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广干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碎石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碎石时间以及手术时间(8.69±0.36天、19.45±3.10分、38.45±3.19分)短于对照组(12.56±1.94天、26.12±1.49分、45.78±3.4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52%,观察组术中并发生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基础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1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的患者是发生在两个不同部位的双卵双胎妊娠,是一种病理妊娠疾病。结论:临床医师在收治异位妊娠患者及先兆流产患者时,既要考虑宫外妊娠也要慎重考虑宫内妊娠,避免发生漏诊误诊,产生不良后果。
作者:刘梅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社区采取新型妇幼保健服务模式,统计两年当中妇幼保健服务工作指标的结果以后,与实施新型妇幼保健服务模式之前的工作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采取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以后,其相关工作指标结果均明显提高,与实施之前的工作指标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新型的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可以使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可以在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梅红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胫骨中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胫骨中段骨折患者,为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术后6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为22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1.13%(43/53)。同时,53例患者治疗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在胫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固定比较牢固,患者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情况比较满意,建议在胫骨中段骨折中广泛应用。
作者:袁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后期临床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的风湿免疫病患者80例,进行血常规、病理以及骨髓涂片等检查,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变化以及骨髓增生程度、贫血等临床表现情况。结果:通过血常规、病理以及骨髓涂片等检查,8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中贫血42例,血小板减少38例,血小板增多1例;白细胞减少41例,白细胞增多2例;骨髓增生活跃51例,骨髓增生低下9例。结论: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常常会引起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向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主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常形成限制性粘连,特别是对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由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粘连发生率高且疗效差。术后早期功能活动能够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口愈合和增加抗感染能力,同时维持修复组织的稳定性和防止肌腱粘连。延续护理这一新的护理实践模式,为患者提供了由医院返回家庭、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过渡期照顾,能有效地协助患者安全、及时地从急性期向康复期过渡因此我科专职护士尝试采取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利用微信发送健康教育信息,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娟娟;刘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在评估食管胸上段癌T分期及切除率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21例食管胸上段癌患者,术前患者常规行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判断肿瘤T分期及是否可切除,对比术中实际T分期及外侵情况,分析术前判断与术中实际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活动度好的患者中仅2例术中发现外侵,判断准确率为98.7%,活动度一般患者中有9例发生外侵,判断准确率为85.2%,活动度差的5例患者术中均发现外侵,准确率100%,总体判断准确率为95%。术前判断可根治性切除患者中共11例患者出现外侵,9例为侵犯气管。结论: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可准确判断食管胸上段癌的可切除率,是CT等检查的有益补充,但在判断病变与气管关系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曹建伟;耿明飞;朱东山;黄晓宇;周福有;胡崇明;李剑;付东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仍然为对症治疗。该病属祖国医学的“子肿,子晕,子痫”等病的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李虹;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我院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予以血液净化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维护留置导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模式维护。结果: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是6.1%,对照组是30.6%,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对维护留置导管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预防出血及并发大量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93例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引起的2例直肠大量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患者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止血药,少量出血自行停止。2例大量出血患者,先给予静脉滴注、局部灌注止血药及使用直肠填塞压迫止血,效果不理想。后改行肛门镜直视下直肠粘膜缝扎止血,直肠出血停止。结论:目前经直肠超声定位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直肠大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术前、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出血尤为必要。经肛门镜直视下直肠出血点缝扎止血简单、可靠。
作者:顾增华;郑春林;仇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过程的质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进行优质护理,而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均为良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7)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9)天;实验组合满意度达到92.4%,对照组为86.7%,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中,不但能够增加医患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华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0例眼科患者,其中有354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日间手术,有846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常规手术,探讨我院对这些患者的混合管理办法。结果:日间手术模式的引用,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提高了全院床位的使用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基本达到满分。结论: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优质化、岗位设置合理化的混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实施。
作者:秦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门诊输液室专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将PDCA 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具体运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能充分发挥新护士主观能动性。结论:PDCA 循环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质量。
作者:丽娜;叶泽君;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40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4项)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静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40例,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5.00%,观察组产妇恶露量(4.02±0.54)ml、子宫底高度(7.13±1.15)cm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褥期妇女尽快康复。
作者:魏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患者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使并发症明显降低,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敏;杨建芹;何俊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血小板减少输血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进行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参比组41例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比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比组。结论: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臧敏;张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后Castlman肿瘤切除术病例报道。方法:选取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例Castlman 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左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麻醉满意,术中出血量约为500mL。肿瘤呈实质性,切开呈灰白色。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为Castlman病(浆细胞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蜡块5:CD3(+),CD20(+),BCL-2(+),KI67(+),CD21(+),CD23(+),PAX-5(+), CD45RO(+),CD79(+),EMA(+),CK广(-),CD38(+),CD138(+),(+),(+),CD34(+),CD68(-),CD15(-),CD30(-),CD31(+)。结论:腹腔镜视野清晰,有利于操作,术中患者的创伤小、出血少,对于腹膜Castlman肿瘤切除术的有效方式。
作者:陈韬;方克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不同年龄段其自身身体发育生长变化大,患病后的病理生理改变迅速。故儿科门诊的接诊量大且病种复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任务重。门诊抽血室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工作技术要求较高,对患儿的操作具有侵害性,加之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就诊心理压力加重,因此,对门诊护士的操作技术严格要求,学习医患沟通交流技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个方面都有其必要性,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而且减低抽血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杨翠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复方丹参滴注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注液联合多巴胺治疗疗法,对比两组的血气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血气相关指标实施不同治疗过程后,都发生了明显改善,同时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分别是(61.62±6.52)mmhg、(33.49±3.33)mmhg,和对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注液联合多巴胺治疗后,可以更好的把握临床症状特征,充分发挥药物功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陈艾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