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下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血清IAP、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刘彬;杨守臣;宋伟;杨乐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阑尾炎, 免疫抑制性酸性蛋白,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下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AP)、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常规支持疗法和护理,试验组行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对照组选择常规开腹手术切除术。同期收集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阑尾炎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1、3、5天以及正常组血清IAP、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动态变化差异。结果术前1天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IAP、CR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第1、3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指标逐次递增,之后下降,术后第5天检测值小于术后第3天。相同时期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血清IAP、CRP水平术后短期内逐次显著升高,而后出现下降,但升高幅度均小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习惯性流产病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习惯性流产( habitual abortion,HA)是妊娠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自然流产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3%,其病因较为复杂,除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道解剖异常、感染、环境因素外,40%~60%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大部分与自身免疫有关。孕妇经多次流产后,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还增加了再次妊娠时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很可能对再次成功妊娠产生不利影响[1]。现笔者对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梅;吴凤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血清β-羟丁酸及尿酮体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者其体内血清β-羟丁酸及尿酮体的水平变化。方法将105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输注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结果试验组血糖恢复时间和血pH值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试验组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DKA疗效显著,对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改善明显。

    作者:赵云芳;苗阳;付印;赵茹云;胡增祥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磷酸铝凝胶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8.3%,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静脉血栓栓塞( VTE)的安全性。方法将96例初次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均一致。利伐沙班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口服利伐沙班10mg,共14d;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口服安慰剂。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失血总量和血红蛋白( HGB)下降量;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拔管后伤口渗液量,计算显性失血量;记录术后35d内的出血事件。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及HGB下降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术后显性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TKA术后出血有一定影响,但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差异。

    作者:解皓;李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舒缓患者心情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降血脂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3个月的积极治疗,治疗组发生心绞痛4例(22.2%)低于对照组19例(42.2%),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给予降脂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循证护理在临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临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2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调查,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在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方面和健康教育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临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谢素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规范药房管理制度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药房是对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的地方,也是药剂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任务。但在我国还未真正的发挥医药药房的作用,多数医院仅把药房作为药品的中转站,药房提供专业服务少,管理成本高,工作量大,窗口式药品发放形式,阻碍药师与患者的交流,引起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导致患者伤亡。药师作为治疗团队的一员在药物治疗系统中肩负重要责任,在公众和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在新形势下需对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药学工作应逐步由“以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精细化药学技术服务转变[1]。

    作者:刘文慧;杨素芹;韩明明;乔素伟;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中药灌肠、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灌肠、针灸等方法结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Scr、Ccr、TACurea、PCR和KT-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TACurea、PCR和KT-V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后C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灌肠、针灸联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的推广。

    作者:刘光义;马仁光;康薇;田伟伟;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产妇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妇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9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进行动态评估,根据产妇的自理能力级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妇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内容直观,方法简单,护理措施全面、有效,具有针对性,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拉文;李占军;张英;张丽芳;张会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变化和NT-proBNP、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试验组升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侯强;谢轩;杨丛丽;肖宁;杨会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以及术前、气腹后、术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拔管后5min和10min清醒/镇静状态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苏晓娜;刘刚;张国辉;白丽华;郭伟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老年性鼻出血的护理体会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老年人常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而出现鼻出血,一旦出血,出血多而凶猛,且反复,老年人多数患有高血压,还有部分老年人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更使鼻出血的患病率增加[1]。我科对收治的鼻出血老年患者结合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给予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瑞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磷酸肌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未行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未行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住院未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10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未行灌注AMI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杨小东;高云芬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体检身体健康的志愿者35例作为正常组,测定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比较研究组治疗3d、7d、14d后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前与正常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脑卒中病情发展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负相关性(r =-0.72,-0.58,-0.61,P <0.05)。结论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及病情发展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脑卒中病情的诊断评定指标。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116例,行腰硬联合无痛分娩的54例足月、单胎、正常临产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62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比较,宫口开4cm后,镇痛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无影响,会延长第二产程,应在镇痛的全程予以密切监护。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孙睿;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初探

    目的:对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住院期间发生的西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对用药的类型、方式等进行分析,并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用药类型方面神经系列药物、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用药方式方面静脉注射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诱发老年人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身体药动学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发生变化。结论老年人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应在临床上加强用药指导,加强对联合用药的监督,有效地降低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邵云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替勃龙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替勃龙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每天给予替勃龙2.5mg口服,连服7d,第8天手术。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对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取器成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取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替勃龙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有助于宫颈软化,手术效果较好。

    作者:爱珍;秦莉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保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声学造影、常规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肿瘤的差异比较

    目的:评价声学造影、常规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肿瘤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经临床检查显示肝脏病变患者122例,随机分成A组41例,B组40例,C组41例。3组分别采用声学造影、常规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3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价3种方法的诊断差异。结果 A组、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声学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脏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声学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超声心动图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

    心脏黏液瘤是心脏的常见良性肿瘤,属心腔肿瘤,可发生于心腔的任何部位,95%发生于心房,常见于左房,约占75%;其次为右房,约占15%~50%;发生于左、右心室,各占4%;男性患者约占2/3。瘤体易破裂,脱落后引起周围动脉栓塞及脏器梗死,心房黏液瘤虽属良性,但若切除不彻底,局部可复发,可破坏血管壁[1]。少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成为黏液肉瘤。本文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左房黏液瘤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