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2期文献
  • 原花青素对氨基脲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先按56.25 mg/kg·bw SEM溶液灌胃染毒2周,再继续灌胃去离子水4周;3个剂量PC保护组,先分别灌胃PC 100、200、400 mg/kg· bw4周,继续分别灌胃同剂量SEM溶液2周;以上各组动物均按10 ml/kg· bw体积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6周剖杀,取其血液和组织器官检测生殖相关指标. 结果 PC保护组睾丸形态较SEM染毒组有所改善,且随PC剂量的加大改善较明显;低、中、高剂量PC组小鼠精子数、精子活动度较SEM组增加,畸形率降低;血清T、LH、FSH含量均高于SEM染毒组,SOD、GSH-PX活力上升、MDA、GSH含量下降与SEM染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PC可保护SEM对雄性小鼠亚慢性生殖系统的损伤;抗氧化损伤是PC保护SEM致生殖损伤的重要机制.

    作者:朱乐玫;袁萍;张贝贝;王维芬;凌娅;文静;李东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深圳市福田区11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方法 对2010 - 2011年辖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111家企业监测结果及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化学因素、粉尘、噪声合格率分别为95.7%、89.2%和85.4%,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规模企业的监测结果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资企业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其它经济类型企业(P<0.01);小型企业在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健康检查开展率、员工培训率明显低于中型企业(P<0.01或P<0.05);私营企业在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员工培训率明显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P<0.01);配备了专/兼职职业卫生负责人的企业在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健康检查开展率、员工培训率显高于未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负责人的企业(P<0.01).其中55家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培训内容依次为生产技能(83.6%)、岗位操作制度(56.4%)、消防知识(38.2%)、生产安全知识(32.7%)、化学危害知识(23.6%)等.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较高,但企业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员工培训率低,尤其是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企业配备专/兼职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推动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有效途径,需针对企业经营者、管理层进行干预,促进企业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汉锋;王永刚;杜田;蒋立新;郑晓钧;潘瑞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白血病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测量白血病患者照料者的护理负担,以了解照料者的照顾负担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照料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方法 以Zarit护理负担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对面结构化访谈收集调查问卷,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的主要照料者的护理负担进行测量. 结果 照料者护理负担得分为(33.2±17.6).照料者的慢性病对护理负担有显著性影响,经济影响是护理负担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自尊和心理一致感是护理负担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白血病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的改善措施应当围绕改善照料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增强照料者应对能力等措施来缓解护理负担的发生.

    作者:杨小湜;郝一鸣;杨莹;朱珂;刘卓刚;王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贫困县结核病防治不同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目的 评价贫困县不同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方法 对不同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的隆安县(定点医院模式)和上林县(疾控模式)2008年结核病季报表和年度报表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隆安和上林县的新发涂阳患者中分别抽取62例和60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008年隆安县涂阳患者登记率47.88/10万高于上林县32.0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隆安县新发涂阳患者二月末转阴率96.7%,高于上林县的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县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隆安县中断治疗比例6.5%,与上林县2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模式下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均较重. 结论 定点医院模式提高了病人发现率,在病人的治疗管理上优于疾控模式,建议逐步推广定点医院模式,但需对定点医院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偿.

    作者:赵亚玲;杨晓钊;林新勤;梁长威;黄家运;蒋作祎;马星明;刘玉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民办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管理. 方法 以某民办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17人,采用人际关系评定量表、压力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民办高校大学生睡眠障碍,男女大学生总睡眠时间、上网时间、人际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压力和入睡时间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 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多因素有关,建议通过减压和作息管理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

    作者:唐美秀;陈玉柱;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深圳市社区居民膳食摄入与高血压关系

    目的 探讨影响深圳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膳食因素,为高血压的膳食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梅林街道18岁以上社区居民530人进行膳食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摄入情况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 高血压人群每日薯类、畜肉类、蛋类、奶类食物摄入量高于正常人群.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膳食因素中,经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性别等因素后,食用家禽肉类与高血压呈正相关;鱼类与高血压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1.800(1.049~3.089)及0.497(0.293~0.844).结论 膳食中既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有保护因素,合理膳食,减少食用家禽肉类和增加食用鱼肉类是防治高血压的措施之一.

    作者:李双飞;姚公元;杨少洁;肖友曼;颜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随访队列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变化研究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随访队列艾滋病知晓及高危行为变化动态. 方法 2009年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法(RDS)在绵阳招募调查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阴性的MSM建立随访研究队列,1年后进行相关行为学随访调查,分析知识知晓及相关行为变化. 结果 在155例随访者中,平均年龄(27.0±7.8)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97.0%,较基线的95.5%显著上升(x2=4.499,P=0.034).随访较基线调查,近1年做过HIV检测,HIV知识信息来自宣传材料、互联网的比例上升显著(x2=7.315、4.209、10.356,P=0.007、0.040、0.001);寻找性伴场所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18,P=0.003),酒吧型减少,公园型、网络型上升.近1周平均男男肛交次数、近6月性伴居住城市数分别从基线的1.77次、2.92个下降为随访的0.80次、1.3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24.270,P均=0.000).近6月男男肛交做“0”、口交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9、8.001,P=0.029、0.018),肛交做“0”每次使用安全套从42.2%上升到51.0%,口交从11.1%下降到3.3%.近6月男男肛交数、女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近1次、近6月男男肛交、阴道交及做“1”肛交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绵阳市MSM研究队列艾滋病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有一定改变,但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仍较明显,应继续加大行为干预力度.

    作者:王毅;张光贵;李六林;樊静;赵西和;贾蜀光;杨红;姚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新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特点,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0 -2009年福建省两次钩体病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闽南某地钩体病暴发疫情是由外来人群因漂流接触疫水发病引起的,发病率44.11%.病人血清阳性率为100%,且早晚期抗体均4倍以上增长.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6.63%.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霞浦某地钩体病暴发疫情是由易感人群清理荒芜稻田引发的,发病率61.70%,黄毛鼠是传染源,携带秋季群.病人血清阳性率为89.66%,抗体滴度高达1∶25 600,26例患者早晚期抗体滴度显4倍以上增长,血清群均为秋季群与黄毛鼠携带菌型一致. 结论 漂流和旅游等非耕作性钩体病感染和废弃田再用时引起的钩体感染是福建省21世纪初钩体病局部暴发流行新动向.

    作者:潘敏楠;徐国英;陈阳;林代华;李述杨;何似;邓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出务工人员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宛城区外出务工肺结核病人临床特点.方法 统计分析2004 -2008年宛城区外出务工结核病患者年龄特点、生活工作环境、经济条件、临床症状、痰检结果、肺内病变情况、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服药情况、治疗转归等. 结果 2004 -2008年宛城区外出务工肺结核患者121例,17~45岁111例(占91.7%),居住工棚或租住民房83例(占68.6%),从事体力劳动94例(占77.7%),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 h 89例(占73.6%),工作场所通风不畅72例(占59.5%),接触粉尘、有害气体56例(占46.3%),农民工101例(占83.47%),从事下苦力、非技术工作92例(占76.0%),经济年总收入6 000.00~7 000.00元63例(占52.1%),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64例(占52.9%),发热48例(占39.7%),痰菌阳性64例(占52.9%),肺内病变涉及两个肺野以上89例(占73.6%),肺内有空洞45例(占37.2%),知晓肺结核知识12例(占9.92%),病人间断用药、随意自购结核药68例(占56.2%),治愈49例(占40.5%),完成疗程49例(占40.5%),转入多耐药病人20例(占16.5%). 结论 外出务工人员肺结核已成为肺结核控制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外出务工人员肺结核病的管理.外出务工人员要增强防病意识,患结核病必须及时、规律治疗,要接受结核病知识教育和知道肺结核治疗国家免费政策以及农村医疗补助政策.减少传染,提高治愈率.

    作者:余桂东;马旭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株洲市20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株洲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 方法 收集株洲市2008年1月1日-2011年8月31日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株洲市共报告AEFI 168例,<3岁病例占78.57%(132/168);男女性别比为1.13∶1;主要集中在3-8月份和11 - 12月份;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后发生的AEFI占68.45%;168例AEFI中95.24%为不良反应,其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1.25%;AEFI疫苗分布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常见,占32.74%;82.74% AEFI反应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临床损害以发热和红肿/硬结为主,各占47.62%、32.14%,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42.86%(6/14);168例AEFI中有165例治愈或好转(98.21%),2例死亡(1.19%);全市9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及时报告率为89.88%,48 h及时调查率为97.5%. 结论 株洲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正常,监测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任重;李晓明;于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宁乡县2006-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宁乡县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以及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和病毒感染情况,为分析出血热流行趋势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实施方案》开展出血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抗原. 结果 近5年宁乡县出血热年平均发病率为2.19/10万,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南、北部,发病季节以冬春两季为主,农民中青年男性多发.鼠标本汉坦病毒阳性检出率黑线姬鼠为3.28%、褐家鼠为2.87%为优势带毒鼠种. 结论 宁乡县2006 -2010年5年内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除2007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外,其他年份疫情基本趋于平稳下降,5年来宁乡县出血热疫情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控制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喻灵芝;付家荣;王意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驻京新学员结核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驻京新学员结核感染状况,为部队院校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0年驻京新学员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共调查新学员1 189名,有卡痕率62.8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有卡痕阳性率、无卡痕阳性率分别为52.06%、2.10%、70.55%、20.81%.结核菌素试验有卡痕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卡痕阳性率.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有卡痕强阳性率、无卡痕阳性率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学员结核感染状况更接近于入伍新兵结核感染情况,新学员在结核控制方面应采取新兵结核控制措施.

    作者:高玉然;张翠英;董恩军;张敬娟;李桥;赵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岳阳市某小学学生沙眼患病及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学生2009年沙眼患病情况与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为中小学学生沙眼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009年对全校学生进行沙眼检查,发放岳阳楼区疾控中心设计的《学生体格检查健康评价回报卡》和《学生沙眼卫生常识调查表》,对回报卡和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朝阳小学2009年学生沙眼患病率13.16%,一年级学生沙眼检出率16.64%,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沙眼检出率(x2=14.77,P<0.05).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加,小学生沙眼患病率也逐渐降低(x2=69.95,P<0.05).小学生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普遍较低.学生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越高,沙眼患病率检出越低(x2=225.76,P<0.05). 结论 加强有关预防沙眼的卫生常识的宣传是降低小学生沙眼患病率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切实可行的办法.学校应在改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及家长防治沙眼知识的宣传.

    作者:王霞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高校2003-2010年学生结核发病情况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学生结核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所调查的大学2003 - 2010年结核病疫情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被调查高校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57.65/10万~162.50/10万.结核病患者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患者在户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服药可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结论 控制结核病的发病,应加强体检和日常监测、PPD试验、预防性服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治疗,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校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湖南省冷水滩区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冷水滩区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例的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 方法 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MINI VITAL系统对病例进行血培养,采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标本培养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屠宰、喂养山羊和出售羊肉,并曾划伤手指等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关节痛、乏力和针刺样头痛等;血培养菌株鉴定结果: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A因子血清阳性、M因子血清阴性. 结论 该病例为冷水滩区报告的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确诊病例,本例病例的传染源为来自布病流行区的染病羊只;冷水滩区目前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必须加强卫生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作者:唐小雨;唐莉萍;吕美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部队结核病聚集流行的现场调查与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部队某部新兵连一起结核病聚集的流行因素,控制结核的进一步蔓延. 方法 对该部所有新兵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痰结核菌检查,查找结核菌,确诊结核病人,追踪传染源. 结果 2008年2月- 2009年2月1年内,640名新兵中共确诊活动性结核34例,罹患率5.31%.时间分布呈现两个小高峰,在春秋季.PPD检测人数扩大到新兵密切接触者,共833例,阳性共598例,结核感染率71.79%;强阳性48例,强阳性率5.76%.大大高于对照的未发病部队(P<0.01). 结论 首发病例的误诊和未隔离是本次暴发的源头.应加强上下级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采取综合性的结核病防治措施,预防结核病的聚集流行.

    作者:赵文娟;张翠英;李桥;张敬娟;董恩军;高玉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沙某大学新生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风疹和麻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新生入校体检时,随机采集大学新生的血清标本171份,用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 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2.51%( 124/171),风疹抗体阳性率为57.31%(98/171),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新生对风疹的免疫力较低,对麻疹的免疫力也未达到保护水平,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接种麻风二联或麻风腮三联疫苗.

    作者:邓玲萍;李建华;聂时位;肖健秋;彭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海淀区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0年,海淀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280例,发病率为230.63/10万;高发地区为流动人口较聚集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发病高峰为5-7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本地人口病例中托幼儿童较多,占发病人数的49.27%,外来人群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人数的62.11%;病原学监测以EV71为主,占47.92%;大部分手足口病例均会在发病当天或发病第2d及时就诊,本地人群发病的就诊及时性要好于外地人群. 结论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及人群差异,预防控制策略应考虑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和季节性发病高峰.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渝北区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控制效果分析报告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北区1~59岁不同人群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HBV)血清免疫水平及感染现状,为评价本地区免疫预防效果,改进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按地区人口容量比例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59岁不同人群中抽取5 510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每份血样进行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检测. 结果 所有数据标化后:单纯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情况,1~59岁人群总体阳性率为20.60%,其中,1~14岁组为47.41%,15~24岁组为20.87%,25~59岁组为10.66%;乙肝表面抗原(HBsAg)情况,1~59岁人群总体携带率8.64%,其中,1~14岁组为3.71%,15~24岁组为8.04%,25~59岁组为10.70%.乙肝总体感染(HBV)情况,1~59岁人群总体感染率为41.39%,其中,1~14岁组的感染阳性率为12.11%,15~24岁组为29.48%,25~59岁组为50.22%. 结论 重庆市渝北区二十余年的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免疫水平显著提高,HBV感染率大幅下降.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较五年前水平上升了20%,表面抗原携带率达到了国家控制目标.

    作者:任强;何九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26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22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结果 226例患者中年龄集中在6~14岁(83.19%),以小学高年级学生居多;自从疫情出现后每月都有散发,但以1月的冬季、5月和6月份的春末夏初居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3∶1;城镇发病率占87.17%高于农村12.83%;临床上以腮腺肿痛、发热、头痛、食欲不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2.39%.病程9~14 d. 结论 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作者:赵文莉;刘华平;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8-2011年湖南省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定点医院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定点医院的应对策略及其意义. 方法 统计定点医院近4年诊治手足口病人次,总结为应对就诊高峰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结果 定点医院接诊人次反映了当地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充分优化诊疗流程,科学运用医护力量,灵活安排医疗场地以及引导医患共同监测病情等措施,保障了全部就诊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结论优化医疗流程、科学配置资源可以缓解流行期间医疗供求矛盾,有助于定点医院成功应对手足口病流行高峰.

    作者:罗俊明;罗如平;刘静;甘路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治疗的影响

    目的 通过生理测试法观察有无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例6~7岁符合标准的乳磨牙中龋初诊患儿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龋洞充填术.A组给予心理干预,B组无心理干预.分别在T0(分诊时)、T1(治疗开始时)、T2(治疗开始后5 min)、T3(治疗结束5 min)不同时间点测患儿的血压、脉搏. 结果 二组患儿在T0时的各项生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1时生理值均较T0时升高,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2时生理值均较T1时有所下降,A组下降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3时的生理值均降至低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患儿牙科诊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可缓解儿童牙科畏惧症.

    作者:宋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肝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肝损害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 结果 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共有195例(63.9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3~6岁组、男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8.25%,77.77%)高于其他年龄组及女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而发生肝功能损害患儿的病程(7.4±2.5)d、发热时间(8.2±3.6)d及热峰(38.48±1.72)℃明显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儿(4.4±1.3)d、(5.7±3.1)d、(37.49±1.92)℃.并且病情越重,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对肝功能损害高危患儿应加强其监护及早期护肝治疗.

    作者:谭丽梅;苏嬿莉;叶家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再次减灭术对复发卵巢癌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对复发性卵巢癌减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方法 选择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2 - 2005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34例,均采取手术方法对复发肿瘤及转移病灶进行减灭治疗,评价患者手术情况、生存率以及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 结果 3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改善,再次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38.2%、20.6%,平均生存时间为35.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次手术肿瘤分期及再次手术切除范围是患者再次手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再次肿瘤减灭术治疗复发卵巢癌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文辉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目的 评价高压氧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方法 40例单胎初产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孕产妇采用高压氧治疗,同时给予静滴25%硫酸镁,口服拉贝洛尔及安定;对照组20例孕产妇采用鼻塞给氧,同时给予静滴25%硫酸镁,口服拉贝洛尔及安定.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新生儿体重及5 min Apgar评分,评价两组新生儿死亡率. 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体重(2.3±0.5)kg显著高于对照组(1.5±0.3)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治疗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者(17例)显著多于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P<0.01).治疗组新生儿死亡率(5%,1/20)显著低于对照组(3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P<0.05). 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明显增加新生儿体重,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改善母婴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辛芳;索青霞;赵春梅;杨彩凤;刘巍;刘秀芹;王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海市普陀区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目的 了解普陀区本市产妇和外来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产妇的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及家庭一般情况、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数据由Epidata2.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1.0软件对录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本市、外来产妇在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本市、外来产妇在产时、产后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产妇年龄、丈夫户籍、丈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论 1、本市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优于全国其他地区,且近几年有所提高.2、外来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有所改善,但与本市产妇比较仍有明显差距.3、外来、本市产妇在产时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存在差异.4、调整卫生服务策略,提高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

    作者:王春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比较

    目的 评价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36例)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3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FSH、LH、PRL、T变化不明显(P>0.05),E2和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米非司酮组平均血红蛋白升高值、复发率和闭经发生率均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P<0.05). 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爱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根据空腹或即刻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分组,分成血糖正常组(A组,38例)、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33例)和糖尿病组(C组,35例),并对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冠脉积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和糖尿病组(C组)与血糖正常组(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冠脉积分显著增高(P<0.05),C反应蛋白也显著增高(P<0.01),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可加重冠脉病变程度,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

    作者:邢丽娜;王志荣;刘宗军;金惠根;丘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活血通络汤行中药熏洗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汤行中药熏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62例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熏洗组以活血通络汤行中药熏洗并内服及配合功能锻炼,西药对照组口服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及功能锻炼治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侧上臂中点臂围,用药2个疗程总结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9%,对照组总有效率6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4,P<0.01). 结论 中药熏洗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手术后患肢水肿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莉;王华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地尔硫卓治疗高龄老年重症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盐酸地尔硫卓(合贝爽)注射剂在治疗高龄老年重症高血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60例年龄≥70岁,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2h内静脉注射合贝爽1~40 μg/kg·min速度维持静滴;对照组30例,2h内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100 μg/kg·min速度静滴.测定两组用药前、2h后心电图,观察心率(H-R)、ST-T、SBP、DBP.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R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调整输液速度后消失,未有严重低血压或心功能不全.对照组有6例出现头昏、发胀、心慌,5例有明显头痛,其中2例不能耐受停止治疗.两组较治疗前ST-T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 结论 合贝爽治疗高龄老年重症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起效较快,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玉红;秦桂华;吴敬伟;钱春贤;陈爱军;金雅琼;卢飞;卜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7例(16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23个,恶性结节39个.与手术病理所见的结节边缘、钙化、囊变、包膜侵犯及颈部淋巴结等对照分析,比较术前超声与MSCT的显示正确率,及超声与MSCT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超声与MSCT对甲状腺结节囊变、晕环及和颈部肿大淋巴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结节边缘的显示优于MSCT(P<0.05),而对于结节内钙化的显示MSCT优于超声(P<0.05).超声与MS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符合率均低于两者联合使用(P<0.05). 结论 超声与MSCT均可较好地显示甲状腺结节,两者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于军;于芃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9例采用莫西沙星治疗,B组49例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情况. 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恢复正常和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 结论 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比较,莫西沙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并且患者症状、体征恢复较快,是治疗获得性肺炎的良好选择.

    作者:李芝兰;郭胜利;范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3月在涞源县医院治疗的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以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且安全性高,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岳广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 将医院2011年4- 10月收治的10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及血脂控制效果. 结果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 (P<0.05).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饮食干预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石瑞新;裴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43例含莫西沙星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莫西沙星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52例首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9)和对照组(n=73).化疗方案均应用2HREZ/4HR(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及Z吡嗪酰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按各自方案实施6个月短化治疗. 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89%、7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7.26%、8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含有莫西沙星方案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好转,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俐健;孙美秋;王笑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探讨鼻腔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9例鼻腔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作为观察组;共有18例患者采用了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院时的治疗满意度及复发情况. 结果 两组均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为39例(95.12%),对照组为13例(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法比,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并获得患者好评.

    作者:汪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 方法 96例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10 mg口服,每晚1次,连用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大呼气峰流速(PEF),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仅PEF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哮喘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孟鲁司特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厉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肠细菌过生长相关疾病及影响因素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创造了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学,任何因素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组群的平衡,可能会引起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SIBO的病因通常是复杂的,与多种因素及疾病相关.本文就小肠细菌过生长相关疾病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阴长晴;杨幼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砷的氧化应激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砷暴露能够引起多种疾病和病理损伤.目前氧化应激机制是砷毒性的研究热点.砷通过扰乱氧化/抗氧化平衡,从而引起细胞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线粒体、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抗氧化防御系统等方面的改变.本文将就砷的氧化应激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彩军;刘丹;李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减低与凝血和纤溶的关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定义: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1%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近几年甲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众多研究表明甲减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甲减除了可引起血脂异常外,还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生化指标产生影响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风险.甲减可通过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生化指标如: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I)的影响而改变血液的凝血纤溶平衡,进而促进血栓形成或有出血倾向.现将甲减对纤维蛋白原、TAFI、VWF、PAI -1、DDI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徐静梅;孙玉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 方法 入选EH患者100例,为初次尚未服药治疗或服药后但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分为1、2、3级,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I> 125 g/m2(男)或> 120 g/m2(女),为LVH.分为LVH(46例)组和无LVH(54例)组.另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1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100例EH患者降压治疗3月后再次测定血压与血清IGF-1水平. 结果 EH患者血清IGF 1水平(358.6±52.6)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42.5±41.3)ng/ml,血清NO水平(41.5±23.7)μmol/L低于对照组(82.1±20.8)μmol/L.EH组血压1~3级间血清IGF -1的水平(分别为257.6±45.3、329.4±32.8、412.3±41.5 ng/m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的水平(分别为63.4±15.2、48.5±19.8、32.5±21.6μmol/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伴LVH者血清IGF-1水平(387.4±35.8)ng/ml高于无LVH者(296.6±40.2)ng/ml,血清NO水平(34.3±18.2)μmol/L低于无LVH者(57.9±22.2) μmol/L.EH组经药物治疗3月后血压达标者的血清IGF-1水平(259.2±42.6)ng/ml低于血压未达标者(324.6±37.2) ng/ml,血清NO水平(75.6±12.9) μmol/L高于血压未达标者(46.2±15.3)μmol/L. 结论 EH患者IGF-1升高,NO降低,可能参与高血压LVH的调节.其水平可以较好地反映LVH的程度.

    作者:左奇玉;匡希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油田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长庆油田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通过系统抽样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参加健康体检和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3 874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慢性病及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关系. 结果 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男性19.9%,女性12.9%.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男性(OR 2.06,95%CI 1.63~3.69)、夜班工作(OR2.47,95%CI 1.02~5.98)、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mmol/L)(OR 12.88,95%CI 4.07~40.79)、使用利尿剂(OR2.25,95%CI 1.42~3.57)、超重/肥胖(OR 1.58,95%CI 1.01~2.48)/(OR 2.90,95%CI 1.79~4.69)、高血压(OR 2.35,95%CI 1.52~3.61)、高甘油三酯血症(OR 3.13,95%CI 2.12~4.63)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退休(OR 0.21,95%CI 0.12~0.38)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降低相关. 结论 男性、夜班工作、2型糖尿病、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退休可能是保护因素.

    作者:杨泽福;陈虎;何仲生;韩正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省级结核病专科医院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药剂科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检索本院2010年1 - 10月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院药剂科2010年1 - 10月份使用的中成药品种有46个,剂型涉及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溶液剂,其中胶囊剂391.03万元,占总销售金额的66.7%;销售金额排序前十位的中成药护肝药8种,抗结核药及辅助药各1种;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三位的中成药是益肝灵软胶囊、结核灵片和肝苏胶囊;亮菌口服液、熊胆舒肝利胆囊DDDc值居前两位. 结论 本院药剂科2010年1 - 10月份中成药应用情况基本符合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中成药的使用以护肝药、抗结核药及辅助治疗药物为主,未见明显不合理用药.

    作者:谢烨;周争朝;邓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载脂蛋白AI和B对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检测价值

    目的 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I、B的临床检测意义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对65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其中19例并发肝性脑病)以及6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样本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19例并发肝性脑病病情好转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上升明显(P<0.01),病情恶化血清载脂蛋白AI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血清载脂蛋白AI、B进行动态检测可以帮助预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结合临床判断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使疗效进一步提升.

    作者:张明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中的变化规律及Cys C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方面较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的优越性. 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6- 12月份SLE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C、Urea、Cr、β2-微球蛋白浓度及24 h尿蛋白并以24 h尿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尿蛋白正常的单纯SLE组及尿蛋白异常的蛋白尿组,蛋白尿异常组再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并作ROC图比较各个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组血清Cys 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Urea、Cr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下的AUC显示CysC的诊断效能优于Urea、Cr,和β2-微球蛋白相当. 结论 血清CysC较Urea、Cr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的肾损害及进程方面更敏感,是反映狼疮肾炎病情尤其是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新平;谭功军;蔡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8 -2011年上半年4 093例尿培养实验室检测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008 - 2011年间不同阶段比较,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及主要真菌的构成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中屎肠球菌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药物敏感性比较,仅大肠埃希菌对二、三、四代头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除大肠埃希菌对部分二、三、四代头孢敏感性降低较为显著外,其他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总体保持稳定.

    作者:李露池;颜仕鹏;潘慧琼;沈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当归阿胶口服液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当归阿胶口服液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方法 选雌性断乳大鼠80只,以低铁饲料喂养造模后选血红蛋白(Hb)< 100 g/L的个体,按H-b水平分层随机分为低铁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2只大鼠.设试验剂量为5.00、2.50、1.25 ml/kg· bw,低铁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每日1次经口灌胃给样,试验周期42 d.试验终末测定大鼠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 结果 与低铁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大鼠Hb含量显著上升,FE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当归阿胶口服液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彭亮;姚思宇;傅伟忠;何励;覃辉艳;梁慧莉;王彦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河蚌多糖抗乙型肝炎病毒实验研究

    目的 提取河蚌多糖并且研究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方法 采用碱法提取河蚌多糖,并以河蚌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株,观察其对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分泌的影响,评价其抗HBV作用. 结果 半数毒性浓度(TC50) >200 mg/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8.34、67.33. 结论 河蚌多糖具有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活性.

    作者:孙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出真菌,然后接种在科玛嘉显示培养基进行显色,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到种,利用ATB 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MIC法药敏试验. 结果 湖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6月- 2011年6月期间,真菌感染来源的主要病区依次是胸部内科(35.2%)、重症监护病房(29.0%)、老干内科(17.4%);真菌感染的标本主要来自痰(69.6%),其次,尿液占9.2%,大便和分泌物各占7.4%、6.8%;在500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4.6%,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2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2%、克柔假丝酵母菌8.2%;500株真菌中,23.08%白色念珠菌(63/273),30.0%非白念(68/227)对5-氟胞嘧啶不敏感;30.8%非白念(70/227)对氟康唑不敏感,其中87.8%克柔念珠(36/41)对氟康唑耐药;17.2%非白念(39/227)对伊曲康唑不敏感;8.4%非白念(19/227)对伏立康唑不敏感;8.8%非白念(20/227)对两性霉素B不敏感.所有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 结论 临床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有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非白念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常规开展真菌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高晓阳;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例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4月间岳阳市中医院ICU患者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梅里埃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所收集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A,然后用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判断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断. 结果 所分离出的MRSA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79.3%、74.4%、62.2%、39.0%、34.1%、0%、0%. 结论 MRSA感染和耐药性在本院ICU不容忽视,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展持续有效的药敏监测.

    作者:刘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BsAg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的结果,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武冈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为HBsAg阳性的产妇45例,产后对其乳汁进行乙肝病毒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 结果 母血HBV DNA(+)和母血HBV DNA( -)在产妇乳汁中检出HBsAg(+)、HBe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检为乙肝病毒携带的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应以乳汁进行HBV DNA的鉴定结果作为参考,加上随访母乳喂养儿的情况,综合评定后才能作出判断.

    作者:唐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519例健康人群生化指标的研究分析

    目的 通过对1 519例健康人群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转氨酶(ALT)和尿酸(UA)水平分析,了解不同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 方法 回顾收集1 519例健康人群体检资料,对FBG、TG、TC、UA及ALT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女性TC、TG、UA、FBG、ALT的检测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50~至70~岁年龄组TC、TG、UA的检测均值明显高于20~至40~岁年龄组(P<0.05),FBG的检测均值7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男性TC、FBG、UA的检测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ALT的检测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TG以40~岁年龄组为高,明显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男性各年龄组的ALT、UA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 结论 中老年人多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处于高水平,应提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预防各种慢性老年疾病的发生.

    作者:伏钢;彭艳华;袁华敏;周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1年郧县禽流感高危职业人群及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郧县禽流感高危职业人群H5N1感染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9亚型污染状况. 方法 2011年1-3月采集从事家禽养殖、屠宰等100人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1、4、7、10月每月各采集10份外环境鸡笼、鸡粪、污水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AH5、AH9、AN1核酸. 结果 100份高危职业人群血清H5N1抗体均为阴性;家禽养殖户11份外环境标本FluA、AH5、AH9、AN1核酸均为阴性;家禽屠宰点29份外环境标本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FluA 10份(34.48%)、AH58份(27.59%)、AH9阳性4份(13.79%)、AN1 1份(3.45%),1份污水标本中AH5、AN1阳性. 结论 郧县家禽屠宰点外环境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污染,家禽屠宰点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高风险场所.

    作者:崔小波;王定芳;方正斌;黄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254株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某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 254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果 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 25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3株(15.4%),革兰阴性杆菌2 537株(59.6%),真菌1 064株(25.0%).按标本来源,痰液检出阳性率高(51.4%),其次为尿液(16.4%).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气肠杆菌为主,其中前三种细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0.2%~8.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及氯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 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液、尿液、血液的标本.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

    作者:曾玲;段贞;蔡瑞云;谭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郁南县城区居民主要腹泻病原菌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郁南县城区居民的主要腹泻病原菌,为建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 采集监测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标本,分离沙门菌、志贺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 结果 121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5株(12.40%),沙门菌检出率高(46.67%);女性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患者年龄集中在21 ~40岁(P<0.01);检出的7株沙门菌分属4个血清群,以德尔卑沙门菌为主(57.14%). 结论 郁南县城区居民主要腹泻病原菌为沙门菌,患者主要为中青年.

    作者:杨郁泉;谭海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8536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情况. 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检测8 5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 结果 8 536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为25.7%,男女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并不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 结论 长沙地区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及其高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月梅;王敏;张婷婷;周志芳;蒋洪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慢性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375例儿童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2例,高铅血症组131例,慢性铅中毒组92例.对比分析上述3组儿童的红细胞参数. 结果 3组儿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均数不全相等;正常对照组的RBC、Hb、Hct显著高于高铅血症组(P<0.05),高铅血症组的RBC、Hb、Hct显著高于慢性铅中毒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高铅血症组的MCV、MCH、MCH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铅中毒组的MCV、MCH、MCH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高铅血症组(P<0.05).结论慢性铅中毒可以导致患儿的红细胞参数包括RBC、Hb、Hct、MCV、MCH、MCHC等不同程度降低,MCV、MCH、MCHC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高铅血症与慢性铅中毒.

    作者:龚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主要影响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 利用文献查阅归纳法,归纳影响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关键因素. 结果 发现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慢性病的患病情况、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等是影响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 结论 根据这五种因素的现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程度,合理的制定相关措施,不断的满足居民的需求.

    作者:董亚莉;尔西丁·买买提;热那古·塔衣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现状及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才现状令人堪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而且与国家安全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描述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综合我国高校现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并构想与探索我国应急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作者:杨土保;孔繁晶;魏捷;秦家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问题探讨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 ]颁布以来,新、改、扩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逐步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 - 2007[2]标准执行,对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形式多样、种类复杂,在此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们探讨,以利《导则》[2 ]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廖雍玲;王多多;刘蔼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九江市2010年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九江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的感染状况. 方法 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 结果 2010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885人,检测1 882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阳性率0.32%;丙肝阳性271人,阳性率14.40%;梅毒阳性33人,阳性率1.75%. 结论 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为防止HIV/HCV、梅毒的蔓延,切实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肝炎、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作者:唐义莲;黄文军;何峰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湖南省2010年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行为特征以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 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在监测期内,在长沙市和衡阳市监测点,对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做HIV、HCV和梅毒等血清学检测.每个监测点监测样本量为800人. 结果 长沙市和衡阳市监测点分别调查809人和800人.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29%和93.7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过性经历的比例分别为12.36%和1.38%,其中男性有性经历的比例比女性高;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0.62%和0%;近一年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5.86%和18.18%;近一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分别为59.46%和77.63%.除长沙市HCV抗体检出率为0.25%,两个监测点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出率均为0%. 结论 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作者:覃碧云;陈曦;赵俊仕;郑军;魏秀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11月入住顺德中医院并进行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术前1d、术后第2d对其进行St.Mary's医疗睡眠问卷(SMH)和Zung自评量表(SAS)调查,同时在术后10 d左右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平均值和SHM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术前、术后的SAS平均值和SHM平均值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7个百分点. 结论 本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显著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谭秀卿;伍丽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 2010年8月的80例肾移植手术后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2009年12月- 2010年2月的患者为常规护理组,2010年3月后患者为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知晓医务人员、疾病基本知识知晓、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知晓、情绪稳定等指标. 结果 两组在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知晓医务人员、疾病基本知识知晓、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知晓、情绪稳定等方面,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护士对患者各方面的知晓情况、观察病情的及时性及对患者心理变化的了解并采取及时的沟通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促进了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护患和谐,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信任感以及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作者:雷芬;叶桂荣;游丽娟;姚琳;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通道县2003-2009年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

    目的 了解通道县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的规律及特点. 方法 对2003 - 2009年发生在通道县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 全县共发生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16起,中毒人数326例,有3例死亡病例.发生地点以中小学校和饮食店为主,其次为农村,分别占37.50%和25.00%;发生时间以8- 10月居首位,占62.50%(10/16);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51.53%;引起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危险因素以饮用水和肉及肉制品为主(62.50%),饮用水被污染引发的患病人数居首位(37.12%);致病因子以肠道致病菌居首位,占68.75%(11/16). 结论 通道县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的特点,与居民饮食习惯和气候特征有关,中小学校和饮食店发生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风险性较高;以肠道致病菌为致病因子引起的食物中毒与饮用水污染事件居首位.

    作者:杨正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8-2010年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 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 ]要求,对湖南省多家宾馆、医院和超市等公共场所的通风系统积尘量和微生物污染进行采样监测. 结果 三年来,医院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3.8%、95.4%、95.4%;酒店、宾馆三个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83.3%、66.7%、100%;商场的三个指标合格率分别为27.3%、72.7%、100%. 结论 医院、宾馆、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三年来卫生状况比较好,大型商场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工作需要继续加强完善.

    作者:易亮;陈贵秋;李世康;庄世峰;宋江南;高琼;朱应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汽车电子配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目的 识别、评价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 - 2007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烟、二氧化锡、噪声等. 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该项目就职业卫生方面而言可行.

    作者:杨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正态分布理论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公平精确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衡量方法是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正态分布原理将定性的评价指标转化成量化的标准分数从而进行统计和衡量,能够有效改善定性评价指标模糊和随机的弱点.文章通过介绍标准分数的概念和在指标评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为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在结果处理部分的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闻德亮;孙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者视角下开展护理科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目的 试图了解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科研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8家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的10位ICU护士长进行质性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面谈和电话访谈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剖析护理管理者视角下开展护理科研过程中的挑战主题和应对策略主题. 结果 护理科研对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挑战集中于护理科研设计、统计学应用、文献搜寻及评价和医院对护理科研的认可程度等四方面,成功的经验主要集中于利用多元的知识获取途径,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相关科研活动和在护理科研团队中纳入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专业人员等三方面. 结论 探讨护理管理者视角下护理科研中的挑战及经验,对于减少对护理科研的畏惧心理、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晓春;柏兴华;王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