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区10个居委会,对居委会内全部已确诊的227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控制状况、用药情况、病情监测、体育锻炼等进行调查,并采空腹及早餐后2 h静脉血测血糖.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较差的比例为32.2%,餐后2 h血糖控制较差的比例为41.4%;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合起来评价某区中的现症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达到病情控制良好标准者占全部患者的40.5%;37.9%的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67.8%患者一直坚持用药,绝大多数患者(85.5%)监测次数过少.结论:郑州市某区人群中的多数糖尿病患者(59.5%)的病情控制不良,同时对饮食治疗、病情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应针对性地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状况.
作者:张卫东;袁媛;郗园林;胡东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红细胞锌的方法.方法:取一定体积的红细胞,低渗破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86%~1.86%.回收率为94.67%~97.60%.结论:方法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为测定红细胞锌的良好方法.
作者:张洪权;常爱武;吴予明;吴拥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复发性口疮(RAU)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微量元素(TE)的变化.方法:用Disilvestro方法测定5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SOD活性,用光谱分析仪测定锌(Zn)、铜(Cu)、铁(Fe)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液中SOD活性((17.13±2.26)u/ml)较正常人((21.08±1.46)u/ml)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Zn((0.712 7±0.069 8)mg/L)、Fe((1.029 1±0.121 6)mg/L)含量低于正常人Zn((0.963 9±0.129 3)mg/L)、Fe((1.285 8±0.127 1)mg/L)含量(P<0.01),Cu的含量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U的发病过程中SOD活性及Zn、Fe含量低下可能是RAU多因素致病环节,可提高SOD活性和适当补充锌、铁制剂治疗RAU患者.
作者:季旭东;石晶;韩冰;曲旭红;石爱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62的表达及其与P53和Rb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4例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中P62、P53和Rb的表达水平.结果: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62、P53、R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70.5%、45.4%;P62胞核阳性为36.4%、胞浆阳性为9.1%,胞核胞浆同时阳性为22.7%;P62细胞核、细胞浆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P53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相关(P<0.05);Rb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P<0.01),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62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82,P<0.05),而与Rb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s=-0.78,P<0.05).结论:P62、P53、Rb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它们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任秀花;赵培荣;郭坤;阎爱华;李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尼莫地平标准参比制剂和待测制剂120 mg,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2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AUC分别为(143.1±9.9)μg@h@L-1和(137.0±7.3)μg@h@L-1,Cmax分别为(83.1±7.4)μg@L-1和(80.8±4.6)μg@L-1,Tmax分别为(1.00±0.00)h和(1.06±0.17)h.待测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0±5.9)%.经双向单侧t检验证明,2种制剂的AUC、Cmax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乔海灵;郜娜;张莉蓉;张启堂;刘凤芝;郭玉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胰腺炎甘氨酸治疗组(1g/kg).分别测定各组6 h、12 h和24 h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胰、肺匀浆中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观察胰、肺病理学变化并比较各组动物3 d.结果:与胰腺炎组比较,采用甘氨酸治疗后,对各时相的淀粉酶和胰、肺的GSH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24 h血清TNFα水平;甘氨酸不改变胰MPO和病变程度,明显降低肺MPO活性并改善急性肺损伤,提高生存率.结论:甘氨酸治疗不改善胰腺炎时胰腺局部病变,但可减轻其并发的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白细胞浸润激活有关.
作者:刘超;庞志刚;郑蔚;王广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核基质蛋白与p16基因上游序列的结合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outhwestern印迹技术及Genetools定量分析软件,对22例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的核基质蛋白与P16基因上游序列的结合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常胃组织核基质蛋白与p16基因上游序列结合主带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28000、30000、40000、43000、50000,胃癌组织中为40000、66000.与正常胃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核基质蛋白与P16基因上游序列结合的66000主带阳性信号明显增强(P<0.05);而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间,此主带阳性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66000蛋白与p16基因上游区结合量的异常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作者:丁一;李卓;乐晓萍;邢文英;朱晓燕;张钦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免疫标记物穿孔素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肾移植手术后近期稳定患者30例,AR 18例,肾移植手术后长期稳定患者1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L,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PBL中穿孔素表达.结果:AR患者PBL穿孔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近期与长期稳定组(60.95%vs 16.66%),并且穿孔素表达出现的时间可比AR的临床表现出现早2~3 d,AR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显著降低PBL穿孔素阳性细胞数.结论:穿孔素是一种有价值的AR标志物,对PBL中穿孔素表达的动态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可能发生的AR.
作者:杜斌;薛武军;田普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60例星形细胞,其中星形细胞瘤18例,间变星形细胞瘤24例,胶质母细胞瘤18例,另取因脑外伤需手术减压患者12例的脑组织做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0%.其中星形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030±0.006,阳性率为44.4%;间变星形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090±0.003,阳性率为50%;胶质母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16±0.01,阳性率为55.6%.不同类星形细胞瘤组织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强度却随着肿瘤恶性级别的升高显著增强,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脑组织中未能检出bcl-2基因表达.结论:bcl-2基因表达上调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乃至间变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强度是反创映星形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付振峰;王载;谭占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纯肥胖对男性青少年性发育的影响.方法:测量58例单纯肥胖青少年(肥胖组)和46例同年龄、同身高体重正常者(对照组)的体重指数(BMI)、臀围比值(WHR)、阴毛发育程度、首次遗精发生率、阴茎大小、睾丸体积,放免法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T)、雌二醇(E2)、催乳素(PRL)和空腹胰岛素(INS)水平.结果:肥胖组的阴毛发育程度、首次遗精发生率、阴茎和睾丸大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血清LH、FSH、PRL、IN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2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BMI与阴毛发育程度、阴茎长度、睾丸大小、血清T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91,-0.302,-0.317,-0.319,P均<0.05.BMI及WHR均与空腹INS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1,0.357,P均<0.05.结论:肥胖引起男性青少年性发育滞后.
作者:丁德刚;李启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出能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并且水解产物为S-布洛芬的菌株.方法:土样通过吐温20培养基初筛到酯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通过复筛测定菌株水解布洛芬乙酯的产物旋光度,从而得到活性菌株.结果与结论:用筛选到的菌株Candida sp.的培养物催化水解布洛芬乙酯所得产品的外观、熔点、旋光度和核磁共振色谱等各项检测指标与Sigma公司的标准品S-布洛芬基本一致,表明该菌株具有生产S-布洛芬的潜力.
作者:谈重芳;王雁萍;吴健;史贤明;刘宏民;秦广雍;霍裕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置入气道治疗胸腔胃-气道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根据胸腔胃-气道瘘口的位置、大小、数目选择内支架.透视下,6例患者8处瘘在气道内置入8枚气道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结果:6例内支架均置入成功,瘘口完全封闭,即刻消除呛咳症状.5例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1例支架置入5 d后支架移位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随访4~15个月,3例死于机体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正常生活至今.结论:气道覆膜内支架能有效封堵胸腔胃-气道瘘,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
作者:韩新巍;吴刚;李永东;高雪梅;杨瑞民;李天晓;马南;王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不同状态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载量,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病程判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病程状态的乙肝患者血清样本190份,其中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5例47份样品,HBeAg阴性的4例CHB患者4份样品,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发生HBeAg血清学转归的患者5例40份样品,非活动性HBV携带者37例57份样品.由CHB康复患者21例42份样品.结果:HBeAg阳性的CHB血清中HBV DNA水平为8.3×108拷贝/m1,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CHB患者(7.0×106拷贝/m1)和HBeAg血清转归患者HBV DNA水平(6.2×103拷贝/ml)以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 DNA水平(5.6×103拷贝/ml).乙型肝炎康复者中未检出HBV DNA.结论:定量PCR方法可以作为确认HBV感染不同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秦东春;巫光宏;曹孟德;郭小兵;梅园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抗氧化治疗(丙丁酚+VitE)对高脂饮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其所引起的肾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单肾切除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正常大鼠饲料)、高脂饮食组(10只,大鼠饲料含质量分数1.5%胆固醇、0.5%胆酸、5%动物油)、治疗组(10只,高脂饮食加丙丁酚500 mg/d、VitE 50 IU/d).治疗12周后测定肾功能、肾组织MDA含量,观察肾脏病理切片中间质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胶原I和TGF-β1的表达.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治疗组肾功能改善,肾组织MDA含量降低,肾间质病变减轻,肾组织胶原I和TGF-β1的表达减弱.结论:抗氧化剂可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同时抑制肾间质TGF-β1的表达.提示抗氧化剂可能通过此下调作用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刘章锁;王国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养育环境的家庭和幼儿机构对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幼儿园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选择郑州市4个不同的日托型幼儿园,对其4~6.5岁的在园儿童进行调查,包括儿童生活经历、家庭及父母一般情况;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对儿童进行智商(IQ)测量.结果: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组间儿童IQ不同(P<0.05);儿童主要带养人不是父母者占51.66%,带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组间儿童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不吸烟组其儿童IQ显著高于父亲吸烟组(P<0.05~0.01);教育环境较好幼儿园儿童IQ显著高于生活环境较好、教育环境一般组儿童IQ(P<0.01),教育环境一般、生活环境较好组儿童IQ与两方面皆一般组儿童IQ比较,男P<0.05,女P>0.05.结论:主要带养人的文化程度对儿童IQ存在明显影响.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相对于生活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娄晓民;胡巧云;吴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方法: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并发肺部感染组和肺部正常组38例,采用桥联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与健康对照组52例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组CD3(64.69%±5.40%)、CD4(41.15%±9.07%)、CD4/CD8(1.40±0.22)比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70.65%±4.39%,48.02%±8.27%,1.96±0.24)降低,CD8(30.08%±7.87%)、TNFα(197.24±23.51 n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4.42%±7.10%,57.62±21.64 ng@L-1)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因子TNFα可能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献;陈品;屈宝华;齐进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结肠上皮水、电解质转运的影响和内在的机制.方法: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用短路电流(Isc)技术,体外测量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变化.结果:离体大鼠远端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跨上皮电位差(PD)和Isc分别为(-5.5±0.8)mV(n=8)(黏膜面为负)和(60.3±6.7)μA/cm2(n=16),Rt为(94.9±5.9)Ω@cm2.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川芎嗪(0.01~5 mmoL/L),能记录到一个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的短路电流,EC50为0.5 mmol/L(n=16);将Cl-或HCO3-从溶液中替换,分别抑制了该电流的58.4%(n=5,P<0.01)和70.8%(n=4,P<0.01),2种离子都被替换时,该电流减少了98.1%(n=6,P<0.001);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能被顶膜Cl-通道阻断剂DPC(2 mmol/L)(一种非选择性的Cl-通道阻断剂)和glibenclamide(1mmol/L)[囊性纤维变性跨膜电导调节器(CFTR)的特异性阻断剂]完全阻断,但对DIDS(100 mmol/L)[Ca2+激活的Cl-通道(CaCC)阻断剂]不敏感;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10 mmol/L)或将Na+从顶膜侧的溶液中替换,不影响随后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将Na+从结肠上皮基底膜侧的溶液中替换或从顶膜和基底膜侧同时替换,完全抑制了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Na+-K+-Cl-共转运体(NKCC)阻断剂bumetanide(100 mmol/L)或基底膜Na+HCO3-共转运体(NBC)和Cl-/HCO3-交换器抑制剂DIDS(100 mmol/L)分别使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减少了89.3%(n=6,P<0.001)和68.9%(n=4,P<0.01),DIDS对川芎嗪的抑制作用与HCO3-从溶液中替换时产生的抑制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膜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3 mmol/L)完全抑制了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n=4,P<0.001),基底膜Ca2+激活的K+通道阻断剂TEA(5 mmol/L)对此电流无影响;用BAPTA-AM(100 mmol/L)螯合细胞内、外的Ca2+,不影响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结论:川芎嗪能刺激大鼠远端结肠上皮分泌Cl-和HC03-,作用呈量效关系;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是由位于结肠上皮顶膜的CFTR,以及位于基底膜的Na+-K+泵、NKGC、NBC、Cl-/HCO3-交换器和基底膜K+通道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邢莹;何琼;朱进霞;陈小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釉原蛋白基因在良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寻找有效指标.方法:收集存档的良恶性成釉细胞瘤标本72例,其中良性55例(包括滤泡型18例,丛状型20例,棘皮瘤型11例和颗粒细胞型6例),恶性17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釉原蛋白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12例牙胚标本作阳性对照.结果:釉原蛋白mRNA阳性表达位于肿瘤性上皮细胞胞浆内,55例良性肿瘤中,42例呈阳性表达(76.4%),各组织学类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17例有2例呈阳性表达(11.8%),其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成釉细胞瘤(P<0.01).结论:釉原蛋白基因可以作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特异性指标.
作者:刘进忠;崔淑霞;汪说之;陈新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方法:20例PDR伴不同程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人及无眼病的尸体眼10眼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1及EGF的含量.结果: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1及E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玻璃体与血清中IGF-1及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高表达IGF-1及EGF,IGF-1及EGF在PDR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宏;王新;朱冬梅;高延庆;张蕾;李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碧萝芷对老年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用40只20月龄的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及碧萝芷高、中、低剂量组4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受试物50.0 mg/kg、16.7mg/kg、8.4 mg/kg每d灌胃1次,连续8周.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血清、肝及脑组织匀浆的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血清及肝、脑组织中MDA含量,并同时检测脑组织的单胺氧化酶(MAO)活力和脂褐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碧萝芷各剂量组血清、肝、脑组织中的MDA含量均较低(P<0.05),除肝组织外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MAO活力及脂褐质含量也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脑组织MAO活力及脂褐质含量低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碧萝芷有抗氧化作用,可延缓大鼠衰老进程.
作者:朱宝玉;陈世伟;张杰;刘翠娥;王海玉;孟光;张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健康人血小板,经不同浓度ADP、凝血酶诱导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水平;同时共育血小板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应用RT-PCR法检测HUVECs MMP-1 mRNA表达,底物凝胶电泳酶谱法分析培养基中MMP-1活性.结果:ADP或凝血酶均呈浓度依赖方式增加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以ADP(4 μmol/L)或凝血酶(1 U/m1)诱导的血小板与HUVECs共育后,均能显著增加HUVECs MMP-1 mR-NA表达(P<0.05),同时培养基中MMP-1活性与未刺激组相比也明显增强(P<0.01),使用特异性CD154单抗后可阻断上述作用.静息血小板、单纯等量ADP或凝血酶,对MMP-1 mRNA表达及MMP-1活性均无影响(P>0.05).结论:活化血小板可通过其表达的CD154分子诱导内皮细胞产生MMP-1,此效应对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菲斐;邵建华;黄振文;党瑜华;董建增;张彦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兔关节内注射放射性核素153钐-柠檬酸-羟基磷灰石(153sm-citrate-HA)制剂的生物学分布及病理学变化.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其中24只制作成抗原诱导关节炎(antigen induuced arthritis,AIA)模型(AIA兔).A组为正常兔6只,B组AIA兔12只,2组膝关节腔内注射153sm-citrate-HA 3.7×107Bq后分别于第3 d、第6 d显像,用SPECT获得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核素在关节内滞留率及生物学分布、漏出率.C、D组均为AIA兔6只,C组不做任何治疗,D组关节腔内注射153sm-citrate-HA 3.7×107Bq,2组观察30 d后取滑膜、软骨行病理学观察.结果:A、B组关节腔内核素的滞留率分别为(97.7±1.2)%(3 d)、(93.5±0.9)%(6 d)和(98.4±1.4)%(3 d)、(95.1±0.5)%(6 d).关节外漏出率分别为0.17%(3 d)、0.31% (6 d)和0.07%(3 d)、0.09%(6d).病理学观察:D组较C组滑膜炎症明显好转,关节软骨未发现损害.结论:153sm-citrate-HA漏出率低,关节内分布均匀且滞留率高,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汤立新;陈安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0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VT组)与106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的MTHFR基因677碱基C-T的突变情况.结果: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THFR基因677位点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27.2%)明显高于对照组(15.1%),P<0.05;变异型等位基因(T)频率为0.55,高于正常对照0.38,P<0.05.结论:提示MTHFR基因纯合突变型(T/T)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遗传性风险因子,为探讨血栓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贺颖;连建华;齐华;郑红;游文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对照组.亚低温组33例,均于术后2 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8~72 h,肛温维持在35.0~35.5℃.对照组32例,体温维持在37.0~37.5℃.2组其他治疗相同.监测降温期间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颅内压、血糖、血电解质和血气.2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高颅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适时恰当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可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新军;赵普学;寿纪新;李培栋;单峤;赵忠伟;刘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离体兔心的保护及机制.方法:选健康成年家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应用Langendroff离体兔心灌注模型;缺血预适应组:在长缺血之前(心脏保存前),停灌5 min,复灌10 min,即缺血预适应,余同对照组;多粘菌素组:在缺血预适应后经主动脉逆灌多粘菌素B 50μmol/L 5 min,余同缺血预适应组,在长时程缺血(30 min)之前即心脏保存之前给予缺血预适应,复灌30 min后,测定心功能及生化指标.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左室收缩末压恢复率((85.5±4.7)%)高于对照组((75.3±2.1)%)和多粘菌素组((75.4±4.7)%),P<0.05;心肌组织肌酸激酶缺血预适应组((233.6±24.6)u/g)高于对照组和多粘菌素组((132.5±24.8)u/g,(135.1±28.8)u/g),P<0.05;同功酶缺血预适应组((201.0±17.4)u/g)高于对照组和多粘菌素组((180.3±16.8)u/g,(184.5±16.9)u/g),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对离体兔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高颖欣;谢云志;张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本科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斌;林泽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胸腔积液(胸液)的病原学诊断对其治疗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作者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胸液患者,联合应用胸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原学诊断阳性率达87.5%,报道如下.
作者:张罗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压积红细胞大量应用于临床,由于压积红细胞去除了血浆,大量输注,出现止凝血障碍,手术后伤口渗血、出血,止血效果差[1].而新鲜冰冻血浆(FFA),由于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止血效果好[2].现将236例FFA应用于外科手术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蝶骨嵴脑膜瘤起源于蝶骨大小翼部,肿瘤多侵犯脑神经、血管、海绵窦,手术全切较为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现对本院1990年至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23例的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苏玉林;张鹏远;王建祯;陶胜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腰椎爆裂骨折,屈曲压缩Ⅱ~Ⅲ型骨折,其骨碎块后移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引起瘫痪.选择前人路可在直视下切除椎管前方致压物并行椎间植骨和内固定.但是前人路对于恢复伤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往往不够理想,且手术创伤较大.本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选择适当病例,采用改良侧前方减压后路内固定,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吴学建;王利民;李甲振;王卫东;皮国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的方法除尿素酶试验外,还有细菌培养、胶体金免疫渗滤法、病理组织染色检查法、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及PCR检查等成熟方法[1].后几种方法或因操作繁杂,或费用较高,不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而尿素酶试验简便、价廉,其敏感性、特异性可达90%以上[2].作者采用本研究室研制的尿素酶试剂,试用于临床检测HP,并与PCR法及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林;蒋笑平;虎建恩;李靖若;段芳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rin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简称PCNSL)较少见,临床报道不多.1993年至2001年作者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于颅内的恶性淋巴瘤12例,现将综合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徐欣;龙江;宋来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drome,OHSS)已成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和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主要的医源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重度OHSS可并发多种疾病[1],但并发休克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本中心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发生的重度OHSS并发休克1例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艺红;孙莹璞;乔玉环;苏迎春;陈秋菊;陈爱军;刘新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营养不良和进行性体重下降是癌症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而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又可使此症状加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1],因此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10月至2002年6月,作者观察了中晚期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服用甲孕酮与不用甲孕酮相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对化疗的耐受性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欣爱;樊青霞;王瑞林;王留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肺癌现代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射肿瘤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作者采用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简称全身伽玛刀)共治疗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单国用;庆明轩;陈永顺;宋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作者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郑若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耳显微手术的迅速发展,乳突根治术后中耳炎治愈率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中耳长期反复感染流脓.1990年至2000年,本科做乳突翻查术59例,现将59例术中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耿曼英;贾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脓疱型银屑病是较严重的银屑病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泛发性无菌性脓疱,发病急,临床症状重,多伴有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1].以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此法虽近期疗效尚可,但长期应用导致众多副作用,且使重症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从而限制其临床常规应用[2].作者选用穿琥宁和阿维A、氨甲蝶呤(MTX)联合应用治疗26例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李冬芹;李喜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咽喉部开放性损伤常损伤咽、喉、气管及颈部的重要血管及神经,处理不当可因病情加重而危及患者生命或引起并发症导致病情迁延,畸形愈合,甚至导致功能障碍或组织变形[1].本科1990年至2001年共收治咽喉部开放性损伤患者56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喜成;张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肾脏前列腺素(PGs)是调节肾脏功能的主要激素系统之一,该系统的异常与肾病恶化有关[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尿中PGs代谢产物的变化能反映肾脏PGs合成改变[2].因此,作者测定了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尿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为探讨其病理生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云;马利军;李建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60%的食管癌患者发现时已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1],该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且易并发食管气管瘘,这些均导致患者进食不良和预后不好.本科自1995年以来对5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带膜金属内支架置人术,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任建庄;韩新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1年以来,作者采用带血管蒂包皮与交叉皮瓣覆盖对38例尿道下裂进行一期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恒;乔保平;王昀;石奇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化学结构和药理学特性上与布吡卡因相似,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1,2]、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性[3].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作者观察了罗哌卡因、布吡卡因CSEA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斯;周志刚;马君志;刘兰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经肛门内括约肌纵切结肠直肠心形吻合术治疗短段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现对其手术操作过程、疗效及近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超;王爱芳;李志猛;顾玉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是一种对人畜有很强毒性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1].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肺、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故又称百草枯肺.有关百草枯中毒的基础研究与治疗较多[1,2],而相关影像报道较少[3].作者总结了1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的X线与CT所见,报道如下.
作者:韩东明;王清华;孙建明;窦文广;孙凤霞;李玉侠;李长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院自1993年3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5000例,其中208例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万德礼;刘树清;司亚卿;杨菊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大咯血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重症.1981年2月至2001年12月,本科收治大咯血住院患者126例,其中发生咯血窒息者16例.作者对大咯血窒息患者的救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培勇;王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非洲被认为是AIDS发源地,目前世界上80%的HIV阳性人群分布在非洲[1].作者在赞比亚工作期间,对妊娠合并AIDS典型死亡病例进行了详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嘉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7年3月以来,本科采用生化修饰疗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64例,现对其疗效及毒性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杨家梅;田薇薇;刘萍;李海峰;李苏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输尿管扩张在小儿泌尿外科比较常见,很多原因均可造成输尿管扩张.无论何种原因,输尿管严重扩张时移植手术后发生返流的可能性加大[1],因此,有必要增加手术时的抗返流机制.Politano-Leadebetter法是输尿管移植常用的方法之一,本院1990年以来对此方法加以改良,治疗输尿管扩张患儿17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自强;毛远讯;许华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12月至2001年7月,采用妥泰治疗儿童癫痫61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田金英;黄希顺;昝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儿童突眼的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作者收集了本院CT室1987年4月至2003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的45例突眼儿童的CT资料,旨在探讨不同病因突眼的CT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高雪梅;周志刚;赵艺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先天性唇裂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82%[1].关于先天性唇裂的修补时间一直存在争论,传统的观点认为唇裂修补术的佳时间为出生为3~6个月,也有学者主张在新生儿期施术[2].作者对本院1992年至2002年间收住的新生儿唇裂患儿76例行唇裂修补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华;苏智勇;王永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腹裂(gastroschisis)是新生儿期危及生命的严重腹壁发育畸形.本院于1994年至2003年8月共收治11例,应用3种手术方法治疗,存活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梅;王淑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以往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很难彻底清除病灶.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作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142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林;朱洪海;娄卫华;董明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2月至2002年2月,作者采用复方丹参与小剂量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并发支气管肺炎患儿15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与慢性炎症有关[1],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可作为慢性炎症的标志物.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中较少可降低血浆CRP的水平,国外近报道,普伐他汀能降低血浆CRP浓度,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国内此方面的研究甚少,为证实普伐他汀能否降低血浆中CRP浓度,作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郭应先;刘怀霖;刘祥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作者完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LAVH)术53例,并与同期经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21例作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梅;段社教;王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血管性脉管瘤约60%发生在口腔颌面部,占整个头面部良性肿瘤的50%,以往统称为血管瘤,1982年Mulliken根据血管性脉管瘤组织病理结构特点的不同及临床生物学行为,将传统的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1].由于该类疾病一般不发生恶性变,故有机会探索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以便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和后遗症.手术治疗常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容貌和口腔功能,因此,除动静脉畸形之外,临床对血管性脉管瘤多选择硬化剂注射、激光、激素等非手术方法,或与手术组合的综合方法治疗[1,2].目前已明确将血管性脉管瘤根据其血液流速分为高流速和低流速2种[3,4],血液流速是影响硬化剂注射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血管性脉管瘤的血液流速,延长局部治疗因子的作用时间,是血管性脉管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作者采用瘤周环扎和瘤间结扎的方法减缓瘤体血液流速,然后再注射平阳星,从而延长药物的局部作用时间,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李新明;龚建民;崔文光;刘学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几年来自动脱水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医院病理科,在使用过程中一些意外因素,如断电、电压过低、人为操作不当等,均可以使脱水机停止运行,使制片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出现盛有组织标本的脱水篮悬吊在空中,使标本干枯、变形以至硬脆,给病理制片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以上这些情况,作者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廷谊;孔令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含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k),并观察能否在食管癌细胞株中表达.方法:将HsV-tk的cDNA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pcDNA3-tk.后者经脂质体介导转染食管癌细胞株Eca-109,通过高剂量的G418选择培养,筛选出抗性克隆.经RT-PCR检测确定HsV-tk基因是否能在转染细胞内转录.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k,并且在pcDNA3-tk转染的食管癌细胞内发现tk基因的mRNA.结论: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
作者:李杰;郭玉忠;谢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国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canstatin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canstatin重组蛋白.方法:用Trizol试剂提取人肝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canstatin的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序列分析.将canstatin cDNA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而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canstatin cDNA克隆入质粒pET30a(+)获得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0a(+)/Cans,canstatin的cDNA长度为684 bp,编码227个氨基酸.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ET30a(+)/Cans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5%.结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Cans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canstatin重组蛋白.
作者:侯卫红;袁保梅;王天云;柴玉荣;侯桂琴;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杜氏盐藻与其他藻类和高等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将杜氏盐藻的叶绿体16S rRNA序列与一些藻类和陆生植物叶绿体的16S rRNA序列资料进行同源性比较与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进化树显示整个植物界明显分为3个大的类群:蓝藻门、红藻门、隐藻门、金藻门、褐藻门、硅藻门和甲藻门形成一个类群,裸藻门单独形成一个类群,而绿藻门和陆生高等植物共同形成一个大的类群.陆生高等植物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拥有一个共同的绿藻祖先,而杜氏盐藻、莱茵衣藻等所归属的团藻目则与其他绿藻及高等植物分离,独立形成一个极为分散的类群.结论:杜氏盐藻所隶属的团藻目属于较为原始的绿藻,彼此之间亲缘关系较远,而且与进化主干上的其他绿藻及高等植物较早分离.
作者:潘卫东;张娟;张贵星;袁保梅;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在铜离子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学效应和其培养的佳铜离子浓度.方法:根据铜绿微囊藻在不同浓度铜离子中的生长,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类金属硫蛋白(MTL)的变化进行实验.结果:①在10-5~10.mol/L范围内,Cu2+浓度越高,对微囊藻生长的抑制越强,铜绿微囊藻生长适的cu2+的浓度为10-6mol/L.②低浓度(10-7~10-6mol/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SOD活性没有诱导作用,但可以作为微量元素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中浓度(10-5~10-4mol/L)的Cu2+能够诱导铜绿微囊藻SOD活性增强;而高浓度(10-3~10-2mol/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③10-5mol/L Cu2+能诱导铜绿微囊藻产生MTL,且量大;10-6mol/L Cu2+诱导铜绿微囊藻产生MTL的量较小;10-3mol/L Cu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诱导生成MTL的量少.6~9 d诱导MTL的量大,抗性株在相同时间内诱导MTL的量远大于野生株.结论: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可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生理活动,10-6moL/L的铜离子是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适浓度.
作者:刘红涛;李杰;席宇;赵以军;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离筛选高铜离子抗性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并研究其抗性机制及对铜离子的富积效果.方法:将抗性株与野生株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铜离子的BGll培养基中,在不同时间段取样过滤,分析过滤液中铜离子的残留量.结果:在相同时间内,抗性株比野生株产生类金属硫蛋白(MTL)的量要大,培养基中Cu2+减少主要发生在培养后24 h以前.抗性株在24 h之前对Cu2+富积较快,24h的去除率为48.87%,96 h的去除率为80.77%;而野生株在24 h之前对Cu2+富积相对较慢,24 h去除率为20.88%,96 h的去除率为34.29%.结论:利用抗性株铜绿微囊藻治理高铜离子污染源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红涛;侯桂琴;席宇;赵以军;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盐藻2种碳酸酐酶基因(DCA1、CA1)5'上游区序列,并对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Dra I、EcoR v、PvuⅡ和Stu 14种平端限制内切酶分别酶切盐藻基因组DNA,并与衔接头连接,构建成盐藻步行基因组文库GWL1、GWL2、GWL3和GWL4;巢式PCR方法从盐藻步行基因组文库中扩增DCA1和CA1基因5'上游区序列,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DCA1基因,在GWL1、GWL3中分别扩增出约1.3kb和4.5kb的特异带,而CA1基因,则在GWL2、GWL4中分别扩增出1.7kb和2.5kb的特异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序列的3'端与已知DCA1、CA1基因cDNA 5'端序列完全一致.该2序列均有多个与转录调控有关的保守序列(如TATA-box、CAAT-box)和富含GT的重复序列等许多相似之处.结论:采用基因组步行方法从已知cDNA周围未知启动子或其他调控区域中克隆得到的DCA1、CA1基因的5'上游区序列,可能是2种新的杜氏盐藻碳酸酐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
作者:吕玉民;姜国忠;牛向丽;谢华;张贵星;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获得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方法:根据Dunaliella tertiolecta、衣藻、团藻等生物硝酸盐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高度保守序列EGWWFKP、WNVMGMM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含硝酸盐培养基培养的的盐藻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产物克隆至T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筛选后测序,将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并与Dunaliella tertiolecta、团藻、衣藻、小球藻等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盐藻中所获得的cDNA片段,核苷酸长度为381 bp,编码12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下列物种的硝酸盐还原酶进行同源性比较:Dunaliella tertiolecta为88.2%同源,团藻为78%,衣藻为67%,小球藻为59%.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
作者:谢华;姜国忠;吕玉民;牛向丽;许培荣;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扩增盐藻肌动蛋白基因3'旁侧序列的2种PCR方法.方法:用pvuⅡ、EcoRV和Stu I 3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盐藻基因组DNA后,供2种PCR用,一种是连接介导法PCR(LMPCR),与用人工合成的适配子相连并用适配子引物和盐藻肌动蛋白基因特异引物扩增未知序列;另一种是反向PCR(IPCR),酶切后的DNA自身环化做模板,用2对基因特异引物反向扩增.结果:2轮PCR后,LMPCR中得到大量的非特异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许多产物是由适配子引物AP2单独扩增引起.而反向PCR在得到pvuⅡ和Stu I消化的自连文库中扩增得到2.5kb特异产物,经测序发现,片段两侧为基因特异引物,部分序列与已知序列相一致.Southern也进一步证实了IPCR扩增片段来源于盐藻基因组DNA.结论:IPCR技术在克隆基因旁侧序列时优于LMPCR方法.
作者:姜国忠;谢华;郭玉忠;范天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和鉴定杜氏盐藻叶绿体16S rRNA基因.方法:根据衣藻、小球藻等绿藻叶绿体16S rRNA基因序列,利用软件分析找出其高度保守区,据此设计引物,PCR扩增杜氏盐藻叶绿体16S rRNA序列,并与莱茵衣藻、普通小球藻、绿肾藻和原始绿藻Mesostigma Vivide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序列1110bp与莱茵衣藻、普通小球藻、绿肾藻和原始绿藻Mesostigma Vivide 4种绿藻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0%、79.9%、81.3%和81.6%.结论:本实验中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的叶绿体16S rRNA基因.
作者:潘卫东;张贵星;袁保梅;李杰;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因枪转化方法不同轰击条件和启动子的选择对转化杜氏盐藻的影响.方法: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杜氏盐藻.通过草丁膦筛选培养获得转化藻株,对转化藻株进行分析.结果:在氦气压力为100 L/min条件下,微弹轰击2次比微弹轰击1次或3次的效果都好;杜氏盐藻碳酸酐酶(CA1)基因启动子可驱动bar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瞬时表达,而双拷贝碳酸酐酶(DCA1)基因启动子可驱动bar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稳定表达.结论:在氦气压力为100 L/min条件下微弹轰击2次,可能是基因枪法转化杜氏盐藻的较好转化条件.在转基因杜氏盐藻研究中,DCA1基因启动子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启动子类型.
作者:吕玉民;谢华;牛向丽;姜国忠;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外源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转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中.方法:以杜氏盐藻叶绿体16S rRNA序列为同源片段,构建盐藻叶绿体表达载体,并利用基因枪法转化盐藻,使CAT基因得到表达.结果:转化后的盐藻可以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3~4周,表明CAT基因已转入盐藻叶绿体中并表达.结论:盐藻叶绿体转化是可行的,为获得稳定转化的盐藻,需要合适的同源片段.
作者:潘卫东;袁保梅;谢华;牛向丽;许培荣;薛乐勋;王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根据已扩增的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的部分序列,利用5'RACE的方法扩增其5'上游未知片段.方法:根据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已知的部分序列,设计一条磷酸化反转录引物、2对特异性反向PCR引物.提取盐藻细胞mRNA,利用5'RACE的方法反转录成cDNA,然后利用PCR方法扩增5'上游序列,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中,经筛选后测序,将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盐藻中所获得的cDNA片段,核苷酸长度为431 bp,编码143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下列物种的硝酸盐还原酶进行同源性比较:Dunaliellatertiolecta为83%,衣藻为68%,团藻为66%,小球藻为64%.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
作者:谢华;许培荣;姜国忠;吕玉民;郭玉忠;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验证莱茵衣藻叶绿体atpA启动子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的转录活性.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为报告基因,将报告基因插入莱茵衣藻叶绿体atpA启动子与rbcL终止子之间,构建载体pSP71-atpA-EGFP,用基因枪法转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基因在atpA启动子控制下的表达,以验证atpA启动子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的生物活性.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得到了表达.结论:莱茵衣藻叶绿体atpA启动子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有转录起始活性,可以应用于杜氏盐藻的叶绿体转化.
作者:潘卫东;吕玉民;张贵星;牛向丽;侯桂琴;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制备盐藻核基质,进而分离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方法:采用体积分数0.5%TritonX-100破碎细胞,体积分数15%Percoll分离盐藻细胞核,二碘水杨酸锂(1ithium diiodosalicylate,LIS)抽提核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成分.结果:分离出了高纯度的盐藻细胞核,电泳分析表明绝大部分核蛋白已被去除.结论:体积分数0.5%TritonX-100能有效破碎盐藻细胞,体积分数15%Percoll可分离高纯度的盐藻细胞核,25mmol/L LIS抽提可除去盐藻绝大部分核蛋白获得核基质.
作者:王天云;柴玉荣;侯卫红;谢华;赵青赞;王宁;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构建盐藻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方法:分别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载体pGL3-Enhancervector、pD-B、pMD-CA和pMD-rbcs,胶回收适当的片段,T4 DNA连接酶过夜连接,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JM109.挑取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酶切鉴定.结果:得到含盐藻自身启动子碳酸酐酶(CA)基因启动子、双倍重复碳酸酐酶(DCA)基因启动子和来自衣藻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rbcs)基因启动子,以及荧光素酶(Luc)基因为外源基因的3个盐藻表达载体.结论:构建了3个杜氏盐藻荧光素酶表达载体.
作者:柴玉荣;王天云;侯桂琴;侯卫红;谢华;袁保梅;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双拷贝碳酸酐酶(DCA1)和碳酸酐酶(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方法:利用跨内含子PCR方法,从杜氏盐藻基因组中克隆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结果:D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 407 bp,含7个外显子,由此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555个氨基酸残基;而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 473 bp,含8个外显子,其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498个氨基酸残基.这2种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内含子交接点处序列都遵守GT-AG规律.结论:首次克隆得到了杜氏盐藻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DNA序列.
作者:吕玉民;姜国忠;牛向丽;谢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叶绿体atpA基因片段.方法:把GenBank中近10种藻类的atpA全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方法从盐藻叶绿体DNA中扩增atpA基因片段,然后胶回收所扩片段并与T-vector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挑阳性克隆鉴定,并测序,再将序列与所选藻类有关序列比较同源性.结果:从盐藻叶绿体基因组中扩增出约400 bp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此片段长405 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莱茵衣藻的同源性为92%,普通小球藻为88%,原始绿藻为87%,卵形肾藻为86%,Cyanidioschyzon merolae为85%.结论:本实验中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的叶绿体atpA基因片段.
作者:侯桂琴;王宁;谢华;姜国忠;柴玉荣;王天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核酸内切酶Not I和Kpn I酶切报告基因GFP,插入pcDNA3.1(+)载体,得到pcDNA3.1(+)-GFP(PG)载体;用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ATG上游的启动子序列,测序后用核酸内切酶BglⅡ和Kpn I酶切插入PG载体,得到pcDNA3.1(+)-GFP-hTERT(PGT)载体.将PGT载体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系,经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克隆得到的启动子序列与文献相符,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方向正确,含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经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系,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的阳性克隆.结论:克隆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
作者:郭玉忠;李杰;姜国忠;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2年本院成功实施2例经侧方入路枢椎齿状突切除手术,术后护理如下.
作者:张振香;周文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1年3月至2001年12月,本科应用输尿管镜(URS)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梅;王友志;时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院神经内科自1997年10月至2002年2月,采用颅脑穿刺治疗脑出血57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经系统、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作者对300例膀胱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尝试,报道如下.
作者:齐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本院收治5例进行全面部除皱手术的中老年患者,经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伟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