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 国际刊号:2095-7858
  • 国内刊号:13-1417/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甲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乙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临床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伟;韩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患者90例,依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差异.结果 治疗第7天时,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对脓毒症可能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作者:陈后旺;陈望;姚志军;王润娣;吴华初;张媛媛;陈娓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茶碱缓释片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采用茶碱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均依据临床表现进行常规扩张支气管类及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并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采用茶碱缓释片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桂;高洁;朱志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新生儿结局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90例,依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实施周基杰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及产妇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手术情况: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②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切口撕裂、盆腔粘连、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新生儿结局:两组新生儿均未死亡,且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基杰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改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母婴结局,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具有显著优势,既可减少产妇并发症,促进其术后恢复,也可利于胎儿娩出,减少新生儿窒息,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桂芬;何丽娟;何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微量喂养对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49例早产儿纳入本次研究,列为观察组,与同期出生的5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观察组实施微量喂养,观察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及体格生长情况.结果 两组出生时、出院时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出生时、出院时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两组出生时身高、体重、头围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出生时身高、体重、头围均低于对照组(P<0.01);出生6个月时,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身高、体重及头围增长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有助于提升营养吸收效果,促进体格生长发育,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伟明;张菊弟;张金凤;林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垂体后叶素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垂体后叶素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应用垂体后叶素预防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55例产妇为观察组对象,另外选择应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产妇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并总结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产妇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产后出血量(91.2±5.0)m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8±6.7)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促子宫收缩效果更强,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围产期科学的护理非常关键,临床要提高警惕.

    作者:谭美珍;岑婷;张淑芬;谢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用品管圈提升出入量记录单记录的准确性

    目的 查找出入量统计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出入量统计准确性,保证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方法 成立提升出入量统计准确性品管圈,对心外科2014年1~3月出现的15次统计错误进行了误差发生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优化出入量记录单,规范统计方法.结果 通过3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对2014年7~9月60例记出入量数据进行监控,无误差,与同年1~3月误差3%对比,效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管理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出入量统计存在误差的现象,得到了医生的充分认可,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也增强了科室团队精神.

    作者:刘新凤;王亚丽;任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1周、6周以及12周,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呼气流量峰值(PEF)占预计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改善了临床效果,加速了患儿的恢复,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潘云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体表畸形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体表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4019例中晚期妊娠的孕妇进行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出生或引产后的婴儿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胎儿体表畸形的判定结果.结果 24019例孕妇中,经过引产或产后证实体表畸形236例(0.98%).畸形类型包括唇裂及面部异常、腹壁缺损、无脑儿、脊柱裂、肢体异常、多指(趾)、脑膜脑膨出、内脏外翻等.三维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结论 采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成像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的灵敏度和符合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甜;林碧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79例开颅手术患者及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颅内感染的因素,并对出现的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1579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152例,感染率为9.63%.其中手术时间>4h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率明显高于≤4 h者(P<0.05);留置引流管、急诊、患有基础疾病、切口脑脊液漏和手术后白蛋白≤35g/L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率高于未留置引流管、择期手术、无基础疾病、无切口脑脊液漏和手术后白蛋白> 35g/L的患者(P<0.01).结论 导致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手术时间>4h、留置引流管、急诊手术、有基础疾病、切口有脑脊液漏和手术后白蛋白≤35 g/L等,避免上述因素和加强管理可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向世清;陈建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结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结合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的12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达英-3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总辜酮(T)和卵泡刺激素(FSH)及排卵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H、T和FSH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LH、T和FSH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为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5%少于对照组的3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结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改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学英;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管引流在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直肠癌Dixon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或称经腹直肠癌切除术)中采用双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ixon手术,根据术中放置引流管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双管引流(经肛门放置肛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给予单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直肠癌Dixon术中采用双管引流,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岑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思密达治疗糖尿病合并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思密达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3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思密达混合剂外敷创面;同时选择2013年9月~ 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50%葡萄糖+磺胺甲恶唑片+诺氟沙星混匀外敷.对比两组患者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愈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上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Ⅱ~Ⅲ期压疮时能够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宇涵;杜洪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每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每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指标有明显降低(P<0.01),TG和HDL-C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患者TC、HDL-C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肺心病合并高血脂症中给予患者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和肺动脉高压,安全度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贵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与肠扭转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肠套叠与肠扭转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72例肠套叠、102例肠扭转小儿急腹症患儿临床资料,对确诊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肠套叠患儿在确诊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83%,90.28%患儿长轴切面上呈“套筒”征、短轴切面上呈“同心圆”征;肠扭转患儿在确诊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4.31%,78.43%患儿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轴旋转形成“漩涡征”者,旋转度数270 ~720°,包块位置血流呈现蓝红相间的环绕血流征象.结论 小儿急腹症肠套叠与肠扭转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但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各有特点,肠套叠表现为“套筒”征、“同心圆”征,肠扭转表现为“漩涡征”,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许杨明;蔡艳;李为莲;张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分析和预防

    目的 探讨与分析3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化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 3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患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康复.随访结果显示,切口均愈合完好,无复发案例.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有:肥胖、糖尿病、高龄、合并症、电刀使用不合理、切口清理不及时等.预防脂肪液化的措施有:提高手术水平、合理使用电刀、积极治疗合并症等.结论 经过及时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术后切口脂肪化现象,应重视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预防脂肪液化现象的发生.

    作者:梁敏;叶兆媛;余雪霞;冯为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比较小切口联合三氧负压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价值

    目的 分析比较小切口+三氧负压联合治疗方案与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方案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产后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小切口+三氖负压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方案治疗.对所有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创口愈合和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1).结论 在产后乳腺脓肿治疗中,采用小切口+三氧负压联合治疗力方案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杜文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上颈椎损伤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中使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常规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确诊为骨折70处,其中寰椎爆裂性骨折16处,枢椎齿状突骨折26处,枢椎椎体骨折16处,枢椎椎弓骨折12处;脱位19处,均为寰枢关节脱位.X线片检查发现骨折36处,漏诊24处(40.00%);脱位10处,漏诊9处(47.36%);常规CT检查发现骨折50处,漏诊20处(28.57%);脱位11处,漏诊8处(42.11%);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骨折69处,漏诊1处(1.43%);脱位19处,无漏诊.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准确性为(98.88%)明显高于X线平片(51.69%)和常规CT(68.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患者的骨折、脱位情况,建议在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中采用.

    作者:傅俊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前后血气分析及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前后血气分析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利巴韦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7d,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氧分压(SPO2)均上升(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具有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霞;张玲;包忠实;田伟;许光芬;孙远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早产胎膜早破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利托君.观察两组疗效、宫缩抑制时间及延长妊娠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 (44/4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91% (35/4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官缩抑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延长妊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能够提高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疗效,缩短宫缩抑制时间,延长妊娠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德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可切削陶瓷椅旁CAD/CAM临床修复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两种可切削陶瓷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将160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CEREC操作流程进行修复体设计与制作,共计228个.完成3个月及6个月后,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USPHS)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陶瓷修复体各指标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大部分修复体各指标评价均达A级,表现良好.ENAMIC弹性瓷在修复空间有限、制备量不足及对黯存在金属黯面修复体的病例中表现更为出色.结论 两种可切削陶瓷椅旁CAD/CAM对牙体缺损的修复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碧霞;陈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2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0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腹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先后出现皮下出血及消化道症状,误诊22例,分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及细菌性痢疾等,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误诊率高.予控制感染,应用维生素C、钙剂、潘生丁及激素,部分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所有患儿症状均缓解.结论 腹型HSP除皮下出血点外,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有呕吐,血便等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儿,易误诊,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可较快缓解症状.

    作者:庄城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黛力新对肠易激动综合征伴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疗效的改善作用

    目的 分析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肠易激动综合征(IBS)伴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IBS患者负性情绪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治疗并伴中度以上抑郁[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63分)]的IBS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益生菌制剂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黛力新,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表现情况,同时应用情绪状态评定量表(POM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POMS评分(5.34±0.21)显著低于对照组(17.99±2.28);服用黛力新6个月后,观察组的疗效改善率为7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其中观察组腹泻主导型治疗有效率为3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 (P <0.05).结论 IBS病程长、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将黛力新用于IBS伴抑郁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志英;赖春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7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单纯全身化疗,即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联合腹盆腔深部热疗.比较两组近期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缓解有效率、腹水及CA125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Ⅲ+ Ⅳ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肿瘤缓解有效率、腹水及CA125控制有效率,降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菁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垂体后叶素预注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预注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4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注射垂体后叶素预处理,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6个月患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4、6个月,观察组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少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预注射垂体后叶素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卵巢功能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隆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ICU呼吸衰竭患者行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ICU呼吸衰竭患者中挑选,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40例,并行不同疗法.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处理)、观察组(经鼻气管插管处理,以纤维支气管镜为主),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成功插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针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处理作用突出,可改善血气指标,预防并发症,提高总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展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HTS)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收治的HTS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进行分组,以42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为观察组,42例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其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情况及治疗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ALT、AST、ALP、GGT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重度休克、休克持续时间>6h、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患者比率分别为26.19%、23.81%、30.95%及14.29%,同对照组的9.52%、7.14%、30.95%及2.38%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TS患者病情急重,需给予有效、科学方法进行救治,及时纠正休克,而HTS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死亡率更高,ALT、AST等生化指标对于肝损伤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因此在入院后需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并在救护过程中重视肝功能保护.

    作者:彭佑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焦虑分级及癌因性疲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分为(32.16±7.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0.68±8.61)分(P<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及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翠梅;胡梅荣;王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清创术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清创术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3例,溃疡Wangner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清创组28例和常规组25例.清创组患者使用超声清创机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术后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而常规组仅给予常规换药处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创面面积及创面缩小率等.结果 清创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治疗12周后创面面积为(1.82±0.41)cm2,创面缩小率为(84.23±11.36)%,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创组患肢经皮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清创术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显著,明显促进了创面愈合,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施劭锋;苏广瑞;林日昌;柯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部患者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98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给与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HR、MAP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T2时刻研究组HR、MAP水平显著高于插管前和同一时间点对照组水平,在L时刻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相对于T2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应时间点水平,两组患者MAP在T4时刻显著高于T1时刻;研究组患者HR在T2时刻显著低于T1时刻,在T4时刻两组患者HR显著高于T1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安全适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其能有效维持稳定的心率变化,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小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1-2N1M0期乳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对YY-1阳性表达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T1-2N1M0期乳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对阴阳因子-1(YY-1)阳性表达患者疗效的影响,为T1-2N1M0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病理分期T1-2N1M0期、YY-1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均采用AC(阿霉素+环磷酰胺)或AC-T(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方案行术后辅助化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放疗.随访观察患者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局部控制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0.23%、89.53%,低于研究组的93.26%、97.75%.结论 T1-2N1M0期、YY-1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同步放、化疗,较单纯化疗比较,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及3年生存率.

    作者:杨洁;王少青;杨超;王玉祥;张辛;宋玉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的30例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晚期NSCL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3.33% (4/30)、53.33% (16/30),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3.1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脊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其中≥3级粒细胞减少6例(20.00%),≥3级白细胞减少6例(20.00%),≥3级血小板减少3例(10.00%),≥3级消化道反应3例(10.00%),≥3级贫血1例(3.33%).结论 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时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脑外伤昏迷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术后均给予7d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EN方案,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PN)方案,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相关营养指标与免疫指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1.88%,低于对照组的53.13%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观察组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除CD8外,其他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EN有助于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黎燕银;张雪云;冯艳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24 h阻抗-pH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内反流的严重程度和反流物性质,探讨酸反流是否为难治性GERD形成的关键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难治性GERD患者60例,观察组为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症状未缓解的难洽性GERD患者30例,对照组为经PPI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的GERD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行24 h阻抗-pH监测,并分析讨论.结果 两组酸反流次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观察组患者24 h弱酸反流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气体反流和液气混合反流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难治性GERD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弱酸反流,弱酸反流会刺激患者胃食管,加重反流症状感知.

    作者:梁祎雯;徐永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率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接受223个周期的IUI治疗;采用单因素检验,筛选可能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相关因素,然后对筛选的相关因素进行校正,校正方法为多元Logisit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临床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厚度、IUI时机、精子总数作为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临床因素;多元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不孕年限<5年、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6~ 14 mm、排卵前IUI作为影响IUI妊娠率的独立临床因素.结论 IUI妊娠率的临床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年龄<30岁、不孕年限<5年、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6~ 14 mm、排卵前IUI均可提高IUI妊娠率,为临床IUI提供依据.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超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B超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8月使用B超定位指引下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行常规脐静脉置管术的新生儿9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置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60例中,置管成功52例(86.7%),失败8例(13.3%);52例置管成功新生儿中,43例置管于T8~9,3例置管于T7,6例置管于T10.对照组90例中,置管成功63例(70.0%),失败27例(30.0%);63例置管成功新生儿中,31例置管于T8~9,9例置管于T7,16例置管于T10,7例置管于T11;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置管失败因素与脐静脉壁纤薄及早产密切相关.结论 B超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置管精确度,降低新生儿X线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龙魂;王涛;许锦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与维拉帕米对苯妥英钠脑靶向分布的比较

    目的 筛选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Phenytoin,PHT)的纳米药物载体构建工艺,并比较纳米粒与P糖蛋白拮抗剂(P-glycoprotein,PgP)维拉帕米(Verapamil,VPM)对PHT的脑靶向分布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乳化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构建PHT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添加1%的普郎尼克P85进行修饰,并进行体外特征鉴定;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HT组、PHT+ VPM组(添加维拉帕米)、Emulsion Nano组(纳米粒由乳化聚合法合成)和Interfacial Nano组(纳米粒由界面聚合法合成).4组给予PHT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大脑微透析液和血液,后处死大鼠分离肝脏和肾脏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样本中苯妥英钠的浓度,苯妥英钠透过血脑屏障的转运率用脑组织间液时间药物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与血浆时间药物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的比值进行评估;苯妥英钠在外周组织的累积分布情况用给药300 min的肝脏/肾脏苯妥英钠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进行评估.结果 界面聚合法合成的纳米粒较乳化聚合法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埋率,而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相近;Interfacial Nano组、Emulsion Nano组、PHT+ VPM组与PHT组比较,脑组织间液和血浆苯妥英钠的曲线下面积比值分别提高了60.70% (P <0.01)、27.44% (P <0.05)和26.91% (P<0.05);Interfacial Nano组苯妥英钠药物浓度肝血比和肾血比明显下降,PHT+ VPM组肝血比和肾血比明显升高,与PH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ul-sion Nano组与PHT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界面聚合法纳米粒制备工艺相对优于乳化聚合法.相对于VPM,添加1%的普郎尼克P85修饰的界面聚合法制备的纳米粒可明显提高PHT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具有脑靶向输送作用.

    作者:陈树达;黄华锰;邓丽芬;李泽;潘小平;周珏倩;周列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硬化肠菌失调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硬化肠菌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肝硬化肠菌失调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肠粘膜通透性、肝功能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改善肝硬化肠菌失调患者肝功能,纠正肠菌失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国辉;许英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3.9% (P <0.05);治疗1年后,除对照组白蛋白(ALB)外,两组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肝功能各项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均有好转,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HBV-DNA表达水平,提高患者肝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IF-1α、ToPo-Ⅱ、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d)、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病变组织及边缘乳腺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HIF-1α、Topo-Ⅱ、Ki-67进行表达.结果 HIF-1α、Topo-Ⅱ、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0%、70.00%、90.00%,正常乳腺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M分期Ⅱ~Ⅲ期、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 、Topo-Ⅱ、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TNM分期Ⅰ期、组织学分级Ⅰ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ToPo-Ⅱ、Ki-67呈现高表达,与肿瘤增殖及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郑怀;石学林;黄广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肿瘤康复期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肿瘤康复期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中心收治的100例肿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高于对照组的36.00% (P <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肿瘤康复期患者,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铃俨;黎育庭;范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1例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组(MPP组),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将MPP组患儿分为MPP大叶型组和MPP支气管组.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但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4例作为非肺炎支原体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5例作为支气管哮喘组,并且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被选作健康对照组.对各组儿童进行FeNO值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检测.结果 MPP组FeNO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支气管哮喘组FeNO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PP支气管组患儿与MPP大叶型组患儿的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肺炎支原体组的FeNO值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检查发现,MPP组和非肺炎支原体组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于非肺炎支原体组(P<0.01).结论 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会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能显著降低FeNO值,其原因可能是气道局部合成一氧化氮减少.检测FeNO能够为评价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另一个角度的依据.

    作者:白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加用曲美他嗪,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持续口服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末次随访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6、12、24h两组患者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上升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随访期间心绞痛再发率12.16%,低于对照组的28.07%(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CI术前口服曲美他嗪可有效减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术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复发率,并能够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作者:王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LIA法测抗-HCV联合EIA法检测HCV-cAg在HCV感染初筛试验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联合酶联免疫法(EIA)测HCV核心抗原(HCV-cAg)在HCV感染初筛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LIA法、EIA法检测所有临床标本中抗-HCV和HCV-cAg,比较抗-HCV初筛阳性样本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698例标本中,24例呈阳性,其中23例抗-HCV阳性,9例HCV-cAg阳性,抗-HCV和HCV-cAg检测结果同时阳性者8例.有1例抗-HCV检测阴性,而HCV-cAg检测为阳性,后经HCV-RNA检测证实为HCV感染.24例阳性标本经HCV-RNA检测后,共检出阳性标本17例,其中经HCV-cAg检测为阳性的9例患者均经HCV-RNA检测证实;抗-HCV检测的23例阳性标本中16例经HCV-RNA检测证实为阳性.结论 抗-HCV联合HCV-cAg检测进行HCV感染初筛试验,可降低假阳性率,提高阳性检出率,与HCV-RNA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周珍娟;刘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度联合FOLFOX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FOLFOX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总体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化疗有效率67.65%,高于对照组的43.33% (P <0.0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81.67% (P <0.05).两组患者Ⅲ、Ⅳ级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恩度联合FOLFOX化疗,有助于临床效果及总体生存期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珠;邱光明;焦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ICU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我院ICU实施桡动脉穿刺置管的9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评估所有患者护理结果,包括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 950例患者中,置管成功938例,成功率为98.74%;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阻塞3例(0.32%),感染9例(0.95%).结论 在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桡动脉穿刺置管,安全性高,易于定位,成功率高,受到污染几率少,并发症较少,可大大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周云香;丛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评分和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书琴;刘华;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早期护理介入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介入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介入,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率.结果 观察组对膝关节镜手术采用早期护理介入,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改善.根据HSS评分标准,观察组分数优的患者20例(40.0%)显著多于对照组评分优的患者15例(3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47例(9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9例(78.0%);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差的患者3例(6.0%)明显少于对照组功能评分差患者11例(2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x2=18.85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早期护理介入,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5.0%(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9.0%,高于对照组的90.0%(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丽婵;张素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及探索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产妇产程与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旨在为高龄产妇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本组收集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高龄产妇进行临床研究,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全面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与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中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高龄产妇的剖官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志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0例剖宫产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0例剖宫产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患肢评估及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肺栓塞预防,用药观察护理,产后病情观察等.结果 50例患者下肢不同部位腿周差治疗后双腿膝关节下10 cm处腿围差和双腿膝关节上15 cm处腿围差均较治疗前缩小.彩超复查,50例患者下肢静脉再通或部分再通,侧枝循环形成.50例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肺栓塞、用药相关的出血、产后并发症等.结论 剖宫产术后并发静脉功能血栓原因复杂,护理工作需要系统严密的观察,专业的产科护理知识与静脉血栓护理知识,可以避免发生大面积肺栓塞、凝血异常所致出血妊高症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对产后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护理,获得较满意的治疗康复效果.

    作者:范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77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对照组为78.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 IBS-C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和谐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 2015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变化、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有变化,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也能和谐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光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14年6~12月收治的24例为对照组,2015年1~6月收治的2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腹腔镜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孙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 阐述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临床检测和日常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8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吸人性和食人性sIgE,并且考察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sIgE检测阳性率.结果 在吸人性过敏原中以户尘螨和屋尘的sIgE阳性率高,分别为88.46%、81.25%;在食人性过敏原中以牛奶的sIgE阳性率高,为22.60%;不同年龄段过敏性鼻炎患儿均主要为吸人性过敏,占76.44% (159/208).结论 过敏原特异性IgE (sIgE)为检测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早期检测sIgE及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传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三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13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44例.甲组实施经输尿管镜取石术,乙组实施经肾镜取石术,丙组实施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甲组与乙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丙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丙组,甲组明显比乙组住院时间短;甲组术后3d与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低于乙组和丙组;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应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石体积小且位置低时宜采取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石临近肾盂或并发有严重肾积水时宜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穿刺风险大或经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不佳的患者宜采取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

    作者:蔡海泉;侯贤琼;陈新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海军陆勤人员自我和谐、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海军陆勤人员自我和谐、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00)对610名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SCL-90低分组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和负性情感得分均显著低于SCL-90高分组,而情感平衡总分显著高于SCL-90高分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和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情感平衡总分显著负相关(P <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负性情感进入SCL-90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解释率为21.8%(P<0.01).结论 海军陆勤人员自我和谐、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杨安强;汪立成;钟敏琴;匡雨琴;王振武;左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380名报考军校学生右室负荷增加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报考军校学生心电图显示右室负荷增加的情况及原因.方法 以1380名报考军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心电图出现V1-2导联R/S大于1伴相应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为右室负荷增加.结果 右室负荷增加总发生率占5.51%,右室负荷增加学生中出现静脉淤血体征者7.89%(6/76),既往有外伤卧床史者占10.53(8/76).右室负荷增发生率与性别、城乡人员区分、运动与否无关,与既往外伤卧床史有关.结论 右室负荷增加在中学生有一定比例发生,与性别、城乡人员、运动与否无关,与既往外伤卧床史有关.

    作者:李俊勇;张琳;李晶晶;王德华;夏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 (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等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斯;田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产妇产后恶露不尽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产妇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恶露排净时间和子宫复旧情况,以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恶露排净时间为(13.27±3.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62±3.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7.89,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恶露不尽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7.30,P<0.01);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加快产妇子宫复旧,从而缩短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降低产后恶露不尽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月经周期治疗后同时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在克罗米芬治疗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卵泡数目、卵巢体积、雄激素(T)、促黄体生成素(LH)较治疗前下降(P<0.05),子宫内膜厚度与雌二醇(E2)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E2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或P<0.01);观察组排卵周期率及受孕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有助于改善受孕环境,提高排卵率及受孕率.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疹清心汤加减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受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消疹清心汤加减对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受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本院收治的86例HFMD合并心肌受损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病毒、保护心肌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消疹清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 (P <0.05);②观察组疗程、皮疹消退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总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钙蛋白及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疹清心汤加减治疗可减轻HFMD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邓淑贞;钟翠琼;王巧坪;钟秋生;蔡冬春;邵洁琦;李锦培;陈凤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丹参有效单体IH764-3药理作用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述评

    丹参具有“活血化淤,养血宁心,宽胸止痛,安神除烦”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含有很多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丹参酚酸类化合物.丹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对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均有有益作用[1].丹参单体IH764-3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一种单体(分子量158),它在保护肾脏、阻止肺纤维化、抑制胶原蛋白合成、沉积及抗肝纤维化、保护脑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压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药理活性.作者就丹参单体IH764-3近年来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其药理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波;范红伟;马广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从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人手、分析相关麻醉技术的操作方法和阻滞相关并发症,总结分析下肢神经阻滞用于创伤后或围手术期镇痛的现状和进展,系统讨论这一方法的临床应用及不同观点的重要临床意义,并讨论有关争议.正确应用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的不同方法,可有效用于下肢手术围术期或创伤后镇痛,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利于创伤救护、手术麻醉和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周颖;凤婧;刘功俭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