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5年5期文献
  • 张力带和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和锁骨钩钢板两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近年来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带内固定治疗28例肩锁关节脱位和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12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费用、拔内固定费用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40例获平均16个月的随访,按karlsson疗效标准评价,张力带组优15例,良3例,差10例,优良率64.3%.锁骨钩钢板组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但张力带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住院费用、拔内固定费用方面均较锁骨钩钢板组少.结论锁骨钩钢板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特性,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仍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永生;黄贵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接受侵袭性操作,滥用抗菌药物,住院天数长,合并糖尿病并发症,高糖化血红蛋白等为2型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天数,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是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张建德;张清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刺五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4天,对照组则予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 μg,肌注,每天1次,连用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仅为52.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血糖均控制良好.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7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的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痰培养,筛出致病菌后进一步鉴定到种.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异.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不同,应重视监测.

    作者:马文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长效托宁与氯磷定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

    目的探讨长效托宁与氯磷定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在洗胃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长效托宁+氯磷定治疗32例AOPP患者(简称治疗组),并与阿托品+解磷定治疗55例AOPP患者(简称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病例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治愈率、治愈时间、抗毒药的用量及次数、反跳率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别.结果治疗组轻、中、重度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间、M样与N样症状时间、治愈时间均缩短,抗胆碱药用药量与次数减少,药物中毒、反跳、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或P<0.01).治疗组病死率、器官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效托宁与氯磷定伍用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在多方面明显优于阿托品+解磷定的传统方案.

    作者:李军;潘兴寿;林剑勇;周岐江;李兴艳;李永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伤脱位牙再植牙髓处理时机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脱位牙再植牙髓处理的佳时机.方法将35例46颗根尖孔已闭合的外伤脱位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23颗牙)和对照组(19例23颗牙)分别在再植前和再植后出现牙髓病变时处理牙髓,定期复查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再植前处理牙髓的外伤牙再植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再植后出现牙髓病变时再处理外伤牙再植总有效率的60.87%(P<0.05).结论在根尖孔闭合的脱位牙再植前即可行拔髓、根管充填,可提高外伤牙再植的成功率,若外伤牙离体的时间在半小时内,可以考虑保存外伤牙的牙髓.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采用CAF或CMF方案对60例Ⅲ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结果在CAF方案中,原发灶有效率83.3%,腋窝淋巴结有效率86.7%.CMF方案中原发灶有效率46.7%,腋窝淋巴结有效率63.3%.CAF方案化疗效果均明显好于CMF方案(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乳腺癌阳性结节,降低分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CAF方案优于CMF方案.

    作者:邱超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无手术适应证、不能耐受手术或高龄病人不愿接受手术20例肺癌患者,应用以色列的CRYO-HITTM低温冷冻手术系统在CT引导下行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术.结果本组病例均在CT定位下行氩氦刀靶向治疗,仅有3例有少量气胸、1例少量血胸,手术结束后测定CT值平均下降30~50 Hu,术后近期疗效满意,肿瘤缩小,7例胸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经皮靶向治疗肺癌是一个新的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手术安全可靠,术中尽量扩大低温冷冻范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俞峰;姜良进;张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室及腰大池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脑室和腰大池联合冲洗引流配合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入院行CT后,采用双侧脑室及腰大池穿刺置管外引流并尿激酶冲洗治疗,其中16例同时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每日脑脊液常规检查直至正常,脑室引流至脑脊液澄清,并以动态复查头颅CT确认血肿消失为标准.结果 32例患者中经CT复查无脑积水,脑室积血基本消失者29例(90.62%),发生梗阻性脑积水2例(6.25%),经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例(3.12%).31例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6例(19.35%),生活自理14例(45.16%),需要帮助10例(32.26%),卧床1例(3.23%).结论脑室及腰大池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出血可大大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东亮;彭涛;谢庆海;蒙芝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急诊手术的术式选择(附39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 C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急诊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 39例肝功能child C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39例术后出血均停止,胃底曲张静脉缝合结扎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均低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 (P<0.05),但术后静脉曲张消失与改善率低于后者 (P<0.05).结论肝功能child C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急诊手术时宜选择胃底曲张静脉缝合结扎术,作为二期手术的急救措施.

    作者:黄进放;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澳能胸腺肽益血生联合治疗白癜风6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澳能、胸腺肽、益血生联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7例,外用澳能、肌注胸腺肽、口服益血生胶囊,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效果.对照组30例,肌注转移因子、口服白癜风胶囊,疗效观察时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经两个疗程痊愈44例(65.7%),对照组经两个疗程痊愈5例(16.7%),两组痊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9.91,P<0.01.结论澳能、胸腺肽、益血生联合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康定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肺结核并肝炎病毒阳性治疗中的保肝作用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肺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病人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把220例肺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强化期均采用2HREZ方案抗痨治疗,治疗组加用GSH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肝泰乐等进行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损害和被迫中断化疗的情况.结果在强化期治疗中,治疗组出现肝损害14例(13.7%),而对照组出现肝损害34例(28.8%),由于肝损害严重而致使化疗中断的,治疗组有4例(3.9%),对照组有21例(17.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肺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病人可推行一般抗结核药物加用GSH进行保肝治疗.

    作者:林剑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微白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微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治疗前后2个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UAER总有效率95.2%,显著优于对照组(61.9%,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异常的情况下,结合中药川芎嗪治疗有助于降低微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

    作者:陈湘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目的进一步认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MDS患者确诊时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症状、体征、伴发疾病等临床资料.结果 MDS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骨髓内外铁明显增多;95%的患者发生贫血,其中85%为重度贫血;65%患者全血细胞减少;80%患者血小板减少;60%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结论 MDS为多发于老年人的难治性贫血,病态造血是诊断MDS的关键.

    作者:郭柳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宫腔镜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及骶神经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50例需要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 A组25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25例采用骶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术中HR、SpO2 及MAP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骶神经阻滞麻醉无呼吸抑制、皱眉或肢体扭动等发生,麻醉效果明显好于丙泊酚芬复合太尼静脉麻醉(P<0.05).结论骶神经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实用、简便,对患者影响较小.

    作者: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性激素含量对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性激素含量对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72例和绝经后正常对照组妇女25例的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含量.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E2皆低于对照组(P<0.01),T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E2、T对脑梗死的贡献率分别为67.1%和32.9%.结论雌激素含量下降、雄性激素含量升高是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雌激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黄富生;郑德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福菌素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为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福菌素0.3 mg静滴,每天1次,5天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6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单纯放射治疗.照射剂量鼻咽肿瘤70~74 GY/7~7.5 W,颈部治疗量68GY,预防量50GY.结果鼻咽肿瘤在50 GY和70 GY时的消失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0%、96.7%和40.0%、80.0%,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过程中发生白细胞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0%和5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福菌素与放射治疗联合具有协同和增敏作用.

    作者:梁平;李济培;王洪乾;何晓洪;甘赞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F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由Gamma钉改良形成的PFN钉治疗2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按Charnley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27患者中,优12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达96.30%.结论在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基础上,采用PF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较好的固定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陆敏安;唐毓金;陆建东;罗群强;谢克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主要应用球囊导管,对较为复杂的病例还使用了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等栓塞材料.结果本组12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通畅,3例闭塞载瘤动脉,1例复发(6.67%).总治愈率为100%,通畅率为80.0%.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首选方法,应力争解剖治愈,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球囊及GDC等栓塞.

    作者:李国辉;李贵福;周军荣;陆秋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在AIDP呼吸肌麻痹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AIDP)呼吸肌麻痹抢救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AIDP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时,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气30分钟后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明显改善.2 h后症状基本缓解,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1), PaO2明显改善(P<0.01),PaCO2明显下降,总有效率92.85%.面罩耐受性均良好.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是抢救AIDP呼吸肌麻痹的简单、有效、易接受的治疗方法,有可能成为AIDP呼吸肌麻痹的第一线治疗.

    作者:周光焰;郑大伟;吴宗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孕产妇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应用B超羊水大垂直深度法(AFV)及羊水指数法(AFI)估测羊水量,比较分析240例羊水过少(观察组)和240例羊水正常(对照组)足月妊娠妇女的分娩情况及围产儿预后.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浑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以剖宫产尽快结束分娩能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玉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6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63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63例中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54例,声嘶2例经理疗2个月后正常;复发2例为单纯结节剜除术的腺瘤病人,再次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术治愈.结论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双侧腺叶大部份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宏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虎杖提取液对小白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虎杖提取液对小白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将经过己烯雌酚预处理的小白鼠急性处死,分段取子宫置于恒温通气麦氏浴槽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虎杖提取液,记录子宫平滑肌张力的变化和收缩频率(次/10 min).结果随着虎杖提取液浓度的增加,小白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也随之降低(P<0.05).结论虎杖提取液可以使小白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下降,频率降低.

    作者:段霞;刘莹;张坤秀;廖征泉;赵善民;何显教;晋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脉内给氧对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意义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给氧对低氧血症危重患者氧代谢的影响及患者预后.方法将入住ICU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静脉注射给氧,对照组18例单纯予常规治疗,观察静脉注射给氧前及给氧后4 h、24 h、3 d、7 d的氧利用率(O2UC),并观察患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给氧后24 h的O2UC渐下降,3 d后又逐渐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在24 h时O2UC仍持续高水平,但3 d后突然下降(P<0.01),至7 d时已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注射内给氧可在短时间内纠正难治性低氧血症,改善组织氧代谢,有效降低病死率,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覃炳军;江东新;曾晖;蔡立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通心络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通心络胶囊是吴以岭教授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通络,搜风解痉、止痛等作用[1].众多研究表明该药具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可以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1,2].本研究主要了解通心络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佘正明;张国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慢性肾盂肾炎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但复发率高,不良反应较多.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58例,取得较好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舟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膈疝15例的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膈疝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主要发生于严重的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暴力事件,是比较严重的复合伤,误诊、漏诊较多[1],病死率也相对较高.我院1980年~2004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膈疝1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若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2001年~2005年2月,我们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美菲康)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的中重度癌痛80例,取得满意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彪;黄世庆;张倬彬;梁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恙虫病并肺损害3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且常伴有肺部损害,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成人恙虫病78例,其中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恙虫病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性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的体会

    急性肠梗阻中,因结肠癌引起的梗阻占8%~21%,其中以左半结肠癌发生率高[1].我院1992年2月~2004年6月共收治老年性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16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伴糖尿病者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意味着更多的外科手术病人伴有糖尿病.这种病人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加.探讨伴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保证手术成功很有必要.现将我院1995年4月~2003年8月间对314例伴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冷开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缬沙坦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肌酐的双重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同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但作用途径不同.两者均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亦可用于保护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动物试验(糖尿病大鼠)对肾脏的保护有一定的探讨[1],但对临床用药的研究不多.我科近2年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竭,观察其对肾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进华;杜金华;丁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因病程长、过敏源常不易确定,发病无明显规律而难以彻底治愈.咪唑斯汀(Mizolastine 皿治林)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为了评价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于2003年1~12月,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并与西替利嗪作对照,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高倍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意义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诊断比较困难.我们应用超高倍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来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柳华;覃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在意外事故中,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伤科粉外敷治疗骨伤疼痛340例疗效观察

    骨伤痛是指骨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损伤与疾病引起的疼痛.它是骨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伤科粉是我科自拟方剂制成的散剂,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此剂外敷治疗骨伤疼痛340例,疗效甚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镇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出血性脑梗死19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CT及MRI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以及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HI呈现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脑梗死原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探讨HI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其进行防治,有十分重要意义.2000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经临床及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326例,其中HI 19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周龙平;覃远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老年继发性气胸31例

    胸膜粘连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复发的临床常用方法,我们自1998年以来应用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老年继发性气胸31例,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思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云克(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一种核素类新型药物.由于其独特疗效,现已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本研究主要观察云克治疗RA的疗效.

    作者:韦令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胰尾肿瘤17例CT分析

    随着医疗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螺旋CT的投入应用,为胰尾肿瘤的准确定位与定性提供了更直观、安全和有效的检查方法.本组收集17例胰尾肿瘤的临床相关资料,对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作者:廖明壮;黎志文;韦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附115例报告)

    带锁髓内钉是国际上十余年来骨折固定技术的三大进展之一.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弹性固定,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1年元月至2005年元月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1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常因胆囊结石嵌顿胆囊颈部,引起胆囊炎症水肿、化脓、坏疽及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若不及时处理其预后不佳.我院1997年4月至2004年2月经手术治疗39例60岁以上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伍海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胃粘膜pH、胃粘膜PCO2的变化

    目的研究低温体外循环(CPB)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胃粘膜pH(pHi)和胃粘膜PCO2(PiCO2)的变化.方法 1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别于CPB转机前(T1)、转机30 min(T2)、循环恢复后15 min(T3)、停机前(T4)、停机60 min(T5)、术后6h(T6)测定PaCO2和PiCO2 ,计算pHi.结果与T1比较,T3、T4、T5时间点PiCO2明显增高,pHi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存在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胃粘膜产生CO2增加.pHi 和 PiCO2能反映CPB期间存在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

    作者:邵兵;刘琴湘;郭训;刘玉妍;赖朝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TNF-α与IL-1β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和IL-1β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TNF-α和IL-1β在抗结核治疗前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经抗结核治疗50 d后TNF-α无显著变化,而 IL-1β经抗结核治疗30 d后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在抗结核治疗前TNF-α与IL-1β呈正相关.结论 TNF-α与IL-1β可能协同参与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过程,IL-1β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结脑病情及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作者:黄建敏;黄瑞雅;李雪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奈福泮用于前列腺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奈福泮用于男性前列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81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7),奈福泮组(Ⅰ组)、奈福泮+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组(Ⅲ组), 镇痛药液为;Ⅰ组奈福泮0.4 mg·ml-1,Ⅱ组奈福泮0.4 mg·ml-1+芬太尼2 μg·ml-1,Ⅲ组芬太尼5 μg·ml-1.镇痛持续输注剂量为3 ml·h-1, 追加剂量为1 ml,锁定时间为15 min.PCIA静脉维持时间3天,观察病人镇痛效果(采用AVS评分)、镇静评分(用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评分术后各时段3组间比较相似(P>0.05). SS (sedatin score) 评分:术后24、48 h Ⅱ、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恶心发生率Ⅱ、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P<0.01),Ⅲ组呕吐发生频率多于Ⅰ组(P<0.05).结论奈福泮用于男性前列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黄锦益;黄凤形;唐任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图像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灰阶超声图像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2例经手术或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所示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87个结节的灰阶超声强度与癌结节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癌结节直径<5 cm者超声图像表现以低回声和高回声为主.癌结节直径≥5 cm者其超声图像表现以混合回声和低回声为主(P<0.01).癌细胞高分化者其超声图像表现以低回声为主,中分化者回声呈多样性;低分化者以低回声和混合回声为主(P<0.01).而癌结节大小与其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测灰阶超声回声强度与肝癌结节的大小和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崔翠新;钟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氧液对心肺脑复苏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氧液静脉给药对肺心病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氧液静脉给药对26例心跳呼吸停止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的患者(观察组),与既往无高氧液静脉给药的35例心跳呼吸停止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复苏成功率及预后比较;结果观察组Ⅲ级和Ⅳ级复苏成功后生存11例,正常生活自理5例;对照组Ⅲ级和Ⅳ级复苏成功后生存4例,正常生活自理2例.两组Ⅲ级和Ⅳ级复苏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高氧液能提高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可提高Ⅲ、Ⅳ级复苏的生存率.

    作者:罗维贵;许杰;许建国;黄达;韦柳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舌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9例舌鳞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 59例舌鳞癌原发灶均有MMP-9蛋白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增加呈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Ⅱ与Ⅲ~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原发灶MMP-9表达强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P<0.001). 结论舌鳞癌原发灶中MMP-9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标.

    作者:姚金光;邝晓聪;温冠媚;李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ICC插管与CVC插管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CVC)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优劣,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观察记录PICC患者59例和CVC患者52例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9 %,CVC组为98.1%,P>0.05;PICC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0 min ,CVC组为21 min,P<0.01;PICC组并发症为3.4%,CVC组并发症为23.1%,P<0.01 .结论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无差异,而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ICC具有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病人痛苦时间短,满足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凤形;黄芳艳;韦桂源;黄曲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Mct)和半胱氨酸(Cys)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为一种含硫氨基酸[1],1932年由Butz及Vigneaud先发现[2].20世纪60年代,Jacobsen[3]首次观察到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早期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严重血栓.1976年Wilcken 等[4]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先提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但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随着Hcy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高Hcy血症(HHM)与心、脑、外周血管,尤其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等相关性被提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已证明Hcy是该类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5,6].本文就HHM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荣宁;周祖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近况

    气管切开术后,通气改道,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如湿化、阻挡细菌作用丧失,使下呼吸道丢失过多的水分而欠湿润,分泌物干燥不易咳出,长时间气道湿化不够,极易造成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形成硬结,致细支气管管腔阻塞而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导致细菌侵入[1].可见,气管切开病人充分的气道湿化是极其重要的.近年来,护理界同仁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素梅;谭耀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血压危象和影响高血压因素的临床研究概况

    高血压危象是临床急症和内科中常见的一组急重症,需要立即治疗,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现将高血压危象及影响血压因素等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上颌骨缺损重建研究进展

    上颌骨是面中份外形和功能的重要骨骼结构,其特殊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邻近有口腔、鼻腔、眼眶等重要结构,增加了上颌骨缺损的复杂性,不仅影响面容,还导致咀嚼、语言和吞咽等功能丧失.因此,上颌骨缺损重建,特别是全上颌骨缺损重建目前仍是一个难题.本文就上颌骨缺损修复和功能性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盆骨折诊疗技术应用现状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0%~22.1%[1],随着交通事故伤和高空坠落伤增多,较严重的骨盆骨折有增多趋势,这类创伤并发症多,死亡率可高达5%~25%[2],临床救治面临许多困难,本文就骨盆骨折分类方式、诊断方法、创伤评估应用、救治要求、外固定内固定技术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韦仕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脑损伤监护措施进展

    由于高龄初产妇和巨大胎儿的比例不断增高,产伤致新生儿颅脑损伤(包括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此类伤后病理生理过程变化复杂,脑血流灌注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及有害递质增加,常导致继发性脑损害,患儿致残、致死率很高.如何加强对新生儿颅脑损伤造成的继发性脑缺血缺氧致脑损害的干预和监护,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儿的预后,是当前医护专家值得关注的问题.新生儿颅脑损伤监护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创伤系统、氧气供应、血压恢复、颅内压监测、营养和药物等多方面.本文就供氧、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等方面的国内外监护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血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概况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经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它包括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梅毒等20多种疾病,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HBV、HCV和AIDS.我国是HBV的高发地区,HBV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8%~20%,约有1.3亿人.HCV自90年代以来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我国AIDS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AIDS病毒感染者数量已位居亚洲第2位,世界第14位[1].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时常被锐利器损伤,被损伤暴露的皮肤粘膜接触到污染的体液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随着当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蔓延,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日趋严重,职业防护不容忽视.

    作者:李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膝关节僵直功能锻炼方式的改进及护理

    膝关节僵直畸形,是由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或下肢骨折后,常因感染、手术、石膏固定等原因而引起股四头肌与周围粘连或关节内血肿机化而发生粘连造成的,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或消失.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是人工被动活动加主动锻炼,患者因疼痛剧烈难以配合,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科于2003年 6月开始采用下肢HT-C型关节功能恢复器,即持续被动运动(简称CPM)辅助功能锻炼,同时加强临床护理,与传统方法对比,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敏昭;覃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体颅骨瓣腹壁脂肪层下埋藏再植术的护理

    自体颅骨再植术具有无排异反应、美观,与原颅骨相融以及恢复病人原始生长的颅腔等优越性,方法简单,经济易行.我院自1998年2月~2005年2月对3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取下骨瓣埋于左下腹壁脂肪层下再植,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劳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胃冠状静脉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O)是经皮肤肝脏穿刺至肝内门静脉分支,选择性地进行胃冠状静脉插管,用栓塞材料闭塞血管,达到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是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1].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严重者往往有脾功能亢进,部分性脾栓塞治疗(PSE)可作为脾切除手术的替代疗法,又可保持脾脏所具有的功能[2].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我院将二者联合应用(双介入)治疗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效果满意,因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元雪;滕海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较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少[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眼眼球配合模拟训练,患者主动配合好,术中眼内压力稳定,可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合推广和应用.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04年12月,在自治区防盲医疗队的协助下,成功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共为471例(497眼)各种类型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宁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迅速有效的方法[1],换血可较快的达到消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效果,使核黄胆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我科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2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双管同步换血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梅;李玉贤;梁秋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核素153钐内照射治疗癌性骨痛的护理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治疗癌性骨痛成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姑息性止痛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除常用的化疗、放疗、激素治疗和阶梯性使用止痛药外,亲骨性的放射性核素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癌性骨痛的治疗,其中153钐-乙二胺四甲基磷酸,即153Sm-EDTMP(简称153钐),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自2001年至2004年应用该药治疗了63例恶性肿瘤多发骨转移骨痛患者,近期疗效显著,骨痛明显减轻,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黎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胰管-空肠四点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手术配合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率仍在10%左右,发生后病死率为50%.如何预防胰瘘成为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根本措施在于肿瘤切除后胰空肠吻合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技术的改进.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对22例壶腹癌、胰头癌患者采用外置插管法胰管-空肠四点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发生胰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宁冬兰;劳贤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患者的护理

    随着内镜诊断与治疗学的发展,消化道内镜术已成为目前诊断消化道疾病常用、可靠的方法,也是某些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普通胃镜检查仅在咽喉部表面麻醉下进行,病人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感[1].伴有咽喉部不适,咳嗽、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使部分患者惧怕并拒绝此项检查或复查,无痛胃镜给患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检查条件.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为105例患者提供无痛胃镜检查,笔者对使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患者的护理做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连新;黄明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肾移植已被公认为挽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由于技术日已成熟,疗效较好,已被较多的尿毒症患者接受.我院于2004年10月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前颖;黄丽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的护理配合

    静脉溶栓仍是目前国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要疗法[1],许多临床实验证实,溶栓治疗可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2].如能在第一时间内开始溶栓,可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挽救濒死心肌.我院急诊科自1998年以来开展院前静脉溶栓治疗AMI收到良好疗效,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苏伶娥;黄晓专;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成人麻疹的特征及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造成流行,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增多,这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发病的年龄推迟有关.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共诊治35例成人麻疹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月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而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问题也日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甲状腺为内分泌器官,解剖复杂、血运丰富、重要血管神经密布,术后病情多变、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良好的护理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6月护理了250例甲状腺手术(其中大部分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并对其出血、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秀宁;王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虽然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而来的感染问题也成为导致抢救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是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有限医疗资源大量消耗的泥潭[1].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ICU内医院获得性感染显得十分重要.我院于2003年9月成立综合性的ICU至今,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了对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ICU的运行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文珊;黄静;陈爱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百色市年度计划免疫黄牌警告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计划免疫黄牌警告制度是广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摸索出的一种能有效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发展的措施,按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机构人员设置、督导检查等方面量化评分,对评分不合格的县给予黄牌警告,以促进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2004年11月份,自治区卫生厅组织对百色市两个县申请黄牌脱帽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均通过评审,达到了解除黄牌警告的条件.黄牌警告制度的实施对百色市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计划免疫的成效,现对百色市2004年计划免疫黄牌警告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智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临床生化及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是检验医学的主干课程,但由于其知识体系隐晦、概念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使学生感到既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记忆,甚至不少学生对生化课产生厌倦感,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检验医学专业的信心.为此,我们在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探讨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邓益斌;唐任光;张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运用归因理论提高医护生的学习效果

    医护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种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医护生的学习效果在医学院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医护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涉及很多方面,本文仅就运用归因理论来提高医护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蔡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致尿潴留三例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1],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多见,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检查时偶被发现.有症状的患者往往因月经改变、腹块、腹痛、下腹坠胀等就医,因压迫症状尿潴留就医者并不多见.我院2003~2004年共收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庆蓉;夏华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伴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若不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1].本文通过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顽固性持续室速的抢救,旨在认识此种类型的室速,总结抢救顽固性持续室速的经验.

    作者:周先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缩窄性心包炎漏诊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农民,因反复胸闷,呼吸困难4月余,加重2周于2004年7 月22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3月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自服退热药扑热息痛片后体温正常.此后于活动时自觉胸闷,呼吸困难,伴咳嗽,干咳或咳少许白痰,偶尔盗汗.

    作者:梁凤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