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951
  • 国内刊号:15-1108/R
  • 影响因子:0.53
  • 创刊:1954
  • 周期:月刊
  • 发行:内蒙古
  • 语言:中文
  • 邮发:16-63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基础医学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8期文献
  • 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透明晶状体摘除曾用于治疗高度近视,由于受当时手术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尤以视网膜脱离为重,高达3.0%~8.0%,严重影响视力恢复.自KelMan于1967年首次报道超声乳化技术,随着现代晶状体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近视超声乳化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降至1%以下,使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得到推广.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矫治60只高度近视眼,现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利;吴强;李艳;吉久华;白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手术主导眼矫正内斜术后继发性外斜视

    正常或低AC/A型内斜视,多选择主斜眼手术.对于术后继发性外斜视者多见,多为儿童全麻下眼位无法观察及术前设计量有偏差导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容要求也逐渐提高.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2003年我科开展了ND-YAG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技术,对眼压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云丽霞;金风琴;赵平;王中颖;塔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本院自2000年5月~2003年3月对28例(34眼)高度和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励;何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外伤性低眼压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15例(15眼)中,除2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低眼压所引起的后果和低眼压的程度与时间的久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作者:王晓英;云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2003年共收治虹膜根部离断患者51例,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手术修复虹膜.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忠伟;孙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治疗观察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一种角膜失代偿性疾病,常见于白内障术后,角膜炎、青光眼术后,眼底玻切硅油填充术后,角膜内皮受损、缺少后,房水一角膜屏障功能破坏,房水渗入角膜基质内,引起角膜基质水肿和大泡性角膜病变,本组病例20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观察.

    作者:乌云;其其格;金宝泉;胡础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弱视双生子屈光状态与遗传的关系

    本文对弱视双生子屈光状态等进行眼球生物数据测量,以了解遗传对某些形状的相对效应.使屈光不正的弱视双生子同时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李利;艾育德;黄武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我们对38例(50眼)青光眼患者施行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经观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德君;李松江;王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684只眼泪道激光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8年2月至2004年3月,应用Na.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加留置导管术治疗泪道阻塞636例(684只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波洲;郭永强;郭保安;吴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医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13例

    麻痹性斜视,中医称风牵偏视.临床表现多突然偏斜,眼珠转动受限,一视为二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远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探讨其诊断及其正确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诊治的5例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进行了性别、年龄、屈光状态、眼位、视功能及治疗等方面的总结.结果: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具有发病年龄小、中高度远视、斜视角多变、多为弱视等特点.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必须配戴全矫远视眼镜矫正内斜视,弱视治愈后进行外斜视矫正术矫正外斜.

    作者:唐静晓;董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儿童面部花斑癣14例

    2001年5~9月我们遇到14例儿童面部花斑癣患者,给予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新荣;乌日娜;邵椒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为重度上睑下垂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重度上睑下垂62眼行额肌腱膜悬吊术.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48眼(77.4%),位于角膜上缘和瞳孔上缘之间11眼(17.7%),位于瞳孔上缘下3眼(4.8%).上睑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早期轻度闭合不全及上睑停滞现象,2个月以上均不明显.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在治疗和美容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董竞;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V型斜视的两种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术式治疗V型斜视.结果:对于斜肌有明显亢进征象的行斜肌切除效果明显.结论:伴有斜肌亢进者,行斜肌部分切除手术效果好,但对无明显斜肌亢进的可行直肌止端移位.

    作者:贺冬梅;康润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眼科住院病人护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在对我科实施整体护理的5年间,我们深深体会到护理目标的制定在整体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科住院病人多且周转快,必须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目标,才能及时解决病人所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艳;李春霞;肖莉;于亚军;陈亚丽;于阔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如何正确滴用眼药水

    眼药水是治疗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节约用药,掌握正确的滴用眼药水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作者:白春燕;徐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眼前房积血的护理体会

    前房积血是眼外伤及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预后,而预后不良可导致复明效果差.现将我科2003年1月~10月间收治的30例前房积血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爱萍;王跃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80例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的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后采取不同的拔针方法,对皮肤瘀血的影响.方法:观察80例静脉输液患者,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患者皮肤拔针后局部皮肤瘀血等情况.结果:经观察证明,采用胶布固定肢体抬高法明显降低穿刺局部皮肤的瘀血.结论:静脉输液后拔针时用棉签胶布自然固定,同时抬高肢体法比输液后拔针时棉签按压法效果好.

    作者:康嵘;李四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提高护理人员现代化护理水平的重要性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医生的业务水平及能力很高,如果没有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默契配合,欲达到完善的医疗效果是很难的.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现代化护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体会如下.

    作者:郭玉清;李俊莲;赵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爆裂性眶壁骨折复位联合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当眼眶受到巨大致伤物撞击时,眶内压力突然升高致眶壁薄弱部发生骨折….我科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对3例患者行爆裂性眶壁骨折复位联合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霞;杨玉英;孟令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前房出血患者的护理

    前房出血是眼外伤中常见的症状,我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前房出血病人85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根据前房出血的特点,采用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与卫生宣教相结合的方法,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氩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8例(59只眼)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视力变化判断治愈6只眼;显效:28只眼;有效:21只眼:无效:4只眼.结论:视网膜光凝可以制止视网膜出血,促进出血吸收,减轻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减少玻璃体出血,解除黄斑水肿,有利于中心视力恢复,封闭视网膜无灌注区,并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龚茫来;赵艳;姚振宇;王云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蜱传播病原体感染所致眼部神经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将19例森林脑炎病人眼部表现者,经眼部专科检查、肌电图检测及免疫荧光技术血清学测定明确诊断,给予大剂量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及免疫血清治疗,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辅助治疗.结果:19例病人在1~6个月恢复与好转,肌电图检测波值正常.结论:森林脑炎病毒主要侵害眼神经及肌肉,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佟艳秋;刘玲;赵全良;温晓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3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特征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作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结果:3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非缺血型7例,FFA表现为静脉管壁轻度荧光素渗漏,少量微血管瘤形成.缺血型23例,FFA表现为视盘毛细血管扩张,静脉迂曲扩张,大片出血遮盖毛细血管床,黄斑有弥漫荧光素渗漏.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FFA可更好的显示这两种分型并作为选择治疗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作者:王丽霞;肖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35例复发性中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激光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结果:激光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并降低复发率.结论:激光治疗复发性中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丽娜;陈雅丽;赵艳;李健华;于亚军;肖丽;于阔洋;李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手术方式、结膜滤过泡、眼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疗组:采用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30例(30眼)眼压从术前42.91±20mmHg降至手术后19.5±4.7mmHg,结膜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19例,术后并发症浅前房1例.对照组:在传统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应用抗增生药(MMC)治疗24眼(24例)眼压从术前43.15±18.75mmHg降至手术后21.15±12.16mmHg.结膜滤过泡:薄壁大囊泡扁平、弥散滤过泡14例.术后并发症:结膜伤口渗漏7例,滤泡相关性眼内炎3例,浅前房2例,角膜结膜毒性反应2例,远期薄壁滤泡渗漏、感染和眼内炎5例.结论: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少,方法安全可靠,远期效果好,是难治性青光眼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全良;张春香;孟令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对158例BRVO患者进行光凝.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91例占57.6%,治愈102例占64.5%.结论:激光治疗能促进BRVO视网膜出血、渗出及黄斑水肿的吸收.可减少并发症,预后可见视力提高.

    作者:韩萍;包秀丽;李润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手术治疗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汤23例(25眼,均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长期不愈者),术后随访3~26个月.其中23眼治愈,21眼视力提高.结果:25眼中,21眼治愈,2眼复发.均未见羊膜移植排斥反应.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白刚;张贵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眼压下青光眼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26眼持续高眼压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缓慢放出房水与巩膜瓣下咬切+虹膜周切术.结果:术后眼压≤16mmHg者15眼,16~21mmHg者9眼,21~30mmHg者2眼.结论:对于高眼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者应用及时地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桂荣;钱志敏;周爱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透明质酸钠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3例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形成前房,维持眼压,分离虹膜前粘连,保护眼内组织.结果:术后43例无虹膜前粘连,瞳孔圆;6例轻度虹膜前粘连,瞳孔欠圆;4例瞳孔不同程度变形,部分虹膜缺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有助于形成前房,保护眼内组织,分离虹膜嵌顿,利于缝合,对于外伤眼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云丽娜;格日勒图;高伟;韩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3例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自2001~2003年春节期间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33例,以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①33例中瞳孔基本恢复圆形26例,7例欠圆,消除了双瞳.②在视力<0.1组术后有轻度改善.结论: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伤情严重,严重影响视功能,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眼虹膜根部离断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爆竹管理,以减少对视功能的损害.

    作者:边红霞;张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提出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选择672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出现不良反应的2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做过敏试验时出现恶心3例,造影时出现恶心12例,伴呕吐4例,荨麻疹5例,气喘、心慌4例.有1例做过敏实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造影时先出现恶心,3h后出现荨麻疹.结论:荧光素钠进入人体内,不被机体吸收,不参与机体代谢,易排除大部分经肾脏随小便排出,其余经肝脏排除.但有关荧光素钠注射时的不良反应也累有报道.本组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均为轻中度不良反应.

    作者:温晓鸥;张燕;佟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2例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激光封孔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剥膜、视网膜切开取视网膜下机化膜及增殖条索、松解僵硬的视网膜、利用眼内填充物促使视网膜复位、定期取出硅油等术式观察治疗结果.结果:32例再手术者全部解剖复位,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选择硅油注入术者,取油后3例再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或常规术后引起玻璃体增殖膜是引起再脱离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是促使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为增进患者的视力,减少致盲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应认真对待,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作者:吉久华;张小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探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8眼的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彻底根治.结果:术后角膜上皮1~3d修复,无巩膜缺血、坏死,保留的球结膜愈合良好,5例较正常球结膜略增厚,1眼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切除后治愈,2眼有角膜云翳全部病人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彻底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炎性纤维,减少炎症反应,人为的加宽角巩膜缘,保留完整的内眦部结膜,术后表面光滑活动佳,彻底消除复发根源.

    作者:娜仁;孙刚;孙忠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多种类型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通过使用清华大学博达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ISH高级白内障手术乳化仪对58例(58眼)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RAFI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手术后效果.结果:58例(58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中,术后裸眼视力≥0.6者44眼,0.1~0.5者10眼,<0.1者4眼.术后随访有3例出现视力下降,2例为后发白内障所致,1例为糖尿病眼底病变加重所致.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多种类型的白内障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掌握适应证,其对多种类型的白内障均具有可行性.

    作者:高继筠;刘敬美;赵宏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Graves眼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CT及MRI对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均做B超、CT、MRI检查.常规行头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视神经平行位扫描.结果:病变发生在双眼者5例,单眼者2例.全部眼肌受累的2例,剩余依序受累,其中侵及上下直肌7例,内直肌6例,外直肌4例,上下斜肌2例,均表现为肌腹肥大;4例视神经受到影响.结论:Graves眼病多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直肌,上直肌及外直肌,受累眼外肌肌腹一致性肥大,肌附着点正常.B超、CT及MRI均可见特征性影像改变,其中MRI可进行多方位扫描,观察上述变化优于B超及CT.

    作者:王斌;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目的:探讨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基因工程干扰素10万单位/ml球结膜下注射0.1~0.2ml/次,隔日1次,联合无环鸟苷眼水滴眼.结果: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总有效率97.3%.结论: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疗效确切,疗程缩短,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罗立勤;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粱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与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有效预防途径.方法:对7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25例术后并发浅前房,占35.2%.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进行分级.Ⅰ度16眼、Ⅱ度7眼、Ⅲ度2眼.结论:皮质类固醇,睫状肌麻痹剂及高渗脱水剂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瑞芳;张伟杰;杨美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验光在青少年近视眼防治的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客观验光方法的结果差异,探讨其对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58例门诊验光的视力不良青少年患者,均采用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小瞳检影检出双眼屈光度一致性为23.42%,散瞳检影检出双眼屈光度一致性为20.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的散光检出率均为82.91%.小瞳检影的假性近视检出率为7.59%,散瞳检影的假性近视检出率为5.0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瞳检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客观验光方法,省时、无痛苦、结果比较准确,尤其是对散光的检出率颇高.两种验光方法的有效结合,既提高了验光准确率,又省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林安岭;任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为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3月~2003年11月共收治8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在完全闭合状态下,利用爱惜康10~0聚丙烯双直针经角膜缘一孔过双针的方式将虹膜根部固定在原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8例病人经过该手术方法修复,虹膜均恢复原住,术后经2~16个月的临床观察,8例病人虹膜缝线无脱落现象,佳视力1.2,低视力0.6,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讨论: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旭;赵艳;包玉霞;李春霞;李建华;张丽娜;龚茫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门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体会

    目的:阐述在门诊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3例(70眼)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3~0.5者20眼,占28.6%,0.6~0.9者40眼,占57.1%,1.0以上者10眼,占14.3%.结论:该手术具有术后效果好、恢复快、视力稳定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施行门诊手术.

    作者:严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60眼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30例(60只眼)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60只眼)DR患者中,有44只眼(73.3%)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有23只眼(38.3%)显示新生血管,其检出率远比眼底镜检查高,FFA检查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FFA能更早的显示DR的眼底改变,在DR的诊断和治疗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Graves眼病局部的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眶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维生素B12对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3年间在我院就诊的病史不足1年的Graves眼病患者共38例,男性9例,女性29例进行局部眶周注射曲安奈德及维生素B12,观察Graves眼病阳性体征改变情况,以探讨其疗效.甲状腺机能障碍分别加用相应的药物.结果:治疗5个疗程以后,患者眼球运动及复视不同程度地改善,眼突度明显下降(P<0.01),睑裂宽度明显恢复(P<0.05),眼睑迟落得以改善.眼压恢复或控制.影像学检查发现肌腹肥大减轻或消失.32例患者的角膜荧光染色检查全部呈现阴性,均已不着色.该治疗对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善作用.治疗5个疗程以后,没有明显全身毒副作用.结论:虽然Graves眼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的药物,但采用眶周注射曲安奈德及维生素B12对改善眼部症状、减少眼球突出及眼睑后退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克服了长期全身应用激素所造成的毒副作用.

    作者:杨丽萍;艾育德;李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方法:在临床中对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随意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即第一期手术矫正垂直斜度,7d后再做水平斜度矫正,分两次手术完成.另一组为观察组,通过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能使眼球上、下移位的原则,在做水平斜视同时将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达到一次性手术不仅能解决水平斜视,同时也矫正垂直斜视度.结果:两组手术后临床观察眼位,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平斜度不超过35度,合并垂直斜度不超过5度的患者,可以通过一次性手术达到治愈效果.

    作者:金凤琴;云丽霞;钱志敏;张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A型肉毒毒素对眼睑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84例眼睑痉挛的病人进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部位多点注射,每点注射2.5u.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84例病人总有效率为100%,经χ2检验P<0.001,差异显著,证明A型肉毒毒素有明显的疗效.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眼睑痉挛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无副反应、简便的方法.

    作者:钱志敏;金凤琴;张桂荣;李四召;赵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泪液和血液中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泪液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寻找SARS病毒是否通过泪液或眼结膜传播的理论依据,了解泪液和血液中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8例不同病程的SARS患者泪液及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18例SARS患者泪液中的特异性IgM类和IgG类抗体均为阴性,而同组患者有13例其血液中的特异性IgM类和IgG类抗体呈阳性.结论:SARS病毒可能不通过泪液或结膜传播.

    作者:崔巍;格日勒图;高伟;刘森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兔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性兔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缝合眼睑方法制成形觉剥夺近视模型,A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球进行生物学测量,应用光镜和电镜对巩膜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实验眼与对照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深度和玻璃体深度/眼轴长度、眼动脉阻力及血流流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眼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细、排列紊乱、纤维层明显薄于对照眼.结论:形觉剥夺能导致眼轴延长,其中玻璃体腔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眼轴长度占主导地位为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态学改变;眼球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的变细、变长及排列紊乱为病理学原因.近视眼中血液动力学异常客观存在.

    作者:格日勒图;李晓芳;崔巍;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的光镜和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为探讨斜视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6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和20例眼球摘除者的眼外肌组织标本,每例标本1/2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1/2标本作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数量较少,间质成分多.小年龄组中可见萎缩变性的横纹肌细胞和排列混乱的肌纤维.而大年龄组则只有少量萎缩变性的肌细胞排列在大量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中.电镜下整个眼肌组织结构模糊,肌膜不完整,细胞内结构紊乱,细胞核固缩.且在大龄组中肌丝紊乱,肌纤维弯曲排列、间隙变宽以及空泡样改变更明显.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有明显的改变,且病程越长,肌纤维的损害程度越重.从组织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共同性斜视的发病机理.

    作者:高伟;崔巍;格日勒图;刘森玉;云丽娜;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羊膜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定量研究

    目的:应用细胞增殖指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研究兔眼滤过道纤维细胞(Fb)增殖规律及羊膜的抗增殖作用,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作兔眼高眼压模型,行双眼小梁切除术,一眼植入羊膜,另一眼作为对照而不植入羊膜.分别于术后的3、7、15、30d取兔眼滤过道组织作切片,作Ag-NORs及HE染色,比较羊膜植入眼和对照眼Fb AgNORs染色颗粒数量及HE染色后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①不同手术区羊膜植入眼Fb AgNORs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眼(P<0.01),羊膜抑制率为51.4%~73.7%;②HE染色观察,羊膜植入眼纤维组织增生轻微,而对照眼组织增生明显.结论:羊膜植入巩膜瓣下可有效抑制咬切口,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Fb增殖活性,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刘森玉;闫元奎;李四昭;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LDH与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及在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表达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碱烧伤后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醋酸薄膜电泳法测定LDH、MDH同工酶的含量,以探讨碱烧伤后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结果:对LDH、MDH同工酶的百分含量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同工酶百分含量明显改变.碱烧伤初期LDH1、LDH2、LDH3和LDH4下降,LDH5上升;当第7~10d时LDH5逐渐恢复正常水平.MDH1、MDH2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H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碱烧伤后,由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使参与角膜能量代谢反应的酶含量发生改变,从而使能量代谢的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MDH1、MDH2和LDH5活性增强,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代偿能量的不足,弥补角膜碱烧伤后整个病理过程对能量的需求.

    作者:柴庆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后极部视网膜下猪囊尾蚴的玻璃体切除取出术二例

    例1,患女,38岁.因左眼黑影遮挡感1周,于2003年7月10日人院.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02(不能矫正),眼压Tn,前节(-),屈光间质清,眼底后极部颞上方可见网膜隆起,透见黄白色囊样物,边界清楚,约5PD大小,其间有致密白色斑点,在强光下观察可见囊体蠕动,囊体周围的视网膜浅脱离,脱离范围为囊体周围外约3mm,右眼未见异常.

    作者:包玉霞;李健华;王云旭;赵艳;姚震宇;曹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FFA和ICGA检查视网膜大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70岁.因左眼突然视力下降1周,于2003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高血压10年.既往无心脏病等病史,无眼外伤及其它眼病史,无癫痫发作病史.

    作者:王中颖;金风琴;格日勒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右眼爆竹炸伤致眼内异物7年一例

    患者,男,22岁.因发现右眼内异物1d于2003年8月2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眼部检查:视力(裸眼)右眼0.3,左眼0.6,右眼球结膜鼻侧局限性混合充血,角膜瞳孔缘10点位可见斜行条状白斑,长约6mm,角膜后kp(-),前房稍深,房水清,前房下方6~7点位可见白色矩形似金属样异物,可移动,无粘连,约5mm×5mm,嵌于前房型人工晶体下袢下缘,虹膜颞上方11点位可见虹膜周切口,瞳孔呈不规则圆形.

    作者:李欣;罗立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一例

    患者,刘某,男,58岁.因头部、胸部外伤后6h伴意识不清,收入我院胸外科.入院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胸部闭合伤,多发肋骨骨折;③轻型颅脑损伤.人院治疗3d后意识清,并自诉双眼视物不清.

    作者:崔凯;其其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上肢无脉症的眼部表现一例

    上肢无脉症是一种缩窄性大动脉炎,是因头部、臂部动脉受累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其眼部表现较为少见.本院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郭保安;吴强;吉久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脉络膜骨瘤二例

    例1,患者,女,20岁.无任何诱因,左眼渐进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3月.全身病(-).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2.双眼前节(-),双玻璃体透明,左眼底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正常生理凹陷,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可见,整个后极部可见一近似圆形桔红色病灶,边不整齐,但边界清晰,其表面可见棕色色素沉着,余未见异常,右眼底正常.

    作者:王占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ALport综合征一例

    患者达楞太,男,26岁.鄂尔多斯市人,毛纺工人.自幼双眼视力尚可,6年前无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2年前曾到我院就诊,视力右眼0.5、左眼0.3,双眼晶体呈锥形,左眼晶体前囊下混浊,诊断为双眼晶体发育不良、双眼近视散光.给予配镜,视力有所提高.

    作者:樊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先天性膈疝误诊一例

    患儿,男,1岁3个月.于入院前半天哭闹后出现呼吸困难,无异物呛咳及外伤史.查体:T36.4℃,P 130次/min,R46次/min,烦躁,哭闹,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气管向右偏移,左肺呼吸音减弱,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膨隆,腹肌轻度紧张,未及包块.

    作者:邬秀芳;杨光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蜜蜂蜇伤致穿透性角膜异物一例

    患者,男,27岁.因快速骑摩托车右眼被对面飞来的蜜蜂蜇伤1d,于2003年8月16日就诊.检查:视力右0.2,左0.8,右眼睑轻度红肿,结膜充血(++),睫状充血(++),角膜1~2:00时位距角膜缘1mm处约2mm×2mm圆形灰白色溃疡角膜组织坏死,溃疡中央蜇针穿透角膜人前房,前房正常深,下方积脓形成液平面约1mm高,虹膜无损伤,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无损伤,无偏位,蜇针断端暴露在角膜表面约0.5mm,B超示玻璃体内未见异常回声.

    作者:白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一例

    患者,男,26岁.1周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右眼不适,视物模糊,轻度疼痛,于2003年5月19日在当地医院诊为右眼角结膜炎,经局部全身抗生素药物治疗不缓解,求诊我院门诊治疗.

    作者:李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致过敏性环状角膜炎一例

    患者,男,33岁.于2003年6月9日以口眼歪斜2d来我科就诊.患者2d前晨起,感觉口唇活动不适,语言略含糊,照镜发现口眼歪斜,无头痛、头晕感,四肢活动良好,2d后不见好转,来我科就诊.

    作者:杨世耀;段易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三叉神经电击切除术后患角膜溃疡一例

    患者任玉堂,男,56岁,农民.内蒙古土牧尔台镇人.2004年3月28日,无任何诱因患右侧面部三叉神经痛,因疼痛剧烈,休克10min.恢复知觉后,在内蒙古口腔医院行右侧三叉神经电击切除术.

    作者:周爱春;孟根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各种疗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叙述.结果: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较新型的治疗.结论:因药物及激光治疗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手术方法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和选择,但仍需进行一些大型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证实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孟根花;乌仁图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虹膜睫状体炎一家系调查

    目的:通过一家系虹睫炎的治疗及动态观察了解虹睫炎是否与家族史、遗传病史有关.方法:对13例(26眼)进行动态观察,其中3例(6眼)在门诊进行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散瞳、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2周.结果:对3例虹睫炎患者通过治疗,除1例陈旧性虹睫炎患者症状轻度缓解外,其余2例患者用药后明显好转.结论:对早期发现的虹睫炎患者及时给予散瞳及抗炎治疗,并对其家族史及遗传病史进行详细调查,能高效、快速地降低虹睫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呼和浩特市地区高中毕业生视力调查分析

    青少年视力不良十分普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探讨近视眼防治的有效措施,我科视光学组对2002~2003年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两所重点中学和郊区两所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2004人,进行近视眼调查、分析.现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四昭;康嵘;郭克玲;韩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