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内痔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住院手术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进行门诊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费用为(1840.5±147.4)元,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为(5289.4±378.2)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其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患者住院治疗相当,但是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司徒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服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因口服阿维菌素中毒在本院急诊内科住院的18例患者,从口服中毒量、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洗胃、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灌流等方法进行综合救治。结果经3~20d治疗后,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目前口服阿维菌素中毒暂无特效解毒药,经洗胃及积极的综合支持及对症治疗,能显著提高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及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36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发病诱因为饮食不当、饮酒、药物、精神因素与劳累等因素。实施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良率为95.9%,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优良率为93.3%,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优良率为90.9%,治疗胃癌的优良率为100%。结论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诱因常是口服刺激性的药物。采用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97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对照组(47眼)单独采用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眼压下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比较,观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处理,旨在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早期切开减压,挽救患肢,将患者的痛苦降低到低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7~24个月,发生浅表感染5例,深部感染1例,骨髓炎1例,钉孔感染4例,无一例发生缺血性挛缩及肢体致残。17例半年内骨性愈合,3例延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1.2)个月。疗效评价:优12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5%。结论对于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是关键,果断切开减压是疗效的保障。
作者:王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诱因及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9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诱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合理运用抗生素及气管切开,首选头孢三代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死亡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应给予积极的预防,一旦发生肺部感染,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治疗,进而减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53例,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3例、动力髋部螺钉方法(DHS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老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使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功能恢复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广泛应用。
作者:胡浩;王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脊髓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采用EMG监测确定肿瘤切除范围。结果14例手术患者自发性EMG监测正常,且在手术中采用激发性EMG后顺利判别“安全地带”,防止手术张出现“危险操作”。SEP监测出现异常数据9例,其中7例病患均出现SEP振幅下降了10%~30%,观察者即刻告知主治医生并找明原因,在降低刺激、压迫和牵拉等动作次数后10~20min,SEP回归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SEP监测手术中,共9例患者发生监测异常,其中7例患者SEP振幅下降了10%~30%,监测者立即提供手术医生并积极寻找下降原因,在减少牵拉、刺激和压迫等操作后10~20min,SEP恢复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肿瘤全部切除的11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后12例神经症状无加重,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的2例患者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加重,其中1例进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持续7~10d后神经症状显著减轻并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另1例为神经胶质瘤,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应用诱导电位监测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避免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园;卢恒聪;曹志恺;庄京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4月我院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37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正畸治疗后23~48个月远期疗效。结果正畸治疗后37例患者咬合关系正常,前牙覆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邻接关系恢复,尖窝接触关系良好,牙齿松动明显好转,牙龈探诊未见出血,X线片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停止或有增生影像。随访23~48个月,37例患者基本做到半年复查一次,其中无复发29例(78.4%),轻度复发8例(21.6%),无明显复发者。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能有效控制炎症,消除咬合创伤,排齐牙列,利于牙周组织痊愈及患牙固定,恢复患牙咀嚼和美观功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宜云州;史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创伤程度。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胸水中IL-6、α1-A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d时,血清、胸水的IL-6、α1-A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校开胸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程度小。
作者:邓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别采用抗病毒治疗和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益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155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中98例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实验组),57例患者仅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经济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死亡5例,对照组患者死亡18例,占总死亡率的78.2%。且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P<0.05);经济成本与效果分析,实验组患者经济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好、费用低,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汪福群;王胜炳;刘波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于海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子宫颈电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以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CI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用电刀锥切术治疗,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比较,两组差异不大,但切缘阳性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方面,对于CIN 1、2期的患者两组疗效相近,但对于CIN 3期患者的复发率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费用低,且出血量少,术后宫颈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但对于 CIN 3期的患者,为了减少复发,仍可选择传统的电刀锥切治疗。
作者:姜小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不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查,同时选择50例生育能力正常的正常人士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研究分析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分离出解脲支原体89株,其中解脲型48例(53.33%),人型29例(32.22%),解脲型与人型混合感染12例(13.33%);对照组分离出11例,其中解脲型6例(12.00%),人型3例(6.00%),解脲型与人型混合感染2例(4.00%)。观察组的患者UU阳性概率为54.44%,CT阳性概率为8.89%,对照组的UU阳性率为4.00%,CT阳性概率为2.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莫青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李莉;胡玉玲;杨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70岁以上UAP患者的相关发病因素,以及采取针对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UAP的主要发病诱因为情绪激动,其次为劳累和饱食;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情绪激动、劳累、饱食、感染、心动过速、甲亢等发病诱因及无诱因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与药物+PCI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1次/月和心绞痛再次入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预防和药物治疗措施对改善UAP患者发病率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辉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9月门诊收治的7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α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儿的血液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治疗后的BAFF、PAIgG、PAIgM、PAIgA低于对照组,PLT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美托洛尔加前列腺素E1)、美托洛尔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进行强心、利尿、扩管、降压等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前列腺素E1。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均有明显改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可显著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作者:林育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在老年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2~2013年两年接收治疗的老年性胃溃疡患者中选取6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2%和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和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性胃溃疡,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成静;袁永梅;王宝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山蜡梅叶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名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喜炎平联合山蜡梅叶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单一喜炎平注射液肌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山蜡梅叶颗粒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艳玲;曾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非那雄胺、坦索罗欣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那雄胺和坦索罗欣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大尿流率、需手术治疗、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大尿流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比率及发生急性尿潴留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x2=5.02、6.6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预防能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降低了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风险,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产科高凝状态中的临床预防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7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术后静脉滴注葛根素治疗,观察组(36例)术后静脉滴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生产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积压两个指标值均明显下降(P<0.05),D-二聚体指标平均值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前、产后血细胞积压、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3项标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在预防治疗重度子痫前期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罗志丽;谭峰;吴玉华;杨小海;李志英;陈尚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机分为A、B两组。A、B两组分别为THP和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手术后第1周开始,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2周1次,共8次,再以后每月1次,共2年。结果86例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A组患者复发率0,B组为21.05%,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少于B组,局部不良反应中发生尿频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血尿、膀胱疼痛和膀胱炎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 THP膀胱灌注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发作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天冬;赵培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2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统计手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患者生存率,对比手术治疗前后的各个指标结果。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出现,15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35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半年、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67%(130/150)、60.67%(91/150)、48.67%(73/150)。其中治疗前后的常规指标对比显示手术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的肠梗阻问题(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以缓解梗阻并改善近远期预后。
作者:邹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检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DVT组和Control组,分别于入院后1d、术后1d、7d、14d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B)、D-二聚体(D-dime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浆FIB含量在手术前后Control组和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但术后14d降至正常;FDB手术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术前含量较低,术后同样有一过性升高趋势,术后14d逐渐降低,术后各个时间点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术前FDP含量较高,术后1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术后两组含量逐渐增高,术后7d、14d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 DVT组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预防及治疗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D-二聚体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实验室无创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牛云峰;李广贤;刘金榜;许金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胎盘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两者在FG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63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对照组)及63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研究组)血清中ACA-IgG、IgM;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19.0%,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胎盘组织IGF-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A阳性组与ACA阴性组两组比较,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胎盘重量、胎儿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血清ACA阳性或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下降是导致FGR的危险因素之一,ACA是否也会导致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下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班正贺;黎丽嫦;翁碧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球蛋白(Tg)测量值的干扰。方法通过混合Tg和TgAb标准品,混合患者的血清高Tg低TgAb和高TgAb低Tg产生实验样本,用放射免疫法测量Tg。比较混合前后Tg浓度值。结果Ⅰ组试验样本的变异系数为(4.21±3.51)%(0~14.82)(r=0.998);Ⅱ组试验样本的变异系数为(2.83±2.23)%(0.87~11.21)(r=0.999);Ⅰ组样本中,增加TgAb浓度,Tg的测量值呈比例下降,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趋势(P均<0.01);Ⅱ组样本中,随着TgAb浓度增高,Tg的测量值呈比例下降,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趋势(P均<0.05)。结论血清TgAb浓度过高,Tg的测定值显著会低于实际Tg浓度值,且TgAb的浓度越高,对Tg分析产生的干扰越大。所以临床工作中,分析血清Tg测定值,需要结合血清TgAb测定值。
作者:何健;潘明志;黄蕤;唐恭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为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84例,于放疗后2周即药物雾化吸入前,及放疗第3~7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变化情况;于放疗结束后1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情况,对比分析IL-11雾化吸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第2周均出现口腔黏膜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随着放射治疗的持续以及放射剂量的增加,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Ⅰ~Ⅱ度黏膜反应为主,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Ⅱ~Ⅲ度黏膜反应为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放疗结束1周后,观察组对于口腔黏膜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5%,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x2=27.064,P=0.000)。结论 IL-11雾化吸入能够有效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对于口腔黏膜炎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乐伟;孙玉勤;陈嘉洛;杨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住院T2DM患者不同血糖监测频次对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0例,根据住院期间血糖监测频数,分为5点血糖监测组和7点血糖监测组。所有患者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血糖平稳2d后出院。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不同。结果7点血糖监测组患者较5点血糖监测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总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检查化验费用及日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控制方面,7点血糖监测组较5点血糖监测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平稳达标,减少血糖波动。结论住院T2DM患者每日7点血糖监测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花费,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作者:徐建祥;李娟娟;郭桂喜;李慧;张磊;姜国辉;董砚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糖尿病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改善情况。结果经多元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措施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心理健康的护理。方法本次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针对性心理健康护理(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状况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6±1.4)、(12.3±70.9)、(14.2±0.9)、(11.8±1.3),对照组分别为(40.7±1.2)、(20.7±0.4)、(26.2±0.7)、(23.9±0.4),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康碧芸;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36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患儿中219例好转痊愈,治愈率92.80%,17例复发,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理疏导、预防感染、饮食管理等是护理该病的重点,能有效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春;尹建华;吴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443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222例,对照组2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即在常规康复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促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NDF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观察组的ND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及促醒护理在内的综合康复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降低NDF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任里丽;黄健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4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52%,观察组术后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为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提供了可靠保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了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加强重视。
作者:梁志芳;廖燕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妇女的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的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均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花销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但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心理支持、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心患者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增强子宫肌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花费,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江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寻求一种具有针对性、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374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7例,采用我可制定的多元化健康宣教;对照组187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对健康教育的配合程度、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胸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肺部并发症、手术后镇痛次数、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配合程度及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患者安置胸管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镇痛次数、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天数均小于比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法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和掌握,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尽早拔出胸管,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聂臣聪;李常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GPH基因技术在治疗非淋等泌尿生殖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哈尔滨市223例性病就诊者进行治疗,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91例,淋病64例,尖锐湿疣38列,生殖器疱疹,24例,软下疳6例,均有非婚性接触史。结果经过长达4~6个月的跟踪随访,治愈率为98.21%。结论GPH基因技术在治疗非淋等泌尿生殖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充分显示出GPH基因技术所具有的疗效显著、治疗安全、不易复发的突出优势。
作者:许鸣;薛晏;叶淑芬;王家薇;李久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训练组按照《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进行分组训练。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的服药依从、药物管理、症状管理与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的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我药物管理应用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是可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丁玲;肖垚南;陈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住院患者常见用药安全问题,系统分析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5大因素:工作责任心不强、药理知识缺乏、医护配合不协调、健康宣教不到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药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及时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以及开展弹性排班制度。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策略,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可将用药差错的发生率降到低,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作者:李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计算机打印病历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并分析,制定相应解决策略,提高计算机打印病历整体质量。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部分计算机打印病历,共950份,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原则对病历进行整理,结果汇总,查找常见问题原因及制定相应对策。结果950份病历中共有406份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病历书写不规范282份,病历记录不完整208份,病历复制错误192份,病历记录不准确150份,并制定相应改进对策。结论计算机打印病历是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合理应用计算机,认真负责填写病历,将大大方便临床工作。
作者:黄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我国中医学独创的临床应用剂型,对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急危重症抢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目前影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分别对中药制剂自身的质量影响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研究提出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措施,分别从完善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强化有害物质的检测、加强对药材原料的质量监管以及提高中药注射剂配伍的合理性来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动中药注射剂的长效、健康发展。
作者:罗宝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深部真茵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患者深部的标本(痰液、尿液、粪便、血液、脑脊液、生殖道分泌物、创口分泌物)共426份,接种到沙保弱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鉴定菌株。将分纯的菌种接种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Fungus 2真菌药敏板条,用ATB Expression鉴定仪读取小抑菌浓度(MIC),得出临床常见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发生深部真菌感染167例,感染真菌标本以痰液检出率高为63.5%,其次为尿液占15.6%。167株真菌中,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有160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67.1%,112/167)。科室分布中,干诊科感染率高,为41.9%;其次为呼吸科,占26.3%。>60岁老年患者有123例,占73.6%。假丝酵母菌属对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05%和51.10%,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20%和2.90%。结论老年患者容易患深部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假丝酵母菌属为主要病原菌,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率高;两性霉素B、氯康唑和5-氟胞嘧啶耐药率低,氟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
作者:赵辉;王群;赵冰;王宁;薛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救助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病耻感相关因素,为社区综合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县2011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救助的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测查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评估获得社会支持及病耻感状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的有47例,占43.9%,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价值否定和社交退缩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存在多方面因素,应强化社区综合干预,提高精神卫生公众教育与知晓率。
作者:姚丰菊;魏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分析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基本稳定(危险性评估等级1~5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前和后(3年)分别使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 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结果实施管理3年时与管理前比较,125例患者的危险性评估等级下降(P<0.01),实施前后PANSS、SDS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对控制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行为,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效果是明显的,此项工作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作者:陈妙扬;肖华清;肖垚南;陈丁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曲靖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市有法人代表的23个市、县(区)、乡镇、企业、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部门及4382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虽然床护比基本达标,临床护理岗位人员人力资源缺乏依然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依然是困扰护理管理的首要因素,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身份多元化,编制内护士比例逐渐降低,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及薪酬的满意度不容乐观。结论多途径、多渠道增加护理人员,尤其是编制内护士。有计划的重点培养一批护理骨干,在护理队伍中起好承上启下的引领、带动作用。尽快建立编制外护士管理标准,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尤其是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不能与医疗机构其它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形成巨大差距。
作者:李巧芬;王燕;尹逊国;龙丽芬;包丽芬;史建琼;田梅;孟月仙;周娟娟;谢丽萍;詹少虹;陈立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生殖健康体检,了解大庆油田部分女工生殖健康状况,以期对宫颈癌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2011年我院承担的大庆油田4000名女工生殖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参检人数4000名,查出患妇科疾病2090人,检出率52.2%,患乳腺疾病837人,检出率20.9%。结论通过防癌普查,对筛查出的宫颈疾病者建议进一步检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并及时阻断,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盆腔肿物患者要进一步检查和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卵巢癌;对高发病率的子宫肌瘤和乳腺小叶增生,积极寻找病因,早期干预,积极预防。
作者:车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揭东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揭东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揭东县2018~2012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45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5.88/10万,发病前3位的依次为肺结核5571例(占38.36%),乙型肝炎3861例(占26.59%),手足口病1919例(占13.2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仍是揭东县常见传染病,梅毒、淋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
作者:吴列惜;林晓丰;陈少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慢性咳嗽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变异性哮喘、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病因,在应用中医治疗后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在现代医学中对慢性咳嗽以五脏论治学说为中心对其病机的论治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凯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变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蔓延至全结肠。根据UC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案也不甚相同。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理念及治疗方法的局限,大多数医生过分注重内科药物治疗,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畏惧心理导致依从性较低,从而忽视了手术治疗的这一重要途径,影响了治疗该病的整体水平,使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治愈UC的关键需要我们转变理念、掌握时机、采取合适的外科术式、完善手术护理及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就以上各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樊鹏;王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B1、B12等药物处理,并结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桂枝葛根汤,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并统计两组整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从治疗后3d开始其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从治疗后3d开始其疼痛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x2=7.366, P=0.007)。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葛根汤,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8例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为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为观察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彦武;康治臣;李颖;宋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各个症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风热感冒患者10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服用相同配方组成的传统中药饮片,服药方法和用药疗程均相同,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风热感冒引起各种症状时,总有效率与传统中药饮片相似,能显著改善风热感冒所引起的各个症状。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风热感冒引起各种症状时可以替代传统中药饮片,且服用及携带方便。
作者:蔡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45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不存在脑梗死的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人群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颈动脉主要出现在脑梗死一侧,斑块大小及其数量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斑块的形成对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及早检查斑块的存在,确定斑块的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运用SA8000SE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进行超声诊断,对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138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图像特征超声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6例;急性化脓性28例;9例合并粪石;阑尾穿孔、周围脓肿40例;急性盆腔炎1例;排除急性阑尾炎4例。结论熟悉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40例的彩色多普勒资料,分析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临床价值。结果80支血管,其中单侧病变14例,双侧病变26例,共观察到有66支血管发生病变。其中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48支,闭塞8支。彩色多普勒结果:80支血管中,66支显示狭窄,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于DSA相似,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唐志鹏;李辉;陈荣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6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患儿的年龄为30d~3岁,将其定为观察组,其中细菌性肺炎者40例,病毒性肺炎者18例,支原体肺炎者1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婴幼儿,将其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入住PICU的第1、3天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CT、CRP和WBC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中,细菌性肺炎患儿的阳性率为90.00%,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C反应蛋白检测中,细菌性肺炎患儿的阳性率为95.00%,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阳性率为90.00%,两组的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患儿。结论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其为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早期鉴别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帮助,为临床医师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吴爱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三氧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王秀文;易基群;潘兆军;梁继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专科护士概念、培养对象、认证机构、角色要求、资格审查等方面内容介绍,寻求适合中国精神卫生专业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框架。方法对国内外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国外专科护士培养起步早、起点高,已形成规范、科学的系统的培训模式,国内精神科专科护士培养刚刚起步,各省份规定尚不统一,采取参照国家培训的方式。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精神卫生护理管理者共同努力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与培训内容,加大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为精神专科护士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艳波;吕庆梅;夏远梅;徐艳华;张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醋酸染色法(VIA)联合碘染色法(VILI)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30~60岁已婚妇女进行VIA和VILI法宫颈病变的筛查,对于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2011年初查VIA或 VILI阳性325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107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50例,检出率2.94%(50/1698);2012年首次复检VIA或 VILI阳性194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63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13例,检出率0.98%(13/1324);2013年第二次复检VIA或VILI阳性157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42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4例,检出率0.41%(4/996)。确诊的CINⅠ、CINⅡ、CINⅢ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9.74岁(22例)、42.56岁(18例)、46.28岁(22例)和49.80岁(5例)。结论VIA和VILI法适合经济条件不发达区域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
作者:徐国稚;梁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单用雷公藤多甙的疗效不亚于单用甲氨蝶呤,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由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和张烜教授主持,联合国内9家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一项临床研究得出了这一新结论。
作者:苏暄;陈明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关节肿胀、疼痛、早晨起来关节僵硬……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称RA)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常见自身免疫病。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RA患病率为0.2%~0.36%,在我国逾500万RA总患病人数中,不治疗的致残率达70%。今年4月,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或将改变全球RA治疗策略。
作者:费菲;陈明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几年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使得医院药学工作的重心逐渐从“以药物为中心”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自《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发布以后,医疗机构中逐步建立其临床药师制度,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一些三级医院中该项制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在诸多的基层医院当中临床药学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重点、工作困境几个方面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进行了综述,共同探讨。
作者:吴毓添;刘忠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研究所要管理到位、科研事业发展,必须有一整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我们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规章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规章制度的现状、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挥规章制度在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孙波;于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由产后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若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止血纠正休克,会迅速发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是在原发病基础上,促凝因素导致机体微血管内广泛地生成微血栓,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伴以继发性纤溶为特征的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征。DIC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和病理过程。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归纳为出血、微循环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产后一旦发生DIC,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尚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当发生产后大出血时要时刻警惕DIC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有利时机。在2013年12月21日,本院成功抢救了1例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失血性休克进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并报道如下。
作者:杨素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分析既往文献报道,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脾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出脾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脾血管肉瘤的疗效。由于脾血管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多数病变在影像学上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提示血管分化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如CD34、CD31、SMA、Vim、F8、UEA-1、CDl05、VEGFR3等至少两项为阳性;提示组织细胞分化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如CD68、CD8和S100蛋白等至少有一项为阳性。本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脾脏切除,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目前尚未有统一意见。
作者:侯婕;赵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术前应用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9月门诊收治的40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D组患者采用经鼻喷雾给药方法麻醉诱导前45min给药,右美托咪定用量为1μg/kg。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 C组及D组的苏醒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给药作为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前用药,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影响术后苏醒,有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宏凯;黄锡强;吴立新;周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临床用药和安全监管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19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是抗微生物类药物,其中多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且60岁以上的老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结论临床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作者:韩玉秋;张雪;张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统计我院药房2011~2012年口服中成药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功效分类综合分析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DDDS排序前15位的口服中成药中,安神剂占7种,其中舒肝解郁胶囊、健脑安神片、牛黄宁宫片DDDS连续两年均排在前3位,DDC在9元以下。结论我院口服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安神剂占主导地位,反映了精神专科医院口服中成药的用药特点。
作者:梁碧丹;肖长久;谢汪传;何燕飞;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