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乡村医生
  • 主办单位: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2-1405/R
  • 国内刊号:22-1405/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吉林省政府评为社会与经济效益“双十佳”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生物蛋白胶用于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修复结合生物蛋白胶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收治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患者43例,给予手术修复结合生物蛋白胶治疗.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0~17个月的随访,根据TAM系统评定方法,43例患者中,优24例,良16例,可1例,优良率93.0%.结论:手术修复结合生物蛋白胶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庆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观察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

    目的:对治疗粘连性中耳炎时采取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实施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患者28例临床资料进行采用回顾性分析.记载手术中的病灶,并对术后骨膜情况进行观察,对术后听力的改善水平加以评估.结果:手术结束6周后所有患者干耳,骨膜愈合27例,存在骨膜前下裂隙1例,手术前平均气骨导差47.45dB,手术后1年气骨导差16.21dB,气骨导差值缩小大于25dB.结论:采取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效果良好.

    作者:范述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蔗糖铁注射液辅助治疗肾衰患者肾性贫血疗较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蔗糖铁辅助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有肾性贫血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组(A组,n=13),静脉应用100mg蔗糖铁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中,于每次透析2小时后静脉滴注;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组(B组,n=13),琥珀酸亚铁200mg/次,口服,3次/日.两组均同时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剂量100~150U/(kg·周),分两次于透析结束时静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4、8、12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4项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应用蔗糖铁辅助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效果确切(治疗前后比较,P< 0.01).静脉组治疗后Hb、Hct、SF、TSAT均明显高于口服组(组间比较,P<0.01).口服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38.4%),静脉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应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确切,较口服补铁能更快、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唐秀红;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80例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痰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特点,为诊断间质性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治间质性肺疾病患者8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0例间质性肺疾病的病例中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所占比例多,大致分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和非IPF两组,IPF组较非IPF组更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杵状指、爆裂音等症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特点,可初步临床诊断间质性肺疾病.

    作者:任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或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氯胺酮分别联合丙泊酚和异丙酚在小儿术中及术后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80例,年龄2~8岁,不限性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组(A组),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组(B组),每组各40例(n=40).静脉泵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3.2mg/(kg·分)]或氯胺酮联合异丙酚[3.2mg/(kg·分),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均满意,但B组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效果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周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目的: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与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0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与总费用花费情况.结果:研究组在住院时间与总费用花费上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术后并发症积极的治疗,可以明显加速患者康复,不仅缩短住院时间,还减少了治疗费用.

    作者:李安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83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行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成功行胆囊切除术,4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胆囊黏膜电灼术,9例中转开腹,无死亡、无出血及胆管损伤.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主张完善术前必要相关检查及准备后,尽早(好在72小时内)实施手术,提高腹腔镜技术,适时中转开腹是防治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国云;何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治疗中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就常规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与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控制出血时间及宫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具较高安全性,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闵馥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极板回路垫在高频电刀烧伤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在高频电刀烧伤手术中使用负极板回路垫,有利于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特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50例,3餐前所有患者在皮下注射诺和锐,在睡前,A组加用皮下注射诺和平,B组加用皮下注射诺和灵N.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组体重增加值明显低于B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平联合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临床疗效果差别不大,但在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体重增加值优于诺和平联合诺和锐的效果.

    作者:谢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子宫全切术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90.84±15.39)分钟,术中出血量(150.31±27.05)ml.观察组手术时间(60.72±21.18)分钟,术中出血量(100.25±18.97)ml.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排气、手术之后的活动恢复以及手术等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行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少,同时还可以使盆底阴道保持较好的完整性.

    作者:杨春霞;邱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

    目的: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消化性溃疡给患者生活带来困扰的同时,给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且使它不再复发成为众多研究者的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方面的内容.

    作者:姚茜;李凤芹;张晓飞;李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7例,入院时电解质等正常,入院后7~14天,有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血浆渗透压、高尿钠症,诊断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结果: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血钠水平和尿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病情均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的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苑来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医院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2年收治分娩严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并总结相关干预措施.结果:2012年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1年,两组该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源性因素、产妇及家属自主选择、医护人员干预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对剖宫产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结论:加强产妇孕产期保健工作和健康教育,减轻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消除产妇及其家属的担忧及顾忌心理,医生正确把握剖宫产指征,同时强化医院的内部绩效审查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和士兰;冯志贤;梁霞;和歆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小儿外科短小手术中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根据小儿外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设计使用氯胺酮或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方法并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优越性.结果:氯胺酮较丙泊酚在小儿外科短小手术中,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强、诱导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干扰较小的优点.结论:通过对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小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比较,氯胺酮具有镇痛作用强、诱导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干扰较小、可使小儿平稳度过手术期的优点.

    作者:杨萍竹;程永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霉菌性阴道炎采用制霉菌素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达克宁栓开展治疗,试验组给予制霉菌素栓外用与制霉菌素口服药物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1周后治愈5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0.00%;4周后治愈4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2.00%.试验组1周后治愈6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6.00%,4周后治愈6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5.33%.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小,用药过程比较安全.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呼吸衰竭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通气状态,减少CO2的潴留,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王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偏头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口服,治疗组除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外,另每晚加服西比灵10mg,疗程30天,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经颅多普勒(TCD)变化,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TCD的血流速度.

    作者:刘福仁;顾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8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状腺包块患者85例,均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61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有效率98%.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主要手段,包括甲状腺癌和良性的甲状腺疾病,都应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作者:刘冠策;赵坤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利尿剂、强心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日,美托洛尔12.5mg/日,2次/日,治疗14天.结果: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分级均为4,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3.45±0.11),治疗后12个月(2.02±0.18),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3.22±0.25),治疗后12个月(2.63±0.13),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任翠莲;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与时间关联性分析

    目的:探析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情况,以及二者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均采用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方式行化疗治疗,研究组(35例)顺铂剂量75mg/m2,对照组60mg/m2;分别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段的疗效和毒性,并对疗效、毒性和用药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临床疗效均更佳,且不良反应在不同时间段均相对要更轻(P<0.05).结论:顺铂采用每天25mg/m2剂量第一至三天使用疗效更佳,且毒性相对更小;在用药3周后应考虑开展进一步治疗,以防止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损伤.

    作者:吴丽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研究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对母婴同室新生儿5548例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观察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与相关高危因素.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0.47%,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了总感染人数38.46%;新生儿医院感染与产妇文化水平、分娩方式、羊水质量、产房环境与产妇无菌意识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产妇文化水平、分娩方式、羊水质量、产房环境与产妇无菌意识等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冯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采用不同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80例,进行资料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宫腔镜下进行电切除术(功率70~80W)治疗,对照组在宫腔镜定位后息肉钳夹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情况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试验组治疗后复发率10%,低于对照组(40%);患者手术前月经量(337.2±154.2)ml、3个月月经量(221.7±82.5)ml、6个月月经量(276.3±101.6)ml以及12个月月经量(302.3±153.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宫腔镜下利用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低,且妊娠率较高.

    作者:刘玖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不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切口方式的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20例(143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反眉弓型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角巩膜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视力、角膜散光、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反眉弓型隧道切口组术后3天视力显著高于角巩膜切口组,且术后1周角膜散光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反眉弓型隧道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式简单易学,所需器械简单,携带方便.

    作者:谢嫦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老年患者54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好转出院51例,死于低血糖昏迷合并肾脏、心脏功能衰竭3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原因多,症状不典型,加强糖尿病教育,制定个体化、合理血糖控制目标,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作者:孔庆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上端肿瘤并发骨折手术方法选择和疗效

    目的:对由于股骨上端肿瘤所并发的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股骨上端肿瘤并发骨折患者28例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9~ 24个月,肿瘤病灶清除法10例,优良率89.6%;瘤体刮除填充骨水泥9例,有3例死亡,优良率68.6%;置换人工假体9例,肿瘤复发1例,死亡3例,优良率74.3%.结论:要根据肿瘤性质及破坏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肿瘤良性时则手术应以刮除肿瘤植骨为主,恶性肿瘤则应以人工假体置换术为主.

    作者:彭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2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及诊治方法,从而加以预防.方法:收治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PCS患者42例,分析并总结临床资料.结果:造成42例患者发病的原因:23例胆道内因素,9例胆外因素,5例精神因素,5例病因不明;再次手术15例,非手术保守治疗27例.结论:PCS病因复杂,术前全面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是防止其发生的关键,经内科处理或手术后随时间的延长,大部分病人症状逐渐减退、消失,部分残留胆道结石患者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决定是否手术的原因是结石残留).

    作者:令继文;赵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胆管结石患者86例,其中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2例,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均行两镜联合方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其余81例行T管引流术.术后少量胆漏3例,经腹腔引流及对症治疗2~3天后痊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3例,10周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石.无胆管损伤及狭窄,无胆道感染及胰腺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取石干净,术后残石率低,是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惠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180例诊断体会

    目的:总结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收治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梗死灶的大小分成A组78例、B组92例、C组10例进行治疗.结果:3组经过治疗ESS评分、ADL评分升高,ND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0例患者经过治疗基本痊愈49例,显著进步73例,进步4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3.9%,其中A组总有效率94.9%,B组总有效率96.9%,C组总有效率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磁共振是诊断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依据,降血压、降低颅内压、溶栓等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海燕;任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展开对比治疗,研究治疗效果差异性.方法:收治萎缩性阴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纯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甲硝唑基础上添加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仅治疗总有效率高,且表层细胞改善状况更好.结论:甲硝唑联合雌激素相对于单纯使用甲硝唑治疗效果更好,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顾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法及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对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生存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属于Ⅱ期、Ⅲ期患者75例,其主要病理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低于3cm者64例,直径超过3cm者24例.在完成手术后,肿瘤直径低于3cm的患者5年内生存率84.37%,而肿瘤直径超过3cm的患者5年内总生存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5年内生存率明显要高于年龄低于4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手术及综合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俊超;孙毅;李丙立;李平;张恒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临床分析25例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明确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25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破裂多发生于老年高龄患者,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多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心脏破裂是AMI严重机械并发症,死亡率高,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的高血压是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对此并发症高度重视,以便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尽早、成功的再灌注治疗以及入院后积极控制血压及异常活动可减少AMI后心脏破裂的发生.

    作者:彭艳;王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探讨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进一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结果:两组在麻醉前、麻醉起效后和气腹时,SBP、D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10分钟和气腹30分钟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起效快、苏醒快、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朱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成NS组、万汶组、高钠组、霍姆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盐水、羟乙基淀粉、3%高渗氯化钠、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进行复苏.结果:四组复苏后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四组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MAP和CVP逐渐升高,HR逐渐降低,在复苏1小时霍姆组与其他3组MAP、CV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6小时后霍姆组与万汶组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高钠组和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是感染性休克旱期液体复苏的首选复苏液.

    作者:温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体表ECG QRS时限延长伴激动延迟波患者42例临床追踪分析

    目的:QRS时限>0.12秒伴激动延迟波(N波)是预警非ST-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信号.早期明确诊断,对预防、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标准确诊冠心病42例,治疗出院后按医嘱常规治疗服药.18个月内定期复查心电图,存在永久性心肌缺血,QRS时限延长伴或不伴左、右束支阻滞并出现心室激动延迟波.结果:18个月内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1例,死亡2例(18.2%),下壁+侧壁急性心肌梗死3例,死亡2例(66.7%),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5例,死亡4例(80%),侧壁+后壁3例,死亡2例(66.7%).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下壁+后壁急性心肌梗死4例,死亡4例(100%),恶性心率失常9例,死亡5例(55.6%).结论:QRS间期>0.12秒并N波特征是非ST-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警信号.

    作者:王刚;郑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生物材料制成,可以减少输液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方便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尤其是在病情危重患者的抢救中,静脉留置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

    作者:郝云连;贾志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VSD装置植入术治疗下肢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5例,回顾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例创面经VSD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VSD技术在骨科应用护理重点:术前护理包括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备皮、备血及术前用药;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持续负压吸引及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情况,常见故障的排除,及对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艳芬;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结核型分枝杆菌感染患者31例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提高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收治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31例,对他们的临床表现、诊治、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非结核型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对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呈原始耐药,治疗困难,误诊误治多,龟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为敏感.结论: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脓肿患者需提高警惕性,及时行分枝杆菌的菌型鉴定及药敏测定,以免延误了非结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非结核型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管理及护理的操作要点.

    作者:曲研;遇伟君;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患有效沟通对门诊患者评估工作的积极作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护理工作是门诊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患者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的护患沟通、准确的病情评估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患者病情评估是JCI标准中重要内容,门诊护理人员必须做好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赢得患者的信赖才能保证患者积极配合,使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评估顺利进行.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患者4例完全治愈,2例好转.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乔志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分输血过程的护理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疗的一项重要甚或必要手段,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成分输血的护理做一简要论述,以期待对临床工作有一定帮助.

    作者:杨超;李红华;王宇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113例,称作急诊组,另选取113例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者行常规护理,称作对照急诊组.急诊组行急诊护理(止血诊治、病情护理),对照急诊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在急诊组的113例患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者中,止血显效85例(75.22%),止血有效25例(22.12%),止血无效3例(2.65%).在对照急诊组的113例患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者中,止血显效72例(63.72%),止血有效32例(28.32%),止血无效9例(7.96%),比较急诊组与对照急诊组的止血效果,明显急诊组优于对照急诊组,P<0.05.结论:积极实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用药以及健康饮食教育等急诊护理,可使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得以改善,从而提升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的成功率.

    作者:张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预处理与护理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50例乳腺癌患者.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可取得良好疗效,护士需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徐洁;李翔;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36例,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饮食护理后,Ⅲ~Ⅳ期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减少,并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期患者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有所下降,并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有所上升,血磷有所下降.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耀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催眠干预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催眠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受试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进行催眠干预,采用自评焦虑量表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焦虑状态评定,入院24小时内及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五天清晨测定血糖浓度.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五天比较,试验组SAS评分和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催眠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反应.

    作者:陈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制烫伤油加特定电磁波谱仪治疗烫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自制烫伤油)加特定电磁波谱仪治疗各种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清创、抗感染及预防并发症治疗,观察组加用自制烫伤油创面外敷的暴露疗法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100ml加硫酸庆大霉素16万U浸湿无菌纱布包扎的湿润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烫伤油加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各种烧伤效果显著.

    作者:殷红玲;张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总结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病室护理、口腔及吸痰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卧位及睡眠护理、排便护理等舒适护理.认为精心的预见性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社区护理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出院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按照社区地域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7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经康复治疗21天后两组营养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①出院后21天的两组的营养学指标都下降,且对照组较研究组下降明显.②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7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社区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芮艺敏;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手术心理恐惧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手术心理恐惧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手术患儿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33例,并发症发生率33.0%,住院时间(26.6±3.4)天;观察组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8.0%,住院时间(17.5±3.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手术小儿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时间.

    作者:牛娜;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治视网膜脱离并行复住手术治疗患者46例,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2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和整体护理.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0.5~1年的随访,观察组中20例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复位不良,其中2例经二次手术获得治愈,1例患者因拒绝二次手术放弃手术治疗.对照组中16例一次性治疗成功;7例未成功复位,其中4例再次手术治疗成功,3例拒绝再次手术.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87.0%,对照组6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期间加强临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蔡玲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内剖宫产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在手术室内对剖宫产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能接受或者主动配合麻醉与手术.结论: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具有实效性,是操作性较强的不良情绪干预方法.

    作者:吕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畸形胎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进行系统超声检查200例孕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胎儿畸形情况筛查及诊断.结果:200例孕妇中,经分娩及引产证实的畸形胎儿5例,畸形率2.5%;彩超筛查确诊4例,检出率2%;漏诊1例,漏诊率0.5%.结论:系统超声检查在产前可明确诊断畸形胎儿,对降低缺陷患儿出生发生率,降低低龄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优生优育国策,为产科产前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陈念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65例,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2例.急性脑梗死(ACI)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63例,健康对照组50例.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循环酶法检测.结果:冠心病3组(165例)、急性脑梗死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63例)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较健康对照组(50例)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AP组、SAP组二者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ACI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预测因子,其水平变化与ACI、AMI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Hcy、hs-CRP联合检测更有助于ACI、AMI患者的诊断和为预后提供更好的判断指标,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张栖玮;李顺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在阴囊急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阴囊急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对63例阴囊红、肿、热、痛的急症患者进行检查.结果:63例阴囊急诊病例中急性睾丸炎13例,急性附睾炎24例,睾丸扭转8例,睾丸挫裂伤6例,阴囊嵌顿性斜疝12例.结论:超声检查在阴囊急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芳;祁艳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影像分析

    目的:通过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影像资料回顾性研究,总结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了解及认识.方法:收治COP患者17例,对其临床表现、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可伴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较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比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主要表现:实变片影、磨玻璃片影、结节影、各类线带影.结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且含支气管气相的实变片影为其主要且常见的影像改变,磨玻璃片影亦多发,呈随机分布,其他影像较前者少见,但与实变片影及磨玻璃影相结合对于诊断本病具有特征性意义.鉴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复杂性及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诊断需要基于临床影像学、病理学资料综合分析,且诊断过程中,尤应注意与肺部感染相鉴别.

    作者:郑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降钙素原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4例CODP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相关性.结果:AECOPD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住院天数及总花费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可以作为估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的参考项目.

    作者:刘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体检人员119例,根据脂肪肝与胆囊结石超声诊断标准对体检人员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体检人员脂肪肝发生率20.17%,胆囊结石发生率6.72%.其中,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此外,脂肪肝组伴有胆囊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脂肪肝有密切的关联,治疗脂肪肝可有效降低胆囊结石发生率.且超声在脂肪肝及胆囊结石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颖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8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结果:CT征象为“三角形”影及阻塞性炎性反应,其中周围型肺癌20例,占44.4%,炎性结节6例,占17.1%;CT征象为“晕圈征”,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占20.0%,炎性结节15例,占42.9%;CT征象为“短毛刺”,其中周围型肺癌25例,占55.6%,炎性结节3例,占8.6%;CT征象为“长毛刺”,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占20.0%,炎性结节23例,占65.7%;CT征象为“恶性胸膜凹陷征”,其中周围型肺癌27例,占60.0%,炎性结节3例,占8.6%;CT征象为“良性胸膜凹陷征”,其中周围型肺癌11例,占24.4%,炎性结节18例,占51.4%; CT征象为肿块边缘“深分叶”,其中周围型肺癌25例,占71.4%,炎性结节14例,占40.0%;CT征象为肿块边缘呈“刀切样”或者“方形”,其中周围型肺癌14例,占31.1%,炎性结节21例,占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形”影及阻塞性炎性反应、“晕圈征”、“短毛刺”、“长毛刺”、“恶性胸膜凹陷征”、“良性胸膜凹陷征”、肿块边缘“深分叶”、肿块边缘呈“刀切样”或者“方形”是鉴别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结节的关键.

    作者:陈思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32例,给予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1静滴,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李占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银翘散联合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翘散联合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氯芬黄敏片治疗,治疗组服用银翘散加味及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81.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王辛坤;廖锡意;许华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伏贴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三伏贴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3年,总结三伏贴常见的不良反应,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对策,做好三伏贴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使患者能坚持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业英;林兰;韦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32例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对照组32例给予硝酸甘油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结果:2周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对照组93.75%,治疗组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抗心肌缺血.

    作者:王新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的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的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180例,回顾分析其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痰热闭肺型哮喘是主要的证型,分布具有极大的偏态性,过敏、感染、遗传因素仍是影响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关系密切,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陈文霞;张岩;宋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19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不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中药补肾和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率56.56%,排卵率82.82%,对照组妊娠率31.31%,排卵率78.78%.两组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袁艺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胆囊切除手术后出现腹泻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实施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病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效果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刘阿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母草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住院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缩宫素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同时对产妇经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mg,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结果:3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组和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较单用缩宫素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且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坤泰胶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将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拟促排卵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时加用坤泰胶囊,对照组49例仅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观察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排卵数、妊娠率.结果:观察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和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性状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

    作者:王国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玫瑰糠疹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樟脑乳膏、复方青黛胶囊、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玫瑰糠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泛昔洛韦0.3g/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青黛胶囊,4粒/次,3次/日,氯雷他定10mg/日,复方樟脑乳膏外用,涂抹3次/日,连续治疗7天.结果: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脑乳膏、复方青黛胶囊、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作者:薛伟杰;郭晨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用艾维心口服液、健心合米尔高滋班片、益心把迪然吉布亚颗粒等3种维吾尔药治疗慢性心衰80例.结果:总有效率82.5%.结论:使用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潜力巨大.

    作者:阿布力克木·吐尔逊;玛依努尔·买买提;吐尔逊娜依·艾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在剖宫产术中术后应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120例计划性剖宫产者(包括一胎足月待产要求手术,二胎待产合并瘢痕子宫,排除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如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植入等)随机分为益母草组及对照组.益母草组: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钳夹脐带,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子宫下段注射,术后益母草2ml肌注,2次/日.对照组常规胎儿娩出后立即钳夹脐带缩宫素20U宫体注射,术后缩宫素10U肌注,2次/日.观察产后48小时HCT下降情况估计产后阴道出血量况及产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产后48小时阴道出血量益母草组平均305ml,对照组平均4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宫缩痛发生率益母草组5%,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及产后宫缩痛,方法简单、方便、经济,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伴完全阻塞的康复观察

    目的:跟踪回顾中医药长期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再狭窄病例临床疗效.方法:给予PCI术后再堵塞患者长达5年中医药治疗,并每3~4周跟踪随访其生命体征.结果:患者由完全卧床的四级心衰状态逐渐好转至可以进行正常活动.结论:社区中医药跟踪治疗PCI术后再堵塞患者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妇产科重症感染治疗中的选择与应用研究

    目的:妇产科重症感染多源自盆腔脓肿或盆腔腹膜炎,以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为主,病情严重者将导致患者脱水、高热、中毒性休克,对患者的多器官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加强对妇产科重症感染致病菌的临床分析,选择正确的抗生素,尤其是加强对耐药菌株抗生素的应用就显得颇为关键.

    作者:闫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运德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运德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儿.两组在常规抗炎、化痰、止咳平喘基础上,治疗组用运德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喘憋、咳嗽及肺部啰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是1.832、2.761、2.650、2.526,均P< 0.05).结论:运德素超声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

    作者:闫跃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10例

    目的: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工作.方法:通过对10例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误诊回顾性总结,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共有4种类型:短暂性脑缺血、急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统计分析出结果,在对此类疾病进行诊断时应仔细查体,细问病史,借助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来诊断病情.结论:症状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容易诊断,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但是非典型的心肌梗死很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针对1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误诊的原因后,认真总结,减少误诊.

    作者:王朴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临床分析10例

    目的:探讨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症状、病因、MRI、腰穿及预后,提高诊断率.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0例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误诊脑干梗死,4例误诊脑干脑炎,1例误诊后循环缺血,1例误诊小脑病变.结论: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上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的佳时机,所以应及时行头颅MRI、腰穿等检查,明确诊断尤为重要,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史晶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间质瘤误诊超声表现1例

    胃肠道间质瘤以往所见病例很少,临床及超声表现不被熟知.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肿瘤直径≥5cm,外生性生长,回声不均,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超声征象.临床上,应重视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汤蕙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上腺醛固酮瘤误诊原发性高血压1例报告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肾上腺皮质比较常见,良性肿瘤占大多数.关于某些肾上腺皮质激素高分泌性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的研究及报导也不断增多,而肾上腺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但在基层许多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认识,常常造成误诊.

    作者:吴卫洪;林能俤;林美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胰腺发育不良致胰源性糖尿病误诊报告

    通过对胰腺发育不良致胰源性糖尿病的误诊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减少误诊.

    作者:安永东;蔡兴魁;赵钰;杨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教学创新与改革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提升新时期的医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玉林市社区护理人员在岗工作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在岗工作情况,为社区护士的培养及政府机构制定社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从玉林市玉州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护士执业资格的社区护士中,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访谈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结果:社区护理人员学历偏低、工作经验有限、培训体系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环境差待遇低导致人员短缺,宣传不足、政策配套滞后是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结论:调整培训体系,落实配套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加大社区护理宣传等,以便促进社区护理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涂文旭;黄爱松;陈亭伊;李崇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实施情况的满意度及对活动的建议.方法:通过半开放式问卷,对52名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为很好,23.1%的志愿者则认为稍有不足,认为在医学生志愿者管理与培训、明确志愿者工作范围和义务等方面应进行相应改进.结论:应加强医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与培训,明确医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义务,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特长,将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与医学人才培养相结合.

    作者:万岐江;侯蔚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乡镇卫生院常见的医疗纠纷原因和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医务人员的意识相对淡薄,加上乡镇卫生院设备简陋,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从而引起医患矛盾的激化,使医疗纠纷的发生越来越多,医疗纠纷发生原因越来越复杂,索赔金额越来越多;致使医生对医疗纠纷防不胜防,医疗环境越来越恶劣.要不断改进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和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冉茂艳;代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化疗护理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目的:静脉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在化疗过程中,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了大量正常的血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其毒性不仅对患者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还容易损伤血管而引起药物外渗.轻者出现局部红、肿、痛,重者出现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及深部结构的损害.据资料估计,化疗渗漏率0.1%~6.0%,实际发生率更高.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化疗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化疗护理行为,对减少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减少护理纠纷,提高化疗成功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化疗的危害性对330例静脉化疗患者强化风险环节管理,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杜绝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战云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全科医生做好医患沟通对防范医疗纠纷的意义

    在日益法制化的今天,医疗纠纷不断出现,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成为困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基层医院更为棘手.通过对医疗纠纷原因及医患沟通技巧进行解析,促进基层全科医生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翟学君;范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区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新生儿52例,评价其护理质量以及新生儿家长满意度等.结果:和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相比,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的分值明显提高,护理记录合格率及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彭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河池市金城江区婚检妊娠女性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婚检妊娠女性患病情况,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免费婚检女性3017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婚检女性3017人,其中妊娠1142人(37.85%);疾病检出346人,检出率11.47%,其中妊娠女性检出率12.00%,与非妊娠女性检出率(11.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婚检妊娠女性中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和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62%、2.1%和0.09%,与非妊娠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婚检妊娠女性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率稍低于非妊娠女性(P<0.01).结论:加大婚检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未婚先孕行为,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对婚检中检出疾病的妊娠女性进行针对性干预,尽可能减少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绝经30例分析

    绝经是卵巢功能衰竭的重要表现,在40岁以前绝经者称过早绝经或卵巢早衰.通过分析30例过旱绝经的病历资料,了解卵巢早衰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相关性.

    作者:袁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计划生育对策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并分析计划生育对策.方法:对1920例已婚妇女年龄、职业、避孕措施、终止妊娠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妇科检查,分析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及计划生育对策.结果:不同年龄、职业的妇女在采取避孕措施、终止妊娠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1920例已婚妇女中有1021例患有妇科疾病,其中阴道炎发病率高,共617例(60.43%);宫颈炎276例(27.03%),乳腺疾病62例(6.04%).结论:妇女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都是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的因素,应推广普及妇女生殖健康卫生检查及计划生育政策.

    作者:綦红妮;尚海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