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清轻胶囊的辅助降血脂功能.方法 采用预防脂代谢紊乱模型法,设200、400、800ms/kg BW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样品,并同时喂饲高脂饲料,于给样30d后,取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 结果 清轻胶囊剂量组的TC、TG水平较高脂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清轻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
作者:张洁宏;赵鹏;李彬;何励;彭亮;黄超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学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妊娠晚期隐性梅毒血清学固定24例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用ELISA方法 检测两组外周血IL-10及IL-12浓度水平.结果 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8+淋巴细胞及B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显著降低(p<0.01).IL-10及IL-12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IL-12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在妊娠晚期隐性梅毒患者RPR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真;周国茂;张涛;田丽闪;马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前山东受水区土源性线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通水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沿着输水干渠分布县,以随机抽样的方法 确定目标人群,应用改良加藤氏(Kato-kata)厚涂片法检查全部目标人群,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目标人群中的1~12岁儿童. 结果 共计调查7个县的21个点,粪检10 510人.检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肝吸虫5种寄生虫,土源性线虫感染率3.72%,肝吸虫感染率为0.06%,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9%.各县寄生虫感染率差异较大,性别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感染度普遍较轻,多虫种感染现象少见,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76.69%, 结论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促进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流行和扩散.通过建立监测点、加强健康教育和消除传染源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在受水区的流行程度.
作者:王文志;刘新;邓绪礼;缪峰;赵中平;陈锡欣;万功群;傅斌;赵长磊;马培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霍乱弧菌的方法 .方法 利用霍乱弧菌的hly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 .以及优化反应体系,并进行LAM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同时与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建立霍乱弧菌的LAMP检测方法 .得到优的反应体系,在特异性实验中,霍乱孤菌均呈阳性,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小弧菌、1梅氏孤菌等均为阴性;在灵敏度实验中,霍乱孤菌的低检测限为6.2pg/tube,是普通PCR的1 000倍.比荧光定量PCR低一个数量级.结论LAMP方法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霍乱孤菌的检测.
作者:贺楠;雷质文;梁成珠;汪东风;刘云国;贾俊涛;房保海;赵丽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运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追源. 方法 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采集病人的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用具容器的涂抹样共26份样本,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方法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方法 ,并参考<卫生防疫细菌检验>进行检测,然后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聚类分析. 结果 26份样品中有17份样本检出奇异变形杆菌,显示PFGE电泳聚类图谱分析显示,除4株菌外,其余13株菌的PFGE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95%,具有同源性. 结论依据实验室分离培养出奇异变形杆菌,经进行PFGE分型,确认是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污染了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显示PFGE技术对于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索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晓军;向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004-2007年杭州市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 方法 分别采用PCR法和K-B法,检测分离得到的93株O139群霍乱弧菌株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并测定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所检菌株中,91.40%的菌株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所有菌株均对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并且携带毒力基因的菌株耐药率均高于未携带毒力基因菌株.结论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的O139群霍乱弧菌致病性与耐药性更强,提示多重耐药现象与毒力基因相关.
作者:陈彬彬;孙昼;汪皓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身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对108例深圳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后,SCL-90在敌对和精神病症2项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8个因子和SCL-90总分、阳性总分、阳性均数、阳性项目数等4方面均低于干预前(P<0.01).WHOQOL-100评估在干预后,除了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性生活、交通条件和精神支柱等方面及领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5大领域及21个方面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改善HIV感染者的心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石向东;张燕;唐秀娟;陈琳;杨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蚊虫种类及其生态习性变化的状况,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不同水质水中的幼虫、不同场所成蚊进行蚊种鉴别;采用人饵帐诱蚊、人畜房内捕蚊和室外栖息场所蚊帐扣捕等方法 进行密度调查.结果 经鉴定为5属13种,其中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密度高居前三位,2007年成蚊密度高峰时闻较前三年观察结果 提前约3wk.结论制定蚊虫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蚊虫生态习性的变化,方可取得佳防治成效.
作者:王怀位;王海防;程鹏;陈延平;孙传红;公茂庆;王新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消长规律及传播作用,为制定消除丝虫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在全省开展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IFAT)纵横向监测.结果 在横向监测中,末次检出微丝蚴阳性者的年份为1999年,蚊媒监测未查见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在四个纵向监测点查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132例,至1999年已全部自然转阴,发现幼丝虫阳性蚊88只,从1997年后未查见人体幼丝虫阳性蚊;血清学(IFAT)监测,平均人群抗体阳性率从1990年的10.63%下降到2000年的0.28%,与非流行区的人群相似.结论海南省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已趋向自然净化,丝虫病传播已被完全阻断.
作者:胡锡敏;王善青;黄捷敏;林绍雄;童重锦;李善文;曾文;陈冬燕;刘姚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Ggand,APRIL)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端相对正常组织APRIL mBNA的表达,并研究其与肝癌的病理生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癌组织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为0.58±0.10,远高于癌旁组织的0.22±0.09(P<0.01),多个肿瘤病灶的肝癌组织APRIL mRNA的水平为0.64±0.09.高于单个肿瘤病灶的肝癌组织APRIL mRNA的水平0.53±0.11(P<0.05).结论APRIL在原发性肝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抗APRIL功能在抗癌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作用.
作者:郭云蔚;文卓夫;尉秀清;郑丰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有机磷中毒(AOPP)小鼠肝脏、脾脏SOCS-1、SOCS-3及TNF-a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AOPP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中的发病机制,以期为MODS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 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敌敌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染毒后2、6、12、24h取肝脾组织,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SOCS-1、SOCS-3、TNF-a表达水平.结果 AOPP小鼠肝脾SOCS-1、SOCS-3、TNF-a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OPP可导致细胞因子TNF-a失调,可能参与了AOPP后SIRS向MODS的发病过程;若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失控,则对中毒MODS的治疗将有新的突破.
作者:欧阳艳红;李松玲;宋维;赵宁;马中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海南省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结果 进行分析,为今后项目实施提供经验.方法 根据项目期间各市县项目实施工作季报表和财务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新涂阳发现率为73.8%,其中贫困县发现率为80.7%、非贫困县发现率仅为68.7%(χ2=548 P=0.000).新涂肺阳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3.2%.乡村医生培训仅完成75.2%.督导乡镇仅完成72.4%,其中贫困县完成75.9%、非贫困县完成69.1%(χ2=104 P=0.000);项目投入经费435万元,项目应配套354万元、实际配套235万元,配套到住率为66%.结论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政府承诺.落实配套经费,加强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和督导,提高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三级防痨网的作用,是今后做好结核病项目工作的重要保证.
作者:罗兴雄;林峰;张广恩;陈成江;陈马秀;李善文;林勇;林堂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d responses,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客观聋组、47例夸大聋组和30例正常听力组人员均行0.5kHz、IkHz、2kHz、4kHz共四个频率处的ASSR和纯音测试(pure tone threshold audiometry,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 各频率的ASSR-PTA差值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7.63±5.62)dBHL、(11.58±2.80)dBHL、(10.54±3.24)dBHL、(9.20±3.32)dBHL,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63±8.22)dBHL、(8.99±8.75)dBHL、(12.50±8.50)dBHL、(10.03±10.13)dBHL,在夸大聋组依次为(-18.02±18.15)dBHL、(-11.05±16.63)dBHL、(-6.06±19.17)dBHL、(-5.81±20.17)dBHL.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PTA听阈的相关系数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0.668、0.839、0.791、0.716,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817、0.826、0.892、0.768.而在夸大聋组依次为0.280、0.352、0.396、0.468.以客观聋组的ASSR反应阈为自变量、VrA听阈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经回顾性考核和前瞻性考核,证实应用ASSR评估真实听力效果较好. 结论应用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是可行的,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倩玲;杨爱初;林瑞祯;梁晓阳;梁伟辉;刘移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制抗弓形虫DNA疫苗.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而推广应用.方法 首先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酶切、连接、测序等技术,扩增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制备抗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 DNA疫苗.再应用该疫苗免疫小鼠,取其血清、脾和淋巴结培养液检测免疫学指标评价其免疫原性,后应用弓形虫攻击感染实验评价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PCR扩增出1.7kbROP2基因片段,克隆、构建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且能正确识别由基因重组体外诱导表达的ROP2蛋白抗原;实验组小鼠CD4+T细胞增殖明显,体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180h后,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9%,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魏庆宽;肖婷;崔勇;胡颖新;史世俊;李桂玲;傅婷霞;李瑾;黄炳成;韩广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7年8月5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92分期),于同期放化疗前接受2.3个疗程的诱导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19.6%,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1.6%.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98.2%,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94.7%.以PF方案行诱导化疗患者耐受性好,同期放化疗期间,37.5%患者发生了3度粘膜炎,18%患者发生了3度呕吐反应.中位随访30个月后,2年总的生存率(OS)为92.8%.结论以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式.患者耐受性好,且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培建;王思阳;林忠;陈燕;张红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抗前胃泌素释放肽(抗-PGRP)单克隆抗体在小细胞肺癌和其它肺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小细胞肺癌和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2例肺良性肿瘤组织中抗-PGRP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 抗-PGRP单克隆抗体在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良性肺肿块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32.69%和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PGRP单克隆抗体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阳性的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4.87%,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阴性的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PGBP单克隆抗体在Ⅰ期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在Ⅱ期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24%,在Ⅲ期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PGRP单克隆抗体表达在小细胞肺癌和其它肺部肿瘤中的存在显著差异,其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相关,与临床分期之间无关联.
作者:高晓天;周小林;梁克;陈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深圳市公共场所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用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力增强因子基因(Macrophage Infectivity Potenfiator,mip)分型方法 .提取深圳市51株嗜肺军团菌菌株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mip基因,并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每菌株测序后,序列与European Working Group for Legiondla Infections(E.W.G.L.I)组织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比对.51株嗜肺军团菌分为5种型别,分别为Lpnuemophile-phil-1、L. pnuemophile-sg3、Lpnuemophih-D-15、L.pnuemophile-sgl0与L.pnuemophile-97-2898.结论mip分型方法 可用于嗜肺军团菌的基因分型.深圳各区不同场所冷却塔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株之间存在差异,L.pnuemophile-phil-1型别为优势型别占60.8%.
作者:袁梦;袁月明;俞慕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对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标本共1062份进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结果 共检出485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5.67%,其中EV71核酸阳性187份,阳性率为17.61%,40份为CoxA16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77%.结论1062份标本中EV71核酸的阳性率高于CoxA16;粪便和疱疹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作者:康宁;陈敏玫;闭福银;谭毅;周开姣;莫兆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205基因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μg/kg重组质粒PCDNA3.1(+)-ALa205尾静脉注射给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并对照ALR125基因治疗来观察ALR205基因对急性肝损伤的疗效.RT-PCR检测肝组织ALR205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重组质粒用于急性肝损伤大鼠后,血清酶学检查结果 表明外周血AST、ALT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情况大幅度减轻.治疗组肝PCNA指数均明显高于其它组且ALR205比ALR125在促肝细胞增殖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ALR205基因体内表达产物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降低血清AST、ALT水平发挥抗急性肝损伤作用.
作者:陈罡;孔祥平;佟明华;游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DPA液保存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对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影响.方法 3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各同时留两份骨髓标本,一份立即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一份注入CDPA液血袋4℃保存48h后再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分别用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表达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标本提取的总RNA OD260/280都大于1.8;两组标本的MUCI基因检测结果 完全一致. 结论4℃下CDPA液保存骨髓48h对采用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结果 无影响,基层医院可用此法保存骨髓送上级医院行基因检测.
作者:黎国伟;王东宁;罗耀光;许先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代谢综合症(MS)的状况;T2DM、T2DM慢性并发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2007~2008年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住院患者200例,统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MS患病率.并按是否合并MS分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资料200例,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尿白蛋白等指标,共收集400例的资料,以判断MS患病率及二者相关性.结果 T2DM住院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是40%.合并3项代谢异常的比例是26%,合并4项代谢异常的比例是1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合并MS的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是25%,显著高于无合并MS组(P<0.05).结论①T2DM住院患者合并MS的比例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②T2DM合并MS组比无合并MS组发生大血管病变的比例显著升高;应对T2DM患者早期给予针对性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除血糖达标外,同时针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以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再发生的目标.
作者:陈江平;刘秀娟;陈泰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情况以及血脂异常发生率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同时检测1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的相应指标,比较2组差别.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TG、TC以及LDL-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低于8.2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与血糖水平高于8.2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相比,前者高TG(TG>2.3mmol/L)、高TC(TC>5.7mmol/L)的发生率均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低HDL血症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血糖水平高于8.2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临床治疗时应重视控制血脂及血糖水平.
作者:付林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DNA的损伤与糖尿病性肾病(DN)的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确诊的糖尿病(DM)患者53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36例,无糖尿病史的健康体检者45例,分别检测24h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视黄醇蛋白(RBP)和尿肌酐(Crea)的含量,检测血清胱抑素(Cys-C)和转铁蛋白(TRF).结果 糖尿病性肾病惠者和糖尿病患者尿8-Ohd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尿8-OhdG含量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DNA的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郭翼华;项嘉亮;黄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GPI)、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78例RA、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80名健康志愿者的anti-CCP、GPI、AKA、RF进行检测. 结果 78例RA患者中anti-CCP、GPI、AKA及RF的灵敏度分别为51.2%(40/78)、42.3%(33/78)、29.5%(23/78)和58.9%(46/78);特异性分别为98.2%(163/166)、98.8%(164/166)、98.2%(163/166)和81.9%(136/166).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anti-CCP、GPI、AKa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2.33%(2/86)、2.33%(2/86)、3.49%(3/86)和33.7%(29/86);80名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1例抗CCP弱阳性,1例RF阳性,其余指标均为阴性. 结论anti-CCP、GPI、AKA对RA诊断灵敏度不高,但均是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适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陆红;夏勇;周蔚;陈延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强化治疗期间的血糖规范监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白2003年1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两阶段实施危重症患者血糖异常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监测管理情况.结果 75例血糖监测没有规范管理的危重症患者中,13例血糖未能有效控制,5例出现低血糖反应,3例出现低血糖昏迷,血糖控制不良(包括血糖过高、低血糖反应、低血糖昏迷)发生率为28.0%;82例血糖监测规范管理的危重症患者中,1例血糖未控制,2例出现低血糖反应,无低血糖昏迷,血糖控制不良发生率为3.65%.结论危重症患者应实施规范血糖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监测记录,以减少血糖控制不良发生.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配对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及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组餐后C肽无升高.前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后者.结论格列美脲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磺脲类降糖药.
作者:李贵湘;王天松;黎宗保;邓明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儿童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2~2007年22例儿童恙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2例均有高热,起病急骤,发现焦痂2例,周身淋巴结肿大3例,肝脾肿大1例.外斐氏试验(OXk)均阳性(1:160),血白细胞正常19例,合并肺炎2例,急性胃肠炎1例,高热惊厥1例.用阿奇霉素治疗12例,氯毒素治疗8例,均获治愈. 结论儿童恙虫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以阿奇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陈少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是当今人类常见、多发的疾病.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10倍于正常人群,其发病率达8.58%~16.55%,且发病多急骤、进展迅速.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继发性肺结核住院患者56例进行临床分析,同时对照选取单纯继发性肺结核活动期住院患者50例进行分析对比.
作者:蔡成平;赵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缺铁性贫血(IDA)与地中海贫血(地贫)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55例IDA、15例地贫和95例正常人的MCV和RDW. 结果 与正常组比,IDA和地贫组MCV降低,IDA组的RD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贫组RDW与正常组比(P>0.05),但与IDA组比(P<0.01). 结论MCV和RDW可作为ID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RDW对IDA与地贫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静华;陈鑑强;焦晓阳;吴映娥;王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输(备)血患者进行红细胞抗体筛查和鉴定,保证输入相容血液成分.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法、聚凝胺法及间接抗人球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的筛选和特异性的鉴定,分析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10 736例受血者共检出24例抗体阳性(阳性率0.22%),其中抗D2例,抗E8例,抗M2例,多系统抗体抗E、抗M1例,自身免疫性抗体11例. 结论输血前的抗体筛查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德娟;夏兰;蔡兴权;符有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短程化疗效果及X线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的患者6个月短程化疗近、远期疗效及X线胸片变化. 结果 92例患者发热70例,咳嗽咳痰81例,乏力、盗汗41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68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肺野66例.完成6个月化疗后痰菌阴转率为97.8%,病程10~30d空洞治疗有效率为87.5%(58/64),病程30~60d 42.8%(12/28).结论初治涂阳空洞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空洞吸收.采用短程化疗,近、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乐荣芳;黄志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平阳星治疗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 用平阳星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40例.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治愈分别为61例(60.39)、14例(43.25)和2例(28.50),总治愈率为55.0%(77/140);总有效率为95.7%(134/140).结论平阳星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作者:何升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佳方法 .方法 对常用的2种免疫治疗方法 进行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免疫失败率以及婴儿12月龄抗HBs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①宫内阻断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83.5%(112/134),高于基因联合阻断组保护率9.62%(5/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①基因联合阻断组的宫内感染率51.9%(27/52)、慢性感染率26.9%(14/52)、免疫失败率15.4%(8/52)均高于宫内阻断组宫内感染率13.4%(18/134)、慢性感染率7.4%(10/134)、免疫失败率3.7%(5/1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12月龄时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 ,宫内阻断组HBsAb阳性率96.3%(129/134),高于基因联合阻断组HBsAb阳性率88.5%(46/5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8周开始每月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IU进行宫内阻断,结合出生后婴儿继续HBIG和乙肝疫苗免疫是目前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佳方案.
作者:公立平;周炜;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该病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临床观察疗效均不够理想.近7年来我所采用波姆光仪治疗宫颈糜烂,取得较好效果.现就治疗的方法,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8例,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和复方丹参组各64例,静脉滴注,疗程30d,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肖闻宇;李敏;肖翔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后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92例窒息新生儿和19例无窒息史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结果 窒息组血清TBA及其他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ALP、γ-G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血清TBA与新生儿窒息及其窒息程度无明显关系.
作者:吴起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献血前进行输血传染病标志物ALT的检测. 方法 针对所有无偿献血者的血样用赖氏法进行ALT检测.结果 313 328例患者中ALT不合格率为1.86%;不同血液检测模式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87%和3.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无偿献血者ALT的检测,对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兴智;罗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国为慢性乙肝病高发地区,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的患者占结核病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损害,通过比较,现将方法、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马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碘131估算法与精确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差别,优化医护人员放射防护. 方法 对拟碘131治疗的甲亢患者根据挂号单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估算法和精确法进行碘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①精确法和估算法两组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两组性别X2=0.278,P=0.598,年龄X2=37.068,P=0.646.②精确法和估算法总体一次治愈率、好转率、复发率分别为79.4%vs70.7%、19.8%vs28%,0.8%vs1.2%,x2≈2.061,P=0.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确法与估算法对碘131治疗甲亢的疗效一致,采用估算法进行甲亢碘治疗,减少医护人员治疗时间,优化放射防护.
作者:李纬明;许杰华;陈连周;关瑞薇;李春亿;吴克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抢救1例,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情况患者,女性,44岁,住院号:192009,因咳嗽、咳痰伴发热5d,伴胸痛、心悸、气促3d于2007年3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d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白色粘液样痰,量少,发热呈不规则性,体温在38℃左右,自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3d前出现胸骨下段明显疼痛,时伴有剑突下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胸闷、心悸、气促逐渐加重,在外院治疗效果欠佳,而转入我院.
作者:邢崇浩;王露莹;王小敏;曾宗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外伤后癫痫患者与其配偶各自的心理状况特征,并比较其差异. 方法 以原发性癫痫及中国常模对照,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22例外伤后癫痫患者与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癫痫患者及其配偶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但因子分值的分布各有其特点;外伤后癫痫患者及配偶多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原发性癫痫(P<0.01).外伤后癫痫配偶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显著高于患者(P<0.01).结论较之原发性癫痫,外伤后癫痫患者及其配偶存在更为突出的心身障碍,但表现不同.
作者:李晨;郎森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引起幼女阴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感染频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0.5~7岁阴道炎患儿137例,收集阴道分泌物,涂片观察检查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并进行培养后检查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衣原体;做普通细菌培养检查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根据病原体感染情况针对性治疗或对症治疗.结果 病原体检出率为37.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多,占检出病原体的25.0%;其他依次为加德纳菌感染占17.3%,淋球菌感染占11.5%,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占9.6%.其他病原体有少量检出.结论幼女阴道感染以非特异性感染为主,在病原体导致的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多,其次为加德纳菌.根据发病原因针对性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海波;何娅绒;李爱莉;任菊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临床分型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型特点. 结果 轻型和重型病例在年龄、性别和皮疹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性.重型病例中发热持续>72h占54例(55.67%)、肢体抖动占69例(71.13%)、膝反射亢进40例(41.24%)、呕吐17例(17.53%)、白细胞>15×109/L占21例(21.65%)、血糖升高>9mmol/L占19例(19.59%).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而心功酶增高率无明显差别(P=0.27). 结论肢体抖动、膝反射亢进及呕吐对诊断重型病例较具临床特征性,而心功酶升高与否对于分型无指导意义.
作者:何志炜;邝玉子;邓皓辉;黄全发;曾伟斌;尹雪玲;柴鸣荣;张若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SLE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和ELISA方法 检测,并结合肾穿刺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结果 67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16例,阳性率23.9%.其中P-ANCA阳性者15例,阳性率22.4%;c-ANCA阳性1例,阳性率1.5%.ANCA阳性组中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及中度以上贫血者明显高于阴性组.肾穿刺活检病例中ANCA阳性组肾脏活动性病变指数高于ANCA阴性组.结论ANCA在SLE患者中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且与疾病的活动状态呈正相关.
作者:潘楚瑛;符克英;陈茹;詹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他扎罗汀乳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外用他扎罗汀乳膏与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32例单独外用他扎罗汀乳膏,两组疗程均为8周.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1%,对照组为56.3%,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扎罗汀乳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好,安全性好.
作者:向建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甲亢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结果 共治愈260例(86.67%),甲亢危象2例,窒息1例,喉返神经损伤9例,术后低钙性抽搐31例,术后甲亢复发15例,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各1例,无甲状旁腺损伤和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无死亡病例,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呼吸道梗阻3例,术后甲亢危象2例,一过性手足搐搦1例,均治愈.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方式恰当,手术操作细致.术后处理妥善,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达肝素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达肝素钠与血塞通联合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复方丹参针治疗,两组疗程各为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 结论达肝素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大明;饶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名经CT证实为没有脑萎缩的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和60例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hs-CRP值.结果 患有脑萎缩(cerebral atmphy)的老年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s-cRP可以作为评价老年患者脑萎缩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吴多智;李伟;张旭日;李唐瑛;孙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侧资料患者男性,7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性质描述不清,伴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量不多.
作者:张泽灵;陈漠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病毒性肝炎的互相影响.方法 选择单纯病毒性肝炎80例,单纯甲亢90例及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72例,分别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功的测定结果 及病毒性肝炎对甲亢的影响. 结果 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对肝功能损害比单纯甲亢及单纯病毒性肝炎都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病毒性肝炎比单纯甲亢血中T3、T4升高明显,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T3、T4、FT3、FT4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SH浓度与甲状腺摄131Ⅰ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甲亢及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加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除检测T3、T4、FT3、FT4、TSH外,还应对其甲状腺摄131Ⅰ率进行检测.
作者:黄明珠;黄江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脑出血为首发共5例,脑室出血2例,皮质出血2例.基底节区出血1例,1例曾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作者:吴硕琳;刘瑞珍;张界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儿童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卡泊芬净治疗1例反复发热20余天、临床诊断为肺部曲霉菌病的婴儿,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例患儿应用卡泊芬净治疗5d后无再发热,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治疗儿童真菌感染是有效的,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作者:陈惠芹;蔡耘;陈健良;张萍萍;何政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肤(BNP)水平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分成2组,比索洛尔组(88例),对照组(7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血浆BNP;心脏超声诊断仪测量同期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 治疗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均高于正常;治疗后1个月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6个月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的观察指标,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作者:唐慧;姜国攀;关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妇科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CRP和WBC分别采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测定CRP值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WBC. 结果 CRP在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CRP、非淋菌性尿道炎CRP、宫颈炎CRP、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CRP阳性率分别为:92.9%、84.2%、31.6%、33.3%、4.5%、0和0.结论在急慢性盆腔炎中CRP阳性率和值显著高于其它病例(P<0.05),显示CRP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而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CRP阳性率和值均低,鉴别诊断较困难,而CRP在BV、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鉴剐诊断中无应用价值.
作者:朱新建;凌利芬;聂署萍;范菲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高血压患者中约10%~15%被分类为难治性高血压[1,2],现明确难治性高血压常常伴有亚临床器官损害和高发额外心血管(CV)危险[2],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仍而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拟就近年认识的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发生原因及处理意见等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孙有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老年患者住院情况,探讨老年患者住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一些相关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病案统计室2003~2007年5年间的出院情况为依据,采用回顾性分析兼统计. 结果 在我院8 101例老年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为33.79%.其他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和营养、损伤和中毒、眼和附属器疾病以及肿瘤.结论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以预防为主,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延长寿命的目的 .
作者:林桂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海口市2003~2008年发生的5起群体性隐翅虫皮炎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对患者按临床表现,生活习惯以及周围环境等内容进行现场调查,探讨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5起隐翅虫皮炎发病852例,罹惠率为32.1%,患者经外用止痒消炎洗剂和内服抗过敏等药物及防治毒隐翅虫等措施后,发病态势迅速得到控制,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结论海口市5起群体性昆虫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与毒隐翅虫致病高度相关.
作者:杨来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淡水鱼肝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及其感染途径,分析肝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方法 比较深圳市本地产和输入性淡水鱼类肝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鱼体消化后用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检查,以肝吸虫过氧化物酶(SOD)保守基因作为遗传特异基因,用PCR法扩增肝吸虫过氧化物酶(SOD)鉴定显微镜观察的阳性标本.结果 共抽检淡水鱼807份,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囊蚴感染鱼体165份,阳性率为20.50%,其中来自广东中山等的阳性率显著性的高于深圳产淡水鱼(101/407份,24.8%;64/400份,16%)(P<0.05);显微镜观察囊蚴阳性标本用PCR法扩增肝吸虫SOD基因阳性率为19.70%(159/807),在所抽检的15个品种中检出率高的鱼种依次为鲩鱼40.2%、鲮鱼26%、鲤鱼22.5%等;现场关于淡水鱼肝吸虫囊蚴感染途径的调查发现养鱼塘上修建厕所和猪栏,鱼塘内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均有分布和感染.结论检测结果 显示深圳市淡水鱼中肝吸虫的污染情况严重,养鱼塘上修建厕所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当地居民食用淡水生鱼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粥造成了肝吸虫生活史的有利循环,也是鱼能够感染肝吸虫囊蚴的因素之一.
作者:黄飞雁;张起文;耿艺介;黄达娜;李晓恒;高世同;张仁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炎不同取材部位和方法 ,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的影响. 方法 在胃镜检查中,对500例患者分别在隆起糜烂病灶和胃窦幽门附近非隆起病灶活检钳取黏膜标本,分别行快速尿素酶实验(HPUT)和隆起糜烂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HP.结果 经HPUT实验检测,隆起病灶粘膜的HP阳性385例(77.0%),非隆起病灶黏膜的HP检出296例阳性(59.2%),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621,P<0.001);在500病例中,完成隆起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者325例,发现HP感染238例(73.23%),病理检测法与HPUT检测法所得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隆起糜烂病灶的患者进行HP检测时,应尽可能取隆起病灶标本检测HP,以提高阳性率和准确率.
作者:文玉平;赵光荣;伍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为修订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7年桂林市的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桂林市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的0.11/万下降至2007年0.04/万,流动人口血检疟原虫阳性率1.26%(304/24 054);常住户口居民发热病人血检18 133人次和居民带虫调查5 921人次均未发现疟原虫阳性.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是巩固疟疾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蒋智华;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林珍;韦海艳;杜进发;毛玮;林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旨在了解汕头市成人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调查2006年1月~2007年12月汕头市30~70岁居民3 680人,全部进行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测定.结果 调查对象MS的标化患病率为11.6%,而中心性肥胖、肥胖、糖尿病(DM)、糖调节受损(IGR)、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2.1%、11.3%、10.0%、21.0%、28.4%、2413%和3.9%.随着年龄的增加,MS各年龄组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其中45岁以下人群,男性MS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5岁以下男性腹型肥胖、高血压和高TG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而在55岁以上人群中男女性别之问无显著差异.在30~70岁人群中2/3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合并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者约1/3,合并3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1/5.结论汕头市MS的患病率较高,表现为代谢异常者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主.
作者:陈楚鹏;卢森荣;李芸;吴健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 ,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 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作者:卢秀萍;何紫电;叶国强;黄梅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郴州市城区市售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及菌型特征. 方法 采集市场销售甲鱼,取肠内容物及体表、肛门涂抹物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 2005年~2006年,共采样437份,检出霍乱弧菌7株,市售甲鱼霍乱孤菌带菌率为1.60%,经鉴定分别为01群6株和O139群1株,4株菌株能产霍乱肠毒素(CT).结论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的疲情.
作者:谢群;曾晓军;郑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调兵山市1996~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调兵山市1996~2007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年法定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35例.年均发病率为417.08/10万.甲类0种,乙类12种11 052例,年均发病率392.80/10万,以肠道传染病为主(59.64%).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痢疾)在200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为乙类主要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主要是其它感染性腹泻)呈上升趋势,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丙类主要传染病.结论痢疾是影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主要疾病,预防控制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大对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监控力度.根据疫情分析结果 ,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发病率上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5 484例犬伤暴露者流行病学,为提出狂犬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公明办事处门诊监测的狂犬病暴露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在狂犬病暴露人口的5 484人中,其中98.12%为外来人口,65.81%为男性,96.89%为工厂工人,伤口为下肢伤占64.88%,Ⅲ级伤口占10.39%,伤人动物以家犬为主,占83.17%,伤口未作任何处理的占16.52%.7例狂犬病病例.结论公明办事处2006年1月~2007年12月狂犬病暴露人口以男性青壮年的为主,伤人动物多为家犬,伤口以下肢伤为主,伤口未作任何处理人口仍占一定比例.
作者:刘义;王铁强;郑庆鸣;詹劲基;邰昌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输血的及时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7年无偿献血者进行Rh(D)血型抗原的筛查,分ABO血型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就同期临床使用各ABO血型中Rh(D)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 柳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ABO各血型中Rh(D)阴性血液分别为A(0.17%)、B(0.14%)、0(0.12%)、AB(0.12%),总体为0.1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9.91%、40.09%,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2~2007年临床用血情况显示Rh(D)阴性血液有逐年增长趋势,总体比例为0.11%.结论柳州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比例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和民族,建立共享的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和Rh(D)阴性血液冷冻库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谭庆芬;罗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生情况、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 统一抽样,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抽取的10 804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 结果 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病率为6 332.6/10万,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2 014.1/10万)、动物致伤(1 836.1/10万)、交通伤害(777.5/10万),分别占伤害发病总数的31.8%、29.0%和12.3%;伤害发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溺水、跌伤、道路交通伤是伤害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层次儿童伤害发病的类型各有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伤害发病类型也有所不同.结论伤害已成为威胁九江市儿童健康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应把伤害的预防纳入到疾病控制工作范畴,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综合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计划,使九江市儿童伤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何峰宁;朱仲江;余英琴;黄宏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感染情况. 方法 对2007年1~12月需输血、手术的病人1880例进行输血、手术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lgG)、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76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25%,梅毒感染率为0.585%,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053%.结论为了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患者的利益,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和手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
作者:罗思红;钟东梅;许健斐;钟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5~2007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进行监测分析其耐药性变迁;用纸片法确认试验检测产ESBLs株. 结果 本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除了对亚胺培南仍保持高度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经检测,15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强的是亚胺培南(100%),其次为呋喃妥英、派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差的是氨苄西林.2005~2007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a的检出率分别为59.0%、64.0%、64.0%. 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致意,产ESBLs株捡出率较高,耐药性严重.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郑宇琼;陈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西双版纳州登革热疫情状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 方法 收集全州境内近3年登革热监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05~2007年间,全州共发现6例登革热输入病例;白纹伊蚊成蚊种群数量较高,幼虫布雷图指数大多超过了20;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逐年上升,出境务工或经商的人群数量逐年增加.结论西双版纳州登革热输入病例防控形势严峻,必须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范建华;汪萍;陈然;黄强;杨顺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趋势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 以金额、DDDS、日均药费为指标,对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统计分析分离菌株对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3年来.全院抗感染药物出库金额呈上升趋势,而占全部药品出库金额比例下降.各亚类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中头孢菌素类应用额度高,增长快,青霉素类呈下降趋势,其它各类基本稳定.用药频度前15位中大多数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大多数的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陈洁锋;林朝霞;邓小煌;朱伟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足口病(HFMD)主要由EV71、柯萨奇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作者: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05~2007年我院血培养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BacT 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 216份血标本中,检出细菌318株,检出率为9.89%,革兰阳性菌占56.6%;革兰阴性菌占37.1%;念珠菌属占6.3%.甲氧西林耐药株和甲氧西林敏感株对抗生素的耐药谱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为本院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显劲;袁汉尧;戴湘春;柯水源;林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解淄博市托幼机构幼儿活动室建筑设备卫生状况,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给改善幼儿的学习环境提供基础资料,我们于2007年6~7月对淄博市张店区范围内的35所托幼机构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震灾后发生的输入疟疾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 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结果 在灾后同一时段,分别在汉源县、三台县和中江县发生5例从缅甸感染的输入疟疾病例,其中阃日疟1例,恶性疟4例,恶性疟中有2例未得到及时诊治而死亡.结论本起输入疟疾病例后果严重,应引起相关卫生部门重视、加强和提高相关单位的诊疗水平.
作者:许国君;徐亮;罗赫;周启富;梁锋;康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采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式,以平衡膳食宝塔为指南[1].观察对目标人群进行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岳麓区云麓园社区居民368名,采用多媒体专家授课、现场提问咨询、发放平衡膳食宝塔应用指南和合理膳食与慢病的相关宣传资料、上门现场指导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养干预,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合理膳食与慢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社区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样的368名人群中合理膳食频率及相关知识的调查应答率分别是:95.4%、9r7.3%.干预后居民中烹饪者的合理膳食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减盐和控油的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x2=15.70,P<0.01和x2=34.13,P<0.01),在摄取植物油、油炸食品、粗杂粮、水果、豆制品等的膳食频率都显示出较为合理的改变(P<0.01).结论合理膳食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我们应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干预,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平衡膳食意识.养成适合自己身体健康需要的合理膳食习惯,促进人群健康.
作者:朱朝霞;刘平伟;李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灾民基本生活条件及其满意度调查,准确掌握南坝镇救灾安置点灾民们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需求以及我们的工作重点.方法 按照机械随机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全部21个帐篷群落中的11个,再从每个帐篷群落中随机抽取1/6户中的全部6岁以上人口、即96户中的486人作为调查评估样本.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结果 灾民们全部居住在帐篷里;饮用水、食品供应有保障,加热烹饪条件具备;垃圾和厕所满足基本卫生要求;蚊子、苍蝇、老鼠和犬只等病媒生物均较少.结论南坝镇(集镇)救灾安置点灾民们对其基本生活条件总体上是满意(满意度在94.65以上)的,但仍需进一步改善居住、饮用水、食品供应和加工条件,以及垃圾、粪便的管理、病媒生物的控制、健康意识的提高.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三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个人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该省三级疾控机构现有工作人员8 371人,其中技术人员占70.71%;年龄构成呈纺锤型,以35~44岁和25~34年龄组为主,分别占34.33%和29.21%;学历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占80.57%;职称以中级为主,占44.86%;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比例不足1/5(19.44%1;不同单位之间人员素质得分不均衡,省级人员平均素质得分是市级的1.12倍,县/区级的1.39倍.结论合理配置卫生人才资源,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重建;向浩;胡东生;张梅喜;魏晟;聂绍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分析深圳市社区不同管理年限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两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深圳市社区不同管理年限的糖尿病管理病人,对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服药依从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管理1年以内与1年以上的患者服药依从率分别为40.5%和52.4%,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不同管理年限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性(x2=44.879,P<0.01).病程短、健康知识掌握较好、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时间长均有助提高服药依从率.结论应加强患者服药的指导,对患者依从性的监督与教育应贯穿治疗全过程.
作者:黄婵;黄彩;周海滨;熊静帆;彭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市县区域食品安全的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 ,对2001~2007年岳阳市食品安全的现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近7年,岳阳市农产品源头污染、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违法违规、食物中毒等现象仍然存在、食品安全情况仍较严峻.结论加大执法力度,健全落实从农田到餐桌法律法规覆盖系统,是维护食品安全根本对策和措施.
作者:杨传印;汤君燕;韩大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在本单位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TB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板(ID32GN)对检出疑似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作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2005年7月~2007年7月二年间,在分离出的167株不动杆菌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94株,占56.3%.药敏结果 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3.2%),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2.7%)和阿米卡星(13.9%);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813%、33.0%和26.6%. 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且有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一旦发现感染耐药株,必须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
作者:汪圣强;杭莉虹;李小喜;谢平;穆会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半胱天冬酶半胱天冬酶(Caspase)是一个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在它们的活性位点均有半胱氨酸,并且切割靶蛋白也均在特异性的天门冬氨酸位点后,因此称半胱天冬酶[1].
作者:黄卫;岑松;钟江;刘元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发展简况、作用原理和方法 特性及其在药物热原检查方面的研究、应用和进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正因其较家兔热原检查法快捷、准确、简便、经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我国细菌内毒素定量法的应用和国际间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结论必须加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鲎试剂的研究,使之更加专一性.
作者:郑霞;赵毓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疟疾是全球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恶性疟原虫株对常规抗疟药多已产生耐药性.青蒿素类现作为一线抗疟药用于临床.从现有文献着手,本文综述了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抗性现状,比较了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与喹啉类药物的敏感性,提示青蒿素类药物目前作为首选药应用于临床的优点.疟疾治疗的主要困难是耐药性产生,而联合用药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产生,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还综述了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抗疟药联合用药现状及初步比较,提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其他可能的组合.
作者:李佳;吴兰鸥;杨照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淋病奈瑟菌是人类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简称淋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粘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
作者:陈敏;胡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炎症反应参与了在AS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所有阶段.T细胞的激活是AS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炎性致病因素[2].体内存在多种激活T细胞的受体一配体信号通路,近年来OX40/OX40L受体一配体途径与AS的发生、发展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张浩;王翠平;严金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本质是血管壁对各种慢性损伤所作出的一种炎症反应.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ere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ct,PPAR-α)是一种核受体,通过与其天源配体如脂肪酸以及人工合成配体如贝特类药物等结合,发挥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血糖稳定、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此外近来还发现PPAR-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均有作用,不但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还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甚至能不同程度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防止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动脉粥样硬化与PPAR-α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回顾.
作者:杜永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们摄入主要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构成即为膳食模式.它是膳食质量与营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者:杨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疫苗.以卡介苗为载体的基因重组卡介苗因其具有集疫苗与佐剂于一体的特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重组卡介苗在免疫功能的研究、传染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李瑾;黄炳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调节性T细胞参与几乎全部的寄生虫病免疫反应,是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天然调节性T细胞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价值进行了讨论,期望有助于发展控制寄生虫感染的新方法 .
作者:余传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微量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6μg/L和0.01μg/ L,水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99.3%,RSD为3.2%~5.3%.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等优点,适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测定.
作者:陈小丽;陈敏;梁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深圳海域海产品中总锡含量,以初步探明深圳海域海产品有机锡的污染状况.方法 采集深圳海域5个海区海产品,样品经HNO3+H2O2微波消解体系消解后,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总锡含量. 结果 所检测的28种共58个海产品样品中,以湿重计算的总锡含量高的为0.48mg/kg,总锡平均浓度是0.168 mg/kg,以牡蛎的总锡浓度水平为高;其中在C海区采集的各类样品总锡含量均高于其它海区同类样品.结论深圳海域海产品中总锡含量总体偏高,并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提示深圳某些海区可能存在有机锡污染.
作者:陈湘莹;何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在梅毒诊断中的运用.方法 使用上海荣盛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试剂盒、中山生物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试剂盒、日本富士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剂盒对110例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血清22例,二期梅毒血清69例.潜伏期梅毒19例),健康体检人群200例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110份标本三种方法 TRusT、TP-ELISA、TP队检出率分别为87.3%、96.4%、96.4%,其中一期梅毒的检出率为72.7%、95.2%、90.9%,二期梅毒的检出率为95.5%、100%、100%,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为73.7%、84.2%、89.5%;TRUST、TP-ELIsA、TPPA分别检测200份正常人标本,其特异性为96.5%、99.5%、100%.结论TP-EusA法对各期梅毒都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且与TPPA试验的符合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法 .对阳性患者再做TRUST试验,以观察判断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作者:陆小梅;黎四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 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VIKET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仪器法)、纸片扩散法确证法(确证法)、双纸片扩散协同法(协同法)进行试验.结果 仪器法、确证法、协同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45.2%、51.0%和42.3%,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仪器法、确证法和协同法对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
作者:李红玉;伍锡泉;黄少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强身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部分药材粉碎,部分药材煎煮水提取,水泛丸法制丸,以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法进行质量控制,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 阳痿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67%;早泄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0%.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 准确,临床上对肾虚所致的阳萎、早泄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臻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主观和客观因素方面,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呈现萎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
作者:金小宝;朱家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一位疟疾控制专家解释,为什么房屋喷洒DDT是今天与疟疾斗争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开琛;邓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