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宝昕肾片中染料木素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宝昕肾片中染料木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obax C18(4.6 mm×250 mm)色谱柱,乙腈-水(V:V=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结果线性范围0.001 752~0.019 272 μg,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4 866 020.692 X-20.276,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为0.91%.结论该法适合测定骨宝昕肾片中染料木素的含量.

    作者:张彦;金向群;王广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脂平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肝脂平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醋酸7.6%)(55:4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420 nm;柱温:35℃.结果在1.92~9.6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姜黄素浓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2%.结论利用HPLC法测定姜黄素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杨敏;潘洪林;许汉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良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良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方法 从广西田阳县采集芒果叶,RP-HPLC法测定.结果 芒果苷含量低的是桂七芒,高的是台农一号;测定的17个芒果叶样品中,13个良种的芒果苷含量与本地芒的相同,只有3种高于本地芒.结论 大部分良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与本地芒果相同.

    作者:李学坚;莫长林;邓家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鱼腥草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研究

    目的体外观察研究中药鱼腥草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结果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和黄曲霉菌 3 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活性不同.结论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茄病镰孢菌的抗菌效果好.

    作者:王锦;刘翠青;宋书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丹参酚酸B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分离丹酚酸B的佳大孔树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10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分别进行吸附与解吸性能考察.结果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有较大差异,HPD450,D101,X-5,HPD800,D4020,HPD700对丹酚酸B均有较强的吸附与可洗脱性,D101为佳吸附树脂.结论大孔树脂分离丹酚酸B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叶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咳安含片中西贝碱的含量

    目的研究咳安含片中西贝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西贝碱在0.26~1.6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为95.60%,RSD为1.60%.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测定和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刘蔚;宋卫中;宋晓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板蓝根F022部位抗内毒素分子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板蓝根F022部位抗内毒素分子机理.方法内毒素定量检测法测定F022样品液对内毒素的破坏作用;研究样品液对内毒素致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对蛋白激酶MAPKp38活性的影响、对内毒素刺激鼠组织moesin mRNA分子表达及对内毒素诱导鼠体内TNF-α,IL-6和NO的抑制作用.结果 1%F022对内毒素破坏率达到86.5%,F022能显著抑制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抑制内毒素刺激蛋白激酶MAPKp38活性;降低内毒素刺激鼠肝、肾、脾组织moesin mRNA和体内TNF-α,IL-6和NO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 F022部位不仅直接破坏内毒素结构,且阻断内毒素引起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机体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抑制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从分子水平阐明了板蓝根中活性部位F022抗内毒素的分子机理.

    作者:林爱华;刘云海;刘奕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促进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和避暗法及测定 SOD活性、MDA含量的方法,观察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 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水芹提取物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3种化学药物所致记忆障碍,亦可提高红细胞中 SOD活性,降低肝脏组织中 MDA含量.结论: 水芹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 SOD活性,降低 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张红英;张顺兴;秦孝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的研究

    目的研究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决明子进行分部位提取,制得决明子提取物.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各提取物进行降血脂药效学研究,确定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结果决明子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论正丁醇提取物为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

    作者:张加雄;万丽;胡轶娟;屈巧玲;师健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盐酸槐定碱注射液对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槐定碱对 DNA拓扑异构酶I和酶II(TOPO I、II)活性的影响.方法 DNA超螺旋解旋法检测盐酸槐定碱注射液对拓扑异构酶I及酶II介导的 PBR322 DNA解旋反应的影响.结果盐酸槐定碱注射液能明显抑制 TOPO I介导的 DNA 解旋及断裂,在终浓度为6 250 μg/ml 和3 215 μg/ml 时对拓扑异构酶I均有抑制作用,且剂量--效应关系密切,但对拓扑异构酶II介导的 DNA 解旋反应无影响.结论结果提示盐酸槐定碱注射液的直接作用靶点是 DNA拓扑异构酶I,该药为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作者:纪远中;刘桂敏;胡人杰;李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痔瘘熏洗颗粒对肛门溃疡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颗粒对动物实验性肛门溃疡愈合与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肛门外周粘膜注射冰醋酸制备大鼠肛门溃疡模型,采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和扭体法,外用给药观察药物促溃疡愈合、抗炎、镇痛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痔瘘熏洗颗粒外用能明显缩小大鼠肛门溃疡面积和缩短肛门溃疡平均愈合天数,此外还具有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热痛阈值、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数及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论痔瘘熏洗颗粒具有促进大鼠肛门溃疡愈合、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作者:黄坚;郭秋平;周婉;钱鹏;金若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的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为甲醇-水-乙腈(47:53: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40.0±2)℃.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5~1.2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62×106X+1.956×105,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7%(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百部止咳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蓝鸣生;邓日建;蒋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中丁香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刺五加药材中丁香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甲醇-水-乙酸(300:700:3.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丁香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23% .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建华;吕宁;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麻黄汤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麻黄汤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分析各含麻黄组其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用L8(27)正交设计法对麻黄汤进行拆方,各组灌胃给药50 min后记录小鼠10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分别用单向方差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结果麻黄汤各拆方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但各拆方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小鼠自主活动为指标,未能体现麻黄汤各拆方组间的统计学差别.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余林中;莫志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为构建药物筛选的在体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了长约280bp的斑马鱼血管发生素-1 cDNA部分序列,作为探针,以原位杂交法测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结果从受精卵胚胎发育第12小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第16小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主要在头部和尾部胚芽表达;第24小时在眼球、视窝、中脑、后脑的腹前侧和肌节中表达,Tie2和Flk-1主要在肌间背部动脉血管、躯干新生血管芽和轴向静脉中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血管发生过程中可能相互作用,并协调血管发生过程.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微血管发生和血管发生的极佳动物模型,可用于促血管发生或抑制血管发生药物筛选.

    作者:柳明洙;张学武;高圭永;金善姬;张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以标准品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为内标,色谱柱: KromasilC18柱(4.6×20 mm,5 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90:4:2),流动相 B: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1 nm.结果丹参素加样回收率为97.59%~101.66%,RSD为1.50%(n=6);原儿茶醛加样回收率为97.19%~101.25%,RSD为1.90%,(n=6);丹参酚酸B加样回收率为100.39%~102.11%,RSD为0.6%,(n=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童喘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童喘清颗粒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方法.方法采用汉邦ODS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量:2.3 L/min)检测.结果黄芪甲苷量在2.036~20.4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97%.结论 HPLC-ELSD测定童喘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朱玲英;段金廒;钱大伟;鞠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乌鸡白凤口服液镇痛作用的药效研究

    目的研究乌鸡白凤口服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及催产素扭体法,观察试验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采用离体子宫试验,观察试验药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实验药物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数(P<0.05);显著减少催产素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结论乌鸡白凤口服液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达到镇痛效果,同时缓解腹腔炎性反应,对缓解疼痛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少波;吴定国;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新药复方天麻头风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中药新药复方天麻头风胶囊中白芷所含有效成分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AP (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 ,检测波长为248 nm.结果在0.3~2.6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1.19%.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并通过对数批样品含量进行考察,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李海燕;岑志芳;林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种鹿鞭药材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梅花鹿鞭含亚油酸、棕榈酸等7种脂肪酸,并以亚油酸高;马鹿鞭含1.2-苯二酸较高.结论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李峰;李竹;康廷国;孙秀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的关系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和GABA的含量.结果厚朴酚可以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GLU含量,增加GABA的含量.结论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提高抑制性氨基酸GABA的含量,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刘可云;黄贤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32:68),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165~1.6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n=6); 精密度RSD=0.9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朱良辉;汪军;周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百令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DN患者共80例,包括早期DN组36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4例,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20例,三组病人又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患者则加用百令胶囊(发酵虫草菌粉)2 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期间行血糖、血压、BUN、血肌酐、尿蛋白测定.结果与各同期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的血肌酐也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其中早期DN组和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又高于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效果较好,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也有一定疗效.

    作者:窦敬芳;翁孝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叶桉果实挥发油成分分析

    目的分离鉴定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结果从果实的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结论香橙烯、兰桉醇和喇叭茶烯是果实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26.42%,11.42%和9.52%.

    作者:钟伏生;罗永明;单荷珍;朱筱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羊肚菌多糖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对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改良药基法和K-B法,对子囊果多糖(APS)、菌丝体胞内多糖(IPS)、胞外多糖(EPS)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羊肚菌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放线菌的抗菌活性都比较强,而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结论 3种羊肚菌多糖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抗细菌、抗放线菌活性.

    作者:龙正海;纪其雄;周惠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龙血素B对三叉神经节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调制作用

    目的研究血竭重要成分龙血素B对小鼠三叉神经节河豚毒素不敏感(TTX-R)钠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龙血素B对单个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 TG)细胞TTX-R钠电流幅值的影响.结果龙血素B对TTX-R钠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且抑制作用可逆;高浓度的龙血素B(0.2 mmol/L)加速TTX-R钠通道电流的失活过程,延迟其复活过程,对激活过程无显著影响.结论龙血素B显著抑制TTX-R钠电流,且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钠通道的失活过程而非激活过程,这种作用可能是其镇痛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凡;马全顺;陈素;尹世金;刘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千里光与甲氧苄氨嘧啶联用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甲氧苄氨嘧啶(TMP)对千里光抗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比研究了千里光、TMP及千里光与TMP联用对种5种不同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千里光与甲氧苄氨嘧啶配伍后,对实验所用4种细菌均有增效作用.结论 TMP与千里光联用具协同作用.

    作者:张文平;张文书;曾雪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目的测定4个不同厂家(分别以A,B,C,D,表示)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参数与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进行,以蒸馏水为释放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9 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度;使用SPS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r Model)对不同厂家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厂家A,C,D分别与厂家B的溶出度有显著差异(P<0.005),而厂家A,C与D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必要测定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

    作者:黄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结扎冠状动脉组、拳参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120 mg/kg)、拳参正丁醇提取物低剂量组(60 mg/k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并持续120 min,复制结扎冠状动脉损伤模型.记录缺血前、缺血15min、给药30,60,90,120 minⅡ导联ECG,统计各标测点Ⅱ导联ECG的ST段偏移∑-ST.治疗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20 min经十二指肠注入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结扎冠状动脉组及假手术组经十二指肠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心内取血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用24只Wister大鼠同上述分组及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取其心肌作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减小,SOD活性升高,∑-ST值减少,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高、低剂量)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作者:叶和杨;汪秀荣;黄志华;周莉;何蔚;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疏肝舒乳颗粒对实验性乳腺增生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家兔乳腺增生症(HDB)模型的复制,观察疏肝舒乳颗粒(SGSR)对HDB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HDB的机理.方法采用雌二醇肌肉内注射法,复制家兔乳腺增生症模型,经SGSR干预治疗后,观察动物HDB的形态学改变.依组织增生程度的不同HDB模型被分为正常对照及轻、中、重三级(0-Ⅲ).结果经SGSR治疗后,增生的多层乳腺导管上皮回复为单层柱状上皮,部分上皮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变性萎缩,同造模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疏肝舒乳颗粒是治疗HDB的有效药物,其治疗HDB的机理之一是使乳腺导管上皮及腺上皮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变性萎缩.

    作者:王成鑫;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荧光分析法测定黄花参肝舒茶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荧光分析法在黄花参肝舒茶中测定大黄素含量方法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15:5:0.5),激发光波长214 nm,荧光光谱波长569 nm进行测定.结果大黄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1.532 3X + 552 .14 ,r=0.998 6;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值为2.16%(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黄花参肝舒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立芳;杨东爱;马少妹;尹显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疆地产侧柏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新疆地产侧柏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侧柏叶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3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87%.结论为新疆产侧柏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鹏;王鲁石;唐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克感停热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克感停热(KGTR)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及0.6%醋酸(HAC)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KGTR颗粒能明显减轻致热家兔和大鼠的发热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致炎小鼠的耳廓肿胀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 KGTR颗粒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作者:束雅春;许惠琴;时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穗柯叶中黄酮的含量

    目的清除由于多穗柯叶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穗柯叶中黄酮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A=0.038 4C+0.001 3;相关系数R=0.999 5;检测波长λ1=460 nm,λ2=420 nm,λ3=380 nm,线性范围为500~3 000 μg/ml,回收率为96.6%~106.2%,变异系数小于0.43%.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肖坤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脉活血灵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小鼠和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大耐受量;采用3个剂量(9.0,4.5,1.5 g /kg )iq SD大鼠,连续180 d,观察给药90,180 d时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30 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大耐受量为36.0 g /kg.大鼠连续给药90 d时, 9.0 g /kg肌酐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肾重量系数增高(P<0.01); 2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小管内可见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2只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给药180 d时,9.0 g /kg和4.5 g /kg剂量组肌酐升高(P<0.01或P <0.001); 9.0 g /kg剂量组总蛋白升高(P<0.01);肝、肾脏系数增高(P<0.01); 3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2只大鼠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停药30 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外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改变. 结论通过对通脉活血灵胶囊180 d用药过程中各项指标反应的观察认为,通脉活血灵胶囊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兰芳;张建新;李国风;徐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英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白英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分别口服给予白英水提取物,1 次/d,连续给药15 d,取血测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取血、肝、肾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含量.结果白英提取物可显著提高POD 活性及血、肝、肾的SOD 活性,并减少血、肝、肾组织中MDA 的含量.结论白英提取物有提高小鼠体内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谢永芳;廖系晗;梁亦龙;舒坤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降糖孜亚比提片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影响

    目的研究降糖孜亚比提片对糖尿病肝脏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对降糖孜亚比提片进行研究.结果对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增加肝糖原的含量,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并且保护肝脏.结论降糖孜亚比提片具有改善糖尿病肝脏的作用.

    作者:李勇猛;牟新利;肖中平;吴汉夔;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缺血病人围术期心肌钙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缺血病人围术期对心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肌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术前准备,治疗组手术前5 d加用果糖二磷酸钠20 g/d,至术后第2天.于术前,插管、拔管即刻,术后1,2 d分别抽血测定心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cTn-I与CRP在术毕拔管及术后48 h与麻醉前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第1天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麻醉插管时cTn-I、CRP与麻醉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病人在围术期,对缺血的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旭初;於建鹏;黄国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味复方血脂清对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加味复方血脂清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化学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加味复方血脂清对糖尿病大鼠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并与正常对照组、中药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及糖尿病脂必妥治疗组大鼠血脂水平比较.结果成功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发生严重的紊乱,出现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加味复方血脂清能使糖尿病大鼠的血清TG,TC,LDL-C降低,HDL-C升高(P<0.01),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较胰岛素明显(P<0.05),与脂必妥作用相当(P>0.05);加味复方血脂清能使正常大鼠的HDL-C升高.结论加味复方血脂清对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罗德生;罗丽丹;陈桂枝;秦灵芝;李映红;郑红花;刘红梅;王梅娟;周立勇;刘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与呼吸道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IgG(IgG-S)、呼吸道液IgG(IgG-R)与呼吸道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 54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温燥对照组(B组)和温燥治疗组(C组),每组18只.药物处理后第5天检测IgG-S,IgG-R,RS(μg/ml)与脾脏及胸腺平均重量(mg).结果 B组IgG-R(2.30±0.32)明显低于A组(5.68±0.64,P<0.01),C组RS、IgG-S明显高于A组,且该组IgG-R接近A组,但胸腺平均重量低于其它二组(P<0.01).结论温燥可致小鼠气道IgG-R降低而抵抗力下降;桑杏汤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肺津生成而润燥,加之增加气道IgG-R,共同增强气道御邪能力.结果还为中药药物归经理论提供实验证据.

    作者:丁建中;龚权;张六通;邱幸凡;陈刚;朱慧玲;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舒乐宁洗剂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根据舒乐宁洗剂的功能主治,研究该药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按照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药物的药效学研究筛选规程,选择抑菌试验和抗炎实验对该药进行研究.结果舒乐宁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淋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较强.结论舒乐宁洗剂有良好的抗炎、抑菌作用.

    作者:李功营;唐洪梅;罗丹冬;宋金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含量在0.027 04~0.405 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1%,RSD=1.87%(n=5).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原红果;王万;陈博;吴纯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厄贝沙坦组35例:150 mg*d-1;福辛普利组37例:40 mg*d-1;联合用药组41例:厄贝沙坦150 mg*d-1与福辛普利20 mg*d-1.疗程18个月.记录血压,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治疗组均能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疗效更好.结论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姜莉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脑益智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

    目的制定健脑益智胶囊中人参皂苷Rb1 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03 nm,乙腈-水(30:70) 为流动相.结果人参皂苷Rb1在0.407~3.258 mg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4%,RSD为1.77%.结论该法结果准确,精密度及重现性较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娥;王东;姬生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片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迷宫和水迷宫法来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学习反应时间延长,记忆潜伏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增加;复方丹参片可使模型小鼠学习反应时间缩短,记忆潜伏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减少.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血管性痴呆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林钢;方泰惠;袁冬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比色法测定菌核侧耳中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对菌核侧耳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菌核侧耳菌丝体和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还优选了其显色条件,5%香草醛-冰醋酸佳用量为0.2 ml,高氯酸佳用量为1 ml.结果菌核侧耳子实体总三萜含量为1.16%,菌丝体为1.31%,RSD为1.05%.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可靠.

    作者:余志坚;包水明;李荣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荧光光度法测定榕树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榕树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榕树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度法,在波长λ=460 nm下,测定榕树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线性范围在 0~20 μg*ml-1 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0.450 0X+17.533 3 ,相关系数r=0.997 6 ,平均回收率99.8%~100.3% ,相对标准差(RSD)=1.04% .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黄锁义;龙凤;梁宇;韦国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年生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生的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变化,为朝鲜淫羊藿规范化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朝鲜淫羊藿项下检测方法,对不同年生栽培的朝鲜淫羊藿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样品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均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且生长年限短比生长年限长含量高.结论朝鲜淫羊藿林下仿生栽培的第2年开始采收,直至更新.

    作者:秦佳梅;董然;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种血虚小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鼠血虚模型的制造方法.方法采用环磷酰胺250 mg/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350 mg/kg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20 mg/kg+乙酰苯肼200 mg/kg腹腔注射及环磷酰胺160 mg/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四种方法制造小鼠血虚模型,取血测定小鼠外周血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的变化.结果 4种方法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小鼠血虚状态,应用四物汤治疗后,环磷酰胺160 ml/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所造模型组小鼠血虚状态有显著改善.结论环磷酰胺160 mg/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所造模型小鼠能反映中医血虚证的主要特征.

    作者:焦立红;任雷鸣;赵寿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及按摩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56例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采用电针、穴位注射、推拿;对照组49例,用自主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44.65%),好转27例(48.21%),未愈4例(7.14%),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愈18例(36.73%),好转25例(51.02%),未愈6例(12.25%),总有效率(87.7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同样治愈的病例中,治疗组施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法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有效.

    作者:陈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托宁和东莨菪碱用作高血压病患者术前药的临床观察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病患者术前用东莨菪碱和长托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SAI~Ⅱ级,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Ⅰ)和东莨菪碱组(Ⅱ),每组各20例,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5 min静注东莨菪碱0.3 mg或长托宁0.5 mg,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诱导前及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给术前药后,东莨菪碱组心率明显增快,但血压基本稳定;长托宁组心率基本不变,但血压明显下降(P<0.05).长托宁组心率和血压都明显低于东莨菪碱组(P<0.05).结论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前给药.

    作者:魏旭东;李湘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各46例的比较

    目的比较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服用八宝丹胶囊0.6 g,3次/d;对照组服用苦黄注射液30 ml,3次/d;疗程4~6周.每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八宝丹胶囊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不良反应少,与苦黄注射液类似,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

    作者:崔学军;刘世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蒜素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大蒜素加用思密达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热、止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鹏;王琴;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托特罗定治疗膀胱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对膀胱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耐受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126例膀胱痉挛频繁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托特罗定2mg,对照组用度冷丁75 mg肌注,时间为2 d.结果:治疗组64例,显效58例(显效率90.6%).对照组62例,显效60例(显效率96.8%),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21.8%.结论: 托特罗定是治疗膀胱痉挛的有效、安全药物.

    作者:关勋;马德祥;王桂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并作相关性分析.方法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剂量视病情而定,疗程1周,并与常规治疗小儿肺炎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才祥;李开为;江细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调息按压攒竹配合闪罐治疗呃逆7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息按压攒竹配合闪罐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调息按压攒竹配合闪罐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40%,对照组治愈率71.05%,两组治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

    作者:薛维华;陈分乔;张振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泮立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8例

    目的探讨泮立苏(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9 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88例分两组:治疗组(n=49)接受泮立苏(40 mg, Bid)治疗;对照组(n=39)接受信法丁(法莫替丁)(40 mg,Bid)治疗,各治疗 7 d.结果治疗组显效 32 例(65.31%),有效 15 例,总有效 95.92%,无效两例均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照组显效 20 例(51.28%),有效 8 例,总有效率 71.79%,无效 11 例.结论泮立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高,效果稳定,疗程短,副作用轻微,优于信法丁,是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3个月.

    作者:苏仁意;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逍遥散新用举隅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土不和之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者.笔者易本方为汤剂,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亦每获效.举例如下.

    作者:赵建宛;曹喜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的疗效.方法 10例患者均采用雷公藤片治疗,不使用肾上腺皮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结果总有效率100%,治疗2个月,用药后水肿全部消失,蛋白尿及血尿持续转阴.结论雷公藤制剂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降蛋白的药理作用,为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及其它肾病的良药.

    作者:李成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风汤加蝉衣治小儿夜啼30例小结

    目的观察胃风汤加蝉衣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方法对30例夜啼患儿,运用<脾胃论>中胃风汤加蝉衣治疗,1剂/d,服药5剂.结果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结论胃风汤加蝉衣治疗小儿夜啼,具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磨汤口服液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在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20~35岁孕37~42周经腹剖宫产术后8 h服用四磨汤口服液的80例产妇为治疗组,另选择年龄20~35岁,孕37~42周剖宫产术后未服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记录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17.70 h,对照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33.54 h(P<0.01).结论术后服用四磨汤口服液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裴正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肩周炎98例报道

    近年来采用针灸加之主动运动治疗肩周炎98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宁汤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静宁汤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静宁汤组)及综合组(静宁汤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西药组:利他林0.2~0.5 mg/(kg*d);中药组:黄连、陈皮、制半夏、茯苓、白术、白芍、钩藤、菊花、远志、益智仁、山萸肉随症加减;综合组:在服用中药同时采用BFB200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西药组与中药组相比较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效率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3组治疗前后Conners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下降更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IVA商数变化均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改善更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3组IQ值均有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综合组提高更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合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病人依从性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基鑫;于建博;杨秀萍;林春秀;王黎明;于作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脊柱融合螺纹骨笼联合应用治疗脊柱滑脱

    目的观察 RF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应用脊柱融合螺纹骨笼治疗脊柱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 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脊柱融合螺纹骨笼治疗脊柱滑脱症32例,观察其复位效果和临床症状的缓解状况,并与37例应用 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后路植骨融合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有26例完全复位,6例部分复位,全部病例随访6~30个月,疗效满意,完全复位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 Steffee钢板固定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病例 .结论 RF系统和骨笼联合应用治疗脊柱滑脱症,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并且椎间植骨融合可能是进一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作者:万荣林;胡洪生;廖中东;江冬生;万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鼻甲骨微创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下鼻甲骨微创切除术和下鼻甲YAG激光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 方法 165例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5例,采用下鼻甲骨微创切除术,对照组80例,采用YAG激光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1%,对照组有效率为76.3%,经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随访1~2年,鼻通气改善,治疗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41.3%,经检验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采用下鼻甲骨微创切除术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优于YAG激光手术治疗,尤其对下鼻甲骨性肥大的鼻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韩素环;王树民;白尚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拟方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

    慢性胃炎(主要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亦有密切关系.少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极少数可发展为胃癌.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胃脘部胀满、痞闷或疼痛伴嗳气、恶心、吐酸、乏力等,因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时隐时现,且无特异性,故确定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疗效评估不仅仅满足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更应重视和追求疾病本质的改善.

    作者:吴军;崔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方辨治带下病4则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此病多因湿邪为患而缠绵难愈.笔者用经方辨证治疗带下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增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科验案举隅

    1 顽固性呕吐男,2岁,1988-08-07患外感,发热呕吐,经某西医治疗6 d,热虽退,吐仍不止,遂转某医院治疗半月,出院2 d后,呕吐又作,经人介绍,求治于余.刻下患儿体温正常,稍嗜睡,少哭闹,时而烦躁.吮乳时有急不可待之势,乳后即吐,吐仍原汁原味.

    作者:张世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克痹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克痹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口服克痹康药酒和外擦克痹康搽剂,对患者进行治疗3~16周,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克痹康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1.3%.结论克痹康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需长期治疗.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疏肝扶脾温肾法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1例

    蓝青强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尤擅长于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诊治.笔者有幸随蓝教授临床学习,收获颇丰.现举以疏肝扶脾温肾法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IBS)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凯风;梁逸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的范畴,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笔者近些年来以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型)患者32例,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为满意.

    作者:孙士然;陈雪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的观察

    我院率先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自2005-06~2005-09对4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126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确诊,将冠心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及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中药通心络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74例(58.73%),有效48例(38.1%),无效4例(3.17%),总有效率96.83(122/126).对照组四数率分别为49(43.75%),51(45.54%),12(10.71%),89.29%(100/112).两组相比疗效差异显著(χ2=8.37,P<0.05).结论通心络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淑婷;张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的138例病人分为3组,治疗1组46例用养阴和胃法中药治疗;治疗2组46例用健脾和胃法中药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雷尼替丁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痊愈38例,占82.61%;有效6例,占13.04%;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95.65%.治疗2组痊愈40例,占86.95%;有效5例,占10.87%;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97.02%.对照组临床痊愈25例,占54.38%;有效14例,占30.43%;无效7例,占15.22%;总有效率84.78%.治疗后三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三组自身前后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确切有效.

    作者:劳献宁;冯治宇;江万航;刘绍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病例9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分别采用三仁汤和西乐葆口服,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湿热证主要症候变化,通过湿热证候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对术后体温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术后湿热主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对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畅;林定坤;李永津;邓晋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2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扶正和胃剂30 ml,3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紫杉醇150 mg/m3静脉滴注3 h滴完,用药1 d;奈达铂20 mg/m3,连续用药5 d.结果 27例患者进入本组临床实验,可评价疗效27例,全CR病例,PR18例(66.7%),中位缓解期5.5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结论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疗效较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川芎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1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若能在DN早期阶段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可望逆转或延迟DN的发展.笔者自2001-04~2005-04采用川芎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患者3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新;徐延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拟健脾益肠方治疗慢性肠炎28例

    慢性肠炎为一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亚健康人群中尤其多见,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健脾益肠方法治疗慢性肠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腾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6),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和HBV标志的变化,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组ALT,AST的复常率,及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停药后3~6个月随访亦显示治疗组的ALT,AST复常率,HBeAg,HBV-DNA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具有抑制HBV、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且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复发.

    作者:孟宪峰;马艳丽;王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氟松乳膏与易菲莎对照治疗浅部真菌病71例

    目的新氟松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给予新氟松乳膏,每日早、中、晚外擦皮损处3次.结果新氟松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见效快痊愈率高于易菲莎霜,分别为55.55%和28.5%,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氟松乳膏是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在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过程中,未见过敏刺激性反应,起效快,痊愈率高.

    作者:王少红;刘新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议半夏在《金匮要略》中的配伍运用

    半夏主治痰饮、咳喘、呕吐、心下痞.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半夏的运用见解独到,或温胃化饮,或降气平喘,或补虚降逆,或散结化痰,或泄热和胃,配伍不同,功效有别.对半夏在<金匮要略>中的配伍运用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谭庆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血化淤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了淤血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机理,提出活血化淤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途径,应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从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结合现代研究、标本兼治、祛淤不伤正等方面探析了治疗用药原则.

    作者:康亚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四时温病临床辨治

    归纳总结了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四时温病的证治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对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认为脾胃的后天之本,对骨伤病人,在遵循三期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贯穿调理脾胃法,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邓丰承;杨钦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血化淤的历史沿革

    中医活血化淤治疗法是针对血淤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因此,了解活血化淤治法的形成与发展,寻求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变,求其发展,对中医医疗及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其源流与发展作如下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仲羽;王承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脂肪肝从肾论治机理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脂肪肝从肾论治的机理.方法研读中医相关文献,分析肾与肝、肾与脾胃、肾与血淤等的关系,结果滋补肾阴,温补肾阴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报道.结果理论分析及临床报道均表明,肾虚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具有血安意义.结论肾虚可引发或加重脂肪肝,故临床辨证应用滋阴补肾或温补肾阴法可治疗脂肪肝可提高疗效.

    作者:王凤珍;杨钦河;王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法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研究

    近年来,结核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肺结核治疗难度加大.难治性肺结核即至少耐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引起的肺结核.

    作者:柯亮斌;纪文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环跳取穴

    目的观察新法环跳取穴的准确定位.方法病人俯卧,两腿自然分开,术者立于患者患侧,针刺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3/5与外2/5的交点处,直刺2至3寸深时作均匀提插手法,观察针感是否传导至足.结果用新法取穴的200针中,体形偏瘦者28例,有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10.7%;体形偏胖者23例,全部传导至足,占100%;正常体形者149例,有14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96.0%.2种取穴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新法环跳取穴针感传导至足优于传统环跳取穴法.

    作者:杨凤琼;陈良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伤寒论》五泻心汤及其类方方证探析

    伤寒论五泻心汤及其类方(如黄连汤,黄芩汤等),临床上用之较多,疗效亦较为显著.各方应用的范围及其适应证,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为了很好地掌握运用,应该有深刻的认识.现就五泻心汤及其类方方证以及鉴别整理如下,供同行参阅.

    作者:解培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通水丸的研制

    目的前列通片改换剂型,为前列通水丸.方法探讨了药材的提取、水丸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前列通干浸膏的佳制备工艺水为提取溶剂.挥发油提取时,将药材适当粉碎粗粉(<20目)后,加热回流6 h;挥发油收量较多制备水丸时,用75%乙醇为润湿剂,大约加入处方量的25%~28%,所制丸较好.用HPLC测定该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而可靠.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作者:金明玉;尹寿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玄香益肠丸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玄香益肠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制剂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乔立新;张兴国;张永恒;丁毅;孔祥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赤芍中芍药苷提取溶剂的选择

    目的探讨赤芍药苷提取的佳溶剂.方法分别用甲醇、75%乙醇、重蒸馏水提取赤药中芍药苷,用 YWG-C18(250×4.6 mm)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2:68)为流动相测定芍药苷,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在所试浓度(0.010~0.200 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8,n=5;以甲醇、75%乙醇、重蒸馏水作溶剂赤芍苷的含量分别为3.01%,3.09%,3.07%.结论结果表明,以甲醇、75%乙醇、重蒸馏水作溶剂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蒸馏水作溶剂可避免甲醇较强的毒性且廉价;我们认为使用重蒸馏水做溶剂优于乙醇、甲醇.

    作者:路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促透剂的促透效果的综合评价

    目的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烟酰胺为模型药物,以氮酮、薄荷醇、樟脑为促透剂,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试验,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增渗倍数、滞后时间,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烟酰胺的促透作用,2%氮酮的促透效果好,3%薄荷醇和3%樟脑次之,而1%薄荷醇和1%樟脑的促透效果差.结论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作者:许碧连;王晖;许卫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清肝胶囊水提工艺的优选

    目的优选清肝胶囊水提工艺的佳条件.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含量为综合指标.结果优选出佳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3 h,煎煮4次,2 h/次.结论该工艺稳定性好,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含量高,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付文焕;郭莲玉;乔庆彬;周莉;王玥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水溶性高良姜素精氨酸酯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水溶性高良姜素衍生物,提高高良姜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过量的L-精氨酸与高良姜素在乙醇中回流反应,反应混合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3个水溶性化合物B,C,D.结果经TLC,UV,IR谱初步分析,确定B,C,D分别为:高良姜素一精氨酸酯、高良姜素二精氨酸酯、高良姜素三精氨酸酯.高良姜素,B,C,D 抑制红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IC50(μg/ml)值分别为:26.2,40.4,47.9,60.5.结论此高良姜素水溶性衍生物的制备反应为一酯化过程;但高良姜素结构中羟基封闭不利于其生物活性的保持.

    作者:符伟玉;张建和;罗辉;佘戟;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煎膏剂质量标准探讨

    中药煎膏剂一般均加蔗糖作矫味剂.目前许多地方药品标准中药以密度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对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不作控制.然而煎膏剂中含糖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密度的高低.本实验利用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葡萄糖的原理,用典量法测定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妇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了妇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生地黄、墨旱莲、益母草和地骨皮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生地黄、墨旱莲、益母草和地骨皮;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62 5 μg(r=0.999 7,n=7),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1.25%,n=6),含量限度芍药苷不少于7 m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作为妇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王茵;吴毅;刘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花丹醌的提取分离鉴定

    目的对多民族药材白花丹(Phumbago zeylanica L.)中的白花丹醌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TLC,IR,MS,NMR等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中分离得到桔黄色针状结晶,根据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及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白花丹醌(Plumbagin).结论为建立白花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打下了物质基础,对白花丹临床用药安全及进一步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超;刘圆;邓放;孟庆艳;高泽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红松松子壳酸性多糖佳提取条件研究

    目的实验优选确定松子壳酸性多糖提取佳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选择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和浸提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实验,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佳条件.结果松子壳酸性多糖提取佳条件为浸提温度80℃,时间2 h,固液比为1:3.5,反复浸提2次.结论该工艺稳定性好,酸性多糖率高.

    作者:张大伟;张永亮;昆道列提;刘松财;任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匙羹藤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匙羹藤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匙羹藤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匙羹藤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6,提取时间3 h,提取2次.结论此佳工艺可用于匙羹藤总皂苷的提取.

    作者:侯会绒;吴向阳;仰榴青;姜松;傅海珍;范群艳;朱晓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精的炮制研究

    目的探讨黄精合适的炮制方法,为黄精的炮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严格控制蒸、焖以及烘烤的时间和温度,并对炮制过程中重量、颜色、品味的变化过程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黄精经炮制后其多糖含量明显下降,炮制过程当中,根茎的重量减少77.3%左右时,其重量几乎不再减少,折干率为22.7%左右.结论经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的黄精从里到外乌黑发亮,质地柔软,有粘性,薄片者光亮透明,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糖性浓烈,口感好,利于服用.

    作者:庞玉新;赵致;冼富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二种萜烯类化合物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

    目的对氮酮、冰片、薄荷醇促透作用进行比较,为找到更合理有效促透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实验和贮库效应的研究.结果氮酮、冰片、薄荷醇单独应用时对甲硝唑经皮渗透均有促进作用,增渗倍数分别为2.48,2.19和2.66;当氮酮与冰片或薄荷醇合用时,促透效应比单用氮酮时显著增强(P<0.01).氮酮单独应用时对甲硝唑经皮渗透和贮库效应影响不明显,但氮酮和薄荷醇合用时贮库效应显著增加.结论冰片、薄荷醇均对甲硝唑的皮肤吸收有促透作用,与氮酮合用时效果明显增强.

    作者:许卫铭;王晖;陈丽;吴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中的骨碎补、白术、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简单,专属性强.结论可作为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赵新杰;夏华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干柱法在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创新

    目的对传统的干柱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采用玻璃干柱代替传统的方法.结果分离效果理想.结论改进后的干柱可快速有效地进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作者:钟方晓;李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乳香炮制工艺改进

    目的中药乳香炮制工艺的改进.方法分组(烘制法、炒制法)对比试验,测定乳香炮制前后失重率.结果烘制法挥发油驱除率明显高于炒制法,且具产品疏松,无焦糊结块等优点.结论乳香等树脂类中药的炮制,如以驱除挥发油为主要目的,均可采用烘制法.

    作者:蒋世银;叶桂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

    目的为充分利用玉米须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玉米须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6.45%,回收率为9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晔;龙光锦;姜林华;黄锁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碘化钾试液的加入时间对过氧乙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碘化钾试液的加入时间对过氧乙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加入碘化钾试液的时间分为立即加入、放置1,2,3 min,分别按标准规定测其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立即加入碘化钾液后,其含量真实,而放置1,2,3 min后再加入碘化钾试液时,其含量仅为前者的60 %.结论在过氧乙酸含量测定中,碘化钾试液的加入必须迅速.

    作者:李爱民;杨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刺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定骨刺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谱法鉴别骨碎补、白芍、独活、川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中所含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98.5%,RSD为1.9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供骨刺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黄传俊;胡丽娅;杨茂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从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葛根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动学参数等几个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近10余年葛根素药动学研究概况,可为有关葛根素药动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郭莹;万海同;张莉;余勤;樊守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作者:李晓光;高勤;翁文;章佩芬;肖飞;罗焕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骨脂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性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1].历代中医常用于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治用于皮肤病、白癫风、秃发等.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了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展以及临床应用,为深入研究木贼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惠顺;金光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木姜子属萜类及其生物活性

    综述了木姜子属植物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并根据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 为木姜子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化学依据, 并为评价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传统中药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作基础,综述了枇杷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应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拓宽其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目前已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其生理活性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和保肝等作用.

    作者:郭宇;吴松吉;朴惠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近年来我国中草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及类似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草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研究者试图通过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进行结构修饰或类似物的合成,来发现一些新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就1999年以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活性成分和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虞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展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因此,对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张玉祥;李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连素临床新用途

    黄连素是中药黄连、黄柏、三棵针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多年来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连素有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将黄连素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鄂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痒安洗剂的薄层层析实验

    目的建立痒安洗剂的薄层层析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洗剂中蛇床子、苦参、花椒3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的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空白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何秋月;潘见欢;李子鸿;刘东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市售山豆根的光谱指纹图谱鉴定研究

    目的对国内不同地区的5个市售山豆根样品进行品种鉴定.方法采用化学鉴别法、紫外光谱谱线组法(UV)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果其中有3个样品在化学鉴别、光谱鉴别方面与正品均有明显差异,被鉴定为混淆品.结论 UV法和FTIR法均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UV,FTIR光谱指纹图谱对山豆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芝;张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石细胞鉴定中药品种(Ⅱ)

    天花粉、巴戟天、牡丹皮、黄柏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10组32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作者:李炳生;孙龑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红马蹄草及其类似品的鉴别

    目的鉴别红马蹄草及其类似品,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与紫外光谱几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红马蹄草及其类似品紫外光谱显示复合成分差异较大.结论红马蹄草、肾叶天胡荽、柄花天胡荽三者应区别药用,以保证药效的稳定性.

    作者:宋良科;蒋合众;易志刚;魏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子探针技术在金银花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中药材金银花道地性和非道地性及其品质区分新方法.方法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同一生境中两种不同种质金银花单个叶肉细胞内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生活在石灰土壤环境中的金银花,受环境条件影响其叶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共同表征为Ca多Mg少,并且P的含量仅次于Ca的含量;忍冬除Ca含量低于华南忍冬外,其它元素如Mg,P,Mn和Fe的含量均高于华南忍冬,表现出种质差异性.结论由于不同种质金银花叶内元素含量在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快速、有效地进行金银花等中药材品质鉴定.

    作者:李强;李林立;余龙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作为对照,采用TLC法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结论 TLC法可用于抗宫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晓;薛漓;周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马蹄香及其易混品华细辛的薄层鉴别

    目的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马蹄香及其易混品华细辛.方法对样品分别依次用石油醚、乙醚、甲醇提取;将样品碱化后用氯仿提取;将样品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然后将所得各部分制成供试液进行薄层对比实验.结果各部分薄层对比实验结果均显示两者的色谱存在明显差异;在甲醇提取部分,马蹄香色谱中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马蹄香含马兜铃酸A,是区别于华细辛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他薄层对比实验结果也为鉴别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桦;张国柱;彭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连可溶蛋白SDS-PAGE电泳鉴别

    目的对雅连、峨眉野连、云连及6个不同产地的味连进行电泳鉴别.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结果味连与雅连具有显著差异,味连与峨眉野连之间几乎无差异,不同产地的味连差异小,云连仅一条极弱的条带.结论 SDS-PAGE电泳可以作为黄连质量控制的鉴别依据.

    作者:陈大霞;李隆云;瞿显友;秦松云;钟国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仙珍骨宝胶囊中淫羊藿苷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筛选

    目的建立仙珍骨宝胶囊中淫羊藿苷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对几种TLC法进行筛选实验.结果优选出佳方法:用0.1 mol/L Na2HPO4溶液配制成的0.3% CMC-Na溶液制成的硅胶G薄层板,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3: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结论应用该法色谱斑点较多,无拖尾,背景干扰较少,分离效果较好,重现性好.

    作者:阮桂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术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为研究和利用菊科植物白术.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与其常见的混伪品以检索表形式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白术根茎横切面结构、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石细胞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涂自良;安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苦味叶下珠育苗初步研究

    经研究证明:培育优良种苗,是苦味叶下珠在栽培中获得高产优质产品的重要环节.育苗必须做好选株留种,适时采收,种子处理,加强育苗期间管理等关键性技术工作.

    作者:彭朝忠;李学兰;段立胜;管燕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石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由湖北省黄石市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会发起,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湖北省黄石市药检所以及天缘医药商行联合组织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2004-04正式启动.现将中药资源普查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攀援植物资源研究

    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66种野生药用攀援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药用、攀援植物的入药部位和绿化应用方式,并对开发利用药用、攀援植物提出了方法和途径.

    作者:孙万慧;张艳玲;尹健;周巍;熊建伟;王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湖北麦冬茎尖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目的探讨湖北麦冬种质改良的途径.方法利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技术再生植株.结果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2.0)mg/L+IBA(0.1~0.3)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1或IBA0.1~0.3或IAA0.3.结论初步试验湖北麦冬茎尖再生植株生产性状优于当地品种.

    作者:何家涛;赵劲松;别运清;瞿宏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探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间接化、社会化、法制化、平等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提出了深化医院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快卫生立法、规范护患行为等措施.

    作者:宋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花粉过敏患者的防护指导

    花粉过敏是指因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疾病,如常见的花粉性鼻炎、花粉性哮喘、花粉性皮炎等,具有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年复一年的迁延反复,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了解疾病的起因和转归,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可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其中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能直接影响介入治疗能否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介入术后的疗效也很重要.现将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季明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对压疮创面影响的比较

    目的通过用两种敷料对压疮患者创面进行处理的观察与对比,寻求一种对压疮创面处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02-01~2005-01住院的患者53例106处压疮创面进行随机分为2组,临床组26例51处创面,试验组27例55处创面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例的病种、平均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的压疮面积分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1).但治疗后两组各期压疮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各期压疮创面治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护理

    分析了572例患者宫颈糜烂射频自凝刀治疗的护理要点.认为做好手术前宣教、准备,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术中的配合,术后详细、耐心宣教、指导术后的注意事项,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上述的护理措施对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成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爱萍;徐春梅;赵培菊;石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颈椎病临床护理100例

    2002-05~2003-05,我科收治颈椎病患者100例,通过针灸推拿和口服葛根汤等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正确的预防宣教,让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出院后一年的随访中,患者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作者:韩跃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及药学服务对策

    通过分析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对门诊药师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对策进行探讨.认为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包括:紧张、焦急;疑虑、不信任;急躁、易怒;忧郁、失望.提出门诊药师应对个体情况实施药学服务、掌握必要交流方法和语言艺术、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和采用开放式柜台发药等药学服务,对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朱卫星;朱志冰;沈英俊;李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及贮存保管不当、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慧;姚冰;耿傲蕾;李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

    医院药房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剂科直接面向临床和患者的服务窗口,是沟通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完成医疗过程的桥梁和纽带.它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念,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执业行为,更需要为患者服务的精湛技术和知识底蕴,准确及时调配处方,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优质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药品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余惠珍;余俊;张广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分析

    从中药战略管理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中药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中药早日实现国际化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作者:陈永法;赵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纪玉莲用立止血等药治疗无痛性血尿临床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纪玉莲从事医学教育及临床肾内科工作30余年.她在治疗肾内科疾病中有独到经验.现将其在临床中治疗肾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借鉴和参考.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刘永年治疗慢性胃病临床经验

    刘永年教授是南京市中医院国家级名中医,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擅于治疗风湿、脾胃、心脑血管等各科疑难杂病.慢性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慢性病,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刘老在治疗慢性胃病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其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一二,介绍如下:

    作者:吴学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近三年药学等三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多种渠道将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近3年三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以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对外宣传,包括总体就业的比较,加强对毕业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方式,提高毕业就业率.

    作者:江秋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改革与探索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其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各组的相对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各类分析方法所使用的仪器,培养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从事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作者:汤道权;印晓星;赵卫;王健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类似于医生给病人开的医药处方,是由教练员或康复医师对从事体育锻炼或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康复病人,按其年龄、性别、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运动经历等,用处方的形式规定相应适当的运动内容、运动时间、强度、运动频率,以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有计划的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预防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作者:彭书强;奚树良;黄四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7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先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肋骨骨折36例临床观察

    在各种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临床上为常见.笔者从2003~2004年在我们教学医院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运用传统中药复方三七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因胸部外伤造成肋骨骨折的3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与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甘利欣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法治疗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纯使用甘利欣治疗的2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6周治疗后,显效17例,占62.5%;有效93例,占33.3%,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124例,占45.95%;有效90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吕晓玲;黄新造;叶春香;黎希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理想方法.方法将8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标准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世明;汪玉芳;刘有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发热的形成与退热药的合理使用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液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0℃;(4)极热:>41℃.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中成药的种类繁多,新剂型也不断涌现,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携带方便、奏效快的特点,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青睐.本文从中成药的辨证论治,用药配伍、合并用药等方面,浅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魏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是在对病人病情确诊之后,并充分考虑到病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前提下给予的正确剂量的恰当药品的正确用法;联合用药是临床医师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为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等目的而实施的某种用药方案.

    作者:王雨来;杨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生理及病理因素对胶体金法检测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目前实验诊断早孕的方法主要是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如测定血的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尿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TSA)以及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试纸条法).

    作者:王梅林;段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常见妇科外用药对阴道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了解临床7种常见妇科外用药物对阴道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常用栓剂药物以少量水溶解使成糊状,对洗剂进行一定的稀释,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药敏实验采用牛津杯法.结果①号药物对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④⑥号对肠杆菌科细菌有明显抑制,对肠球菌有一定的抑制,⑤号药物对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结论 7种外用药物只有4种对测试菌部分有效,应对阴道炎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有针对性地选用外用治疗药物.

    作者:邹义春;柯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体系,收集愈伤组织及连续三代的悬浮培养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含有相似的成分,但与原植物中的成分区别很大,原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中也未发现.结论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的特性与原植物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詹玉莲;马小军;戴均贵;刘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