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行初次剖宫产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疤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的相关风险。方法35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1062例非疤痕子宫行初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统计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原因,比较其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结果疤痕子宫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主要为社会因素,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二次剖宫产风险较非疤痕子宫高,应多方面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作者: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FDGE的48例患者。结果48例患者的胃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无一例二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疗效较为理想。结论腹部手术后,较多因素会导致FDGE,对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ysC、尿微量蛋白(MK、α1-MG、β2-MG、TRF)联合检测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佳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3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7例,研究组2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载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皮损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瘙痒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0%,解决了生殖器疱疹易复发的难题。
作者:沈旭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30例对照组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30例研究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对于此类患者的循环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张丙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开腹组(29例)和腹腔镜组(33例),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开腹组,同时术中、术后指标均优于开腹组,t=6.87,6.11,5.89,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冠;杨海婷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助产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治疗中应用醒脑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月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醒脑静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用药30 ml,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21例显效,9例有效,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醒脑静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许祝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培养护生循证护理思维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脊柱外科实习的护理专科生4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象采用PBL教学法,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对象采用的传统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上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实习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于守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包括使用分辨率较高的二维超声检查甲状腺以及病灶区的回声和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察甲状腺及病灶区的血流状况。结果超声诊断检测到43例患者都出现了甲状腺回声不均匀的现象,有些患者出现不连续的粗网状或细网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呈现出甲状腺内部异常的血流状况。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精确度,使医疗诊断有了科学有力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网络形式,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的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改善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并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终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孙缦利;李文娟;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7月门诊收治的106例慢性腹泻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研究,将所有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6.7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出现4例呕吐,3例头晕,2例乏力,研究组出现1例头晕,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以慢性腹泻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新模式下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获得68.99%的学生支持;81.01%的学生实践内容富有吸引力;而77.21%的学生认为学习收获很大。结论以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刘会民;张志国;王桂叶;李超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喉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恐惧、悲观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张静;田桂平;刘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7月临床实习的急诊科学生60例,全部学生均采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进行课堂授课,利用技能操作考试、答卷考试、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利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进行急诊临床实习教学,对急诊常用临床技能进行培训后,全部学生都掌握了心肺复苏术,全部学生均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大部分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能有效形成临床思维,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让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急诊临床实习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能让学生有效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急诊思维能力。
作者:隋韶光;李向东;吴雪影;崔明;肖昭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骨性关节病患者40例(42膝),均使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并在手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预防并发症;手术后进行早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结果在手术后的15~55个月,40例骨性关节病患者均接受随访,并按照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其中优31膝,良7膝,可2膝。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病的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苏镝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院内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周期30 d,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评测(PDMS-2粗大运动量表分测验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及实物操作四项)及肢体活动时肌电电位变化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30 d后,观察组PDMS-2分测验百分位及AEMG值[(8.80±4.70)%、(11.50±4.90)%、(11.80±3.52)%、(12.10±4.68)%及(11.46±2.50)]均优于对照组[(7.60±4.95)%、(10.35±5.43)%、(11.05±3.91)%、(11.15±5.20)%及(9.45±2.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段佳丽;高超;张艳敏;尚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挫裂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脑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挫裂伤患者60例,将60例病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损伤程度、血糖、血压、体温、手术治疗、鼻饲情况分为两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的例数,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本组60例急性脑挫裂伤患者中共并发应激性溃疡16例,发生率为26.7%;其中发生应激性溃疡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与患者的脑损伤程度、体温、血糖、血压、鼻饲、手术治疗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低血压、损伤程度较重、发热、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鼻饲均是引发急性脑挫裂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率,对促进急性脑挫裂伤患者尽早康复和提高其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时使用InSurE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共4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InSurE技术进行治疗,将治疗前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47例患儿中,35例患儿显效,11例患儿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9%。观察组的氧气分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InSurE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吴建永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