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69
  • 国内刊号:34-122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5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科技厅和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药杂志   2009年7期文献
  • 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42例肝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结果 治疗后PT、INR、AT-Ⅲ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Fbg 、APTT、TT、PTA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部分改善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

    作者:邱洁;冯艳红;张永臣;孟九大;张建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滴用于原发性宫缩乏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滴对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程中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1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给予笑气吸入的60例为观察组,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第二产程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原发性宫缩乏力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素霞;余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种无缝线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两种无缝线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复明行动中分别采用反眉状及梯形两种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等资料,共计老年性白内障213例245眼.结果 两组术后1、7、14 d视力及14 d角膜散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两种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均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安全简便、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等优点,适合在基层白内障复明行动中应用.

    作者:杨国科;赵军民;刘钢生;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ET/CT和MSCT联合应用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18F-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r tomography 18F-FDG PET/CT)和多排CT(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联合应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7例SPN患者均行PET/CT及肺部病灶MSCT检查,影像诊断结果 与病理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SPN中,MSCT诊断正确64例,误诊23例,误诊率26.4%.PET/CT诊断正确70例,误诊17例,误诊率19.5%.MSCT和PET/CT联合诊断,80例诊断正确,7例误诊,误诊率8.0%.MSCT、PET/CT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2%、68.1%、79.8%;89.5%、61.3%、81.4%和97.7%、74.2%、91.5%.MSCT和PET/CT单独诊断SPN的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239),MSCT、PET/CT与两者联合应用诊断SPN的准确性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62和5.318,P=0.005和0.021).结论 SPN的MSCT和PET/CT影像特征均有一定的重叠.单独采用MSCT或PET/CT诊断肺结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SCT和PET-CT协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MSCT或PET/CT单独诊断.

    作者:汪世存;方雷;潘博;展凤麟;谢强;谢吉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院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1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主动中转开腹病例19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胆囊萎缩及胆道变异,被动中转开腹病例12例,主要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及胆道损伤,31例均治愈.结论 充分认识胆囊动脉变异和胆道变异,不断提高的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但在遇到意外情况或手术难度极大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作者:郝民强;李明宏;周松阳;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2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和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间22例确诊为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易感因素.2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有16株(72.7%),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几乎全部耐药(敏感率为9.1%),对含酶抑制剂类药物、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敏感率为63.6%~10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全部敏感(敏感率为100%).结论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发生存在易感因素.此类细菌绝大部分为产ESBLs菌株,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为其首选药物.

    作者:罗智花;王琍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02例中94例(占92.15%)发现了明显的盆腔病变.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是引起不孕的首位病因,占41.17%;其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5.49%.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高的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100%,低的是内异症38.46%;术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结果 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液符合率66.67%;腹腔镜术后妊娠率44.57%.结论 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玲;沙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动静脉留置针在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改进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 ,使手术定位准确、简便、减少复发.方法 该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46例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术中使用动静脉留置针定位病变乳腺导管,切除病变导管及相应部分乳腺小叶.结果 4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中均准确找到病灶,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动静脉留置针引导有助于确定未扪及肿块的病变乳管和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是一种定位准确、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顾有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巨噬细胞诱导COX-2表达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肺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炎症介质PGE2(Prostaglandin E2)的水平变化,初步阐明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为研究RSV感染时的炎症产生机理,临床治疗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RSV感染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别于不同感染时间点(4、8、16、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PGE2含量变化.结果 RSV感染8 h后即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COX-2 mRNA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且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增加.结论 RSV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早期即可诱导COX-2的表达,同时生成大量的PGE2,PGE2的合成主要受COX-2的调节,COX-2参与了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卢敏;黄升海;史晓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科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胆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六年间接受胆道手术的患者在术中所取胆汁进行培养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 .结果 从200例培养阳性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29 株,包含了43个菌种.革兰阴性杆菌75.1%,革兰阳性球菌24.0%,混合感染为13.0%.其中大肠埃希菌35.4%(81/229)居首位,其次为肠球菌属14.4%.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达44.4% (36/81),克雷伯菌属ESBLS阳性率16.6%(4/24).细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性也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肠球菌属居第二,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较高,胆道感染细菌多重耐药严重.

    作者:唐水兵;王中新;王兴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在额窦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不同类型额窦病变,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术后按鼻内镜额窦手术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6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症状改善或消失,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6年不等,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复杂额窦病变,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疗效满意,是值得选择的术式.

    作者:胡煜;马俊;方国军;杨明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比较各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61例中的94例接受各种保肛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排便功能、 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年生存率,低位吻合术为83.33%(5/6),超低位吻合术为79.17%(38/48),Park′s手术为64.00%(16/25),Bacon手术为66.67%(10/15).低位吻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00%(0/6),超低位吻合术为4.17%(2/48),Park′s手术为12.00%(3/25),Bacon手术为13.33%(2/15).超低位吻合术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8.00%.结论 在各种保肛手术中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明显优于Park′s和 Bacon手术.术式应根据病变部位、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影响听觉诱发电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听觉诱发电位(AEP)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探讨体外循环(CPB)中可能影响AEP的因素.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咪唑安定、乙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设立麻醉与体外循环前后14个观察点,采用自身对照观察AEP变化和CPB时灌注流量(AQ)、灌注压(PP)、中心静脉压(CVP)、鼻咽温(Temp1)、直肠温(Temp2)对AEP的影响.术后访视病人.结果 麻醉诱导后AEP迅速下降(P<0.01),切皮、锯胸骨、主动脉插管及转机前AEP升高(P<0.05).CPB期间,AEP降低并与心脏停搏鼻温低时达谷值(P<0.05).恢复循环后AEP值上升,停机时恢复CPB前水平(P<0.05).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AEP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体外手术各时期的麻醉镇静深度变化,有效预防术中知晓.CPB期间,低温、低灌注压对AEP抑制明显.

    作者:马骏;方才;王瑞明;康芳;王瑞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发性气胸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不同年龄组(老年组:年龄≥60岁,青年组:年龄≤40岁)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气胸类型和治疗方法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继发性气胸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发病的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胸痛发生率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需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人继发性气胸多见,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明显,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较高.青年人气胸胸痛多见,胸腔穿刺抽气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荣光生;仇煜;赵世光;严玉兰;施德重;严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气管异物的病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住院患儿气管异物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瓜子、花生等零食为主要异物; 1~3岁的幼儿为主要发病对象.结论 小儿发生气管异物主要因为家长监管不力,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尤其对幼儿的零食管理不善.应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指导;对学龄儿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广泛性社会宣传,提供小儿安全环境,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丁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对CN0甲状腺癌分区淋巴清扫的指导意义

    目的 探讨临床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区清扫的范围.方法 术前、术中判断临床无淋巴结肿大(CN0),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及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治疗组,两组随后均行甲状腺癌根治+VI、IV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再对两组淋巴结清除个数、前哨淋巴结分布及转移情况分析.结果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对VI区淋巴结清扫比常规清扫获得的淋巴结个数增加,两者相比P=0.004;对VI区淋巴结定位的灵敏度100%,特异度100%;VI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3.75%,IV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25%,两者相比P=0.744.结论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对VI区淋巴结清扫比常规清扫更彻底;选择性VI区与IV区淋巴结清扫具有相同意义.

    作者:严宏;陈江田;方公贤;卢衡;程协枝;陈壮威;夏传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伴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46例治疗体会

    目的 对比、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法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对 1995 年至2007年我科收治46例伴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采用Thiersch尿道成形术(局部组织皮瓣尿道成形术),15例采用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对其平均住院次数、治疗周期,成功率作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 6个月至7年,Thiersch尿道成形术(局部组织皮袢尿道成形术)阴茎外观欠佳,尿道开口于冠状沟,成功率60%;术后尿瘘8例,15例采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带蒂皮袢尿道成形术阴茎外观佳,尿道开口于龟头,成功率90%;术后尿瘘1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新尿道血供佳,降低了尿瘘的发生率,达到正位尿道开口,外形佳,治疗成功率高,对多数尿道下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陈弓;陆兆祥;黄玉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 cell leukemia,ANKL)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LGLL)中一型,为CD3-NK系LGL增生所致.1990年由Imamura, N.等首次提出,2001年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列入成熟(外周)T/NK细胞肿瘤,成为一个独立的病种[1].AN KL 多见于亚洲人群,主要见于少年和青壮年,有证据表明其发病与EB 病毒相关.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时可有淋巴结肿大,但皮肤受损少见.近我们诊治1 例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该病的认识现况作一文献复习.

    作者:梁虹;姚福生;严红;赵海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方法 .方法 根据前列腺大小,膀胱结石大小及数目,采取电切镜钩夹法,经尿道碎石法及耻骨上小切口切开膀胱取石法,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1例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34例皆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皆无结石残留,排尿通畅.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根据前列腺大小,结石大小及数目,选择不同的术式处理,做到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华;陆兆祥;黄玉良;梁法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体会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 治愈1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作者:顾豪;王萍;周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LC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0例行LC患者,发生胆总管损伤1例,术中出血3例,中转2例.结论 严格掌握LC适应证,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精细操作,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必要时果断中转手术.

    作者:韩文秀;孟翔凌;徐阿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脉冲振荡肺功能测试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吸阻抗

    目的 应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的呼吸阻抗及肺通气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探讨IOS测定在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3例健康人及44例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及呼吸阻抗值,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后,IOS测试参数中的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围气道阻力(R5-R20)和周围弹性阻力(X5的负值)等参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激发试验前后及哮喘组激发试验前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IOS各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IOS测试参数能全面地反映患者呼吸生理的动力学特征,是判断哮喘患者气道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胡先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相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9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顺利康复,14例症状缓解,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溶栓、抗凝、降纤等联合治疗效果满意.针对诱因的预防是必要的.

    作者:张振东;邓福生;刘和斌;邓诗金;郑艮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25个根管治疗术失败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失败原因,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 分析根管治疗失败患牙125颗,对治疗失败的患牙根据初次治疗情况、临床检查、拍X线牙片及治疗术中对患牙根管系统的探查进行分析,明确根管、牙冠及根周情况,总结分析失败原因以及治疗过程中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125例治疗失败的患牙中欠填59例(47.2%),牙冠充填材料松动或脱落26例(20.8%),牙周牙髓联合病16例(13.2%),超填10例(8%)遗漏根管9例(7.2%),牙折5例(4%).结论 根管因预备和充填不当等造成的根管清理不彻底、封闭不严使根管系统再感染及牙冠充填材料松动活脱落导致冠渗漏造成根管系统再感染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效清除根管内感染物、阻断感染源、防止再感染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核心.

    作者:孙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影响因素的再认识,提高TURP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熟练掌握技术后3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资料.年龄52~92岁,平均64.8岁.术前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16.3~210.4 ml·s-1,平均46.2 ml.大尿流率(Qmax)平均8.4 ml·s-1,平均尿流率(Qave)平均4.3 ml·s-1,剩余尿量(RU)平均75 ml.IPSS评分平均23分.结果 300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切除前腺组织平均31.8 g,电切时间平均51 min,术中输血1例,无因穿孔或无法控制的出血需改行开放手术的病例,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2例,无TURS发生.255例(85%)患者随访1~32个月,Qmax平均增至16.9 ml·s-1,Qmax平均增至10.8 ml·s-1,RU平均降至15 ml.IPSS平均8分.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充分认识TURP疗效影响因素,可进一步提高TURP质量.

    作者:涂和平;汪开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疗效、费用分析.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的白细胞总数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75例,占93.1%,一般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47 例,占93.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抗菌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抗菌药物治疗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不能缩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李亚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吡格列酮组(22例)和安慰剂组(23例),干预治疗12周后比较其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 IR).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无明显差别,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FA水平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升高与FFA下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吡格列酮除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外,还可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FFA水平降低,提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FFA、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

    作者:代芳;王长江;章秋;贾敬华;胡红琳;何勇;左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用于儿童患者全麻时的诱导,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50例需全麻插管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所有患儿均不给术前药,入手术室后面罩分别直接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复合纯氧(1~2 L·min-1),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可合用阿曲库铵0.6 mg·kg-1保证肌松.结果 诱导成功率均为100%,七氟醚组患儿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1).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的吸入诱导平稳而快速,与用异氟醚相比,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作者:高立群;张炜;徐向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9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单用甲钴铵500 μ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日1次,连续20 d;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腺素E1 100 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0 d.结果 治疗20 d后,治疗组患者四肢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增加,但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更显著(P<0.01),而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略小(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钢;许丽丽;王海芳;袁立平;颜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4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4种维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醇和三乙胺-冰醋酸-甲醇-0.015 mol·L-1庚烷磺酸钠(0.2∶ 7.5∶ 75∶ 8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以维生素B2计)、维生素B6、烟酰胺分别在1.6109~16.1091 μg、0.1608~1.6075 μg、0.1630~1.6298 μg、2.4138~24.1379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0.27%,n=9)、101.1%(RSD%=0.73%,n=9)、100.5%(RSD%=0.38%,n=9)、100.6%(RSD%=1.04%,n=9).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以维生素B2计)、维生素B6、烟酰胺的含量.

    作者:李祥胜;阚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用乙醚萃取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采用Cromo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5∶ 98.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在0.08~1.20 μg(r=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5.0%).结论 前处理方法 能有效去除干扰物质,保护色谱柱,所得样品组分分离度好,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备再造浓缩丸质量控制所需的供试品溶液.

    作者:崔颖;戴萍萍;陆忠祥;路小东;吕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托红霉素颗粒含量测定的探讨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托红霉素颗粒中红霉素的含量.方法 根据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水解产物在48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的特点,对依托红霉素颗粒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与微生物法测定方法 比较.结果 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6%(n=5);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与微生物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测定.

    作者:王和协;董帮兴;刘红;汪玉萍;林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痛舒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目的 建立痛舒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24∶ 76);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人参皂苷Rg1 1.27~7.6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为0.90%(n=5).结论 本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痛舒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依托泊苷植入剂的有关物质及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托泊苷植入剂的有关物质及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0)(2∶ 5)(取醋酸钠5.44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000 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降解产物制备方法 为将溶液置80℃水浴中破坏30 min.结果 该法能很好地分离依托泊苷及有关物质,检测限为0.05 μg.结论 本方法 同时检测依托泊苷植入剂的有关物质及含量,方法 准确、方便、实用性强.

    作者:叶红杨;王世亮;周浩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PLC 法测定双黄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 法测定双黄连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18 nm.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0.5 g·L-1,平均回收率=98.50%,RSD=1.13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24~0.12 g·L-1,平均回收率=98.25%,RSD=0.37%.结论 该方法 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志伟;周礼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红旱莲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红旱莲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为35℃.结果 金丝桃苷浓度在5.8~58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07%.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高、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红旱莲药材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光姣;周亚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茶多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目的 制备茶多酚磷脂复合物(TP-ph),考察它的脂溶性和脂质过氧化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茶多酚与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在茶多酚特征吸收峰位置的吸收值差;以表观油水分配系数K值的测定考察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包埋构成及完整性.考察对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的抑制率;抗油脂脂质过氧化性能的测定考察比较茶多酚磷脂复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 包埋构成及完整性指标显示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显著降低了茶多酚在其特征峰位置的吸收值.茶多酚磷脂复合物与茶多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在两种脂溶性有机溶剂中的K值分别为27.4和4及115.9和0.00037.抗氧化指标考察显示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和茶多酚对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的单位质量抑制率分别为50%和94.1%.单位质量抗POV性能方面,在98℃,78 h末,T80-ph、迷迭香提取物、T80 和Ve的POV值分别为106.67、165.3、200.3和202.8.结论 用磷脂包埋茶多酚从构成和完整性指标看是切实可行的,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显著增加了茶多酚的脂溶性.且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显著增加了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性能.

    作者:戴彦韵;邵卫樑;杭晓敏;姚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研究

    目的 考察采用国产的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的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与Eudragit L30D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并对包衣质量加以比较.结果 未碱化聚丙烯酸树脂Ⅱ 60%与95%的乙醇溶液均可包出合格的奥美拉唑小丸,质量与用L30D所制小丸相近.结论 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可以用于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

    作者:刘羽;刘燕;孙备;王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MMP-9 mRNA 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观察辛伐他汀不同浓度及不同孵育时间HUVEC MMP-9 表达的影响.结果 辛伐他汀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减低 HUVEC的MMP-9 mRNA 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辛伐他汀可抑制 HUVEC MMP-9表达,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徐伟;洪兵;徐晓文;胡文;柏凤;赵荣芳;俞伟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醒脑静乳剂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醒脑静乳剂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吸入氮气法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法制造脑缺血缺氧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及醒脑静乳剂大、中、小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醒脑静注射液)组,共5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持续时间、氮气模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塞百分率和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醒脑静乳剂可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动作的持续时间和氮气模型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率,抑制脑组织LDH活性的下降和MDA含量的升高,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醒脑静乳剂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倩;董六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珠子参粗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珠子参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珠子参粗多糖的含量为指标,先采用单因子实验获得水提法提取珠子参粗多糖的佳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然后根据单因子实验中的实验结论 设定恰当的3个水平,通过正交实验,后获得粗多糖提取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对珠子参粗多糖含量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是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结论 珠子参粗多糖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8∶ 1、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 h.

    作者:刘小琴;陈涛;巩仔鹏;周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佳条件.结果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佳工艺为:压力30 Mpa,温度45℃,流速25 kg·h-1,时间1.5 h.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章俊如;高家荣;汪永忠;段贤春;夏伦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盐酸普萘洛尔分散片的处方筛选

    目的 研制盐酸普萘洛尔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佳处方.结果 崩解剂以羧甲淀粉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效果优,佳处方崩解时间为39.64 s,溶出度远大于普通片.稳定性试验表明制剂质量稳定.结论 该研究选用四种不同崩解剤,以正交试验筛选,确立制定了制备该分散片处方,且溶出迅速.

    作者:完茂林;孙玉亮;张群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非诺贝特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缓释片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单次服用0.25 g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连续服用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6 d,用HPL-UV测定血浆中的非诺贝特酸浓度,比较单次用药和多次连续用药后体内非诺贝特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DAS2.0进行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单次服用0.25 g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后,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5.25±1.27)h,(4.93±0.71)h;Cmax为(8.58±2.77) mg·L-1,(9.75±3.44) mg·L-1;AUC0-96为(188.34±65.66) mg·h-1·L-1,(194.02±56.58) mg·h-1·L-1.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连续服用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6 d后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tmax为(5.06±0.92) h,(5.04±0.93) h;Cav为(7.25±2.32) mg·L-1,(8.03±3.27)mg·L-1;AUCss为(174.06±55.67)mg·h-1·L-1,(192.66±78.53)mg·h-1·L-1.结论 连续用药6 d体内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似,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非诺贝特缓释片和胶囊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后均显示生物等效.

    作者:李晓祥;赵亚男;周理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鼾症术后全麻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小儿鼾症全麻恢复期的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65例小儿鼾症患儿麻醉恢复期进行密切观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正确掌握拔管指针、液体管理、维持小儿正常体温.结果 65例患儿麻醉恢复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严密的观察及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是保证小儿鼾症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的关键.

    作者:吴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及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本病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治疗上除了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外,护理人员对病情的密切观察以及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对促进病员早日康复至关重要,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e-Ne激光照射联合贝复剂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肤溃疡往往是乳腺癌、晚期妇科肿瘤和头颈部肿瘤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我科自2006年11月~2008年12月用He-Ne激光照射联合贝复剂(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术后远期生存质量评价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增强CT:非增强区域>3cm或者占胰腺的30%以上,CT值25~50 Hu)、脓肿或假性囊肿(CT值<10 Hu) 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1].SAP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由于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往往需要重症监护和手术干预处理,资源消耗大,病死率高达20%~30%[2];国外为25%~30%[3,4].

    作者:刘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网站建设维护及发展探析

    我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网站的建设给我院提供了对外交流的新的平台,通过网站不仅能更好的宣传医药知识和医院发展的现状,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和展示我院形象,更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从而赢得社会的关注和好评,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1].我院于2006 年7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http://www.tlhos.com.现就医院网站建设、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及未来医院网站的发展,进行探析.

    作者:王唐虎;杨雯;龚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农村地区村卫生室用药情况监测与评价

    目的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 收集了样本乡镇55个村卫生室(含集体办和私人办村卫生室,下同)的门诊登记资料和处方,对资料进行编码,并结合处方费用变化情况,对其中抗生素类、抗病毒类、激素类、其他西药、中药、中成药、支持类、维生素类药物使用和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平均费用处于上升趋势,抗生素类药物的在村级门诊人次使用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高比例,抗生素联用情况突出,抗生素、全身用激素和维生素在不同年龄人群和疾病中使用具有明显差异.中成药、支持类药物在村卫生室药物使用和联用比例较高.结论 加强对基层医疗用药监测,进一步完善乡村基本药物目录,规范村卫生室药品使用,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凌春笋;江启成;江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口服缓控释制剂与药学服务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原辅材料的不断创新,进入临床的新药品种越来越多.口服缓控释制剂具有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保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冶疗浓度范围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可降低给药频率,使用更方便[1]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作者:朱福海;许杜娟;孙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8年1~7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89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 ,并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处方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度大的是奥施康定,个别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 .结论 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季茜之;陈国友;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来氟米特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早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来,在免疫性疾病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外,在全身性红斑狼疮、在肾小球疾病、皮肤疾病等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薛海;张士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黄精总皂苷和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精是常用滋补中药.系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世界上有40多种,我国就有30余种,药用品种10余种.<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精有3种原生药:黄精(P.sibiricumRedoute)、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和滇黄精(P.kingianumColl.et Hemsl).

    作者:祝凌丽;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剂型种类,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分析方法 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襄河;周艳萍;王琨;叶继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Ghrelin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多种遗传基因、激素及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这种病理改变的机制仍不清楚.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一骨折的危险性日益增加.Ghrelin作为生长素促泌物受体结合的生长激素促分泌剂(GHSs)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调节能量代谢、胃肠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Ghrelin与骨质疏松相关,复习文献再此作一综述.

    作者:窦家庆;章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本科已毕业五届学生就业状况及分析

    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发展和社会对医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设的本科专业,至今已有五届294名毕业生顺利毕业.

    作者:李常玉;吕雄文;张媛媛;李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免疫学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初探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该学科突出特点是理论深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容易学,听得懂、记得牢,是免疫学教学中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课题,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针对性地设计了若干问题,对不同专业的医学本科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群;魏薇;张林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服务性学习对护理教育的促进和影响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教育哲学、一种教学策略或者是一种学生学习经验的补充.美国大学十分重视服务性学习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采取多种模式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这不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校和社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1].

    作者:吴卫琴;李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真菌药物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由于环境的污染、抗生素的滥用等,真菌感染无论是在发生频率还是在致病菌种方面都在不断增加,真菌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公众问题,本文综述了对抗真菌感染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抗真菌药目前研究进展快速,抗真菌活性较之传统药物有所增强,对真菌感染的治疗有了更好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作者:王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异质性的疾病,其治疗不仅包括减重、降雄、减轻胰岛素抵抗、促排卵及手术治疗,中医药和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曹芬;李伟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新进展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新进展包括可调节缝线的应用、抗瘢痕形成药物的应用、手术技巧的改进、植入物的应用等,每种方法 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将对各种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卢谦益;陶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利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利钠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的多肽,临床可用于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预后评估.此外,重组人利钠肽在国内外被用于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作者:程立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国内外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研究动态

    细胞免疫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制定的<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结核病化学疗法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Mycobacterium vaccae)菌苗是唯一被推荐的免疫治疗制剂.

    作者:张鑫;陶立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均匀设计及其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均匀设计将试验有关因素的各水平数均匀分散在实验范围内,使每一个试验点都有更好的代表性,减少了实验次数,且实验结果 可用计算机处理,在寻找佳实验条件、佳配比等方面是选择优化条件的有力工具,因而其作为一种筛选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中;本文就上述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作者:孙晓英;吴莹;徐庆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先天性唇裂治疗进展

    唇裂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使用较广泛的是以解剖复位为目的 的Millard术式.本文通过对国内新推广的Carstens唇裂解剖功能修复术与Millard术式进行研究比较,以期对唇裂的临床治疗带来帮助.

    作者:陈秋思;赵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液基细胞学的开发应用

    液基细胞学是目前脱落细胞学中优质的制片检查技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机械学、空气力学和流体力学综合应用于细胞的分散、采集和转移过程,并形成薄层细胞制片.本文阐述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分析液基细胞学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进一步普及液基细胞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提高恶性肿瘤的筛查率.

    作者:郑虹;李俊;孙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该文通过对近30年关于中药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 、残留农药种类、含残留农药中药品种研究的248篇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显示对中药农残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研究的中药品种有待扩大.该文对中药农药残留的监测、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及中药农残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作者:丁平;田友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我院上半年106例药品ADR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2008年上半年度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对2008年1月~2008年6月临床用药10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60岁年龄段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ADR以皮肤反应多,其中各种皮疹和瘙痒症常见.结论 只有加强ADR的监测与及时报告,不断掌握药品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审慎用药,才能避免或减少ADR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丁玉玲;王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5年1月~2008年9月上报的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9月年马鞍山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儿童和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作者:汪荣华;钱崇付;任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沉降体积比检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 对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检查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振摇、读数等操作进一步明确检查操作细则.结果 振摇力度、不同读数方式造成测定结果 不一致.结论 应尽快统一操作细则,以保证检查结果 的一致性.

    作者:李锐;覃志高;张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芜湖市药品检测车运行情况分析与体会

    药品检测车是以车为载体,在原有快速检验 (化学反应,颜色反应,薄层色谱,显微检查) 的基础上,集现代信息技术、无损伤检测技术与科学的监管理念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1~3].药品检测车的运行,使监检结合更加融洽,把药品快速检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打击假劣药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4].

    作者:叶杰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