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706
  • 国内刊号:34-1190/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4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本刊“健康教育”栏目被评为安徽省科技期刊特色栏目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2015年23期文献
  • 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及应对措施

    目的:调查母乳喂养知识在孕妇人群中的普及程度。方法对2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母乳喂养计划、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获取途径、希望获取母乳喂养知识的途径及时机等。结果计划选择纯母乳喂养的孕妇有155名,占77.5%;选择混合喂养的孕妇有25名,占12.5%;选择人工喂养的孕妇有20名,占10.0%。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户籍类型的孕妇在喂养计划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P >0.05)。认知程度与孕周及孕妇文化程度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r =0.120、0.369,均 P <0.05)。孕妇对母乳喂养、初乳的好处、早吸允和利于乳汁分泌的因素认知程度较好;而对产后乳房不适、如何按需哺乳、储乳、挤乳以及观察新生儿方面的知识掌握欠佳。结论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对医务人员宣教的需求大,医务人员可以在孕中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内容丰富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为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提供可能。

    作者:施黄敏;王建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好转13例,恶化2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及时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防止脑缺氧加重及肺部感染,促进脑功能恢复。

    作者:罗正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电刺激、盆底肌锻炼联合雌激素治疗尿失禁120例

    目的:探讨采用电刺激与盆底肌锻炼联合雌激素综合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围绝经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分级标准划分:Ⅰ级82例,Ⅱ级29例,Ⅲ级7例,Ⅳ级2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电刺激与盆底肌锻炼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刺激与盆底肌锻炼,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电刺激与盆底肌锻炼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患者依从性高,治愈率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茜;赵菊芬;杨柳风;霍竹惠;谢秉权;田清清;黄菊清;白明丽;段丽娅;普粉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延伸护理对癔症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癔症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癔症性失语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及出院后电话随访。于入院时、出院后1年评估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癔症健康知识调查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失语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失语程度从完全失语至正常分别为0、1、1、2、26例,对照组分别为1、8、7、3、11例,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7.23,P <0.01);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疾病种类、疾病病因、临床症状、疾病预后、复发征兆等)完全了解例数明显多于干预前(χ2=17.38、24.31、73.25、22.5、15.43、21.99、18.37、24.75,均 P <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一年后生活质量维度总评分(524.70±114.3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36±109.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03,P <0.01)。结论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癔症性失语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语言功能的早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荆莉萍;金培英;张金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频脉冲治疗仪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脉冲治疗仪配合中药热敷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6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抗炎、止痛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脉冲治疗仪并施用中药局部热敷,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5.8%,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90,P <0.05)。结论脉冲治疗仪配合中药热敷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朱建粉;缑晓霞;谢书堂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与 T 管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2例,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肝叶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组行肝叶切除+T 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临床疗效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行6~12个月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158.29±32.53)min、术中出血量(161.42±11.75)mL、下地功能锻炼时间(3.61±0.28)d、住院时间(5.31±1.17)d ,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27.57±26.38)min、术中出血量(78.29±8.36)mL、下地功能锻炼时间(2.25±0.56)d、住院时间(4.86±2.39)d,而观察组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结石复发率(5.56%)却低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328、7.196、2.174、2.259、1.862,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94.44%)略高于对照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 <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16.67%),其中切口感染1例,膈下感染2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41.67%),其中切口感染3例,胆漏4例,胆道出血3例,腹腔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膈下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P <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在肝切除的基础上采用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远期效果更佳,可有效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复发及胆管癌变。

    作者:梁建明;戴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取节育器(IUD)困难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192例计划生育门诊取节育器的妇女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年龄、绝经年限、置 IUD 年限等因素对取 IUD结局的影响。结果192例取 IUD 者中取 IUD 顺利163例,占84.90%,取 IUD 困难29例,占15.10%。年龄、绝经年限、置 IUD 年限、是否定期体检、宫颈萎缩程度和有无宫腔粘连是影响取 IUD 结局的统计学因素(P <0.05),其χ2值分别为6.740、7.429、11.235、8.443、11.998、9.016。居住环境、流产史和孕次对取 IUD 结局影响较小(P >0.05)。结论有效预防和解决妇女取 IUD 困难的重要方法是督促定期检查,多普及 IUD 知识,选择绝经半年左右取 IUD,以提高取 IUD 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作者:沈炳秋;范惠英;严祖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CAP 的12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3.75 g,每12小时一次,疗程7~10 d,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 mL/d,疗程7~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总数(WBC)及 CRP 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91%,对照组为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 <0.05);治疗组在控制发热、咳嗽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 <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 WBC 及 CRP 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0,3.926,均 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 CAP 可协同退热、缓解临床症状症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可作为 CAP 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岳振东;韩文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开放性经腹膜前隙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性经腹膜前隙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开放性经腹膜前隙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分别为(48.4±13.0)min、(25.6±4.5)mL 与(6.6±1.7)d,均显著优于与对照组的(63.3±11.2)min、(31.7±6.2)mL 与(8.6±2.4)d(P <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 与3 d 的 VAS 评分分别为(3.6±0.5)分与(2.7±1.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4)分与(3.6±1.2)分(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疼痛与发烧的发生率分别为2.9%、11.4%与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28.4%与17.9%(P <0.05)。结论开放性经腹膜前隙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摄氧效率与运动耐力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摄氧效率与 COPD 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 COPD 稳定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按照病情严重程度,Ⅰ~Ⅱ级28例,Ⅲ~Ⅳ级22例;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50例 COPD 急性期患者为疾病对照组;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健康人群50名为健康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peak VO2%pred)、摄氧效率斜率(OUES)、摄氧效率平台(OUEP)、无氧阈时的摄氧效率(OUE@AT)等指标,并对摄氧效率及运动耐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 FVC、FEV1、FEV1/FVC 等指标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且 COPD 急性期患者FVC(2.86±0.36)L、FEV1(1.25±0.36)L、FEV1/FVC(50.16±5.37)%等指标数值均小于 COPD 稳定期的(3.12±0.46)L,(1.51±0.38)L,(60.16±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62、6.52、7.18,均 P <0.05)。COPD 组 peak VO2、peak VO2%pred、OUES、OUEP、OUE@AT 等指标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且 COPD 急性期患者 peak VO2(1072.35±271.21)mL/min、peak VO2%pred(62.79±6.31)、OUES(1.59±0.29)、OUEP(25.72±3.42)、OUE@AT(26.75±3.12)等指标数值均小于 COPD 稳定期的(1190.67±286.21)mL/min,(70.76±6.27),(1.89±0.31),(31.46±4.05),(31.62±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16、9.79、6.15、8.76、8.92,均 P <0.05)。随着 COPD 稳定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peak VO2、peak VO2%pred、OUES、OUEP、OUE@AT 呈逐渐下降趋势[(1089.62±221.68)mL/min 比(1236.75±235.37)mL/min,(67.28±5.03)比(75.81±5.39),(1.62±0.18)比(2.04±0.25),(30.67±6.47)比(34.17±4.40),(30.31±3.42)比(36.59±3.63),F =16.92、12.71、4.27、8.75、7.59,均 P <0.05]。COPD 稳定期患者OUES、OUEP、OUE@AT 等摄氧效率指标与运动耐力指标 peak VO2%pred 均呈正相关(r =0.451、0.462、0.429,P =0.019、0.012、0.26),与 peak VO2均呈正相关(r =0.446、0.452、0.417,P =0.023、0.011、0.29)。结论COPD 患者摄氧效率及运动耐力均较健康人群降低,COPD 患者摄氧效率及运动耐力与 COPD 病情及严重程度有关,而 COPD 患者运动耐力对摄氧效率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任建明;童岳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肾透明细胞癌512例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国际大样本数据库肾透明细胞癌(KIRC)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1998-2012年、国际 TCGA 组织诊断治疗的 KIRC 患者连续病例,分析临床诊疗的特征,评价临床客观疗效和生存时间。结合 lncRNA UCA1基因的表达和相关性分析,评价预后指标。结果共512例 KIRC 入选。女性占35.4%,Ⅰ~Ⅱ期占59.6%,白种人占90.0%,G1~2分级为45.1%。临床诊疗符合指南规范。长链非编码 UCA1(urothelial cancer associated 1)基因表达与 mRNA 亚型、30个基因 mRNA 表达、mir-101-1表达和肿瘤驱动基因 PBRM1的突变具有明显相关性,UCA1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国际 TCGA-KIRC 研究的诊断治疗符合临床规范,高表达 UCA1是患者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结合其与临床重要驱动基因的相关性,该基因具有明显的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刘凌翔;袁媛;高雯;汪洋;朱溢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龙治疗 IgA 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 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 IgA 肾病84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激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0%)和完全缓解率(73.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6.19%,完全缓解率为23.8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01、11.35,均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尿蛋白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在治疗后,研究组的24 h 尿蛋白水平[(0.54±0.41)g/L]较对照组治疗后[(1.06±0.62)g/L]亦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01、4.58、3.87,均 P <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糖、白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BP 及 DB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当患者病情较轻时(Lee 氏Ⅱ级),研究组治疗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 <0.05)。但是,随着病理损害加重(Lee 氏Ⅲ级~Ⅳ级),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研究组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3、2.11、1.20、1.20,均 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9.05%)与对照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 >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对于 IgA 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显著降低 IgA 肾病的24 h 尿蛋白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广宇;陈学波;蒋晓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20 mL 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APACHE-Ⅱ和CRP 水平变化以及预后、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5.31±1.09)d,APACHE-Ⅱ评分(2.34±1.18)分,C 反应蛋白水平(48.41±22.64)mg/L 均优于对照组(8.16±1.39)d,(4.47±1.68)分和(65.34±18.0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9.08、0.14、5.84、-0.49、3.31,均P <0.05);治疗期间,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对照组手术率31.25%(10/32)高于治疗组6.25%(2/10),治疗组住院总时间(14.50±1.55)d 及总费用(4.97±1.00)万元均低于对照组的(16.78±1.83)d 和(5.72±1.71)万元,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5、t =1.00、t =5.39,均 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效果好,能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治愈率。

    作者:俞晶;郑彦丰;林霓;吴瑞暖;刘朝晖;陈素钻;郭光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美托洛尔剂量调整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剂量调整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患者76例,在接受美托洛尔配合其他合理治疗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阻滞剂剂量减半组(40例)和全停组(36例);调整3个月后,观察患者剂量调整后的临床症状,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量心指数(CI)、左心做功(LCW)、心输出量(CO)等指标变化,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分析血浆 B 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按照前述方案给予治疗后72 h 密切关注病情,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3例,好转27例;全停组进展20例,好转16例。两组病情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 <0.05);美托洛尔调整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 <0.05),减半组 NYHA 分级、CO、CI、LCW 较调整之前变化不明显,全停组 NYHA 变化明显,III /IV 病情发展病例数增加5例和3例,CO、CI、LCW 分别减小约25%、35%、30%。美托洛尔调整后,美托洛尔减半组 BNP(321.8±97.6)mg/L,明显低于美托洛尔全停组的(422.3±139.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4,P <0.05)。结论在接受美托洛尔配合其他合理治疗的基础上,CHF 患者急性加重期减半应用比停用预后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陈春泉;王敏;李庆丰;翁小雁;陈积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46例自发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46例患者,死亡4例;术后6个月随访,(ADL)分级法:Ⅰ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患者,根据病情轻重,颅脑 CT 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来;王洪亮;谢永胜;尚景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14-3-3蛋白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14-3-3蛋白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参与哮喘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14-3-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哮喘炎性反应的关系。结果14-3-3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部分表达于细胞膜,阳性细胞主要有气道上皮细胞,其次为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均呈阴性表达。哮喘组肺组织14-3-3蛋白的表达强度[(0.353±0.023)A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211±0.028)A 值](t =10.969,P <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14-3-3蛋白表达增强,它可能主要通过支气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哮喘的炎症机制。

    作者:颜文辉;蒋珍凤;童夏生;张继振;何淑娟;罗冬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控制性卵巢刺激中患者血清抑制素B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 B(INHB)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变化趋势;分析 PCOS 患者 COS 过程中血清抑制素 B 水平的增幅与促性腺激素剂量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 PCOS 患者和30例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期女性在 COS 过程中不同阶段(月经周期第3天即 Day3、启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日即 Gn 日、应用 Gn 第5天及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即 HCG 日)的血清 IHNB 水平。结果PCOS 组不同阶段的血清 INH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OS 过程中两组血清 INHB 水平不断增加,且 PCOS 组在应用 Gn 第5天的血清 INHB 增幅大的,Gn 使用剂量少,而获卵数多。结论INHB 参与了 PCOS 的发生;经过 Gn 的促排卵作用后血清 INHB 水平较基础血清 INHB 水平明显升高;PCOS 患者 COS 过程中促排卵早期的ΔINHB(应用 Gn 后第5天及月经第3天血清 INHB 水平增幅程度)与 Gn 使用剂量及获卵数相关。

    作者:刘倩;王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造影剂个性化注射法的应用

    目的:比较临床传统造影剂注射方案与个性化注射方案于64排螺旋 CT 心脏冠脉(CTA)造影中图像的质量差异,得出佳 CTA 造影剂注射方案。方法选取需行 CTA 造影的患者64例,将其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造影剂注射方案进行造影,观察组行个性化造影剂注射方案,对比两种造影剂注射方案所得的图像质量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右心室(RV)及肺动脉 CT 值升高明显[(272.4±72.3)HU、(372.1±78.2)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27、3.921,P <0.05);两组患者左心室(LV)、升/降主动脉 CT 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室间隔成像情况对比,观察组优势明显(对照组3分者20例,观察组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3,P <0.05)。结论于 CTA 造影中,个性化造影剂注射速度可将右心的强化程度有效地提高,使右心室室间隔成像更为清晰,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了极大便利,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超;刘惠敏;刘志鹏;姜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40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与 B 组(干扰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好转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干扰素治疗组在口腔疼痛好转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52.8±19.5)h 比(60.5±22.1)h,(54.7±22.5)h 比(72.3±25.4)h,(108.2±36.7)h 比(124.8±42.4)h](t =2.45、2.38、2.16,P =0.015、0.018、0.032);干扰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2,P =0.012)。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促进症状缓解。

    作者:彭丹红;谷积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采用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经鼻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与尼可刹米联合应用治疗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76例选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 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HR[(94.28±7.62)次/min]和 RR [(13.27±4.41)次/min]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 =8.02,8.04,均 P <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7.54,6.88,均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pH 值(7.39±0.06)、PaO2(96.31±5.44)mmHg、SaO2(98.42±6.87)%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 =7.56、7.76、7.45,均 P <0.05),PaCO2(57.36±4.98)mmHg 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 =7.54,P <0.05),且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56、7.02、6.73、7.32,均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P >0.05)。结论BiPAP 呼吸机与尼可刹米联合治疗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柴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实效性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FVC%、FEV1%、PEF%分别为(83.67±5.57)%、(89.92±6.37)%、(88.01±6.04)%,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tFVC =3.537,tFEV1=3.119,tPEF =3.354,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IL-4、IL-13、NO、NOS 分别为(4.79±0.89)pg/mL、(26.64±3.32)pg/mL、(61.13±4.49)μmol/L、(33.34±2.81)U /mL,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tIL-4=3.214,tIL-13=4.051,tNO =3.815,tNOS =3.904,均 P <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好,利于改善血清炎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检查2586份标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溶血标本与合格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86份标本中发现不合格血检样本18份,发生率为0.70%(18/2586),对不同科室来源的样本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科室之间血检样本的不合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36, P >0.05)。在18份不合格血检样本中因技术问题而发生不合格的样本所占比例高,达88.89%(16/18);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技术因素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明显多于仪器因素或固定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3、98.52,均 P <0.05)。另外,在技术因素中因溶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多。对选择在输液的同侧部位或异侧部位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钾、钠、氯、肌酐、尿酸、葡萄糖检测发现,在输液同侧抽血对上述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肌酐明显下降,而钠、尿酸、葡萄糖等指标则明显上升(t =4.51、4.98、5.50、3.25、10.18、15.25,均 P <0.05)。溶血样本的γ-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钠及尿酸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样本,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钾、磷、肌酐、肌酸激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合格样本(t =14.85、21.21、7.15、4.86、10.33、4.02、3.11、8.20、7.54、5.11,均 P <0.05)。从采集血液后到送至检验室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肌酸激酶及α-羟丁酸等项目的1 h 后送检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而1 h 后送检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t =2.95、4.82、2.88、5.44、4.05、3.98、4.89,均 P <0.05)。结论标本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均有影响,所以对于血液标本采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作者:李嫦女;郑桂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浙江省湖州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浙江省湖州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研究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与性别、年龄、社会支持状况、营养状况、合并症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 SF-36量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发放376例调查问卷,共收回373例,有效回收率为99.20%。373例患者中:无抑郁182例(48.79%)、轻度抑郁78例(20.91%)、中度抑郁59例(15.82%)、重度抑郁54例(14.48%),共51.21%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373例患者中:无焦虑123例(32.97%)、轻度焦虑141例(37.80%)、轻中度焦虑55例(14.75%)、中度焦虑33例(8.85%)、重度焦虑21例(5.63%),共67.03%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湖州市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的抑郁率65.50%、焦虑率80.70%严重于男性患者抑郁率39.11%、焦虑率5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逐渐严重。重度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率80.65%、焦虑率90.32%严重于营养正常及轻度营养不良患者抑郁率44.49%、焦虑率6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SF-36量表显示,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各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结论湖州市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且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需要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给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双莉;王霄一;冯跃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分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前路减压植骨术分期治疗合并多发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行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高度比、Cobb 角及椎管容积,应用 Frankel 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 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共有49例患者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伤椎压缩高度比、Cobb 角及椎管容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 =24.047,P <0.01;t =21.815,P <0.01;t =31.699,P <0.01)。术前,Frankel 分级为:A 级6例,B 级18例,C 级15例,D 级10例,E 级4例;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例、8例、11例、17例和10例,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Z =2.997,P =0.003)。治疗前,Fugl-Meyer 平均分为(74.65±8.42)分,末次随访时为(90.26±9.17)分,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t =8.963,P <0.01)。结论Ⅰ期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Ⅱ期行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合并多发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运动和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武斌;梁杰;谭晓毅;乐锦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治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采取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华法林组(31例),阿司匹林组(31例)。所有患者常规肝素封管;华法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阿司匹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记录两组患者经过40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情况以及尿素清除指数增加值、凝血功能、是否发生出血事件以及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3例发生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为9.68%,阿司匹林组发生8例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25.81%,华法林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较阿司匹林组更低(χ2=9.081,P <0.05);华法林组尿素清除指数增加(0.13±0.07),阿司匹林组尿素清除指数增加(0.04±0.03),华法林组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t =0.941,P <0.05),而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001、0.003、0.001,均P >0.05)。两组均无感染病例。治疗后华法林组发生肢体淤斑和结膜出血各1例,阿司匹林组发生1例结膜出血及1例牙龈出血。结论华法林治疗血液透析长期置管功能不良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尹丽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性因子及尿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并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尿清蛋白排泄率、炎性指标、血肌酐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 <0.05);观察组治疗后 BUN、UAER、TC、TG、LDL 分别为(6.54±1.24)mmol/L、(40.43±4.21)μg/min、(3.81±0.47)mmol/L、(2.51±0.34)mmol/L、(2.41±0.64)mmol/L,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47、5.225、5.457、4.957、5.339,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CRP、IL-6、IL-18、TNF-α分别为(4.14±0.87)mg/L、(88.17±8.54)pg/mL、(139.64±9.48)ng/L、(40.17±5.22)ng/L,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914、6.357、5.847、7.054,均 P <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好,利于改善炎性因子及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洁娜;林昭宇;孙慧燕;余玉慧;刘隽;诸乐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17例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60例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57例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HBeAg 血清转换率、HBV-DNA 转阴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 Child-pugh 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24周、48周 HBV-DNA 转阴率分别为75.00%、95.00%,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 =0.024;χ2=4.535,P =0.018);观察组 ALB、ALT、TBiL、PT 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29,P =0.025;t =6.214,P =0.008;t =5.514,P =0.014;t =5.233,P =0.017);观察组治疗后 CTP 为(7.15±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6±1.47)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74,P =0.010);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效果好,利于改善肝功能、抑制 HBV 复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建伟;江雪慧;李铭;金玲飞;郑安伟;杨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个确诊为 DN、且中医证型属于肝肾阴虚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8例,两组均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中药;观察两组24 h 尿蛋白计数、血糖(FBG、2 hPG)、血脂系列(TC、TG、LDL-C、HDL-C)、UAER、ACR、SCr、BUN 及生活质量 SF-36的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糖、血压、UAER、ACR、SCr、BUN、SF-36评分、尿蛋白计数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24 h 尿蛋白(1.02±0.42)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02,P <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ACR、SCr、BUN 分别为(82.09±10.74)mg/24 h、(84.92±9.33)mg/g、(108.43±38.35)mmol/L、(6.17±2.65)mmol/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960,P <0.01;t =15.528,P <0.01;t =11.987,P <0.01;t =10.566,P <0.0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早期 DN 疗效确切,能改善肾功能,安全可靠,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宏丰;翁建丽;王育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解痉止咳药,对照组给予酮替酚片治疗,1 mg/次,2次/d,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5 mg/次,1次/d,治疗8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5,P <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5.78±1.36)d,短于对照组的(8.45±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P <0.05);观察组的复发率(6.45%)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 <0.05);观察组的复发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98,P <0.05)。结论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明显优于酮替酚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培林;陈海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及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38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8例。分别检测及比较两组术前1 d 及术后1 d、3 d、7 d的血清机体应激激素及抑炎、促炎状态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7 d 的血清 IL-2分别为(3.53±0.24)μg/mL、(3.25±0.22)μg/mL 及(4.37±0.33)μg/mL,其均高于对照组(F =5.876,P <0.05),而其他血清机体应激激素及抑炎、促炎状态相关指标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均 P <0.05),两组术后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此类手术导致的机体不良应激程度相对较小。

    作者:刘海舟;张卫峰;马军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138例高血压患者的 Cys-C 和 hs-CRP 水平,常规治疗,血压控制平稳。2年后根据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稳定组(96例)和进展组(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2例),复测 Cys-C 和 hs-CRP 水平。回顾性分析两组检测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稳定组和进展组患者初查 Cys-C[(0.87±0.39)mg/L,(1.16±0.47)mg/L]和 hs-CRP[(1.79±0.56)mg/L,(2.26±0.91)m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59±0.32)mg/L,(0.68±0.37)mg/L],且进展组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162、3.904、5.237、6.441,均 P <0.01)。复查时,进展组 Cys-C[(1.39±0.41)mg/L]和 hs-CRP[(3.37±0.89)mg/L]水平比稳定组高[(0.92±0.43)mg/L,(1.83±0.6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58、5.119,均 P <0.01)。与初查时相比,稳定组2年后 Cys-C 和 hs-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31、0.414,均 P >0.05),而进展组复测值有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146、3.144,均 P <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 Cys-C 和 hs-CRP 水平与病情进展和预后关系密切,对其监测可提示病情发展方向,有利于指导早期采取更有力的干预措施。

    作者:周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孕周孕妇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孕妇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不同孕周孕妇为受试对象,包括妊娠早期26例(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33例(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21例(妊娠晚期组),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液经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比较不同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差异。结果妊娠早期、中期组孕妇 TSH 水平[(1.28±0.23)mIU /L,(1.56±0.28)mIU /L]较非妊娠组[(1.95±0.35)mIU /L]明显降低(t =8.12,7.61,P <0.05),但妊娠中期组[(1.56±0.28)mIU /L]较妊娠早期组[(1.28±0.23)mIU /L]明显回升(t =6.74,P <0.05),至妊娠晚期时[(1.83±0.32)mIU /L]基本恢复至非妊娠期水平,但与妊娠中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76,P <0.05)。妊娠早期、中期、晚期组孕妇 FT3[(4.73±0.65)pmol/L,(4.37±0.43)pmol/L,(3.89±0.38)pmol/L、FT4(14.83±1.38)pmol/L,(12.30±1.20)pmol/L,(10.22±0.87)pmol/L]水平均较非妊娠组 FT3[(5.10±0.74)pmol/L、FT4(17.35±2.01)pmol/L]明显降低(t =6.57,7.22,7.89,6.79,7.29,8.30,P <0.05),且妊娠中期组明显低于妊娠早期组(t =7.67,6.78,P <0.05),妊娠晚期组明显低于妊娠中期组(t =7.32,6.76,P <0.05),其水平随孕期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妊娠早期、中期组孕妇 A-TG 阳性率(15.38%、12.12%)和 TPOAb 阳性率(11.54%、9.09%)均明显高于非妊娠组(3.33%、3.33%)(χ2=9.54,8.74,9.02,8.21,P <0.05),但妊娠早期、中期组孕妇 A-TG 阳性率和TPOAb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2.73,P >0.05)。妊娠晚期组孕妇 A-TG 阳性率(4.76%)和 TPOAb 阳性率(4.76%)较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有明显降低(χ2=9.10,9.65,8.89,7.56,P <0.05)。结论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加强孕期检查,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闫润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改良羊血巧克力培养基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羊血巧克力培养基的质量与应用价值。方法将 ATCC 10211流感嗜血杆菌接种到改良前后两种培养基上,比较两种培养基上嗜血杆菌的平均生长指数(GI 值);对352份经筛选的合格痰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检测,比较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分离率。结果传统羊血巧克力培养基 GI 值为(3.69±0.58),改良羊血巧克力培养基 GI 值为(15.08±1.34),两种培养基 GI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31,P <0.01)。352份痰标本在改良羊血巧克力培养基上流感嗜血杆菌检出41例,阳性检出率11.65%。352份痰标本在传统羊血巧克力培养基上流感嗜血杆菌检出18例,阳性检出率5.54%。流感嗜血杆菌在两种巧克力培养基上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P <0.05)。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在改良羊血巧克力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明显,极易识别,有助于临床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

    作者:傅石明;宋月芹;朱香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2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分为对照组15例和 CRRT 组1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CRRT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 CRRT 治疗。对两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甘油三酯(TG),血、尿淀粉酶(AMS)水平,机械通气人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RT 组第3天 TG 水平[(18.36±3.28)mmol/L 比(5.13±1.52)mmol/L]均明显降低(t =2.885,P =0.00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CRRT 组机械通气发生率(66.67%比29.41%)、APACHEⅡ评分[(21.68±4.95)分比(14.68±5.03)分]、病死率(46.67%比11.76%)明显降低(χ2=4.441,t =4.601,χ2=4.802;P =0.035,0.032,0.028)。与对照组患者比较,CRRT 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CRRT 组患者第3天血、尿淀粉酶(AM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早期 CRRT可以快速降低 HLSAP 患者血 TG 水平,改善 HLSAP 患者预后。

    作者:吴仙丹;张近波;许国斌;董美平;朱金强;鄢来超;曹烈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镇痛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椎术全麻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腰椎手术的9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 组,n =46)和对照组(B 组,n =44)。A 组患者行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持续10 min。然后术中维持1μg·kg -1·h -1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B 组)按照相同的输注方式给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镇痛镇静药物的用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 d 及术后7 d 记录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情况。结果A 组患者术中芬太尼[(0.57±0.11)mg 比(0.78±0.13)mg;t =8.286,P =0.000]、丙泊酚[(522.5±137.2)mg 比(734.2±175.8)mg;t =6.384,P =0.000]及术中瑞芬太尼用药总量[(0.92±0.26)mg 比(1.38±0.73)mg;t =3.947,P =0.000]明显低于 B 组。术后7 d MMSE 评分比较,A 组[(27.57±1.58)分]高于 B 组[(25.0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451,P =0.000)。A 组患者 POCD 发生率(6.52%)明显低于 B 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9,P =0.028)。结论老年患者的腰椎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明显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并且可以改善老年患者腰椎手术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叶梅芳;陈康卫;陈增银;沈伟华;陈锦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河北省任丘市60~70岁居民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河北省任丘市60~70岁居民10年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度,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心血管病的防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择任丘市年龄60~7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共5010例,男性2163例,女性2847例,调查内容包括健康调查问卷、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根据Framingham Risk Score(FRS)风险评分量表计算所得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概率,分为低危组(<10%)、中危组(≥10%且<20%)、高危组(≥20%),并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发病危险度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0~70岁常住居民的10年发病风险的中位数为8.0(4.0~16.0),其中男性为16.0(12.0~20.0),女性为4.0(2.0~6.0);低危组2784例,占55.7%,中危组1452例,占29.0%,高危组774例,占15.3%。吸烟和胆固醇升高是任丘60~70岁常住居民心血管10年发病风险的重要风险因素,脑卒中史、过量饮酒、腰围、舒张压、尿酸升高和 HOMA-IR 是中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任丘市60~70岁常住居民心血管10年发病风险较高,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尿酸、腰围和 HOMA-IR 对改善心血管10年发病风险有重要影响,其中戒烟和限酒是有效的措施。

    作者:颜应琳;于凯;王拥军;冀瑞俊;高素颖;杨波;范东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影响中国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 分析

    目的:通过 Meta 分析探讨影响中国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国内有关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检索到124篇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初筛得到文献38篇,通过仔细阅读全文,排除24篇,终纳入14篇文献,研究这14篇文献的6项影响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程度进行 Meta 分析,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以期提高对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的认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胎位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强关联,为危险因素。而产妇有流产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无关联。多胎妊娠、梅毒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强关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中等关联。胎位异常的 OR 值为3.48(2.70~4.43),流产史的 OR 值为1.14(0.90~91.4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OR 值为2.88(1.69~4.92),多胎的OR 值为6.40(2.05~20.01),梅毒感染的 OR 值为5.54(1.64~18.64)。结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多胎妊娠、梅毒感染、胎位异常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郭晓燕;郝培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共384例(384眼),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19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给予人工泪液。观察并比较泪液分泌检查(SIT)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眼的检查项目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眼应用人工泪液治疗后 SIT 为(13.97±1.72)mm/5 min,对照组患眼常规治疗后 SIT 为(9.12±1.02)mm/5 min,观察组的 SI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2.942,P <0.05);观察组患眼治疗后 FL 为(2.06±0.37)s,对照组患眼治疗后 FL为(3.71±0.72)s,观察组的 FL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1.776,P <0.05);观察组患眼治疗后 BUT 为(13.26±2.04)s,对照组患眼治疗后 BUT 为(7.99±2.16)s,观察组的 BUT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4.098,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眼痊愈39眼,痊愈率27.46%,对照组患眼痊愈21眼,痊愈率14.79%,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7.748,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总眼数133眼,治疗总有效率为93.66%,对照组治疗有效总眼数120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4.5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094,P <0.05)。结论利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干眼症的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迪柳;沈晨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同时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其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和血脂(TG、TC、HDL、LDL)水平。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其血尿酸、TG、TC 和 LDL 水平分别为(397.6±89.93)μmol/L、(1.97±1.03)mmol/L、(5.92±1.28)mmol/L 和(2.92±0.85)mmol/L,高于对照组的(342.03±107.48)μmol/L、(1.15±0.89)mmol/L、(4.53±0.75)mmol/L 和(2.41±0.5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976、3.015、4.758、2.986,均 P <0.05);血尿酸与舒张压水平、血肌酐、TG 升高呈正相关(r =0.451、0.768、0.337)。结论高血尿酸血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尤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 UA 水平,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应积极干预治疗。

    作者:刘辉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与血浆胃动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观察其血浆胃动素(MTL)与血清胃泌素(GAS)含量,并与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人血浆胃动素(MTL)与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浆 MTL 含量为(282.37±31.56)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t =-21.352,P <0.01);研究组血清 GAS 含量为(91.28±27.7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t =-28.388,P <0.01)。结论与健康人比较,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动素分泌存在不足的现象,而其胃泌素则分泌过量,这有可能是此病的一个发病因素。

    作者:李立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哮喘患儿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其配体信号系统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 GITR 及其配体(GITRL)在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探讨哮喘的部分炎症机制。方法50例儿童重度哮喘患儿(哮喘组)分别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取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 +4 CD25+Treg 细胞 GITR 和 CD +4 T 细胞 GITRL 的平均荧光强度,与32例健康儿童作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急性期 CD +4 CD25+Treg 细胞 GITR 的表达水平为(24.2±8.2)MFI,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6.0)MFI(t =2.5,P <0.05)。哮喘组急性期与对照组 CD +4 T 细胞 GITRL 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2±3.6)MFI与(4.6±1.0)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P >0.05)。哮喘组 CD +4 CD25+Treg 细胞 GITR 的表达水平在缓解期[(29.5±8.3)MFI]显著高于急性期(t =-9.9,P <0.01);CD +4 T 细胞 GITRL 的表达水平在哮喘组急性期、缓解期(5.7±3.6)MFI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P >0.05)。CD +4 CD25+Treg GITR 与 CD +4 T GITRL 的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n =132,r =0.04,P >0.05)。结论哮喘急性期患儿 CD +4 CD25+Treg 细胞GITR 表达下降,在缓解期得到回升,而 CD +4 T 细胞 GITRL 的表达水平没有变化,GITR/GITRL 信号系统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

    作者:方丽;李蓉蓉;骆方军;赵丽燕;陈培英;俞培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脂肪肝发生率、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性。方法入选单纯性肥胖患者78例,其中Ⅰ度肥胖34例,Ⅱ度肥胖30例,Ⅲ度肥胖14例。另选单纯性超重成年人35例,健康成年人67例做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臀围、腰围、SF、血脂、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水平,B 超确诊脂肪肝,计算脂肪肝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结果随着 BMI 的升高,受试者 SF、FBG、FIN、HOMA-IR、TG、TC、LDL-C 水平亦逐渐上升(F =378.92、112.01、55.50、123.96、90.09、127.65、23.81,均 P <0.01)、HDL-C 水平则逐渐下降(F =114.56,P <0.01);脂肪肝发生率Ⅰ度肥胖组<Ⅱ度肥胖组<Ⅲ度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872、7.885,均 P <0.01),SF 水平和四分位间距脂肪肝组显著大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99,P <0.01);SF 与 BMI、WRH、FBG、FIN、HOMA-IR、TC、TG、LDL-C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0.863、0.719、0.789、0.703、0.617、0.785、0.717、0.771,均 P <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 =-0.530,P <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 HOMA-IR 的独立危险因素是 SF、BMI、FBG、FIN、LDL-C(t =6.535、3.254、18.827、61.227、2.154,均 P <0.05),影响 SF 的独立危险因素是 BMI、FIN、LDL-C、HOMA-IR(t =4.646、2.595、-5.073、6.666,均 P <0.01)。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及 IR、易并发脂肪肝,脂肪肝发生率与肥胖严重程度相关,SF 过量表达与其具有密切关联。

    作者:钟祥旭;郑青;李国栋;符先先;王永卿;杨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期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期 e 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 e 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并通过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孕妇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孕妇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前后 HBV DNA 水平、转阴率、血清 ALT 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HBV-DNA 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为(6.37±1.18)mL,分娩后6周为(5.49±1.21)m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为(6.31±1.21)mL,分娩后6周为(0.23±0.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154,P <0.01);观察组分娩前、分娩后6周 HBV-DNA 分别为(0.21±0.05)lg Copeis/mL、(0.23±0.04)lg Copeis/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257,P =0.000;t =8.154,P =0.000);观察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分娩后6周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2.00%、60.00%、8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1、184.58、177.61,P <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ALT 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665,P <0.01);观察组分娩前、分娩后6周 ALT 分别为(12.58±2.58)U /L、(18.44±3.43)U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251,P =0.000;t =29.665,P =0.000);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4.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4,P =0.493)。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期 e 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控制肝炎活动,降低病毒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芳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压氧在早期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早期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对意识、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状态(GCS 评分)、运动功能(FMA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 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前 GCS、FMA、MBI 评分分别为(7.81±2.27)分、(26.05±22.58)分、(15.25±12.14)分,观察组为(7.78±2.32)分、(27.01±23.60)分、(14.37±12.54)分,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经1个月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 GCS、FMA、MBI 评分分别为(9.44±2.76)分、(43.10±31.54)分、(42.75±16.58)分,观察组为(10.67±2.48)分、(56.98±29.68)分、(52.76±17.23)分;两组患者在 GCS、FMA、MBI 各项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多,临床疗效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9、0.046、0.009)。结论高压氧在早期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意识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曾年菊;姚兴发;李灿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胧氨酸(HCY)、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9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5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65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1例、多支病变组20例。比较各组基本临床指标(年龄、性别构成、TC、TG、LDL-C、HDL-C)、血 HCY、ABI、baPWV 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中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在年龄上显著大于单支病变组(t =3.721、3.927,P <0.05)。余各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冠心病组 HCY、ABI、baPWV 平均水平分别为(18.29±2.73)μmol/L、(0.97±0.16)、(16.38±1.27)m/s,与非冠心病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Y:t =5.701,P <0.01;ABI:t =6.138, P <0.01;baPWV:t =15.132,P <0.01)。各组比较,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在 ABI 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而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在 ABI 上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均 P <0.01)。冠心病各组 HCY、baPWV 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均 P <0.01),随冠脉病变累及支数的增加,血 HCY、baPWV呈增高趋势,ABI 呈降低趋势(均 P <0.01)。结论HCY、baPWV、ABI 三者联合检测对老年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申屠敏华;车贤达;钱琳艳;丁亚辉;陈向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26例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列为三阴性乳腺癌组,54例患者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列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所有患者均使用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率、毒副反应。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 <0.0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0.00%、73.08%,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9,P <0.01;χ2=4.19, P <0.01);三阴性乳腺癌组便秘、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3.75%、10.00%、15.00%、13.75%,总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41.25%、42.50%、41.25%、43.7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差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作者:李光明;许云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解剖 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解剖 M型超声心动图(AMM)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相对应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AMM技术检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共44例,先行普通超声检查,再应用 AMM技术采集相应室壁节段搏幅、厚度,计算室壁增厚率;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定义受检者血管狭窄≥50%归入冠心病组,造影结果完全正常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各参数间差别。结果健康对照组 AMM室壁节段搏幅>5 mm 占78.67%,增厚率>30%占99.13%。冠心病组室壁节段搏幅<4 mm 占61.14%,搏幅<5 mm 占93.47%,增厚率<30%占88.43%。AMM灵敏度77.47%,特异度90.00%,准确度77.39%。结论AMM的增厚率指标能反映室壁运动情况,与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有良好的相关性,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观志强;郑宝群;陈畅;陈晓霞;钟雪菁;郑英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 B12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 HCY、叶酸(FA)及维生素 B12(VB12)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 PIH 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检查的非 PIH 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时血清 HCY、FA 和 VB1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 HCY 水平分别为(15.07±4.86)μmol/L、(17.82±3.16)μmol/L 和(19.25±3.24)μmol/L,对照组为(6.36±2.47)μmol/L、(5.89±2.14)μmol/L 和(6.68±2.08)μmol/L,观察组产前三个阶段的 HCY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15.97、31.26、32.65,均 P <0.05);两组孕早期的 FA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中期和孕晚期 FA 明显低于对照组(t =8.95、11.06,均 P <0.05);观察组产前三个阶段的 VB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4.23、2.53、2.85,均 P <0.05)。结论孕中期和孕晚期PIH 孕妇的 FA 和 VB12均缺乏,而 HCY 升高,这可能与 PIH 发生和发展过程相关。

    作者:张彩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需方公平角度的新农合实施面临问题与对策分析--以谷城县为例

    目的:通过分析谷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发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并从需方公平角度提供相应建议。方法抽取谷城县三个村,发放问卷并进行现场访谈,对数据进行 SPSS 11.5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住院率为13.3%,参合农民每年在医疗费用的花费中500~1500元的比例占86.66%,与参合前相比增长76.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显著增加了谷城县参合农民患病后就医的可能性以及农民就诊后的医疗费用总支出,但保障作用有限,贫困农民参合压力增大,且对政策知晓深度较低。结论需加强新农合的宣传力度、紧抓基层卫生改革,从适度调整参合费及门诊报销限额,提高实际补偿比出发,向多发病、慢性病等高费用患者倾斜,提高新农合的需方受益公平性。

    作者:石习敏;柴云;马菊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分析。方法选择78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在吞咽功能评级显示,Ⅰ级占48.72%,Ⅱ级为30.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0%、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5.03,均 P <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球蛋白、白蛋白、BMI 水平分别为(71.56±8.95)g/L、(125.95±11.52)g/L、(33.52±5.11)g/L、(39.85±5.15)g/L、(22.15±2.62)kg/m2,均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956、8.956、10.852、12.613、11.254,均 P <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3例,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1例,发生率为28.22%,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57,P <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缓解吞咽功能障碍,促进身体营养状况好转,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科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循环血中 p53基因变异检测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跃居我国居民死亡病因的首位。然而,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防治,尚无突破性研究,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疗效较差。因此,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改善恶性肿瘤诊治疗效的有效出路。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血清学检测的方法监测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动态地对肿瘤的存在、发生发展及预后做出判断。 在众多以癌基因、抑癌基因为研究基础被发掘出来的肿瘤标志物中,p53基因无疑是肿瘤分子生物学中研究的一个热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高的基因之一[1-2]。p53基因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短臂上,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其编码的蛋白产物是相对分子量53kD 的核心 DNA 结合蛋白。研究发现正常组织或细胞中的 P53蛋白非常不稳定,半衰期很短,但是当细胞缺氧、缺乏营养、受到辐射或化学药物刺激时,p53稳定性提高,细胞内p53蛋白大量增加。p53基因活化对细胞有两种潜在影响:一是使细胞停止在 G1或 G2期,以便使损伤的细胞得以修复;二是诱发细胞凋亡,去除变异细胞。因此,p53基因能保护 DNA 免受射线和药物的袭击,并通过协同作用阻止细胞增殖、刺激 DNA 修复和促进凋亡细胞的死亡以起到保护作用,被认定为是一个抑癌基因。然而,p53的抑癌功能常因突变而消失,使细胞无限分裂增殖,导致癌症的发生[2-4]。

    作者:郑阳;林长缨;王全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已然成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高血压患病年轻化越来越明显,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并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有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阻滞剂以及中药制剂。中成药在防治高血压有明显优势,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尤其在改善高血压并发症的方面。现对部分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和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周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