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6期文献
  • 眶上眉弓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对患者术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治疗,对照组给予翼点入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精神状态评分(MMSE)、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DL、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安胜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选择同期5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G、TC、肝脏B超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ALT、AST、TG、TC、肝脏B超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有效减轻非酒精脂肪肝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作者:李一;李少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疝修复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复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P>0.05)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复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ALT、AST、TG、TC水平联合检测对脂肪肝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球蛋白(TG)、总胆固醇(TC)水平联合检测对脂肪肝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39例脂肪肝患者与3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ALT、AST、TG、TC检测.统计两组血清ALT、AST、TG、TC水平以及血清ALT、 AST、TG、TC联合检测脂肪肝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ALT、AST、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TG、T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四项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血清ALT、AST、TG、TC水平均处于高表达状态,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脂肪肝患者阳性检出率.

    作者:冯利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取2014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平均第一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轻中度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轻中度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腓骨近端截骨术、观察组给予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5个月并发症(感染、截骨不愈合、下肢短缩、平台骨折)发生率、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为1.56±0.71,对照组为4.58±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都可有效治疗轻中度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卢正楷;张战峰;李茂山;沙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COPD急性期、COPD稳定期患者及体检健康者静脉血,并检测血清SAA、CRP、TNF-a、IL-8含量.COPD受试者SAA、CRP、TNF-a、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OPD急性期组较对照组SAA、CRP、TNF-a、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 CRP均与TNF-a、IL-8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SAA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39,CRP曲线下面积值为0.750,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AA含量越高,反映COPD越严重,可作为COP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腺肌症挖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HIFU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腺肌病灶体积、月经量以及经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月经量及经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霞;崔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介入透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介入透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透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1%,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纹深浅、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裂大小、食留残渣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联合透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较单独西医治疗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植秀振;陈家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和偏瘫康复总有效率、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偏瘫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仅予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47例予以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与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治疗,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用时,比较2组肿瘤复发率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用时,提高预后.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浆D-二聚体检验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验对急性白血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有28例进入缓解期,8例进入复发期,对所有患者行以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另选取50例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员人与之进行比对研究.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初治期与复发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缓解期与健康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与初治期、复发期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治期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复发期两者无显差异(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及时反应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有效措施进行病情判断的治疗办法.

    作者:夏存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K18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8(K18)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115例乙型肝炎非肝衰竭患者设为对照1组、120例健康对照组设为对照2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K18水平,包括M65、M30等.结果 观察组血清M65、M30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血清M65、M30显著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 M65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血清M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肝衰竭可以影响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M65、M30水平,且血清M65水平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

    作者:向保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充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给予适充根管填充治疗,1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适充根管填充治疗对比超充根管填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恒峰;薛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橘红咳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索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橘红咳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尿道手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诊断为前列腺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列腺摘除术联合膀胱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各种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大尿流率(MRF)、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取石时间、前列腺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 IPSS评分与MR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徐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对自发性气胸(SP)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病程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76例S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施行全胸镜手术(VATS)治疗,观察组施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治疗.统计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24、48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MT可明显改善SP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病程.

    作者:金松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AMI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对比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造影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1%(4/47)低于对照组23.40%(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AMI,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王保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的水平变化

    目的 分析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按照不同病程将患者分为低年限组(病程<1年)、中年限组(病程1~5年)以及高年限组(病程>10年)各60例,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四组受检者的血糖检查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血尿酸.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平均值、餐后2h血糖水平平均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之间检查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糖尿病病程延长,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血尿酸数据随之增长.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可作为检测糖尿病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作者:张庆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经CAG检查证实,62例疑似患者中35例有冠状动脉疾病;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敏感度为94.29%(33/35),特异性为96.30%(26/27),准确性为95.16%(59/62).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提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且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谷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阑尾炎中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张树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可下床活动的天数,并按照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判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可下床活动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治疗优良率为90%,而对照组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作者:陈焕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51例和B组49例.A组在母乳喂养中给予母乳强化剂喂养,B组给予配方奶喂养.对比两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情况、血钙与血红蛋白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身长增长速率0.64±0.06cm/w、头围增长速率0.96±0.06cm/w和体重增长速率9.47±1.32g/kg·d高于B组的0.55±0.04cm/w、0.84±0.03cm/w和8.89±1.22g/ 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钙水平7.72±0.84mg/dL和血红蛋白水平12.32±1.77g/L,Hb相近于B组的7.90±0.82mg/dL和12.29±1.48g/L,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B组为2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加用母乳强化剂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且不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首选喂养方式加以推广.

    作者:王杰三;陈志君;赖春华;杨冰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生血宁片治疗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生血宁片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7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益比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血宁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有效率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生血宁能有效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情况.

    作者:徐文君;吴国伟;郑卫华;詹莹;程汀燕;徐海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高龄老年患者无张力疝手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高龄患者无张力疝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无张力疝手术的高龄患者118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神经阻滞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神经阻滞前、神经阻滞后5min级10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的波动均不大,且组间各个时间点的各指标值之间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术中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更为准确,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不会对高龄无张力疝手术患者的麻醉、术中的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导乐分娩对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全程导乐分娩对经阴道分娩产程的影响,以及在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产科接诊的80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分娩管理,观察组孕产妇则在常规管理模式上给予全程导乐分娩.比较两组孕产妇产程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尿储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导乐分娩可有效缩短分娩产程,并对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曾韵;管秋莹;韩凤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FNA、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分为置换组和PFNA组各49例.置换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下床行走时间和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PFNA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置换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置换组(P<0.05);PFNA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均明显优于置换组,但下床行走时间明显长于置换组(P<0.05).结论 PFNA、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各有优势,其中PFNA手术除了术后下床时间延迟,在手术操作、术中创伤、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均有优势.

    作者:田力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柯懂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监测在110例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监测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10例单胎待产孕妇,均经胎心监护、超声脐血流检测,并与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结果 本文110例孕妇,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者20例(18.18%),S/D监测结果异常45例,NST监测为48例,S/D联合NST监测为24例;其中S/D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灵敏度55%,特异度62.22%,正确度60.91%,NST分别为60%、60%、60%;S/D联合NST监测为90%、93.33%、92.72%;S/D≥3与无反应型结果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例和新生儿窒息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三组[S/D<3与反应型、S/D<3与无反应型、S/D≥3与反应型](P<0.05).结论 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检测较单一检测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价值更高,S/D≥3与无反应型可预警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风险.

    作者:周娟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口腔残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金属桩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烤瓷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失败原因及患牙健康指数比较.结果 经修复后,观察组患者成功45颗,成功率90%,对照组患者成功34颗,成功率75.56%,观察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炎、牙龈边缘变色、牙根折裂、桩核折断、桩核松动或脱落、全冠松动或脱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修复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及出血指数(SBI)均明显低于修复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口腔残根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桩核疗效显著,成功率高,有助于改善患牙健康指数,促进早日恢复咀嚼功能,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何志红;戴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PI联合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CTPI)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TIA患者75例.均行CTPI、CTA检查.对比病变侧与健侧(镜像区)局部脑血流(CBF)、局部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分析CTPI、CTA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结果,比较 CTPI、CTA单独与联合诊断TIA阳性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 患侧CBF低于镜像区,MTT长于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I、CTA联合诊断TIA阳性检出率96.00%(72/75)高于CTPI、CTA单独诊断,漏诊率4.00%(3/75)低于CTPI、CTA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I能反应TIA患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异常灌注情况, CTPI联合CTA诊断TIA,能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庞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根治性全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与单纯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与单纯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空肠间置代胃术,对照组采取单纯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研究组营养状况以及生存质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效果更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同时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李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为、白细胞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数时间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率为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推广.

    作者:徐洪;陶元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5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中期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CHD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CHD患儿.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胸骨正中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胸骨畸形、脊柱畸形发生率及心功能(NYHA)分级.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引流量、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分级均恢复至Ⅰ级,观察组畸形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儿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及住院时长,降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中期随访心功能恢复较佳,畸形发生率低.

    作者:叶亚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早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早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振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宫腹腔镜治疗前后女性不孕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分析宫腹腔镜治疗前后女性不孕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其中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殖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RL、FSH、T、LH明显比对照组低,P、E2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治疗女性不孕患者使用宫腹腔镜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其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血清PRL、FSH、T、LH的降低及P、E2升高,宫腹腔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丁俊珊;刘爱珍;宋芷霜;赵红果;郭宝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曲马多组各54例.两组均常规全身麻醉,术毕患者清醒后将气管导管拔除送至恢复室,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均静注右美托咪定,曲马多组均静注曲马多.观察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0min(t2)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术后寒战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t0时,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寒战评分、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镇静评分高于曲马多组,寒战评分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26%)低于曲马多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寒战的发生,稳定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荐于临床.

    作者:陈勇;范军朝;洪道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字表法分为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PN组(早期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于营养支持7d后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包括CD4+、 CD4+/CD8+、CD3+、CD8+、IgG、IgM、IgA)的改善情况;于术前及营养支持治疗5d及7d后给予乳果糖10g和甘露醇5g口服,观察乳果糖排除率/甘露醇排除率(L/M).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养支持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均明显上升,CD3+、CD8+有所下降.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水平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及7d后,EN组患者L/M比值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肠道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正常双胎及单胎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变化的比较

    目的 探讨正常双胎及单胎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变化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正常双胎胎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我院342例正常单胎胎儿临床资料作对比,胎儿均进行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测定,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MCA-PI水平的差异.结果 正常双胎与正常单胎在孕妇年龄、分娩时间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双胎胎儿体重显著低于正常单胎胎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正常双胎胎儿MCA-PI水平在孕24~30w,随着孕周的增加呈缓慢增高的趋势,孕30w达到MCA-PI高峰,后随孕周的增加MCA-PI呈缓慢下降的趋势;342例正常双胎胎儿MCA-PI水平在孕24~28w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孕28w达到MCAPI高峰,后随孕周的增加MCA-PI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对比分析正常双胎、正常单胎胎儿MCA-PI水平发现,在孕26~28w双胎胎儿MCA-PI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单胎胎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30w两组胎儿MCA-PI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孕32~36w双胎胎儿MCA-PI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单胎胎儿,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双胎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在孕30w后较正常单胎增高.

    作者:何杰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加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怀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T-SPOT.TB在鉴别诊断儿童肺结核与儿童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γ-干扰素释放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效果,探讨T-SPOT. TB在鉴别诊断儿童肺结核与儿童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肺结核组和肺炎组,其中肺结核组为60例儿童肺结核患者,肺炎组为60例儿童肺炎患者,两组均进行 T-SPOT.TB、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PPD)等检测.对于肺结核组和肺炎组的患者,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T-SPOT.TB相较于PPD、结核抗体均有更好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童肺结核与儿童肺炎进行鉴别诊断时,相比于其他的检测方式,T-SPOT.T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程吟;梁秀丽;肖飞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本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引导下进行手术,术前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形态、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对左心耳大入口径和深度进行测量,术中监测引导方向、动态观察封堵器位置,术后对封堵效果进行评价.针对LAA-d1、 LAA-1、LAA-d2偏大应选择Wahchman封堵器,而LAA-d1、LAA-1、LAA-d2则选择LAMber TM封堵器.结果 测量结果与LAA-dx不显著,P>0.05,术前、术中和术后的LA-d、LVEDd、LVEF、E峰值、MV RegV、PVd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能有效对左心耳封堵术患者体征进行检测,降低手术风险,应推荐采纳.

    作者:崔前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肠次全切除、结肠直肠低位吻合治疗合并出口梗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结肠次全切除、结肠直肠低位吻合治疗合并出口梗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合并出口梗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行结肠次全切除+结肠直肠低位吻合术治疗,对照组行结肠全切除+结肠直肠低位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WIS评分、WCS评分以及GIQL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结肠全切除术比较,对合并出口梗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结肠直肠低位吻合治疗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与生活质量.

    作者:周森;王伟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CIS患者1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头部亚低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患者采用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小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血清TXB2、resistin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张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电生理特点,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其中55例显示出DPN症状,为有症状组,17例无明显DPN症状,为无症状组.另选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有症状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低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P<0.05).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均检测出SCV或MCV异常.无症状组患者中,检测出8例(47.1%)神经传导异常.有症状组及无症状组的神经传导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症状组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P<0.05),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5).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对DP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可以发现临床下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治疗患者采用不同时段介入溶栓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将入选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发病时间<3h)与对照组(发病时间为3~6h)各36例.均采取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24h、治疗后7d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cy、BNP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7d,两组Hcy、BNP水平均显著改善,而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及颅内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3h以内患者相比于发病3~6h的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起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更显著,病死率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抗滑钢板固定和空心钉固定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的优劣差异

    目的 对比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和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对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其可显著改善患者足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云升;李万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2012年05月~2017年05月收治60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经病理学诊断确定为小肝癌患者30例设为肝癌组,另选30例经半年以上 CT、B 超及AFP复查确诊肝硬化再生结节称为结节组.将两组于我院第一次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及感兴趣区(ROI)内得出的增强扫描参数对比分析.结果 CT扫描完成后统计结果,肝癌组诊断准确率为93.33%,结节组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内增强扫描参数中MPR(多方位重组)、MIP(大密度投影)、VR(容积再现),肝癌组数值明显高于结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多层螺旋CT成像下,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临床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辅助检查结果,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梅舜;曾桂华;张竞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住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196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产科行传统体位待产,同时采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则采取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生殖道损伤情况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产程时间与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产道损伤,提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妊娠结局,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苏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由本科门诊接诊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患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取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为2.13%、产后出血率为10.64%,和对照组的12.77%、29.79%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于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积极应用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案,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出血量,改善预后.

    作者:杨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40~100(平均60)min,出血量60~300(平均12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所有病例均随访10~16(平均1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Cobb角均维持良好,内固定均无松动断裂.予以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术后各项影像学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如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置钉方便,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符合微创理念,可应用性高.

    作者:毋剑军;李军利;王洪源;郭庆功;杨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89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取石成功率以及结石清除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能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言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微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下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下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 UPJO合并肾结石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39例.微创组行微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手术,常规组行常规双镜联合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大尿流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禁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大尿流率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手术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患者,能够减轻创伤和术后疼痛感,提升大尿流率,安全高效.

    作者:华伟;万颂;习明;曾昭昌;万跃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L-C、TC和TG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伟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Hs-CRP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Hs-CRP的影响.方法 12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CRP、ET-1、IMT及EDV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机体的炎症,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血脂正常高血压的进展.

    作者:王东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210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中的价值体会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于我院进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2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0%;观察组肿瘤病灶切除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切除治疗,患者术后瘢痕面积小,美观度较高,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进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全切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已确诊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除甲状腺4w后联合放射性碘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冬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心电图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老年患者心电图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老年UAP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前列地尔,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w.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MAC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ACE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UAP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作者:何海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其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靳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及奥美拉唑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及奥美拉唑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陈红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量效关系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不同剂量氯沙坦进行治疗,分析不同剂量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剂量为100mg/d,对照组为50mg/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的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在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有所提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钾在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氯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同时100mg/d的治疗效果比50mg/d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赵万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对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HAMD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HAMD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腹胀新生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平均腹胀消失时间、平均感染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能有效改善患儿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作者:杨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使用孕三烯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孕三烯酮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行腹腔镜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联合组给予GnRH-a合并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GnRH-a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1年后的累计复发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对照组和联合组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23.1%和20.5%,妊娠率分别为20.5%和17.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规则子宫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1%和25.6%,对照组显著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孕三烯酮治疗与单独使用GnRH-a治疗效果相近,联合治疗性价比较高,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彭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老年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C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在卡维地洛基础上予以螺内酯.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与对照组17.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CHF老年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苏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度安眠药中毒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在治疗重度安眠药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定中毒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意识清醒时间、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清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生理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联合应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清醒时间缩短且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渭超;胡光;张鹏;阿尔泰;徐少华;朱海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UPDRS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赢用.

    作者:石莺;彭汉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狂躁发作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对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狂躁发作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6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狂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取喹硫平治疗,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狂躁症较丙戊酸钠效果更优,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能获得较丙戊酸钠更为理想的效果,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姚志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肌间沟臂丛阻滞效果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臂手术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D组(n=36),给予0.5%罗哌卡因20ml+安慰剂,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啶混合液,其中观察组A组(n=36)给予0.5%罗哌卡因20ml+1ug/kg右美托咪啶,B组(n=37)为0.375%罗哌卡因20ml+1ug/kg右美托咪啶,C组(n=36)为0.5%罗哌卡因20ml+0.5ug/kg右美托咪啶,对比4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BIS.结果 与对照组D组比较,观察组A、B、 C组三组镇痛起效时间和A组、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对照D组缩短,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A组镇痛、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C组(P<0.05);观察A、B、C组运动恢复时间与镇痛持续时间与对照D组相比均延长(P<0.05),且A组镇痛时间长(P<0.05);对照D组BIS值均在90以上,且在 T1-T5期间无明显变化;A、B、C、D四组在T0时组间比较BI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5时观察A、B、C组BIS值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与同一时刻对照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BIS值均较 T1,T2时有所回升;T5时A、B、C三组BIS值均明显回升(P<0.05);A组TI-T4时BIS值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并具有镇静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源;瞿波;郑耀明;于永群;张颖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77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分析比较2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统计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 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精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予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减小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预后.

    作者:程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83%与对照组79.31%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面暴露,减低出血量,还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加速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崔新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麻醉镇痛方法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本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B、C组各30例,A组实施硬膜外镇痛、B组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实施静脉镇痛,比较各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 A组、B组舒芬太尼使用剂量高于C组,而麻黄碱使用剂量低于C组(P<0.05);3组七氟醚使用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C组(P<0.05);术后1h到48h疼痛评分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后24h、48hB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B组发生率为13.33%,C组发生率为33.33%.结论 硬膜外镇痛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效果明显,腹横肌平面阻滞次之,静脉镇痛较差.

    作者:叶东婷;王建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后心律失常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为82.76%(P<0.05);研究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韩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2±6.8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烫伤,褥疮及便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瑞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患者中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未婚先孕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明显,疼痛减轻,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好.

    作者:陈瑞莉;甘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注射甲氨蝶呤和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副作用对比及满意度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甲氨蝶呤及中药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产生的相关副作用及满意度观察.方法 将96例我院生殖医学科异位妊娠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甲氨蝶呤多次肌肉注射给药,B组: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给药, C组:单纯口服中药.观察对比3组副作用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A组30例患者出现副作用,副作用率发生率为88%,患者护理满意度67%.B组12例患者出现副作用,副作用率发生率为38%,患者护理满意度81%. C组11例患者出现副作用,副作用率发生率为36%,患者护理满意度86%.结论 甲氨蝶呤多次肌肉注射给药法副作用大,患者护理满意度低.

    作者:薛洁;王荣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延续性护理模式在ICU患者转入普通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ICU病人转入普通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再次插管率以及SCL-90各因子总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再次插管率、肺功能指标、SCL-90各因子总分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ICU病人转入普通病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避免患者再次插管,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模式予以推广.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糖尿病肾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社会能力、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临床疗效更佳,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芳;张攀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理念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并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改善围手术期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

    作者:鲍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NRDS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统计对比两组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pH、SaO2、PaO2、P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H、SaO2、PaO2、P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0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行治疗期间的全程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保守治疗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20.75%(P<0.05).结论 治疗期间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红;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部啰音、喘憋、咳嗽改善时间明显缩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峰流速、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及肺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丽;杨卫红;姚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血糖浓度、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较护理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文娟;黄俊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法整复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将手法整复运用于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伸顶压法进行复位,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手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功能较快恢复,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催乳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催乳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按摩治疗,对照组单用催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泌乳量及补授乳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泌乳量、补授乳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产后缺乳患者采用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催乳技术治疗,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泌乳量,并减少补授乳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胡兰平;陈有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高效价血型抗体孕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高效价血型抗体孕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ABO抗体效价超过256需治疗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新生儿总胆红素与血红蛋白指标.结果 两组孕妇治疗前抗体效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抗体效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孕妇为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总胆红素与血红蛋白分别为110.4±40.1umol/L与150.2±15.4g/L,而对照组新生儿的总胆红素与血红蛋白分别为171.2±50.2umol/L与132.0±21.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方式联合治疗高效价血型抗体孕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燕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