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白内障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调查56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角膜、前房角、眼压及其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为Ⅱ期植入.随诊时间为1~7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在1.0以上者7眼占12.5%,0.5~0.9者22眼占39.3%,0.1~0.4者25眼占44.6%,0.1以下者2眼占3.6%.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结论:对于无条件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进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李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利于加强预防及恰当治疗.方法:对26例慢性酒精中毒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疗效与饮酒时间,饮酒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酒精中毒者发生脑梗死具有年轻化倾向,大面积脑梗死比例高,且与饮酒时间、饮酒量呈正相关性.结论:节制饮酒行为,防止酒依赖的形成,防治酒精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刘南海;黄旭华;黄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所收集的15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胆囊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瓣瘘口修补、直接缝合修补、胆肠内引流术,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手术治疗方式依照病理分型而定.
作者: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9个月~4年.结果:两组在功能评价(A组优良率82.6%;B组优良率66.7%,差23.1%)、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26.1%,B组28.4%)、双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10~21天,B组90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问题;(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治疗时间较短;(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出现暴露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对眼球摘除的或眼窝凹陷等影响美容的患者,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或Ⅱ期植入术.结果:植入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共62例,其中Ⅰ期植入的49例,发生暴露的6例(占12.24%);Ⅱ期植入的13例,无1例发生暴露,占0%;暴露的比例占总植入总数的9.7%.植入物暴露大于10mm的2例用自身唇粘膜移植而成功修复;4例小于5mm的经过6个月的随诊观察而自愈闭合.结论:植入物暴露的原因与纤维血管内生延迟、植入物孔径的大小、植入物直径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选择以及眼局部血运等诸多因素有关.Ⅱ期植入术与有无巩膜包裹关系不大.植入物暴露较大的可以通过自身唇粘膜移植修复,较小的可以随诊观察多数能够自愈.
作者:张斌;唐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P组30例,TP组31例.NP组:NVB 25mg/m2,静注,第1、8天;PDD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TP组:PTX 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持续3~4小时;PDD 20mg/m2,第2~6天.2~3周为一周期.结果:NP组30例,总有效率40.0%,1年生存率为36.7%,中位生存期10.7个月;TP组31例,总有效率45.2%,1年生存率41.9%,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两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较TP组稍重,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7.7%.NP组静脉炎和胃道肠反应较TP组重,而TP组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疼痛较NP组重.结论:NP方案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郭守俊;曾红学;康昭洵;谢传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架在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自制简易架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骨折40例,新鲜骨折32例(其中闭合骨折21例,开放骨折11例),陈旧性骨折8例.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个月(6~23个月),优39例,良1例,无1例感染,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应用自制简易架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朱国华;刘付仲佳;葛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先用生脉注射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推,每日一次,连用3~4天.静推后再用60~80ml加入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3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周为1疗程.每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结束后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检查等.结果: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38例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每搏输出量治疗前后变化为显著(P<0.01),本组患者32例合并有高粘血症,治疗1疗程后血粘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又能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的顺应性,作用温和,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成人术后镇痛的佳剂量.方法:全麻下择期术后60例,年龄24~72岁.随机分为三组,术毕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mg/kg,维持量0.2mg·kg-1·h-1(Ⅰ组),0.25mg·kg-1·h-1(Ⅱ组),0.30mg·kg-1·h-1(Ⅲ组).选择持续输注加PCA给药模式,持续镇痛48h记录镇痛、镇静效果,记录总药量使用时间,按压PCA键总次数(D1)、实际进药次数(D2)及不良反应.结果:0.25mg·kg-1·h-1和0.30mg·kg-1·h-1剂量组的镇痛效果虽都好于0.20mg·kg-1·h-1剂量组,但0.30mg·kg-1·h-1剂量组则出现嗜睡现象较多,有过度镇静之表现.结论:曲马多用于成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佳剂量为0.25mg·kg-1·h-1.
作者:彭思进;覃勇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运动指数(MPI)与长度法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TDI)与长度法分别对19例HCM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组者右室整体及收缩功能进行分析,并计算出MPI和右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MPI显著增大(P<0.001)、右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MPI与长度法评估HCM患者右室功能,不但能反映HCM患者右室整体功能,而且能定量评估右室收缩功能.
作者:游宇光;叶军;陈卫华;葛贻珑;谢谨捷;凌月蓉;任苓;葛贻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病人自控镇痛复合韩氏仪组(+HANS,n=20),病人自控镇痛组(-HANS,n=20).所有病人气管拔管前予氢溴酸高乌甲素负荷量4mg静注,气管拔管后采用PCA镇痛.PCA使用药物:0.02%氢溴酸高乌甲素+0.02%甲氧氯普胺混合液100ml.其中(+HANS)组加用HANS治疗仪刺激一侧合谷-劳宫穴及患侧交感、神门透肾、外肺、脑干透皮质下等耳穴,刺激频率为2/100疏密波交替,间隔2h刺激1h.于术后24h内定时观察VAS镇痛评分,Rame镇痛评分,镇痛药用量、副作用.结果:二组病人都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HANS组患者VAS评分明显少于-HANS组(P<0.01),镇痛剂用量明显减少(P<0.05),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体表电刺激镇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可以达到增强镇痛、减少并发症之效应.
作者:叶军明;朱祖余;魏俊;单热爱;刘宇明;王万辉;陈新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拳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滤纸片对拳参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拳参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增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拳参提取物对痢疾杆菌却无抑菌效果.结论: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作者:刘春棋;王小丽;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观察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可行性并评价疗效.方法:选择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同样病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自觉症状、体征、血气分析、SaO2、PaO2、PaCO2等.结果: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满意,安全.
作者:曾治平;刘惟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高剂量葛根素组、VE对照组.给药30天,颈椎脱臼处死大鼠,检测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对大鼠心、肝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葛根素具有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作用,能改善大鼠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钟星明;江丽霞;刘春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科以人钬激光治疗机(功率20W,设置频率8~10Hz,脉冲能量2.5~2焦耳),应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对25例膀胱结石患者行钬激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并完全排出,一次粉碎率100%,结石清除率100%,短15分钟,长60分钟,平均35分钟,无并发症.结论: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陈建德;张永良;张燕生;余丰;陈钦棋;林超禄;罗怀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状(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特点及发生率,病变部位、瘫痪程度、危险因素、病变倾向、性别、年龄等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62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测查.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有焦虑、易激惹症状、睡眠障碍、心境悲观、消极情绪等,其发病率为51.61%.左半球病变(额叶或基底节区)明显高于右侧半球病变,皮质前区发生率较高,达75%.瘫痪重者症状相对较重.伴危险因素者发病率较高,与无危险因素者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脑出血较脑梗死抑郁发生率略高,但无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与抑郁关系不大.结论:脑卒中后能产生抑郁,而且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下降有关.高度重视抑郁的发生,适时用抗抑郁药,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作者:钟善全;刘铮;黄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病房中抢救治疗各种急诊和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各种急诊和危重病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9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费时30秒至3分钟,平均约1分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快捷安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生;曾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对AP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检测16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第1、7天外周血中CRP值.结果:重症组CRP高于轻症组(P<0.01),第7天时重症组中有并发症者CRP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当CRP高值持续不降,提示重症或并发症出现.结论:CRP可作为AP判断轻重的早期指标,同时能提示其预后的好坏.
作者:赖卫国;黄英;温建军;曹德清;邱荣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产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占位病变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术中实时导航,尽量小皮瓣及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23例颅内病变,镜下全切18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23例出现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无病例出现术后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和术后死亡.结论:国产神经导航系统能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导引下行微创小皮瓣和小骨窗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提高颅内病变切除率,减少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修辉;罗毅;周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及其合并心内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APVC患者心脏行胸骨旁、剑下、锁骨上窝及胸骨上窝全面扫查.重点观察肺静脉回流情况,连续追踪其走行.并对其中3例手术结果及4例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APVC诊断的准确率为86.7%,引流部位的诊断正确率为80%,分型正确率为100%.其中1例的诊断不很明确,1例漏诊,共占13.3%.15例患者中均合并其它畸形,其中并发心内畸形以PDA为常见,占40%,ASD次之,占3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PVC绝大多数可以显示肺静脉回流情况及可连续追踪其引流的部位,明确合并的心内畸形情况,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部分代替心血管造影检查.
作者:陈卫华;葛贻珑;叶军;任苓;肖文胜;谢谨捷;陈燕玲;游宇光;凌月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特点.方法:对2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CD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异常25例,异常率89.3%.其中血流增快16例,血流减慢6例,增快、减慢同时存在4例;血流速度两侧明显不对称7例.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7例.结论: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具有独特的表现.TCD检测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病变,接受治疗,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饶艳艳;刘勇;李广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章贡区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探讨流行规律.方法:章贡区卫生防疫站于2004年3月对章贡区所辖的10个镇、街办,分6个年龄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708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感染基本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指标(简称二对半).结果:总感染率48.13%,HBsAg流行率为13.82%,抗-HBs流行率为48.59%,HBeAg流行率为4.57%,抗-HBe流行率为15.4%,抗-HBc流行率为46.84%.结论:HBsAg、HBeAg、抗-HBe、抗-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P<0.01),抗-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乙肝接种史与HBsAg、HBeAg、抗-HBe、抗-HBc等流行指标呈负相关,与抗-HBs呈正相关.
作者:李忠萍;高为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尿道内尖锐湿疣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35例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电灼疣体联合5-氟尿嘧啶灌注治疗;对照组(15例)单独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电灼疣体治疗.结果:患者经1次治疗后损害消失,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5%(3/20),对照组复发率53.33%(8/1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联合5-氟尿嘧啶灌注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曾招林;叶小英;孙传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随机血糖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及可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 146名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检测随机血糖筛查糖尿病,另一组口服50g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糖尿病,并对其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机血糖检测敏感性与50g糖负荷试验相近,特异性低于50g糖负荷试验,但对妊娠结局影响无差异.筛查血糖高者出现妊娠结局不良机率高于正常者.结论:随机血糖测定也可作为筛查糖尿病的一种补充方法,方便孕妇,减少漏查率,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漏诊,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罗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妇科手术中时静注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异丙酚预防内脏牵拉反应.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Ⅰ组为芬太尼-异丙酚组,Ⅱ组为杜氟合剂组,每组20例.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探查或牵拉子宫、附件时SBP、DBP及HR的变化;对手术时内脏牵拉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探查或牵拉子宫、附件时Ⅰ组:SBP降低4.35%(P<0.05),DBP降低2.16%(P<0.05),HR降低1.43%(P>0.05).Ⅱ组:SBP降低8.18%(P<0.01),DBP降低5.70%(P<0.01),HR降低5.43%(P<0.05),两组SPO2均无明显改变.Ⅰ组和Ⅱ组对控制上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有效和无效的例数,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妇科手术中时静注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异丙酚能很好地预防内脏牵拉反应.
作者:罗嗣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妈咪爱对肠道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其L型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妈咪爱对肠道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其L型的光密度值的影响.结果:妈咪爱对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白假丝酵母菌及其L型皆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且浓度越大,抑菌作用越强,相同浓度的妈咪爱对原型菌的抑菌作用强于细菌L型.结论:妈咪爱是一种疗效很好的微生态制剂,可用于治疗由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及其L型引起的肠道感染.
作者:钟有添;张文平;王小丽;黄真;马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对31例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下鼻甲病变者同期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全部患者鼻腔通气满意,头痛症状缓解18例,出血7例未再出血,耳鸣2例消失.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矫正术,能真正达到矫正、微创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恶性肿瘤(实体瘤)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帕米膦酸二钠150mg分二天静脉点滴(第一天90mg,第二天60mg);对照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分二天静脉点滴(第一天60mg,第二天30mg).两组均一个月重复.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28/30),不良反应2例,占6.7%.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3%(25/30),不良反应2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癌疼痛止疼效果好,采用150mg优于90mg,副作用小.
作者:肖震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方法:选择T11~12或T12~1和L3~4两点间隙,面罩吸氧.静注1/2哌氟合剂(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辅助麻醉.监测HR、BP、SPO2、ECG.结果:除1例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改气管内全麻,其它病人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监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选用硬膜外麻醉,在面罩吸氧和静脉辅助麻醉下效果满意,术中平稳,达到手术要求,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欧阳雪花;彭露萍;姚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DS-AGE尿蛋白电泳在蛋白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DS-AGE尿蛋白电泳技术对100例蛋白尿患者(其中16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新鲜尿进行蛋白电泳,以分离尿液中存在的各种蛋白质组分.结果:根据电泳图谱可将蛋白尿分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其中肾活检的16例肾脏疾病患者中,有9例肾小球性蛋白尿,6例混合性蛋白尿,1例肾小管性蛋白尿.结论:SDS-AGE尿蛋白电泳操作简便、省时、无损伤,其结果和肾活检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尿中蛋白的来源可做出早期定位.
作者:江丽霞;刘春棋;施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或为了使淋巴结清扫更彻底而行脏器联合切除的必要性.方法:对29例胃癌联合脏器切除回顾分析.结果:随访0.5~10年,2例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死亡.本组胃癌联合肝切除预后较差,胃癌联合脾切除预后好.结论:目前对进展期胃癌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仍有分歧,合理施行相应的胃癌根治切除范围,必要时选择脏器联合切除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
作者:唐德钧;袁婷;周凯燕;游波;汪佐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夜来香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滤纸片对夜来香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夜来香提取物对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夜来香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对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增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夜来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却无抑菌效果.结论:夜来香提取物对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作者:郭清龙;王小丽;江丽霞;胡志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其中58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腹腔清创,持续灌洗疗法以及肠内营养,与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58例中,出现腹腔感染7例,死亡3例,均死于MODS进展至多系统器官衰竭.对照组30例,17例出现腹腔感染,败血症3例,其中包括真菌感染1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死于腹腔大出血.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腹腔灌洗清除腹腔毒性物质以及肠内营养是提高SAP患者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园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组织多普勒TVI方法检测正常室壁心肌运动的规律.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获取左室侧壁(LW)、后间隔(PS)、前壁(AW)、下壁(IW)、前间隔(AS)和后壁(PW)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脱机下测量每个室壁的基底段(Base)、中间段(Mid)和心尖段(Apex)的时间速度积分大值(TVImax).结果:同一室壁心肌TVI由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降低,同一切面下室间隔、前壁和前间隔分别低于侧壁、下壁和后壁,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多普勒TVI方法是获取心肌运动位移信息简便、可靠的方法,可用于评价心肌的功能变化.
作者:谢谨捷;叶军;游宇光;葛贻珑;陈卫华;肖文胜;宋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青年人结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结肠癌多数病程短,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初诊误诊率高,治疗效果较差.结论:青年结肠癌较中老年结肠癌相比具有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的特点,正规的客观检查是提高青年结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申昌明;廖宣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氢氯噻嗪作为对照,对152例EH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服药观察.经2周安慰剂冲洗期后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吲达帕胺2.5mg,qd,服药2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5mg,qd,疗程共8周.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25mg,qd,服药2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50mg,qd,疗程共8周.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两组用药后2~8周的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吲达帕胺降血压总有效率86.2%,显效率71.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显效率6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吲达帕胺服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出现低血钾,头晕各2例.结论: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EH有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钟惠德;刘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产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48例(48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其中11例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观察.结果:11例眼术后并发浅前房,其发生率为22.9%.主要原因为滤过引流过分通畅及结膜瓣漏等引起,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Ⅰ~Ⅱ度浅前房经保守治疗治愈,Ⅲ度浅前房经手术治疗,疗效良好.
作者:张守遐;张雄文;周建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像,探讨CT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31例AS患者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按照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级分析CT表现.结果:2级3例表现为滑膜部髂骨侧侵蚀,3级20例髂骨侧破坏范围和程度增加,骶骨侧累及18例程度较轻,关节软骨钙化导致关节间隙狭窄5例,间隙宽窄不均15例,关节部分强直8例,4级8例关节完全强直,骨质稀疏;韧带部受累10例,出现较晚,表现为韧带钙化.结论:CT检查能反映AS骶髂关节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随访观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桂冰;杨舒;韩崇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U型管支架在尿道下裂及尿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48例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的男性病人中,对其中21例采用U形管支架引流术.结果:21例尿道下裂、尿道狭窄占本组病例43%,行U形官支架引流术,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尿道下裂、尿道狭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采用U形管支架引流术,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张雄文;王楚平;欧远德;张业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高压水囊导管经尿道扩裂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导管为膨胀直径30#~38#10种型号.应用硬膜外麻醉并保留导管术后止痛.结果:3~5天拔管后24例排尿良好,4例一过性尿失禁,6例拔管后不能排尿再导尿一周后恢复排尿.结论:本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应于包括中叶增生在内的各种程度前列腺增生的病人.
作者:汪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有晕厥发作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试验前3d,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4h禁食;检查时,先仰卧5min,记录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而后站立于倾斜板床上,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min全程试验;若基础试验阴性则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静滴异丙肾上腺素1μg/min,使心率提高10%,再倾斜10min;期间每5min,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结果:阳性23例,占40%.阳性病例中,女20例,占87%.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作者:阳贻红;谢东明;钟一鸣;廖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再次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因甲状腺疾病而再手术的病例,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29例治愈,1例中途放弃而改131碘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误诊,病理因素是甲状腺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手术操作细致、认真,选择好手术入路,保护好喉返神经以及甲状旁腺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王建忠;吴莲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出现腹腔高压严重影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时应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作者:刘红权;邓小红;叶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证实的未破裂型早期输卵管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结果:输卵管早期妊娠表现为子宫一侧的环状稍高回声团块,其中央可见无回声,内可见或未见胚芽组织.结论:经阴道超声结合临床病史及有关生化检查是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廖萍;黄智华;黄志平;刘镭;林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诊断、急救、手术等临床问题.方法:对258例住院经手术抢救的腹部创伤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病人获救康复247例,占96%,死亡11例,占4%,死亡原因6例为肝脏严重破裂大出血,5例为腹内多脏器广泛损伤.结论:腹部创伤病人入院后首先建立输液途径,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尽快通过临床检查或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内脏损伤严重者果断手术探查处理.
作者:肖衍泉;张志;陈琼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86例患儿的电子胃镜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小儿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视,从而提高诊断率,尽早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胃炎44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胃溃疡3例,胃肿瘤2例.对69例确诊患儿予H2受体拮抗剂、铋剂、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治愈56例,好转13例.结论:小儿慢性胃炎检出率高,达51.2%,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多见,故对于不明原因贫血、黑便、腹痛、腹胀患儿,应争取电子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向胃腔内生长的肿瘤,电子胃镜能早期诊断,并可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小儿消化道炎症和/或溃疡一旦确诊,即予铋剂、克拉霉素和/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廖英;刘玉华;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联合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患儿随机分为二组,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东莨菪碱微泵静注及超微量肝素皮下注射.对二组病例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未发现使用超微量肝素后影响凝血功能,各症状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肢体活动、心率及硬肿消退)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日相应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东莨菪碱与超微量肝素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安全.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有望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红;杨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连续套扎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急诊止血率为100%,并发症2.3%,早期再出血4.7%.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谢军;黄才斌;欧阳锦盛;付曲波;舒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月份无痛人工流产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11~15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钳刮术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用异丙酚和芬太尼行无痛钳刮术前1~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在无痛钳刮术前12时行宫腔插管.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较松弛,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易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大月份无痛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可较好地扩张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世彤;罗红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的松,联用左旋咪唑治疗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病综合征病人26例,既往强的松治疗(中长程疗法),治疗易复发或激素依赖,后经强的松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结果:跟踪随访三年达到临床治愈16人,完全缓解6人,部分缓解3人,未缓解因病情恶化转上级医院确诊终末肾,放弃治疗死亡1人.结论:强的松联用左旋咪唑治疗单纯型肾病综合征中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坤;张蕙元;张雄文;张守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溶菌酶对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探讨溶菌酶对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的沙保琼脂培养物分别加入4ml不同浓度的溶菌酶生理盐水中,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磨,混匀,作用30min,摇匀,分别吸50μl酶处理液接种相同含量溶菌酶沙保琼脂,对照组接种不含酶沙保琼脂,置25℃培养,观察处理生长现象,以无菌落形成为生长被抑制.结果:对照组与经8mg/ml溶菌酶处理的两种实验菌接种物有菌生长繁殖形成丝状菌落;经10mg/ml、20mg/ml、40mg/ml溶菌酶处理的接种物均无菌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结论:溶菌酶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有抑菌作用.
作者:黄真;张文平;王小丽;李绣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5年2月使用苏诺(盐酸纳洛酮)治疗176例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良好,无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道清;曾建文;吕宣才;万瑞兰;郭志杰;李少香;彭菊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孕母27岁,孕2产2,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平产娩出一女性死婴,胎龄11个月,身高40cm,体重3 150g,检查见死胎为无脑儿,脑膜膨出约4cm×5cm,无颅盖骨,缺少大脑组织,鼻梁塌陷,口唇外翻,四肢短,水肿,两性畸形,腹壁水肿,呈蛙腹,脐带水肿.
作者:刘波兰;赖海丽;林卡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产科DIC是由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凶险,死亡率极高.为进一步探讨诊断及抢救治疗措施,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2月产科4例DIC病人诊断及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探条扩张是内镜下治疗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Savary-Gilliard扩张探条在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狭窄32例,明显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跃光;周义生;江萌;谢志军;黄才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32岁,因左眼红畏光反复3月余入院,入院检查,VOS手动/眼前VOD1.0,眼压:左眼18mmHg,右眼17 mmHg,左眼外观(-)、左眼球结膜结睫状充血(+),角膜内皮kp(+)、房水闪辉(+),周边前房1/3个CT,中央前房4个CT,前囊膜完整,瞳孔3mm×3mm,9点方位见虹膜后粘连,晶体混浊内眼窥不清,右眼检查未见特殊异常,入院诊断:左眼虹膜睫状体炎,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入院后给予左眼阿托品眼膏散瞳,地塞米松针10mg静滴,qd,给药后第3天,左眼瞳孔散大至7mm×7mm,呈梅花型,9点方位见虹膜后粘连.虹膜牵拉晶体前囊膜,给药后第六天,患者突感左眼胀痛、同侧头痛、伴恶心呕吐,眼科检查发现左眼眼压60mmHg;左眼角膜雾状水肿,前房内见晶体皮质,前房极浅,虹膜后粘连处前囊破裂,晶体前移,立即给予降眼压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用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急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下降至16mmHg,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袁思奇;刘万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例1,患者女,60岁,平素体健,因半月前体检在外院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肾肿瘤前来我院检查.无任何自觉症状,否认血尿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双肾无叩击痛.
作者:廖慧芳;谢谨捷;叶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为呼吸系统中常见的胸膜疾病,采用胸腔内插管进行闭式引流是目前治疗中、重度自发性气胸的主要且有效的方法.然而传统的体内引流管管径较粗(约5mm以上),质硬,对人体刺激大,操作时易出血及感染,且不便于向体内注射药物等缺点.故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约1mm质软)代替传统的体内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3月始,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00例.作为胆囊病一大治疗方法,经临床实践充分体会到LC尚不能完全替代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因为手术成功率的高低与手术人员的操作技术、外科基本功等诸多因素有关,现将LC手术操作方面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明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Pilon骨折由Pesten首先在1911年提出,系胫骨远端关节面嵌压和胫骨下1/3骨折.近几年来,因车祸,高处坠落等致使骨折及软组损伤严重,处理较困难,预后常不理想.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20例Pilon骨折,均采用开放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过平均2年10个月随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安;肖伏先;赖章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6年5月应用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行早期扩清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建华;赵晓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代谢紊乱在新生儿极其常见,如不及时发现处理,易造成新生儿脑损害和死亡.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15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血糖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玲;钟江;彭兰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儿童外伤眼病中,以外伤性眼内炎为严重,可严重破坏眼内组织,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导致视力永久丧失,甚至眼球摘除.现将我院自1995年来收治的17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查惊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侵蚀性葡萄胎并不少见.本文报道我院2004年~2006年10例侵蚀性葡萄胎的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检查表现,对该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CDFI对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价值.
作者:凌月蓉;陈燕玲;任苓;陈卫华;葛贻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开胸术中肺不张是常见的并发症,但术中肺不张难以纠正较为少见.现将近5年来配合胸科手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选择性支气管点吹法治疗2例难治性肺不张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华永平;胡继华;陈中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按照以往的知识,彩超检查发现受检者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时,诊断结果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笔者随访3例婴儿经彩超检查发现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少量分流血流信号表现,随着小孩的生长发育,年龄增大,心房水平少量的过隔血流信号均自然消失,报告并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叶军;凌月蓉;游宇光;陈卫华;谢谨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1,男,69岁.2004年10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左叶一大小约55mm×43mm的实性占位病变,边界清,呈低回声.于2004年11月行肝左叶切除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原发性肝癌.术后两个月超声检查见肝右叶近膈顶处一个17.6mm×13.2mm的低回声.CDFI:低回声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肝右叶局限性病变,不排除增生结节.进行超声造影及CT检查,均考虑为增生结节.一年随访超声观察病变无明显变化.至2006年1月彩超检查见肝右叶一大小约23.7mm×27.3mm低回声,边界清,周边无暗晕.肝右叶近膈顶区见一个35.6mm×31mm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周边见不均质高回声区,内回声不均匀.CDFI:肝右叶和近膈顶区的低回声内部及周边均可见稀疏的血流信号;肝左叶的低回声内测得血流信号,血流速度约15.7cm/s.超声诊断: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提示恶性肿块可能性大.在外院超声造影等检查结果为肝癌.并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肝癌治疗术.
作者:陈燕玲;凌月蓉;李丽竹;叶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我院采用荷包缝合法处理阴道残端,并与传统连续褥式缝合或锁边缝合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丽娟;卢景和;曾小青;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比较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好发于50~70岁.既往主动脉夹层内科仅局限于以降低收缩压、减慢心率的药物治疗;外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胸腹联合手术切开、人工血管置换.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大、死亡率高.近年来带膜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已经在治疗血管内疾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明显疗效,我院自2005年3月开始引进该技术至今已为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施行该项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萍;廖伟;邓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KTP泪道激光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颜面部不留瘢痕,无需住院,可重复治疗等特点.我院自2000年12月~2005年10月采用KTP泪道激光疏通各种泪道阻塞432例,其中鼻泪管堵塞32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莹琳;幸宜春;夏侯梨;肖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第十二肋缘上切口进行上尿路及肾上腺手术共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宗泉;郭志云;刘凡;赵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真菌性角膜炎较细菌、病毒性角膜炎发病少.近年来,由于农作物外伤,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接触镜、OK镜的广泛应用,临床整体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诊断、治疗较困难,因此致盲率很高[1].目前国内已有商品化0.5%氟康唑滴眼液(那特真或普芬),但是大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这样良好抗真菌眼药剂型,我们局部应用0.5%氟康唑注射液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瑛;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24岁,已婚,因月经不调,不孕来诊治.患者月经164-5/28或161/84-114或4-5/9-10,出生时母亲年龄32岁,父亲年龄35岁,姐姐和母亲均有流产史.体检:身高164cm,体重44kg,智力正常,皮纹正常,乳房发育差,腋毛稀少,阴毛正常女分布,外阴发育差,阴道通畅,B超检查子宫2cm×2cm×2cm大小,阴道细胞学检查雌激素水平中度低下,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6个分裂相,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7,XXX.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选择一年内未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飞;何显龙;谢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芬太尼经常作为镇痛、镇静药物而被应用在全麻复合麻醉中.由于芬太尼的再次分布作用以及用量偏大易导致术后苏醒延迟现象.故临床上用纳络酮来拮抗它的残留作用,以达到催醒目的,而催醒后所产生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烦躁等现象较为普遍.笔者研究了103例全麻病人,发现催醒前给予适量的高乌甲素可以减轻很多副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水根;周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腰椎融合加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段,自2000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短节段固定术治疗30例腰椎滑脱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焕诗;金伟;许峰;张中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治疗该急诊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为寻找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利用螺旋探针于手术中寻找泪小管断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开发,器材的研制及介入治疗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介入心脏病学.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为医生及患者所接受进而深受欢迎,成为继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之后的第三大治疗方法.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行5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永玲;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危小军;阳贻红;严章林;王小萍;廖祥忠;刘心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2003年9月~2005年9月,江西赣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对就诊的200例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月经前后4个疗程直接阴道上药、碳酸氢钠直接冲洗患部,配偶配合共同治疗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京平;龙丽娟;卢景和;陈惠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炎性外痔是肛门皱襞结缔组织发炎水肿,常因肛门受损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致,是肛肠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采用自制复方硝矾洗剂治疗炎性外痔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德荣;马仲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视盘发育异常,其特征是视盘范围扩大,呈粉红色,视盘中央呈漏斗样凹陷,其外环绕一隆起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带,视盘及其边缘出现异常血管,整体看上去形似一朵牵牛花[1].
作者:彭文轩;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耳炎是小儿耳科常见病,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就42例58耳经鼓膜置管治疗但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且诊断合并有腺样体肥大,均行腺样体刮除术,术后咽鼓管功能、听力改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友莲;谢瑞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也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临床特点,本文对临床收集的AMI64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远胜;刘小珍;曾细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抗菌药物为医院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怎样合理应用抗菌药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1/3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可见不合理用药在全球是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本文仅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作一归类分析如下.
作者:史莉萍;林秋凤;刘道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间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苏松;曾丽霞;刘娟;王美霞;王长莲;周旭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哑铃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由于解剖上的跨学科的特殊性,给手术带来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联合神经外科共收治9例哑铃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罗列;廖晓辉;吉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普外二科于2002年至2005年成功施行了100例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甲状腺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毗邻诸多血管、神经,再加上腔镜手术的特点.故术后护理要求较高,我科通过严谨与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贤秀;陈敬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软性支气管镜在成人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结合30例成人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治疗过程,对护理配合的重点分析.结果:30例成人气道异物均成功取出.结论:术前重视心理疏导,完善的局部麻醉,抢救药品及器材的准备充分,术中护士对手术过程的熟悉;严密监测生命体症,注意术中出血、缺氧、窒息,心律失常等情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并且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琳;林秋凤;刘慧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痔疮、肛裂、肛门外伤、直肠肿瘤、麦氏手术后,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敷料不易固定,以往用简易丁字带、宽胶布或用绷带临时打个丁字带固定.胶布容易脱落;简易丁字带通过会阴部,会影响男性阴茎、阴囊的血液循环,又不方便患者小便,或患者小便时打开丁字带,使肛门敷料脱落,造成术口污染,影响术口愈合.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研制出Y型固定字带,经临床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娇;谢玉兰;曾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气囊肛管在重症腹泻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重症腹泻患者采用气囊肛管引流大便,观察使用效果.结果:22例患者无1例出现肛周糜烂,无不良并发症出现,护理工作量大大减轻.结论:气囊肛管取材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焦丰;姚磊;刘清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一部分患者可因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造成严重后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开展,对减少致命性肺栓塞有显著效果.对接受该手术病人的有效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病人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我院心内科2006年1月成功地为1例患者做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眼球穿通伤病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球穿通伤病人的作用.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耐心、细致、诚恳地做好眼球穿通伤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思想工作,因人而异地安排落实有关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眼球穿孔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有新认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使之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结论:做好眼球穿通伤病人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谢满;徐敏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良的扩血管消毒液消毒皮肤,对照组使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观察两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扩血管消毒液用于临床静脉穿刺前的皮肤消毒,具有扩张局部浅静脉,血管显示清晰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许梅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5例在门诊预约手术的病人预约手术时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入院后即对两组病人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填写,然后对两组病人都进行常规的术前宣教,干预组的病人术前宣教后,另加了20~30min的术前访谈(即接受心理干预),术前30min再进行一次SAS测评和测量心率和血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焦虑值、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干预组病人的术前焦虑值、心率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术前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使其处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减少手术的负面影响.
作者:刘慧莲;刘海丽;曾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鼻咽喉部手术在耳鼻咽喉科占有90%以上,如果护理不当,每天会有大量的被服被污染,严重破坏医院感染的管理,并且护士每天要更换大量的被服,增加被服的清洗频次,缩短被服的使用寿命,增加科里的洗涤费用,增加病人的不适感.合理管理鼻咽喉术后病人的血液体液,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护士部分工作量,增加术后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于秀春;廖军惠;林方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间期预防心衰的作用.方法:对30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对30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血透间期心衰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间期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血液透析间期心衰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陈芳;肖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1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心功能越差,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危险系数越高.结论:加强护理与监测,可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
作者:严青春;刘碧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常规静脉采血,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在静脉管腔较大的情况下,取血针的刺入对血流影响不明显.如果穿刺的是小静脉,血流就会被取血穿刺针阻滞,针头部位就没有血流或血流不畅,不容易取出来.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是针头指向远心端,针头迎着血流穿刺,针体阻止血液回流,恰好使针头部位血流充盈,更有利于取血.近3年来,我们采用此方法与常规进行比较,采血成功率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异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性白内障作为常见的眼科并发症,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比,除了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技巧的运用以及术后处理等方面均有其特点,而且术后炎症反应较重、并发症较多,成为临床护理面临的一个课题.现将我院从1999年1月到2006年4月对部分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炎症反应16例18眼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具手术安全创伤小,患者无痛苦,手术精确度高的特点,同时可进行手术录像和手术观摩.我科于2001~2006年共做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30例,由于护理上的良好配合,手术效果均较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建红;王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临床上,由原来单纯用于手术和抢救性气管切开发展到疾病的治疗性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病人逐年上升,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有气管切开病人108例,经过全科护理人员不懈努力,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都顺利拔管,无1例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波;黄金凤;张新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胃管放置困难的原因从而提高胃管放置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97例次昏迷病人胃管放置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新的放置胃管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新的放置胃管方法,首次成功率由原来的91.8%提高为97.6%.结论:新的胃管放置方法大大提高昏迷病人胃管放置的成功率.
作者:钟应华;黄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行鞍区肿瘤切除的术后观察要点,探讨相应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方法: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重视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38例显微镜下行鞍区肿瘤切除术的术后患者中,并发颅内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脑性盐耗损综合症3例、尿崩症11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脑脊液鼻漏2例.结论:护士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对早日康复极为重要.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作者:匡小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传统的手术护理方式巡回护士只注重遵医生的手术通知单来准备和安排.缺乏对手术患者的交流和心理护理;缺乏对术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预防;缺乏主动配合和准备.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出现衔接不紧凑,清点用物不规范,术中给药护理不规范,放置体位约束带不当致神经损伤等现象.为了纠正以上弊病,提高护理质量,自2001年至今实施巡回护士的安全计划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第一次离床活动,对产妇发生切口疼痛、恐惧心理和扶助动作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80例产妇为观察组,第一次离床由护士在旁指导;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80例产妇为对照组,由家属协助.两组离床时间均是术后(34~46h),观察组第一次离床活动由护士在旁作指导,对照组第一次离床活动时,由家属协助.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恐惧心理和扶助动作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头晕、恶心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常见原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1/2~2/3病人是由于右髂总动脉长期压迫导致左髂静脉受压处形成粘连带、间隔.其中2%~5%由于左下肢静脉长期受压,出现IVCS,当髂总静脉受压至回流量受限,则出现IVCS,在它严重的临床表现中,已知的是IVCS能导致出现急性DVT.随着导管介入溶栓术的广泛开展,髂股静脉DVT的潜在病因被揭示,IVCS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由于长期静脉流出道受阻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永远致残.随着血管内支架的广泛应用,潜在病因得到解决.本文就IVC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刘凤恩;应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1];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or detrusor overactivity)[2].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不稳定膀胱等.2001年9月国际尿控学会(ICS)正式确立该病名.正确地处理OAB,将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婷;邹晓峰;黄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学习记忆是大脑基本也是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之一,是衡量人类智能发育的重要指标.多年来人们对学习与记忆在脑内的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不少学者认为边缘系统中的海马是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部位,海马与学习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1~5],本文主要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温二生;王凤珍;胡志苹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