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5817
  • 国内刊号:45-1085/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7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年获全国医药高校学报质量评比优秀编辑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四肢主要动脉急性损伤46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0年2月~2002年6月共收治四肢主要动脉急性损伤4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文勇;王奇;候培勇;覃鸿尚;何兆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812,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瑞洲;杨道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复位内固定带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2000年1月~2003年5月,我院共收治11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经复位内固定及带肌蒂或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效果满意,兹报如下.

    作者:韦仕战;彭维波;罗群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采用改进的额肌瓣,改善重度上睑下垂.方法重睑术切口,用剪刀沿眼轮匝肌表面和皮下组织间自切口向上潜行分离,至眉上10mm,并剪开20mm宽的额肌瓣两侧,一般内侧约10mm,外侧约5mm,形成上宽下窄,边长不等的形肌瓣,向下牵拉和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 36例36眼手术全部1次成功,除1例合并上睑内翻倒睫、1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外,其余34例34眼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陈光胜;马丽华;黄红波;阳昇;胡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两种导管封管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新的导管封管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每ml含10mg肝素的封管液于透析结束后注入两侧导管,并用碘伏消毒皮肤及导管口,加用碘伏纱布覆盖,并与旧法组比较置管的感染发生率及堵塞率.结果新法组的感染发生率及堵塞率明显低于旧法组(χ2分别为39.592、11.502,P均<0.01).结论新的封管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龙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干化学法检测尿常规的可信性分析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检测尿常规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完全符合率红细胞为84.7%,白细胞为86.7%.结论干化学法操作简便、快捷,但假阳性、假阴性较多,只能作为筛选试验,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潘云;常正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舒血宁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72h内)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4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对照组40例,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是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可靠并具有明显疗效的药物.

    作者:韦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山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37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于贫困山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开放式多枚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根据临床特点,积极治疗并发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并分析其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治疗费.结果骨折愈合率为94.59%、平均住院日为25d、平均治疗费用在3630元左右.结论开放式多枚螺纹钉内固定术不失为基层医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经济又易被病人及家属接受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岑贤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P1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P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40.6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63.64%、33.33%、25.00%.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16蛋白检测有助于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P16蛋白的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易少波;黄少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对儿童癫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临床拟诊儿童癫痫40例作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检查并与常规脑电图检查比较.结果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对儿童癫痫的确诊率、分型分类等均较常规脑电图检查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是儿童癫痫诊断分型的可靠方法.

    作者:艾秀玲;朱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贫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2例RA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骨髓象、贫血发生率与风湿活动情况的关系,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192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贫血85例,发生率为44.27%,以轻、中度贫血占91.76%(78/85),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85.88%(73/85).结论 RA贫血发生率较高,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血红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有关.

    作者:李珏;陈立新;王小超;陶丽菊;陈诗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前期临床表现及血气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前期的血气分析资料及临床表现,以了解其有无特异性及是否可作为呼吸衰竭临床早期诊断和抢救的依据.方法对9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衰组)的临床表现与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未合并呼吸衰竭162例患者(非呼衰组)的临床表现及血气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呼衰组在发展成为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前均先后出现一个或多个相同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呼吸表浅、呼吸节律不规则、叹息样呼吸、双吸气、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反常呼吸、咳嗽乏力、眼球运动障碍、颈及上肢肌无力、睁眼及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昏迷等,虽然此时PaO2>8kPa,但均发展为呼吸衰竭.而非呼衰组无上述症状.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前期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且特异性临床症状越多,病情发展为呼吸衰竭越快,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呼吸衰竭早期诊断和抢救的临床依据.

    作者:王承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特点、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防止职业损伤的发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职业损伤回顾性问卷调查及自我防护问卷调查.结果机械性损伤位于职业损伤的首位,手术室、外科、妇产科损伤率高于平均损伤率;防护措施应用少的原因中以不在意及不知如何防护居前二位.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与其职业性质密切相关,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改进医疗器械、是完善和健全防护措施是减少护理职业损伤的关键.

    作者:梁健;范元;梁丽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泪道阻塞65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对65例72眼泪道阻塞患者施行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结果治愈67眼,治愈率为93.0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好,安全可靠,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欧穗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菌、祛痰、平喘、利尿、强心,氧疗等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停用利尿、强心剂,予乌拉地尔100~12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100~200μg/min,每日1次,疗程7d.注意监测血压,使血压维持在12.0~8.0kPa以上,并根据血压调整滴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5.426,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常规治疗法并用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韦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3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宫口开大3cm时采用0.2%罗哌卡因100ml与芬太尼200μg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不愿分娩镇痛的相同条件的62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痛程度、产程中使用催产素的情况、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阴道流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68%,疼痛记分分别为0.74±0.52分和2.29±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镇痛组剖宫产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阴道助产率及总的手术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产后2h阴道流血量分别为229.43±79.48ml和235.65±69.98ml,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77%和3.2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

    作者:韦红卫;黄泽汉;雷志英;李妹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病毒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输血传播性病毒(TTV)感染情况,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是否有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率为53.49%(46/86),其原因与输血史有关系(P<0.01),也与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次数有关(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严重的TTV感染,避免接受输血与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或者减少其次数,加强血液透析机的消毒,对预防和减少发生TTV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立新;林栩;李珏;杨发奋;王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10例报告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韩国DANA胰岛素泵对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h血糖(2hFPG)为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CSII(CSII组).并与采用胰岛素每天多次注射(MDI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FPG、2hFPG在2周后均达到治疗目标,胰岛素用量基本相等.但CSII组控制FPG达到目标值的时间与MDI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CSII组治疗达FPG靶值时间显著短于MDI组,且FPG波动小,可迅速改善糖代谢紊乱.

    作者:赵爱香;罗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辅助下钻孔引流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

    钻孔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一般来说效果较好,但是对分隔型CSDH效果较差,复发率高.我院自2000年2月~2003年6月采用脑室镜辅助下钻孔引流治疗分隔型CSDH2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柯遵斌;邓元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灭粉碘仿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30例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四灭粉碘仿根充糊剂在治疗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四灭粉碘仿糊剂加入牙胶尖行根管充填.对照组采用常规根充糊剂充填.定期随访.结果术后6个月、1年疗效对比,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四灭粉碘仿糊剂是治疗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较理想的填充材料.

    作者:石英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6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心电图(EKG)等项目检查,以评价其心肌损害程度.结果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心肌酶谱升高与窒息程度有关,P均<0.01.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EKG,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7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分别观察74例卵巢囊肿患者开腹手术(开腹组)及71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术后住院天数短等优点,只要术前正确评估病情,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术中操作轻柔,使用袋装法取出肿物避免污染盆腹腔,是卵巢良性肿瘤首选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令狐荣铁;王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附53例报告)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B超诊断胎儿畸形53例的情况.结果超声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4.91%(45/53),部分符合率为5.66%(3/53),漏诊率为9.43%(5/53).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佘劲松;曾繁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Ki-67和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i-67和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转移潜能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组织、30例异型增生的乳腺癌旁组织和50例乳腺癌组织Ki-67和BRCA1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Ki-67阳性表达率为92%(46/50),显著高于异型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P均<0.01).正常乳腺组织BRCA1 100%(30/30)呈阳性表达,强阳性表达率为70%(21/30),异型增生BRCA1阳性表达率为80%(24/30),强阳性表达率为36.67%(11/30),定位于细胞核.而乳腺癌BRCA1阳性表达率为58%(29/50),无一例强阳性表达,其亚细胞定位除细胞核外,也见于胞浆、胞核胞浆.Ki-67强阳性表达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弱阳性或阴性表达者(P<0.05);BRCA1表达正常的乳腺癌病人术后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减弱者(P<0.05).结论检测Ki-67和BRCA1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赵时梅;严龙;林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减轻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作用.方法对522例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8例)和对照组(254例).两组使用造影剂(泛影葡胺)相同.实验组在造影前给予山莨菪碱10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反应及心慌出虚汗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患者在造影前应用山莨菪碱注射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毛桂珍;略秀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Ⅰ、Ⅱ期鼻咽癌

    1998年5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78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于首程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综合放疗组),用配对法与同期接受单纯外照射的Ⅰ、Ⅱ期鼻咽癌(单纯外照射组)78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健全;朱锦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鼻道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

    目的探讨临床上经上颌窦口进入上颌窦诊疗的途径.方法在40例成人尸体颅矢状切面上,对中鼻道、半月裂孔、上颌窦口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上颌窦口的探针插入试验.结果中鼻道、半月裂孔的长度分别为56.36±2.58mm、21.46±1.79mm;40例中,28侧(70.00%)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中1/3部;12侧(30.00%)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后1/3部.上颌窦口的形态不一.上颌窦口的前后径为3.14±0.47mm.上颌窦口距鼻腔底部、鼻小柱的距离分别为30.41±2.85mm 、49.52±2.37mm .鼻小柱到上颌窦口与到鼻腔基底面连线的夹角为40.2±3.7°.37侧(92.50%)的上颌窦口能用直径≤2.5mm的探针穿过.结论经上颌窦自然开口行上颌窦口穿刺是安全、简便和有效的一种诊治方法.

    作者:王琦;刘瑜琦;刘雅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00例医务人员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结果有28.00%的医务人员有睡眠质量问题,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5岁、中专或高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高,PSQI严重程度重(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性别与PSQI的总评分及各成分分无显著相关关系;年龄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总分呈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P<0.05~0.01);文化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应用、日间功能及总分呈负相关或高度负相关(P<0.05~0.01).结论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减少影响因素,以达到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玲;潘朝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清AFP与AFU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与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对223例PHC、248例肝硬化、150例其他肿瘤及150例正常人进行AFP和AFU检测.结果 AFP和AFU诊断PH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8.48%、84.42%和75.34%、82.16%,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2.83%,特异性为79.65%.结论 AFP与AFU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HC的阳性率.

    作者:钟伟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3例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前列腺感染情况.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前列腺炎门诊及住院病人共203例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176份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为87%.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62株占3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共6株占22%.药敏结果显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34株,占2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12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前列腺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菌药物不必要的升级和联合使用.

    作者:袁锡华;汤丽霞;黄富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在检测异常心电图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两种记录仪在心电图异常检测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测260例患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异常心电图检出率(73.85%)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记录仪(24.23%),χ2=128.85,P<0.01,而异常心电图类型以ST-T改变、心律失常尤为明显(P均<0.01).结论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检测心电图异常的价值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作者:张琴;岑梅;唐文红;陈晓婕;杨苏平;孙中波;覃晓波;巫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方式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7例52眼硬核白内障施行6.5~7mm小切口巩膜隧道切口,直径6mm环形撕囊,充分旋转晶体核及水力分离皮质,晶体圈匙娩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5眼出现角膜内皮水肿,1眼后囊膜破裂,1眼玻璃体脱出,术后均由术前眼前光感或手动,至第5d出院时裸视力为>0.05(脱盲)100%,>0.3(脱残)48眼,占92.31%,≥0.5 42眼,占80.77%.结论小切口硬核白内障采取环形撕囊,充分旋转晶体核及水力分离皮质,圈匙娩核并植入人工晶体,并发症少,疗效好,设备简单,易掌握,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徐昌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侗族成人同身寸长度及其与身高的关系

    目的研究广西三江县侗族成人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为人类学、年龄(生长)解剖学、法医学研究及针灸取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人类学方法测量515名(男254名,女261名)侗族成人同身寸长度和身高.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计算各组同身寸均值、身高均值、同身寸与身高比值,并由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男、女各年龄组间:男、女同身寸的均值(除45岁~、50岁~组)和男、女身高的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分别<0.05和<0.01);同身寸与身高的比值稳定在65.5~77.5之间.并得出了由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同身寸长度可推算身高,同身寸长度和身高有显著性的直线回归关系.

    作者:浦洪琴;黄世宁;吴练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两种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式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优劣.方法将19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施行周基杰医生的剖宫产术(周式组)及Stark医生的剖宫产术(Stark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Stark式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周式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病率明显降低(P<0.01).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ark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快,损伤少,失血量少,术后进食早,术后恢复快,手术方法简单易学,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覃桂荣;忻国华;杨运清;韦壮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甘油三酯水平对公式计算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甘油三酯水平对公式计算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采集146例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各3.0ml,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LDL-C.并将病人分为三组:TG<2.3mmol/L的为TG正常组103例;2.3mmol/L≤TG≤4.5mmol/L 的为TG轻度异常组26例;TG>4.5mmol/L的为高TG血症组17例.并利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出LDL-C,与一步酶法测得的LDL-C比较.结果正常组之间的L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TG轻度异常组之间的LDL-C和高TG血症组之间的LDL-C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公式计算法测定血清LDL-C,受TG水平影响较大.当2.3mmol/L≤TG≤4.5mmol/L时,公式计算的LDL-C略低于酶法;当TG>4.5mmol/L时,公式计算的LDL-C明显低于酶法.

    作者:李怀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EGP)与幽门螺杆菌(Hp)及胃泌素(Gas)的关系.方法对胃镜检查确诊为EGP(EGP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患者各200例进行Hp、Gas测定,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EGP组Hp感染率较CSG组高(P<0.01),血清Gas浓度和增高率也较CSG组高(P<0.05或0.01).EGP组Gas浓度与Hp感染情况有关(P<0.01).结论 Hp是EG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EGP患者Gas浓度升高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

    作者:邹尤宝;陈哲;潘海波;陈绍智;黄桂芬;李松远;梁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6845例献血员血清HBsAg、抗HCV、抗HIV的检测报告

    目的杜绝输血过程中感染多种疾病.方法直接应用ELISA方法检测供血者血清中HBsAg、HCV抗体、HI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16845例血标本中,HBsAg阳性6例,阳性率为0.36‰;HCV抗体阳性率10例,阳性率为0.60‰;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表明由于试剂误差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经过血站多次筛检的血还会出现假阴性.把好后一道关,有必要对供血者的血清进行复检,确保血源质量.

    作者:戴瑞娣;赵向东;张远鹏;张瑞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囊虫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和相关对策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脑囊虫病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均为治疗中断所致,其原因有经济困难,药物副作用大,病人依从性差,重复感染.结论采用各种方法,坚持治疗,才能避免治疗失败.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连续灌洗治疗骨科化脓性感染4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骨科化脓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例、骨创伤后继发感染36例、跟腱创伤后感染1例采用扩创后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100%,效果满意.结论灌洗治疗具有机械冲洗及局部杀菌的功能,是治疗骨科感染的有效方法;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不必急于取出内固定,采用扩创、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振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组5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血测定CRP、空腹血溏(FPG)、血脂各项指标(TG,TC,HDL-C,LDL-C,Apo-A1,Apo-B),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2DM组CRP明显升高(P<0.05);②CRP明显升高与TG、TC呈正相关,前者(r=0.391,P<0.001),后者(r=0.231,P<0.05),与FPG呈正相关(r=0.372,P<0.005).结论 CRP升高与T2DM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黄萍;陈桂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塞53例临床分析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高血压病中的发病率甚高,也是致残的主要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脑梗塞53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农文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诱导时对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时于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为对照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0.9%氯化钠20ml),第Ⅱ、Ⅲ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10、15mg的麻黄碱,连续观察SBP、HR及SpO2,分别记录诱导后1min、2min、3min、4min、5minSBP及HR值.结果Ⅰ组诱导后SBP与诱导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HR呈下降趋势(P<0.01).Ⅱ组病人诱导后SBP和HR较平稳,SBP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病人SBP和HR较诱导前升高(P<0.05或0.01).结论麻黄碱能预防异丙酚诱导所致的低BP和HR减慢,而且20ml异丙酚加入10mg麻黄碱较合适.

    作者:黄泽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30例临床观察

    危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SVT),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持续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黄善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镁对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心律失常抑制作用的观察

    目的探讨镁制剂在急性心肌梗塞(AMl)早期抑制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疗效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36例AMI早期患者采用双盲对照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6).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钾镁液,观察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6,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患者早期应用镁制剂,可明显降低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虽病死率无明显降低,但对患者近期预后有益.

    作者:黄彩念;韦丽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10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予口服洛赛克治疗(治疗组),并与107例口服法莫替丁(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691,P<0.01;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χ2=14.502,P<0.01;1年后溃疡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0.191,P<0.01.结论洛赛克可作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黄甫沿;黄美勇;韦青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防止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全身重要器有无疾患,血肿量及显像学的改变,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方式与手术预后关系.结果深部脑出血16例,死亡占31.25%;中线结构移位≥10mm 9例,死亡占66.67%;脑干周围受压4例,死亡占50%.结论应根据血肿部位和量的大小,全身重要脏器有无疾患综合决定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方式能提高外科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叶锋;张宗平;王微;谭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肺心病并低渗性脑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发低渗性脑病的原因,总结治疗成功的经验.方法对14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48例低渗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慢性肺心病中并发低渗性脑病48例(占34.29%),与医原性因素有关.轻度低渗血症4例,中度16例,重度28例,死亡3例(6.25%).结论慢性肺心病易并发低渗性脑病,应引起临床注意,其发生的医原性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及注意鉴别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蓝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前在全球所有的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之一.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结核菌感染者近3.3亿,现有600万人患病,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5万[1].

    作者:李小潘;裴庆兰;孙慧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重度海洛因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4次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科成功抢救重度海洛因中毒数例,其中1例呼吸、心跳反复骤停达4次,由于我们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副作用的观察,以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56例化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统计其化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率.结果经化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结论根据每种化疗后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崔梅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缺氧性损伤和(或)颅内出血等病变[1],足月儿多见,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都可导致该病,轻、中度预后较好,重度病死率较高,常留有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2].自2000年以来,我科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HIE 60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花桃;李玉贤;林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牙反(牙合)的正畸矫治概况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较常见的的错合畸形,临床上按致病机理可分为:①牙源性反(牙合);②功能性反(牙合);③骨骼性反(牙合).反(牙合)如不及时矫正将会对颌骨的发育、咀嚼功能、容貌、颞颌关节及全身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采用的方法较多,笔者就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潘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根管治疗术的现状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占门诊就诊量的50%以上[1].而根管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器械、药物、技术方法的更新和改进,使过去不能治疗的大部分牙齿均能保留,提高了牙齿的保存率.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全世界1/3人口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简称AS),以AS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既往研究证实[1],高脂血症是导致AS常见的重要的危险因子.

    作者:彭湘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现状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指因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这里的胆道疾病包括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道出血、胆总管囊肿、胰胆管回流异常及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等,其中胆石症为常见.胆源性所占急性胰腺炎的比例约为50%以上,其所占急性重症胰腺炎症(SAP)的比例为80%左右[1].因此,改善ABP的治疗对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其治疗对策、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等方面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现将ABP的外科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峰;浦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氯通道蛋白及其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I/R)对缺血的心肌是有害的,能加重心肌缺血损伤,其机理是钙超载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自1986年Murry等[1]提出心肌缺血预处理(IPC)这一概念以来,即心肌经过一次或反复多次的短暂I/R后,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减轻随后长时间心肌I/R所引起的心肌损伤,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表现为心肌I/R后心肌梗塞面积减小,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及促进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等,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其机理探讨开辟了崭新领域.

    作者:彭少君;刘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胶质细胞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胶质细胞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3%,传统多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大多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手术难以做到彻底切除[1],生存率较低.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孟年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他汀类(statins)药物为胆固醇合成酶中的限速酶抑制剂,能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目前应用的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阿伐他汀.其中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为酶母发酵后衍生物,而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为人工合成.近年来,发现有多种临床用途.现就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韦应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脾切除治疗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脾脏在血液病的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不断的深入认识,血液病学和脾脏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毛细胞白血病(HCL)及血小板减少伴免疫异常综合征(WAS)、艾滋病毒(HIV)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作者:龙仁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具有家族异常倾向、独特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的特发性心肌病,其治疗亦较复杂.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人们对此病及其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笔者现将近年来HCM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菁;尹瑞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咽癌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常规二维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用此法早期患者可获约80%的局部控制率,而局部晚期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40%~60%,原发部位的控制不仅与疾病的分期有关,也与靶区的足量照射有关[1],提高局部肿瘤剂量是改善局部控制率的关键.随着放射生物学、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计算机的介入,目前采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方法治疗鼻咽癌,其效果有所改善.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林高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现状与进展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预防疾病发作,患者需长年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安装抗心律失常起搏器,给患者带来不便.目前,我国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这项技术已迅速成为心脏介入治疗为活跃的一部分.并深入对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以及在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一些新的技术的研究,如温度控制系统及一些新型的标测系统等,提高了一些复杂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成功率,使这一技术更趋完善.笔者就此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刘明;朱立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理和诊治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在我国有60%~90%的肝细胞癌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其中相当部分的病人可因肝硬化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症(PHT).使肝癌的治疗变得更为复杂和棘手.肝脏储备功能不良或肝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使手术切除肿瘤成为禁忌,切除率低,仅为20%~30%;即使切除肿瘤,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5年约为80%)、上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又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因而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是一个临床难题.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宫晓光;林木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红素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症.长期以来,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较为深入.近年研究发现[1]胆红素不仅具有生理功能,而且对心脏、肾脏及大脑有一定的毒性影响.笔者就胆红素生理和病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作简要综述.

    作者:凌赛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D4+CD25+细胞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自身耐受以及保持对非己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正常人体内一般都有对自身抗原产生特异性反应的T细胞存在,但都由于受到各种耐受机理的严格控制而不会导致免疫性疾病的发生[1] .

    作者:黄红东;伍楚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塞(AMl)是危及人类健康主要心血管病之一.AMI后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是AMI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严格地监测和有效的处理是降低AMI病死率的重要措施.而β受体阻滞剂(βB)是急性期抢救治疗的组成部分[2].我们科自2000年~2003年5月,采用小剂量βB早期治疗AMI 23例,并与21例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兹报告如下:

    作者:庞善芬;梁建朝;黄军章;陈丽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校女生性病46例临床分析

    随着性病逐年增多,学生性病也在逐年增多,为了解在校女生性病构成,笔者对46例在校女生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兹报告如下:

    作者:武洁;谭斯艺;覃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可必特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38例报告

    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哮喘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所用药物亦不断增多.我科近来以氧气作动力,将支气管扩张剂可必特(含异丙阿托品和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的儿童哮喘,并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新;刘清;李洪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年胃癌40例报告

    近年来,青年人胃癌有上升趋势.我院近5年间经胃镜检查病理学证实的青年人(≤35岁)胃癌4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内镜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关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19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非老年糖尿病病人相比,老年糖尿病病人心、脑并发症多,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老年相关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易感性增高,低血糖所致脑损害易于发生且病情严重,治疗目标有别于非老年糖尿病病人[1].我科近4年来共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闯;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珍珠粉治疗小儿尿布皮炎24例报告

    小儿尿布皮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以新生儿、婴儿多见,常并发于小儿腹泻病、肺炎、营养不良.笔者自2000年1月~2002年10月用珍珠粉治疗小儿尿布皮炎24例,并与用维生素E治疗的同期24例作对照,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腔镜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5月开始使用妇科宫腔镜治疗尿道、前列腺、膀胱、输尿管口部等部位的疾病,取得颇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006例次胃镜清洗消毒后HBsAg检测报告

    随着胃镜清洗消毒方法的不断改进,防止病原交叉感染已有一定成效,但乙肝病毒内镜传播的预防问题仍是目前讨论热点,其需要更高质量胃镜清洗消毒效果.我们对1006例次胃镜清洗消毒进行环节监控,检测消毒后胃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小敏;莫乐君;梁敏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热性惊厥患儿血钠的变化观察

    小儿热性惊厥(FC)是儿科常见病,其引起的原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而低钠血症是FC常见的现象[1],现将我院近2年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18例FC患儿的血钠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河;何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化学消毒剂的安全管理

    化学消毒剂种类多,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有过氧化物类、醛类、含氯消毒剂等,它对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有很大作用.我院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消毒管理办法>,对这类物品实行规范化管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民族学院大学生休退学原因调查分析

    广西民族学院是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0%以上,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少数民族高级专业人才.为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并找出引起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疾病,笔者对我校1998年10月~2003年7月大学生休学、退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探讨大学生休学、退学原因的规律,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减少休学及退学,以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高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作者:韦健全;黄斌学;郑子敏;薛强;许小林;潘勇;黄增琼;赖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比喻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

    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发展极为迅速,免疫学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得到广泛应用,因而免疫学课程被原国家教委列为医学本科生必修的15门主干课程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免疫学名词概念新颖繁多,理论深奥,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初学的大学生难以接受,容易失去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免疫学教学中尝试运用比喻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下面主要通过举例谈谈比喻法在讲授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免疫学知识整体性、免疫现象及免疫技术等内容时的运用.

    作者:汤红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硕士生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起步晚,仅仅有6、7年的时间[1],因此发展还不完善.在学习内容安排上,临床实践是研究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2],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目前硕士生的临床实践活动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作为护理学科硕士生,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过,分析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平;覃惠英;王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残角子宫妊娠11例误诊原因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0.91%~3.9%[1,2],因其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出现较晚而极易误诊误治.现对我院收治的11例的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覃艳芬;刘冬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误诊为急性心肌炎1例

    1 病历简介张某,女,12岁,学生.患者入院前10d因感冒后出现发作性心悸、气促伴头晕、全身乏力,无胸痛、黑朦、晕厥、发热、呕吐.心悸、气促发作持续数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但短暂缓解后又再发.平时身体健康,和同龄人如常活动.入院检查:T36.5℃,P160/min,R22/min,BP11.30/8.0kPa;两肺听诊未闻异常;叩诊心界不大,听诊心律整齐、HR160/min、心音有力、未闻杂音;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作者:高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自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德恩;黄粹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文医学图书在版编目分类问题刍议

    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自1993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受到了文献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分编人员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做到了一次编目,多次利用,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目质量,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加快编目速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作者: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民族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新动向及其对策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普遍落后于汉族地区.国家为帮助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在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学生有些特殊规定:比如,招生录取分数有所照顾,入学收费比一般院校优惠.我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简称右医)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2002年年秋季招生开始文理兼招,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目前就业非常严峻的新形势下,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以及就业的社会竞争力,笔者对我院学生的思想新动向进行了了解,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黄锁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角膜层间烧灼治疗超声乳化术后并发大泡性角膜病变2例

    我院自1998年5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到这年的12月,为80例白内障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2例(2眼)术后发生了大泡性角膜病变,经用角膜层间烧灼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阑尾巨大结石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容某,男,28岁.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3个月,再发伴发热1天于2003年6月15日入院.主述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隐痛,每次发作时给予抗炎治疗症状缓解.

    作者:唐安球;莫武文;覃建论;龙华麟;王玉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人横结肠纤维脂肪瘤致肠套叠1例报告

    结肠纤维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我院近期收治结肠纤维脂肪瘤致肠套叠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文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胸腺瘤二次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成功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4岁.因左眼睑下垂伴胸闷气喘2个月,于2003年3月16日入院,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胸部CT及胸片检查发现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入院后给予吡啶斯的明60mg,每天3次,口服强的松,每天15mg,1周后病情好转且稳定.

    作者:冯毅;王平;蔡魏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椎管内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报告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较常见,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造成漏诊,而以脊髓压迫症为首发症状的椎管内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宇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中医药产业基本现状及其与周边国家情况比较

    目的分析了解广西中医药资源、产业的基本状况.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快速检索方法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对广西近几年中医药资源开发、产业现状进行检索、追踪.分析中国加入WTO后中医药的机遇与变化,并与周边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中医药发展情况作比较.以及广西中医药企业在国内的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广西中医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作好准备.结果广西在传统中医药资源及产业上有优势,但尚处于初始开发利用的阶段.结论目前大环境对做大做强广西中医药产业极为有利,增加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将为广西今后在世界医药界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梁光铁;梁戈夫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