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维;张燕;陈敏;袁寅;范超;李勤琴;邓少丽;陈鸣;唱凯
目的:探讨不合格检验标本的产生与采血人员工作年限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不同采血工作年限人员共采集患者111894例标本,将釆血人员工作时间分为0~1年、1~2年、>2年,对采集的不合格标本进行评价。结果0~1年、1~2年、>2年采集的不合格标本的比例分别为2.09%、1.50%、0.5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5)。结论采血人员工作年限越短,不合格标本的概率越高。应加强采血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对采血流程进行质量管理,提高血液标本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医疗整体质量。
作者:刘素品;王文龙;尹琳琳;朱一堂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鉴别血流感染中的不同革兰染色反应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住院治疗患者血培养呈阳性的132例感染性病例,均为单一菌株感染,分为革兰阳性组(46例)和革兰阴性组(86例);另选取66例血培养阴性的局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 PCT 水平。结果革兰阳性组患者血清PCT 浓度为(3.16±0.69)ng/mL ,革兰阴性组 PCT 浓度为(11.04±2.31)ng/mL ,对照组患者血清 PCT 水平为(0.97±0.32)ng/mL ,3组患者 PCT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 PCT 区分革兰阴性与阳性感染的诊断界值为5.25 ng/mL ,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75.6%。结论 PCT 对不同类别致病菌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与革兰阳性的菌株感染。
作者:吴红梅;陈泽城;张洪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敏肌钙蛋白 I(hs‐cTnI)在糖尿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40例2型糖尿病(T2DM )组及4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 hs‐cTnI 水平。结果 T2DM 组血清 hs‐cTnI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血清 AST 、CK 及CK‐MB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A1c ≥6.5%组 hs‐cTnI 水平及升高率显著高于 HBA1c ≤6.4%组(P<0.05),AST 、CK 、CK‐MB 水平及升高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 组 HbA1c 与血清 hs‐cTnI 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 hs‐cTnI 诊断 T2DM 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 hs‐cTnI 与 HbA1c 呈正相关,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钱超;谷费菲;丁莹莹;余建华;陈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人类 T 辅助细胞(Th)亚群的特征是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不同[1]。其中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为主的称为 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等;分泌 IL‐4、IL‐5、IL‐6、IL‐10、IL‐13等称为 Th2,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2]。Th1和 Th2分别介导2类应答不仅在宿主防御机制中发挥不同作用,也参与不同免疫病理过程。持续 Th1细胞强烈应答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等有关。过度 Th2细胞应答,则可能在遗传易感的个体引发过敏特应性。
作者:顾敏(综述);谢雁鸣(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引起单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分析降低报废率的措施,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收集2015年重庆市单采血小板报废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全年采集的单采血小板11933个治疗量,报废257个治疗量,报废率为2.15%,其中报废主要原因为检验不合格(230个治疗量)和其他原因报废(27个治疗量)。结论有针对性地对献血者进行干预,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可有效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
作者:李军;杨培;代华友;尹丹;刘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肝胆酸(CG)及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ICP 组)及85例健康妊娠孕妇(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 CG 、TB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红素(TBIL),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CP 组血清血清 CG 和 TB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 、AST 、TBIL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 组血清 CG 和 TBA 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 ICP 时,血清 CG 、TBA 明显升高,可作为 ICP 诊断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 ICP 的早期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芸芸;卢立全;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该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02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96例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 Hcy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合并高血压组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组,2组患者 Hcy 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600±2.759)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患者组和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组,后者 Hcy水平[(17.220±4.165)μmol/L]显著高于前者[(8.940±2.84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 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筛查高危人群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陈园园;王中全;李文华;任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 )对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5例(合并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单纯糖尿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 Hcy 、PagT 、血压、体质量、身高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再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影响因子。结果合并脑梗死组 Hcy 、PagT 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y 和 PagT 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影响因素;Pe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Hcy 、PagT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cy 、PagT 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可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 Hcy 、PagT 水平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进程。
作者:周以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30例、盆腔良性组患者60例(其中卵巢良性肿瘤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盆腔炎7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的女性进行血清 HE4和 CA125水平双盲检测,并将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 HE4和 CA125水平分别为240.00 pmoL/L 和625.00 U /mL ,分别与盆腔良性组(52.60 pmol/L 和28.20 U /mL)和健康对照组(38.65 pmol/L和20.30 U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 HE4单项检测阳性率为70%,低于 CA125(90.0%)单项检测的阳性率。(2)卵巢恶性肿瘤组 HE4和 CA125联合检测与 CA125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0.0%;盆腔良性组 HE4和 CA125联合检测与 CA125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8.3%和38.3%;健康对照组 HE4和 CA125联合检测与CA125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 HE4与 CA125联合检测卵巢恶性肿瘤要优于 CA125单项检测,但盆腔良性疾病与健康者的筛查,两者差异不大。
作者:蒋维;余清;罗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现状,规范输血管理,提高合理使用血液。方法对各种成分输血用量、人均用血量、各血型使用量及不同科室的红细胞、血小板用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作比较。结果2008~2014年完全采用成分输血,2010年后血小板使用量大,其次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少。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不同血型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血量有所不同,对输血成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改进空间。
作者:廖悦婷;郭玉嵩;林天平;杨芳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保证血液安全。方法收集2012~2014年孝感市无偿献血者资料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84783例,其中不合格2618例,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09%,呈逐年下降趋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不合格率为1.2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分别为0.72%、0.41%、0.01%、0.71%。结论应对不同人群制定科学的献血招募方式,探索有效的血液筛查方法,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证血液质量。
作者:郑军;李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该血站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街头6069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型初筛结果与复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2例初筛血型与复检不符(0.25%),以 A 型误定为 B 型的比例高(19.74%),其次为 B 型误定为 O 型(14.47%)。夏冬季初筛错型率比春秋季高。人为因素所致的初筛血型错误占86.84%。结论为减少街头初筛血型错误,应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
作者:董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及 HPV 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6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共1368例,采用 PCR‐反向点杂交(PCR‐RDB)法进行25种 HPV 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年龄信息作统计分析。结果1368例标本中有546例检出 HPV 阳性,阳性率39.91%,共检测出24种基因型,前3位感染亚型依次为16型(12.08%)、58型(8.05%)、52型(7.61%),HPV73型未检测到;各年龄组之间 HPV 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感染率高为大于或等于56岁年龄组(52.50%),其次是小于或等于25岁年龄组(52.38%)。结论赤峰地区女性 HPV 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异质性,提示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应同时考虑 HPV 分型和年龄因素。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清 CA125水平对肺癌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131例肺癌(Ⅰ~Ⅳ期)、53例肺结核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脂和血清 CA125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31例肺癌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肺癌Ⅰ~Ⅳ期 TC 水平与53例肺结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5、<0.01、<0.001),HDL‐C 水平与肺结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5、<0.01、<0.01);131例肺癌Ⅰ~Ⅲ期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与53例肺结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肺癌Ⅳ期稍增高(P<0.05);131例肺癌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 B 与载脂蛋白 A1(ApoB/ApoA1)比值水平随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与53例肺结核Ⅰ~Ⅳ期 T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5、<0.01、<0.01),ApoB/ApoA1比值Ⅰ~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5、<0.01、<0.01)。131例肺癌患者血清 CA125水平随肺癌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与53例肺结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 TC 、HDL‐C 、TG 、ApoB/ApoA1、CA125可能是肺癌与肺结核病鉴别诊断的指标。
作者:李辉;王婷婷;魏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该地区不同育龄女性围产期 B 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技术,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3206例标本进行 GBS 核酸检测。结果 GBS 阳性标本226例,阴性2980例,感染率为7.05%,20~25岁组为6.88%,26~30岁组为6.51%,31~35岁组为7.50%,36~40岁组为11.46%,40岁以上组为11.11%,其中30~40岁组感染率高。不同组别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地区育龄女性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该地区34~37周围产期女性开展 GBS 筛查,降低感染率,为围产期保健提供临床价值。
作者:何建维;张燕;陈敏;袁寅;范超;李勤琴;邓少丽;陈鸣;唱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 C 与尿中蛋白指标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该院100例早期 DN 患者(观察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 C 、尿微量清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 C 与尿中蛋白有助于提高 DN 的早期诊断率,对其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朋;张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应用 Meta 分析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1607bp1G/2G 、‐7‐181bpA/G 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数据库中符合纳入 MMP‐1‐1607bp1G/2G 、MMP‐7‐181bpA/G 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的关系采用合并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使用 RevMan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 MMP‐1的4项,MMP‐7的2项。 Meta 分析显示,MMP‐1‐1607bp1G/2G 在1G/1G +1G/2G ∶2G/2G 模型下 OR 为0.76(95% CI =0.51~1.13,P=0.17),1G/1G ∶2G/2G 时 OR 为0.72(95% CI =0.42~1.23,P =0.42),1G ∶2G 时 OR 为0.79(95% CI =0.57~1.09,P=0.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7‐181bpA/G 在 AA + AG ∶ GG模型 OR 为0.47(95% CI =0.30~0.74,P=0.001),AA ∶ GG 时 OR 为0.43(95% CI =0.26~0.74,P=0.002),A ∶ G 时 OR 为0.77(95% CI =0.62~0.94,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7‐181bpA /G 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有关,A 等位基因是保护性因子。目前的文献尚不能证实 MMP‐1‐1607bp1G/2G 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作者:朱雯;江澄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 M (IgM )抗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379例患儿血清,分析不同性别、季节、年龄段、病种的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3392例标本(23.59%)病原体 IgM 抗体检测阳性,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高,为18.77%;混合感染361例,主要是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男性患儿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阳性率(21.46%)显著低于女性患儿(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73,P<0.05)。各年龄组(0~30 d 、~6个月、~1岁、~3岁、~9岁、~18岁)的检出率分别为0.2%、1.8%、15.36%、34.46%、39.73%、30.7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87,P <0.05)。秋、冬季 MP 检出率高(24.42%、23.01%),春季乙型流感病毒(IFu B)检出率高(15.13%),夏、秋季嗜肺军团菌(LP)检出率较高(0.78%、0.80%);该院15个科室比较,耳鼻喉科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高(43.9%)。结论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季节、年龄段、病种相关,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崔小健;张嘉懿;沈永明;管卫;司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离鉴定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析其药物敏感结果。结果138株粪肠球菌和143株屎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胆汁;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肾内科的分离率较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 G 、氨苄西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小于30.0%,屎肠球菌对上述药物耐药率高,均大于70.0%。2种细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50.0%),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3.6%)。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37.7%和61.5%。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菌株。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常见;两者耐药性明显不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临床治疗其引起的感染时,应严格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王化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 CD64在重症细菌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82例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 CD64表达水平[以 CD64(MFI)和 CD64(%)表示],同时行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 CD64(MFI)与 PCT 、CRP 水平密切相关(r =0.2018,P<0.01;r=0.1135,P<0.05),CD64(%)也与 PCT 、CRP 显著相关(r=0.1811,P<0.01;r=0.1359,P<0.05);CD64(MFI)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85.42%,特异度79.36%,CD64(%)的敏感度89.96%,特异度82.2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明 CD64(%)诊断感染时与 CD64(MFI)优势相当;在重症感染组中,CD64(%)诊断曲线下面积高于 CD64(MFI)。结论中性粒细胞 CD64表达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病情的可靠指标,且中性粒细胞 CD64(%)在重症感染的诊断效能优于CD64(MFI)。
作者:李观华;梅锦;郝猛;陈雪礼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