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5年2期文献
  • 康宁克通A加喉上神经封闭治疗咽异感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宁克通A封闭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用康宁克通A加普鲁卡因封闭治疗85例咽异感症患者(治疗组),并与用常规药物治疗的75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5.3%,对照组有效率56.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宁克通A加普鲁卡因封闭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较优.

    作者:石尧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用于肾衰伴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病人血液透析(H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因肾功能衰竭行H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例为高危出血者,予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对照组13例为无出血者,予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患者透析中及透析后有否出血加重及透析结束时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透析器及管道凝血情况均为0级,透析中及透析后无出血加重或新的出血发生,透析结束时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高危出血病人HD中用LMWH抗凝可达到防止透析器及管道凝血的目的,减少出血危险的效果.

    作者:汪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手术结束前10 min G组(35例)静注格拉司琼3 mg,W组(35例)静注胃复安10 mg,N组(30例)静注生理盐水10 ml,观察三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G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3%,W组为40.0%,N组为73.3%.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7),G组的发生率低.结论格拉司琼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吴运斌;梁治辉;王毅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4年19例双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例行峡部全切+双侧叶次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同时作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4例分别行双侧或单侧功能性颈清扫术,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2例分别死于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结论双侧甲状腺癌如果外科治疗得当,能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梁绍诚;潘金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45例按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用高压氧超过3个疗程25例,少于3个疗程2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压氧治疗超过3个疗程25例,治愈率80.00%;少于3个疗程22例,治愈率5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增加疗程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育不孕的关系探讨

    目的了解本市不育男性和不孕女性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探讨Uu、Ct感染和不育不孕的关系.方法对145例不育男性和172例不孕女性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分析.结果不育男性组Uu、Ct阳性率为35.9%、21.4%,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的14.0%和6.0%(P<0.01或0.05),不孕女性组Uu、Ct阳性率为39.5%、24.4%, 显著高于女性对照组的16.0%和6.0%(P均<0.01).结论 Uu、Ct感染是导致不育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育不孕患者进行常规Uu、Ct检查,有利于对不育、不孕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谢德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滑脱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 23例获6个月~8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可在有效解除神经受压的基础上,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固定,椎间融合器恢复了椎间隙高度,稳定了滑脱腰椎节段,提高融合率和融合质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作者:李宁宁;肖荣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连服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0.7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8.6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及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廖继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卡介苗素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苗素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卡介苗素1 mg/次, 3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两组差异显著(χ2 =4.38,P<0.05).结论卡介苗素能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的辅助药物.

    作者:吕如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乌甲素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罗比卡因复合液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择期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单纯胆囊切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观察组):高乌甲素24 mg+0.125%罗比卡因125 mg+昂丹司琼8 mg共100 ml.B组(对照组):用芬太尼0.4 mg取代A组中的高乌甲素.手术结束后开始镇痛,PCEA参数设定:负荷剂量4 ml,持续流量2 ml/h,PCA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VAS疼痛评价和镇痛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镇痛效果确切,能够满足治疗需要,与B组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戴甫成;吕德生;杨映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分析

    目的分析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及其组织病理基础, 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对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ML进行CT检查,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2例做了延迟期扫描.结果 5例AML CT表现有特征性:病灶边界清,病灶外围有较多脂肪组织,灶中心见稍低密度软组织影.动脉期灶中心软组织均有强化表现.门脉期及延期扫描病灶有持续强化.2例CT表现不典型:病灶边界不清,脂肪组织较少,与软组织混淆分布, 病灶增强扫描均有强化, 误诊为肝癌.结论 AML大多数有典型CT表现,病灶中脂肪成分是其CT表现的特异性;不典型的AML需结合临床资料及其它影像检查方法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东;刁胜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复安联合托吡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胃复安+托吡酯口服治疗Tourette综合征(TS)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患者,予胃复安片0.5~1.0 mg/(kg·d)分3次口服,重症者可加针剂10 mg im bid,连续3天,同时服托吡酯0.5~1 mg/(kg·d),每5天加量1次,至目标量4~6 mg/(kg ·d),于治疗后分别以发作形式及YGTSS评分观察疗效.结果完全控制42例(75%),总有效率100%;YGTSS量化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胃复安联合托吡酯治疗TS起效快、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祥秀;扈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凯西莱对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对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诊断标准,且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一般治疗措施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凯西莱注射液300 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1次/日,对照组用肝泰乐注射液300 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1次/日,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血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凯西莱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王民登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期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30例

    目的总结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两组在心功能状态变化、心肌梗死扩展、梗死后心绞痛、早期心电图ST段变化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郭效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χ2=11.78,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好,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穗燕;陈锐;吴学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香砂六君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中药香砂六君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列.对照组给予香砂六君汤加味,每天1剂,复渣分2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多塞平片,每次8.3 mg,3次/d;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71 P<0.05).结论中药香砂六君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缓解消化道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成活;曾雅静;黄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9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非淋菌尿道炎患者(NGU)解脲支原体(Uu)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试剂盒对192例NGU进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8.54%(74/192).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低的是交沙霉素(5.41%)和强力霉素(8.11%),耐药率高是四环素(72.97%)、红霉素(56.76%).结论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以交沙霉素好,其次为强力霉素.

    作者:潘云;汤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直视下显微器械输卵管吻合术95例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输卵管结扎方式对术后数年再行输卵管吻合复通术(以下简称复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结扎妇女行输卵管吻合术,其中原结扎方法采用波氏法者32例,银夹法28例,抽芯包埋法35例.结果输卵管复通后,银夹法和抽芯包埋法结扎者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波氏法(P均<0.017).结论在施行输卵管结扎时,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提高术后复通的成功率,应采用银夹法、抽芯包埋方法.

    作者:刘欢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福尔利复合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福尔利和异丙酚分别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微量泵注入0.2%福尔利0.15mg/kg,B组注入0.2%异丙酚1.5mg/kg.两组孕妇入睡后于宫颈口3、9点两处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B组入睡时、手术时的SBP、MAP以及入睡时的SPO2值明显下降(P<0.01),入睡时的PECO2值明显上升(P<0.05);A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孕妇入睡、唤醒、清醒、行走能力恢复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30 min左右均能行走离院.结论福尔利复合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在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方面优于异丙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宏;唐小林;吴少林;邓艳玲;王斯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性病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BP)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将确诊的24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95例,用氯霉素混合液行前列腺内注射+口服强力霉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味;B组76例,用氯霉素混合液行前列腺内注射+口服强力霉素,C组71例,单用强力霉素口服治疗. 结果 A、B、C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4%、92.6%、47.4%和80.3%、40.8%、71.8%,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B、C组 (P均<0.017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组)CNBP,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勇平;梁庆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51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治疗组(n=5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P,对照组(n=49)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阿托品应用总量减少(P<0.01),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HP,可提高重度AOPP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有生育要求的60例壶腹部妊娠未破裂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常规镜下开窗术后输卵管管腔内置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对照组30例常规镜下开窗术后予电凝止血;两组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术,3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两组术后患者输卵管通液术的通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67,P>0.05),但输卵管造影的完整通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81,P<0.05),观察组的完整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能有效止血,促进创口愈合,保持输卵管结构、功能正常.

    作者:李建湘;马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加克氏针治疗复杂粉碎性锁骨骨折36例报告

    目的探讨一种复杂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锁骨中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与锁骨外1/3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采取切开后先钻入克氏针恢复锁骨的连续性,再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环绕固定锁骨碎骨片,二者相互补充,实现坚强的内固定.结果本组36例,术后固定牢靠,X线检查对位对线好,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优良率达91. 6%.结论对于复杂粉碎性锁骨骨折,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加克氏针联合内固定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玮;庄小强;白宇;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花烧伤膏治疗颜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花烧伤膏治疗颜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270例颜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50例采用紫花烧伤膏半暴露疗法,B组(对照组)120例采用磺胺嘧啶银冷霜(SD-Ag)半暴露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色素沉着、疤痕形成情况.结果 A组平均愈合时间、色素沉着例数、疤痕形成例数均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紫花烧伤膏治疗颜面部深Ⅱ度烧伤具有愈合快、疤痕轻、色素沉着轻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首家保;毛庆龙;杨小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善宁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善宁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首次予善宁0.1 mg配生理盐水20 ml缓慢静脉注射,随后以0.025 mg/h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射,疗程3天;对照组96例,首次予脑垂体后叶素10U缓慢静脉注射,随后以12~24U/h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射,疗程3天.结果观察组24 h内止血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8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7%(χ2=137.62,P<0.01).结论善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陆杨春;马盛优;叶允瑞;卢桂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当天即行气管切开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6例均发生肺部感染,培养出致病菌11种共89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为主,共81株,占90.01%,另8株为真菌,占9.99%.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28例,控制4例,死亡24例,死亡的24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邓峰;黄少伟;李齐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对乙肝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FIA)及生化全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514例急慢性乙肝患者的Pre-s1、乙肝两对半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 514例患者中Pre-s1阳性率为59.3%(305/514),Pre-s1阳性的乙肝患者ALT值明显高于Pre-s1阴性的乙肝患者(P<0.01).结论 Pre-s1抗原可做为判断急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及活跃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判断乙肝病情活动性和传染性.

    作者:何印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复杂髋臼骨折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结果.结果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复位情况按Judet 方法评估,解剖复位者18例,占78%.23例均有一定程度的异位骨化,其中Ⅰ度有9例,Ⅱ度有8例,Ⅲ度有6例,无一例因为严重的异位骨化影响髋关节的功能或疼痛而需要再次手术处理.按改良的d'Aubigne-Postel功能评定标准,优5例,良12例,优良率为74%.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能使复杂髋臼骨折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功能恢复较好,虽然异位骨化较普遍,但较少影响髋关节功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赵铁山;睢凤英;何晓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聚丙烯网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的治疗体会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11%[1].传统方法采用拉拢张力缝合,缺损较大者修补后复发率高.1999年12月至2004年6月我院利用聚丙烯网片施行腹壁大切口疝(疝环直径≥5cm)修补术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洪强;王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和缺损5例体会

    肝外胆管炎性狭窄,医源性胆管损伤和胆内瘘等所致的胆管狭窄和缺损的治疗,仍是胆道外科中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1].目前常用胆肠吻合进行修复,但破坏了正常胆肠通道的生理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为了尽可能保持胆道生理功能,避免肠液向胆道内返流引起的种种危害,近5年来,我科利用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和缺损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晓东;李浩;蒋剑;周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2例的体会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1],我科自2002年8月~2004年4月使用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2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光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被广泛应用于终止早孕(停经天数≤49天),我院应用于稽留流产中亦取得满意效果,现将2002年3月至2003年8月间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均为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治疗稽留流产117例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华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局封手法及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5例体会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腰腿痛中发病率较高,常见于体力劳动者.局部封闭,手法治疗及针刀剥离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尤其是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局部粘连效果较好的方法.笔者自2002年至2004年治疗观察35例;较单纯局封、手法、理疗或内服外用等,效果快、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奇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3例胆囊癌的CT诊断体会

    胆囊癌较少见[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以往术前误诊率较高,但随着CT的广泛应用,术前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收集了1998~2003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33例.结合文献[1~9]进行分析,讨论胆囊癌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周卫国;廖明壮;胡克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母儿血型不合与ABO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观察

    母儿血型不合是婴幼儿溶血病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我们在遗传优生咨询门诊病人中,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有关的产前诊断检查以外,还开展了母儿血型不合-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以供临床治疗参考,现将567例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5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病理特点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疾病,是慢性肾盂肾炎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病变常常形成突出被膜的包块,影像学上酷似肾癌和结核改变,因此,临床或肉眼检查往往误诊为肾细胞癌和结核.组织学上以出现特征性的黄色瘤细胞为主要特点.笔者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5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病理改变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余鹏飞;贺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解剖钢板治疗新鲜Pilon骨折

    Pilon骨折指高能量伤所致轴向压缩造成胫骨远端关节面损伤的爆裂性骨折,常伴有外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分离,合并严重软组织开放损伤,由于复位、固定困难,病残率高,属难治型骨折.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对28例Pilon骨折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现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罗群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索茶碱联用扎鲁司特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36例

    本文总结了小剂量多索茶碱联用扎鲁司特治疗3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资料,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金相;卢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术必泰在开放性损伤清创术中的应用

    伤口感染是各种开放性损伤常见而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伤口感染后轻则不能一期愈合,增加炎症反应和疤痕粘连程度,影响后期的功能恢复和重建;重则可导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做好清创术是处理开放性创伤的关键.我院骨科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术必泰清创163例,有选择性地对66例能够一期闭合伤口的手足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清创前、后伤口创缘细菌培养的对比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君;赵乃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迟发性视力障碍的临床分析

    近年鼻内镜鼻窦手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屡见各种围术期眶内并发症报道,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所引起的视力障碍[1].而手术后期发生视力障碍的报道少见.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收治了12例19眼术后并发视力障碍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伦;邬贤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85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主要疾病之一, 由于小儿在解剖、生理和免疫学方面的特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全相同.大约30%患儿被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脓毒血症及肠梗阻等,并使患儿失去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1].

    作者:肖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8例疗效观察

    脊柱内固定器械有很多种,其中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力学优越性和正确植入的安全性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同和接受,成为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先后应用Harrington、Dick、RF、AF等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经临床比较,AF是较理想的内固定系统;自2000年3月~2004年6月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发树;陈英桓;李玉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处理

    粘连性肠梗阻在腹部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如不能及时就诊和治疗可能转变为绞窄型肠梗阻.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1月共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32例,其中绞窄型肠梗阻42例,占粘连性肠梗阻的9.7%.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就其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徐根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非扩髓植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5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远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胆道手术麻醉的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临床上老年胆道手术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储备代偿及免疫力均有不同程度减退,临床上其胆道疾病表现、体征、病理变化常不一致,处理较为复杂,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处理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0~2003年收治的94例65岁以上胆道疾病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老年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问题.

    作者:查明;陶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小切口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208例体会

    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4年10月,对208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采用下腹横纹微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良直视输卵管吻合术76例临床体会

    输卵管绝育术因操作简单、高效和可复性高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节育措施,传统的复孕方式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吻合输卵管,但因手术成本高及时间长等原因,基层单位难以普及.我站于1996年11月5日至2004年3月30日通过改良直视吻合的方式,共施行了输卵管吻合术7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邝浩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疗效分析

    目前,静脉溶栓疗法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措施.而且溶栓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急诊收治AMI 56例,其中对25例进行紧急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显锋;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膜移植在掌骨和指骨骨折不连接的临床应用

    自1994年~2004年,我科收治掌骨和指骨骨折不连17例,其中掌、指部分骨缺损4例,采用自体髂骨移植及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谭俊良;覃同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探讨血清VEGF与肺癌患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VEGF含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为160±15.3 pg/ml,明显高于健康正常人的40±20.6 pg/ml(t=33.192,P<0.01).血清VEGF浓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已手术切除、体内无明确病灶的手术和术后随访患者的血清VEGF浓度显著低于体内有明确病灶的初治和复治患者(P<0.01).结论监测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对判断肿瘤负荷、疗效、复发转移和预后都可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林家进;曾雅静;马泽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60例肺鳞癌(高分化鳞癌40例,低分化鳞癌20例, 其中28例淋巴结转移)及部分癌旁正常肺组织(28例)中的MMP-2、TIMP-2表达情况.结果 MMP-2与TIMP-2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中,MMP-2表达阳性率为45%,在低分化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TIMP-2表达阳性率为40%,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或有淋巴结转移者 (P<0.05).结论肺鳞癌中MMP-2和TIMP-2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曾雅静;马泽粦;林放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木犀草素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内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HL-60细胞内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KC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来检测.结果木犀草素能够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内PKC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IC50为2.38 μmol/L,作用效果强于阳性对照槲皮素(IC50=2.54 μmol/L).结论木犀草素作为一种细胞内的PKC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良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乌鳢与月鳢对小鼠抗疲劳及生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乌鳢、月鳢对实验小鼠的抗疲劳和生肌作用.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设立乌鳢、月鳢及对照组三个小组,每小组10只小鼠,雌雄各半,乌鳢、月鳢组每天分别喂食自制的乌鳢、月鳢肉汤1次;对照组予普通玉米粉喂养,在喂养至第15 d、7 d和15 d分别进行抗疫劳实验(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创伤组织愈合实验(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及小鼠红细胞比容及数量测定.结果乌鳢组与月鳢组游泳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1),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红细胞比容及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乌鳢、月鳢均具有明显的延缓疲劳和促进创伤组织愈合的作用.

    作者:袁淑云;霍金平;蔡宗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方法将行LASIK术患者60例116眼,分为A组38例73眼(未配戴角膜接触镜组),B组22例43眼(戴角膜接触镜组).两组激光切削深15~150 μm,平均激光切削深度86.23±22.31 μm, 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分析切削深度与角膜内皮密度的相关性.结果①A组术前角膜内皮密度与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密度无显著性差异(t=0.329,P>0.05).②B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密度明显高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t=3.859,P<0.01).术后角膜内皮形态无明显改变.③A组角膜切削深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相关性(r=0.0321, P>0.05).结论 LASIK术后早期不引起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改变.

    作者:唐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细胞周期蛋白D与白血病

    细胞无限制的生长和分裂是肿瘤发生的基础,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有两种,一种是细胞周期正控蛋白,分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blastoma protein,pRb).

    作者:唐利亚;曹励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急性胰腺炎和药物中毒等损害,24 h之后顺序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并达到各自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据新的文献统计报道,一旦发生MODS,其病死率仍在40%~80%.因而,MOD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ODS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顺忠;李锦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非语言交流在护理中的应用概况

    临床护理工作中理想的护患关系,除依赖有效的有声语言交流外,还有一种默化作用的非语言交流,它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1],熟悉运用非语言交流,可以增加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现就近年来医学护理开展的非语言交流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马环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致肺损伤及其防护

    随着机械通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广泛应用,其负面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机械通气致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VILI)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2],指应用呼吸机过程中由于机械通气和肺部原发性病变共同作用导致的肺组织损伤.现就其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护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述.

    作者:陆青梅;林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护理概况

    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且呈稳定状态,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达39℃以上称为高热.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使机体消化功能减退,抵抗力降低,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而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1].现就其护理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吴声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国内病理学教学概况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因此,病理学的教学在现代基础医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作者:石安华;贾勇;雷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相关问题

    脑水肿是脑出血的直接后果,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甘露醇作用快,作用力强、持久,为目前控制脑水肿首选脱水剂.临床常用的为20%甘露醇,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预防脑疝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应用甘露醇时,有几个问题仍须注意,笔者就此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李荣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患者体内存在有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为特征.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

    作者:龙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门诊输液室是人群集中、流动性大的场所,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我院急诊科负责全院各科室的门诊病人的输液治疗,日输液人数约150人次.为了提高输液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从2003年起,我科实行了规范化管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黎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是集身心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为一体的新的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护理的保证.我院自1999年7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收治的52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全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从身心两个方面顺利接受化疗,减少了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李爱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注射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实施,公民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人的需求与护理服务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护理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门诊注射室每天接触病人广,疾病类型复杂,是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场所.现将门诊注射室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吕继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重度创伤患者的应急救护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杀手之一[1].随着交通、工矿业的发展和民众生活节奏加快,创伤时有发生,中重度创伤常伴有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生理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做好中重度创伤患者的早期处理,尽快得到确定性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接收各类原因引起的重症创伤患者126例,救护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在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中,保证静脉通畅是主要的抢救措施之一,这类病人行周围静脉穿刺后在烦躁时易滑脱,使用静脉留置针,能保证手术中快速输液和稳妥固定,便于体位的变动.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救治失血性休克病人1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献凤;练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衰竭早期观察和护理对策

    Guillain-Barre综合征即格林-巴利氏综合征(GBS)大约25%~30%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是GBS的主要危险[1].因此恰当的早期干预和护理,可减少其因急性呼吸衰竭造成的缺氧性损害以及全身并发症.现将我们观察治疗和护理的46例GBS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琳;张燕;扈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的手术配合与体会

    输卵管造口手术是目前不孕症手术治疗的一种手段,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少的优点,因此,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为大多数因输卵管远端阻塞继发不孕的患者所选择.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晓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修正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54例的护理

    我院五官科自1999年12月~2002年12月对5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修正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占英;刘林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对大专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护理教育像普通教育一样,由传统的知识灌注向能力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跨越.护理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促使我们的护理观念、教育观念随之发生相应的更新和转变,培养大专护生的综合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就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目前大专护生的现状,有意识地培养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方面作如下肤浅的探讨 .

    作者:潘放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与管理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贯彻管理方针,提高经济效益,以职责分工为基础,建立对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制约和协调的一系列的内部管理制度.

    作者:韦元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平时成绩综合性考核对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

    平时成绩综合性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效和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根本作用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师教学、督促学生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等[1~2].

    作者:陆克兴;潘兴寿;黄照河;吴标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致死一例

    葡萄糖酸钙用于治疗手足搐搦、皮肤粘膜过敏性疾患,以及防治慢性钙缺乏症等,临床使用未见有出现死亡的报道,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