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内,外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正确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意识到面临的机会以及危险,从而制定出未来发展的战略.应用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结合涉外护理双语教学实践,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全面剖析了中医药院校开展护理双语教学中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发现问题,探索教学改革的趋向.
作者:王思婷;马秋平;李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医科大学的双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浙江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因为英语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双语课没有信心;性别在双语学习存在影响;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授课方式和教材需要改进.结论:学生的知识储备、性别、教材、教学方式都对双语教学存在影响.
作者:张潇雪;南耀进;谢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药物分析实验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逐步建立移动学习平台,提供更为系统、完善的学习资源,并对实验原始记录及实验报告进行电子化管理.对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设计,引导学生们进行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蔡跃飘;向铮;蔡小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方法:应用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对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果:自主学习组的实验成绩均值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问卷调查显示,自主学习组对组织胚胎学的兴趣较传统学习组高,更愿意接受自主学习模式.结论: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及成绩.
作者:林芸秀;魏玉珍;蔡泽骏;陈国华;刘卉;高学勇;陈勇;魏建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高职护理专业职业能力素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改中凸显的问题,通过优化整合与护理岗位紧密的实践项目,以微课(微视频)为辅助,调整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形成了适用于基础医学任务引领的实践情景教学,学生在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和无菌基本技能获得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作者:柯海萍;陈新江;张士化;陈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预选卫生士官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预选卫生士官的康复医学教学,2013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2014年采用LBL教学为主,PBL教学辅助的模式,设为试验组.课程结束后进行技能考试.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表现在病例分析应用方面;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接受满意度高.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预选卫生士官康复医学教学质量,尤其是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尹清;宋莎;万雪莉;杨伟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提高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护理学生的学习动机,现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内容,设计符合社区护理学特色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提高学生社区护理学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提供教学改革参考依据.
作者:成诚;范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断层解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本研究以其为平台,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研究生断层解剖学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证明,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创新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者:李文生;谭德炎;章琛曦;史勇红;孙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我校2009级五年制临床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随机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标本考试和自学能力考试等成绩.旨在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对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作者:韦力;杨伯宁;黄绍明;李松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文章针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实践教学的各层面,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提出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与应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求的公共卫生人才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马明月;段志文;景汇泉;肖纯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介绍了在2011年和2012年实习医生中借鉴PDCA循环和OSCE考核开展实习医生规范化岗前培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实习医生对于此种方式指导下的岗前培训满意度高.运用PDCA循环法和OSCE考核法进行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了解实习生临床能力现状,为实习培养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蔡桂英;吴丹云;樊丹;张晓宇;张妍;毕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临床思维训练软件——DxR的教学效果.方法:将58位医学生分为DxR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自我评价:DxR组在“自信程度”和“主动学习”方面优于对照组.出科考试:DxR组在“问诊思路”“现病史书写”“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计划制定”和“总体评价”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DxR教学能增加医学生的自信程度,促进主动学习,并能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陆耀红;张锋;李萍;王道珍;邹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旨在探讨“新途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4年实习的本科生共200名,分为“新途径”教学组和LBL教学组,所有学生均由同一老师带教.通过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新途径”教学组在笔试成绩、查体操作成绩及临床病例分析成绩均较LBL教学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途径”教学组在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及心肺复苏的掌握等方面均较LBL教学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途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合在心内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梅;马玉龙;杨毅宁;于子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患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针对当前临床实习生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技能差、职业情感弱、纪律散漫、缺乏规划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具体阐述了运用该教学模式可以提升临床实习生实践技能、职业情感、沟通协调、时间管理等综合能力,以此提高临床实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程小岩;贺鹏程;刘雁峰;朱化超;吴迪;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教学医院开展的循证教学查房不仅传授系统的疾病理念知识,并且关注于进行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教育.循证临床决策是利用当前可获得的佳证据,结合医生个人经验和病人的意愿做出医学决策.UpToDate(R)已被证实作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临床决策系统,具有强大的教学能力和指导临床实践能力.因此,在以患者为导向的循证教学查房中引入UpToDate(R)能帮助医学生和住院医师掌握循证临床决策的科学方法.
作者:马莉莉;高虹;姜林娣;陈世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3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给予观察组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教学.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实习测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评价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临床专业素质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作者:梁世耀;林碧;林碎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生带教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份于本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成2组,应用妇产科常规教学模式的25名为对照组,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的25名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教学后的妇产科理论知识(96.0%)、操作实践(88.0%)考核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带教前和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护生带教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促使护生对妇产科理论及操作更为熟练的掌握,具有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生评价等重要作用.
作者:袁莉;袁玲;胡晓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PBL教学模式的反思,是根据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调整和教学再实施,大程度发挥PBL教学的优势.PBL教学并进行反思,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何不断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
作者:陈祥建;朱华;阮小蛟;史壹雄;蔡华杰;蒋飞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双向评价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名护理实习生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联合双向评价教学法.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纪律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纪律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双向评价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业务素质,受到学生欢迎.
作者:魏娟青;谢晓颖;沈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与HPS综合模拟人在心内科临床技能教学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08级62名七年制医学生,在心内科临床技能教学中将SP+HPS综合模拟人联合应用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考核成绩较高,普遍认为联合应用教学效果好,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满意程度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与HPS综合模拟人联合在心内科临床技能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金玲;黄涛;宋文延;钟宁;李芳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总结多年在内科学出科考试中应用OSCE的经验,分享临床实践教学心得,重点探索OSCE在内科出科考试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针对目前大部分医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探索能够客观、全面地检验内科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方法,为制定合理的内科实践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高艳艳;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客观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框架.自2007年起,我院将OSCE应用于护生的出科考试和毕业考试中,经过多年探索,建立并完善了具有护理学科特点的OSCE模式,并在应用中取得了预期效果.文章针对该模式的设计、护理标准化病例编制、OSCE的实施及考试效度检测等方面经验作以介绍,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朱雪梅;仰曙芬;隋树杰;杨丽;肖宁宁;崔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因各种原因导致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开展了教学规范评比活动.文章通过介绍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及基本做法,分析讨论活动结果,为进一步探索“以评促进”教学管理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郑玉红;陈泉;万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该研究将TBL结合LBL教学模式运用到诊断学心电图见习教学中,并与传统LBL教学法比较.方法:71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班:实验班(TBL+ LBL,36人),对照班(LBL,35人).教学效果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两个班的单选题分数接近,实验班的简答题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实验班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满意.结论:TBL+ LBL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心电图见习教学中被广大学生接受,并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欣;陈建斌;刘林;肖青;唐晓琼;王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科护生护理教学中分层互动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急诊科实习的11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平均分为2组,采用急诊科传统护理教学法的5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分层互动带教模式进行护理教学的5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护生考核成绩、教学质量及护生对教学的评价等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等出科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双向评价对比观察组也明显更佳(P<0.05).结论:分层互动带教模式可有效增强急诊科护生对护理理论及操作的掌握程度,具有增强整体教学质量及护生评价等积极意义.
作者:何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对在耳鼻喉科临床见习的12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别按照模拟操作训练方法及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笔试及操作考试成绩,并结合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模拟操作训练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及问卷反馈均优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穗俊;青永红;严励;郑亿庆;张志钢;熊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和C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效果.方法:2个成人专升本班分别采取PBL、CBL联合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统一考试并调查满意度.结果:2个班的考试成绩为(82.66±13.57)分和(76.36±15.62)分;联合教学法的及格率、授课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CBL联合教学法对成人教学可行有效,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作者: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顺应当今社会对高校医学教育的要求,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以新乡医学院2011级预防和检验专业共120名学生为对象,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改探索,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考核方式综合评价PBL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法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对照组相比,PBL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和考核平均成绩等方面均有提高.
作者:马玉龙;赵林静;杨保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护理系2010级21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性考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通过两组学生的成绩和师生的反馈了解改革成效.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实验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9.11%%的学生赞同该评价法.结论:综合性考核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核成绩;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促使护理实验成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
作者:龙苏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2010级口腔专业本科3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09级口腔专业本科3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PBL结合传统教学法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和优秀人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L结合传统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作者:五且昆·吐尔逊;夏米西努尔·伊力克;纳菲沙·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带教法在妇产科轮转护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轮转护士生74人,按照轮转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人,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法,轮转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成绩、临床操作能力及病理书写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法带教有助于提高护士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拓展其学习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护士生病例书写能力,为轮转护生今后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医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妇产科实习的医生3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带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习医生38名作为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教学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医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医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医生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教学法,有助于实习医生更好的完成实习目标,提高实习医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并提高带教老师带教水平.
作者:张敏;金美萍;程小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PBL联合标准化视频教学模式在麻醉学本科见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52名学生按年级分为两组,PBL联合标准化视频教学模式组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组的对照研究,见习结束时试卷考核和问卷调查数据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卷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PBL联合标准化视频教学模式组效果显著高于传统LBL教学模式组.结论:PBL联合标准化视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学生规范化操作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作者:徐辉;吴毅;郭明炎;纪风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临床和科研实融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使医学生建立起良好科研和临床思维学习模式.方法:建立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典型的临床案例或科学实验为载体,以前沿学科知识为延伸的立体式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对教学效果总体评价明显较实验组高.结论:立体式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学生好评,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作者:李菲菲;李文清;陈命家;汪思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均以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教学的核心目标、问题的设计和教师、学生的角色等存在一定的差别.CBT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构建相关的医学知识网络,是目前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英爽;宋红松;樊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制定倦怠干预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方法:在不同年级各抽取若干有代表性的专业教学班,在专止教学班内部根据各专业的人数比例共抽取了776名大学生作为终样本,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F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论:年级和专业都是与该医学院学生学习倦怠和社会支持相关的变量;而该医学院医学大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杨秀红;董兆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为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摸底测试了解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已经学过,且与环境卫生学内容密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学生对环境卫生学内容有一定认知,但不够全面,且深度不够.结论:应根据学生认知状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以提高环境卫生学教学效果.
作者:梁瑞峰;原福胜;白剑英;张志红;王震;范雄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调查分析中医院校毕业生毕业去向,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自我测评反应其睡眠状况,探讨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寻找解决的对策及干预方法.
作者:张其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阐述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规律,从多个角度探讨并分析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医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思路和系列对策,并以佳木斯大学为例,简要说明了学校近年来的实施效果.
作者:张鹏霞;蔡连顺;蒋志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对港澳台生插班修读医学第二学历的实践以及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医科双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可行性和关联性,探讨插班并延长在校学习年限修读医科双专业、辅修专业的培养模式,为有效实施双专业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办学策略.
作者:谢宗江;李艳;张莹;周慧明;王淑珍;严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ICU实习带教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实习的153名护生,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实习的7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习的81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带教方式.结果:实习后两组护生风险认知评分较实习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生实习带教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并降低护生主导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
作者:王越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及对自我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估,以便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名来自广州地区五所重点本科医学院校的在读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不佳,自我职业核心能力评估得分参差不齐.结论:加强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医学院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灵灵;张翘楚;李钟琪;张毅琳;黄谨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2009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率先在国内成立了教师成长中心.中心的宗旨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汕头大学医学院宗旨和目标的实现”.我们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目标,构建和实施全面的教师成长项目,为汕医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将分享汕医教师成长中心建立过程中的经验与思考,期望为我国的医学教师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张忠芳;辛岗;龙廷;边军辉;杨棉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调研医学院校学生的科研认知及需求状况,为提高科研活动开展成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医学院9个学院2010-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校学生对科研的兴趣程度和重要性认知普遍较高,但大部分人认为参与科研难度较大.结论:高校应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创造学生接触科研的机会.
作者:赵婷;苏中平;张玲;彭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当前强调全面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背景下,对我校教改班和普通班学生职业素养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改班除了在沟通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上表现优越外,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等其他方面与普通班总体不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对学校,着力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对教改班学生,继续加强其创新、批判精神培养;对普通班学生,加强其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同时,推广教改班的成功经验,强化普通班学生的沟通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作者:陈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临床教学中师生间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教学、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用便利抽样法对47名带教教师进行师生沟通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问卷得分为(15.36±5.19);带教教师认为实习生的性格、实习态度差、不重视实习及自身工作忙碌是影响师生沟通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教学中的师生沟通需进一步加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实习生的性格、实习态度差、不重视实习及教师工作忙碌,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吴照明;高素珍;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培训档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泌尿外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分为培训档案组和普通培训组,比较两组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在培训成绩、对培训教学的评价和住院医师的主观感受方面的差异.结果:培训档案组住院医师在培训成绩、对培训教学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培训组;在培训感受方面,培训档案组住院医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更高,培训目标更明确,完成培训的主动性更强,对出科评价的认同度更高.结论:利用培训档案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是一种提高参与培训主动性、提高培训过程规范性和培训考核合理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海民;鄢阳;王光春;许云飞;彭波;姚旭东;郑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PBL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相比有显著优越性.作为西方医学主流教学模式,PBL教学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深入解读国外医学PBL教学,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期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刘颖珊;田京;夏欧东;佟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临床实习医学生医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干预对策.方法:自制问卷对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339名实习医学生进行调查,并统计实习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94.6%的实习医学生认为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会对实习医学生的医德产生影响;影响因子排名为个人品德、言谈举止、个人学识等.实习记录沟通不良8例、操作技术不良3例.结论:临床教师个人魅力的品德、学识等因子对实习医学生的医德产生正性的引导及影响,提升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向克兰;王青丽;张强;杜明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服务学习模式运用于学生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与临床实践.对参与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进行前测和后测、长效后测调查,结合心得体会、反思,显示服务学习建立了学生与服务对象多赢的模式;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与自我效能感;对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
作者:梁永锋;王仕龙;许龙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分阶段、针对性、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过程的有效性.方法:2013年9月从某医科大学分别纳入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260名.2013年9月-12月进行方案改革,改革后,发放“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过程评价问卷”对改革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大部分研究对象对本次改革的内容、方法及时间表示满意;喜欢的改革方法为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活动,不喜欢面对面咨询.结论:本研究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我国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刘倩;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不同学制转科医师的考核成绩,探讨学制对住院医师能力的培养.方法:对不同学制的学生分组、考核,比较各组成绩并进行分析.结果:八年制组多项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长学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张庆文;苏琳;李卫;苗懿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了解护理实习生护患人际沟通能力现状,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4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40名专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现场观察测评.结果:参研护生沟通能力总得分偏低,为(18.6±3.31),且护理本科及专科两个不同学历层次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护生不同学历层次突出教学重点,采用情景模拟等寓理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刘晓琦;岳立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医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环境健康知识与行为教育干预方案并予以实施,干预效果表明:医学生环境保护知识知晓率、环境保护态度以及环境行为良好率较干预前具有极其显著性提高和改善(P<0.01).环境教育对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静;张丽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牙周炎基础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前后检测牙周指标与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同期纳入30例健康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析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与牙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6、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白介素-10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牙周基础治疗后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3)牙周基础治疗后白介素-6、TNF-a水平明显降低,白介素-10明显升高,P均<0.05.(4)白介素-6、TNF-a与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呈正相关,白介素-10与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牙周炎患者存在牙龈炎症反应,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监测能够反应牙周病变的严重程度,牙周基础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本院收治的脑出血后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脉血康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肿体积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77% vs 49.18%,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依赖程度独立+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2.46% vs19.67%,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脉血康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脑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血肿体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东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通过中美医学研究生培养之间的比较,对中关两国医学研究生在管理制度、课程设计、导师确定及其在研究生培养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这些差异中寻找美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法和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不足.有助于年轻的硕士导师在今后研究生培养方面吸取经验.
作者:宋春雨;钱华;张睿;杨鑫;张瑞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63名2011级内科学研究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n=63),61名2012级内科学研究生采用PBL教学示范法(试验组,n=61),分别进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而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中期多站考核成绩和内科理论成绩.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内科理论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I教学法应用于内科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能使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明显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能力.
作者:朱小艳;曾蕾;陈哲;傅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强化心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外科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在心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尝试组织学生利用离体猪心模拟临床上的心脏外科手术操作,学习相关操作技术,集中学习持续六个月.结果:近十年来已经用该方法培训了35人,熟练掌握了精细血管吻合技术和瓣膜手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仅要注重理论和科研,也要培训外科操作技能,相应缩短心脏外科医师的临床培养周期.
作者:吴松;张喆;赵鸿;崔仲奇;解基严;万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患沟通是卓越医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对研究生医患沟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和患者的信息沟通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针对医患沟通工作坊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在工作坊培训前后自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者:陈扬霖;胡亚洲;张佩;沈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及饮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计划、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两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质量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石敏益;许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舒适度,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何飞燕;徐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氯丙嗪、异丙嗪联合应用于小儿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总结镇痛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芬太尼镇痛,试验组给予美林(布洛芬混悬液)镇痛.在用药基础上,两组均配合镇痛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优良率均比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后给予骨科手术患儿美林口服,同时配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包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门诊护理在我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26例门诊患者,按照门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63例和试验组1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不同门诊护理内容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中宣传资料、服务态度和就诊质量三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收到对照组患者22例投诉,投诉率为13.5%,试验组1例投诉,投诉率为0.6%.结论:优质门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就诊质量,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者:何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奥曲肽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实施奥曲肽治疗,A组患者实施专项护理干预,B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疗效、再出血率、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B组的89.4%.A组再出血率、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均优于B组.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给予奥曲肽治疗同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晓春;周小青;李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住院压疮患者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干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法将我院近期治疗的70例老年住院压疮患者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5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观察组35例选择人性化护理方案干预,研究两组的总体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临床总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人性化护理方案对老年住院压疮患者进行干预,总体情况更理想,更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苏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会阴部Fournier坏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Fournier坏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予以手术清创后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48例予以手术清创后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ournier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体温恢复时间、清创次数、治愈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均治愈;对照组48例,43例治愈出院,5例死亡;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清创次数显著减少,治愈率显著升高,FGSI显著降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Fournier坏疽较传统方法提升了治愈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为临床治愈Fournier坏疽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刘兆辉;徐小平;蔡晓辉;张磊;李晓华;潘渊;陈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取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的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分值变化经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对比显示差异明显,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2.5%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波对慢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单,且疗效理想,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的62.0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远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64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选择不同分娩方式下的双胎妊娠孕妇的一般资料、妊娠并发症和相应的妊娠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双胎妊娠孕妇的年龄、孕周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其中以经产妇偏多;阴道分娩组的各项妊娠并发症的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的早产率较低,但窒息率偏高,Apgar评分也较高.结论:年龄偏大、孕周偏长以及患者妊娠并发症的双胎孕妇选择经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居多,但其早产率较高,新生儿预后状况相比较差.
作者:赵思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卵巢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71.3±11.2)min,术中出血量为(86.4±10.4) ml.术后出现体温升高者5d内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本次病例均为良性肿瘤患者,患者术后均未见静脉血栓及其他脏器栓塞.术后一个月检查多普勒超声证实卵巢血流恢复.术后一个月与半年年检查患者相关激素指标,均恢复正常.手术半年检查,卵巢体积正常,有卵泡发育及排卵.结论:卵巢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使用.
作者:王世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取“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并应用自由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初产妇100例,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一对一”全程陪伴应用自由体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有显著缩短,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产妇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应用自由体位模式,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纪建英;何雪妃;郑聪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我国医学教育仍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慕课学习模式给当前医学本科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医学本科教育具有特定的教育标准,医学慕课课程尚刚刚起步,我们在儿科本科教学中借鉴了慕课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为实现翻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包军;钱继红;邵新华;刘世萍;鲍一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迅猛发展,文章以慕课教学模式、教学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为切入点,研究借鉴慕课发展理念,并探索慕课理念下高校医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之路.
作者:郑晓倩;宋文芳;林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对慕课提出了分类方法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生理—心理—社会化学习理论的新观点,并基于这种视角探索了医学类慕课的教学设计理念、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学校慕课的建设经验,倡导了医学慕课推进方式,即点、线、面相结合,辅助性和渐进性推进方式.
作者:吕国荣;吴家祥;王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以病理学“炎症”章节为例,采取慕课教学模式.通过对照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均有所提高.
作者: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喻嵘;彭胡战;宋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全球网络化教育的兴起,慕课严重冲击了目前的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全球大学的直接激烈竞争和分化.对于如何认识和评价慕课的特点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文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作者:商庆龙;嵩钰佳;苑立军;凌虹;钟照华;张凤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作为本校生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的要求.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具有参与自由、选修方便和名校名师优质课程资源丰富等优势,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本研究通过依托MOOC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构建符合新时期生物医学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张晓明;夏强;欧阳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第三次医学教学改革将转化式学习新目标推上高等医学教育舞台,随着MOOCs教学模式在世界高校范围的不断普及,中国传统医学教育面临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迎面挑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中首次运用MOOCs教学,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考评体系的建立等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从而确保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该教学模式改革对中医药院校相关课程的建设有启示和辐射作用.
作者:任鑫杰;曹康;杨柏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MOOC教学新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2级护理专业1班59人为对照组,2班60人为实验组,分别采用LBL和MOOC教学新模式,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验成绩、课题撰写和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可MOOC教学新模式.结论:MOOC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作者:宓伟;石塔拉;尹淑英;董兆举;练武;赵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