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惠玲
目的:通过测定贵州、福建、安徽、湖南四个地方太子参的多糖和皂苷含量,比较湖南炎陵太子参从贵州引种后的质量情况。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贵州、福建、安徽、湖南栽培太子参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8.92%、10.36%、12.79%、9.64%;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868%、0.698%、0.599%、0.865%。结论:以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综合考虑两类成分含量高低,初步认定湖南从贵州引种的太子参,质量没有下降。
作者:狄庆锋;冯务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Prolift 全盆底修补术在各地区各医院的广泛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于这些疾病发生于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所以患者往往存在特殊的心理障碍。对于患者来说,因盆腔器官长期脱出阴道,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多数患者表现出极大的绝望感和失落感,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对 Prolift 全盆底修补术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此种手术治疗是我科新近开展的治疗方法,本文针对 Prolift全盆底修补术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雪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与我院就诊的9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给予丝裂霉素 C;B 组给予卡介苗(150ml),加白介素-2(1.0×105U);C 组给予丝裂霉素 C(40mg),每周一次,共6次,此后用卡介苗(150ml),加白介素-2(1.0×105U)化疗。化疗期间均给予优质的护理,两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A、B 组复发率均达26.67%,显著高于 C 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 A、B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C 组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达30.00%,显著高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 C 和卡介苗联合应用加上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以及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国家相关法制措施的加强,人民群众对就医效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为避免医患纠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考察并分析了普外科护理可能出现的纠纷行为,针对相应情形采取相关举措。结果表明,经过干预措施培训的护士出现不良护理行为的概率明显小于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这说明对普外科护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对医疗纠纷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马月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误诊阑尾炎病人诊治及愈后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本院1998~2012年以阑尾炎为第一诊断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85例,24例术后与术前诊断不相符病人诊治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4例误诊病人常见误诊疾病为宫外孕、右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术中、术后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做到了误诊不误治,2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必须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而误诊不误治对病人痊愈意义重大。本组24例中,22例为女性,故对女性阑尾炎病人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管志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76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的临床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程度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有效率为89.7﹪。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慧;鲁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神经衰弱是大脑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导致以慢性疲劳、情绪不稳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并伴有多种身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的一组症候。病情常随社会心理因素的变更而波动。发病年龄以16-40岁为多,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身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病程在3月以上。我们对69例神经衰弱病例在常规心理治疗,抗焦虑和中药安神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艳;冯启亲;谭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手术室是为病人手术治疗及抢救伤病员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必须达到清洁、无菌、安静等要求,但手术室的噪音却往往被忽视。所谓噪音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手术室的噪音分贝平均为60-65分贝,主要来源有推机器声、推器械车声、脚步声、交谈声、监护仪声、吸引器声、器械碰撞声、病人呻吟声、手机铃声等,这些都属于中等或以上声响,都可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改变,从而造成病人情绪烦躁不安、焦虑恐惧,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作者:韩美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9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母草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马小英;张迎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20mg混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15天。对照组使用参麦注射液60ml 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并口服盐酸硝酸异梨酯片10mg,一日三次。结果:两组中,治疗组41例,病死率为4.8%;对照组41例,病死率12.2%。治疗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8%,心律失常发生率5%;对照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肌梗死后并发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基本药物,在心肌梗塞后并发症中的常规用药。
作者:索新娟;胡诚;于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通过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可以大大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哈斯格日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1d;15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采用谷红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1d;15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8.3%,治疗组有效率为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沈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机制,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各类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水平有所提高。
作者:阳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Dandy-Walker 综合征(DWS)的临床及 MRI 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7例 DWS 的临床和 MRI 资料进行分析。结果:Dandy-Walker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运动神经症状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MRI 主要特征①后颅窝扩大呈脑脊液样伴横窦、窦汇和小脑上移②小脑蚓部常缺失或发育不全③后颅窝与四脑室相连④四脑室侧孔、正中孔平面梗阻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结论:MRI 是诊断 DWS 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林林;李晓红;甄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能够减少自杀行为,教育界学者一直在阐明各种观点。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自杀归因进行诠释,为自杀预防和干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刘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60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20例复发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葛根定眩胶囊加常规治疗60例和西比灵、敏使朗等常规治疗60例,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症状,减少复发( P <0.05)。且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有效。
作者:刘晓丽;顾成光;索宜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环境、生物遗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我国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并开展相关防治管理工作。探讨社区管理模式,对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6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1年后观察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体重增加量。结果:通过饮食指导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浓度、体重增加量都有所提高。结论:饮食指导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练林;滕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30眼)的 CSC 患者进行OCT 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30眼)经 FFA 确诊的 CSC 患者渗漏点为38个,在 OCT 检查中,有2眼(3个渗漏点)表现为色素上皮层(RPE)脱离,11眼(12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17眼(23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OCT 不仅可以对 CSC 患者进行定量、定性检查,还能准确定位渗漏点,具有无创性、灵敏性、安全性、可重复性,可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作者:吴迪;梁越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