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细胞薄片制备(TCT)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治疗的400例患者应用阴道镜和液基细胞薄片制备活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受检的400例患者中,TCT细胞学检测与组织学检查的CIN 1级以上的病变阳性符合率89.53%,阴道镜检查与组织学检查的CIN 1级以上的病变阳性符合率81.79%.结论 阴道镜联合液基细胞薄片制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燕萍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bFGF在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术后的应用,探讨其疗效.方法 将常德市第一中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进行波姆光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FGF,观察其疗效、创面治愈时间和阴道排液时间.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愈时间分别为(5.84±0.38)、(3.92±0.76)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治疗组阴道排液时间平均数分别为(6.53±1.76)、(5.15±3.2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0.05).结论 波姆光术后联合bFGF治疗宫颈糜烂,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静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引起喉上神经(SLN)损伤的相关因素,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2006~2009甲状腺腺叶手术及需结扎上极血管的甲状腺肿块切除手术共33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SLN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 330例甲状腺手术中,总的SLN损伤发生率为5.2%.甲状腺手术中SLN损伤的发生,与甲状腺疾病的性质、甲状腺上极处理方式的选择明显相关,与术中是否常规显露SLN无明显关系.结论 预防术中SLN的损伤,要求手术者熟悉SLN的解剖及其变异,同时手术中细致操作,只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各分支.
作者:邸春甫;李振坤;王海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特点极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古交疾控中心收到的疫情报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发病高峰在9~12月份,高为12月份,3年总病例数为3074例,病毒感染性腹泻以≤5岁儿童为主,3年为1531例,占总数的51.12%,细菌感染性腹泻以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学生为主,占总数的29%,细菌以沙门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病毒感染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主.结论 除霍乱,伤寒,副伤寒及痢疾外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仍然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新的流行规律及特点,导致爆发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防治感染性腹泻的策略及措施应不断加强和改善.
作者:郝拉维;张美英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农药或药物中毒患者病情凶险,入院时或在洗胃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此类患者通常施行气管插管后心肺复苏的同时需紧急插管洗胃,以达到尽快排除毒物的目的.
作者:闵艳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1例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均采取切开复位,用克氏针和(或)螺丝钉做有限骨折固定,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2~4年,优良率达95.2%.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胯关节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张玉福;吴金彪;梁元恒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瑞格列奈1mg餐前15min口服,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未观察到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格列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作者:钟喜艳;吕林丽;陈子华;徐振辉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放疗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26例中,男21例,女5例,均经食管钡餐检查证实存在食管狭窄、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食管癌.所有患者先进行狭窄段食管支架植入,然后进行放疗和经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食管支架置入能解决患者的饮食问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放疗联合动脉关注化疗,能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和药物效应,减低全身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强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根尖周组织包括根尖部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的疾病,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当牙髓病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牙髓组织中的感染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病.根尖周病中绝大多数为炎症性疾病,以根尖周炎居多.
作者:常成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18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6周,平均12d,手术治疗2例.结论 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4~6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进行了手术,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朱天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对比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Metapex糊剂及甲醛甲酚的根管封药效果.方法 选择315例根尖周炎病例经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两组对照组(Metapex糊剂组、甲醛甲酚组),对封药后患牙疗效及封药期间急症疼痛的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显效率(95.24%)优于甲醛甲酚组(87.62%),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Mctapex糊剂组(97.14%),二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Metapex糊剂组、甲醛甲酚组急症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76%、3.81%、14.28%,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与Mempex糊剂组无明显差异,而与甲醛甲酚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Metapex糊剂组均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和预防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
作者:李秋萍;罗蓉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空肠营养管早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将220例术后安置空肠营养管的食管癌患者中提前拔管的14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影响提前拔管的因素有置管前解释工作、空肠营养管固定方法、营养管是否通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等.结论 置管前强调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采用胶布加绷带固定营养管,用0.9%NS冲洗营养管保持通畅,控制营养液输入的量和速可有效预防营养管早拔.
作者:郝群;范荣;任利秀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病因.方法 血液标本在BacT/Alert 3D240全自动培养仪中培养,采用BioMerieux AP1系统鉴定.结果 24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细菌2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3株,占66.0%,革兰阳性菌75株,占30.4%,真菌9株,占3.6%,感染率高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菌、伤寒沙门菌及非金葡葡萄球菌.血液感染中内科疾病占82.5%、外科疾病占4.1%、其他占13.4%,41.5%的患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77.6%的沙门菌分离自呼吸科和急诊科患者,大肠埃希菌主要见于肾内科、血液科及外科患者.非金葡葡萄球菌主要见于呼吸科和儿科患者.血培养涂片诊断的准确率为99.6%.标本在孵育12、24、36、48,72、96h的阳性率依次为24.4%,74.0%、87.4%、93.1%、97.2%和99.2%.结论 快速血培养技术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必要手段.
作者:关兴丽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2例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92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病变、糜烂性胃炎、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病因多,病情复杂,不能以症状体征作为依据,应尽早行胃镜检查针对病因系统治疗.
作者:冯灼彬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
作者:李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降糖宁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2型搪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0例口服自拟降糖宁胶囊,每次2~4粒,3次/d;对照组80例口服参芪降糖颗粒,3g/次.3次/d.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分别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为7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降低,但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降糖宁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水平,疗效确切.
作者:兰跃文;张丽;姜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全身应用Lipo PGE1对改善断指再植患者指端血运的疗效.方法 38例71根断指再植患者,随机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外,治疗组19例36根指,术后静脉滴注Lipo PGE1 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断指成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降低,断指成活率高.结论 Lipo PGE1用于断指再植的术后治疗,可改善局部循环,防止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保持断指再植术吻合的血管通畅.
作者:李仕国;陶丹丹;钟涛;刘燕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改良的LASIK.双面式LASIK(Both-sided LASIK,BSL)应用双面切削方式对近视眼行LASIK手术可以将部分届光度放在瓣膜面上完成,本文试述如下.
作者:白大为 刊期: 2010年第14期
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齐齐哈尔市和平医院门诊及住院共治疗1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现将其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何子峰;陈海霞;李敏;沈洪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门诊药房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每月1,10、20号处方,从中选取含有抗生素的处方进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判断抗生素不合理原因.结果 2年共抽取门诊处方27580张,其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7806张(64.57%,17808/27580):应用抗生素1~4种,平均(2.12±0.23)种;17808张抗生素处方不合理应用有840例(4.72%,840/17808),不合理应用原因包括:滥用抗生素267例、给药次数不当213例、溶媒不当140例;联合滥用抗生素88例、药物间相互拮抗62例、选用抗生素起点高60例.结论 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在比较常见,因此通过临床医师熟悉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进行循证目标治疗;医院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宏观管理;重视发挥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开展药学服务改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
作者:曾小英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颅脑外伤后进展颅内出血性病变(progressive hemorrhage injury,PHI)是指外伤后经再次CT扫描或手术证实,颅内出血性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的病灶.
作者:孙茂林;陈祥瑞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心包内肺血管控制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择12例肺癌患者,在手术中采用肺门血管心包内控制逆行解剖,应用于肺癌切除术中.结果 12例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无并发症.结论 采用心包内肺门血管控制肺癌切除术方法实用、安全、可靠.
作者:李滨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40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前瞻性研究,应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选择适应治疗方法,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0名患者中有35人治疗明显有效,18例患者治愈,17例患者症状改善.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作者:王满;彭繁清;刘屹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骨科患者便秘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 对126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便秘原因包括有心理因素、饮食不合理、活动量不足、环境、药物、疼痛等因素.结论 针对骨科患者便秘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便秘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 .
作者:周伟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方法 结合老年人基本生理变化特征,重点提出围术期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护,容量调控,低温防范的阐述,以达到应急知识储备,术中心肺功能维护与主要器官的保护.结果 提升老年人手术成功率.结论 对老年手术患者要特别注意手术期间的护理管理,做好各种生命支持,完善保障措施,平安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新生儿急性胃黏膜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血性物和排黑便,严重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为了积极合理地治疗与护理,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职工医院对76例新生儿急性胃黏膜出血采用鼻饲思密达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疗效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艳;张彦敏;王丽娜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肠外营养支持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方法 将2008至2009年某医院4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术后24h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每日给予的热量、氮量相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的营养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正英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并与传统手术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卧床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传恩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搪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至达标的治疗策略.方法 10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10周后患者HbA1c、FPG、INS0h、PPG2h、WBC、RBC、HB、PLT、ALT、AST、TBIL、Cr、BUN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HbA1c、FIG、PPG2h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没有显著改变,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4位出现轻微低血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以有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吴强鹏;沈丽新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血流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肝癌50例分为肝动脉泵+门静脉泵灌注化疗(A组)25例,肝动脉泵化疗(B组)25例,观察彩超、增强CT、核素显像对原发性肝癌血流的变化.结果 A组92.0%高于B组84.0%(χ2=3.79,P<0.05);彩超发现肿块共56个,超声造影检出肿块54个,增强CT检出肿块55个.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门静脉血流量(1303.6±98.6)mL/min低于术前(1552.7±72.3)mL/min(t=2.345,P<0.05);术后脾静脉血流量(8073.8±30.6)mL/min高于术前(1055.9±29.8)mL/min(t=2.345,P<0.05);不同显像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春云;涂建新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平衡麻醉不同给药方法对无痛人流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探讨二者佳给药方法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无痛人流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Ⅰ组采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后,异丙酚2-3mg/(kg·h)持续静脉泵注;Ⅱ组采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μ g/(kg·h),瑞芬太尼0.05 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Ⅲ组采用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后,异丙酚2~3mg/(kg·h),瑞芬太尼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各组均于术毕即该停药.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停药后1、2、3、4、5min改良OAA/S评分、苏醒时间和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1组患者;Ⅰ组、Ⅱ组患者发生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多于Ⅲ组(P<0.05).Ⅱ组、Ⅲ组停药后3、4、5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具有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好采用持续给药并加强呼吸监测.
作者:雷爵辉;吴新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渗透,指导产妇正确喂哺技巧,增进乳母营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早期哺乳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干预活动,有利于产妇身体的及早康复及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李毅萍;刘东妹;池玉梅;文艳芬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回顾性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间174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其中胆总管横断2例,速走胆管损伤4例,胆总管夹闭l例,腹腔出血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结果 本组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的术前检查,严格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及时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梅礼强;唐先斌;岳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胆囊颈结石嵌顿型胆囊炎处理中的方式、时机的掌握,以及胆囊颈结石嵌顿所致特殊情况处理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庆涪陵区中心医院17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型胆囊炎行LC术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8例顺利完成LC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2min,8例中转开腹,并发症发生率为1.7%.结论 LC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宽,可对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型胆囊炎安全实施,手术时机应越早越好,术后可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必要时应术中胆道造影或探查,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是有效的,及时、果断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万建华;陈先锋;隆洪木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产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液体疗法与病情预后的密切关系,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确诊为HIE的133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3例HIE中合并低钠血症的有62例,而且HIE的病情越重,血钠值越偏低.结论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患儿应及早监测血钠的,对重度低钠血症应给与积极处理,可降低新生几期病死率及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林冬丽;林广裕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对重庆江北区中医院27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中,中转开腹手术22例(7.9%),LC成功255例(92.1%),胆道损伤3例(1.1%),无死亡病例.结论 认胆囊管与胆总管、肝总管三者关系是避免LC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龙泽宏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和长足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十余年来,因医方、患方、费用和意外等因素引发医患纠纷,使医院的美誉度和医务人员的形象受到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扰.采取医院自律、宣传、维权、构建和谐公共关系等措施,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亚权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半年,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教育前后本组患者对疾病危险因素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半年后本组老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提高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具有可行性,必要性.
作者:刘聪颖;张静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年轻的聘用制护士走进了各大医院,护理队伍趋向年轻化了,她们既有朝气又有活力;但是她们临床经验少,主动服务的观念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基本知识和技能学得不够牢固,卫生法律法规的不熟悉及护理操作常规的不熟练,心理素质差,应激能力低,只注重完成工作数量,忽视了工作质量.
作者:王妍妮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随着人群期望寿命的延长,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如何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家庭、社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者:鲍淑敏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揭露中药饮片造假现象问题.方法 利用近年来检查所发现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加以梳理归纳.结果 在饮片质量方面人为造假问题严重,遣假手段不断花样翻新.结论 饮片质量问题亟待解决,中药人员急需提高中药饮片识别能力,及时打击制假售假.
作者:胡双丰;葛美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将体检中心自觉接受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246例,根据有无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分析两组的满意度、1年后自觉实施健康体检率及血压控制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满意度、1年后自觉实施健康体检率分别为94.44%和82.50%、86.51%和70.83%;两组体检复查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促使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帮助高血压患者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业务院长查房,以问题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每个星期四下午,业务院长带领相关科室专家进行现场查房,根据问题进行讨论,现场指导患者的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改进.结果 帮助护理部加强对各科室的管理,更好的及早发现问题,排查隐患,并加强护理人员学习自主性,提高业务水平.结论 业务院长查房,以问题为导向,能够直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提高.
作者:任虹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是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前提,是教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文章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谈了如何加强解剖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为解剖实验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作者:顾隆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在疾病知识,态度、及行为上得以提高和改善,并能自觉地采纳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促进康复的进程.
作者:张杰;王文翔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由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在逐渐下降.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研究表明,随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再梗死、心力衰竭或猝死.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除了急性期积极治疗外,也应特别强调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和二级预防工作.
作者:卢兵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药品说明书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对临床医疗活动的指导作用.方法 参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分析药品说明书的法理作用及其约束力.结果 与结论药品说明书系由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国家药品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核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和医疗技术规范的信息资料必须得到临床的遵照执行,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
作者:黄秋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如何科学高效地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一直是各级卫生监督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对多指标评价体系下的卫生监督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便为改进卫生监督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杨巍;孙爱峰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结石弥漫分布于左右肝内胆管或结石位于较高的分支肝管上,可发生胆管狭窄、肝实质萎缩、肝脓肿或胆管癌,是胆管结石病中严重的病例,一直以来以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复发率高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重大疾病之一.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病当前的外科治疗观点是更早的切除性治疗,肝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手术方式.目前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仍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课题,现将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何全英;张秀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自1962年第一个喹诺酮类萘啶酸应用于临床,20世纪70年代合成吡哌酸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尤其是1979年以后氟喹诺酮类的许多品种相继应用于临床,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侯淑凤 刊期: 2010年第14期
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不同的心律失常症疗效很不相同,故在应用时应注意选择.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用相同剂量比较,抑制心肌收缩力的强度为普萘洛尔>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苯妥芙钠;以治疗量进行比较,普萘洛尔>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
作者:周海波;岳炳芬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本文综合近年文献,论述了导致胸骨切口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方法.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早期诊断、彻底清创、放置纵隔冲洗、必要时应用有活力的肌辫及大网膜瓣移植充填残腔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王一心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有30%~40%发生不孕,而不孕又有25%-35%由EMT引起,是不孕症的一个重要因素.重度EMT患者引起盆腔广泛粘连,干扰输卵管对卵子的捕获、孕卵的输送,而影响受孕.如王琳报道EMT患者38.7%的有输卵管部分或全部阻塞.关于轻、中度EMT患者的不孕发生机制,国内外研究众说纷纭,现将目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柳立敏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无一个满意的解释.现在认为在月经期子宫内膜逆流入腹腔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发生异位内膜种植引起EM的仅占10%-15%,所以要防止EM发生重要的是腹腔内对异位的子宫内膜的破坏和清除作用.而腹腔内巨噬细胞(M由)、N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是参与这种清除作用的首要防线,如果这种非特异的免疫清除缺陷、腹腔内免疫稳定机制失衡,则是导致EM的根本原因.本文就EM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阐明EM的发病机制.
作者:袁景姝;陈玲 刊期: 2010年第14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膜上的多功能糖蛋白,是HER/ErbB家族成员之一.它与其配体结合后在细胞表面形成二聚体,使内在的蛋白激酶活化,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使信号下传.激活下游的各个信号通路,终介导细胞分化、生存、迁移、侵袭、黏附和细胞损伤修复等一系列过程.
作者:刘继红;黄绮丹 刊期: 2010年第14期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高血压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高血压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比例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在我国,目前约有3 000万人患有糖尿病,有9000万左右的人患有高血压,约1300万人发展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临床治疗中高血压与糖尿病经常并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相应增加.
作者:邓巍;闫波;蒋兴春;林玉华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妊娠期母体甲状腺的激素分泌及其生理代谢有很大变化.本文综述了在妊娠期间、分娩后Grave病和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以及新生儿一过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处理.
作者:田利 刊期: 2010年第14期
这些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艾滋病的流行,人口老龄化,真菌感染率已经有明显升高,多种真菌都可引起人体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这些真菌引起的病例在不断增多,现本人针对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以及进展做一下简单概述总结.
作者:张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是一种可寄生在人体的口腔、胃肠道、女性生殖道黏膜及体表潮湿部位的正常菌群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菌.一旦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或者正常的菌群平衡被破坏,它就会在黏膜下大量繁殖,侵入深层组织,可引起反复浅表性黏膜感染或严重的系统性感染.
作者:隋凤湖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2个或更多的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是导致产科MODS的常见诱因,是导致孕产妇病死的重要原因.目前MODS在产科危重患者抢救中仍是一个难题.
作者:胡景香;刘艳丽;王长存 刊期: 2010年第14期
为了了解内关穴注射丹参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选用健康Wisr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10只.A组不用丹参注射液,B组于左前臂非穴位肌内注射0.2mL丹参注射液,C组左内关穴注射同剂量0.2mL生理盐水,D组左内关穴注射0.2mL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内关穴注入丹参注射液缓解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 显示,内关穴注入丹参注射液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心电图变化有显著的改善(P<0.05或0.01);与非穴位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组及内关穴注入生理盐水组相比,不同时程的心电图也都有显著恢复性改变(P<0.05或<0.01).上述结果提示,内关运用丹参注射液可作为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庄树民;李先光;王晓彦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间质衍生因子(CXCR-4/SDF-1)轴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新生小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OBD)组织定向迁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与鉴定BMSCs,建立新生小鼠HIBD模型,取造模后脑组织上清液与BMSCs共培养于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观察BMSCs对HIBD脑组织的趋向效应,ELISA方法检测造模后脑组织上清液中SDF-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MSCs中CXCR-4的蛋白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所培养BMSCs高表达CD29、CD71和CD105,不表达CD34,符合BMSCs特征;Transwell检测结果发现BMSCs向造模脑组织上清液发生明显细胞迁移(P<0.01);ELISA证实脑组织上清液中SDF-1水平显著提高,同时BMSCs高表达CXCR-4(P<0.01).结论 BMSCs具有向HIBD脑组织定向迁移能力,CXCR-4/SDF-1轴在该定向迁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申明琪;初桂兰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骨刺风湿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骨刺风湿膏中大黄及苍术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并对苍术进行薄层色谱的定性鉴别.结果 大黄及苍术的显微特征有一定特点;薄层色谱鉴别操作简便,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骨刺风湿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袁穗榕 刊期: 2010年第14期
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称为便秘.临床上可以单独出现,奕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便秘的发生,主要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从而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或体质虚弱肠蠕动乏力所致.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活动减少、饮食及体质因素等,较易发生便秘,本人对老年患者便秘的特点做如下辨证分析.
作者:林淑丽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首次报道氨曲南用药后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总结近十年氨曲南导致的超敏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Key words:,Azteonam,Advise reaction),共收集11篇文献,关键词:氨曲南、不良反应)及Pubmed数据库(Azteonam,Advise reaction),共收集11篇文献,索我院CNKI数据库(vise reaction),共收集11篇文献,剔除代表性不强文章,余列举分析如下.结果 临床上偶尔出现氨曲南说明书上未提到的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氨曲南时应高度注意其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连建强;董乐乐;朱文毅;左强;荀伟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患者男性,50岁,因双侧鼻息肉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心肺功能正常,一般情况好,拟在表面麻醉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术前应用1%丁卡因棉片麻醉2次,取出棉片准备手术时,患者出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双上肢抽搐震颤,呼吸26次/min,浅而不规则,面色苍白,脉细弱,120~150次/min,血压10/7kp.
作者:栗淑凤;冯海 刊期: 2010年第14期
1例老年男性,因纳差,上腹胀痛,首次就诊于外院,经胃镜和病理证实为胃角溃疡,按胃溃疡治疗3个月,症状有所缓解,来宽甸县中心医院复查胃镜,胃镜诊断胃癌,而病理诊断胃角溃疡,又按胃溃疡治疗5个月,症状加重,病情恶化,又一次来院住院,此次胃镜和病理均诊为胃癌,因营养状态欠佳,心功能差,暂不能手术治疗,此患者未能及早确诊,其中教训和启示值得深思.
作者:王大庆;胡斌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结肠破裂Ⅰ期修补术的适应证、效果、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结肠破裂Ⅰ期修补术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均治愈出院,仅有2例切口感染.结论 结肠破裂Ⅰ期修补术不受损伤部位的限制,受伤超过6~8h,并非Ⅰ期修补的绝对禁忌,术中彻底冲洗腹腔和术后减少排便是一起愈合的关键
作者:张卿忠 刊期: 2010年第14期
角膜内皮炎是以角膜内皮混浊水肿,后弹力层粗大皱折,角膜基质水肿和角膜后沉着物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有眼内压升高和虹膜睫状体炎,孙秉基于1989年首次报道,之后国内报道逐渐增多,作为一种新的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有时易发生误诊.现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任芝莉 刊期: 201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