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3年5期文献
  • 四川农村外出打工者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

    儿童良好的个性及健全心理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1,2].但近年来,由于地区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中青年外出寻找非农工作,其子女主要由亲属抚养.这些数量逐年增加、成长环境发生改变而又缺乏父母直接关爱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田小兵;杨正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青少年自虐行为发生诱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虐行为的发生诱因,为青春期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某市年龄在18~19岁男生1 032人,女生980人,共计2 012人.结果自虐行为发生率为12.77%,自虐行为2次或2次以上者占74.32%,青少年自虐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大;男、女生自虐行为的发生诱因有差异.结论家庭和学校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及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郭有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江苏省10~15岁中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个性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学生个性特征发展规律,同时也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9~12月对江苏省有代表性的5个城市10~15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一星;杨建文;张敬平;董美华;孔庆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同学习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为了解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笔者于2001年10月对254名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胡庆成;尚学兰;张苏亚;王萍;吕姝焱;崔旭红;何绍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杭州市549名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

    目的探讨杭州市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特点,从而做到在抚养和教育中因材施教.方法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PTQ),对杭州市6所幼儿园549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儿童中,难养型占11.29%,易养型占8.01%,启动缓慢型占6.38%,中间偏难养型占17.85%,中间偏易养型占56.47%.不同年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难养型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启动缓慢型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不同性别、地区、入托形式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有年龄差异,重视学龄前儿童教育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育.

    作者:徐韦;陈灵;朱云霞;沈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心理自我保健知识·态度·行为水平

    自我保健是21世纪健康趋势,是实现人人健康的有效措施.心理自我保健是自我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高低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心理自我保健KAP水平,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制定心理自我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5个城市和地区的80所学校大中小学生进行了相关内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文;冯一星;张敬平;董美华;孔庆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学生129名考试前的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在考试前常出现紧张、担心、害怕等焦虑情绪.考试焦虑是担心考试失败有损自尊的高度忧虑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焦虑、烦恼等心理因素可损害学生的智力水平,令思考和解决问题呆板,灵活性下降,分析问题易出现混淆,干扰注意及记忆,以致影响学习成绩[1].

    作者:车春晖;林大熙;李跃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学教师103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学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主要以学生在校的行为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下结论,而不是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地去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1].当前许多中学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归类还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是否该作心理健康层面上的分析,认识上分歧很大.因此,通过对中学教师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观的调查研究,可以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作者:陈树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2 143名,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曾患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服用成瘾性物质、以往有过自我伤害行为、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等.结论自杀意念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应加强其心理素质教育,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荆春霞;王声湧;吴赤蓬;林汉生;池桂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动力区初中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动力区初中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动力区12~16岁的初中生708名进行调查.结果行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总检出率为21.89%,其中男生19.42%,女生23.81%;在各种问题中,男生的强迫性检出率高,为8.74%,女生的分裂样高,为15.04%.结论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缺陷、母教养方式不良、学生存在不良人格倾向等疑为危险因素.该地区初中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陈晓慧;王丽敏;夏薇;吕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模式探讨

    1999年底,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展望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在我国大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起来.怎样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该构建怎样的系统模式,值得研究.

    作者:丁立平;何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特大洪灾对受灾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特大洪灾对受灾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维护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遭受特大洪灾的医专学生109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同期医专学生的各因子分比较.根据受灾学生家庭经济损失程度不同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受灾医专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同期医专学生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受灾学生家庭经济损失程度的加重,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程度增加.结论特大洪灾后,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降明显,并且心理健康损伤程度与受灾学生家庭经济损失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李洁;林杰;王晓;王俊杰;周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军医大学教师SCL-90评定结果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院校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地方院校有心理问题的教师约占30%[1].为了解军队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对军队院校教师进行了测试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愉;冯正直;蒋静;田恒轩;汪涛;廖雅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学习不良初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学习不良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环境量表(FE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名学习不良初中生和102名学习一般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学习不良学生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且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和父母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结论学习不良学生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山大学医学生个性特征与抑郁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个性特征与抑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中山大学622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SDS均分为(35.22±6.84)分,抑郁检出率为10.2%,抑郁与个性的各维度均显著相关,N、E维度尤为明显.结论医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抑郁密切相关.

    作者:王梦龙;黄旭;黄娟;谢钻玲;冯桂芬;许虹;郭金艳;原清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事件相关电位及智商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与智商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之间的关系,为诊治儿童智商和ADH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SM-IV诊断标准确定ADHD病例60名,按年龄、性别1∶1匹配正常对照组儿童,应用听觉oddball模式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法进行智能测定,应用SAS统计软件对2组儿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DHD组事件相关电位计数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2、N2、P3潜伏期显著延长;N1P2峰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次记录P3波重复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智商,包括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2、N2、P3潜伏期与FIQ、PIQ呈显著负相关;N1P2峰峰值与FIQ、VIQ呈显著正相关.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PIQ、VIQ对ADHD的直接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N1P2峰峰值与VIQ之间明确地有着交互作用.结论支持ADHD是由于额前区执行功能不成熟的病因学说.

    作者:王改青;王慧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梧州护校女生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气质是个性特征之一,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1].就其特点而言,气质是一种具有天赋性质的个性心理特征,但一个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会因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改变而改变.笔者对在校护生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以便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夏冰;谭立宁;皮至明;宁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网络成瘾--一种新的心理障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信息存储、加工、传递的方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越来越频繁的人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中,个体的心理状况,甚至人格特征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来,国内外新闻媒体陆续报道由网络成瘾引发的心理障碍个案,心理门诊中因为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的来访者也日渐增多.怎样尽可能地减少网络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有关的研究迫在眉睫.

    作者:张朝;于宗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受欺侮经历现状及相关关系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受同学欺侮经历的现况及相关关系,为开展相关研究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环境与心理健康量表>中国版对普通中学初、高中学生851名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t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17.3%的中学生在过去1个月中有过自杀的想法,23.6%的中学生在过去1 a中曾被同学欺侮.自杀意念与受同学欺侮的经历呈正相关.被暴力伤害、威胁的经历与男生的自杀意念呈正相关;而对女生而言,被语言伤害是自杀意念的预测因素.结论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与受同学欺侮的现象都不少见,而且二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应考虑到这种相关性,同时注意性别差异.

    作者:马琅;张建新;魏嗣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浙江省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高学历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于2002年5月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孙艳平;吴谅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豫北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卫生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中学生吸烟情况及相关卫生知识,探讨相应干预对策.方法采取横断面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南省豫北4市3 87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19.86%(男生吸烟率为36.98%,女生吸烟率为2.39%),中学生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吸烟男生中,首次吸烟年龄在12岁以下的占36.00%.中学生吸烟成因复杂,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结论学生控烟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生理与心理等因素研究分析,采取综合的干预对策.

    作者:王爱婷;谢为民;朱运泽;高郑奎;李少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克拉玛依市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为了解克拉玛依市大中专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及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今后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1年3~6月对克拉玛依市区教育学院和独山子区石油学校的在校大中专学生进行了前后2轮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锋;林彬;郭俊;薛亮;曾克芬;吾丽娅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东北电力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现世界上第1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年来,随着全球艾滋病的迅速传播,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

    作者:焦淑丽;谷来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武汉市2所普通高中学生吸烟情况调查

    吸烟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及多个器官组织的肿瘤、心脏病[1]、脑卒中等.近年来吸烟的危害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的吸烟率迟迟没有下降,有的地区还呈上升趋势.初次吸烟年龄低龄化[2]也是今后青少年控烟工作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在武汉市的2所高中进行了抽样调查,对他们的吸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胡樱;凌慧;刘卓;王增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对大学生知识态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制定和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方法 2000年4~5月对北京2所普通高校27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有38.8%的学生曾收到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收到过处方组的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不歧视态度得分均明显高于未收到处方组;但对待婚前性交行为态度得分,收到处方组与没有收到处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向大学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方式,应该在大学和中学推广这一方法.

    作者:陈晶琦;张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东省司法警官专业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司法警官专业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关态度和行为,评价健康教育和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仍以相同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学生对艾滋病/性病有一定认识,对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掌握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大专生优于中专生.被调查者中3.9%曾尝试毒品;5.1%发生过性行为,其中,有近50%的学生未使用安全套.结论司法警官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仍需提高,部分学生的态度尚有待改进.学生中也存在一些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作者:张玉亚;董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宁夏大学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

    目的了解宁夏大学农学院学生有关营养知识的现状及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方法随机抽取大学生494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结果大部分农科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与合理膳食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食物分类;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及不吃早餐等.结论大学生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营养指导.为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作者:邵佩兰;徐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大学男生膳食营养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男生膳食营养的影响,为改善男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大学男生198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5 d的膳食调查,了解其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男生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提高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蛋白质、磷、铁、维生素A的摄取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94%,213%,227%,135%提高到教育后的114%,230%,360%,226%,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54%,71%,69%提高到教育后的79%,93%,74%.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切实有效地改善男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方法.

    作者:王南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为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对于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高校特别是理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致使理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盛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州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吸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6所中学在校学生,作吸烟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的吸烟率为5.31%,其中男生为9.06%(240/2 650),女生为1.30%(32/2 468),男女生之间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总吸烟率为5.83%(179/3 069),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其吸烟率逐渐上升;高中生总吸烟率为4.54%(9./2 049),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其吸烟率也逐渐上升.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玩、好奇和闲得无聊以及消除紧张;中学生吸烟主要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认为吸烟能帮助思考和集中精神、能使人放松、是个人自由等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对学习不利、是浪费钱财及有害健康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率不高,但初中生吸烟率高于高中学生,初中生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早于高中生,提示控烟应从低龄做起.

    作者:汪保国;陈思东;朱顺贤;欧阳炳惠;林文红;张明霞;郑浩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毕业生439名对结核病的态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毕业生对结核病的态度,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制调查问卷,从湖南省3所医学院校随机抽查临床、预防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结核病态度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在认知方面,78.1%的学生认识到我国结核病疫情是严重的,预防专业学生多于临床,但仅32.5%的学生认为结核病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在情感上,46.0%的学生感到结核病很可怕,担心被感染,且女生多于男生.在行为取向上,53.0%的学生表示因害怕被传染而尽量减少与结核病人接触和交谈的时间.仅30%的学生表明毕业后愿意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各校学生存在差异.51.2%的学生认为教科书上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不全面,93.3%的学生表示希望得到现代结核病控制知识和技术.结论医学毕业生对结核病的态度距专业要求尚有较大距离,但对现代结核病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是积极的.

    作者:白丽琼;肖水源;扬光凡;谢红卫;汪耀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据国家教委的一项调查报告证实,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20.23%.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因此,研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其他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潘晓军;孙英梅;张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射阳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 000万,而大约有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1].显然,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是开展艾滋病(AIDS)预防活动的重要环节.为此,射阳县于2001年9月对部分学校的中学生就艾滋病知识(K)、态度(A)、行为(P)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地为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家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山东省2所建筑类高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目的了解建筑类高校师生防治艾滋病知识(K)、态度(A)、行为(P)现状,为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所建筑业大学2 494名在校学生、388名教师和1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筑专业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防治艾滋病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KAP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大学教师和医务人员.大学生主动关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者不足1/3,且相当一部分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尚末形成.结论建筑业大学生目前防治艾滋病的KAP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仍然是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点人群之一,预防重点是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作者:段信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京市高考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达9.75%[1].大多数慢性无症状HBV感染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其中一部分在成年人的某个时期可发生亚临床肝炎或临床显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肝癌有关[2].因此,预防青少年HBV感染,对降低成人乙型肝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北京市高中毕业生HBV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北京市1999~2002年连续4 a高考学生的HBsAg检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彦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京西城区中小学生1996~2001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种免疫机能尚不够完善,且人群高度聚集,易发生交叉传染,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分析传染性疾病在学生中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有利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酒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现状

    伤害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青少年的首要死亡原因.为了解酒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找出伤害原因,提出防治对策,评价其社会经济损失,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2001年9月笔者对酒泉地区中小学生进行了伤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王晓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的免疫效果,为乙肝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HBV检测全部阴性的某高等专科学校学生158名为对象,按免疫程序接种YDV,于12个月和24个月后分别随机抽取血清33份和125份,检测血清抗-HBs情况.结果单项抗-HBs阳性率高达39.71%,男(39.90%)女(39.20%)相近.全程接种后1 a,抗-HBs阳转率为51.51%,2 a后已降至44.80%,呈逐年下降趋势.与血源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4.41,P<0.05;χ2=6.08,P<0.01).结论对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开展HBV感染标志的动态监测,扩大乙肝疫苗接种面等措施,是乙肝防制中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智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舟山海岛监测点校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状况

    舟山市为海岛城市,有人居住的大小岛屿共89个,总人口98万,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物质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海岛地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0年9~12月对舟山市监测点校学生进行了常见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志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甲肝免疫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经济文化背景相似的长桥、漕河泾2地区甲肝接种和疫情资料分析,评价甲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2地区经济、文化等均衡性进行分析,比较免疫措施前后2地区甲肝发病率及年龄别发病率的变化.结果甲肝疫苗免疫后,长桥地区25岁以下人群的甲肝发病率(15.59/10万)比漕河泾地区(34.28/10万)低54%.结论徐汇区针对中小学生实施的甲肝疫苗免疫措施,对该人群甲肝发病率的下降有影响.

    作者:刘长青;李燕婷;阮玉华;汪萱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佛山市高考学生HBsAg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佛山市高考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笔者对佛山市1998~2002年参加高考的8 635名考生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作者:李启欣;蔡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兰州市伤害住院青少年主要伤害类型分析

    目的探讨伤害住院青少年的主要伤害类型,为预防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2所综合性医院1994~2001年青少年伤害住院病历1 828份,对不同伤害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以他杀、交通事故多,分别为27.74%,25.55%.交通事故平均住院时间为22.6 d,意外跌落为18.5 d,二者均高于平均住院时间17.38 d.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治愈率分别为73.88%,70.60%,均低于80.42%的平均水平;病死率分别为4.50%,4.12%,均高于2.24%的平均水平.结论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以他杀、交通事故多,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危害大.

    作者:胡晓斌;白亚娜;屈燕;赵迟;裴鸿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起学生肺结核病爆发调查及防制对策

    目的探索学生结核病爆发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发现首发病例后,对管理过程进行追踪,包括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X线透视、PPD试验和BCG接种卡痕、接触史等调查,对可疑肺结核做X线胸片和细菌学检查,对确诊的病人采取隔离治疗、个案随访等.结果爆发班级发现11例结核病人,其他班3例,临时工1例,爆发班级罹患率和其他班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爆发班级PPD试验强阳性率为66.67%,其他班级为23.2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建立医院、学校医务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互相密切合作的管理机制,是预防学校肺结核爆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乐;吴琍敏;陆敏;扈中琴;张雅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淮南地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

    目的了解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为更好地防治青少年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淮南地区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皮肤挑刺试验(SPT).结果 SPT阳性率为13.86%,其中男女分别为13.75%和1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职工SPT阳性率依次为7.38%,9.87%,14.74%,17.75%,23.52%,差异有显著性(P<0.001).SPT阳性327人中,患鼻炎、哮喘、皮炎、荨麻疹、药物过敏症者共188人,患病率为57.49%,明显高于SPT阴性人群(P<0.0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474人中,SPT阳性212人,占44.73%,明显高于无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人群(P<0.01).结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应引起重视.

    作者:崔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大气污染致儿童免疫功能损害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所致的早期损害,筛选敏感指标.方法分别在辽宁省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的本溪、沈阳、大连市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30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儿童上呼吸道菌群和机体免疫功能.结果大气污染可使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降低,IgE水平以重污染区为高.重污染区儿童咽部菌群密度显著高于轻污染区儿童,并出现了非正常细菌,重污染区儿童咽部正常菌群--甲型链球菌的检出率显著低于轻污染区.结论大气污染能够使机体免疫水平发生变化,IgE可以作为筛选过敏人群的早期监测指标,儿童上呼吸道甲型链球菌可作为检测的指示菌.

    作者:席淑华;孙文娟;叶丽杰;王雨;肖纯凌;崔金山;盛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云南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动态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研究云南中小学生10 a间蛔虫的感染趋势和地区分布特征,为降低和控制学生蛔虫感染率,制定具有科学、实用和可操作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监测1992~2001年云南省城乡7,9,12,14,17岁年龄组在校学生,共210 696人次.分析蛔虫感染与学生健康相关指标(贫血、营养不良和身高、体重的发育等级)及驱蛔投药率的相关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动态数列和相对数的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2~2001年中小学生年平均蛔虫感染率在40.19%~12.96%之间,年平均递减率为7.08%.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为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南、滇中.贫血与蛔虫感染呈高度正相关(r=0.837,t=4.044,P<0.01),感染率与驱蛔投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734,t=4.297,P<0.05).结论预防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治理环境为首选,切断虫卵入口传播途径为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宗旨.农村是预防学生蛔虫感染的重点地区.

    作者:杜海云;吕慧;李姣;郑志华;张旭辉;徐文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描述合肥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方法对合肥市2所大学576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选取FD病人44名,同时选取同班级、性别比例相同的44人为对照,评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特质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 FD患病率为7.6%,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生活事件应激程度、应对方式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评分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D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与FD呈统计学关联.

    作者:吴正祥;王巧民;张明黎;张开光;郑邦海;殷保书;梁立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蚌埠市1992~2001年儿童伤害死亡率分析

    目的描述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蚌埠市市辖区生命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2.7/10万~44.8/10万,占全死因构成的12.7%~37.4%,居0~14岁儿童全死因的前3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伤害死因别中溺水、机械性窒息和机动车交通事故是主要因素.伤害死亡率郊区高于市区.结论 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郊区.

    作者:何泽民;程孝连;张益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西250名大学生营养观念与膳食状况

    目的了解广西大学学生的营养观念与膳食状况,为在大学生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问卷表和5 d膳食跟踪调查表对28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大学学生现有营养观念和营养知识不容乐观.膳食结构中,蔬菜、奶、豆制品、蛋、粮谷类摄入不足,而肉、禽类摄入过多;能量、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摄入不足,尤其是钙、维生素C以及男生中维生素B2的摄入严重不足.结论必须在大学生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以改进学生的营养观念和膳食结构.

    作者:毛瑞丰;温琳华;梁振远;周芳莲;苏姿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医学中专学校学生维生素A、C营养状况

    维生素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素,一旦缺乏即会导致机体的生理生化改变,甚至造成病理改变,出现临床上典型的缺乏病.关于维生素营养水平的调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调查报道很多[1,2],而中专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既不同于大学生,也不同于中学生,有它的独特性.现将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近几届学生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营养状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玮;赵长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模式的变化使儿童营养过剩和单纯性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小儿时期肥胖是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前驱症[1],肥胖所致的慢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探讨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早期预防措施,笔者于2001年10~12月随机抽取咸宁市区12所幼儿园2~6岁的幼儿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汝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锦州铁路地区小学生营养状况追踪分析

    为了解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的增长是否影响其营养状况的变化,笔者对锦州铁路6所小学同一年级的学生6 a营养状况变化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包头市郊区7岁儿童膳食铁营养状况与贫血关系分析

    营养性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其中主要是缺铁性贫血.为了解包头市郊区儿童膳食铁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我们于2000年5月对包头市郊区7岁儿童进行了贫血抽查和膳食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秀举;李美仙;关明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体质指数实用性探讨

    目的了解平顶山矿区学生单纯性肥胖发病现状,探讨体质指数(BMI)在筛查儿童肥胖中的实用性.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小学生3 576人,年龄范围7~15岁,以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分别采用身高标准体重和BMI 2种方法筛查肥胖儿童.将2种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身高标准体重法检出肥胖儿童212人,检出率为5.93%;用BMI法检出肥胖儿童41人,检出率为1.15%,2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MI筛查儿童肥胖时应选用相应年龄、性别的标准,不宜使用某一固定值标准,否则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张德甫;程国春;耿敏学;胡巧云;陈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早餐营养干预对大脑工作能力的影响

    早餐是每天的第1餐,既要补充夜间的能量和营养消耗,又要满足上午学习活动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是否吃早餐与早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效果.笔者对甘肃省金昌市中小学生吃早餐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金昌市中学生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为研究营养早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我们于2001年4~6月对金昌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了营养早餐的干预.

    作者:张渊;郑星虎;栾春湘;杨攀荣;许春梅;郝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厦门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笔者对厦门市1997年和2001年的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余建梅;张联合;许绩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海地区学生午餐营养及供应链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学生午餐营养及供应链状况,为改善学生午餐营养状况,保障食品供应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上海市学生午餐的营养、卫生、供应链、加工工艺等状况,采用定期抽检的方法,应用SNHAS对营养素、食品安全、感官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单位样本综合评价均合格,其中热量、蛋白质、脂肪均能达到或超过DRIs供给量的要求,但矿物质中Ca(仅为AI的32%)、视黄醇当量(仅为AI的57%)供给量较低.对供应链及卫生状况的分析表明,大型企业对各个环节控制严格,产品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保存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建立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广营养配膳系统.

    作者:赵渝;Ryan B.Zhao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南京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共1 144名学生及其家长.结果中小学生吃零食率为67.7%,女生(73.8%)显著高于男生(60.6%);学生所吃零食质量比较正规;家庭收入与儿童零食消费水平有显著关联.结论学校营养教育要针对家长和学生,并注意家庭饮食习惯对儿童的影响.

    作者:萧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海市中学生课间餐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课间餐对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今后在中小学校全面配备课间餐提供依据.方法测量北海市在校正常食用课间餐的400名高中生和426名初中生3年中身高、体重、胸围、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课间餐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对降低学生营养不良发病率有很大的作用(P<0.05).结论今后应在中小学校中提倡开展课间餐,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营养知识宣教.

    作者:裴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江门市学龄前儿童生理机能指标测定结果

    为了解江门市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现状,我们于2001年10~11月对江门市区25所幼儿园的1 915名儿童进行了体质测试.现对体质测试中有关生理机能指标分析如下.

    作者:彭晓珊;梁翠媚;张淑琨;关欲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郑州市1 259名青少年性幻想及性梦发生情况

    青少年对性梦、性幻想常缺乏认识,而将其视为低级下流和可耻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性心理发育.为了解青少年性幻想及性梦发生的有关情况,笔者于2001年对郑州市3所学校进行了现状调查,旨在为青少年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石磊;马景芳;吴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河南省2001年高考体检学生合格情况分析

    为了解河南省参加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及高考体检合格率的发展变化趋势,特对该省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考生的体检结果及郑州等地1996年以来的高考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汴生;何健;钟娅;李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庆市农村不同体型学生的身体机能发育状况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不同体型学生的生理功能和素质状况,以探讨体型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素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 151名7~18岁男女生各年龄组按维尔维克指数分型,重点比较粗壮型(第1组)与瘦长型(第3组)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50 m跑、50 m×8往返跑(7~12岁男女)、800 m跑(13~18岁女生)和1 000 m跑(13~18岁男生)的差别.结果学生的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50 m跑、50 m×8往返跑、800 m跑和1 000 m跑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各年龄组各项指标皆为男生优于女生;同性别、同年龄不同维尔维克指数分型的肺活量和握力均值皆为第1组>第3组,各素质指标均值在大多数年龄组也是第1组优于第3组.结论形态指标与生理功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王宏;郭丽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清睾酮、生长激素对青少年矮身材及骨龄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生长激素(GH)对青少年矮身材及骨龄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和指导工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把低于当地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以下者定为矮身材组(观察组),再选取同学校、同年级、同民族、同性别、同年龄身高位于x~(x±2s)范围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被选学生进行T、GH放免测定,同时进行体格检查与骨龄评定.结果观察组血清T(x=54.53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x=157.19 μg/L)(P<0.001);观察组儿童骨龄(11.05±0.76)岁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1.94±0.69)岁(P<0.001),年龄骨龄差高于对照组,且T与身高(r=0.462,t=0.530)、骨龄(r=0.444,t=0.493)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1);GH与身高、骨龄的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GH含量高低与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关系,且T较GH影响大.

    作者:黄海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昭通地区学生形态指标生长长期变化趋势

    目的掌握昭通地区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规律,确保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方法对比1962,1981,2000年学生发育形态指标,同时用1995年该区学生资料与云南全省资料对比.结果昭通地区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1981年、2000年学生形态指标均值显著高于1962年,2000年学生形态指标均值显著高于1981年,但1962年到1981年的增长幅度大于1981年到2000年;与全省学生身高均值相比,昭通地区学生略为领先.结论昭通地区学生生长发育正处于长期加速趋势,加速增长幅度领先于其他地区.

    作者:杜远见;徐宏遥;杨晓云;王以力;吕燕;陈波涛;唐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富阳市城乡学校食堂及副食品店的卫生现状

    为了解富阳市城乡学校食堂及副食品店卫生现状,掌握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工作重点,也为今后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对策,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我们于2001年6月对全市70所学校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江明;杜利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包头市区中小学校卫生状况

    为了解包头市中小学校卫生状况,保障学生健康,笔者于2001年10月~2002年4月对包头市区60所中小学校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能义;李香兰;赵金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起中学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2001年10月,朝阳市某中学的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系由病源性大肠埃希菌及福氏志贺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向梅;孟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健身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身健美操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已有报道[1].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健身健美操锻炼前后女大学生体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等指标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探讨健身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依据.

    作者:涂相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安徽财贸学院大学生医疗保险索赔情况

    1994年9月至2002年7月,安徽财贸学院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共10 023人.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患疾病时保险金索赔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魏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预防流感效果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易爆发流行,特别容易在学校中引起大范围的流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因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运用中药预防流感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明;龙新华;司马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原因与误诊分析

    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在体育运动中虽较少发生,但因其骨折部位特殊,症状不明显,骨折处无明显肿胀与瘀斑及功能障碍,仅有压痛症状,在基层医务室极易漏诊、误诊,影响正常的治疗.为了避免今后发生类似情况,特做一总结.

    作者:吴琪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自制眼保健器预防学生近视的实验研究

    视力不良是我国青少年中检出率高的常见病,其中85%属近视.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4次对全国大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年来,我国学生的视力保护均以眼保健操为主,但多次监测及各地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学生眼保健操的防近效果欠佳.这并非因学生眼保健操不科学,笔者认为主要与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方法不正确以及所选穴位不准、力度不够有关.为此,笔者与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根据眼保健操的原理研制出一种眼保健器.为检验该仪器的防近效果,笔者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姜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改革眼保健操的必要性

    在防近探索中,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家长不近视,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天天做眼保健操,学生近视发病率怎么还这么高?广播体操都推广到第9套了,眼保健操为什么不改革?眼保健操40多年没变,老曲调、老动作,老师和学生都厌烦了,不愿意做.

    作者:李美红;任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为了解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以便更好地为预防学生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将1985,1991,1995和2000年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西壮族中专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中专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建立其基线调查资料.方法对广西壮族学生较集中的2所中专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抽取壮族学生有效问卷66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9%以上的学生每天刷牙1到2次,大部分人知道刷牙的目的,但开始刷牙的时间较晚,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很少.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低,所接受的口腔健康教育及保健治疗指导非常有限,对待牙病的态度和行为较落后,大部分调查项目未表现出性别差异.结论广西壮族中专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较薄弱,态度和行为较落后,对其口腔健康教育需加强.

    作者: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哈密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龋齿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为全面了解哈密市城乡中小学生乳、恒牙患龋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口腔保健工作,笔者于2001年对哈密市中小学生进行了龋患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帅志红;王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泗水县山区小学生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为了解泗水县山区小学生龋病发生情况,探讨适合农村小学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提高学生护牙爱牙意识,降低龋病患病率,笔者于1998年选定该县3所边远山区小学,对三年级、五年级所有学生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于2002年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及比较分析.

    作者:郑志跃;张建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宁夏8 551名中小学生龈炎患病情况

    龈炎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之一,多由局部刺激因素造成,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牙周炎,危害很大.为了解宁夏中小学生龈炎的发病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与龈炎的关系,我们对8 55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龈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张敬;马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京市大兴一中教职工疾病谱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大兴一中教职工疾病谱及健康水平,笔者于2002年4月对该校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彭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高校教职工体块指数与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校教职工不同体块指数(BMI)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做好高校教职工的保健工作.方法对上海市某高校教职工2 889份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 620份,女性1 269份.按BMI≥23为界,分不同年龄对血压、血糖及血脂进行比较.结果血压(SBP,DBP)、血糖(GLU)、血脂(CHO,TRG,LDL-ch)的平均值均随BMI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h)则随着BMI的增加而降低(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保健的重点是降低超重或肥胖症的发生,尤其是男性教职工.

    作者:白莲萍;吴华南;吴佩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及矫治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征.LD儿童主要表现是智力正常,有适当的学习机会,但是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典型特征是1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阅读障碍,计算、拼写障碍,手、眼和动作协调障碍.国内外报道,儿童LD的患病率为6.5%~17.8%[1],男明显多于女,比例约为4∶1.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复杂,目前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学习障碍的防治应该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作者:吴汉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国儿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

    当前,快速上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健康的严重威胁,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还是成人,对悄悄临近的儿童慢病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目前发现,成人中常见的高血压、血脂紊乱、脂肪肝、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同样可以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这种健康危害不仅会持续到成年,而且会造成患儿不良的社会心理功能,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者:孔灵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学校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我国华南、华北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流行,造成数千人感染,340余人死亡,并迅速蔓延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于2003年5月9日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并开始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今后进一步防制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袁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生长长期趋势的几个研究热点

    儿童身高加速生长现象19世纪就已经被观察到,进而人们关注到青少年性发育的提前,学者们将这些表现称之为生长的长期加速(secular growth acceleration)现象.但这一术语不能反映儿童因战争、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引起生长的负向变化.因此,生长的长期趋势(secular growth trend)或生长的长期变化(secular growth change)等术语得到应用.生长的长期趋势既在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月经初潮等敏感指标上得到反映,也见于头围、脑重、牙龄、运动能力等发育指标的变化;既反映在体格发育方面的变化,也反映在智力方面的变化;既见于儿童期,也见于成人期.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窝沟封闭--预防磨牙点隙裂沟龋的有效方法

    1 磨牙咬合面易患龋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在乳牙列和恒牙列中,龋病的好发牙均为磨牙.乳牙列中,患龋率高的依次为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等;恒牙列中,患龋率高的依次为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等.好发牙面均为咬合面.

    作者:续美如;倪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