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螺旋CT在细微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细微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间诊治的70例细微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DR拍片检查,DR拍片检查后进行螺旋CT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R拍片下检查出骨折例数48例,检出率68.57%,螺旋CT检出骨折例数49例,检出率70.00%,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检测后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或者明显并发症。结论目前DR拍片仍是临床诊断细微骨折的常用手段和主要手段,CT诊断会造成较大的扫描辐射,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但是CT扫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DR拍片进行补充,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晏海平;丁乃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儿童保健在婴儿的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婴儿,依据儿童保健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保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儿童应用系统化的儿童保健服务。结果两组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分和体格的发育情况以及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婴儿实施系统化的儿童保健有助于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营养性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张彬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新生儿肺炎运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磺苄西林、头孢地嗪钠以及头孢曲松钠三种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肺炎比较常用的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37.1%、31.4%以及27.1%。结论临床上运用抗生素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时,一定要以患儿实际病情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控制好使用剂量,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陈素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然后观察及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的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能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预后,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尹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都能够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但是加替沙星的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耐药性,更有助于临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70例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患者资料。结果68例成功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例因阑尾粘连严重及阑尾位置变异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2.9%)。6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90 min,平均时间45 min,无切口感染,无二次手术,术后3~6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2 d,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1年,脐部切口愈合可,无明显瘢痕,无脐疝,无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经脐单一切口联合超声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安全、美观、创伤小,具有临床价值及可行性。

    作者:邱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小儿手术48例,依照麻醉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七氟烷全身麻醉,共24例;实验组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共24例。观察效果,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躁动率低,躁动超出15 min的例数少,躁动评分低,清醒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术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值得运用。

    作者:王丙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变的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变治疗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其中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31例,腺瘤并早期癌变5例,分别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术中2例创面少量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4例;腺瘤并早期癌变5例;所有标本示基底、切缘干净,无肿瘤细胞残留,无淋巴管、血管浸润征象。3例早癌患者要求外科手术,术后标本无肿瘤细胞残留及转移征象。随访:1例EMR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局部复发,予热活检钳钳除病变,继续随访无复发;1例高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无复发,此后因年龄因素未定期复查肠镜;3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3、6、12个月随访无复发及转移征象;余31例患者均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无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变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应定期随访。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原因分析和相应措施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总结相关措施,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的人为误差,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53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登记并标记,与相应的临床科室联系并沟通,对引起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中诱发误差的因素及相应措施。结果对153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后,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本身、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检验四个环节原因。结论由于血液检验所提供的检验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临床医师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对检验标本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保证规范工作操作规程,制定实施严格合理的血液检验相关制度体系,从而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68例胆道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联合治疗组显著优于开腹治疗组患者(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开腹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景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与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黄芪、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结论黄芪和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增强,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抢救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泽奎;荣根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难治性贫血与其他贫血性疾病骨髓及血细胞形态学的结果对照

    目的:探究难治性贫血(RA)与其他贫血性疾病骨髓及血细胞形态学的结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52例贫血患者,分析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骨髓及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并与其他贫血性疾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DS-RA患者与其他类型贫血疾病患者相比,血浆中性分叶核细胞质内颗粒缺失、Pelger核异常、幼粒细胞数及占比、单核细胞占比、核骨髓粒系各阶段细胞颗粒缺失及红系奇数核、核出芽、巨核系小巨核及单圆核巨核细胞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与细胞形态学鉴别诊断MDS-RA与其他贫血疾病准确度高。

    作者:姜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患者应用气管提拉技术进行鼻饲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气管提拉技术对气管插管患者置入鼻饲管的方法,以减少下鼻饲管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将我院ICU自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有意识障碍的140例需要置入鼻饲管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气管提拉技术为其置入胃管,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为其置入胃管,将两组患者一次留置胃管的成功率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应用气管提拉技术后,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为48.57%。两组结果对比,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应用气管提拉技术,可以更安全快速的为气管患者置入胃管。

    作者:那红巍;张雪;刘淑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肌炎患者中选取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炎患者而言,采用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

    作者:安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福喷丁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利福喷丁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每周1次利福喷丁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周2次利福喷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利福喷丁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1周1次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宛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牙区即刻种植植骨不即刻修复20例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总结前牙区拔牙后拔牙创周径与种植体不符即刻种植不即刻修复的种植成功率,为减少前牙区后期种植骨量不足种植困难及缩短种植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12月行即刻种植不即可修复、同一术者连续临床病例。收集术前计划行即刻种植患者46例,未完成即刻修复20例,植入种植体30枚,上颌22枚,下颌8枚。男19例,女11例,年龄23~55岁。种植体直径在3.3~4.8 mm,长度在10~14 mm。患者术前拍摄曲面体层X线片,观察术后功能负载后每年种植体的稳固情况、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以及根据情况拍摄根尖X线及曲面体层X线片,评价种植成功率、边缘骨吸收及行使功能情况。结果6个月后有5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中因唇侧牙槽骨壁菲薄,种植偏唇侧导致唇侧骨壁裂开缺损,二期穿龈术上接愈合基台,同期唇侧翻瓣行骨引导再生技术(GBR),延长修复时间(再6个月),终获成功,其余25枚种植体均成功,早期成功率100%。功能负载后患者随访率为(15/20)75%,种植体随访率(24/30)80%,随访时间平均为14.6个月(3~48个月)。随访中所有种植体行使功能及美观良好,功能负载累积成功率100%。结论即刻种植在拔牙窝与种植体直径不相符的情况下,种植间隙植骨粉,不即刻修复,减少了拔牙后愈合期牙槽骨的吸收,保存了牙槽骨及牙龈的丰满度,降低了前牙区后期种植的难度,提高了种植成功率,满足了前牙美观的要求。

    作者:赵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后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了解脑血管住院患者出院后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的现状,防止患者好转出院后病情反复再次出现致死、致残情况。本次调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2010年至2015年曾在我科住院患者385例。调查出院后患病情况、不同的文化水平、年龄段的卫生服务需求、接受康复治疗的情况,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主要卫生服务需要。根据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的需求,这部分患者健康情况应该得到关注,加强院后治疗和康复,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三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开展联合服务。

    作者:李静;张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ICC致肿瘤患者相关感染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导致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13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导管病原菌定位超标2例,临床出口部位感染4例,隧道感染3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例。通过改进护理措施后,相关感染因素明显降低。结论通过改进PICC在置管与维护的过程中环节护理,可明显降低PICC导管相关的感染概率。

    作者:付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不同护理下的不良情绪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HAMD)和焦虑(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个体心理差异的特殊性,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转爱;党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让患者对护理的舒适程度和满意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概率为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轻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并且还能够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曹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78.13%和62.5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3.75%和28.13%,且具有明显差异(χ2=6.286,P<0.01)。结论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的患者进行诊断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干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其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痔疮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痔疮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60例痔疮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胃炎的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划分为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34例。根据分组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对其进行慢性胃炎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经分组临床护理,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护理对照组更高,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护理研究组患者对慢性胃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更高,与护理对照组相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对慢性胃炎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孙炳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本院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达到满意的人数对比传统护理组数量较多,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党丽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合并症情况,并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其中患有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为28例,患有高血压合并症的患者为36例,同时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合并症的患者为29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患者为182例,成功率为95.78%,其余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由于术中出血而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5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胆瘘,经负压引流球护理痊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创口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胆囊切除方法,但需做好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顺利康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切除前列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切除前列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行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切除前列腺患者20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36例,所占比例为18%。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切除前列腺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预防与治愈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凤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80例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患者进行分析,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宗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观察康复锻炼于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骨折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完成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完成手术之后医护人员陪同并且指导患者进行1~8周的康复训练,并且观察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率为94.11%,对照组康复率为70.58%,观察组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关心,患者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并且叮嘱其进行适当地运动,指导其进行关节、肌肉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于媛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维持性透析12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8.06%明显小于对照组40.32%;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2.25%大于对照组58.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良好且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推广价值。

    作者:马丽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点针对护理对大肠癌手术患者造口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重点针对护理对大肠癌手术患者造口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2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重点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类术后并发症的总出现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两组患者出院时对造口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后2、4、6个月对造口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重点针对护理对大肠癌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加强患者出院后对造口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分析

    探究创伤急救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外科患者130例,采用创伤急救对含着进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临床应用效果。在急诊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创伤救治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身心有很好的保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率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血压控制的有效性,改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等各项临床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喜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中应用防控感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患者常规护理中应用防控感染措施,显著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概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辨病护理干预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辨病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辨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及患儿家长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掌握其观察及护理要点,采用辨病护理的护理方式,对于医师的诊治、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选取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化学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痰菌转阴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时,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左根铜;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中药枳实真伪优劣的鉴定方法

    枳实作为一种常用的重要,其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内,由于栽培变种较多,以及于5~6月份自然脱落后进行收集幼果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药材品种出现真伪优劣问题。中药的真伪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我国中药枳实的药品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由此,本文首先对正品枳实(甜橙枳实、酸橙枳实)及其防伪品(绿衣枳实、云南枳实、香圆枳实、柚幼果、橘幼果)特点进行综述,并就真伪枳实间的差别进行分析,其后就如何区分鉴别真伪优劣枳实要点进行总结。

    作者:于海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基础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和基础药物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基础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显著低于研究组95.7%,且C-反应蛋白(CPR)、血沉(ESR)及类风湿类因子(RF)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基础药物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培元固本熄风通络治疗高血压

    从“本虚”、“不通”和“风”的病理视角出发,高血压的治疗当以“培元固本”、“通络”和“熄风”为原则,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审证求因,明确病因病机,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消除病因,祛除病理产物,经脉通畅,气血流通;阴阳平衡,重新融为一体,則风熄;同时元气充足,动力充沛,助通络和熄风。本元培固、络通风熄,血压自平。

    作者:董凯;董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的对比探讨

    目的:探讨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并对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对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的分成疏血通组(A组)和丹红注射液组(B组),A组采用疏血通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A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B组(80.0%)(P<0.05);两组的SSS的及B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A组SSS改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丹红注射液,而且不存在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与联合化疗组(治疗组),每组15例。单纯化疗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单纯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肿瘤标志物、卡氏评分、体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CEA变化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卡氏评分值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卡氏评分值轻度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比单纯化疗组患者较少出现Ⅲ度、Ⅳ度不良反应。Ⅲ度以上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以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朱琳;张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参养荣汤干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患者给予人参养荣汤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共有9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其中,有60例患者出现气血两虚症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参养荣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系统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导致的气血两虚证患者给予人参养荣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确保后续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作者:刘涌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患者80.35%高,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症状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7.02%(P<0.05)。结论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HRV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小,效果显著。

    作者:仲伟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在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中引入哲学护理对老年抑郁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中引入哲学护理对老年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大连市友谊医院综合二病房就诊的老年伴有抑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普通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哲学心理护理,使用HAMD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HAMD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试验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加入哲学,促进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的形成,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麻苏醒期躁动采用舒芬太尼、异丙酚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躁动采用舒芬太尼、异丙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5日至2013年12月6日气管插管全麻导管拔除后躁动患者149例,以手术创伤相对大小分为创伤大手术组和创伤小手术组。并分别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创伤大手术组对照组33例予异丙酚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舒芬太尼治疗;创伤小手术组对照组38例予异丙酚治疗,研究组35例应用舒芬太尼治疗;并分别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创伤大手术组,研究组优良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6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小手术组,研究组优良率91.4%,对照组89.5%,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较异丙酚在创伤大手术组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创伤小手术组二者无差异。

    作者:温贤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检验结果的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进行对比分析,为早期识别RMPP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125例MPP患儿,分为难治组(RMPP)和普通组(MPP),采集LDH、CK-MB、PCT、ESR、CRP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难治组与普通组患儿在LDH、CK-MB、PCT、CRP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MPP患儿出现LDH、CK-MB、PCT、CRP当中任一指标明显升高或多项指标明显升高则可提示RMPP的可能。

    作者:谭力;王霖;郝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选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静脉麻醉(IA)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进行剖宫产孕妇30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0例,A组为EA组、B组为CSEA组、C组为IA组。观察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血压、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麻醉起效慢、阻滞效果不太理想(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C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其他两组稍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EA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更适于临床剖宫产推广使用。

    作者:陆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内皮功能D1、FMD较对照组好,且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血清BNP、6MWT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的LVEF、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BN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照;张保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避免危险事故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避免危险事故的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内科护理,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危险事故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避免危险事件发生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神经内科推广。

    作者:李美玲;刘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刺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刺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患者使用针刺委中、承山、腰俞、腰阳关等穴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局部阿是穴放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腰部自由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刺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慧晶;苏昌明;胡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源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小密度投影(Min IP)、容积重组(VR)透明法、仿真内镜(CTVE)三维后处理,分析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6例患儿诊断明确,均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确诊,并成功取出异物。结论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患儿无需特殊准备,清醒状态下亦能获得满意的图像,不仅减少了婴幼儿在扫描过程中的电离辐射危害,也为临床抢救及治疗患儿中争取了宝贵时间。

    作者:李飞;陈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足浴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5-HT、DA含量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联合足浴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成耳穴贴压组、足浴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5-HT和DA的含量变化。结果耳穴贴压联合足浴疗法对肝火扰心型失眠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耳穴贴压和单纯足浴疗法(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足浴疗法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安雪梅;高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癌化疗康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二级护理,试验组(30)例,在二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CL-90量表结果。结果试验组经过心理护理后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化解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怡;苗永望;于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益气养阴法对开胸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开胸治疗后的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汤剂口服,两组均给予呼吸功能锻炼,经8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反应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中医益气养阴法对开胸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董泽清;刘玉学;徐绍敏;李陆平;魏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快速缓解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快速缓解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卧床休息,注意保持颈部正确姿势,压迫严重者予以20%甘露醇以脱水治疗,眩晕严重者予以镇静剂。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用0.9%氯化钠100 mL稀释后静滴,每天1次。同时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静滴,每天1次。2周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TCD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8.33%,治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各参数均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能够快速的缓解症状。

    作者:赖建荣;钟建威;彭永峰;周启明;海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方法采取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取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感染、肾通道裂伤、出血、肾造屡口漏尿。结果试验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波;杨进益;王琳;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性附着体中软磁合金引起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中软磁合金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影响,进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提取含钛合金、软磁合金、钴铬合金的浸提液,分别以25%、50%、100%浓度处理L929细胞24 h,并测量细胞凋亡率(AP)。结果随着金属浸提液浓度的增加, L929细胞凋亡率亦增加,软磁合金与含钛合金及钴铬合金之间AP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为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生物学依据。磁性附着体中软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要求合临床应用材料的要求,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于学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使用氟西汀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3、5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第1、2、3、5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灸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鹏;吴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中护理配合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配合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微创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基本术中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程术中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血、电灼伤、术后感染)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施行全程术中护理配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励;赵颖;于锦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方法根据国内关于变形杆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相关研究报告,并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由变现杆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变形杆菌对环境温度、营养等因素要求不高,在自然环境中分布较广较为常见,中毒症状主要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过敏性质。结论应该加强对各个饮食服务单位、集体食堂加强卫生检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或相关单位,必须施以严格的惩罚,同时还需加强对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普通民众及相关食品生产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作者:王冬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现状。方法使用护士情况问卷、职业生涯规划量表和职业生涯管理现状表对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后发现,所有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总得分为(40.16±3.64)分,低于相关标准。对护士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在多个方面发现了问题,为了发挥护士的大潜能,需要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结论护士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提供完整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护士自觉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改变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郭晓玲;吴敏;李爱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适合神经内科的护士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每月量化考核,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后的护理质量、工作态度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和工作态度评分分别为(98.8±6.2)和(97.3±5.2),均高于实施前的(91.6±4.3)和(90.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6.5%(P<0.05)。结论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天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医院安全卫生管理的研究

    医院是开展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场所,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安全卫生管理是医院开展日常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能够不断规范医院现代化管理,进而提高医院诊疗水平。文章首先指出开展安全卫生管理的必要性,结合现阶段医院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

    作者:顾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评估“BB网络教学平台”在提高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临床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师,这是培养临床医学生极为重要的环节。西医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如何提升中医院校的西医外科临床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的临床医学生已成为西医外科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中医院校里普遍存在的“西医外科学”教学时间少与教学内容多等诸多矛盾,一直是阻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瓶颈,BB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使得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成为有效的临床教学手段之一。

    作者:辛明;滕占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20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措施;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未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用药种类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合理等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药物使用品种、应用天数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药剂科药事服务功能,有利于增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田敬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菌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本文阐述了当前抗菌药的污染状况,污染来源,污染的危害性,以及防制抗菌药污染的措施。提出用切断污染源,应用微生态制剂,用肠菌和微生态制剂联合中药或用其发酵中药来替代或减少抗菌药的应用。

    作者:王世荣;张从敬;刘利平;田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农村女性“两癌”筛查意愿性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女性“两癌”筛查意愿性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辖区内常住农村女性居民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两癌”知识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随访3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女性对“两癌”知识了解程度及“两癌”筛查意愿性。结果观察组女性对“两癌”早期症状、致病因素、早期预防及“两癌”筛查的意义等知识了解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愿意参加“两癌”筛查者约占92.0%,对照组愿意参加者约占3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开展“两癌”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女性参与“两癌”筛查意愿性。

    作者:庞东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腰椎术后患者实施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的方案研究

    为了提高腰椎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本文阐述了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现场指导及光碟教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康复功能锻炼的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康复计划、腰椎椎板节除/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家庭康复计划,对提高腰椎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经儿科临床中抗生素滥用现状以及不良后果的分析,提出合理应用抗生素原则,制定合理且科学的用药方案,同时介绍儿科临床中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有关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作者:黄忠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

    目的:了解沈阳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康平县27所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心理教师中,专职心理教师为40%,兼职教师为60%,有心理资质教师为60%;在27所中小学中,配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为33.33%;设有心理咨询室的为25.9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信件咨询的各为18.52%;开展团体心理讲座的为14.81%;开展网络咨询的为11.1%;开展个案面询的为7.4%;开展电话咨询、心理测量、有经费投入的各为3.7%;只有1所学校的心理功能室建设及业务开展情况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7%。结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薄弱,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郭忠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妇女保健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50名妇女,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研究对象的常识水平和主观意识情况以及日常行为情况,以判定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实施健康教育前相比,实施后,150名妇女的常识水平和主观意识情况以及日常行为情况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妇女保健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常识水平,增强其保健意识,改善其日常行为,效果显著。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荧光法在生物样品理化检测标准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荧光法由于它的灵敏度相对较好,特异性强、容易操作、定量准确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生物样品理化检测领域。国家标准、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等也在不断增强,修订的频率更是不断加快。依据已有标准中生物样品所采用的荧光检测方法,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分析荧光法在生物样品检测标准中的应用。提出了对荧光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以供读者参考。

    作者:蒋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乙酰半胱氨酸在COPD及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国内外乙酰半胱氨酸作为黏液溶解剂、抗氧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及目前市售的乙酰半胱氨酸产品的说明书阅读,对乙酰半胱氨酸在COPD及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乙酰半胱氨酸在COPD中的主要作用是祛痰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及降低细菌在呼吸道的附着。乙酰半胱氨酸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是抗氧化作用、抗凋亡作用以及抑制胶原的合成。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在COPD及间质性肺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付联群;夏继伟;郭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苯环喹溴铵药理毒理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当前两种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泛、病程缠绵且危害显著的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有针对性的新一代治疗药物,苯环喹溴铵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红;王宝辉;王宇;张俊毅;王祥艳;孙艾楠;程颜彬;赵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吡罗昔康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及含量分析

    目的:高效液相法测定吡罗昔康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方法色谱柱:ODS-SP(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冰乙酸溶液(55∶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8 nm;柱温:30℃。结果吡罗昔康在7.8~192.9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66724x-172143(r=0.9999)。回收率:准确度试验测得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总平均回收率为101.01%,精密度试验RSD为0.11%(n=8)。结论本法方便、简单,准确,适于吡罗昔康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敬苏;薛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RT-PCR与细胞培养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 CR和细胞培养法两种检测方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适合的领域。方法采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国家级流感检测哨点医院抚顺市中心医院内科和儿科门诊病例咽拭子样本500份,同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以及采用MDCK进行阳性标本培养,分离流感病毒,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以及差异性。结果在500份样本中,通过荧光RT-PCR检测阳性84份;通过MDCK细胞培养法阳性35份。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荧光RT-P CR在检测流感病毒时快速有效,更适合应急疫情的快速诊断。细胞培养法更适合核实疫情的实验室诊断,通过病毒抗原性和基因特性进行分析,是流感病原学检测的基础。

    作者:姚秀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髓震荡的诊治体会

    1病史简介患者男性,32岁,入院时间2014年6月10日。患者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乏力4周”入院诊治。4周前与家人戏闹时腰部被踢受伤,当时仅觉腰痛,无其他明显不适,次日晨起腰疼明显加重,四肢肌肉胀痛,肌张力降低,两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疼痛显著,不能自主站立行走,翻身活动十分困难。双下肢强迫屈髋屈膝位,同时伴有腹胀,间断头痛,二便尚能自理。次日去医院急诊摄腰椎正侧位片,未见骨折脱位影像;肌电图提示:左侧腓总神经波幅较之对侧减低;腰椎MR检查椎体缘骨质增生,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头颅CT未见异常。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症。

    作者:李琰琴;罗涛;王锡友;李晶;周柯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胸腔引流术治疗降主动脉破裂的疗效分析

    主动脉破裂是极其凶险的疾病,病死率极高[1-3],病因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外伤等。腹主动脉破裂因有后腹膜局限,为患者争取一定的抢救时间,而胸主动脉破裂,因胸腔负压作用,即刻发生失血性休克、大量血性胸水、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极短时间内即发生死亡,临床中收治此类患者较少,未经治疗短期内死亡几乎达100%。这类患者往往来不及转上级医疗单位就治。近期,我科收治3例降主动脉破裂合并大量血性胸水,病情危重,急诊行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联合胸腔引流术,成功救治3例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雷;蔡铭智;蔡丽生;徐立;高金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