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乳腺癌患者64例均采用紫杉醇6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2~4天,4周为1周期.两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近期总有效率为65.6%(42/64),初治病例与复治病例分别为83.3%与55%,两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一个部位转移有效率75%(24/32),一个部位以上转移有效率56.2%(18/32),两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中住疾病进展时间为11.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6.2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结论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潘荣强;李光明;文世民;任大成;别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BSD 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探讨中晚期肝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3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BSD 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对照组: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阿霉素(ADM)40~50mg、顺铂(DDP)60~80mg、5-氟尿嘧啶(5-FU)500~750mg;用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2%(13/18),对照纽总有效率38.9%(7/18)(P<0.05).两纽临床受益反应率(CBR)分别为83.3%(15/18)、38.9%(7/18)(P<0.05).治疗组0.5、1、1.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无差异,2年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毒剐反应无差异.结论 BSD 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TACE能提高近期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竹曦;李光明;任大成;文世民;张欣平;罗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Holter监测意义.方法 收集入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7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her)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心衰的加重而增高.结论 Holter检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王天勋;杨萍;何燕;叶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主要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70例SLE患者中有38例白细胞增多,发生率为14.1%.该38例中有27例(71.1%)与感染有关,11例与原发病活动有关.结论 SLE患者白细胞增多不要盲目加大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剂量,注意并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牧标;武加标;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和容量的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时学龄期及青春期男性患儿阴茎手术的骶管阻滞效果.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怠儿,ASA Ⅰ~Ⅱ级,年龄≥7岁,体重≥30kg,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用1%利多卡因5ml+0.25%罗派卡因15ml骶管阻滞;B组用1.5%利多卡因10ml+0.25%罗派卡因10ml骶管阻滞.现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达到高平面、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以及术毕下肢的运动阻滞程度等指标.结果 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起效快,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并且较易出现下肢1级运动阻滞(P<0.05);两组达到的麻醉平面上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5%利多卡因和罗派卡因用于学龄期及青春期男性患儿阴茎手术骶管麻醉,起效时间短,安全有效,但术后镇痛持续时间较短,并可能存在短暂、轻微的下肢运动阻滞.
作者:黄振华;左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发现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患者冰醋酸湿敷外阴后行阴道镜检查,以出现污浊白上皮为异常,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阴道镜检查中以外阴出现污浊醋酸白上皮诊断VIN的敏感性为72.7%(8/11),特异性为84.2%(16/19),准确性为80.0%(24/30),假阳性率为15.8%(3/19),假阴性率为27.3%(3/11).结论 冰醋酸湿敷外阴后行阴道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污浊白上皮,对早期检出VIN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3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ⅢA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每天1次,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行疗效评价.结果 34例患者中,CR 1例,PR 16例,SD 8例,PD 9例;其中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和PS评分均与RR,DCR无显著相关性,既往化疗方案数与DCR有相关性.生存期随访至2008年7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6.7个月(2,5~14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1~14个月),1年生存率34.5%.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白细胞下降和转氨酶升高为主,多为轻度.绪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和PS评分的患者其疗效没有显著差别.既往化疗方案个数≤1个者疾病控制率高于≥2个者.
作者:陈萍;徐聂;侯梅;张杰;李慧艳;赵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凝血酶联合顺铂对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穿刺,王入深静脉留置管引流,灌注凝血酶加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22例,观察有效率.结果 总有效率(CR+PR)81.9%,无效率18.1%.结论 凝血酶联合顺铂经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是一种有效、可行、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周伟;傅红春;王兴远;李智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技巧进行探讨.方法 在对10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和技巧进行充分术前讨论的基础上,9例行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其中2例采用重建钛板和颈3、颈4椎弓根镙钉固定的枕颈融合术,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9例存活,1例死于小脑出血并脑干功能衰竭.术后随访6~24个月,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复查头颈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前MRI检查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熟悉颅颈交界区解剖,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精细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逵;范润金;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近5年诊治的1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按Jennett&Bondy预后分级:Ⅰ~Ⅱ级2例,Ⅲ~Ⅳ级6例,Ⅴ级10例.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脑梗死部位及面积有直接关系,早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恰当处理,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经胃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给予埃索荧拉唑40 mg,每日1次;B组50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同时加用促动力药莫沙比利,分别于治疗4、6、8周后记录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记分,判断疗效.并于8周后复查胃镜,现察胃镜下愈合率.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而A组A级、B级食管炎疗效、烧心症状改善均优于B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RE疗效确切.
作者:彭兰;冯琦;李昌平;马春华;章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固体硅胶隆鼻术的操作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对176例患者行目体硅胶隆鼻术,分析隆鼻术的手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结果 本组176例患者中29例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假体脱出8例,假体歪斜5例,假体浮动3例,假体上端位置过高4例,假体轮廓不满意4例,感染3例,排斥反应2例.结论 假体的雕刻和手术过程中刺离是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无一例死亡,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均腹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肠内外营养支持疗法后治愈.结论 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选择合适的病例,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祥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来氟米特(LEF)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66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LEF组和环磷酰胺(CTX)组,LEF组34例,给予LEF(20 mg/d)联合中等剂量激素(30 mg/d)治疗;CTX组32例,给予CTX(600 mg/2w,iv)联合中等剂量激素(30 mg/d)治疗,共持续6个月.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EF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为87.5%,其中完全缓解Z2例(64.7%),显著缓解6例(17.6%),部分缓解3例(8.8%),无效3例(12.5%).而CTX组总有效率为81.2%,其中完全缓解16例(50%),显著缓解4例(12.5%),部分缓解6例(18.8%),无效例6(18.8%).LEF组在完全缓解和显著缓解率较CTX组显著(P<0.05).LEF治疗对微小病变和轻度系膜增生型难治性肾综有效率为93.75%和92.3%,而对膜性肾病有效率为6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CTX组比较,治疗3个月时,LEF组24h尿蛋白显著低于CTX组,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均显著高于CTX组.LEF和CTX均显著减少血清中TNFα和IL-1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LEF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而CTX组为43.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来氟米特是一种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效的免疫抑制剂,且耐爱性良好,不良反应小,疗效优于环磷酰胺.
作者:金南惠;冯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在不同时间服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治疗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7天以上的8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早上服药组(n=42例)和晚上服药组(n=44例),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每日观察诊室血压.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行动态血压监测,共治疗12周.结果 经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2组患者诊室血压明显降低(P<0.05),且下降程度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显示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24h血压,降压程度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上服药组白天血压达标(SBP<135mmHg)者占46.2%,夜间血压达标(SBP<125mmHg)者占31.7%.晚上服药组白天血压达标(SBP<135mmHg)者占42.5%,夜间血压达标(SBP<125mmHg)者占51.3%.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特别是对夜间血压升高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晚上服药可以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更好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作者:肖红;何保明;刁瑞蓉;李欣;陈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6例急性重症胰腺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评价.结果 36例平均住院时间24.7天;治愈27例,治愈率75.0%,死亡9例,病死率25.0%.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树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术式的选择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例老年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胃癌根治术6例,平均生存时间24个月.结论 提高术前、术中确诊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胃癌穿孔的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杨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MPA)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在联合化疗的同时给予甲孕酮治疗;时照组18例单纯给予联合化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明显的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和KPS评分增高,分别为80.0%、66.0%和60.9%,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问合期并用MPA,可明显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KPS评分,减轻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全面改善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时手术治疗的398例直肠癌患者中的82例同时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治疗的398例直肠癌患者中,316例无肠梗阻,生存期为(104.494±4.076)个月,5年生存率为61.9%;82例伴有肠梗阻,生存期为(57.583±5.175)个月,5年生产率为34.9%.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均为保护性因素,而肠梗阻、大体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癌性肠梗阻严重地影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术后化疗能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文河;庄业忠;吴俊东;许慕明;黄棉生;刘东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施行保乳手术治疗的10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53个月,5年生存率93.88%,局部复发率5.10%,美容评价优良率85.71%.结论 对有保乳意愿、符合保乳条件早期乳癌患者,可进行保乳治疗,但需术后放化疗辅助.保乳手术结合术后综合治疗可达到治疗目的 和满足美容需求.
作者:刘发生;刘瑜;吴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可乐定硬膜外给药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A组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B纽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氯胺酮;C组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氯胺酮+可乐定,每组15倒.各组均采用L<,2~3>间隙硬膜外穿刺,抽取不同时点静脉血测血糖、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 术中各指标均升高,A组血糖、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均于切皮时开始升高,骨水泥放置时达高峰,且术中各时点明显高于B、C组.结论 氯胺酮复合可乐定硬膜外给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术后免疫抑制时间和程度,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应激反应.
作者:刘定一;吕志平;刘敏;唐香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93例治愈,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肯定,术后随访鼻窦冲洗也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邓晓奕;徐开伦;罗通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用量,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400例低位硬膜外阻滞,100例20~50岁患者为对照组即Ⅰ组,300例老年病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每组i00例,即Ⅱ组60~69岁,Ⅲ组70~79岁,Ⅳ组大于80岁.所有患者均选择腰2~3问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结果 Ⅰ、Ⅱ、Ⅲ、Ⅳ4组患者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分别为:(16.8±3.3)ml、(13.8±2.8)ml、(11.3±3.0)m1和(8.5±2.3)ml.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局麻药初量较对照组及各年龄段之间均有差异.结论 低位硬膜外阻滞,Ⅱ、Ⅲ、Ⅳ组老年患者初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2%、67%和51%.
作者:浦明昇;董波;马颖琳;秦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因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于治疗7~10 d胰病消失,血淀粉酶正常.死亡3例,均为病前嗜酒或进食高脂饮食者.结论 饮酒、进食高脂饮食、暴饮暴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因素.
作者:李放;郑延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切除吻合52例.一期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封闭、二期吻合15例,直接造瘘13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及腹腔感染,一期切除吻合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左半结肠及直肠癌伴息性肠梗阻的患者,经积极地围手术期处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兵;刘春;彭超;陈卓;陈世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胸腔留置管行腔内灌注化疗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72例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胸腔留置管放液后灌注化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后灌注化疗.化疗药物均选用顺铂60mg/kg,每周1次,2周为1周期,两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7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胸腔留置管行腔内灌注化疗,疗效好,创伤小,病人易接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翠华;任大成;李光明;文世民;付曦;胡欣;潘荣强;孙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术中胆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0例胆道探查术中结果进行分析胆道造影的经验.结果 110例胆道探查术中进行胆道造影者均取得成功,发现残余结石28例、右肝管损伤2例、肝内胆管囊性扩张1例,全部患者经治愈出院.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造影可即时发现胆管残石,有利临床即刻处治和提高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慷;李波;龚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 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现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作者:陈溉;姚健;官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行rHuEPO治疗,用法为:150 u/kg·次,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4周;对照组28例未用rHuEPO治疗,余治疗相同.观察rHuEPO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对患者生存质量(QOF)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显著提高,KPS较化疗前无变化,而对照组Hb水平下降,KPS较前下降.结论 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泽阳;侯梅;王海燕;陈萍;徐聂;赵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腹部手术史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同病种无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和有腹部手术史行妇科开腹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有手术史组与无手术史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比较,有手术史组盆腔粘连严重(P<0.01),有显著差异,而中转开腹、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手术史妇科腹腔镜组与有手术史妇科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有显著兰异(P<0.01),而出血量和术后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有腹部手术史行妇科腹腔镜是安全可行的且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何元芬;罗俐;李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对1085人进行常规体检,分析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 男女肥胖、超重、高血压、TG、肝酶增高、肝脂肪浸润、脂肪肝的检出率不同,女性体重指数不同而高血脂、脂肪肝浸润、脂肪肝患病率不同,男性体重指数不同而6种疾病患病率均不同.结论 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肥胖、起重密切相关,肝脂肪浸润可作为代谢紊乱早期指标,对预防和治疗有意义.
作者:王联耀;段霄燕;余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与安定、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两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360例早孕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无人流禁忌症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静脉应用与术前分别肌注安定和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及阿托品两组,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芬太尼组100%元痛,无人流综合征.芬太尼组较利多卡因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结论 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静脉麻醉组完全无痛,杜绝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可控性强的人工流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永洁;邓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恩格菲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恩格菲针治疗36例恶性胸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全缓解33.33%,部分缓解52.78%,总有效率86.11%;毒副作用较轻,耐受性好.结论 恩格菲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万丽丽;万必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频热疗配合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确诊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93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常规相关处理后A组(对照组)100例采用腔内注射顺铂60 mg,B组(治疗组)93例采用腔内注射顺铂60mg后半小时内进行高频热疗,观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有效率为63%、88.2%;临床好转率46%、73.1%.结论 高频热疗配合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反应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冬;刘鸿;梅治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香菇多糖辅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按照NCCN 2005临床肿瘤治疗指南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1毫克静脉滴注,每周2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菇多糖能够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晓毓;张鸿彬;郑玲;姜佳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56例经CT或MRI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全脑放疗+替尼泊甙同步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全脑放疗)各78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全脑放疗2Gy/次,5次/周,总量36Gy.单发病灶或2~3个病灶位于半侧脑者给予局部缩野或半脑增量20 Gy/10次;全脑多发者全脑增量10 Gy/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疗第一天开始静滴替尼泊甙60 mg/m<'2>,每周1次,连续4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64/78)和92.3%(72/78);一年生存率对照组39.7%(31/78),治疗组61.5%(48/78).两组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略高于对照组,耐受性好.结论 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能提高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向满;宋翠萍;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42例的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42例LC均获成功,1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于术后24~72小时拔除;38例恢复顺利,2例术后3天又发作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术后疼痛、黄疽,经ERCP、EST取出胆总管结石而治愈;住院5~28天,平均为13天;其中32例随访6个月~3年,均无胰腺炎.结论 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尽早行LC术以去除原发病因,MRCP是重要的检查项目,ERCP、EST是重要的辅助治疗与补救手段.
作者:陈运龙;何振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性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452例住院分娩的IC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等.结果 452例ICP中轻度326例,重度126例.羊水污染124例(ICP羊水Ⅱ级44例,ICP羊水Ⅲ级80例),重度ICP的羊水污染率为72.22%.9例围生儿死亡中8例为ICP羊水Ⅲ级,124例ICP羊水Ⅱ级及Ⅲ级病例中出现22例新生儿窒息.未正式临产及胎膜早破而在34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302例ICP,术中发现羊水污染的有72例.结论 ICP的羊水性状与病情程度基本一致,羊水污染预示着不良的妊娠结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发病率.
作者:唐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的经鼻气管插管对ICU严重呼吸衰竭的诊治价值.方法 ICU中48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组(纤支镜组)和喉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组(喉镜组),每组24例,分别在纤支镜和喉镜引导下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术.结果 纤支镜组和喉镜组一次获得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插管时间分别为(3.84±2.02)min和(9.36±3.56)min.纤支镜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喉镜组共有5例发生并发症.纤支镜组较喉镜组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在ICU中应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并发症少和成功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文;刘丽疆;王玉超;陈卫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臭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缓解率38.7%,稳定(stable disease,SD)10例,疾病控制率(PR+SD)71.0%;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9倒,疾病进展率29.0%,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多数为Ⅰ度血板减少.结论 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好.
作者:王海燕;侯梅;王泽阳;陈萍;徐聂;赵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经皮穿刺激先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臭氧腰椎间盘髓核消融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213例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的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对96例采用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及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结果 PLDD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组术后4个月~2年优良率95.7%;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及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组为97.4%.结论 联合介入治疗以往视为相对禁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中远期效果.应重新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韦君亮;朱琳;曹冠柏;冷通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是产科手术常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本文通过分析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出现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使剖宫产术后的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可供借鉴.
作者:陈华宾;陈永翠;张古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体住安置的手术记录资料.结果 根据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病情而作相应的体位调整,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避免和减少了与体住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仅于腹腔镜手术开展初期出现术后肩部疼痛8例,神经损伤2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采取预防措施后210例手术未发生由于体位护理不当导致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正确安置病人的体位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而且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杨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通过掌握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进行2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回顾总结.结果 顺利完成20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通过术前、术中的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可以有效提高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展开.
作者:毛崇秋;刘世呈;田云峰;张顺敏;吴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2例,3个月后均能扶单拐行走,无一例出现假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吉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腋部副乳抽吸整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腋部副乳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术前、术后、心理基础及专业护理,并观察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切口极小隐蔽局部外形明显改善,满意率达100%.结论 对腋部副乳手术患者采取科学主动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兼顾美容的目的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储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脾结核的螺旋CT诊断价值及其强化表现.方法 结合病理分析16例脾结核患者CT表现,CT包括平扫及门静脉期增强扫描.结果 16例脾结核中脾大8例.CT袁现分为四型:粟粒型2例,平扫显示不清,无增强呈稍低密度;结节型8例,平扫边界模糊,环形强化4例,无强化3例,环形强化与无强化区混杂1例;脓肿型5例,平扫边界模糊,边缘蜂房样分隔强化2例,环形强化3例;纤维钙化型1例,散在点状钙化.11例伴腹部淋巴结肿大,8例呈环形强化.结论 螺旋CT对于脾结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结核的病理改变.
作者:李迎春;陈家源;印隆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5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观察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其超声特征.急性淋巴结炎30例,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5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6例,恶性淋巴瘤21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例.诊断准确率为97%.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宋建琼;肖兵;王海思;陈代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征象,以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回顾分析68例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特征.结果 68例脊柱转移瘤共发现157个椎体异常,累及椎弓根23例59根,棘突及横突18处,椎体病理骨折38个,椎旁软组织肿块21例77处.X线和CT表现为椎体及其部分附件骨质破坏或片状高密度硬化影.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脂肪抑制T2表现为高信号.结论 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MRI在发现病灶、鏊别诊断方面优于X线、CT检查.
作者:高文华;胡振洲;雷正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微创介入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其中46个病灶进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结果 介入治疗前,造影增强超声显示46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早期抱球状、弥漫或轻度增强;治疗后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增强CT检查结果一致,与教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4.4%,总符合率为90.3%,明显高于常规彩超结果,后者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89.5%,总符合率为65.3%.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帮助了解患者肝癌病灶的大小、数目和肿瘤血管等信息,有助于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作者:刘健;李敬东;赵兴友;袁顺娴;张宁;李祖坤;安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在X线平片与CT的非典型征象.方法 6例患者均做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和穿刺细胞学检查,4例手术治疗后,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X线平片: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其中1例可见少许骨膜增厚;片状高密度影并骨皮质增厚1例;骨缺损并骨膜反应2例;斑片状高密度影并软组织肿块、骨膜增厚1例.CT:骨质破坏6例;4例可见瘤骨;软组织肿块4例,其中3例表现为环绕骨干的肿胀软组织影.6例中无一例在平片与CT都同时表现出典型的骨肉瘤征象:骨质破坏、肿瘤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检查证实6例为骨肉瘤.结论 提高对骨肉瘸平片与CT非典型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时非典型征象骨肉瘤的影象诊断能力.
作者:施崇敏;刘勇;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总结妊娠早期胚胎心率在不同孕周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妇科常规超声检查,使用B超仪M取样,放大模式测量胎心率,确定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 妊娠早期胚胎心率相对中晚期妊娠总体较高,本组高胎心率234次/min,低胎心率96次/min;0~8周(151.93±20.86)次/min,0~9周(179,12±6,22)次/min,0~10周(175,06±6,66)次/min,0~12周(168,28±5,60)次/min;呈急升缓降趋势,并确定了早期胚胎心率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结论 妊娠早期胚胎心率的变化趋势与胎心解剖分化和传导系统的成熟高度相关,孕8周以前胚胎心率更易受外来因素影响.
作者:陈军;毛芳;肖传正;纳果;雷飞翔;何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6例乳腺导管扩张患者的高频超声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超声检查的优势和不足.结果 本组156例患者中,单纯性导管扩张75例,超声全部检出,符合率100.0%,乳管炎33例,超声检出28例,诊断符合率84.8%;导管内孔头状瘤37例,超声检出19例,诊断符合率51.4%;导管内癌11例,超声检出3例,符合率27.3%.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的显示扩张的乳腺导管,对单纯性导管扩张和导管炎的诊断较为准确,但对导管内肿瘤的诊断相对较低.
作者:何小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卵巢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扭转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为单纯性卵巢扭转,超声均准确诊断;15例为卵巢肿物伴扭转,超声提示扭转12例;误诊3例,分剐误诊为卵巢囊肿伴感染及黄体血肿伴感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X光片与cT检查的优劣.方法 通过对37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X先片与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两者在显示病灶方面的差异.结果 CT对肺内肿块的检出率、内部结构、形态边界、轮廓与毛刺和周围结构关系,肺门与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胸膜受累,骨骼有元转移等存在着明显差别.结论 CT对肺癌的定性和分期有明显优势,X光片宜用于常规普查和初步诊断.
作者:韩顺良;韩福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L-6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心房颤动患者有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60例心房颤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者JL-6基因-174G/C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心房颤动组与正常对照组IL-6基因-174位点均以GG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100%和97%.-174位点等住基因频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提示IL-6基因-174G/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心房颤动无关联.
作者:刘佳顺;任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杜仲叶浸膏粉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将6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两个对照组、两个实验组和模型组,两个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何首乌煎剂4 g/kg,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杜仲叶浸膏粉3 g/kg和1.5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除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每目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 ml以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分光光度法测定MAO-B活力、邻苯三酚法测定SOD活力、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含量、荧光法检测LF含量,采用刘景田法测RCR和RICR.结果 口服杜仲叶浸膏粉可以降低亚急性衰老小鼠脑MAO-B活力,提高肝SOD活力,降低肝MDA和LF含量,提高RCR和RICR.结论 杜仲叶浸膏粉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李小安;夏前明;王秉文;袁秉祥;康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乳腺癌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且计算病灶大SUV(SUVmax);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查(P53检测).结果 118例乳腺癌患者中,P53阳性组占64.4%,P53阳性组与P53阴性组的年龄之间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53阳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5.06±1.47;而P53阴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3.16±0.69,组间SUV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试验ROC曲线显示,SUVmax诊断P53表达正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910±0.028,用SUVmax诊断P53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ROC曲线发现SUV分界值为3.785,其诊断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81.0%.结论 利用18F-FDG PET/CT显像的SUVmax早期评价乳腺癌P53表达情况可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初步认为,将SUVmax>3.785作为乳腺癌P53表达的一个分界值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作者:温广华;冯彦林;邓候富;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分子信标探针荧光芯片的固定方式.方法 通过对传统生物素(biotin)-亲和素(avidin)连接方式和自行设计的单侧延长臂的分子信标连接方式的对比研究,对TB分子信标与芯片固定方式进行探索.结果 生物素-亲和素(biotin-avidin)能很好地结合在芯片上但这种修饰有相当技术难度,且生物素-亲和素连接无特异性.本设计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采用淬灭分子中间标记,茎结构单侧(淬灭分子一侧)延长臂,能很好的结合在芯片上,且修饰技术难度低、特异性高.结论 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探针设计的发明及运用,初步解决了分子信标技术在芯片技术领域运用的固定难题.巧妙地把分子信标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等优势自然运用到芯片技术上.
作者:匡红;陈庆海;府伟灵;张聪;冯怀志;孙薏;李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rs2515362住点在杰出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测定运动员的临床生化指标,看它们在rs2515362位点的不同基因型运动员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 设计针对rs2515362住点的引物合成,然后将它与其它基因的SNP位点一起用Bakeman的GenomeLab SNPstream基因分型系统进行高通量检测.结果 得到了121个运动员和232个非运动员rs2515362住点的多态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rs2515362住点在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组中的AA、AG和GG三种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X<'2>=13.9805,P=0.0009),A和G两种等位基因频率也有统计学差异(X<'2>=12.0080,P=0.0005),且AA、AG和GG三种不同基因型的运动员的生化指标Alp、Cr、Ca、TP、GGT、Cl、CO<,2>和Alb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rs251536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运动能力有关,且不同基因型运动员之间其生化指标Alp、Cr、Ca、TP、GGT、Cl、CO<,2>和Alb也存在统计学差异.
作者:李立青;田亚平;董矜;张阳东;温新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L1-E5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融合蛋白,为下一步探讨该蛋白是否能作为疫苗的研究作准备.方法 以本室已构建好的阳性质粒pET32(+)/HPV16 E5为模板,PCR获得E5基因,经SalⅠ和NotⅠ双酶切插入已构建好的pGEx4T-1/HPV16L1,通过筛选获得正确的阳性克隆pGEX4T-1/HPV16L1-E5.pGEX4T-1/HPV16L1-E5转化入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进行目的 蛋白的表达,通过测定不同时间、不同IPTG浓度和不同温度时目的 蛋白表达情况,获得蛋白表达的佳条件,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质粒pGEX4T-1/HPV16L1-E5,在1mmol/L IPTG、34℃、4h诱导获得大量的目的 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的pGEX4T-1/HPV16L1-E5质粒能表达出目的 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目的 蛋白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左凤琼;李婉宜;李明远;黄建;李晓红;吕梅励;赵素兰;蒋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病例男,71岁,因右下腹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见异常隆起,肝脾未触及,全腹肌紧张,右下腹部压痛,轻反跳痛,可扪及包块,大小约4.3 cmx3.5 cmx3.0cm.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升高,血红蛋白《100 g/L,大便潜血阳性,大便镜检脓细胞少许.
作者:龙平荣;刘健;赵兴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病例女,48岁,在运动中不慎摔倒后肘部明显肿胀,肘关节屈曲、伸直、旋转功能严重障碍,X线检查以及三维重建示右肱骨小头、外上髁及滑车粉碎性骨折,人院后给予尺骨鹰嘴牵引以及消肿等对症处理,后因骨折未能复位,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李力;桂斌捷;周健;刘德宝;卜海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病例女,30岁,于2007年7月18日19:00急诊入院,主诉为分娩后1周,重体力活动时突然出现肩背部痛3小时,疼痛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入院时患者面色苍白、大汗,自觉头晕,疼痛不能耐受.
作者:刘静;刘晓莉;朱学敏;肖颖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是人类的穹隆体主蛋白(MVP),可在正常细胞和包括白血病细胞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LRP可通过阻止化疗药物进入胞核以及胞吐机制将化疗药物排出胞外,降低核内和胞内药物浓度而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检测白血病细胞LRP的表达情况,对预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惠锋;杨策尧;李玛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CCF-CCM专为接受外科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提供风险评估,用以评估人群中30天手术死亡风险,通过了解结直肠癌术后风险预测模型CCF-CCM的应用进展情况,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此外还发现经内源性验证发现CCF-CCM准确度较好,但在CCF-CCM为病人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前,还需要在各中心进行专业验证与校准,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出来之前,该模型还不能用于对病人结果和外科医生能力进行绝对性的测量.
作者:汪晓东;曹霖;李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人胚胎干细胞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建立一个理想的人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是利用它的前提,但传统的饲养层培养体系中的动物源性物质和大量的未知成分影响了研究人员对人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的研究,所以建立一个人胚胎干细胞无饲养层培养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细胞外基质、条件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和成分确定的培养基等方面对人胚胎干细胞无饲养层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常松;周轶平;李玛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CD44及其变异体分子属于重要粘附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对CD4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形式,CD44分子与子宫内膜癌分期、浸润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作者:廖治;肖洪涛;瞿大成;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C225是一种EGFR为靶点的人鼠嵌合型IgGl单克隆抗体,与放疗和/或化疗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加患者的放化疗疗效.目前,C225已用于结直肠癌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曾学富;郎锦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趋化因子是当今细胞因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是CC型趋化因子成员.近来许多研究发现它与多种免疫及炎症反应、肿瘤转移等密切相关.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通过MAPK、NF-KB、JAK-STAT和PKC等信号通路诱导RANTES基因的表达.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辽;杨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与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方法对20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及DN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例患者HBsAg和HBeAg阴性的不同组合模式均可检洲到低拷贝的HBV-DNA,其中抗-Hbe+、抗-HBc+共11例(55%),而抗-HBs+、抗-Hbe+和抗-HBc+共5例(25%);16例血清HBV-DNA含量<1000copies/ml,仅3例肝功能轻度异常.结论 HB-sAg阴性的不同血清学模式存在低拷贝HBV感染,荧光定量PCR在隐匿型HBV感染中具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作者:余鹃春;姚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探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药库管理系统.对药库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置作一介绍,结合实际工作提出该系统的实施措施及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任智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倒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67例,占55.37%;中药注射剂11例,占9.09%;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03例,占85.12%.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扣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荆的质量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作者:杨勤;臧云吉;范岳邦;袁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 对妇产科2003、2005、2008年7~9月出院病历各333、455、602份,在制定抗茼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与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茼药物比例均降低,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增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结论 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比例,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与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从而获得较好的管理成效.
作者:张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结合本院在地震伤员救治工作中建立的系统管理机制方面的实战经验,分别就医院建立指挥、救护、后勤保障、信息发布四方面的系统管理机制进行了阐述,说明医院建立系统管理机制能高效、安全、快捷救治地震伤员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作者:刘琴;廖志林;朱方;杨绍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通过介绍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规范化缴费流程的实践及体会,着重介绍了门诊缴费治疗表单的内容及应用情况,以供同行参阅、借鉴.
作者:余秀君;罗鸿宇;何成奇;何红晨;杜春萍;王凤英;易文远;奚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健康管理是一个较新兴的行业和学科,其内涵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随着人们健康观的改变,其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开展此项工作的机构很多,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还有差距.而医院将健康体检中心是提升为健康管理的佳平台.
作者:杨银全;王俊明;曾化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医院品牌建设的构成要素,从质量、创新、服务及外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医院品牌的内涵,提示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医院如何占领市场,赢得病人的信赖,可供借鉴.
作者:王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分析记费流程,发现医嘱项与收费项在名称、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上的不匹配和记费凭证书写、退费操作中的不严谨是出现收费误差的主要环节,提出加强字典库维护、规范记费凭证书写、改变记费模式和建立及时的价格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改善措施.
作者:舒泽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方式与价值.方法 选择武警部队离退休干部和地方27家机关、事业单位的5937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的平台.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预,随访3年,对干预效果进行健康评估.结果 通过早期生活与行为方式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率、高甘油三脂血症均明显下降(P<0.05),显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预,是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生显性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曾小川;刘峰;杜晓清;刘灿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落实<四川省医院复查及管理评价标准>,结合省、市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们对辖区内8所中心卫生院(舍1所民营医院)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简称院感)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分析了院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供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作者:何玉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据2008年4月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死亡原因中第二位的疾病,仅次于脑血管病,分别占22.32%和22.45%.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第二住死因(占农村死亡总数的21%).肺癌为肿瘤死因的首住(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2.7%).本文就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及思考与展望做一述评.
作者:侯梅;陈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进一步防范护患纠纷,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从而依法行护.方法 应用自设调查表,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该院11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NOVA、Kruskal-wallis Test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的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偏低,答卷正确率67.14%.不同科别和工作年限的临床护士在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无差异(P>0.05),不同职称和学历的临床护士在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法律知识较欠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重视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
作者:敖冬梅;吴晓玲;李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医学高校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综述分析、社会调查、医学实验和临床探索四条途径,提升医学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法,以企为医学高校的知识创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伍兴阶;冯有明;柏华;朱德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树状图是一种以统筹和控制为目的 的树形管理结构,是进行系统统筹控制的工具.主要运用于功能分解、结构示意、原因分析、关系表现等方面.树状图关注宏观战略和统筹控制.在实施实习生流程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树状图管理方法,可以便捷地建立起教学管理的科学体系,统筹起各流程之间的科学关系,达到全面的科学管理,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作者:舒运兵;林琦远;孙广运;黄河银;贾麒麟;钟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关键路径法(Crmcal path method,CPM)是一种项目时间管理技术,目前已成为包括医学在内的多领域项目管理中应用为广泛的计划与控制的方法之一.肿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针对学生们实习前接触不多、实习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尝试在学生实习中引进CPM,尤其是以某一单病种为切入点,实施关键路径法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波;董世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随着单克隆新抗体的涌现及原有抗体开拓的新用途,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及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病理诊断领域日趋重要.现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卵巢组织分型(1999),将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性以及在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做一专题讲座.
作者:袁静萍;袁修学;毛永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