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使护理大专及本科生今后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提高护理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思维与技巧,培养科学的管理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面对医疗环境新形势下护患关系的变化,如何提高护理管理学教学质量,我们做了很多改革与尝试,现将我们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夏拥军;王淑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实验教学是高等中医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是科学创造与发明的摇篮,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主阵地[1];中医药实验教学一直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制约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目标,需要切实做好实验室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不断探索中医药实验室的开放运行机制是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教学、科研功能的主要途径.
作者:兰卫;郭玉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重要的阶段,既是医学生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学习过程,也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师的重要环节.实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1].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纠纷管珲条例等政策的出台,以及面临择业困境,医学教育尤其临床实习阶段遇到前所末有的阻力.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临床实习对妇产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近年来,临床实习面临着诸多困难,临床技能训练机会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妇产科学表现的尤为突出,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提高妇产科临床实习质量成为必须.
作者:古丽娜·阿巴拜克力;万晓慧;丁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和田地区防控小儿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和田市、墨玉县、喀尔塞乡及昆其村随机抽取4所小学,7~14岁儿童共3 540名,在学生中开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测试.结果:3 540名儿童中,阳性者249人,阳性率为7.03%;不同性别组、年龄组、民族组及区域组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卡痕组之间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卡痕者的试验阳性率高于有卡痕者.结论:PPD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检结核感染及肺结核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古丽鲜·艾斯卡尔;张卫平;韩文;董菊;多力坤·木扎帕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时期小儿不典型结核病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生诊断不典型结核病识别能力.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结核菌素试验(PPD)、影像学检查法、外周淋巴结病理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特征的小儿肺结核21例(占18%);以大叶性肺炎为特征的小儿肺结核43例占(38%);以单侧胸水为特征的结核性胸膜炎10例占(8%);以颈淋巴结炎为特征淋巴结核12例(占10%);以颌下囊肿为特征的淋巴结核6例占(5%);以哮喘为特征肺结核9例占(8%);以精神病为特征结核性脑膜炎8例占(7%);以白内障为首发特征结核性脑膜炎3例(占2%).结论:新时期小儿结核病以不典型特征出现,诊断主要靠临床综合指标及对此病的高度警觉性,并动态追踪关键因素.必要时治疗性诊断.
作者:张卫平;张红;古丽鲜.艾斯卡尔;多力坤·木扎帕;罗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危害小儿健康的严重疾病.由于结核杆菌(bacillus tuberculosis)阳性是确诊小儿肺结核的金标准,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至关重要,并且能提供药敏结果,因此强调常规进行细菌学检查.
作者:布力布丽·巴哈提;张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卡介苗接种致结核性淋巴结炎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生识别此病临床诊断能力.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结核菌素试验(PPD)、影像学检查法、外周淋巴结病理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卡介苗接种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者15例(占29%).卡疤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并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19例(占37%).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卡疤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17例(占33%).PPD试验43例呈+++阳性反应,8例呈++++阳性反应.17例淋巴结病理活检,8例显示结核肉芽肿病变,9例显示干酪样坏死病变.34例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有郎罕斯细胞浸润.结论:卡介苗接种时应充分溶解摇匀菌液,避免过量过深注射,一旦发生结核性淋巴结炎,>2 cm以上需抗痨治疗,>4 cm以上应寻求外科切除治疗.
作者:张卫平;韩文;董菊;多力坤·木扎帕;罗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外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肺外结核病的诊断率,降低肺外结核病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确诊的213例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结果:肺外结核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农村患儿所占比例较大(68.5%).农村儿童患肺外结核病的风险是城镇儿童的2.131倍.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60.6%);影像学检查是揭示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血沉可作为诊断参考依据;病理学、病原学和诊断性抗痨治疗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农村仍然是肺外结核病的高发区.肺外结核诊断过程中病原学和血清学阳性率都很低,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采取综合性诊断措施,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徐文付;张卫平;张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肺梗塞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呼吸科急危重症之一,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具有特异性,误诊、漏诊较多,且病死率高.提高肺梗塞的诊断意识和掌握肺梗塞诊断技术是早期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3例肺梗塞患者的资料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蔡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EDTA-K2抗凝血时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及动态观察.EDTA-K2做为抗凝剂又确有促使或诱导导致血小板发生凝集,从而导敛血小板计数假性低下的问题也偶有出现.在<诊断学>教科书上及国外出版的血液学检验书籍中都有简要说明,国外的有关文献报道也很多,而在国内检验书籍中和文献中却很少提到,值得引起检验界同行的重视.
作者:顾挺;苏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痛性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唾液腺亦可累及.本文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138例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阿依吐拉·买买亚;古力达丽哈·波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经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因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胆胰疾病中的治疗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现就我科2007年3月~2008年12月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胆总管良性病变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新文;王隽;古丽米热·艾海提;郭勇;阿不力克木·克然木;许爱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人眼结膜羊狂蝇幼虫病是羊狂蝇幼虫侵染眼结膜引起的疾患.羊狂蝇属有缝群有瓣类狂蝇总科狂蝇科狂蝇属.羊狂蝇幼虫是羊鼻孔、眼的常见寄生虫,可侵入鼻腔,在鼻腔中生长,羊为正常宿主,偶尔感染人.
作者:林国跃;虞彬;张和平;郭继华;甘强;白冰;杜晓璐;王秋慧;王萍;罗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牛带绦虫在新疆感染率较高达1.810%[1].所以带绦虫卵(牛带绦虫卵与猪带绦虫的虫卵不易区别,故统称带绦虫卯.有学者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证实牛带绦虫卵的卵壳结构与猪带绦虫卵结构基本相同.[2]是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标本,但用常规固定液封制的带绦虫卵教学片,用不了多久就发生大量虫卵卵壳(胚膜)断裂破碎现象,无法观察虫卵实际形态,影响教学效果.以全该实验现在学生只能现做滴片观察,即费时又浪费实验材料.
作者:迪力拜尔·马合木提;田为真;吴小川;向志伟;王丹;陈建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困难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中常遇到的问题,是麻醉意外造成脑损伤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其死亡病例数约占麻醉死亡病例总数的30%[1].本文总结我院2005~2007年各类困难气管插管的经验,为临床麻醉提供借鉴.
作者:张冰;刘亚华;钟唯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VITROS 250是检验市场的干化学系列产品之一.仪器操作简便,无污染,利于环保.由于试剂采用特定的反应区域层,确保更准确的试验结果,特别是在急诊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我院于2005年1月购入干式生化分析仪VITROS250并投入使用,至2009年已使用4年多时间,现将在日常工作中对仪器的使用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李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2002年5月~2008年5月我院心外科共收治了15例心脏外伤的患者,除3例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勇;木拉提·米吉提;兰智新;李永军;迪力夏提·马木提;何志杰;于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具有反复急性加重的特点,易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规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重症患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
作者:哈斯也提·司马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的手术方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有腹部无疤痕、伤口疼痛轻、体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11月成功开展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玫廷;刘丽英;范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腔镜手术做为微创性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手术开腹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妇科疾病领域的治疗和检查,改变着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格局,腹腔镜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创伤及其带米躯体和精神上的影响.其需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后形成气腹再行手术及检查.在关注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的同时,尤应注意其麻醉后的护理问题,常见的全麻术后并发症就是咽部不适、咳嗽,而加强全麻术后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对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妇科在2006年3月~2007年5月期间应用腹腔镜手术实施全麻治疗妇科疾患病人的护理干预介绍如下.
作者:彭俊英;付丽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于老年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它是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利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进行缝合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1].以往传统手术不但具有时间长、创伤大的缺点,而且患者均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老年双侧腹股沟疝30例,一次麻醉下行双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晓华;陈瑛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其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高、皮肤潮红、站立时疼痛加重,严重的可发生肢体坏死和肺栓塞.本文7例均发生在宫颈癌放疗后,经积极治疗现已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静;付路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新疆这样缺碘的地区,以女性多见,相当多的一部分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颈部开放手术常留搬痕,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1].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的甲状腺手术方式,其在治愈疾病的基础上,使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获得美观,微创的手术效果[2].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院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106例,现将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龚艳;崔莉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胃癌病人由于易出血和摄食减少,因而多伴有营养不良,其发生率高达70%~80%[1],加之围于术期不能正常进食及手术造成的创伤和应激又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2].这样不仅减缓了患者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影响预后,因此胃癌根治术后有效地营养支持,对胃癌病人有着积极意义.早期肠内营养在临床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我们对胃癌根治术后的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丽;王喆;简红云;姚桂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结肠水疗法是通过仪器控制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将经过过滤、消毒的温水注入肠道,对整个肠道进行分段清洗,帮助患者清除结肠粪便残渣,作用于整个结肠,达到结肠完全清洁的一种治疗和保健方法.在护理上怎样配合开展患者健康教育,以保证患者积极协作成为护上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应用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对接受结肠水疗法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宣教,使患者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取得满意的效果.我科从2005年4月开始采用JS-308D结肠透析机,临床观察患者15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丽艳·阿合麦提;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olothelial cells,VEC)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大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它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受损后的VEC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与这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文章对引起VEC损伤的多种机制机制进行回顾,探讨VEC的修复机制,进而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已损伤的VEC,并改善血管疾病的愈后.
作者:刘静;张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21世纪外科发展的趋势是使外科手术微创化[1],而腹腔镜外科技术是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7年Mouret首次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以来,腹腔镜外科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起来,腹腔镜的应用也逐渐扩大到胃肠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文杰;王喜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口服盐酸莫西沙星4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头孢曲松钠0.25 g肌注,每日1次,希舒美0.5 g口服,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口服治疗轻型急性盆腔炎临床治愈率高达92%,无临床失败病例,42 d回访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临床治愈率80%,1例临床失败病例,42 d回访3例复发.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轻.结论:盐峻莫西沙星临床用药方便,疗效好,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炜;丁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用ATB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结果:3年间共检出病原菌534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5.7%)、肺炎克雷伯菌(29.2%)、铜绿假单胞菌(25.1%).ES-BLs的检出率由2006年的23.8%上升到2008年的37.9%.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100%),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多粘菌素E(92.4%)和阿米卡星(78.6%).结论: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关注致病菌分离及耐约性变化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马君玲;马玲;马唯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一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引起心血管意外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在2级以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术后疼痛处理效果不好、冠心病患者合并肥胖对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在2级以上是行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心功能在2级以上,术后出现心血管意外风险增加,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并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吴宇红;郭念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腰麻,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善的影响.方法:拟在腰麻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50例,随机分为重比重市比卡因5 mg复合苏芬太尼5μg试验组(S组,n=25)以及单纯重比重布比卡因7.5 mg对照组(C组,n=25),观察两组病人腰麻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神经阻滞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均可产生可靠的麻醉效果,低血压需要麻黄素干预的病人例数S组显著少于C组.结论:小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5 mg复合苏芬太尼5 μg能够为老年髋关节置换于术病人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时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和缩血管药物的使用.
作者:王志红;吴昌会;徐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种困难气道预测方法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气管插管困难预测中的价值.方法:92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应用CT行上气道扫描、Mallampati分级以及CM联合评估表进行困难气道预测.以实际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发生插管困难作为金标准.计算3种预测系统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全组92例患者,困难气道发生7例.用CT进行预测的敏感度高于Mallampati困难气道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allampati困难气道分级的特异度高于CT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M联合评估的敏感度与CT预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特异度与Mallampati困难气道分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联合评估在敏感度上与CT预测相近,在特异度上与Mallampati分级近似,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达到较好的水平.
作者:于婵娟;姜晓阳;蒋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病变的肱动脉内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已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共78例,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情况将本组病人分为3组:(1)单支病变组;(2)双支病变组;(3)3支以上病变组.单纯高血压组有高血压但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或狭窄<50%,共42例.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内径加压后30、60 s的内径值.结果:加压后30、60s的内径值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相关.加压后30 s冠心病的危险分层中的单支、双支、多支病变均有相关性(P<0.05).冠心病组组内比较:肱动脉三种状态下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吸烟三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肱动脉三种状态下的平均血流速度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增加,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的危险性亦增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越重其吸烟级别、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值越大,高密度脂蛋白越低;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方法能在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有所帮助.
作者:谢伟;徐新娟;刘俊明;黄文军;窦清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对化疗的耐受性,探讨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年龄≥70岁的晚期NSCLC(Ⅱb-Ⅳ期)患者82例,单药化疗组有23例,联合化疗组有59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生存情况及对化疗的耐受性.结果:联合化疗组与单约化疗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35.6%和13.0%(P=0.044);但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4.6%和73.9%(P=0.951);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1.60个月和9.43月(P=0.10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0%和34.0%(P=0.129).3~4度化疗副反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全组患者均未观察到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对于体能较好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推荐单药化疗.含铂双药方案与单药方案相比,虽然有效率明显提高,但在生存期方面并无优势,且联合方案毒性大于单药.
作者:曲颜丽;周宁;王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初步探讨预防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和宫颈粘连的方法.方法:针对256例人工流产术后仪使用消炎药或使用消炎药加用止血颗粒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人流术后仅使用消炎药或使用消炎药加用止血颗粒,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处理后前者闭经和宫颈粘连的人明显少于后者.结论:人流术后尽量不用止血药,适当选用消炎药和止血颗粒呆预防闭经和宫颈粘连.
作者:古丽娜孜·米吉提;妮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价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47例胸部外伤患者,对疑似肋骨骨折患者选择性进行DR双能量减影胸部正位及肋骨斜位X线检查,分别获得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和骨骼影像.结果:本组47例患者共摄取DES(双能量减影)片141幅,肋骨骨折19例,其中膈上肋骨骨折11例,膈下肋骨骨折8例,单侧肋骨骨折18例,双侧肋骨骨折1例,正常28例.结论:DR双能量减影骨骼影像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明显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应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可疑胸部外伤性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应川价值,可提高胸部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曾群力;周晓珊;张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穿刺活检标本作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30例前列腺腺癌标本中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常,浸润等病理改变,P504S表达阳性,CK5、P63、CK34βE12表达阴性.结论:B超引导下多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可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张兴义;柴小兰;黄金星;谢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总结Ⅰ、Ⅱ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癌施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缘坏死6例(13.04%),皮下积液4例(8.7%),上肢淋巴性水肿1例(2.1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2.17%),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3年生存率81%,5年生存率62%.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术中应规范操作和正确处理,应对胸大肌血液供应血管及支配其运动的神经加强保护,以提高病人术后生仔质量.术后早期化疗、放疗及综合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疗效和生存率.
作者:尹卫东;雒平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新疆紫草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防治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模型组、新疆紫草高剂量组(16%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中剂量组(8%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低剂量组(4%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每组连续灌胃10 d,第11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免疫器官重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MTT法)及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溶血空斑实验).结果:同模型组比较,新疆紫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鼠免疫器官重量,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溶血空斑数.结论:新疆紫草埘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预防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功能部有上调作用.
作者:梅拉·哈万;单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预测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以期对外科术前评估以及手术风险预测评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7年住院维吾尔族食管癌手术患者共142例.通过改良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例数,并与实际例数进行比较,并根据Copeland方程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R).并发症发病率的预测=lq[R/(1-R)]=-5.91+(0.16×12项生理学评分)+(0.19×6项于术严重性评分).结果:共有9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组生理学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改良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人数为86例,实际并发症人数为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OSSUM评分能较好地预测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根据评分结果加强术后监测和器官支持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晓文;庞作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硬化件血管瘤(SHL)的价值.方法: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L的CT表现,3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病变呈球形1例,卵圆形、不规则形1例,肿瘤长径平均约3.1 cm.平扫1例密度均匀,2例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1例明显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的花斑样强化.结论:肺内边缘光整的球形,卵圆形密度均匀结节灶,呈花斑样强化是SHL的较典型征象.
作者:周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化疗后再行放疗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原因.方法:调查分析503例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后再行放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后再行放疗患者503例中有52例发生DVT.随着手术后时间的推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人数增加.年龄及长时间的卧床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视,及早采取防护措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金华;李廷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D)的关系.方法:将门诊和住院的212例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为研究对象,测量踝臂指数(ABI),ABI<0.9诊断为PAD.将研究对象分为PAD组48例,非PAD组164例,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AD组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50.12±105.84)μmol/L,明显高于非PAD组(332.27±100.4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外周动脉疾病有关.
作者:刘继文;董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尿道肉阜环切加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治疗尿道肉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2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的13例女性尿道肉阜患者采用尿道肉阜环切加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治愈,于术时间15~30 min,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11例,随访时间3~15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尿道肉阜环切加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治疗尿道肉阜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肉阜较大及尿道-阴道间距过短者可考虑应用该手术治疗.
作者:贺家勇;张华彬;宋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恰麻古尔(Qamgur)提取物平喘止咳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右耳二甲苯敛炎法、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等容积混合液致豚鼠哮喘法和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法进行实验.结果:恰麻古尔提取物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廓肿胀,减少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使豚鼠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气管解痉百分率增高.结论:恰麻古尔提取物具有抗炎、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作者:张涛;田为真;米世伟;海丽茜·陶尔大洪;周芳;冉学琼;杨辉;武正宁;陈青立;姚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生存率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88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原发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治疗方式、T分期(肠壁浸润深度),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等临床因素,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SPSS 13.0统汁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原发灶大小,T分期、N分期等为预后影响因素(按α=0.1水平),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仅治疗方式、T分期为影响结直肠痛肝转移预后的重要因素.所有病例总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6%、12.9%、0%.单纯外科治疗组(31.8%)、综合治疗组(45.5%)及单纯辅助治疗组(9.1%)与未治组(13.6%)比较,1年、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综合治疗方式为结盲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T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T分期越大,预后越差.
作者:艾克热木·玉苏甫;帕尔哈提·沙依木;王海江;拜里克孜·胡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免疫组化结果.方法:收集我院1995~2005年于术切除的胃肠道非上皮性肿瘤存档的36份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来源的肿瘤CD117和CD34阴性,间质瘤是Desmin和Actin阳性反应以外CD117、CD34均为阳性表达,神经来源的肿瘤NSE和S-100均阳性表达.结论: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间质瘤的生物学特点与胃肠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免疫组化常表达CD117、CD34.
作者: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提;包辉;木哈拜提·玉苏甫;龚晓瑾;曲利明;张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手术后并发涎腺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科2001年3月至2007年7月手术治疗腮腺肿瘤2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患者术后并发腮腺涎腺瘘66例(占25%),经过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腮腺肿瘤术后并发涎腺瘘是可以预防的,出现后通过积极处理可以治愈.
作者:耿中利;任光辉;马斌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对33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或膀胱尿道造影确诊,均为稳定性膀胱,无膀胱出口梗阻.确诊后行TVT-O手术疗.结果:30例患者术后拔尿管后尿失禁症状消失,随访6~24个月无复发,2例出现排尿困难,行尿道扩张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口服舍尼亭后好转.结论:TVT-O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晨;古力米热·肉孜;张洁祥;张正彪;林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初始视力对青少年远期视力变化及真性近视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1987年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地区第1、2、5、6、11小学三年级共1 149名学生的初始视力,排除先天弱视、斜视及遗传因素造成的视力不良原因.共有1 142名学生视力检查结果列入观察目标(其中269名视力不良,873名视力正常).2007年对观察目标学生进行视力追踪.结果:总追踪率55.96%,其中视力不良追踪率87.7%,视力正常追踪率46.6%.初始视力不良组,20年后追踪不仅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初始视力止常组,而且视力不良组发生真性近视的概率是视力正常组的5.12倍(视力不良率组69.1%,视力正常组13.5%,P<0.01).结论:初始视力不良的学生,远期发生真性近视率显著增加,初始视力不良是青少年发生真性近视的易患因素.
作者:李玥莹;李群宝;张平;师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半数患者缺少典型的腹膜刺激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不多见(占32.2%).但绝大多数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占72.5%).腹水白细胞升高者仅占32.2%,而腹水多核细胞计数(PMN)明显升高(占7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0.9%,以G 杆菌为主,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为首选.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痛、短期内腹水明显增加等,需警惕SBP发生的可能,应及时进行腹水常规检查.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及早选用针对革蓝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丽娜;郭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我科40例疑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全部或部分行心电图、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A.结果:上述检查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0/40)、25.0%(3/12)、88.9%(32/36)、100%(13/13).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明确诊断,仅可做筛选;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首选;CTA对AD起确诊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能初步诊断AD.
作者:阿得力·艾山;马合木提江·木合塔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加介入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EGF与EGF水平变化.方法:59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生脉注射液加介入化疗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介入化疗.结果: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8例)的近期客观疗效分别为67.2%和53.3%,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9.5%和41.8%,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5.9%和31.7%.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分别为(241.90±46.47)、(137.56±36.53).对照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分别为(239.75±36.59)、(192.21±40.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在血清VEGF水平变化、临床症状及仔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接受介入化疗的NSCL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德波;韩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下静脉肾盂造影应用的价值.方法:分析200例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后即行X线电视动态观察平片及X线电视动态观察征象.结果:15 min内全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显影满意者120例,占60%,一侧肾盂、肾盏输尿管显影满意,另侧满足诊断显影共36例,占18.4%,其中26例单侧显示稍慢,仍能在30min内满足诊断要求显示,占13%,8例一侧不显影,占4%,5例造影失败.肾盂肾盏显影正常情况下可见肾盂及输尿管蠕动征象.结论:X线电视动态观察应用于静脉肾孟造影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晓珊;曾群力;程昌良;贺晓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全身麻醉前预防性用药在围麻醉期的安会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全身麻醉,分为两组,Ⅰ组27例,术前用沙丁胺醇或氨茶碱,Ⅱ组24例,术前无预防性用药.观察两组麻醉前(T0)、支气管插管即刻(T1)、麻醉后30 min(T2),60 rain(T3)、清醒拔管前(T4)等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Paw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数据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均无支气管哮喘发作,Ⅱ组患者有18例支气管发作,两组麻醉前后各时点Pawp、PaO2、PaCO2、SpO2、PETC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哮喘发作时用氯胺酮、地塞米松、麻黄碱等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结论:术前用硫酸沙丁胺醇和氨茶碱可有效预防哮喘患者麻醉中哮喘发作.氯胺酮治疗急性哮喘发作时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丽帕·艾比布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2例患者应用胸部适形放疗联合顺铂+足叶乙甙或多西他赛+顺铂进行治疗;在同期放化疗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QLQ-LC13)对肺癌患者进行评估,并做比较分析.结果:同期放化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方面有所改善(P<0.05),咳嗽、胸痛、咯血症状有所改善(P<0.05),脱发、经济困难有所加重(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作者:张华;肖蕾;包永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CT诊断办法.方法:从1986年11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患者31例.另选50例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正常青少年女性作为对照.两组人群均经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临床查体、X线检查及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并在CT扫描片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髁间沟角、和谐角;比较两组CT扫描结果.结果:(1)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上,两组股骨髁间沟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两组外侧髌股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5);两组和谐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30.62,P<0.05);且3个指标相互独立无相互关联关系,说明这3个指标尤其是后二者是CT诊断青少年RSP的重要指标.结论: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是诊断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吴彦生;加亨;白靖平;锡林·宝勒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氟烷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七氟烷组(Ⅰ组,n=30)和异氟烷组(Ⅱ组,n=30).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均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插管后Ⅰ组吸入七氟烷,Ⅱ组吸入异氟烷,两组维持呼末气体浓度在1~2 MAC,血压、心率波动小于基础值的20%.麻醉诱导前及拔管后1、2、3 h均应用MMSE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病人拔管后1 h的MMSE值均明显降低.其中Ⅰ组2 h恢复至术前水平,Ⅱ组3 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七氟醚与异氟醚均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醚较异氟醚恢复更快.
作者:张雪蓉;伍湘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随机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所中小学10~15岁的在校学生,随机选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体重儿童37例(A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体重儿童39例(B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儿童32例(C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儿童37例(D组),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采用HOMA-IR、HOMA-B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e index,ISI)评价.结果:在正常体重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与无糖尿病家族史儿童比较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随着体重的增加渐出现血糖、血脂、血压方面代谢异常;在超乖肥胖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β细胞功能指数(β-cell function index,HBCI)、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 index,IR)均异常;ISI、lR、HBCI除了与血糖(BG)、胰岛素(INS)密切相关,都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密切相关;ISI与BMI显著相关,IR、HBCI与BMI呈正相关,IR与WHR呈正相关,ISI、HBCI与WHR呈负相关.结论: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异常.
作者:郝拥玲;王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对37例(41跟)PDR患者(Ⅳ期10眼,Ⅴ期19眼,Ⅵ期12眼)行常规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根据病情分别行眼内光凝术、剥膜、气液交换、硅油填充.结果:术后35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85.4%,5只眼视力术后无变化,占12.2%,1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略下降,占2.4%.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补充激光治疗,病变基本控制.结论:玻璃体切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良好.
作者:张萃丽;陈雪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临床特征,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PU的效果.方法:调查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胃镜确诊的178例老年PU患者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治疗效果.治疗方案:Hp阴性患者:埃索美拉唑40 mg,晨起口服(1次/d).Hp阳性患者:埃索美拉唑40 mg,晨起口服(1次/d)+阿莫西林1 g(2次/d)+克拉霉素0.5 g(2次/d).疗程:胃溃疡6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均为10 d.结果:老年患者上腹痛多不典型;伴发病发生率高,高达52.81%.胃溃疡经埃索美拉唑或三联治疗6周后,愈合率86.11%,有效率94.44%.十二指肠溃疡经埃索美拉唑或三联治疗4周后,愈合率83.72%,有效率96.52%.复合性溃疡经治疗6周后,愈合率85.00%,有效率95.00%.所有患者3 d后上腹痛缓解总有效率为100%.埃索美拉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5.06%.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埃索美拉唑应用于治疗老年PU具有治愈率高,起效快、作用持久稳定、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作者:王璇;代忠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咪唑安定1 mg+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5、10 min的SBP、DBP、HR、SpO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 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 min的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作者:范涛;张雪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图像融合技术比较分析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几何中心与经CT模拟定位机校对后中心的误差,验证误差范围,提高放疗精度.方法:采用放疗专用Phlipis 16排大孔径CT定位机对15例需进行胸部放疗、已行体膜固定的病例进行定位扫描,将扫描后图像传输入Eclipse 7.0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并设计放射治疗计划,确定几何中心后在CT模拟机下校对中心并在体膜上进行标记,参照校对后中心进行图像扫描并传输图像进入Eclipse 7.0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然后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对校对中心前后图像进行融合,比较两个图像中心点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X方向准确度为1.64 mm,X方向精度为2.044 mm,平均误差(-0.113 3±2.046 1)mm,误差范围0.1~3.2 mm;Y方向准确度为2.25 mm,Y方向精度为2.798 mm,平均误差(-1.100 0±2.555 39)mm,误差范围0.1~6.0 mm;Z方向准确度为2.45 mm,Z方向精度为3.193 mm,平均误差(-0.766 7±3.138 62)mm,误差范围0.0~5.00 mm;总的准确度为4.338 mm,精度为1.429mm.3个方向平均误差无统计学意义(F=1.910,P=0.161).结论:应用图像融合技术比较分析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几何中心与经CT模拟定位机校对后中心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在三维方向上均小于5 mm);且应用图像融合技术进行定位误差分析是可行的.
作者:王义海;王海峰;陆艳荣;张瑾熔;张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硬-腰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阻滞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健康足月妊娠孕妇120例,年龄23~37岁,随机分为CSEA组(60例)和EA组(60例),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镇痛效果、肌肉松弛满意率均优于EA组,阻滞平面达T6的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EA组(P<0.05),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两组间无差异,但低血压发生率高于EA组(P<0.05).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阻滞完善,但要防治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吴艳;张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不同包装材料对宣肺清热颗粒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为该颗粒剂贮存条件及包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颗粒剂处方中药材麻黄、甘草、射干、陈皮、浙贝母为定性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麻黄碱、橙皮苷、甘草酸含量为定量指标进行:(1)影响因素试验:定性及定量检查高湿(90±5)%、强光(4 500±500)Lx、高温(60)℃条件下放置10 d药用复合膜包装和普通塑料袋包装供试品对光、温度、湿度的稳定性.(2)湿度稳定性试验:相对湿度(RH)30%、40%、50%、60%、70%、80%、90%条件下放置供试品7 d,定时取样、称重,确定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1)定性指标结果:在以上稳定性试验中,不同时间各定性鉴别指标TLC结果与0 d TLC结果无差别.(2)定量指标结果:①影响因素试验:该颗粒剂对湿度,光线、温度都具一定稳定性,药用复合膜包装能提高该制剂吸湿稳定性.②湿度稳定性试验:确定该颗粒剂CRH为68.1%.结论:心用多指标评价稳定性是较好的解决以方中单味药的某中成分作为复方指控指标而与实际情况偏离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不同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以认为该颗粒剂稳定性符合要求,药用复合膜包装可以提高该制剂吸湿稳定性.
作者:木巴拉克·伊明江;贺冰;迪力努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伴发抑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汉密顿抑郁表(HMAD)及焦虑量表(HAMA)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及焦虑和一般情况与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有更多的焦虑,而一般情况及抑郁症状无明显差异.结论:伴发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较重,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作者:王玉玲;齐向征;杨新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9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4例肾癌,其中肾嫌色细胞癌占9例(7.25%),9例肾嫌色细胞癌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4例,pT22例,pT3b1例,pT1N2M01例,pT2N2M01例.病理分级:G26例,G3例.7例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2例死于心脏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5例无瘤生存.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与同期、同级的其它类型肾癌相比较,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作者:阿布力米提·木合塔尔;吾买尔·艾沙;斯拉吉丁·米吉提;迪力夏提·吾麦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9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9.27%、36.23%、13.03%、1.44%.X-ray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的检出率分别为:13.04%、57.97%、27.53%、1.44%;CT分别为:0%、53.62%、44.92%、1.44%.X-ray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15.38%、60.0%、76.92%、10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的早期不敏感,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作者:巴哈提·哈立亚;塔布斯;波拉提·哈依若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种慢性疾病的住院费用情况,比较医保和非医保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乌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5年间住院出院的5种慢性疾病共计9 382例患者的病案首页,运用统计描述和t检验方法分析医保和非医保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及构成.结果:2003~2007年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医保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高于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09%和6.36%,药品费、检查费和其他费与医保患者住院总费用关系密切,是构成住院总费用的主要成分.结论:合理控制药品费、检查费和其他费是控制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和个人支付费用的关键,也是减轻慢性病患者疾病负担的重点.建议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保障力度,解决异地医保报销.
作者:方娴;姚萱;买买提·牙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组织nm23、PCNA与胃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腺癌患者组织nm23、PCNA表达.结果:组织nm23、PC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民族无关;nm23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明显关系(P<0.05);PCNA与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组织PCNA、nm23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徐怡;杨震;孙晓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甜素75 mg,3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服用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显效)达86.8%,而对照组有效率为52.8%,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14.50,P<0.01).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古力达丽哈·波帝;卢娟;陈赵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L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实施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住院(不包括化疗时间)7~10 d,平均为8 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36 h,无手术死亡、输尿管损伤、骶前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至今5~16个月,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已成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杨新辉;赵泽亮;孟涛;赵为民;范川文;王海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汤治疗脾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给予内服健脾养血汤,局部配以中药外敷,外擦黄连膏,疗程为4周.对照组59例,口服氯雷他啶胶囊(深圳海王药业),局部配以中药外敷,局部外擦黄连膏,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39%,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5.9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红斑、丘疹、丘疱疹、浸润苔藓及瘙痒较前有改善(P<0.01).结论:健脾养血汤治疗脾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罗小军;李斌;刘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历节病名虽然目前临床上较少使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且诸多医家的认识,非常类似于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特点、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对当今的辨证施治极具参考价值.现笔者根据近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体会.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探讨如下.
作者:胡永东;周铭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内服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配合外用雄黄、冰片等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药阿昔洛韦片,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1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90.6%),好转3例(9.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2例(68.8%),好转6例(18.7%),未愈4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大量在校研究生已逐渐成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以他们为作者的科技论文也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高校学报,已成为其稿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在校研究生科研工作初始,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稿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选题重复、创新性不强,结论不能令人信服,试验设计不周密、欠合理,文题不符或标题不确切,试验数据未进行统计分析,未经导师同意即投稿导致撤稿问题突出,论文写作不规范,写作质量有待提高,可读性差等),高校学报稿源质量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纳毕江·玛贺穆德;崔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及其相关生化指标.方法:调查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者1 916例,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血生化检查以及肝脏实时超声检查.结果:1 916例体检者完成调查,共检出脂肪肝467例,其中非洲精性脂肪肝446例,患病率为23.26%.男件患病率为35.72%,女性患病率为9.9%.男性NAFLD患病率在5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之后开始下降,女性在70岁之前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除60~70岁年龄组男女两性患病率无差异(P>0.05)外,其他各组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NAFLD患病率民族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年龄增加两民族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两民族患病率的高峰有所不同,汉族以30~40组患病率高,达26.43%,维吾尔族以40~50组患病率高,达31.71%.NAFLD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崮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血脂异常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密切,性别、年龄和民族可能是NAFLD的间接因素,ALT、AST、GGT等肝脏酶学指标测定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指标.
作者:薛黎;孟存仁;刘继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8例HIV感染者进行单独面访,同时收集相关的实验室结果和诊疗记录,所获资料采用Excel录入,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HIV感染者中有21例HIV感染者接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占23.9%.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人数为39人,未治疗23人,占59.0%.未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57.1%)和自认身体健康(23.8%).能90%~100%坚持服药的占71.4%,50%~90%间断服药的占23.8%,<50%间断服药的占4.8%,间断服药的主要原因为机会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为符合接受免费治疗的HIV感染者提供医疗救助,提高依从性.
作者:张荣民;冯雪;王亚丽;瞿世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血站采供血工作管理有法可依,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无偿献血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血站供血科作为血站的一个职能科室,是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并通过大力开展成分输血,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成分的的重要部门.同时供血服务科担负着如何合理利用血源和及时、全面地满足临床输血中的各种要求,因此,供血科作为血站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之一,对血站的形象、信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敖英;陈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依法行医是珍重病人生命、维护病人权益的保障,也是医院与医务人员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医疗安全的需要.医疗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院将继续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院和医务人员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的防治、医疗技术准入、处方管理、放射防护、消毒隔离、合理用药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依法行医成为我院每位医务人员自觉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也是医院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宋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