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2010年9期文献
  • 做好准备,心脏病患者也能游世博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博览会在家门口举办,就连老年人也想去世博会看看、逛逛。今年六十八岁的穆大爷也想去世博会参观。穆大爷患有冠心病十多年了,前几个月天气热不敢去,眼看着到了九月份,他想上海的天气该转凉了,正好去世博园观观光。家人不放心穆大爷的健康,所以出行之前去医院咨询了医生。

    作者:窦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保健按摩有“雷区”

    黑龙江农垦总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医师张俊称,施行按摩前,一定要通过系统检查,把可疑因素排除,以防止未祛病反添乱。要注意有些病是推拿禁忌症,有些病则在按摩时不能使用某些手法。他指出,以下几种主要疾病号隋况应视为“雷区”。

    作者:衣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巧治五官科疾病的七个外敷方

    用中药外敷法治疗眼鼻喉口腔等五官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特点是简单易操作、副作用小、病人的痛苦小。下面就介绍七个用于治疗上述疾病的中药外敷方:

    作者:蒋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导引按跷医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目前流传的危害较大的疾病,有不少患儿因此不幸死亡。从中医的视角来看,首先应该明确手足口病是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温病”的特症是人体内热大而阴不足,医治时要清热,更要“实其阴补其不足”。

    作者:傅秦增;傅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艾灸治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以中青年男性为多见,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者往往发于体内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以尿急、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和终末血尿,会阴部、

    作者:顾悦;王树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不可忽视的营养疗法

    【阅读提示】当病人已极度虚弱,体内营养严重缺乏时,大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也许可以使他重获新生。

    作者:雷·斯丹;卢晟晔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入秋戴护膝,防治老寒腿

    一位患者闲谈中谈到他的老寒腿,老爷子说:“我自己找到一个良方,就是入秋开始戴护膝,坚持两年了,再也没痛过了”

    作者:任之堂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抗流感自保装备

    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变异,引发新型流感,如果没有事先做好预防措施,难免会被流感病毒侵袭。如何在善变的流感病毒面前成为聪明的幸免者呢?以下为您提供了一些抵抗流感的必要装备:

    作者:张晓芸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通络中药结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日益增多,老王身材并不高,1米7的个头,体重迟到了90多公斤。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老王的血糖值很高,建议他早用胰岛素治疗,但他满不在乎,用药也不规则。

    作者:张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一字之差功效甚远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名称也比较复杂。如有别名、商品名、处方名、文献名、炮制名等,有的中药名称之间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形态、功效相差甚远,有的中药炮制后性能、功效发生了变化,名称也就变了。有些医生处方书写不规范,也容易造成名称上的混淆。

    作者:陈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几种“正常的”幼儿病

    陶陶来到世间已经4个多月了,长得胖乎乎的,红扑扑的脸蛋儿老是挂着笑,人见人爱。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婴儿呕吐都是病吗

    婴儿吐奶可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生理性)吐奶两种。

    作者:朱乐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激素退热后患无穷

    发热是小孩常见的症状,感冒又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度发热(体温58.5~59.5℃)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促进白细胞和抗体生成增多,有利于消除炎症。

    作者:王小衡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舒服又见效——小儿咳嗽的灸治法

    针对疾病 小儿咳嗽。[治疗方法]用清艾条温和灸法灸肺俞、风门、尺泽、合谷、天突、中脘、天枢和足三里,每天1~2次,每次每穴15分钟,也可以稍微延长点时间。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按摩时先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次,然后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处做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2遍,每日2次。

    作者:单桂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男人壮阳也需舒肝

    《素问·痿论》指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心里的欲念太多,性欲太过,不能节制房室之事,就要因为放纵发生阳痿,阳痿的病因在肝。

    作者:佟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准爸爸也要慎用药

    现在大部分人都懂得妇女在怀孕前和孕期,应注意慎服一些药物,以免对未来的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可是您知道吗?在准备要孩子前,准爸爸也要注意慎服一些药物,否则也有可能会对未来的宝宝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者:田栓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阑尾发炎好是保守治疗

    阑尾在大小肠交界处,看起来好像毫无用处。50年前,被它宣传成人体的一个累赘,感染起来容易导致腹膜炎,会危及生命,切除它有利健康。我临床近50年,遇到不少阑尾炎病人,有急性的,有慢性的。凡是急性的,很多人二话不说就马上去西医外科做手术;是慢性的,也有很多人喜欢一刀了结。他们认为早晚要切掉,省得急性发作时发生危险。可见,阑尾炎危险论和阑尾无用论的影响之大深入人心。

    作者:潘德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扎针也能“大补”——揭秘王乐亭针灸绝技

    十全大补汤方是《医学发明》中的方剂,系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而组成,其功能为补益气血,主治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经候不调等证。王乐亭老先生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他仿效古代有名的中药方剂,选用适当的穴位以组成疗效相似的针灸处方,“十全大补方”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者:钮雪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支正穴除扁平疣

    提到面子问题,大家一定都会想到青春痘和扁平疣,这两个是我们“面子”上的破坏分子,很多人都遭受过它们的侵袭,弄得脸上“沟壑遍地”。而且它们经常出现在脸部、手背部等暴露部位,简直就是美容的天敌。

    作者:韩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秋天防燥芦根饮

    秋令行燥,因此养生要注重润燥。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款简单的润燥茶。说来很简单,就是芦根饮。

    作者:肖梅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50岁男人的更年营养餐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的刘英华医生为50岁左右即将步入或已进入更年期的男性提供了几道“更年营养餐”。

    作者:顾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隔夜菜是否真的致癌

    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作者:云无心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三子养亲汤:来自“医门孝经”的精诚绝唱

    人一老,各种毛病都来了:胃口不好,吃东西不容易消化,痰多,气不顺,甚至气喘,这都是很多老人容易犯的。三子养亲汤正是针对这些症状的。只不过,其中的“三子”,不是三个儿子,而是三味本草: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我们可以把它做成茶饮:取这三种子各等份,放在锅里微微炒一下,打碎,混合均匀,每次喝的时候取10克左右,泡水即可。

    作者:唐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耳穴按摩养生保健法之七八式

    [方法]以双手食指插入外耳道口,指腹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做接近360度环形旋转摩擦外耳道口15至20次。

    作者:张峻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收藏与养生

    有人说:“收藏是一种喜好、一缕寄托、一贴品位、一席癖好、一片情怀、一朝玩物、一注心愿、一把自信、一发沉着、一味幸福、一盏回忆、一著无倦、一腔胸襟、一意包容、一心忘我、一尊意境、一本无悔、一场合得与一门养生。”此言委实不虚。

    作者:律海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养生功与保健操

    我今年83岁,从小就锻炼身体,长期以来每天坚持做气功和保健操,适当运动锻炼,并注意调节心神、合理饮食,至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作者:李俊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脏病患者不做“受气包”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脏病的问题,主要出在心包上。心包是心脏的外围组织,上面附有许多通行气血的脉络,又叫心包络,它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替心受邪的作用。打个比方,心包就好比是一座房子,而心就是房子里的主人,房子的责任就是保护主人,为主人遮风避雨,只有当房子破损了、顶不住了的时候,主人的安全才会受到威胁。

    作者:刘良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常练舌功邪炎不生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淡红色,苔薄白,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胖瘦大小适中。舌和苔的变化是内脏病变的反映。

    作者:何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秋佳节防疾病

    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是重要内容。月饼是高油、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食品,人们决不能贪吃,否则易引发新病或使旧病加重。特别是有以下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

    作者:朱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怎样摆脱“居丧综合征”

    “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相濡以沫一生的老年夫妻的共同愿望。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老年伴侣中一方的突然去世,给另一方造成心理创伤是难免的,甚至是相当严重的,在短期内可能产生忧郁、痛苦、焦虑和情绪压抑,这种现象称为“居丧综合征”。

    作者:袁秉奎;盛唐云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炎症、缺氧是癌变的“两大根源”——肿瘤专家提出十条防癌、抗衰老的“金措施”

    肿瘤的发生主要是和两个因素有关,即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诸如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污染等。

    作者:吴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癌症治疗别陷入“无序性”

    癌症患者为何会“谈癌色变”呢?实际上这是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的困惑和茫然所造成的。

    作者:李忠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久坐的危害

    你有没有想过,长时间坐着也会有害处。许多人一定会问,坐着能有什么害处?有,而且很大的害处。据一项统计调查,全球每年有近200万人死于和坐有关的疾病。尽管这样,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久坐的行列。很多人除了上厕所,上下班走路之外,工作时间都在座位上坐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坐班”。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久坐久蹲易成有“痔”之士

    得了痔疮之后我们该用什么外治方法呢?很多患者比较关注外治方法,外治方法是治疗痔疮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尤其对于痔疮一、二期和痔疮手术后的护理治疗,说到坐浴,我们比较建议的是温水坐浴,温度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4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我们建议每晚睡前或便后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中药水煎熏洗,都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炯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孙式太极拳内功说(三)

    微提百会,左步向左稍半弧线横开,负重自然弓膝,其步宽因身高不等,以得力为适度,双展掌随开步,亦左右上下含曲线分开,成斜立式,目视右掌食指。

    作者:关永年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鲜为人知的体表健康奥秘

    如果把有关人体的知识都编成书,足以堆满一个庞大的图书馆。目前,世界上大的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就存放有500多万条人体医学信息。其实,单是人体的外表相貌,也有许多出乎意料的健康奥秘。

    作者:龙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桂花暖胃止痛第一花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清香馥郁,舒爽沁心,不知让古今多少文人学士为之陶醉。清代张云激写了一首《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李清照也特别地赞赏桂花,她曾写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吴大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动物咬伤可能会造成孩子情感创伤

    当受到动物攻击时,一些孩子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或称创伤后精神紧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维生素D水平与帕金森氏症患病风险有关

    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新研究发现,慢性维生素D缺乏是帕金森氏症的风险因子。研究人员说,尽管目前尚不清楚维生素D水平影响帕金森氏症患病风险的具体机制,但他们推测,这可能与维生素D可以通过抗氧化活动、调节钙水平等方式对大脑提供保护有关。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研究称梅干含有抑制流感病毒成分

    日本研究小组将梅干(咸梅、腌制的梅子等)的提取物加入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细胞中,反复进行实验,后发现了有效成分环氧南烛木树脂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氏症与维生素E水平有关

    瑞典和意大利科学家发现如果血液中维生素E处于较高水平,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可降低45%至54%。研究人员称,目前老人服用的维生素E补充剂往往仅含生育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科学家研制聪明炸弹可直接摧毁癌症根源

    澳大利亚迪根大学华裔副教授段维表示,他正跟印度的专家共同研究一种“聪明炸弹”药物传送系统,方法是首先以化学抗体让盛载抗癌药物的“导向飞弹”黏着癌细胞,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研究发现一种促进骨骼形成的蛋白质

    日本墒玉大学冈崎康司领导的研究小组将老鼠的干细胞分别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析发现,“Id4”蛋白质能够促进骨髓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而遏制向脂肪细胞的分化。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研究发现人母乳中某种成分能杀40种癌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25%的卵巢癌患者体内都存在KRAS基因的一个变种,而普通人只有6%拥有这一变种;这一变种还在61%有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病史的卵巢癌患者体内出现。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可预测卵巢癌患病风险的遗传标记

    众所周知,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很少得过敏或者哮喘。德国科学家新研究发现,家畜圈舍中狐尾草等饲料作物的成分阿拉伯半乳聚糖具有抗过敏哮喘功能,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强腰健腰搓腰功

    搓腰功是一种很好的腰部保健操。祖国医学认为,腰眼和腰正中是太阳膀胱经的腰部和尾骶部,进行适当的按摩,有散风祛湿、驱寒温肌、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固精益肾和止痛的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搓摩腰部可以使腰部皮肤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作者:肖相如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八段锦养生系列之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①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与肩同宽。(图5-1)②两手如抱球状缓缓上托至脐部(图3-2),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图5—5)。掌根用力向上举托,同时右手下按,如按一球,指尖向前。左右手分别向上向下争力,有对拉拔长之势(图5—4)。之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作者:彭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三阳脚”“三阴脚”,都是好药

    刚跟师父学功夫的时候,首先学习的是一种叫“截腿”的腿法,其中有两式叫“里截腿”和“外截腿”,就是用脚内侧和脚外侧去踢桩,不断刺激脚上的穴位,通调经络。脚内侧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发源地,而脚的外侧则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终点。所以,我把内截腿、外截腿称为“三阳脚”和“三阴脚”。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编读往来

    书上说光脚走石子路好处很多,但我是扁平足,可以通过走石子路来按摩吗?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痔疮手术手怎样换药

    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及其它有开放性创面的痔疮手术方式,术后均应换药,术后换药对于痔疮的痊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术后换药不当,可使疗程延长,术后复发。一般认为术后换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陈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痔疮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痔疮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的丧失量很小,正常成年男子每日铁的丧失量不超过2毫克,而便血的患者,若每日失血量超过6~8毫升则丢失铁3~4毫克以上。

    作者:陈峰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为什么会得痔疮

    我国目前多数医家认为,痔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长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痔疮容易与哪些肛肠疾病混淆

    由于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病部位相似,直肠癌和肛管癌二者有些症状交叉或不典型时,二者临床诊断常相混,错误的诊断并非少见,把肛门直肠症状的疾患诊断为痔疮,延误直肠癌的治疗。诊断另一错误是某些肛门出血症状的直肠癌病,误诊为痔疮。尤其二者伴存时,检查发现有痔疮后,即满足痔疮的诊断和治疗,而长时间不能得出全面的正确诊断。如果对初步印象为痔疮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就可以防止许多诊断上的错误。

    作者:林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盘点:全的痔疮规范治疗方法

    目前正规的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普遍采取的都是规范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别让“小”毛病带来大烦恼

    肛肠科诊治的病种并不单单是痔疮,肛门、直肠、结肠等部位的各种疾病都属于肛肠科的诊治范围,有40多种疾病之多。肛肠疾病患者被误诊、误治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提醒肛肠疾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不要让目前的“小”毛病带给你日后的大麻烦。

    作者:秦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痔疮手术后饮食,怎么吃比较好

    痔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肛肠疾病,一般来说大多数痔疮患者都是采取手术治疗的,但是其中有很多人由于手术后的饮食没有注意,导致术后复发,那么痔疮手术后饮食的调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作者:王明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专家教你怎样用药有效

    张先生近有些上火,上厕所的时候,发现有便血,而且还疼痛得厉害。医生确诊是痔疮。于是张先生拿来妻子常用的外用痔疮软膏。可用了几天后,病情并没有好转。张先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妻子一用就灵的药,他用了却没效呢?

    作者:许寰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痔疮

    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很多人患有这类疾病。如果在大便时出血,感觉有东西脱出肛门外,或肛门外有肿物疼痛,分泌物增加,就可能是得了痔疮。

    作者:清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治痔不必除根,否则损害控便功能

    时下,报纸、电视、广播乃至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广告,都是众口一词:“根治痔!”孰不知,“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它无时不在维持着人们的粪便自制功能。”“视痔如仇”和“见痔就除”,都是不足取的。

    作者:李泽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如何预防痔疮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预防痔疮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江心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医治“痔”有妙方

    《黄帝内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pi)为痔。”明确指出了痔疮的形成与饮食不洁、起居不时、感受湿热等有关。河南省中医一附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刘佃温介绍,痔疮的发病原因除了暴食暴饮、腹泻、便秘外,与久忍大便、久痢久泻、酗酒、嗜食辛辣、年老体衰、妇人妊娠、久坐久行等都有极大关系。

    作者:熊艳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第四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培训班征文通知

    各有关专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培训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101029)定于2010年10月在湖南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