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7-0893
  • 国内刊号:44-1419/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6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肾功能不全患者便秘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便秘症状的中医治疗方案及其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并便秘患者共计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给予中药敷脐治疗,药物配方为:大黄3 g、芒硝3 g、枳实3 g、厚朴3 g、皂荚2 g、商陆2 g、牵牛子2g.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记录.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80例患者中显效72例(90.00%)、有效3例(3.75%)、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 (75/80).同时,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中药敷脐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便秘症状具有有效率高,安全性高的优势,能够对患者的各项便秘症状加以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脑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目的:分析评价儿童脑炎后遗症治疗的康复治疗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50例儿童脑炎患者,对其做康复性治疗,并且回顾式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经过全面综合的康复性治疗,患儿有明显的好转恢复,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的开展康复性训练,对于抑制与减少儿童脑炎后遗症的出现以及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基本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3.1±2.8) min,术中切口长度为(4.3±0.6) cm,术中出血量为(70.8±4.5) mL,住院时间为(8.3±1.2)d,以上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48/50),该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术治疗胫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徐静;瞿涛;王刚;钱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美皮康联合赛肤润防治老年危重患者压疮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美皮康z合赛肤润防治老年危重患者压疮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危重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赛肤润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赛肤润的基础上增加美皮康敷料防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皮康敷料联合赛肤润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压疮防治,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方锦玲;周三梅;刘群兰;黄琼;刘丹;李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乳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乳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0例乳牙反骀患儿,通过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对患儿的乳牙进行固定矫治,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40例患儿均使用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前牙反(牙合)治疗时间为3~17d,平均时间为10d;而后牙反(牙合)治疗时间为20~ 90 d,平均治疗时间49d,且患儿在矫治期间未出现乳牙(牙合)伸长、扭转以及脱落等现象,一小部分患儿的前牙出现细微的间隙.结论: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乳牙反骀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患儿建立佳的颌骨矢状关系,保护患儿颌面部的第二生长期的正确性与优良度,大大改善患儿的面部结构,有效保证了患儿的矫治结果,降低了患儿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矫治彻底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80例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in aged,PUA)患者内镜特点,以期为PUA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PUA患者80例,并收集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80例作为对照,比较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PU的内镜表现和特点.结果:PUA组与对照组患者内镜下溃疡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UA组直径1.0 ~ 2.0 cm和>2.0 cm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PUA组和对照组溃疡分布部位比较,均以球前壁和胃窦部为好发部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UA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内镜检出PUA患者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直径较大,以球前壁和胃窦部为好发部位,常合并出血并发展为癌变.

    作者:茹克亚·买买提;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2例未婚先孕妊娠结局及心理分析

    目的:观察2012例未婚先孕女性的妊娠结局,宣传计划生育知识,提高未婚青少年自我保健和避孕节育的意识.方法回顾性研究,将我院近5年检测出未婚先孕的女性2012例纳入观察组,近5年里已婚怀孕的女性2012例收录为普通组,观察两组女性患者终的妊娠结局及心理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中人为流产率为46.8% (942/2012),自然流产率为37.1% (747/2012),生育率为16.1% (323/2012),与普通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女性的轻度抑郁率为21.4% (431/2012),中度抑郁率为3.4% (69/2012),相比于普通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未婚先孕的女性终妊娠结局为人为或自然流产,部分女性选择结婚生育,应加强青年的性教育、避孕知识的教育,减少未婚先孕的发生.

    作者:吴琰华;陈敬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肝解郁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文法和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5.3 7.4)分,对照组为(56.42.1)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立群;戚敏恒;陈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儿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再使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呼吸频率、药物反应、氧饱和度等方面进行分分析.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儿,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而且还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病程,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殷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间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人,第1组进行针灸治疗,第2组进行推拿治疗,第3组进行针灸推拿治疗,第4组进行针灸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比较分析4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对80名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第4组的患者治疗后的痊愈率为12人,占总人数的15%,明显高于前3组的痊愈率,在6个月后的随访复发率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第4组的患者的复发率为1人,占总比的1.25%,明显低于前3组患者.结论:针灸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的针灸、推拿治疗效果.

    作者:谢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手术分析

    目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2月-2010年6月我院接诊的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联合肝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以及胆肠内引流萤建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52.3±21.2)月,其中3例患者胆道感染,患者无结石复发以及吻合口狭窄等症状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诊断失误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极易导致的多种并发症,需再手术,肝内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总管囊肿的再次手术中疗效显著.

    作者:叶亚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患者中风偏瘫的治疗和预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星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40例口服奥美拉唑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率86.0%、治疗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临床治愈率高,而且治疗期间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丙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 (23/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20/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2/2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5/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明显优于左乙拉西坦,且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永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椎弓根钉置入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伤后7~10d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复位良好、固定,65枚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及CT显示65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5例患者单节段固定,其中1例因单侧置钉困难增加一椎体固定.结论:对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常规术前颅骨牵引复位,应用后路关节突解锁,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进行脱位椎体复位及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能早期实现三柱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终达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骨性融合稳定,神经功能部分改善的效果.

    作者:蔡永捍;罗恒斌;毛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死超早期及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和探讨超早期脑梗死和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对比不同阶段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56例,其中27例超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在6h以内)患者为A组,29例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大于6h,小于24h)患者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性.结果:A组疗效显著,且治疗后24 h、7d和14d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不同阶段对预后影响较大,抓住治疗时机,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治疗的疗效性.

    作者:郑颖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持续时间、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淀粉酶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充分发挥标本兼治的原则,明显降低患者胰腺炎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德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体病牙位与疗效关系的探讨

    目的: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体病牙位与疗效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15例牙体病患者,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体病牙位与疗效关系进行分析,观察出现磨损,形态保持是否良好,有无出现变色,且与患者牙齿之间的契合度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在牙体病牙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能够对牙体病患者的充填物不造成磨损,与患者的牙齿之间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且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结论:在牙体病牙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话,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牙齿的美观度,而且患者牙齿修复的固位效果也非常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肾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探讨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肾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96例进行分析,测定血乳酸浓度,计算6h乳酸清除率.结果:存活组治疗后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够有效判断肾衰竭患者的预后,可作为较好的临床评估指标.

    作者:廖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云启主任自拟方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恶性胸水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胸腔抽水及胸腔局部注入药物地塞米松和IL-2,每周1次,不少于4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组32例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汤剂,每日1剂,水煎.1月后对两组总有效率及KPS评分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玉明;王云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石汤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石汤对于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疗效.方法:在术后中分别采用服用消石汤与不服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结石复发发生率低.结论:在保胆取石术后服用消石汤可降低结石复发率.

    作者:陆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BP、HR、LVEDD、LVESD及LVEF改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军莉;白新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抗病毒治疗

    目的:对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抗病毒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患者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治疗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抗病毒治疗上的方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有效率达80%,死亡率为8.3%,乙肝复发率为15%,治疗无效率为11.7%.结论:医护人员在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用药的安全性,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控制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乙肝复发率,减少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死亡人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思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用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6 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5%硫酸镁60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酸地平舌下含服,10 mg/次,3次/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方樱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配合微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a配合微波方式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效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1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宫颈局部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 a,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75.6%,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48.8%,7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V-DNA转阴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52.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配合微波方式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HPV-DNA转阴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胃穿孔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修补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明显,疗效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如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28日期间门诊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60例)用西药头孢硫脒、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连续用药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2%,两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西药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安全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使用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对风湿麻痹症状患者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100名风湿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外用膏药、贴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13.2±2.6)d明显短于对照组(18.24±2.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治疗风湿麻痹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病人,入选对象选自于我科收治的212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治疗的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2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03例,住院期间给予对症支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109例,住院期间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可见,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1.6%,明显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好转时间为(4.16±1.03)d,对照组患儿的腹泻好转时间为(5.41±1.042)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经3d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转阴率(90.8%)明显高于对照组(70.9%),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赛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Ⅰa-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Ⅰa-Ⅱb期期宫颈癌的不同疗效,并探讨合理的预后干预.方法:选择Ⅰa-Ⅱb期期宫颈癌患者48例,分别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探讨适合的术后干预思路.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配合合理的预后干预,能达到开腹手术治疗Ⅰa-Ⅱb期期宫颈癌手术的效果.

    作者:齐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会阴切开术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会阴切开术与未行会阴切开术对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200例行阴道分娩足月、头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行会阴切开术的108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92例未行会阴切开术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会阴无痛率为97.8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2.22%(P<0.05);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率为71.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9% (P<0.05);产后性生活女方主动率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行会阴切开术有弊有利,为优化产科质量,医者应在合理情况下选用.

    作者:黄小兰;陈敬国;徐焕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评价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DARS和DHI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后循环血液流动速度变化进行评估,观察组基底动脉和左椎动脉血流改变较显著(P<0.05),右椎动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清云;白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术式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5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0例(共8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术后进行3~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90.4% (19/21),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26.6% (4/15),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22.2%(2/9),对照组中,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31.5% (6/19),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76.9% (10/13),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87.5% (7/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对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疗效显著,额肌瓣悬吊术对中度、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疗效显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李昕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原因与治疗措施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00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产妇出现切口撕裂,对子宫切口撕裂原因及相应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有10%的产妇会出现子宫切口撕裂,其中切口撕裂与麻醉效果差、持续性枕后位、子宫下段形成差以及胎儿体重过大以及胎方位胎下露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是常见并发症术前需对麻醉效果、胎儿大小、胎方位以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和先露下降进行判断,以避免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

    作者:田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阴道瘘28例分析

    目的:探析妇科手术导致膀胱、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我院膀胱、输尿管阴道瘘患者28例,回顾性分析输尿管、膀胱阴道瘘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18例膀胱阴道瘘患者中16例为阴道途径修补,2例因复杂性瘘管经腹部修补;16例患者一次性修补成功,2例病人二次修补成功.输尿管阴道瘘病人10例中4例形成尿瘘早期顺利完成输尿管插管术,5例于形成尿瘘后3~6个月予以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顺利完成,1例经抗感染支持疗法后治愈.结论:输尿管、膀胱阴道瘘适宜形成尿瘘后3~6个月进行手术疗法,输尿管阴道瘘患者可先行抗感染支持或输尿管插管术疗法,膀胱阴道瘘患者多数可经阴道途径修补,若上述疗法无效,可再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作者:夏淑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益生菌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住院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口服,治疗后对早产儿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呼吸道院内感染10例(18.5%),干预组发生呼吸道院内感染2例(3.7%),干预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益生菌对早产儿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作者:王凤颜;陈敬国;黄艳萍;杨仙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了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合患者具体的骨折部位、全身情况、咬合关等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结果:治愈9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5.5%.,其中,3例患者张口受限(2例固位不良,1例不配合治疗),1例口角歪斜不能完全恢复,1例咬合关系复位差,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开放复位联合内固定方式是颌面骨折重要的治疗方式,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大显著降低对患者损伤,大幅度提高治疗有效性,操作安全,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益群;冯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整脊为主配合烧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各种因素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失调,引起关节区疼痛、运动障碍、关节区弹响等的综合征.治疗较为困难,且易于反复.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笔者近年来采用中医整脊法为主配合烧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丽琼;郭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肾内科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比较.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住院的260例肾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内感染发病率,并对病原菌的分布比率及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在肾内科住院的260名患者中,共有52例出现院内感染,总感染率19.80%.在不同疾病感染率比较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比率高,达到了32.00%.在对感染部位的分析中,呼吸道感染比率多,占68.84%.这些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97株,占69.07%;革兰氏阳性菌123株,占28.60%;真菌10株,占2.33%.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率高,临床应高度注意.

    作者:王绥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48例

    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早期治疗的临床体会,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甲基泼尼松龙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入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死亡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好,住院天数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胡家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别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以了解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观察组).以治疗效果、血液流变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为观察指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观察周期2周.结果:与阿司匹林治疗组相比,氯吡格雷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因素)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对血液流变和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实验组),入选病例均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将其进行常规手术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切口感染,残留结石,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疗效等指标.结果:25例实验组患者中,2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差,临床优良率为92%,经随访观察,实验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其中1例为胸腔积液,1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1例肝胆管残留结石,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2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可取净结石,解除肝内胆管狭窄,避免术后消化性溃疡,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术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S评分的优良率91.8%要高于对照组组HSS评分的优良率66.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骨折应用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改善了术后的关节恢复情况,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武德;李瑞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处理

    目的:研究中心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致感染因素以及相关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36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对其患者年龄,住院时长等多方面指标与是否产生手术切口感染做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统计分析,找出对患者切口感染影响显著的因素.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分类3个因素与患者是否有术后切口感染有着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应及早发现切口感染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刘伟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相结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60名患有腹部手术后粘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肠胃减压以及使用抗生素等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实验组治愈总有效率为86.7%,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3% (P<0.05);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西医治疗,中西医方法相结合对治疗腹部手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付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肛训练联合中医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肛训练联合中医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6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提肛训练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以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肛训练联合中医护理是剖宫产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有效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手术护理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麻醉下同时实施宫腔内及腹腔内两种以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手术方式结合了两种手术的优势,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10月,共完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68例,现将手术中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汪智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指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心理指导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孕6~10周自愿到门诊手术室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指导.通过术后评估问卷及术后1个月电话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焦虑严重程度、复诊数、满意度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复诊数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患者低;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心理指导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降低术后复诊率,提高受术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吕芷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烧伤病人的全面护理策略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病人的全面护理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度烧伤患者,患者休克期予急救处理、镇静镇痛、创面护理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42例患者中有4例由于经济、高龄等特殊原因放弃治疗,1例转院,2例好转,其余35例治愈出院.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重度烧伤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安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了2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被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饮食指导,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常规护理组则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技术、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的满意度,以及情感得分、一般情感指数、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对辅助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梅芳;谢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感染、肛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乔珍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气道护理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微生物定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护理方式对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生物定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外科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采用传统的吸痰护理方式,生理盐水气道滴入0.5~1mL1次/h,每小时定时吸痰护理;治疗组有痰时才吸痰.24h、48h、72h时分别取气道分泌物做痰培养检查,比较症状改善、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微生物定植率,进一步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组患者中,24h时存在微生物定植的患者为4例、48h时为4例、72h时4例;治疗组患者中,24h时存在微生物定植的患者为4例、48h时为2例、72h时1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密切观察,采用针对性强的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机械通气患者恢复,且安全有效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媚;陈敬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探索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及其预后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6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后出院者58例(87.9%),手术7例(10.6%),死亡1例(1.5%).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吉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并发膀胱结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微创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2±0.6)d,1例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4±1.2)d,尿路感染2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应根据手术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优质护理服务认识度.探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必要性;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优质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对1所市级“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实习学生各100名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观点调查.将调查项目进行编码,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实习学生对优质护理服务观点在专业技术和能力方面是一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对优质护理服务观点在对病人态度、工作态度、病人健康教育及病人感觉方面存在不一致性.护士对工作态度的重要性评分在各组间高.结论:不同人群对优质护理服务有其共同点.但其同时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护士认为工作态度是能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医生、护士及实习学生对优质护理的观点具有职业性.进而促进医护之间合作,保障临床工作有序进行.而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要求更全面.护理管理者可将结果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做对照.同时也与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相对比.制定符合患者和合作者期望的标准,从而指导临床实践,加深实习学生对优质护理的观点.以其达到培养学生对临床护理深刻理解的目的.

    作者:叶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高于国内常模(P<0.05).其焦虑与抑郁状况与照顾者年龄、家庭年人均收入、对疾病了解程度、患者病程、患者是否复发及患者TNM分期等因素有关.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应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苏二川;苏建薇;叶翠玲;梁清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孕妇便秘改善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便秘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住院的便秘孕妇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孕妇排便间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便秘孕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孕妇的便秘症状,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圣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并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临床观察和护理均能找出病因并得到及时治疗,有效的治愈患儿并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并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刘一;黄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通过胰岛素注射和静脉补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监测,感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之后,均已痊愈出院,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可行性的护理方案,优质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症,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康复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72例患者共检出145株病原菌,检出率高为鲍曼不动杆菌38.89%(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35.6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伊;劳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对张力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张力性气胸进行个性化护理的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接诊的48例张力性气胸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2.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采取讲究措施,加强对张力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宗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轻音乐背景对患儿肌注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患儿于门诊进行肌肉注射时轻音乐背景对其疼痛缓解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100例需进行肌肉注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在门诊进行注射时选取轻音乐作为门诊背景音乐;B在患儿注射时无任何背景音乐.对两组患儿注射时疼痛评分(NRS评分)及肌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肌注时疼痛评分人数比较显示肌注时A组患儿疼痛评分人数显著优于B组(P<0.05).注射时各项指标比较显示A组患儿其积极配合与能够耐受人数显著多于B组,拒绝治疗人数少于B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选取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对患儿肌注时有较好的疼痛缓解效果.能够有效帮助患儿缓解紧张、抵触的不良情绪,平复心情配合医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镇痛、分散患儿注意力作用,可显著提高肌注成功率.

    作者:王凤颜;陈敬国;程敏婷;李丽;徐焕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给予相同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体内PaO2显著上升,而PaCO2则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儿效果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体内pH经治疗后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治疗前以及两组比较结果并不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且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小盼;胡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4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抢救的4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抢救护理过程及效果,总结抢救护理有效措施.结果:急危重症孕产妇主要症状有产科出血、子宫破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等,其中产科出血发生率42.5%,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27.5%.此外,40例孕产妇抢救成功39例,成功率97.5%,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2.5%.结论:危急重症孕产妇出诊要迅速,并根据不同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方案,全面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菲;王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患者502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482例患者成功取出尿路中的结石,手术成功率为96.02%,10例患者由于输尿管镜进镜失败,改用开放式手术方式取出结石,10例患者因输尿管结石移位至肾脏,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法成功碎石,所有患者终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治疗依从度,对于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春燕;梁辉;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80例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更年期Kupperman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较单纯常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期生活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致残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凤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措施,为临床总结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58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经综合治疗与护理,治愈率较高,达96.55%(56/58).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情综合分析,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高质量护理,患儿治愈率高.

    作者:陈碧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痔手术后尿潴留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及诱导排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时间、有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尿潴留疗效优于采用热敷按摩及诱导排尿治疗的方法,且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病人无痛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桂平;陈星羽;吴健放;阮永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50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依据临床特点制定治疗措施.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中,共行血液透析520例次,心律失常105例次,其中心房颤动24例次,室上性早搏31例次,窦性心动过缓2例次,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次,室性早搏二联律23例次,室性早搏24例次.各年龄段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胺碘酮药物起效时间为(14±8)min,治疗总有效率为92%,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2%,出现浅静脉炎1例次,采用硫酸镁处理后缓解.结论:慢性肾衰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时,并发心律失常与多因素相关,需依据患者年龄、机体特点针对性防控,采用胺碘酮治疗,可提高临床救治效果,促使窦性心律转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沈雪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核受体PXR在宫颈鳞癌组织及SiHa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核受体孕烷X受体(PXR)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及与宫颈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核受体PXR在41例宫颈癌组织及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中的表达.结果:PXR在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中有表达;正常宫颈组织有PXR表达,4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XR的阳性率为59.5%,且宫颈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结论:PXR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今后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价值的标志物.

    作者:郑燕珊;吴曼鹏;倪仰鹏;陈理明;程訸;徐涵;牛永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集成疗伤片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集成疗伤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80例,Ⅱ组182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Ⅰ组采用集成疗伤片和利伐沙班口服治疗;Ⅱ组单纯使用利伐沙班片口服治疗.于手术前2d及手术后第9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含量;第8天行彩色超声多普勒,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时间延长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6.73%,治疗组2.94%,2组差异显著.结论:集成疗伤片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志;谈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冠修复结合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隐裂牙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进行冠修复和根管同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患牙显效率为67.75%,有效27.43%,无效4.82%,总有效率委派95.18%,对照组治疗患牙显效46.15%,有效15.38%,无效38.47%,总有效率为61.54%,对比显示研究组患牙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冠修复结合根管共同治疗隐裂牙牙髓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牙治愈率.

    作者:孙又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血凝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出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血凝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出血症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禁食、输血、留置胃管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血凝酶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血凝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出血症过程中,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银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CSG1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乳腺癌特异性基因(BCSG1) RNAi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在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321中对BCSG1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两组干扰片段BCSG1-R1、BCSG1-R2及阴性对照片段BCSG1-C分别克隆入pGenesil-1穿梭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后,将测序正确的克隆转染入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扩增Real-time PCR检测重组质粒转染MDA-MB-321细胞后,各组细胞内BCSG1-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重组质粒对MDA-MB-3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将干扰片段和阴性对照片段克隆入pGenesil-1质粒,构建出pGenesil-1 -BCSG1-R1、pGenesil-1-BCSG1-R2和pGenesil-1-BCSG1-C重组质粒.与对照组相比,BCSG1-R1和BCSG1-R2组的BCSG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干扰后,MDA-MB-32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成功构建BCSG1-RNAi重组质粒,可有效下调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321内BCSG1的表达及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王坤;李国劲;何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后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发生女性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s)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关爱女性健康.方法:对我院妇科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人工流产女性随机抽取148例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取阴道分泌物检测阴道清洁度、衣原体、滴虫、念珠菌、淋球菌等,并对其初次性交年龄、流产史、婚姻状况、性伴侣卫生健康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48例人工流产患者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18.2% (27/148),其中宫颈炎(26.0%)、念珠菌性阴道炎(22.2%)、附件炎(22.2%)为多见(P<0.05);人工流产女性生殖感染的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的婚姻状况、流产史、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卫生健康状况、个人卫生措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要注意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健康宣导减少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更好的关爱女性健康.

    作者:赵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刀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针刀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1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114例)和西药组(103例),观察患者经针刀和口服萘普生胶囊两种治疗方法后对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并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针刀组的总有效(95.61%)高于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2.81%)(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针刀组的VAS值(x-±s)明显低于西药组(P<0.001).结论:针刀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治愈率较高,近期疗效好,长期不复发,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守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葛花提取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阐明葛花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丹参组,葛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通过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酶的变化来评价保护效果,通过检测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和心肌中β-ARK1、eNOS基因的表达情况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葛花提取物能够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血清中心肌酶的含量(P<0.05),同时能够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P<0.05),并能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和心肌中β-ARK1的表达(P<0.05).结论:葛花提取物通过升高SOD的含量和降低心肌中βARK1的表达来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

    作者:薄华本;郑迪伟;钱佳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难点及对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的临床护理人才.方法:通过回顾我科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大中专护理实习生120人的实习情况,采取双向性评价方法,分析临床带教过程中护理实习生和带教老师主要存在的问题,改进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结果:随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结论规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改进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能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谭结仪;刘日花;伍琼文;周志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胸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外科术后院内感染风险提供更为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胸外科外科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吸烟史、合并疾病等可能影响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100例胸外科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长期吸烟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医师应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重视,尽量缩短外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付晓丽;项安华;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临床带教中PBL联合目标教学法的效果

    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目标教学法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提高其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本文旨在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临床带教中应用PBL联合目标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作者:巫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剂科实施质量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药剂科实施质量管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药剂科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药剂科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质量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质量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这两组药品管理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药品过期、损坏、滥用现象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全面的药剂科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使药品质量与合理使用得到促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关注.

    作者:郭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分析

    围术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即为护理风险,手术后麻醉恢复室具有麻醉期患者病情变化快、风险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容易引发麻醉、心血管以及气道等方面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麻醉恢复室患者由于不具备自理能力,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容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麻醉危险期,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全面的用药知识和扎实的抢救技术以保证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麻醉恢复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并采取于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并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加快患者的苏醒速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禄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与心得体会

    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临床药学有效结合了临床医学以及药学,主要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及药物和人体之间的作用规律进行研究,重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把医院药学从以往的供应管理型转变到技术服务型的轨道中来.本文就着眼于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做一些综述,以期为基层医院更加顺利地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吴丽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在血液科带教护理本科实习生的经验

    目的:总结血液科带教本科护理实习生的经验,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我院血液科81名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带教经验.结果:血液科本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存在缺乏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实际操作技能差、对带教老师要求高等问题.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注意实施趣味教学,提高实习生的兴趣;加强操作技能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双方共同进步.结论:在血液科带教本科护理实习生时应注重观察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带教策略,以提高本科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专业素质.

    作者:杨华维;张凤兰;王中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媒体技术对普胸外科围术期健康宣教的效果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普胸外科围术期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普胸外科拟定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多媒体互动式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普通健康教育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程度以及对健康宣教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过程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患者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和术后早期患者功能恢复及锻炼,对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减少住院周期、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晓丽;林成义;项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内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士对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1],系统的健康教育不仅给住院患者提供了病情信息,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预防技能,而且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而内科出院患者如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等大部分都不同程度遗留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需要长期服药、功能锻炼等,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仅靠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远远不够,因此我科于2010年1月对出院后患者进行了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腹部创伤114例外科诊治观察

    目的:对严重腹部创伤的外科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观察总结.方法:收集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114例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14例患者抢救成功109例,抢救成功率为95.61%,死亡5例中,3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并发症,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迅速作出判断,立即治疗,首先处理危急状况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完善其他检查避免病情遗漏,要大程度避免失血性休克导致的死亡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燕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宫外孕药物治疗的效果,实证其运用价值,并为疾病的临床防治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的是对比研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35例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宫外孕患者的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肌注,观察组采用MTX肌注,并口服米非司酮.通过分析两组的疗效来判定超声监测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的运用价值.结果:超声不但能够有效地诊断宫外孕,还可以对其保守治疗效果作出动态的准确的评价.结论:超声监测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疾病中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防治中推广运用.

    作者:罗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d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血清NSE、CK-MB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析1d龄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血清神经性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1d龄CHD新生儿50例的临床资料,检测NSE及CK-MB,并与同期50例1d龄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CHD患儿的NSE水平(19.6±4.7)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3) ng/mL,CK-MB水平(49.2±5.6) U/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8.8±2.4) 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HD新生儿的血清NSE及CK-MB水平异常增高,对判断脑部和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曾碧美;陈敬国;陈琼;邵秀敏;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分析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们年1-6月,200名住院患者的溶血与非溶血血液标本各1份进行检测,并对相同的血液标本进行不同送检时间的处理,观察血液采集部位与时间、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与时间、标本溶血现象和送检时间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血部位对尿酸、葡萄糖检测的影响较大,同侧与异侧检测结果的变化率分别为136.20%、228.82%.溶血与非溶血对钾、磷和肌酐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变化率分别为125.64%、181.48%、113.41%.结论:规范采集血液标本,即选择合适的血液采集部位与时机、避免溶血现象、把握好标本的送检时间,这样才能大程度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正发挥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程坤;黄锦萍;龙丽;王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6例炎性乳腺癌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炎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同时与术后结果对比,探讨X线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16例经手术后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X线特点及临床表现,并对比分析.结果:①乳腺密度增高、紊乱8例.②肿块5例,边界模糊4例,伴有少量钙化点2例.③皮肤改变:所有16例患者均有乳房皮下脂肪混浊(呈索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皮肤粗糙变厚.④乳头凹陷者5例.⑤腋窝淋巴结肿大者7例.手术前乳腺炎3例、2例异常增生结构(性质待定),经取细胞做病理证实为炎性乳癌,16例患者中有11例在术前经X线诊断为炎性乳腺癌.结论:通过X线诊断炎性乳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排查炎性乳腺癌的首要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李晋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R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讨论研究DR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于诊断空洞型肺结核的价值与影响,为诊断疾病提供更科学、全面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空洞型肺结核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应用DR机拍摄胸部正位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影像学方法检测结果得出,应用多层螺旋CT检测较DR摄片能够更完整的显示空洞及洞壁内结构细节,对于摄片不能显示或显示不完整的病理变化,CT可清晰显示.结论:DR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均能为判断空洞型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多层螺旋CT对空洞型肺结核检测结果所显示数目、大小、形态等指标方面优于DR摄影平片.可检出肺结核空洞并直接反应病变过程的病理改变,提供更多关于病灶边缘及内部结构的细节.多层螺旋CT所得结果可靠性高,较DR摄影更具有科学价值,可显著降低诊断疾病漏诊、错诊概率,帮助医生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邱文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春期Ⅰ型糖尿病细胞免疫功能探讨

    目的:探讨青春期Ⅰ型糖尿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我院Ⅰ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青春期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T细胞(CD3、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患者T细胞分子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Ⅰ型糖尿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青春期有所下降,应该增强免疫功能的调节.

    作者:尹云欢;陈敬国;陈琼;邵秀敏;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检验科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探究

    检验科是医院高危部门之一,检验结果准确与否,关系患者是否能如期得到有效的治疗,提前康复.本文作者主要根据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职业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风险提出管理策略.

    作者:马春平;马骏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在男性小儿尿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男性小儿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男性小儿尿道结石2 6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6.8岁.结石大小5mm×8mm~ 12mm×18mm.后尿道结石14例.前尿道结石12例.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为100%,平均碎石时间为(5.6士2.1) min.经定期随访,无尿外渗、尿道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男性小儿尿道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戴光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下段食管癌手术进路的选择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手术进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接收的10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统计不同临床症状对应的术式选择和预后;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5±34.5) min、扫清淋巴数(14.3±3.9)个、发现阳性淋巴结数量(1.34±0.3)个、食管上切缘癌细胞残留率(14.3±2.5)%、住院时间(26.3±3.5)d;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86.6±54.3) min、扫清淋巴数(15.3±4.6)个、发现阳性淋巴结数量(1.67±0.5)个、食管上切缘癌细胞残留率(13.9±2.4)%、住院时间(30.2±5.9)d;其中,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扫清淋巴数以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下段食管癌,采用传统的左胸切口和右胸加上腹切口能取得类似的治疗效果,两者在手术时间有所差异,但术后恢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建林;龙建军;杨武森;杨秀华;张武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痰浊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涉及范围广泛,常与神经、内分泌、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及卵巢局部调控因素异常有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界在对本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治法方药的观察研究等方面.PCOS患者多为痰湿体质,近年许多研究报道,糖脂代谢紊乱与中医痰浊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万庆芝;张晓甦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