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4年4期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和防治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新生儿血糖紊乱特点及高危因素,评价其临床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微量法对3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27例妊娠合并糖耐量异常(GIGT)的新生儿(GIGT组)生后1 h~72 h血糖进行监测,并予系统输液输糖管理.同时设立母婴同室中正常新生儿36例为对照组.结果GDM组低血糖发生率82.35%、GIGT组3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P<0.01).GDM组反复低血糖发生率为20.59%,多为母孕期未治疗者.结论GDM组新生儿易反复发生低血糖,生后需密切监测并宜予静脉补糖,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一般经口服补糖即可纠正.有效地避免产前高危因素和生后合理输糖治疗可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王淮燕;华仁娟;潘爱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安乐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安乐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安乐片组和安定片组,每组51例.安乐片组采用安乐片4~6片,每日3次,治疗2周;安定片组采用安定片1~3片,每日2次,治疗2周,用睡眠自评量表(修订本)评定疗效.结果安乐片组显效率为49.0%,总有效率为74.5%;安定片组显效率为25.5%,总有效率为58.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安乐片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安定组(P<0.05).结论安乐片对精神分裂症伴失眠的患者有效,副作用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永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氟康唑与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6例

    目的分析氟康唑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氟康唑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治疗.对照组60例,用哨酸咪康唑栓治疗,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9%,对照组为68.3%;治疗组复发率为1.5%,对照组为11.7%.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P<0.01),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康唑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丙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血清CA125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值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子宫腺肌病(观察组)和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和血清CA125值,术后根据子宫内膜的病理切片结果将两组分成增生期和分泌期分别比较CA12s值.结果无论增生期、分泌期,观察组的血清CA125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A125值的测定能提高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作者:邹品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应急预案在抢救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抢救大批中毒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使用应急预案对一次性143名酒店员工集体中毒事件的临床救治,启动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治疗组、分诊登记组、运输组、药品设备保障组和后勤服务组,各组按照预案程序进行工作.结果经过全院调动,精心组织,科学救治,病人住院~7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经过抗击SARS建立起来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抢救大批中毒事件中作用优越,应该完善.

    作者:郭正恒;赵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院外猝死的特点与救治

    目的分析院外猝死发生的特点及现场心肺复苏(CPR)成败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CPR的成功率,降低院外猝死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3年院外救治的猝死2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猝死前有心血管病史者占71.36%;猝死高发年龄为60~79岁,占62.44%,且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地点以家庭为主,占83.09%;先由目击者(包括医务人员)进行CPR的27例中7例复苏有效,有效率25.93%,而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才由医生进行CPR的186例中5例复苏有效,有效率为2.69%,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①及时、正确地进行CPR是提高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②在人群中普及以CPR为主的现场急救知识十分必要.③对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乃远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染色法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直肠癌

    目的探讨在直肠上动脉注射美兰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上动脉注射美兰,行TME.结果1 2例直肠癌患者均完整地切除了直肠系膜,无盆壁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亦无明显排尿困难及性功能丧失.结论采用直肠上动脉注射美兰行TME治疗直肠癌是安全、合理和可行的,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推广.

    作者:黄勇波;张卓军;陈恩碧;吴雄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3例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1天3次;对照组39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1天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69.23%,两组相比,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7.746,P<0.01),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x2=6.907,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锐;翟穗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置阴道后穹窿行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将门诊孕6~10周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消毒外阴及阴道后,将米索前列醇100μg放置于孕妇阴道后穹窿,1小时后常规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常规行人工流产术.结果米索前列醇具有明显的镇痛、宫颈扩张作用.两组在镇痛、宫颈扩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五个方面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是-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扩张宫颈方法,适用于各种宫腔手术,并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艳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螺旋CT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在诊断原发性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病人中的价值.方法1 2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均做腹部CT平扫和双期扫描,分析其CT表现和特征.结果主要CT表现在门脉期阻塞部位可见沿门脉周围多个小血管断面显影,重者可呈串珠状,在动脉期可见肝脏周围实质一过性灌注异常,表现为肝周边带状高密度影,而在门脉期整个肝脏呈均匀等密度.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是诊断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有效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预后提供必要的依据.

    作者:周士成;饶圣祥;徐东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肾衰竭10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肾衰竭发生进展规律及其防治对策,提高存活率.方法对103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肾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肾脏病患者占同期住院全部肾脏病病人的55.0%,而老年慢性肾衰竭占老年肾脏病的81.7%.继发因素相对增多.误诊率达23.3%.病死率为17.5%,其中尿毒症病死率为41.1%.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病死率为28.6%,非透析治疗组病死率为61.5%.结论老年人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高,继发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病因.综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改善生活方式是减少和延缓老年慢性肾衰竭的关键,透析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覃学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0.5g/次,每日3次,连用8周;对照组50例口服丹参片,3片/次,每日3次,连用8周.治疗前、后查心电图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率为56.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玉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腔洗胃管用于中毒洗胃的返流原因与预防

    目的探讨双腔洗胃管连接高效洗胃机洗胃时洗胃液返流的易发因素,以期有效预防返流的发生.方法对169例中毒患者用双腔洗胃管连接高效洗胃机洗胃,并分析洗胃液发生返流的原因.结果有110例发生返流,发生率65.09%.返流的主要原因有:洗胃时病人躁动不安,胃管堵塞,置入胃管过浅或过深,操作不当等.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先催吐后洗胃,掌握双腔洗胃管的插管长度,操作正确,是预防和减少返流的主要措施.

    作者:黄亚才;肖鹏妹;蔡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清除毒物时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早期获得清除毒物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重要性和救治措施.方法对87例经过患者家属(或旁人)和医务人员在现场进行院前清除毒物(以下称为甲组)与80例未经任何院前清除毒物(以下称为乙组)措施的条件相似的AOPP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院前不同清除毒物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院前获得清除毒物较未获得院前清除毒物的AOPP患者预后佳、病死率低.

    作者:何兰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82例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在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5例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除外血压偏低、贫血、心律紊乱等)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给予吸氧、抗感染、镇静、利尿、止喘、强心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每次0.3~0.5 mg/kg,一次总量<10 mg,加入10%葡萄糖液5 ml,缓慢静脉推注或注于莫菲滴管内静滴,第一次用药后按临床效果及患儿耐受情况适时调节剂量,一般间隔1~6小时注药1次,病情好转后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停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6小时内有效率、12小时内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扩血管药物--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急性心衰,具有洋地黄类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不仅心衰大部分得到控制,且奏效快,用药时间缩短,用药量相应减少,亦未见任何副作用.

    作者:熊迎春;熊吴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33例均-次穿刺成功,16例术后3天复查CT证实原血肿已基本消失,10例术后6天复查CT证实血肿已基本消失,7例术后病情恶化而死亡.其余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全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通气指数的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通气指数的CO2气腹共同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Ⅰ组病人采用常规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Ⅱ组病人采用较快呼吸频率及低潮气量等综合方法行机械通气.观察气腹前后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结果除两组气腹时间、SpO2变化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气腹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方法行机械通气可减轻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金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结核28例的CT与X线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提高对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肺结核的认识,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结核伴喉结核的CT表现,并与胸部平片对比观察.结果28例肺结核中,主要CT表现为继发型结核20例,血行播散型7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肺内病变严重,累及多个肺段,CT对肺内隐蔽部位结核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胸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结论肺结核伴喉结核的病变以继发型及血行播散型多见,CT对以声嘶为首发症状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清锋;黄德尤;农明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临床标本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采用K-B法药敏试验,对其进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3年中各类临床标本共分离G-杆菌1887株,其中ESBLs菌株为470株,分离率为24.9%,除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外,ESBLs的菌株多达8种,ESBLs分离率在30%以上的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综合性医院ESBLs的种类增多,多重耐药性增加.故对临床常见ESBLs菌株耐药的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必要.

    作者:王家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准矢状位高分辨CT扫描在显示上下颌骨及牙齿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准矢状位CT扫描对上下颌骨及牙齿的显示效果.方法利用高分辨CT(HRCT)对颌面部作准矢状位扫描,必要时对相关结构进行数据测量.结果HRCT扫描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侧上、下颌骨及牙齿形态、结构和排列.结论准矢状位高分辨CT扫描是显示上、下颌骨及牙齿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葛高华;金素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俯卧位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俯卧位骶管注射药物(0.5%布比卡因2 ml+康宁克通A 40 mg+生理盐水7 m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骶管注射治疗组(26例)和腰大肌间沟注射治疗组(24例),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俯卧位骶管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腰大肌间沟注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γ 2=5.888,P<0.05.结论俯卧位骶管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庾俊雄;蒋德斌;唐仁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门静脉海绵样变七例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彩超结果与血管造影或CT相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海绵样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乔剑;夏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系指与胃液接触部胃肠道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溃疡病,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临床以慢性、周期性、规律性的上腹痛为特点,病程迁延不愈,有的甚至反复发作达20多年,只有少数患者可以长期缓解.为探索简单有效,适用于基层医院的中药治疗方法,笔者自2001年~2004年3月,运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芳;杨睦富;魏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瞳散大手术治疗16例的临床观察

    双瞳散大是颅脑疾病患者濒危的重要指标.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我科对16例因颅内疾病而致双瞳散大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郑德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高血糖抽搐的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

    高血糖抽搐是糖尿病(Diadetes MellituS,DM)神经系统并发症之,常发生于低血糖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DM酮症酸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但近年来我们发现13例仅有高血糖而血浆渗透压不高、酮体阴性、脑电图和CT正常的抽搐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肖玲;周华;何曜;苏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80%~90%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目前临床上治疗药物很多,均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我院选择无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急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100例,采用达克宁栓3日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治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阻生齿拔除后异常疼痛62例临床分析

    拔牙后当天拔牙创有不适或轻度疼痛属于正常反应,但在1~2天后仍疼痛,应视为拔牙后异常疼痛[1].笔者从1986年9月至今,共诊治阻生齿拔除后异常疼痛6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薛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颈内静脉穿刺291例的体会

    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4年2月,对291例危重病人、肿瘤手术化疗病人、禁食或不能进食需长期补液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现将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种复律方法的疗效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常见的内科急症,2000年1月~2004年4月笔者亲自诊治的PSVT共54例,分别应用心律平、西地兰、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等方法急诊复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9例救治体会

    乌头碱是附子、川乌、草乌、-枝蒿、搜山虎等乌头类植物(属毛莨菪科)所含的有毒成分,常用来治疗关节痛、腰痛、外伤等.该类药物常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在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中,有9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报告如下.

    作者:秦建明;管日新;梁亦农;陈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浆D-二聚体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心脑血管性及一些疾病对人们生命威胁日益加重,医学界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采用了既特异又灵敏的指标-D-二聚体来反映机体的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液凝固状态.笔者对2000~2002年我院收治的478例患者进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6例

    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阵发性室上速)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6年来共成功施行56例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远文;邝日禹;宋仁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纳洛酮救治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后生活质量.近年来,防治缺血缺氧性脑病已引起产科医师重视.2001年8月至2004年4月,我院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救治新生儿窒息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梅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体会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较多,对Allmman Ⅲ型的完全性脱位[1]多采用手术治疗,恢复肩锁关节的持续性及稳定性.Ⅰ、11型可采用保守治疗,加外固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保守治疗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我院自2000年2月以来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Ⅱ、Ⅲ型肩关节脱位26例,经随访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德成;屠玉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脏损伤52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8年2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肝脏损伤患者52例,其中伴有其它脏器损伤32例,经早期诊断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门静脉断流加腹膜后大网膜固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常被迫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关于术式的选择,至今尚有争论[1].传统的门体分流能有效地防治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但是术后脑病发生率高;门奇静脉断流术能维持门静脉向肝内流量,术后脑病发生率低.认为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术式.但是,远期复发率较高[2].我院自1990年3月~2000年3月对2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静脉断流(含脾切除)加腹膜后大网膜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朝金;辛同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具有自限性和反复性.今年以来,我们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家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及输液器对其吸附性观察

    尼莫地平(nimodipine)为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经动物实验及大量临床应用证实它主要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膜的钙通道,在不明显影响外周血流量和血压的剂量下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对新皮层区和听觉皮层血流量增加明显,临床上常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尼莫地平注射液与其它输液配伍后在输液瓶及输液管中常有沉淀析出,不同厂家的产品产生沉淀的程度有所不同.为此,笔者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其稳定性及被吸附情况.

    作者:黄永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

    微创外科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它是在传统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则在骨科内固定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8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发树;廖国勋;李玉春;陈英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虑平治疗排尿不适综合征疗效观察

    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又称为非微生物性尿道综合征,指仅有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症状,而无尿路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其原因不明,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本科采用多虑平治疗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7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并非少见,国外报告为32%,国内报告为28.2%[1],大多数发生在慢性肺心病中晚期.我院1999年2月至2003年11月收治慢性肺心病98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岑兆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8例临床及CT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引起围产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HIE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48例HIE的临床及CT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朱晶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泌尿系结石ESWL后的复发及预防探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治疗泌尿系结石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及国际上已广泛应用,关于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此,笔者对我院1989年5月~2003年12月采用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6017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作者:黄色兰;陈尚华;林玉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0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外科极为常见的疾病,好发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手术治疗50例,现就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肖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脑神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TIA)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首次发作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有同侧TIA并且为首次发作脑梗死的患者20例作为TIA组.另外选择2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入院后均行颅脑CT确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含量.同时测定脑梗死组和TIA组患者脑梗死容积.结果脑梗死组和TIA组CSF中NSE和S-10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TIA组又低于脑梗死组(P<0.01).TIA组患者的梗死容积小于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和TIA组CSF中NSE和S-100含量与梗死容积的大小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TIA可降低首次发作脑梗死患者CSF中NSE和S-100的释放,减少脑梗死容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温晓岩;司磊;吴红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抽取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SE-9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PIt)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直接参与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血小板参数可预示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叶曼曼;崔颖鹏;邝昱;钟武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丹参与三七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与三七配伍对四氯化碳(CCl4)化学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设丹参与三七配伍大、中、小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通过测定各组动物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及肝糖原、肝脏系数和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丹参与三七配伍治疗后,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SDH活性及肝脏系数均降低(P<0.01),肝糖原合成增加(P<0.01),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丹参与三七配伍对损伤肝组织的修复,肝细胞再生显示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钟邱;全冰;高翔;彭镇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对4例经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检证实的PAP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仔细观察BAL治疗前后各病例的症状,体征、影像等的特征性变化情况.结果反复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慢性呼吸功能衰渴以及典型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称是PAP的特征.BALF病检PAS染色阳性是确认PAP的重要依据.BALF可长期改善PAP患者的大部分症状.并使影像呈良性改变.结论详询病史结合影像,BPLF的PAS染色对早期诊断本病至关重要.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CO2弥漫散功能降低,血清LDH增高对诊断PAP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韦中盛;许杰;韦英群;李清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0例脑梗死患者及1 75例健康者(对照组)IL 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IL-6水平.结果脑梗死组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06倍(OR-1.606,95%CI:1.105~2.334),携带G等位基因的脑梗死患者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作者:韦叶生;黄瑞雅;李壮;唐任光;张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46例

    目的观察氟康唑片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氟康唑150 mg,qd,连服5 d;用药期间停用其它的口服药及外用抗真菌药.对照组43例用达克宁栓(0.2克/片),每天1片塞阴道,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29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81.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917,P<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片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明换;林家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肾衰血友病因子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CRF)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方法收集慢性肾衰患者血清38份(观察组),健康体检血清38份(对照组),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WF:Ag和t-PA并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的vWF:Ag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t-PA显著降低(P<0.01).结论vWF:Ag和t-PA都在内皮细胞内合成并释放入血,慢性肾衰患者(CRF)中两者均异常,表明血管内皮损伤是慢性肾衰患者(CRF)血栓前状态的重要原因.

    作者:孙奉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甘利欣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甘利欣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停用抗结核药,改用基础治疗(肝泰乐、肌苷、维生素B);治疗组48例,不停用抗结核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利欣进行保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结论甘利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其文;黄重敏;徐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结核病的介入治疗现状

    结核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肺结核并大咯血,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耐多药结核病,结核性脓胸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将部分结核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肺结核并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作者:黄永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进展

    重症肌无力(myasthia grsvis,MG)是以乙酰胆碱受体为靶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异常是其特征性改变.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是目前公认有效治疗MG的首先方法,其疗效可达81.8%~91.5%[1~3].现将MG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髋关节置换25例术后护理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将髋臼与股骨头重新用假体置换.该手术在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效果满意.良好的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获得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慧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老年高血压患者目前越来越多,它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健康与生命质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键康教育,目的是帮肋他们克服精神上的困扰,充分发挥自身在治疗中作用,提高自护能力,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维护健康、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对7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以下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丽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运用整体护理程序进行老年病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三甲医院,除了要求对住院病人实施身心、社会诸方面的整体教育外,门诊病人因其人流量大、覆盖面广,需运用整体护理观对门诊的病人进行有系统、有目标、有反馈的指导和教育.2002年至今,我们根据老年病门诊的特点,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采取针对性传授健康知识,按整体护理的要求,对病人采用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志芳;杨咏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术后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1].近2年来我科共手术治疗本病1 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英;吴胜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 megacolon)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多在出生后发生胎粪不排或排出延迟,甚至发生急性梗阻[1],需行根治术才能痊愈.1995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为63例巨结肠患者施行了根治术.结果除术后发生吻合口不愈合2例(3.17%),切口感染1例(1.59%)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佩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83例护理体会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1].我院妇科自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妊娠18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凤碧;朱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多具有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昏迷及卧床时间久,手术创伤大,留置各种管道多等特点,这些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医院感染一旦发生,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减少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增加病死率,不利于质控.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掌握预防护理对策,尽可能去除易感染因素,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我院神经外科3年来医院感染发病率平均为10.83%,低于文献报道的13~20%[1],笔者认为,这与我科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防感染意识,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关.

    作者:卢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护理比较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也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开腹手术行妊娠侧输卵管切除术,是有效抢救生命的手段[1].近1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不但能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其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上明显优于开腹手术[2].

    作者:陆爱金;廖月鲜;陆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PBL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意义

    本世纪是一个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要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一个人必须具备不断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之拥有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

    作者:谢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是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核医学影像与CT、MRI(磁共振)、B超共同组成现代医学四大影像手段.这几种医学影像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在教学中使用对比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散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巩固知识[1].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是针对疾病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理学特征,选择佳检查方法,必要时结合多个影像检查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做出精确的定位、定量和定性诊断.在授课过程中,适时、适度地介绍其它影像学知识,引入比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浅议如下.

    作者:罗章伟;黄江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苯已双胍致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一例

    苯已双胍又名降糖灵,是较早的双胍类降糖药,随着降糖药物的不断更新,目前该药已很少使用,故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少见,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该药仍有应用,并偶有中毒.现报道1例.

    作者:余红梅;朱大菊;黄成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一家系报告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1868年首先由Duchenne描述,故称Duchenne型,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发病率约为1/3500活男婴.Duchenne型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严重的一种亚型,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现将我们见到的一家系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清;石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环丙沙星与鱼腥草合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悉复欢(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含氟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作用机制独特,较少与其他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并且由于新型喹诺酮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特点,该类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各种感染不可少的药物,应用十分广泛.由于使用广泛,其临床不良反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与某些中药注射剂配伍后,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现报告1例.

    作者:郭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静脉丙球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重症药疹二例

    重症药疹是指皮疹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的药疹,包括重症多型红斑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此型药疹患者病情严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我们应用静脉丙球(IVIG)冲击疗法治疗2例重症药疹患儿,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海涛;樊翌明;吴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妇科急腹症80例误诊分析

    妇科急腹症临床上常见,均以下腹痛为主诉,病情复杂,极易误诊,如诊断错误、处理不当,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近6年来经手术治疗的80例术前误诊的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燕;王三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梅毒24例误诊临床分析

    近年,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及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频繁使用,使其不典型病例越来越多,误诊率也逐年上升.为了解早期梅毒误诊情况,探究误诊原因,了解TP(梅毒螺旋体)、RPR(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检查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意义,现将近年来遇到的24例早期梅毒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邵文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