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7年5期文献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常规对3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30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6例,检出率为5.3%,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透明)细胞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在外检时细致、系统地多取材,仔细阅片,以免造成漏诊,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余鹏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低出生体重儿42例(观察组),每天抚触3次,每次15分钟,共做21天.实验前抽脐血,实验后抽静脉血分别测T3、T4、TSH,并与40例同期低出生体重儿非抚触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抚触后T3、T4升高,TSH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抚触治疗对提高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血中T3、T4,降低TSH,改善甲状腺功能有效.

    作者:林梅;李玉贤;刘运广;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和速碧林联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对照组40例,予血栓通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两组同时以速碧林0.4 ml,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共10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凌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期采用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例Hangman骨折的治疗经验.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失血量为200 ml,术后卧床时间1天,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正常.结论 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骨块间加压可即刻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可在适当保护下早期下地活动,且较少影响上颈椎的功能,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菊明;胡志毅;张宁;宋李军;秦晓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面罩BiPAP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5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在常规化痰、平喘、解痉、抗炎、呼吸中枢兴奋药等治疗基础上,均应用经面罩BiPAP辅助通气;对照组26例予上述常规治疗,比较3小时,24小时的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结果及理论上需插管率等.结果 治疗组在经面罩BiPAP治疗后pH值、PaO2、SaO2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改善明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需插管率12%,对照组需插管率4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使用经面罩BiPAP可改善AECOPD并呼吸衰竭的血气情况,减少需插管率.

    作者:林秾威;陈键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30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50例进行分析.结果 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乃春;高克玲;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健康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健康现状,为开展女性产业工人健康教育,预防相关妇科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区烟业、冶炼、纺织、食品四个行业1485名女工进行妇科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77.31%,共查出妇科疾病24种,其中乳腺囊性增生患病率为61.07%、慢性宫颈炎22.35%、子宫肌瘤16.29%、霉菌性阴道炎5.79%,其余妇科疾病患病率均低于5%.在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同婚姻状况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与年龄、工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接触不良因素、内分泌代谢、劳动保护、生活困难、性卫生等因素为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可疑危险因素.

    作者:龙少康;王小玲;梁新蓉;余业勤;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个体化心理咨询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咨询在围产期保健中应用对孕产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建卡至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除在孕妇学校接受培训、宣教外,还针对孕妇自身情况通过面对面或电话咨询方式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对照组仅在孕妇学校接受培训.结果 经过个体化心理咨询指导的孕产妇孕期负性情绪下降明显,妊娠合并症少,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母亲乳汁分泌足(P<0.05).结论 普及孕妇学校培训的同时加强个体化心理咨询对孕产妇的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建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2例肺癌X线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胸部X线呈现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CT特征.方法 对32例胸部X线呈现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用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21例,阻塞性肺气肿7例,阻塞性肺不张4例;CT征象类型与支气管阻塞病变部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呈现阻塞征是中央型肺癌的早发基本病变表现,临床上用CT常规对支气管继发阻塞征进行肺癌的排查,可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

    作者:李文强;黄昌辉;罗维贵;马德智;李清锋;黄德尤;吴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葛根素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1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纳络酮治疗和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和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恢复时间以及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症状.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60.2±8.4 min和102.3±10.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数分别为13.04%(6/46) 和33.33%(15/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粉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丹参粉针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剂0.8 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100 μ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丹参粉针剂等药物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胆碱脂酶和甲胎蛋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脂酶(CHE)和甲胎蛋白(AFP)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7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分为死亡组(37例)与好转组(39例),比较两组间CHE和AFP的差异.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好转组CHE和AFP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且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CHE和AFP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新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手术中寒颤患者血硒和一氧化氮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寒颤患者血硒(Se)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52例腹部手术中出现寒颤患者(实验组)的血硒和NO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8例腹部手术中无寒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血Se 118.46±54.9 μg/l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 NO 83.5±42.6 μmol/l较实验组高(P<0.01).结论 低硒可能影响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差,因而术中出现寒颤.

    作者:梁寒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程陪伴对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拟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全程陪伴分娩能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赖国玲;张红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0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评价40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方法 对40例冠心病(36例拟冠心病患者,4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结果 40例中冠状动脉狭窄共25例,其中轻度狭窄18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4例,尤以左前降支为多,显示斑块99处,其中钙化斑块51处,中间斑块17处,软斑块31处,仍以左前降支为多.结论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安全、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作者:陈玲;周士成;戴鸿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分析

    目的 观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射血分数以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3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并通过心脏超声测量LVDED、射血分数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LVDED、及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QTd与QTcd在LVDED轻度增大组与中度增大组及重度增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QTd及QTcd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LVDED呈正相关(P<0.05),LVDED越大,QTd及QTcd越大;同时与射血分数、室性早搏的恶性度高低呈正相关.

    作者:李亚芹;刘文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8例患者给予口服来氟米特,同时口服泼尼松,共观察12周,评定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显效时间为3~5周,至第12周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后第4、8、12周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无一例患者肾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申新宏;徐世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喘乐宁、沐舒坦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乐宁、沐舒坦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每组除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综合治疗外, 分别给予喘乐宁、沐舒坦吸入,观察两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 喘乐宁组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咳嗽持续时间均短于沐舒坦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喘乐宁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李向阳;黄崇威;张建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功能不全(RF)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MM患者中34例合并RF;RF的血钙、血尿酸及本周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血肌酐(Scr)≤353.6 μmol/L的RF患者中肾功能可逆为45.4%,Scr>353.6 μmol/L的RF患者,肾功能可逆仅8.3%;肾功能可逆对化疗的总反应率为56.5%,中位生存期27个月,与肾功能正常相比差别无显著性,与肾功能不可逆者相比差别则有显著性.结论 MM合并RF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轻链蛋白、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IgG型及轻链型MM更易合并RF;Scr水平是预测肾功能可逆性的独立因素,而可逆性则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有效的化疗、降血钙、碱化尿液、血浆置换、血液透析、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MM合并RF的预后.

    作者:万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血胃泌素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动态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血胃泌素(GAS)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探讨合理营养方式.方法 根据对胃肠道的耐受情况将87例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营养Ⅰ组,45例),静脉营养+胃肠喂养组(营养Ⅱ组, 42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测定两组患儿喂养前、2天内、3~5天、6~9天GAS 含量,并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胃肠道情况(腹胀、呕吐、大便次数等).结果 两组患儿喂养前GAS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营养Ⅱ组喂养2天内、3~5天、6~9天GAS水平均较营养Ⅰ组高,差异明显(P<0.05),且营养Ⅱ组胃肠道并发症少(P<0.05).结论 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经胃肠摄入营养物能刺激GAS的分泌和释放,减少胃肠并发症.

    作者:黄献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50例观察

    目的 了解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用曲克芦丁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101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及曲克芦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0%,优于对照组的63.0%(P<0.01),其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等指标在48小时后改善明显.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用曲克芦丁,增进了抗凝作用,溶通已形成的微小血栓,改善了肺微循环,两者之间有互补作用.

    作者:杜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序贯性应用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序贯性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序贯性倍他乐克治疗的胸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和心肌酶、心率、血压等变化及心率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并与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仅接受口服倍他乐克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序贯性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对照组相比,胸痛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缩短,心肌酶峰提前,24小时心率、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及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病死率减低(P<0.05).结论 序贯性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重构,缓解缺血导致的胸痛、减少总病死率和心脏性猝死,改善预后,并且安全性,耐受性好.

    作者:周新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硬膜外连续与间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 比较硬膜外连续与间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4例行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连续和间断注药治疗方法.结果 连续组治疗后7天、30天、90天、180天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95.7%、91.5%、89.3%,与间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硬膜外连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间断组,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可以减少激素用量等优点.

    作者:尹罗庚;汤安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3706例分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开展筛查工作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之一.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为必检项目.自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6078例,其中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3706例,筛查率为60.97%.现将筛查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盛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临床价值

    胎儿先天畸形又称胎儿出生缺陷,其较早的概念是指解剖结构的变异,现今广义概念亦包括功能缺陷、代谢、遗传以及行为发育异常,本文所指为解剖结构异常.超声作为无创伤性诊断技术,在妊娠15~18周即可实时观察胎儿的各个部位及脏器,对产前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价及畸形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证实的67例胎儿畸形的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吴钟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72例外伤性肝破裂诊治体会

    外伤性肝破裂为一严重的腹部创伤疾患,常威胁患者生命.笔者收集我院1993~2005年外伤性肝破裂72例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汉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临床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是内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因此,抗HP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DU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多种联合用药治疗DU的疗效不一,我院从2005年5月~2006年12月对32例经胃镜诊断HP阳性的DU患者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手术史肠粘连49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腹膜、腹腔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损伤,因其自然修复作用,绝大多数先后发生局部粘连或肠粘连,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笔者自1995年至今的10余年来在2家基层医院所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238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49例(20.6%).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牟顺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体骨联合BMP复合材料修复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报告

    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类肿瘤疾病,约占肿瘤疾病的7%[1].骨纤维结构不良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既可单发,也可多发,可累及一骨或多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2002年~2005年6月,我们采用自体髂骨联合BMP移植骨材料修复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陆敏安;韦玮;谢克恭;潘生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1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7年3月间共完成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arti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PECD)手术21例,现就有关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黄思光;曾建业;韦涌初;阳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治疗体会

    脑脓肿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颅内并发症,如不采取适当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13例行脓肿穿刺冲洗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颜;蒋广元;梁新强;宋星志;张征军;陈慧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常侵及海绵窦、鞍旁、第三脑室及下视丘等重要结构,其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1].随着显微技术在垂体腺瘤外科方面迅速发展,使经窦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我院2002~2005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6例,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一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紫花烧伤膏在成人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常用、主要的给药途径,效果显著.然而,由于药液的性质、浓度、输注的速度、患者本身的原因(如躁动、全身状况及局部血管条件)、护理人员操作经验等因素,致使一些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渗漏,导致局部肿胀、疼痛,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抢救、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过去采用冷热敷、硫酸镁湿敷、马铃薯外敷、海带湿敷[1,2]、封闭等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操作起来烦琐甚至还增加患者痛苦.

    作者:崔彩萍;李凤莲;玉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9例胆囊切除术肝外胆道损伤的处理

    1882年Langenbach首例开创胆囊切除手术(OC)成功以来,1987年Mouret又成功地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目前OC和LC已是治疗胆囊良恶性疾病常用的标准术式,成为普外科的常见手术,一般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开展[1].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和LC的广泛开展,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这种并发症若在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年来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生的9例胆道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郭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肠肛管损伤46例治疗体会

    意外事故所致的肛管直肠损伤、医源性肛管直肠损伤及难产分娩所致的直肠肛管损伤是常见的直肠肛管损伤的原因,前者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多数合并有骨盆骨折、膀胱尿道伤及盆内大出血等.直肠肛管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随着院前急救时间的逐渐缩短及抢救措施的不断改进,我们对46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彻底止血,清除异物,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合理地实施粪便转流术,术后早期适当扩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参胜;陈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 1394例,发生胎膜早破(PROM)210例,占分娩总数的15.06%,高于国内报道的10%[1].本文随机选取孕龄≥37周、头先露、胎膜早破者12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同且无PROM者120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胎膜早破对分娩及母儿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106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及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它是出现无血肿性持续性昏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及死亡的常见原因;其病理变化是广泛性轴索损害和小血管、毛细血管损伤出血[1].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06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民;吴雪松;罗云平;潘荣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指L1~2,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由于人类腰椎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L4~5及L5~S1两个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4%~5.2%[1],而吴养等[2]曾报道L3~4及以上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为1%~10%.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常合并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容易漏诊、误诊.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5%,根据突出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吴毅华;卢长巍;韦寿繁;潘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

    宫颈病变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畸形等,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2~12月用高频电波刀(LEEP)对60例各类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经随访至今近期疗效满意,且对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江辉;徐念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例早期梅毒临床及病理分析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的慢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其不典型的皮肤损害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科对2005年1~12月门诊35例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血清学及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9周内妊娠

    药物流产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服药的方法达到流产的目的.应用药物使妊娠终止,是近20年来的新发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 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前者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后者使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孕期愈短,效果愈好.药物流产应用方便,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笔者采用600 mg米非司酮配伍400 μg米索前列醇终止孕9周内妊娠,流产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项璐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分析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儿科常见急症,它对儿童的危害大于成人.我们于2003年~2006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15例,均经内镜或胃电图检查明确病因,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瑞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e-Ne 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43例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临床表现多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及患部皮肤表现为集簇粟粒至绿豆大的水疱、丘疱疹群.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疼病程度往往随年龄增大而加剧.

    作者:吴瑞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糜胸15例的诊治分析

    乳糜胸临床发生率低,占胸腔积液的0.5%~2%[1],其特点是胸液富含甘油三酯和乳糜微粒,病因多样,治疗上较为棘手.为此,我们收集了本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年~2006年2月住内科治疗,确诊为乳糜胸的患者1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秦天娥;欧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核黄疸,导致不可逆性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诊断技术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本病诊断率有上升趋势.为了解本地区本病的发病相关因素,我们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270 例新生儿高胆进行病因分析,并提出预防策略.

    作者:梁玉美;陈霞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血清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58例,将其分为单纯AMI组(A组)和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分别于入院不同时间点抽血查心肌坏死标记物、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监测入院24小时内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对并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组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且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与心肌坏死标记物、室性早搏Lown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有关,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越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就越明显和严重.

    作者:黄照河;黄显南;陆克兴;潘兴寿;蓝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小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分别予不采用干预措施、生理盐水对照、丽珠肠乐及抗复感合剂高中低剂量,观察小鼠症状变化,检测小鼠脾指数情况及肠道碳汁推进率.结果 造模小鼠脾指数较正常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动物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脾指数升高,抗复感合剂组效果更好(P<0.01).造模后小鼠胃肠道蠕动加快(P<0.01),造模小鼠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肠道碳汁推进率出现变化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的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以减慢小鼠胃肠蠕动,且对在调节脾虚复感小鼠的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作用.

    作者:初晓;王力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百部止咳颗粒中百部的鉴别以及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复方百部止咳颗粒中百部的鉴别以及苦杏仁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薄层色谱上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红棕色斑点,缺百部的阴性对照无相应斑点.苦杏仁苷在进样量0.4768~1.668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RSD=2.0%(n=6).结论 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祥远;侯小涛;戴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基因克隆

    目的 克隆低氧诱导因子-lα (HIF-1α) cDNA,为进一步研究HIF-1α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液中提取总的RNA,利用特异性引物,用两步法进行RT-PCR扩增出约2500 bp的HIF-1α cDNA,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建立HIF-1α的cDNA克隆.结果 RT-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一条清晰特异扩增带,长2500 bp;cDNA经酶切鉴定证实为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结论 成功克隆HIF-lα cDNA,为进一步研究HIF-1α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森洲;王险峰;骆耐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女性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报告

    目的 分析两种子宫切除方式对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对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行子宫切除术249例子宫肌瘤病人,采用自制问卷行术后性生活质量随访.结果 回收问卷185份,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者123份,子宫全切除术者62份,经比较发现:子宫次全切除组与子宫全切除组阴道分泌物、性欲、性高潮、性交不适感、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5),次全子宫切除组在同房时阴道干燥、不适、性交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子宫切除组,性生活满意度远远高于全子宫切除组.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下降,保留宫颈可改善性生活.

    作者:卢蓉;张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含量检测

    目的 调查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787例幼儿锌、铜、铁、钙、镁、铅6 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血钙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他5种元素的均值都低于正常值.男性幼儿血锌、铜、铁、钙、镁均值高于女性幼儿(P<0.01).锌、铅在各民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4种元素分布的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池地区1~3岁幼儿锌、铜、铁、镁含量偏低与饮食结构有关,铅含量偏高与居住环境相关.

    作者:曹林枝;滕少康;黄昌盛;黄世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球消除麻疹工作和控制策略概况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均患过麻疹;全球早就认识此病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郑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气道排痰的护理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增生,分泌物增多.而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的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净化功能降低、反射减弱,清除困难,易致黏液滞留,使细菌在呼吸道滋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又加重上皮细胞的破坏和黏液分泌物的增加,多种因素在慢性炎症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循环,反复发作,后期发展为阻塞性肺病.

    作者:黄月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病人的伤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的来源,并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其含量,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关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抗休克作用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麦注射液是生脉散的衍变方,由人参和麦冬组成,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该药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固脱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强心、升压、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去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参麦注射液在抗休克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永新;蓝瑞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痛风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痛风病(GOUT)为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往往为该综合征的首发表现,它在临床上又分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及慢性痛风石4期,从第一期发展到第四期通常要经历20年左右.

    作者:甘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现状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其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给予治疗和指导,有利于躯体的康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女性癌症的第二大死因,80%~90%乳癌病人可以运用手术进行治疗[1],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病人在术后的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且乳腺癌病人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放化疗反应大,加上经济负担过重,以及社会对其治疗效果的认识偏差等因素的影响,都将使患者心理产生较大的变化.

    作者:韦桂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临床应用进展

    1958年瑞典AkeSenning医生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所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黄显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创伤和手术、饥饿及感染等原因,可以引起严重的代谢改变,病人常会发生严重的负氮平衡和免疫功能低下[1],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的机会,使病残率和死亡率升高.因此,营养支持成为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完全肠外营养(TPN)的不足和肠内营养(EN)优点的认识,早期EN作为严重创伤的治疗手段逐渐被重视.现就早期EN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罗前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系统而正规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现对其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张纯玲;徐元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多伴有昏迷及呼吸功能障碍,如何对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 HBO)治疗中进行有效护理,保证治疗安全,关键在于正确的吸氧方法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对78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HBO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HBO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孔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新辅助化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宫颈癌的术前辅助治疗措施,指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先期化疗,对于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Ⅰ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来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子宫切除术[1],而化疗是否顺利进行影响到手术的实施及效果,其中化疗护理极为重要,现总结我院一年来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桂娟;谭明秀;陈盛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婴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

    3个月~1岁婴儿静脉采血是口腔科先天性唇裂患儿术前准备必做的护理技术之一,以往多采用股静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低,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观察,改进了采血方法,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少,家长乐意接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桂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有效控制糖尿病已引起广泛重视.糖尿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有报道低血糖超过6小时,即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能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 年12月收治的40 例糖尿病并低血糖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语言提示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需要空腹检查、输注刺激性药物、定时给卧床病人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常常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共同合作.护士在执行时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病人或家属进行反复讲解有关合作要求,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及年龄的差异,仍达不到理想的合作效果.需准点执行的护理任务,如餐后血糖的准点采集,皮试结果的准点观察,由于护士人手紧工作量大,有时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于2006年1~8月研制了护理语言提示器,将需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合作的护理事项在口头交代后,再用简短的语言用语音提示的形式来定时给予提示,应用临床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仇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的15年教学探讨

    1901年Willem Einthover 发明了弦线电流计,提供了记录心电活动的可靠的直接方式.1910年,弦线电流计从实验研究进入到临床.1928年,我国董承琅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创了心电图诊断工作,从此心电图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黄超龙;张小勇;邱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浅论

    进入21世纪,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密切关系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作者:赵进;程金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核医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和研究领域都十分广泛的独立医学学科[1],早在1978年卫生部就决定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核医学的课程,是大学本科必修课.近30年来从教学环境、教材、师资及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等均发生了变化,核医学如何面向21世纪,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核医学教学改革面临新的课题,本人就此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作者:覃伟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提高病历资料管理认识科学应对医患纠纷取证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医疗质量与医疗收费同步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医疗纠纷诉讼时有发生.病历资料是司法机关做出判决重要、有力的证据之一,如何加强诉讼案件资料的管理,使其在诉讼活动中体现它的客观性、原始性及可信度,从而有力地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是医院与患者双方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病历资料书写的规范化程度,使之能完整、真实地反映医疗过程和事件,亦是医务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现就如何提高病历资料管理认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杨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三例报告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而宫内宫外同时妊娠非常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曾诊治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梅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饮食公共服务行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携带情况分析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病毒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因此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将会对易感人群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解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情况,我们对近年来进行健康体检的14104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关血清学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月凤;黄晓慧;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225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分析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城市流动儿童的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1],因此为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现对在我院预防接种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蒙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