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中央型电子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监测围产儿低氧的临床价值.方法 时孕晚期产妇529例,行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测定、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产时羊水情况,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 胎心监护异常82例,脐血流S/D值≥3者72例.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预后不良31例,明显高于胎监正常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两组pH值、PCO2、PO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血流S/D值≥3者有36.1%新生儿预后不良,脐血流S/D值与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低体重儿密切相关;且脐血流S/D值≥3者其pH值、PO2均小于S/D值<3者(P<0.01).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37.8%、36.1%,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高达72.4%,明显高于单项检查预测值.结论 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对于监测国产儿低氧,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欣;梁永;胡小萍;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4例经血培养确诊的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耐药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34例标本中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隐秘杆菌,而葡萄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次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50%~100%,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11株,以猪霍乱沙门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鲁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发酵菌某些种、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儿童败血症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新生儿期感染均为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肺炎链球菌是除新生儿期外的3岁以下儿童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已经不适宜作基础药物;抗革兰阳性菌可选用苯唑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抗革兰阴性菌可选用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棒酸、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
作者:张洲慧;彭珉娟;陈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100例健康男性大学生的精液及相关参数.方法 100例健康男性大学生,年龄在20~30岁之间,对其进行生殖系统体检、生殖系统感染的检查、分析精液常规和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 本组男性大学生生殖器官发育基本正常.精子密度为(66.68±18.58)×106/ml,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精子活力稍差,其中a级精子为(23.92±7.17)×106/ml,b级精子为(22.88±4.93)×106/ml.染色体检查基本正常.讨论中国健康男性大学生的精液基本正常,但精子活力稍差,可能与部分大学生吸烟、喝酒、频繁手淫或久坐所导致的前列腺炎有关.
作者:李坚勇;刘建刚;赖宁;杨华;何俊;徐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取栓术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并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1999~2008年收治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患者按照腹膜刺激征阳性和阴性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术前均由CTA三维重建和动脉造影确诊.手术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或肠切肠吻合术.术后转入外科监护室,予抗凝、全胃肠外营养.肾功能不全及脓毒血症者接受血液滤过治疗.结果 术后死亡10例,病死率58.8%,A组病死8例,B组死亡2例.A组病死率、术后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升压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液滤过时间均高于B组(P<0.05).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与肠系膜上动脉取拴术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夏洪芬;李丽娟;袁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红光治疗仪治疗寻常型天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寻常型天疱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以糖皮质激素加红光治疗仪照射,对照组17例给以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无新疱出现所需时间,糜烂面干燥所需时间,糜烂面愈合所需时间,合并皮肤粘膜感染的例数.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糜烂面干燥所需的时间及愈合所需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配合红光治疗仪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可缩短糜烂面干燥及愈合所需时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代喆;何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同期就诊的未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对照,以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功能.结果 共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40例,2或3级高血压怠者20例,对照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日常生活能力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低,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显示:收缩压与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负相关,而认知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差,且与收缩压水平直接相关.
作者:李强;杨大春;杨永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7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良好59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高危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邓发斌;郭川;孙毅川;陈淳;徐荣华;史阳;刘跃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呼吸困难对重度蜂蜇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呼吸困难,将48例重度蜂蜇伤患者分为两组(呼吸困难组,无呼吸困难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呼吸困难组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呼吸困难组(P<0.05):呼吸困难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无呼吸困难组(P<0.05).结论 呼吸困难是重度蜂蜇伤患者的独立高危险因素,一旦出现,提示患者预后不佳,病死率增高.
作者:潘险峰;孙贤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光凝治疗效果,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 对35例5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激光治疗.结果 光凝治疗后随访1年,其中23眼视力提高(39.7%),视力不变25眼(43.1%),视力下降10眼(17.2%),总有效率82.8%.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及时的光凝治疗能有效的控制DR进展,稳定视力.
作者:臧乐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将150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心脑血管病变组(病变组)80例.无心脑血管病变组(无病变组)70例.病变组包括缺血性心脏痛(IHD)患者45例,脑血管病变(CVD)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 病变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病程比无病变组明显增高(P<0.05);各亚组与无病变组的比较也有相似的趋势.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是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因素,且也是IHD和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心脑血管病变及IHD分别独立相关.结论 对于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除了年龄、高血压外,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因素.
作者:郭夕珍;黄德珍;冯盛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4月~2010年7月,61例冠心痛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55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解少强;吴远林;杨朝坤;沈长军;周洋;李泽伟;王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轻度发作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40例患几分为两组,每组20例,现察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加万托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加雾化万托林.现察用药前后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消失天数.结果 治疗1h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程明显缩短.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轻度的患儿,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对改善症状效果显著,与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效果相似,在缩短病程方面,优于加用地塞米松静滴.
作者:李艳;刘蓉;余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HALS,hand-assisuted laparoecopic surgery)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微创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31例消化道肿瘤根治患者分为两组,16例行手助腹腔镜肿瘤根治术,15例行传统开腹肿瘤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阎、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助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14.3min vs.205.8min)和切缘距肿瘤边缘(4.22cm vs.4.1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助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6ml vs.106.5ml,P<0.05),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5cm vs.22cm,P<0.01).手助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4d vs.3.27d,P<0.05).手助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0.35d vs.12.8d,P<0.05).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助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杨玉辉;杨华;李曦;雷跃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治疗鼾症的佳方法,将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应用于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进行疗效追踪分析.方法 手术治疗组37例,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非手术药物治疗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医疗装置辅助治疗.结果 手术组经手术治疗者鼾声响度在精密声级仪测定中,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34例,总有效率为91.9%,而非手术药物治疗组中鼾声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仅22例,有效率仅为42.3%,手术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咽腔气道狭窄状况,消除或减轻了睡眠打鼾,提高了睡眠质量,与非手术药物治疗相比较,手术治疗见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进;梁宾;粟红燕;张良;张季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4例瘢痕疙瘩组织及10例正常前胸皮肤组织中(Cthrc1、CD34的表达.结果 瘢痕疙瘩皮损中Cthrc1表达较其在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弱阳性表达或者不表达;瘢痕疙瘩皮损真皮乳头徽血管教较正常人真皮乳头显著增多(P<0.05);瘢痕疙瘩皮损中Cthrc1的表达水平与血管密度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MVD)均呈显著相关性(r=-0.4889,P<0.05).结论 Cthrc1在瘢痕疙瘩皮损中表达异常,高水平的Cthrc1表达可能与瘢痕疙瘩侵袭性有关,并促进真皮乳头血管形成.
作者:张丽霞;王倩;陈金;蔡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术的效果.方法 40例急诊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保留自主呼吸组,B组为控制呼吸组.观察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置镜容易程度、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B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且置镜更容易,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能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安全有效.
作者:黄振华;徐晓燕;张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133例因黄痘住院、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3株检出菌中革兰阳性菌130株,占97.3%,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总分离率的81.95%.革兰阴性菌仅3株,占总分离菌2.7%.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所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缺乏特异性.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作者:边程鹏;杨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0~2005年问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贲门周围断流术术后随访74例,5年再出血率6.8%(5/74),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病死率2.4%(2/83).行断流术的忠者,术前有胸段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与仅有腹段食管静脉曲张者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门奇断流术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是做到彻底的断流.
作者:曾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因素,寻找合理的有效救治方案.方法 对83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28例,死亡55例,病死率66.3%.服毒量、并发症、血液灌流时间等临床因素,对患者的病死率均有影响.结论 百草枯中毒病死率极高,服毒量、并发症、心肌酶谱及救治措施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尽早使用白陶土、早期行血液灌流等综合救治措施,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林荣;王家珍;刘广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外科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srthd Index指教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康进;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康复新液涂搽;对照组70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0.1%利巴韦林涂搽.局部治疗3次/d,疗程3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56%.对照组有效率60.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安全、有效.
作者:尹灿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第1d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均在9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3例,病死率11.5%.生存的23例患者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9例(45.67%),Ⅳ级6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结论 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刨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谢轩贵;张洪良;蔡德成;李鹏;周学斌;蔡毅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分析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0例、18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USA)法检测诱导痰IL-17和IL-8浓度.结果 IL-17水平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8在重度组显著升高,在轻度和中度组亦有升高趋势,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及IL-8可能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
作者:官和立;刘晓俊;高凌云;杨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探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剂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144例ASA Ⅰ或Ⅱ级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S)、实验组布托啡诺0.12mg/kg组(B1)、布托啡诺0.15mg/kg组(B2)、布托啡诺0.18mg/kg组(B3)分别于术后实施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法评价各组术前、术毕、术后2、4、24、48 h的镇痛、镇静程度、忍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B1、B2、B3三组VAS和Ramsay评分均高于S组,B1、B2、B3三组Ramsay评分差异羌统计学意义,B1组VAS评分高于B2、B3两组,B2、B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B3组高,其次是S组,B1、B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弱于舒芬太尼,不推荐单独应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镇痛治疗,0.15mg/(kg·48h)剂量的布托啡诺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上可联合应用舒芬太尼等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以达到更佳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光;严娅岚;苏丽;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儿童扁桃体剥离切除缝合术与单纯扁桃体剥离切除术术后的风险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再出血率、体温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儿童扁桃体剥离切除缝合术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发热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单纯扁桃体剥离切除术.结论 儿童扁桃体剥离切除缝合术是一种有效降低儿童扁桃体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有效控制术后出血,有效预防手术创面感染,能有效扩大咽腔的体积,有效预防再次打鼾,有效防止术后刨面与舌根的粘连,减少瘢痕形成,经济,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唐春霞;陈代波;麻宁;郭欣;仇弋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孤立性肺部小结节的价值.方法 2004年2月~2010年7月,对62例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cm)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对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 诊断恶性病变38例,其中32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2例双侧肺癌和4例肺转移癌行胸腔镜痛灶切除术;24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肺良性病变,仅行病灶切除术.良性病变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小结节,创伤小,诊断准确,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李国;王建利;陈武;黄柳桓;党玉涛;高江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结果 镇痛有效率分别为47%,67%,77%,83%,87%.E组有1例运动阻滞发生.结论 0.1%~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分娩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7月至今我院收治的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镜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患者随访3~10个月.16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好转6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膀胱刺激征;4例正治疗中.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镜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方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426例心脏患者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雏库溴铵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并间断吸入异氟醚维持.同时监测心率、有创动脉压、动态心电图、中心静脉压、体温、尿量、血糖、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维持良好的麻醉深度和心肌供耗氧平衡.结果 426例患者中除8例在停止体外循环后死亡外,其余418例麻醉平稳,术后顺利拔出气管导管,康复出院.有12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经过治疗后痊愈.结论 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选择静吸复合麻醉是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仕彬;曾洪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选择及疗效评估.方法 将42例桡骨小头骨折的患者,按Mason分型,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小头切除术等方法治疗,并评估疗效.结果 42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其疗效,保守治疗的Mason Ⅰ型骨折优良率为100%,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MasonⅡ、Ⅲ型骨折优良率83.3%,桡骨小头切除的MasonⅢ骨折优良率80%.结论 桡骨小头骨折根据Mason分型及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Mason Ⅰ型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MasonⅡ型和大多数MasonⅢ型骨折可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的MasonⅢ型骨折选择桡骨小头切除术.
作者:刘斐文;张形;王喜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减少全髋置换患者术中失血的效果.方法 将68例全髋置换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全麻诱导后采用ANH和CH;对照组麻醉后常规榆注复方乳酸钠.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尿量以及术前、术毕、术后第1、7天的Hb和Hct值.结果 实验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不同时段Hb和Hct值显著低于术前(均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NH联合CH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输血,且对Hb和Hct无显著影响.
作者:舒运兵;孙广运;蔡培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横断损伤,利用肝圆韧带一期修复的经验.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横断损伤12例患者,胆管切开整形后,利用肝圆韧带一期修复,T管支撑3~6个月后拔出.结果 本组无严重并发症,B超随访2~7年(平均3.8年)无狭窄、胆管炎、结石发生.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胆管横断损伤是一种理想、符合生理的胆管修复手术.
作者:孙昌勤;陈建勋;王和斌;范耀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丸联合丽珠胃三联对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丽珠胃三联治疗组、香砂六君子丸联合丽珠胃三联治疗组,疗程14d.疗程结束后,停药1个月复查胃镜和Hp检查,以判断溃疡愈合和Hp的根除情况.结果 丽珠胃三联治疗组Hp的根除率达69.38%,溃疡愈合率迭65.3%;香砂六君子丸联合丽珠胃三联治疗组Hp的根除率达83.05%,明显高于丽珠胃三联治疗组(P<0.05),溃疡愈合率达80.92%,明显高于丽珠胃三联治疗组(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丸能增强丽珠胃三联对胃溃疡的疗效.
作者:苏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灌流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灌流组为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组在单纯灌流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CK、CKMB、LDH、Cr水平显著下降,血清炎性因子CRP、MDA、TNF-α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以联合治疗组显著.单纯灌流组死亡16例,治愈12例;联合治疗组死亡9例,治愈20例,联合治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单纯灌流组(x2=3.944,P=0.047).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可降低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晓梅;施阳;董芸;代将;王一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婴幼儿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佳剂量.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36个月、择期行剖腹探查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麻醉方法相同,3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加生理盐水,具体Ⅰ组为1μg/kg、Ⅱ组为2μg/kg、Ⅲ组为3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输注速率为2ml/h,每次按压快充0.5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在术后4、8、16、24、48h进行镇痛和镇静评分,并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均完成了48h术后镇痛.Ⅰ组患者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Ⅰ组患者各时间点镇痛评分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各时点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各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另外两组均没有出现呼吸抑制.3组患者在镇痛期间均没有出现尿潴留及皮肤瘙痒.结论 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μg/(kg·h)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一种可行的小儿术后镇痛用药方案.
作者:阚智勇;胡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儿童眼外伤的特点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针对收治的127例儿童眼外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治疗127例,视力提高109倒.结论 儿童眼外伤伤情重,对视力的损害大,及时救治能不同程度地挽救视功能.加强家庭和社会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儿童眼外伤的关键.
作者:吴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心血管肺疾患、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单双吻合技术、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肿瘤是否侵出浆膜、肿瘤大体或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肿瘤分期的吻合口瘘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距肛缘距离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尔侃;华汉巨;李念;黄雄;皮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强的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给予强的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24周,观察指标为皮疹、血常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电解质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皮疹、血尿、蛋白尿完全缓解12例(37.5%),部分缓解16例(50%),总有效率87.5%;治疗24周后皮疹、血尿、蛋白尿完全缓解16例(50.0%),部分缓解13例(40.6%),总有效率90.6%;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强的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但病情完全缓解可能需要较长疗程.
作者:刘高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作者:刘小平;钟廷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5~10μg,1次/d,肌肉注射,连续3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利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安定加黄体酮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静脉推注安定同时肌肉注射黄体酮,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针加哌替啶针或布桂嗪针.结果 治疗组显效168例,有效3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5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6.8%.结论 黄体酮加安定治疗肾绞痛可靠、不良反应少,基层医院运用方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刘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血液透析宣2007~2009年收治的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于动静脉内瘘术(AVF)前后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分析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教(EF)及右心室内径(RVd)指标的变化.结果 AVF术后Lad、RVd、LVESd、LVED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EF水平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SV有所增加.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F可引起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房、心室腔的扩大,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
作者:孔祥裴;付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与肝功能正常患者顺阿曲库铵诱导给药的药效学.方法 选择Child-Paugh肝脏功能分级B和C级的患者(L组)和肝功能正常(C组)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各20例,诱导时给予顺阿曲库铵0.1 mg/kg(2×ED95),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两组的大阻滞程度、起效时间、T1恢复到25%和75%的时间、恢复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条件.结果 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的大阻滞程度显著下降[(85.7±13.2)%VS.(95.2±6.1)%](P<0.05),起效时间显著延长[(10.8±3.3)min VS.(7.0±2.3)min](P<0.05),两组肌松作用的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顺阿曲库铵大阻滞程度下降,起效时间延长,诱导时应增加给药剂量.
作者:邓佳;兰志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发病时间6~72h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纽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加用巴曲酶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疗效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纽,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启才;林泽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盆腔炎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A组)或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B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方案药物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B组比A组更具优势,敏感度分析证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可信.结论 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好,价格低廉.
作者:何丽;胡丽娜;罗剑儒;杨俊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d.13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5例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黄尚进;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共1036例,进行临床和肺功能诊断,并对COPD进行分级.结果 1036例患者中,共诊断出128例COPD患者,漏诊27例,误诊28例,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21.87%和21.26%.COPD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与对照组的FEVI(%)和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FEV1(%)和FEV1/FVC(%)随COPD的严重程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并且趋势性检验P<0.05.结论 肺功能检查在COPD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能帮助COPD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马真;卓宋明;刘文凤;叶春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和相关性,初步评价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测定在积液良恶性质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并了解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的相关性;对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测定在胸腹腔积液性质判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积液患者(P<0.05);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具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 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可能成为胸、腹腔积液良恶性质判断的一个有较高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礼国;曾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长春西汀2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疗程均为2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变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经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内皮素(ET)、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显著降低,并使ET/NO比值显著降低,TpA/PAI比值显著增高(P<0.05,P<0.01),而对照组在ET、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1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I-1有所改善,但观察组ET、PAI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
作者:谢多英;晏廷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膀胱部分切除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先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膀胱灌注化疗应用吡柔比星,对照组采用10-羟基喜素碱,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2年比较复发率和生存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16.67%(5/30)、93.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11/30)、70.00%(21/3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癌部分切除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具有复发率低、生存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刚;胡海峰;岐宏政;杨进;汪自力;易炜;王云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共113例.其中57例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治疗为实验组,56例腹腔镜下行切开取胚术为对照组.实验组有38例在术后6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其中30例通畅.对照组有40例在术后6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其中19例通畅.结果 腹腔镜下保守性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78.9%,切开取胚术的通畅率4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结论 腹腔镜保守治疗对希望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患者具有可行性.
作者:张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Bcl-2/Bax变化,探讨Bcl-2/Bax与细胞凋亡之间关系.方法 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24、48和72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色素C,RT-PCR技术检测Bcl-2/Bax基因.结果 2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48和72h,细胞凋亡率变化分别是(6.1±0.4)%,(1 4.2±0.4)%,(30.7±0.6)%;胞浆内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凋亡基因Bcl-2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Bax显著升高(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Bcl-2/Bax比值降低可能是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作者:曾娅莉;黄文芳;邓建军;刘华;杨永长;何静;刘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民族医药方猛老虎汤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民族医药方猛老虎汤(黑露蜂房、鳖甲、猛老虎、大黄、茵陈、胆草、木香、蛇舌草等),对照组加用大黄蔗虫丸,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雏化指标以及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治疗组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宽度、脾肿大程度较前明显变小,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民族医药方猛老虎汤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研讨.
作者:黄盛新;李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灾后2个月至2年间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使用SCL-90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量表,在汶川地震后2、8、24个月分别对震中汶川县城威州小学53名教师进行调查,同时对调查结果中老师分别采用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2个月时39.6%的教师表现为明显心理障碍,18.9%的教师有严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排序分别为强迫、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等.通过心理干预,灾后8个月,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比例为20.8%,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的比例为11.3%,2年后调查显示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8.9%,严重心理问题比例为16.9%.结论 地震后2个月,灾区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灾后8个月,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显示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灾后2年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改善不明显,提示远期干预效果不佳.
作者:谭友果;甘枝勤;刘成文;张光毅;蔡端芳;谭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断的关系.方法 涂片观察标本质量、白细胞吞噬菌及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同时采用细菌半定量12级法培养.查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惠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 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的确存在,但不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28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0.2、≥0.3的确诊率分别为76.9%、78.3%、76.1%;三者的确诊、疑诊、否诊比较,x2=-52.096,P>0.995.首次培养标本质量为A、B、C级的确诊率分别为91.7%、79.4%、63.4%;A+B级与C级1次的确诊率比较,x2=4.82,P<0.05;C级1次与C级2次(第1次为C级,第2次未必)的确诊率比较,x2=0.014,P>0.9.结论 按规定要求采集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
作者:周文;杨肇立;李俊如;李键;杨锦云;任萍;陈旭;黄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D多体素1H-MRS代谢物改变、并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1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病理证实低级16例、Ⅱ级部分区域间变呈Ⅲ级4例,高级31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常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和3D多体素135ms序列扫描.分别测定病变实质、病变周围区域的胆碱(Cho)、肌酸(Cr)、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NAA、Cho/Cr、NAA/Cr比值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素内Cho升高提示肿瘤增生活跃、NAA减低提示神经元破坏程度.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Cho/Cr、Cho/NA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体素1H-MRS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1H-MRS代谢物改变较敏感,与体素内所包含组织密切相关,在分析代谢物变化时应结合相应区域形态学改变.
作者:任静;周鹏;左佳明;刘锦;王闽;杨宇洁;陈锦秀;许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张力与碎裂电位及房颤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Ach)1mg;B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5mg;C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生理盐水共5ml.3组均于注射后行BURST刺激记录房颤诱发与否,房颠诱发时间,左房侧壁(A点)、左房后壁(B点)、左心耳(C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结果 C组房颤诱发率于注射生理盐水前后予BURST刺激无明显变化.A、B组乙酰胆碱注射后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但A、B两组房颤诱发率无显著变化.C组房颤持续时间较A组[C vs A:(7.00±2.10)svs(50.42±6.36)s,P=0.013;C vs B:(7.00±2.10)s vs(143.24±11.28)s,P<0.001]短.B组房颠持续时间长于A组[(143.24±11.28)s vs(50.42±6.36)s,P<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位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均较A、B组相应位点短.[C,A,B组:A点(2.2±0.5)s vs(37.4.±6.3)s vs(132.5±12.7)s,P<0.0001];[B点(2.2±0.5)s vs(37.2±6.3)svs(132.5±12.7)s,P<0.001];C组左心耳(C点未能记录到碎裂电位).A组碎裂电位持续时间较B组短[A点:(37.4±6.3)s vs(132.5±12.7)s,P<0.001;B点:(37.2±6.3)s vs(132.5±12.7)s,P<0.0001;C点:(35.1±6.7)s vs(130.7±13.3)s,P<0.0001].A,B组自身对照,左心耳位点较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短[A组:(37.4±6.2)svs(37.2±6.3)s vs(35.1±6.7)s,P<0.0001;B组:(132.4±12.7)s vs(132.5±12.7)s vs(130.7±13.3)s,P<0.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0.5)s vs(2.25±0.5)s,P=0.183].结论 迷走神经张力越高,越容易产生碎裂电位,则房颤持续时间愈长.
作者:葛正庆;雷森;周传堃;李珂;安闽生;李沂;杜荣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两种护理晨交班效果,改进交班模式,提高交班质量.方法 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比较两种交班模式下护士对患者信息的掌握情况、办公室和床旁交班时间的分配、各层次人员对患者信息掌握的差异.结果 新的交班模式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合理;更有利于护士掌握病区动态和危重患者情况,对当日的护理指导意义更大;同时可见,同种交班模式下各层次护士对交班信息掌握程度有差异,低年资护士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组别.结论 新的交班模式更有效提高交班质量.
作者:邓悟;马桂芬;彭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5LE)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住院接受激素治疗的SLE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出院6个月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测量和统计.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能按医生规定的用量服药,能按医嘱的用药次数服药,能按医生指导的佳时间服药,自己从不自行停用药物,自己从不随意更换药物等方面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半年内无复发,情况明显改善(P<0.01),对按医生规定的时间进行随访方面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对SLE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启蓉;钟桂书;杜文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方式,为进一步开展治疗与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都顺利完成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调查.结果 经过手术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感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得分都高于其它对照模式.结论 根据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使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勇;曾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 2007年1~2010年6月我科收住施行营状胃成形重建食管手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道准备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术后给予心理支持、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营养及饮食指导、早期活动及出院指导.结果 17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1例患者术后第6天发生胸胃瘘并右侧胸腔积液,患者及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 做好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云清;周丽华;高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导致骨折等不良后果的事件常常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产生矛盾.根据2年来我院发生的患者跌倒的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门诊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与住院部患者相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手术费用、花费时间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应用门诊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并发症与住院部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和花费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针对门诊患者,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裴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7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LPHP)微创内固定手术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术中观察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结果 4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问3~34个月,平均13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27例、良16例、中4例,优良率91.49%.结论 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肢损伤小,本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有效预防了手术前后并发症,大限度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天数,患肢功能优良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莉;侯玉清;谭舒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发现右侧腋窝包块1周人院,查体:右侧腋窝扪及包块,质中,边界清,可活动.超声所见:右侧腋窝皮下0.1cm查见大小约1.9cm×1.2cm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呈椭圆形,其周边可见少许中等回声,与正常乳腺回声相近.多普勒检测:包块内可见少量点状血流.双侧乳腺及左侧腋窝未见确切异常声像.经手术证实为副乳纤维腺瘤.
作者:刘薇;张乃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皮肤撕脱伤是由于车轮或转动的机器产生的外力作用下致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浅面或深面强行剥脱,且常合并有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这是创伤外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若处理不当,常造成躯体伤残.
作者:张祥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导致mRNA降解或翻译受到抑制,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作者:赵爱华;曾泉;李亚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癫痫患者进行间歇期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并与脑CT、EEG、皮质脑电图(ECoG)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PECT阳性率高(82.25%),EEG和CT分别为67.74%和53.27%.SPECT能准确定位癫痫灶,与埋藏式ECoG手术中ECOG标侧结果及手术病检结果的符合率达93.33%.结论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优于CT和EEG;但SPECT所示异常部位并非都是致痫灶,应与EEG、CT、ECoG、MRI及临床结合分析,提高其定位准确性.
作者:阿不都热合满;买买提江;杨小丰;张云;冯希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低氧不适应.脑低氧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有时甚至昏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严重型之一.
作者:沈进军;罗虹;贺晓武;张孝才;彭绍君;李传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子宫粘膜下肌瘤的67例患者进行2D-TVS、2D-SIS及官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67例患者中,检出粘膜下肌瘤48例,非肌瘤19例(其中内膜息肉16例,宫腔内机化血凝块2例,内膜癌1例).2D-TVS时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73.6%,准确性83.5%;2D-SIS对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7.9%,特异性89.4%,准确性95.5%.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作者:周业英;廖林;杨家翔;赵婧;项莉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活体31P MR波谱(31P MRS)在骨炎症性病变中的代谢特征.方法 对32例健康志愿者、26例骨及软组织炎症分别行常规X线、MRI与31P MRS检查,测定波谱中各代谢产物的峰下面积,计算各代谢产物间的比值.统计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炎症组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炎症组PDE/β-ATP(2.25±0.39)、Pi/β-ATP(1.52±0.47)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PME/β-ATP(0.18±0.11)值不高;对照组低能磷酸盐(LEP)/总31P代谢物(T31P)(0.10±0.02)、PCr/T31P(0.45±0.03)、ATP/T31P(0.45±0.03)与炎症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组织中PDE和Pi的升高,并不伴PME升高的31P MR波谱代谢特征对骨及软组织病变的初步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MRS技术与常规X线、MRI相结合,将有助于临床对骨炎症性病变的鉴别.
作者:关静;杜飞舟;王开祥;顾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胸片X线的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55例高原肺水肿胸片X线的特点和诊断,探讨其X线征象及价值.结果 本组55例行胸片X线诊断为高原肺水肿,X线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及片状、云絮状模糊阴影,右侧常较左侧为重.结论 高原肺水肿胸片X线有特定的影像特点,可以用来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张孝才;罗虹;贺晓武;沈进军;李传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氯胺酮麻醉和丙泊酚-异氟醚复合麻醉用于上海白猪腹腔胃转流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上海白猪20只,体重45~52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A组采用丙泊酚-异氟醚复合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T1(气腹前5min)、T2(气腹开始后5min)、T3(气腹开始后1h)、T4(气腹结束后5min)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麻醉复苏情况.结果 两组在T1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T2、T3和T4时,B组的HR和MAP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在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的睁眼恢复时间却较A组显著延长(P<0.05).B组气道分泌物较多,而A组较少.结论 丙泊酚-异氟醚复合麻醉和氯胺酮麻醉均可用于上海白猪的腹腔镜胃转流术,但丙泊酚-异氟醚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复苏安全迅速.
作者:汪海洋;辜敏;李军;巩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VEGFR-3、LYVE-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选择较为可靠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VECFR-3和LYVE-1在53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D)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与公认的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作比较,评价VEGFR-3和LYVE-1两种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CD34和VEGFR-3阳性脉管密度具有相关性(r=0.387,P=0.003);而LYVE-1与CD34阳性管教不相关(r=-0.181,P=0.232),表明VEGFR-3阳性管多数是血管,LY-VE-1阳性管多数是淋巴管而极少数是血管,提示LYVE-1是较为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结论 LYVE-1是较为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肿瘤瘤周淋巴管生成可能促进了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作者:刘勇;杨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尿清蛋白排泄量分为4组:单纯糖尿病组、极微量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大量清白蛋白尿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BUN)、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各组问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尿微量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脂联素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万莉;许颖;吴民泸;陈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患者尿CK20 mRNA,为TCCB早期诊断、预后及复发的评估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60例TCCB患者、20例泌尿系非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尿CK20 mRNA袁达,同时做尿细胞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TCCB患者中定量法检出率85%(51/60),高于尿细胞学检出率46.7%(28/60),两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CB组CK20表达(Mean 27712.57copies/μl)远大于泌尿系非肿瘤组(Mean 74.45 copies/μl)和健康志愿者组(Mean 8.47 copies/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CB组按G1、G2、G3分级CK20表达分别为(Mean 21680.11、30985.45、35716.00 copies/μl),G1和G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Tis/Ta、T1-2、T3-4分期CK20表达为(Mean 20671.78、29212.78、35585.30 copies/μl),Tis/Ta和T1-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20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和治疗前后状态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尿CK20 mRNA定量检测有望用于临床TCCB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并有助于TCCB分期、分级的诊断.
作者:郭斌;谢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橘红痰咳颗粒中柚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Shim-pack ODS(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4∶6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结果 在64~640ng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RSD=1.76%(n=9).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适合于橘红痰咳颗粒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小华;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汉市近年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 制定统一的KD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家综合医院联合调查,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住院的360例KD初诊患儿进行登记调查.结果 ①KD 360例,男:女为1.54∶1;②~6月为发病高峰,10~12月发病数低;③年龄8个月~11岁;④超声心动图检查360例,冠脉并发症病例共90例(25.01%),1岁以下冠脉后遗症发生率高;⑤城市241例,城郊123例,农村16例;⑥一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率为90.62%.结论 KD在广汉地区是儿童较常见疾病,城市发病较农村高,发病季节主要在4~6月,3岁以下年龄为发病高峰,年龄越小,越易发生冠状动脉后遗症.提示KD为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提高广大基层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陈长英;陈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呼吸科住院惠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2010年8月~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住院的395例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分析二者问关系.结果 395例患者中,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9.0%和47.3%;老年组(≥6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60岁),分别为57.0%和34.1%(P<0.01);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较无营养风险者明显延长,分别为(10.0±5.0)d和(13.4±10.0)d(P<0.01);因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入院的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其中重症肺炎为大;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仅为29.4%,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7.7%.结论 呼吸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医务人员对营养支持的使用不尽充分合理.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能较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合临床,指导营养支持的合理使用.
作者:夏进;梁宗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