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置入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疾患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满意、安全简便等优点,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松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院1999年3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21例胸腰椎短节段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光;朱汝新;李宇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输尿管镜从尿道外口进入膀胱,然后经膀胱进入输尿管,甚至进入肾盂,要求麻醉平面在T5~S4范围,麻醉完善,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1].一点法硬膜外连续麻醉无法满足手术需要的麻醉平面.为此我们对此类手术常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了部分外科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对7例小儿甲状舌骨囊肿行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消痔灵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庭澍;罗蓬;李利波;王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对210例中青年患者行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0例患者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年龄大59岁,小23岁.
作者:梁正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6年4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56例,术后出现下尿路梗阻36例,现对各种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强辉;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采用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治疗较大膀胱结石患者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庞桂建;刘成倍;徐伟;王祥林;莫曾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泌尿系统疾病是常见的一大类疾病,以往临床主要依靠超声、普通CT、MRI及X线检查.近年来,随着16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以其更快的扫描速度、更薄的扫描层厚及更强的图像后处理,为泌尿系疾病诊断提供了快捷的检查方法[1,2].
作者:林盛才;邓东;梁美馨;李文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3例,经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尿道尖锐湿疣(CA)因其位置隐蔽,治疗时病灶清除困难,故易复发.为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对12例久治不愈的尿道CA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烧灼法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祥林;刘成倍;徐伟;庞桂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3月起开始用热极治疗经胃镜诊断的疣状胃炎3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3例患者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32~56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9例,胃窦部波及胃体4例,均为多发,计有101处病变.在形态学上均符合疣状胃炎的诊断[1].
作者:罗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当高处坠地或车祸足踏板撞击时,足与踝同时背屈,胫骨下端前缘与距骨颈之间产生对冲作用力,距骨颈发生垂直方向之骨折,且常常合并距骨体脱位.由于距骨位置及血供特点,骨折后不仅影响踝关节功能,并且因血供障碍而极易产生缺血坏死.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晖;罗世东;黄健林;张伟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药物的刺激、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
作者:宁康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病,烫疗和关节内注射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我们将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1例膝OA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兆强;欧阳建江;朱永林;钟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9例,其中电切80 g以上前列腺增生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胸腔积液可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引起,明确病因对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虽然目前临床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有部分病例无法确诊,而电视胸腔镜的应用为其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作者:窦云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在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们在术前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莲花;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我们对16例先天性膈疝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舸;覃洪斌;潘毓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儿童,C臂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已被证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3].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0~2006 年33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和18例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树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脓胸是胸外科的难治之症,我院于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16例慢性脓胸患者,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或胸膜纤维板剥脱加局限性胸改术治疗,创伤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春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本文对113例患者进行B超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评价B超与ERCP的诊断作用,为临床选择检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勇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腔镜是快速发展的一种高科技微创手术方式,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腹腔镜手术正由大中医院逐渐向基层医院普及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是新开展的微创项目,病人有一定的心理负担.
作者:陈白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多发病、常见病.Diamen[1]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50%患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已成为鼻窦炎发生的基础病之一.我科在2000年元月至2006年元月共收治122例伴腺样体肥大的慢性鼻窦炎儿童患者,并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韦善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5、2006年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共10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李福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采用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中,遇到Calot三角解剖比较复杂者60例,现将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义伟;李海滨;黄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物理治疗后存在阴道分泌物增多、脱痂出血及宫颈疤痕形成等副作用.我院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雪琴;胡肖玲;黄巧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与射频、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相比,具有适应证广、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术中需用非电解质溶液持续冲洗以保持术野清晰,常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达到心脏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对减小手术创伤和术后美观问题的重视,先天性心脏病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常规手术方法受到了挑战.
作者:方海宁;谭伟;吴锋耀;罗又桥;曹辉庆;李树松;许乃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鼻窦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采取鼻外或鼻内径路,患者创伤较大,还会留下面部瘢痕,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使鼻窦囊肿的治疗创伤小、安全.我科1996年至2006收治的39例鼻窦囊肿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陈焕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妇科急腹症包括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时存在困难.近年来,腹腔镜对外、妇科急腹症的诊治价值已得到公认[1,2].我院于2005年10月起开展妇科急腹症腹腔镜诊断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燕;黄涛;徐北兰;麦立鑫;郑清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1993年8月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已进行5 000余例.本文对其中68例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就二氧化碳气腹后对其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录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微创疗法治疗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43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18~65 岁,平均42.3岁.外伤原因:车祸伤21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12例.
作者:魏风;陈俭;姚洁民;卢科;朱晟;谢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门静脉内出现气体往往被视为一种预后不良的征象,代表着较高的疾病死亡率.但引起门静脉内气体的原因有多种,疾病的预后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本文旨在分析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门静脉、瘤内以及瘤周气体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以进一步明确该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迎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脑室出血患者56例,经行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方华;李齐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镍钛合金网状覆膜或无覆膜支架23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19例、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使用可取性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10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5例、吻合口良性狭窄4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观察放置支架1个月以上支架内及其两端黏膜增生情况和支架可取出性.结果 镍钛合金网状支架组均有肿瘤或黏膜向支架两端及腔内生长,其中2例良性狭窄和1例自发性食管穿孔者之增生黏膜几乎全部覆盖支架并形成重度狭窄;4例良性病变患者均未能再取出支架.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置入的5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只有2例发生支架两端肿瘤增生性狭窄,行氩气刀治疗后再通,支架内无肿瘤组织长入;5例良性狭窄病人,支架两端均无明显黏膜增生并可取出.结论 镍钛合金支架价格低,滑移率低,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生物相容性好,可取出,适用于食管的良、恶性狭窄及瘘或穿孔者.
作者:贾欣永;郭荣;吕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内动静脉畸形的CT、MRI、MRA、DSA等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低场MRI、MRA对脑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脑动静脉畸形20例,以手术病理或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影像成像技术本身的特点,分别比较CT与MRI,MRA与DSA在诊断cAVM中的优缺点,从而总结出低场MRI、MRA对cAVM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表现呈团片状、蜂窝状、结节状或条索状;MRI呈葡萄状、蚯蚓状或乱线团样无信号流空血管影;CT发现钙化及超早期出血较MRI敏感,MRI对血肿的分期及继发改变更为敏感;MRA、DSA可直接显示扭曲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RA分辨率不及DSA,DSA对动静脉畸形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A、MRA.结论 不同的影像手段对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各具价值,结合不同的影像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 ,MRI及MRA对于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爱华;毛一朴;郭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行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18例,行SEPS术后,常规作浅静脉点状剥脱及选择性行大隐静脉结扎抽剥术.结果 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解决,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11~21 个月无复发;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缝合创口减少.结论 SEPS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李文静;胡世荣;姚红;赵雄;廖祥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Ⅱ组使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放气后5min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清醒后的不适主诉和术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气腹后5 min、10 min,Ⅱ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 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作者:阮浩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112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腹腔镜手术实施率、治愈率、诊断明确率、中转手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术后止痛剂应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与传统急腹症开腹手术作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实施率96.4%,术中诊断正确率100%,治愈率100%,中转开腹率3.6%;术后应用止痛剂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比传统开腹手术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1).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比开腹手术更具优越性,具有诊断正确率高、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探查范围广等优点,可在不考虑后腹腔及深层组织器官病变的急腹症中作为常规探查手术.
作者:廖章元;赵旁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牙钻微创去骨分牙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门诊91例102颗下颌埋伏阻生智齿,随机分为牙钻组与对照组.牙钻组用微切口和高速涡轮牙钻去除骨阻力并分开牙齿,拔除低位近中埋伏阻生智齿33颗,近中水平埋伏阻生智齿18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51颗,其中近中埋伏阻生智齿29颗,近中水平埋伏阻生智齿22颗.两组患者术后牙糟窝内均未放入任何药物,常规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消炎和止痛药物,拔牙术后3、7 d各复诊1次,并记录相应的主诉、症状和体征.结果 牙钻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反应较轻,拔牙时间短,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结论 应用牙钻微创去骨分牙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干槽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技术.
作者:何影;孙晋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对二级预防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0例复发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分析复发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特点.结果 DSA检查发现血管异常率为100%,颅内分支血管病变24例占80.0%,颅外段血管异常9例占30.0%,血管畸型及先天发育异常5例(16.7%).结论 本组复发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50岁,颅内段脑血管病变普遍及严重,而颅外段血管病变程度相对较轻且少,DSA在明确中青年患者病因及干预措施的选择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覃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狭窄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观察其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置放支架,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是支架置放术后短期内轻度疼痛.结论 金属支架置放能明显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秋红;刘福建;韦爱昌;关航;廖远庄;陆兆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膝关节镜下经皮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先用手法挤压髌骨或经皮钻入克氏针撬拨协助复位,大布巾钳抓持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膝关节镜下观察或C臂X机透视髌骨复位情况,并做适当调整,在进钉处做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平行打入两枚钛螺丝钉或可吸收螺丝钉.结果 术后随访9~13 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胥少汀评分法,优22例(73.33%)、良7例(23.33%)、可1例(3.33%).结论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副损伤少、复位确切、关节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治疗经费少,而且还可同时治疗膝关节内其它合并损伤.
作者:王玮;金先跃;庄小强;白宇;莫忠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腹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18~22 G Bard Magnum穿刺针对腹部病变患者70例73个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其中肝脏病变27例,胰腺病变16例,肾脏病变5例,肾上腺病变3例,脾脏病变2例,腹腔肿物8例,腹膜后肿物7例,盆腔肿物2例.结果 70例73个病灶在CT引导下穿刺取材后均送病理检查,经手术证实及跟踪随访,活检阳性率97%(71/73),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5%(69/73).所有穿刺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腹部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非血管性微创、安全而又准确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桂娥;白林;龙媛;黄德安;杨光;李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PCI)影响心电图ST段早期回落的相关因素.方法 测量并计算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1 h梗死相关导联大ST段抬高幅度.按术后1 h内ST段回落幅度分为A组(ST段回落≥50%)、B组(ST段下降<50%),对比分析两组相关临床特征与ST段回落幅度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在糖尿病、梗死前反复心绞痛症状、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心肌梗死面积积分、Killips心功能分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梗死前反复心绞痛症状、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心肌梗死面积积分、Killips心功能分级可能是影响A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蒙秋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超声引导对54位肾结石患者进行MPCNL治疗的情况.结果 54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52例行一期碎石术,2例行二期碎石术,其中单通道取石50例(92.6%),双通道取石4例(7.4%),平均结石清除率90.7%.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110 min,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兵;吴保安;宋体松;张成辉;葛玉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23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3.86±3.14)mmHg和(47.14±5.17)mmHg,上升至术后(106.13±10.62)mmHg和(87.13±9.25)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贵新;何劲松;莫云秋;黄绍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官颈糜烂程度、病理类型对7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类,聚焦超声治疗后2个月内随访,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100%,而治愈率则与糜烂程度、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聚焦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且术后恢复快,无继发感染及瘢痕形成等,尤其适用于未生育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鞘内注射尿激酶及地塞米松对脑室系统出血及常见并发症脑积水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46例脑室积血患者予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入;用于预防时,以尿激酶5 000~20 000 U/次,同时予地塞米松2.5~5.0 mg,每日或隔1~2 日1次,至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为止;用于治疗时,以尿激酶10 000~20 000 U/次,地塞米松5.0 mg/次,行鞘内注入1次/2~3 d,直至脑室系统恢复正常.结果 在预防组鞘内注入上述药物后所有患者脑室系统通畅,近期无梗阻性脑积水,远期无交通性脑积水,亦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组3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室系统积血常见并发症脑积水,并无毒副作用.
作者:莫万彬;杜贻庆;王文波;周晓坤;阳永东;唐乐剑;夏学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使用腰部肌肉分离切口的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经腰部切口,长约5~8 cm,皮肤切开后,用小S拉钩将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背筋膜和背阔肌牵拉开,在腰大肌的前方找到输尿管与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双-J导管.结果 26例均能顺利完成取石,残石率为0,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2例,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 腰部肌肉分离切口具有切口小、损伤轻、病人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和同时能处理病变输尿管等优点.
作者:何壮;许宏贤;周师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操作的改进.方法 使用后路椎间盘镜,通过术前定位、切口选择、扩大侧隐窝和有效止血等手术方法的改进治疗185例209个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为55 min.术中出血50~300 mL,平均为90 mL.本组术中无改开放手术病例.随访10~22 个月,优良率达97.4%.结论 通过术前准确定位,恰当的手术切口,有效的侧隐窝扩大,确保神经根充分松解,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满意.
作者:周先明;陈锋;廖康兴;邹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小切口作阑尾切除术的优点、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对452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手术要点、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以微小切口完成手术412例,成功率91.2%;本组均治愈,小切口手术者平均住院3.5 d.结论 本术式切口小,损伤轻,手术疤痕小且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不需特殊器械,经济节省,加快病床周转,对已有阑尾手术基础的普外医师来说,值得选择及推广运用.
作者:谢桂生;韦涌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器械闭合束带松解术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器械闭合束带松解术治疗3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后经随访2~36 个月,疗效评定全优.结论 关节镜器械闭合束带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经济、美观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用于轻、中、重度病例.
作者:汤长华;王亮;朱冬承;凌梓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晚期子宫内膜癌51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1例、手术+放疗组30例,比较两组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和远处复发率.结果 Ⅲ、Ⅳ期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4%和37.5%、0/1和1/5,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2%和50.0%(P<0.05)、0/1和3/5(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6%和31.3%(P>0.05)、1/1和2/5(P>0.05).结论 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降低晚期子宫内膜癌的局部复发率,但不能降低远处转移率,因此不能改善5年生存率.
作者:王鹤;陈心秋;黄薇;李菲;姚德生;高琨;潘忠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拇手指缺损患者行第2足趾或第2、3足趾移植术,其中拇指再造12例,示指再造4例,示、中指同时再造2例.结果 18例移植足趾全部成活,经过1年2个月至7年的随访,移植足趾再造的拇手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好.
作者:江建中;谭海涛;陆俭军;覃天金;杨克勤;韦平欧;谢兆林;唐耀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CT早期纵隔转移情况.方法 对32例胸部X线仅呈现为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用平扫、增强或螺旋CT进行纵隔淋巴结筛查.结果 有纵隔转移征12例21处,转移率37.5%,其中病变类型为管外型16处、管壁型2处、管内型3处;转移部位为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间隙7例、支气管分支部7例、肺门部5例、主动脉弓旁2例.转移征与病变类型和病变部位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呈现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用CT对其进行肺癌转移的排查,可提高肺癌早期转移的确诊率.
作者:李文强;李天资;罗维贵;马德智;李清锋;黄昌辉;黄德尤;吴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晚期肝癌病人虽可手术切除肿瘤,但因全身状况、肝功能、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等多种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仍占很大比例,对这些病人采取微创治疗,如乙醇消融术、化学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激光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等,仍可取得较好疗效.现复习近年文献,将上述微创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李修蕃;梁安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已由传统的开放手术转为以微创治疗为主.目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内镜腔内碎石术及腹腔镜取石术等,其中腔内碎石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现将近年来上尿路结石的腔内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新福;霍伟棠;陈春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胸腰椎骨折发生率约占脊椎骨折的50%[1],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减压复位、固定,缓解症状,尽量减少创伤,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文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外科与基因生物工程、器官移植并称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微创手术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切口手术,而且强调在获得常规外科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定位,减少手术对人体组织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使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和恢复功能.
作者:李远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配合局部介入治疗,是耐多药结核病、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大咯血、顽固性咯血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现将这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吕康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下肢静脉曲张症(LEVE)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是多种下肢静脉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1].因此,寻找LEVE的病因,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显得尤其重要.下肢静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2],但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伴有穿刺部位血肿、远端血管栓塞、下肢缺血加重等并发症,对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孕妇、肾功能损害及行动不便者无法进行.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一种经周围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插入导管,通过换能器使电生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讯号并形成图像反映到荧屏上,供临床监测动脉血压的技术[1],它可以反映动脉压的动态变化,特别是低心排出量时经外周测量血压测不到,有创动脉测压则可以直接测量到动脉血压并可反映平均动脉压值;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避免无创测压时由于各种因素(如袖带的长短、宽度、位置等)所导致的血压测量数据不准确,避免无创测压的不连续性和因长时间袖带捆绑造成的肢端肿胀;同时经动脉置管也是采取动脉血标本的理想途径,避免了反复穿刺操作,既减少病人痛苦,又可及时而迅速取得标本并进行化验检测,以作为指导治疗和评价药物疗效的依据.
作者:吴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大部分需行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已成为常规,但存在着种种弊端.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操作的不断成熟,加之有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开展[1],国内外有报道对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不置T管引流而作一期缝合术,其较开腹手术有明显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无发生T管相关并发症之虑,获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优越性等做一综述.
作者:陈景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良性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首选的手术方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如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使腹腔镜在妇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了解的不断深入,乳腺外科已经从局部解剖学为基础追求手术彻底性的根治性手术,向全身生物学改变为指导理论的防治方向发展.
作者:刘剑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入径行冠脉造影术对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者分为两组(经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舒适度、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造影成功率、血管痉挛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腰酸背痛、烦躁失眠、排便方式改变等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术前两组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桡动脉组比股动脉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术后焦虑水平.
作者:邱小芩;金献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风湿性二尖瓣病变67例患者随机分为全电视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腔镜组)32例、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传统组)35例;腔镜组切口选择在胸骨右缘3或4肋间(第三孔:主要操作孔)、右腋中线3肋间(第一孔:辅助操作孔)和右腋前线6或7肋间(第二孔:胸腔镜孔),以及腹股沟处切口作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而传统组采取在全麻醉体外循环下行胸部正中切口,并以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二尖瓣替换.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升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腔镜组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都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腔镜组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32例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示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心功能(NYHA)Ⅱ级32例.结论 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美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正隆;凌毅;钟齐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时MRI定位的佳成像序列,评价定位技术对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 两组共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A组30例采用常规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听眦线,SE序列2~3 mm薄扫;B组30例采用改良3D TOF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行于听眦线向前开放15°夹角所形成的直线为扫描基准线,3D TOF序列扫描.输入图像资料进行定位规划后,以三叉神经根为靶点进行伽玛刀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期疗效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改良3D-TOF定位法能完全清晰的显示三叉神经根,有利于伽玛刀的准确定位,对避免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定位法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铁军;郭睿;马文生;邓奎品;郭光程;陈坦;李继辉;韦立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逆行插管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联合定位碎石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76例,观察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73例(96.1%),二次成功2例(2.6%),失败1例(1.3%),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为98.7%,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定位简便,易掌握和安全,碎石成功率高,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向华;覃斌;董彤;李强辉;廖祖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对中青年组(<55岁)32例和老年组(≥70岁)31例ACS病人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CAG)、PCI、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危险因素居首位的中青年组是吸烟(68.75%),老年组则为高血压史(74.19%).中青年组吸烟、饮酒、高LCL-C血症患者较老年组多,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的患者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中青年组前降支累及多(81.25%),单支病变的比例较老年组(34.38% vs 16.13%)高,但闭塞性、弥漫性病变例数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青年组右冠状动脉病变达56.25%,多支病变(21.88%)较老年组(80.65%、48.39%)少,直接PCI的例数(31.25% vs 9.68%)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青年ACS的主要危险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吸烟居首位;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已与老年ACS患者差别不大,直接PCI安全且效果好.
作者:陆建建;赵献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早/中孕期多胎妊娠减胎术(MFPR)的临床经验及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经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12例多胎妊娠患者行阴道或腹部B超引导下减胎术.结果 早孕期行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8例,手术方式为B超引导下经阴道负压吸胚术,手术孕周为(7.13±0.35)周,共减灭9个胚胎,消减每个胚胎时间平均为(4.00±1.51)min,7例已分娩,其中4例早产,共14个新生儿,分娩孕周(36.43±2.64)周,出生体重为(2.05±0.46)kg.1例孕5月余时合并羊水过多流产.中孕期多胎妊娠减胎术4例,手术方式为B超引导下经腹部穿刺胎心区注射氯化钾,手术孕周为(12.75±0.96)周,共减灭5个胎儿,消减每个胎儿时间平均为(13.63±4.92)min,3例已分娩,其中1例早产,共6个新生儿,分娩孕周(37.67±1.53)周,出生体重为(2.45±0.37)kg,1例现孕6月余继续妊娠中,产检无异常.孕早期减胎与孕中期减胎两组相比,消减每个胚胎/胎儿时间(P=0.027)、穿刺次数(P=0.03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娩孕周(P=0.478)和出生体重(P=0.07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孕早期阴道B超引导和孕中期腹部B超引导下减胎术均为改善多胎妊娠结局的有效方法,但孕早期经阴道减胎更加简便、省时省力,并发症少,在感情及伦理方面,可能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柳铭;李慕军;袁华;吴惠梅;马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以C7~T1为穿刺点行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顺利完成,平均局麻药用量22 mL,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麻,术后恢复迅速,无咽痛、声嘶、痰多、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位硬膜外麻醉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兴;李锋;陈凤坤;黄华;张福雏;范海鸥;谭宗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我院应用三种内固定材料治疗锁骨骨折136例,其中记忆合金接骨板50例,重建钢板固定68例,中空钉内固定18例,术后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随访6~17 个月,平均12.5个月.记忆合金接骨板组平均愈合时间10.1周,优良率92%;重建钢板组平均愈合时间9.3周,优良率94.1%;中空钉组平均愈合时间7.8周,优良率94.4%.结论 记忆合金接骨板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重建钢板适合各种骨折类型,固定效果可靠;闭合复位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符合近年来的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应用时要注意选择好适应证.
作者:杨昆;杨渊;陈海涛;沈茂荣;黄巍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肾组织学活检广泛用于肾炎和肾病的诊断、病理分型等,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肾脏疾病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1].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对49例患者行肾活检术,现将我们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对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过程平稳,无须特殊护理.我院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采用该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28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为凶险的疾病,发病24 h内死亡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1].
作者:何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角膜穿通伤为眼球穿通伤中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眼病,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开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角膜穿通伤的手术质量[1],尤其是加强术前及术后的精心护理,使手术效果得以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角膜穿通伤169例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儿斜疝气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具有组织损伤少、功能恢复快、腹部皮肤美观等优点,还同时具备利用高清晰电视图像系统可以检查到双侧的特点,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青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共完成小儿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手术11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何振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临床价值的肯定,这一技术在各大医院得以广泛开展[1].随着技术的成熟,设备的更新,各种导管工艺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勿需体位限制、不影响患者活动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是较易操作的门诊手术.传统的人工流产术是无麻醉或仅在宫颈口注入1%~2%利多卡因3~5 mL进行表面麻醉,后者只能稍微减轻患者在扩宫过程中的疼痛[1].
作者:宁加娟;叶风青;黄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病,鼻泪管阻塞后产生以持续泪溢为特点的症状,以往眼科多以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来恢复泪道通畅功能[1],但该术式须切断内眦韧带及造成眼轮匝肌损伤,易遗留面部疤痕,手术操作复杂.我院在2002年至2005年3月,应用鼻内窥镜下银夹固定泪囊黏膜与鼻腔黏膜吻合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9例(42眼)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方式简单,操作简便,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韦春婵;韦旭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术式具有不干扰腹腔器官,减轻肌肉损伤,病人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对6例肾癌患者实行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清兰;雷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微创外科手术和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大多数都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其原理是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机手柄内的子弹体,子弹体脉冲式冲击结石而将结石击碎.其能量转换无电能,很少产生热能,且冲击前后振幅不超过2.0 mm,对黏膜只产生轻微而短暂的损伤,但并无长期影响[1].
作者:左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下颌骨占据面下1/3、两侧面中1/3部分,体积大,位置突出[1].因其所处的位置及结构的特殊性,其损伤发生率占颌面损伤的70%,居首位.近年来我科采用微型钛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2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凤;孙晋虎;莫苍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微创手术在普外科领域内的深入发展,探讨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美观的术式是普外科界的热门话题.现将2005年1月至今在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食道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40%~70%[1].术后胃液储留致吻合口张力加大是其诱发原因之一.因此术后加强胃管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然而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发生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因此,须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的手术,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并发症少等优点[1].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需3~4 个小切口,并且操作繁杂,手术时间较长而影响其推广[2].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免气腹单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方法是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分支,但手术创伤大、对曲张静脉团及肢体远端曲张的细小静脉处理困难,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时间长,复发率高.我院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开展了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手术1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核医学是微创医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医学教学中,核医学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和临床必修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核医学不断融入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如何把核医学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之今后在不同的医学学科里充分应用服务于患者,是核医学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覃伟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