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赣南医学院
  • 主办单位:赣南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5779
  • 国内刊号:36-1154/R
  • 影响因子:0.62
  • 创刊:198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1997年获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牵引、角度钢板、滑动鹅头钉、DHS等治疗,治疗前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全身情况.经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手术治疗24h后能坐起,4~6周能扶拐下床活动.除1例因骨质疏松致螺钉松动轻度内翻≤15°,2例80岁以上因原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外,其余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能胜任原有工作.按赵氏法评定优良率在92%以上.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而目前推荐使用DHS内固定.

    作者:李贵坚;陈仁春;殷圣银;陈亚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咽纤维喉镜下咽部异物取出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及治疗下咽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的疗效. 方法: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并取出300例下咽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 结果:本组病例均用纤维喉镜发现并取出. 结论:(鼻咽)纤维喉镜是检查和治疗下咽部异物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诚;钟芳;段畅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导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降低缺陷儿出生的措施.方法:对我县4年间出生缺陷儿母亲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 244例围产儿中缺陷儿60例,出生缺陷与遗传、环境、孕期感染、孕期用药等因素相关.结论:要降低缺陷儿出生,必须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做好产前诊断;改善孕母生活及工作环境、控制孕期感染、注意孕期用药等.

    作者:钟东彩;李优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86例临床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率,但支架同样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易发生再狭窄[1].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和裸支架相比,DES使6个月的再狭窄率降至0%~9%[2、3].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186例病人行PCI术,80%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谢东明;廖伟;钟一鸣;谢东阳;危小军;阳贻红;王小萍;廖永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经股动脉途径行常规CAG,经多体位、多角度投照,CAG未见任何病变或仅见轻微病变者视为CAG正常.结果:362例AMI患者中CAG正常者为27例,占7.46%,CAG正常者多为年龄较轻、既往无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病史,大量吸烟者居多为其主要特征.结论:AMI患者中CAG正常者并非少见,冠脉痉挛和急性血栓形成并血栓自溶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危小军;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周爱琴;严章林;谢东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了解现状,探讨原因、影响因素,找出解决方法,以预防职业倦怠症的发生.方法:利用有关文献资料而自制的调查表和采用李克特五点记分对南昌市4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485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工龄的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情况,其中以工龄1~10年的护士更为明显,工作领域中的诸多负性因素起了明显的作用.结论:职业倦怠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工龄、工作量、工作经验、收入、工作领域中的社会心理环境可影响职业倦怠,护士通过自身调节、减压,管理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可减轻倦怠.

    作者:魏清风;胡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佳治疗方法.方法:经尿道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其中上段5例,中段20例,下段21段.结果:46例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原位碎石成功36例,直接用取石钳取出结石5例,成功率达89.1%,其中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移位于肾盂术后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结论:输尿管镜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操作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尤其适合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

    作者:吴克秋;苏伟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66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66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6 例2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6.96 %.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近期疗效高,并发症少.

    作者:宋涛;何旗明;罗瑞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维阿露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白癜风

    目的:研究小剂量泼尼松和维阿露联用对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小剂量泼尼松(0.15mg/kg /d),外用维阿露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用维阿露治疗,疗程为2月.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维阿露对白癜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庆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并在腹腔镜下证实的32例45条输卵管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外部粘连松解、造口术并联合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及加压通液术疏通输卵管.结果:32例中45条输卵管存在外部粘连及管腔内阻塞,全部实施输卵管粘连松解及插管通液,28条通液成功(成功率62.2%),随访短1个月,长2年,已有11例受孕(受孕率34.4%),其中宫内妊娠10例,输卵管妊娠1例. 结论: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使用能安全有效地疏通输卵管内外粘连,提高成功率及减少输卵管插管损伤等并发症.

    作者:谭章云;陆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用PYM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47例,7~10天注射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经过1~6年观察和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5.7%.结论:PYM治疗静脉畸形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炎(AH)的疗效.方法:80例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0.2g tid ,疗程2月、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滴,qd,连用7~14天,后改为丹参片3片 tid,疗程1~2月.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0.2g、复合维生素B片、齐墩果酸40mg,每日3次,连用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 ,明显优于对照组55%(P<0.01),在降低ALT、γ-GT及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硫普罗宁、复方丹参治疗HA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涂立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胰腺炎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收治的27例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呕吐、腹痛、发热是小儿急性胰腺炎症状;血、尿淀粉酶均显著升高;腹部超声显像率为33.3%,而同期腹部CT显像率为83.3%;病毒感染(40.7%)和胆源性疾病是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与成人相比临床特征和病因有差异,早期保守治疗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麦天恩;李文杰;丁月琴;邓皓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缬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62例患者均保持原有降糖药控制血糖,饮食活动量不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配生理盐水250ml静滴,加用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为联合治疗组,另一组单用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为对照组.应用3周后,观察肾功能、空腹血糖、及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3周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均有降低,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降低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更好地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作者:付达金;董爱武;郑敬;李江雄;兰浩;李文斌;曹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经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胃大部切除术和其它复杂腹部手术病人实施术中空肠造口,并通过空肠造口进行EEN.结果:大多数病人均能耐受经空肠造口进行EEN,并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结论:腹部大手术后经空肠造口实行EEN是可行的.

    作者:周录平;马熙天;黎笑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普勒超声测量正常人左室Tei指数的研究

    目的:获取正常人左室Tei指数.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40例正常人,年龄27~66岁.常规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心尖五腔心切面观,获得二尖瓣瓣口和主动脉瓣瓣口血流频谱,测量二尖瓣舒张期A峰止点到下一心动周期E峰的起点时间(a)和主动脉射血时间(b),Tei指数=(a﹣b)/ b.结果:正常人左室Tei指数χ±SE(均数±标准误)为0.372±0.025;χ±S(均数±标准差)为0.372±0.157.结论:本研究获得的正常人左室Tei指数与国外学者研究报道符合.

    作者:葛贻珑;叶军;宋建明;陈卫华;肖文胜;任苓;游宇光;谢谨捷;骆炳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结果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即刻结果与吸烟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自2002年11月至2005年7月间我院所有冠状动脉造影者289例,按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两组.吸烟组168例,131例(78.1%)接受 PCI术,非吸烟组121例,102例(84.3%)患者行 PCI术.结果:在冠脉介入术的吸烟组中32例有PCI相关血管PCI后的慢血流现象.而非吸烟组有此现象的9例,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12.35,P<0.05).结论:吸烟患者PCI术中相关血管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陈开红;李卫国;方勇;黄国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相差显微镜查尿红细胞形态在血尿鉴别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变异程度来鉴别血尿的来源.方法:用相差显微镜计数分类100个尿红细胞.结果:尿红细胞变异率>80%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有显著意义;尿红细胞变异率<20%对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有显著意义.结论:相差显微镜对鉴别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价值,对临床确诊有指导意义.

    作者:戴薇;黄承斌;林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839例宫颈TCT细胞学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Thinprep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TBS诊断系统,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细胞学特点.方法:对839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ASCUS以上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839例受检者TCT标本满意率为96.36%,细胞学阳性病例103例,总检出率12.28%,其中ASC-US+AGUS占6.32%;LSIL占2.74%;HSIL占3.10%;CA占0.12%;HPV感染87例(10.37%).在103例TCT阳性病例中:宫颈光滑-轻糜组与中-重糜组分别占51.74%和48.26%;正常或轻度炎组占40.05%,中度炎组占27.53%,重度炎组占32.42%.结论: TCT和TBS系统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HPV是宫颈CIN的重要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筛查和监测HPV感染对象、治疗及阻止CIN病变升级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作者:钟守军;米贤军;段立锋;黄永霞;黄兆华;陈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宏文;赖春梅;钟俜;钟湧辉;赵志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化研究

    目的:探讨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化壁材选取及佳配比工艺研究.方法:选用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1∶1)做为杜仲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壁材,利用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结果: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1∶1)做为杜仲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壁材,微胶囊化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芯材与壁材的佳配比为0.1g/g.

    作者:肖道安;李秋红;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口腔科门诊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目标监测.将2005年4月~2006年3月进行的监测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加强管理、规范诊疗后的2006年4月~2007年3月监测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合格率.结果:加强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前诊疗器械合格率76.39%,物体表面合格率70.8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7.08%;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后诊疗器械合格率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95.8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100.00%.结论:规范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安晓萍;张妙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2例小儿暴发性紫癜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紫癜的病因与治疗.方法:对32例小儿暴发性紫癜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2例中细菌感染17例,过敏4例,不明病因11例.结论:小儿暴发性紫癜治疗必须依靠病原学检查,治疗必须是抗感染及对症处理.

    作者:聂美如;王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8),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χ2=4.86,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

    作者:陈元立;刘宗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术(PPH)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PPH手术治疗38例Ⅲ、Ⅳ度环行脱垂内痔患者的临床体会.结果:手术平均时间约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术后当日需用止痛剂6例,轻微疼痛3例,无疼痛29例,尿潴留1例,无出血、无直肠阴道瘘及感染病例.随访2~8个月,37例痔完全回缩,1例有改善.结论:PPH手术治疗重度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病人术后精细控便功能不受影响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赖建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乌蕨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乌蕨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分别测定血清、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乌蕨显著降低CCl4中毒小鼠血清、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NO、SOD活性.结论:乌蕨的保肝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赵海燕;王玲;熊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掌背筋膜皮下组织瓣在近节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近节指背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用掌背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此类缺损的疗效. 方法:应用掌背翻转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修复15例近节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对全部病例随诊6~16个月,平均9个月,15例筋膜皮下组织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手指外形无臃肿,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功能正常,患者对术后外形较满意. 结论:掌背筋膜皮下组织瓣是修复近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蔡幸健;郭来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3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观察回输前后体重、腹围、尿量、总蛋白、白蛋白、血中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体重下降,腹围减少,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5).而且血中电解质除血氯略降低外,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柴胡解毒汤治疗生殖道HPV感染的临床运用

    目的:观察柴胡解毒汤治疗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丹教授的古今接轨方《柴胡解毒汤》加减治疗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1个疗程. 结果:疗程短,临床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此方具有疏肝理气、达阳祛邪之功,是治疗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林传远;施贻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下肢顺行静脉造影对下肢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61例75侧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和X线表现,61例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21~79岁.结果: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47例,下肢阻塞性疾病35例,静脉瘤样改变6例,先天变异2例.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江莉;赖化平;林韬;谢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高频彩超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85例患者,经临床抗炎治疗证实80例、手术证实2例.阑尾炎4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符合率达94.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与阑尾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鉴别.

    作者:王菊云;危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纤支镜引导肺导管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肺内留置导管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组32例,应用纤支镜导入法留置导管,并注入药物.对照组28例,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1周、2周治愈率分别是6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纤支镜下肺内留置导管治疗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日强;杨印楼;郑东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病人社区康复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索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进一步康复的模式和途径. 方法:将社区87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ADL训练+综合治疗)48例,被动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39例,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比较两组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率. 结果:按ADL评价主动病例恢复总有效率为43.8%,被动病例恢复总有效率为23.1%,χ2=4.070,P<0.05.结论:主动渐进性功能康复锻炼,能改善社区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残障肢体的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被动随意的锻炼有显著的差异.

    作者:刘德安;孙保和;任雪雷;周晓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检测糖尿病人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并将病人按常规尿蛋白定性结果分成: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组、尿蛋白2+~3+组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人在常规尿蛋白定性阴性时,部分病人尿微量蛋白已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当常规尿蛋白定性呈现阳性时,尿微量蛋白随定性阳性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尿蛋白定性阴性组主要呈现mALB、α1-MG、β2-MG等中小分子蛋白增高,而尿蛋白定性阳性组还可出现大分子蛋白IgG的显著增高.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DN);而联合检测mALB、α1-MG、β2-MG、IgG等4项尿微量蛋白,还可进一步鉴别诊断肾脏病变部位及其损伤程度,是DN诊断的早期可靠指标.

    作者:陈林俊;戴彩华;周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便携式肺功能仪作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儿童哮喘1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作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5年以哮喘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儿童139例,曾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做支气管舒张试验且经半年随访.结果:139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72例,阴性67例;后诊断为哮喘83例,非哮喘病例56例;阳性72例中确诊为哮喘66例,诊断符合率79.5%.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相关检查又排除其它感染性疾病疑诊哮喘并按哮喘治疗34例,跟踪随访半年以上后确诊哮喘17例,漏诊率20.5%.结论:基层医院以便携式肺功能仪作支气管舒张试验帮助诊断儿童哮喘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蕙元;何凯;周建坤;黎建云;蓝素根;毛爱萍;利燕英;江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4 138例传染病分析与医院感染控制

    目的:了解我院传染病患者的分布情况,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为制定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传染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4 138例传染病患者中,乙类传染病4 021例,丙类传染病117例.主要的传染病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等;乙型肝炎高居第一位,肺结核居第二位,梅毒居第三位.本组病例经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无一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病毒性肝炎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是本地区主要传染病,应将其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然后根据不同传染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防止传染病造成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作者:叶志军;张小娟;吴峰;王文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穿越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软骨组织中扩散,建立新的透明质酸酶的实验方法.方法: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透明质酸酶,兔耳软骨基质中有分子筛结构.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倒入兔耳软骨囊中,透明质酸酶将破坏软骨基质.结果:8h后观察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穿越软骨组织.结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软骨基质的破坏作用,可以作为透明质酸酶实验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滕敏昌;肖凯;熊跃玲;谢琼珺;张瑞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腮腺混合瘤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通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0例腮腺肿块,分析探讨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将其分别与腮腺恶性肿瘤、腺淋巴瘤、单形性腺瘤、单纯性囊肿及表皮样囊肿鉴别. 结果:腮腺混合瘤常单发,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与腮腺恶性肿瘤、腺淋巴瘤、单纯性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声像图表现不同. 结论:超声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与少数良性肿块(单形性腺瘤)鉴别困难.

    作者:曾林胜;黄开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主动免疫治疗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不同免疫治疗次数疗效的比较.方法:将56例诊断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检测阴性的患者分为A、B两组,进行2次或3次的免疫治疗,每次间隔4周.观察封闭抗体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及受孕后妊娠结局.结果:A组22例患者治疗后17例受孕,14例足月分娩,妊娠成功率为82.35%.B组34例患者治疗后28例受孕,24例足月分娩,成功率为85.7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避免免疫治疗的潜在风险,免疫治疗次数可选择2次.

    作者:吴菁;黄艳仪;黄华梅;尹爱华;钟燕芳;潘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GE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TCD和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PGE1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把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点滴丹参和胞二磷胆碱等药),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静脉点滴,连用10天,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TCD、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为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PGE1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安全药物.

    作者:施丹明;李惠明;王晓玲;王欣;黄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方法:中西医结合分析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病机和宏观、动态、平衡的防治方法.结果:运用金匮肾气丸配伍珍珠粉防治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煦肾调脾润骨组方对改善患者的骨密度(BMD)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严建伟;刘锋;邓仁椿;曾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5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甲亢患者,使用海藻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结果:5例增粗的甲状腺上动脉均栓塞,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1~6个月,术前FT3 102.4~151.2pmol/L(参考值:FT3 3.18~9.22pmol/L),FT4 221.45~312.7pmol/L(参考值:FT4 8.56~25.6pmol/L),术后FT3降至4.12~9.11pmol/L,FT4降至17.54~25.2pmol/L.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小术前3.4~5.8cm,术后缩小至2.0~4.6cm.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未闻及明显颈部血管杂音,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也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甲亢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宋于生;陈友佳;谢仕彪;邹嵩;谢可平;田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2005年40例弥漫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7例,重残5例,死亡16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勇;康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管插管在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在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喉镜直视下,暴露声门,吸痰管清理口咽部羊水、粘液,置入气管套管,进一步清理呼吸道后接复苏气囊加压给氧,每分钟30次左右.结果:有47例复苏成功,成功率97.92%.结论: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理想方法,具有效果确切、抢救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兰桂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赣州市市直单位2 908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方法:对赣州市公安局、中级法院、赣州市地方税务局等15家单位共2 908例成人进行空腹血糖(FBG)检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调查生活习惯及体力活动情况,其中FBG≥6.1mmol/L的人群或怀疑诊断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检查.结果:调查中的2 908例,其中糖尿病(DM)138人,糖耐量低减(IGT)194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34人,所查的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4.75%、6.67%、4.61%.其中糖尿病(DM)的患病率3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随BMI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而升高.结论: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75%,肥胖、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运动量少是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国连;吕维名;董明华;刘春棋;高晓梅;许荣;肖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乙肝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与PDCD5表达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与PDCD5表达水平的关系,为临床判断肝炎后肝硬化预后提供更为客观的、与临床实际相符的定量的检测方法,也为临床医生判断预后、确定治则,为肝硬化病人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判断依据.方法:根据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将病例组分为实证、虚实夹杂证及虚证3型,分别选取符合要求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各20例,及健康体检对照者20例,对纳入实验组病例进行整体评估:记录症状、体征,测定理化检查指标,用ELISA法测定所有血清标本的PDCD5吸光度值,分析和比较患者血清和正常血清中PDCD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DCD5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呈低水平表达(P<0.01).其中虚实夹杂组和虚证组较实证组表达水平更低(P<0.01),虚证组和虚实夹杂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B级和C级与A级间血清PDCD5表达水平比较呈相对较低(P<0.01),B级和C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对肝硬化病情的判断和预后有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2)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DCD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DCD5是影响肝硬化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的因素之一;(3)中医辨证分型在乙肝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上与PDCD5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

    作者:黄忠远;杨军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剂量维生素C及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及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降颅内压、能量组合、激素、吸氧、止痉、抗感染及其它对症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脑活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2~4天时间.

    作者:黄小萍;董丽娜;詹义芳;刘梅莲;董凤生;洪春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金褐霉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为了得到金褐霉素高产菌株,采用紫外和化学诱变方法,再通过对突变株推理选育得到一株制霉菌素抗性的菌株NTG-UV-35的产素单位高,达到2 330.43μg/mL,比出发菌株R22-103提高了87.25%;该菌株传代的稳定性试验表明:NTG-UV-35有较稳定的产抗生素遗传特性.

    作者:王华;高勇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正常人多普勒超声右室Tei指数的研究

    目的:获得正常人右室Tei指数.方法:40例正常人,年龄27~66岁.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于心尖四腔观和心底短轴观获得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血流频谱,测量三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止点到下一个三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起点时间(a)和肺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频谱持续时间(b),Tei指数=(a-b)/b.结果:右室Tei指数χ±SE(均数±标准误)为0.373±0.026;χ±S(均数±标准差)为0.373±0.165.结论:本研究正常人右室Tei指数与国外学者研究报道符合.

    作者:叶军;葛贻珑;任苓;谢谨捷;游宇光;陈卫华;骆炳嘉;宋建明;肖文胜;凌月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断指再植术后高凝状态的早期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和预测断指再植术后高凝状态.方法:对223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值越高断指再植失败率也越高.(2)失败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值比成活组高,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成活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失败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监测断指再植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能及时预测和发现患者的高凝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曾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在社区开展儿童视力保健情况的报告

    目的:在社区开展小年龄儿童的视力保健,早期发现视力异常的患儿,并给予早期治疗.通过早期干预提高社区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方法:建立筛查标准,优化治疗方案,于2003~2006年间对本社区0~5岁3 411名社区儿童进行视力保健工作,筛查分析视力异常情况,对视力低常及弱视者进行治疗. 结果:通过社区干预,视力异常检出率降低,弱视患儿可早期发现且治疗效果良好,降低了今后低视力的发生. 结论:婴幼儿的视力筛查及优化的弱视治疗方案取得实效,积极预防了社区儿童低视力的发生,对普遍提高儿童整体健康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漫清;李晓凤;陈回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 763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妇科体检方法对18 763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结果:RTI总发病率61.3%,其中城市43.3%,农村72.8%,发病率高为宫颈炎.RTI发病率以文化程度(P<20.01)、个人卫生状况(P<0.05)、性伴侣卫生状况(P<0.01)、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频繁(P<0.05)有关,避孕方式中使用避孕套者发病率低(P<0.01).结论:本地区RTI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个人素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避孕套有助降低RTI发病率.

    作者:曾青莉;郭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 用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入股骨头颈内,重建股骨头颈的血液循环,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促进骨折愈合.方法: 游离旋髂深动脉至其分枝进髂骨处,切取带髂骨膜的骨瓣,以血管蒂为轴沿髂腰肌下隧道植入股骨头颈骨槽内.结果:术后经1~4年随访, 优良率达92.6%.结论:旋髂深动脉解剖位置恒定,变异少,血供充足,血管蒂长,并有相应静脉回流,形成一完整的循环系统,移植后的骨块有直接成骨能力,能加速骨折愈合,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本术式疗效好、方法简单、易掌握、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程少华;伍中庆;何大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76例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瘢痕细、切口美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邱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3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处理的体会.方法:39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8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31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同期瓣膜置换3例、室壁瘤切除2例.结果:39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1例术后2个月死于脑出血,1例术后3个月复发胸闷、下肢浮肿,余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可正常生活.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作者:张悦;章志龙;汤祖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2002年1月至 2004年12月对宫腔镜下确诊子宫内膜息肉者施行宫腔镜电切除术54例,且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19.39±0.48min,出血量33.57±0.6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33例(61.19%),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小梅;肖杨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后腹腔途径对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 梗阻的患者实施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结果:除1例因粘连紧密中转开放手术外,15例手术成功.成功病例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67min;术中出血量20~150ml,平均60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9个月,UPJ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得到改善. 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王晓宁;邹晓峰;肖日海;袁源湖;黄明;伍耿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特点及诊治现状.方法:对90例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计算超敏CRP及INR基线值的平均值.结果:(1)高血压病,冠心病为其主要并发症;(2)予西地兰静推16h后房颤转复率为17%,心室率控制有效率为55%,使用可达龙及β受体阻滞剂后房颤转复及心室率的控制明显改善;(3)超敏CRP平均值明显升高;未用华法林患者INR基线值平均值低于房颤引起栓塞的低INR值1.5.结论: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选用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作用有限;需强调运用华法林抗凝;炎症是患者症状加重的影响因素.

    作者:高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营养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疗法.每天给予适量复方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白蛋白、维生素等,疗程2周.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功能、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变化、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营养组的呼吸功能、营养功能、免疫功能明显改善(P<0.05),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疗法,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高雪萍;黄玲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并对康复组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用Fugl-Mayer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ayer值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康复组Fugl-Mayer值、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系统、规范康复治疗的介入,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袁文斌;李剑;李明;高展;冉春风;黄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正常人多普勒组织成像速度曲线与时间速度积分曲线的研究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获取正常人心肌各节段速度参数与时间速度积分(位移)参数,初步描述其心肌舒缩功能的特点,建立正常值区间.方法:以40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获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及心尖长轴切面的组织多普勒图像,描记心肌各节段(瓣环、基底、中间、心尖)的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切面下室间隔、前壁、前间隔的组织运动速度及位移均分别低于侧壁、下壁及后壁,而前壁、侧壁及后壁舒张期速度Ve/Va比值分别高于下壁、室间隔、前间隔,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同一室壁的各节段的组织运动速度及位移为从瓣尖部至心尖部逐渐降低.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能精确测定心肌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及位移变化,对评价心肌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任苓;叶军;葛贻珑;谢谨捷;游宇光;陈卫华;骆炳嘉;宋建明;肖文胜;凌月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的松致糖尿病一例

    患者男,66岁,农民.因少菌型麻风病合并神经炎而接受强的松治疗.开始时间为2006年5月30日,拟定疗程为6个月,开始剂量为40mg/d,每月递减5mg.接受治疗前,患者体格健壮,一直于家中务农.

    作者:曾忠生;吴南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病致低血糖昏迷9例临床分析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而受损时,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既可出现高血糖又可出现低血糖,现收集我院2002年3月~2006年3月肝病致低血糖昏迷共9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廖光宏;洪水翔;钟玮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持续性ST-T改变诊断冠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般认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体表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变化缓慢的缺血性ST-T改变,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可伴或不伴T波倒置[1],然而,慢性持续性ST-T改变是否一定存在有病理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即慢性持续性ST-T改变与有病理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对此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210例慢性持续性ST-T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心电图慢性持续性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芳;危小军;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管性痴呆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12例临床分析

    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上常见,但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我院神经科自2003年7月~2006年7月在收治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发现12例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勇;刘泽洪;李广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项目涂阳方案对肺结核并乙肝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HBsAg阳性率达10%~15%,多数患者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学改变[1].对合并乙肝携带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该如何选择既安全又高效的化疗方案,一直是临床上不断探讨的问题.我县自2002年4月开始启动日本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到2004年12月止近3年时间里,共查出涂阳肺结核患者302例,其中合并无症状乙肝携带者46例,按项目制定涂阳标准方案化疗6~8个月,现将肝功能影响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陈达圣;杜赣平;廖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肝炎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及其对预后影响分析

    低钠血症是急慢性重型肝炎的常见电解质紊乱类型之一,特别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患者中更常见,常因大量利尿、腹水大量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腹泻等为诱因,低钠血症的发生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症,并影响腹水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在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本院近年来185 例急慢性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急慢性重型肝炎中低钠血症发生情况、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及与预后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斯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软产道损伤182例分析

    软产道损伤是产科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本院10年分娩总数中182例软产道裂伤进行分析,探讨其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损伤部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作者:丁冬云;朱延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阿法骨化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骨病22例临床分析

    肾性骨病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其主要病因为1,25(OH)2D3缺乏、继发性甲旁亢,随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普及,患者寿命的延长,肾性骨病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肾性骨病的有效治疗,我们从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对尿毒症患者给予阿法骨化醇[1,25(OH)2D3]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江林;彭红霞;聂宇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抢救成功体会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重症胰腺炎较少见.一旦发生,对孕妇胎儿的危害极大,孕妇死亡率达20%~50%[1].我科今年收治 1 例,并成功抢救,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宁;张赣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通过微电脑控制泵作用持续向机体皮下注入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根据患者血糖控制需要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从而可使患者血糖较快得到控制,并可避免严重低血糖发生.近年来已将其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现将我院近2年来围术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梅;吕维民;钟国连;许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2例

    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癌极为少见,多发生于绝经多年的老年妇女,预后差.我科自2000年以来已发现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夏爱华;张功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外感耳鸣54例

    在感冒的患者中,常常伴有耳鸣,经治疗感冒症状消失后,往往耳鸣并未消失,经五官科检查耳部并未见异常,笔者2000~2005年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外感耳鸣54例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莎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及影响因素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被忽视,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29例此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卢红宇;唐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往往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自发性流产、产褥热、不孕等严重后果[1].为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供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提高疗效,减低耐药菌株的目的.我院2006年7月~2007年3月对1 57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克文;程期凰;冯绪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检切片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而引起的以无效造血为特征的克隆性异质性疾病,现将我院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确诊的MDS 2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功亮;郭广秀;王建;阳健芽;肖军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49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和积极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因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以及相应盆腔炎的增加都导致了异位妊娠的增加,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方法大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5月对249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艳红;谢小琴;邹茵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小白鼠幼鼠顺利实现代乳方法初探

    在饲养小白鼠的过程中,有时母鼠死亡或幼鼠过多,母鼠哺育不了而需把幼鼠转给其他母鼠代乳.但多数情况下母鼠会驱逐、咬伤甚至咬死其窝中的外来幼鼠.该如何顺利让哺乳期母鼠给来自它窝的幼鼠代乳,本实验对这个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究.

    作者:陈方;林卡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物交换份法治疗糖尿病128例观察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总能量和平衡膳食是其基本方法,本文采用食物交换份法对12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指导,观察并分析这种饮食治疗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荣汉;苏葵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倍诺喜表面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青光眼共44例(68眼).男15例,女29例.年龄40~79岁,平均56.78岁.单眼手术20例,双眼手术2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2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2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0例(16眼) ,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

    作者:罗瑛;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丙泊酚用于大关节复位的体会

    丙泊酚是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小、恢复迅速.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住院21例大关节脱位病人,均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复位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起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致骨不连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感染,往往需要取出内固定物,同时行病灶清除,控制感染,二期再处理骨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从1994年至2006年,我们共收治了15例内固定术后感染,但无症状导致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金如;姚连根;洪卫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580例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多的一大类药物,且品种泛多,发展迅速,在我国许多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1],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更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由于肿瘤病人在手术及放疗和化疗当中,极易产生许多并发症,且易感染,临床医生为了更好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给患者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因此,有必要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用药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我院2006年580例出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粱南;李剑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例45,X/47,XYY尿道下裂报道

    患儿,男性,4岁.第二胎,足月顺产,因尿道下裂来我院就诊.父母均务农,非近亲结婚,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原因及防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手术的广泛开展.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病例不断出现[1].本院自1993年2月~2005年2月共有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患者,并进行了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广昌;王俊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伤残率均高.据我国近年来的统计表明[1],脑血管病在死因顺位中居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675例,对492例患者并发症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匡小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进入产程的以传统模式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科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7%、29.5%,自然分娩率为86.5%、63%(P<0.05),总产程时间为360.1±144.5min、424.3±122.4min(P<0.05),产后出血为165.4±40.1ml、190.3±48.2ml(P<0.05),新生儿窒息率为3%、7.5%(P<0.05),侧切率为20%、43%(P<0.05),使用催产素为18%、31%(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是一项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罗彩芹;白群;肖长娇;刘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性气管狭窄经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结核性气道狭窄经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 例结核性气道狭窄经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 例,观察组实施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结果:两组术中正确排痰率、SPO2正常率、依从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结核性气道狭窄经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中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有效缩短操作所需时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作者:胡小萍;胡欣春;张志兰;雷建平;钭方芳;李秋根;李瑶;韩斌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功能床旁架的设计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

    为了使我们的服务更贴近,方便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设计了多功能床旁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多功能护理架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谢满;徐敏雯;刘慧莲;丁梅;曾祥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改变饮食习惯困难;②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运动量控制不当;③服药不当;④自测血糖不及时,不正确;⑤胰岛素注射存在技术问题;⑥缺乏对各种并发症的认识等.针对以上各种表现,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李跃琼;范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胰腺炎27例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及其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分为轻症和重症,后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40%.现将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27例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我科2004年9月~2006年3月应用护理程序对10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玉娘;朱萍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肝癌的健康教育

    B超声引导下经皮肤穿刺微波热凝固疗(PMCT)是近年治肝癌的新技术[1].其原理是利用高频(2 450mHz)交变微波使肝组织内的离子和极性分子发生相互碰撞、高速旋转,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65℃~100℃的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变性、坏死,达到原位灭活部分毁损肿瘤的目的.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对热敏感.因此,正常组织可不受损伤或损伤较小[2].该方法简单,疗效佳,对肝功能损害小,适应性广且费用低,能让患者更容易接受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我院于2005年10月引进该技术至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美兴;叶剑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产儿舒适环境的护理体会

    早产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生活能力弱,脱离母体后生理功能正处于调整期.生后生存环境与胎儿期的宫内环境有巨大的差别,因此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模拟宫内舒适环境中护理早产儿,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明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例速灭杀丁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速灭杀丁化学名叫氰戊菊酯,对光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失效,这类农药的特点是对农业害虫杀灭力大,而对人畜毒性较低,可经胃肠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我院在2006年6月5日收治1例速灭杀丁中毒的患者,经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春友;陈玉婷;吴伟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竭在溃疡期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需攻克的顽症,其医院发生率达3%~14%[1].目前,有不少报道治疗褥疮的方法,本文将40例溃疡期褥疮患者采用血竭胶囊换药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芳;何友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脊柱结核手术的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变,其原发病变一般为肺结核.当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寒冷、潮湿或其它原因,使全身抵抗力降低时,结核杆菌可从原发病灶到达局部,原在局部潜伏的或已停止的病灶也可重新活跃起来而引起本病,形成一个有临床症状的病灶[1],严重者有发生脊髓压迫引起瘫痪的危险.此病在边远地区仍属常见病,故应予以重视.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且该病是慢性,消耗性,进行性疾病,不同程度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增强人们自我护理能力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己发病经过治疗后的病人,在家康复期卧床休息时间长,需家人照顾,应重视家庭护理,须防意外伤害和并发症.

    作者:温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饮水法插胃管在清醒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插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传统的插胃管方法极易引起恶心、呕吐而降低一次成功率,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种新的插胃管法,在清醒患者中应用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钱进;宋梅兰;何华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的监护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的监护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方法:对53例8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严密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及感染等监护措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3例中1例死亡,死亡率1.8%,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7.5%,包括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出血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感染等监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凤珍;温二生;谢红英;谢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视疲劳研究概述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查找近十年来对视疲劳的有关文献报道,综述了视疲劳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诊断标准、各种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目前视疲劳的治疗概况,同时总结了新、有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案,展望了治疗视疲劳的前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盛;吴至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发展

    树突状细胞是近年来国内外用来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无论是在基因水平上还是通过细胞融合等方法,都可以在各种动物模型上观察到肿瘤消退的良好效果,据报道,在I/Ⅱ期临床试验中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水平、技术和一些客观的原因,已有的方法或多或少有缺陷,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对象,现对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的研究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寇珍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兔儿伞属植物研究

    本文以植物种类与分布、药用及其它应用、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等为内容,归纳综述了兔儿伞属(Syneilesis Maxim)植物的研究概况.

    作者:吴素珍;刘丽华;李加林;范启兰;陈水亲;向明钧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