滑倒,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发生骨折.
作者: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恙虫病是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人感染时,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毒血症状、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1],亦可导致多脏器损害.现将我院2004年3月~2006年月10月收治的60例恙虫病中合并多脏器损害的42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雁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胃体及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手术范围广,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饮食恢复晚,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1].因此,我院自2000年8月~2005年5月对49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给予肠外营养,术后48 h小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物质输注,肠内营养为7~12天,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玲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效的方法,术后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术后严密的监护及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的效果[1].
作者:苏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跨国交流日益频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西,异地就医普遍,如何针对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及不同道德价值观念的服务对象,使他们的病情都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作者:黄小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子宫脱垂并阴道壁膨出是中老年妇女较常见的疾病,阴式子宫切除与阴道前后壁修补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但该手术视野小,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需要医护人员紧密配合[1].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25%,其发病急,病情危重,大多(90%)为突然大量的呕、解血,首次出血病死率可达50%左右.40%的患者表现为反复呕血,并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控制出血是抢救的关键.
作者:宁康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胃肠外营养可为各类重危病人补充营养物质和治疗,特别是不能从胃肠道摄入或摄入不足者提供营养支持,是支持生命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机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韦翠英;陆珊珊;郑雪;冯鹏雄;王广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吞咽能力差,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各种原因如胃食管反流、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等疾病均可引起应激性胃黏膜出血.现将15例上消化道出血早产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滕高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院前急救是以抢救院外急危重症病人和应付社会上各种突发意外灾害事故为主要工作方向.钦州市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地区,管辖两县(灵山、浦北)三区(钦南、钦北、钦州港区)的地级新兴城市,全市人口300多万,随着钦州市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逐渐的老龄化等,钦州市各类急、危、重病人日趋增多.
作者:张绍权;陈哲;潘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或操作技能,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得感性与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或过程[1].
作者:陆青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虽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导入得好不好,是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覃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唑菌体第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可继发感染、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而导致死亡.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病历介绍患者男性,23岁,外伤致左下肢疼痛、流血、活动障碍5小时入院.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神清,头颅五官端正,心肺腹未见异常,左小腿前内侧有4×2.5 cm伤口,胫骨骨折外露,左大腿中段肿胀、畸形、压痛、有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左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感觉正常.
作者:兰昱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这些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滑囊、滑膜等,属中医的筋肉范畴.内因有:①肝肾不足,精血亏虚;②气血虚弱,筋失所养;③内伤七情,气滞血淤;④饮食失节,痰湿内生;⑤少动不动,耗伤气血.
作者:梁立;梁大广;吴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偏头痛起病急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是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2003~2006年,笔者采用中药疏肝解郁法治疗偏头痛34例,同时与尼莫地平片治疗的34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利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具有自限性和反复性,发病年龄25~45岁居多.2004年10年~2006年10月,我们采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6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成功率已达到95%以上[1],但该药流的主要副反应是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和出血量多,虽然加用了催产素及抗生素,但疗效仍不显著[2],部分患者不得不行清宫术.
作者:陈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钦州市狂犬病在静息了十几年后,近年来又死灰复燃,而且疫情越来越严峻,病死率居我市传染病死亡率之首.为了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现将我市狂犬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黄莹莹;黄秀清;庞耀;邹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市近年来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掌握死因及变化趋势,探讨干预策略,降低死亡率,笔者对全市2001~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杨桂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乳牙龋病是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解百色市城区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本文对2001~2005年本院体检的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钟润;农建伟;潘美馨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