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非合剂、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4%,对照组85.65%,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15 P<0.05.结论: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廖积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和X线分析(附40例报告)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方法:用螺旋CT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扫描,采用早期及日后复查的方法作出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在24小时内仅3例有早期改变,72小时后复查,都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需结合临床表现作出早期诊断;而72小时后X线表现明显,诊断明确.

    作者:赵马根;段伯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术前后凝血变化规律的探讨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病人在正常手术前后,血液凝血时间长短变化规律.方法:19例体外循环病人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实验,同时测定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段PT、APTT、TT均高于术前水平,PT、APTT直至术后24小时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LT、FIB较术前均降低,FIB至术后24小时恢复正常.结论:CPB术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PT、APTT和TT延长的原因.

    作者:芮刚;张杰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确处理后,134例多发伤病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早期接诊病人诊治的优势,尽早判断伤情并复苏;多发伤的处理应真正做到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作者:杜丹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症哮喘 46 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重症哮喘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也有增无减,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提高对重症哮喘发病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笔者收集我院近4年来收住的46例重症哮喘的抢救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沈翠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Ⅰ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必要并如何应用.方法:在本院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中,随机抽取实验组81例,在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与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79例进行比较,对年龄、性别、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营养状况、麻醉方式、手术并发症、糖尿病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切口感染与性别、切口长度、麻醉方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相关性,而与年龄、手术时间、营养状况、手术并发症、糖尿病史呈正相关性.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作用不大;除非存在年龄大、手术时间长、营养状况差、有手术并发症及有糖尿病史等因素,可酌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否则在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没有必要.

    作者:梁国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目的:重点总结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后腹腔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围手术处理要点.结果:完全切除肿瘤者7例,大部分切除者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治疗,但是必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仔细操作并防止大出血的发生是关键.

    作者:刘庆全;谢昌林;黄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分次或单次给药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3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舒弗美.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都保800μg qm,连用6周,强的松30mg qm,连用1周.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都保200μg qid,连用6周,强的松10mg tid,连用1周.三组均给予适量抗生素,必要时给予舒喘灵喷雾剂.结果:A组显效率为38%,B、C组显效率为95.2%.A组与B、C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C组肺功能治疗后则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分次或单次给药治疗轻中度哮喘均有显著的疗效,肺功能明显改善.单次给药方便,合乎于人体生理浓度的波动,疗效肯定,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松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5例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均采用实心扩髓胫骨髓内钉.结果:1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锁钉及髓内钉无松动、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曾志超;符远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0例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150例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德国Wolf电视腹腔镜标准套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治愈138例,治愈率为92.0%,无胃肠损伤及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解剖,熟练操作,严格手术适应证,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百发;单治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严重多发伤 79 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寻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治愈率.方法:针对严重多发性创伤的特点及危及生命的重要脏器的损伤特征,抢救中强调采取序贯性的治疗原则和个体化方案.结果:79例中治愈72例,治愈率达91.14%,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早期的全面综合诊治,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齐庆军;何建红;苗立军;刘玉伦;郭元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21例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急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非扩髓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均在8~24周内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亦未出现严重的深部感染.结论: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中使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作内固定,只要合理地选取病例,作严格彻底的清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正权;丁德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足月臀位 66 例处理分析

    目的:比较足月臀位几种处理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66例足月臀位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发生率为7.81%,围产儿死亡率为3.03%;四种处理方式中,臀位牵引围产儿死亡率较高(25.00%),而臀位分娩、臀位助产、剖宫产术均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于臀位,产前行外倒转后应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其处理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刘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出血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为梗死后再出血,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病人中既往患风湿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主动脉瓣钙化3例,合并有心房纤维颤动14例,病情恶化死亡3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绝大多数由栓塞引起,对风湿性心脏病等心瓣膜有病变的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发生脑梗死后3天~2周内出现病情加重,需高度怀疑发生脑出血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迎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对收治的4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K针螺丝钉内固定及辅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7.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正确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外固定及规范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固定及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黄少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点已有很多报道,现将我院近2年来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58例不同类型、不同部位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程玉银;张桂华;朱求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参芍提取液对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影响

    目的:研究参芍提取液对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主动脉灌流观察给药前后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变化.结果:参芍提取液可使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增加(P<0.05),心率减慢(P<0.05).结论:参芍提取液可使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增加,心率减慢.

    作者:赵凯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00例临床报告

    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切口长度为5~6cm,确认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关系后,按手术程序切除胆囊.结果:小切口手术成功489例,占97.8%,11例因手术操作困难而将切口延长10~12cm.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高科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杂性肾结石38例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38例复杂性肾结石分别采取肾盂切开、肾窦内肾盂切开、肾盂肾后唇联合切开、Brodel线切开和肾切除等方法取石.结果:术后残余结石2例,术后复发性结石3例,均经ESWL治疗后而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取石术式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杨斌;陆奇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抗生素腹腔内滴注治疗腹部感染112例临床观察

    由腹腔内化疗肿瘤的启发,我院于1997年11月~2000年9月对阑尾炎、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盆腔炎等腹腔内感染,采用腹腔内抗生素滴注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尿路结石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小儿尿路结石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116例小儿尿路结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肾结石43例,输尿管结石14例,膀胱结石34例,尿道结石25例.占整个泌尿系结石的2.72%.上、下尿路结石比为1∶1.03.手术治疗107例,未见严重并发症.ESWL 6例,全部成功.自行排石3例.结论:小儿尿路结石少见,与成人尿路结石相比,有不同特点,值得重视.

    作者:佘湘群;段友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妊娠6~10周的健康妇女90例,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A组)单纯用异丙酚,麻黄碱组(B组)每200mg异丙酚加麻黄碱10mg,阿托品组(C组)每200mg异丙酚加阿托品0.3mg,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诱导,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20~50mg.监测、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min、3min、5min、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注药后A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P<0.01),B组的SBP、DBP与注药前相比略有升高(P<0.05),C组的HR较注药前有所升高(P<0.05),C组流涎明显少于其它两组,呼吸暂停、呕吐发生率各组无差异.结论:异丙酚可引起循环、呼吸抑制且与剂量和推注速度有关,加用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有效预防循环抑制作用,且阿托品不良反应少,故加用阿托品更为合适.

    作者:郑玲;梁鉴生;程平瑞;黄政通;熊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眼带状疱疹1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眼带状疱疹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眼带状疱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神经的额支、鼻睫支和两者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1例、6例、2例.全部病例均予以大剂量的阿昔洛韦治疗(鼻捷神经受累者联用强的松),未发生严重的眼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足量的阿昔洛韦是治疗眼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鼻睫神经受累者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佳.

    作者:陈海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TENOR内固定系统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和评价TENOR内固定系统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10例,分别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腰椎不稳局部症状缓解情况,随访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0例均获随访,腰椎不稳症状均消失,植骨均见融合,无一例发生钉、棒变形断裂及松动.结论:TENOR内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相容性好,结合植骨融合可重建腰椎的稳定,适用于腰椎不稳的治疗.

    作者:郭志荣;卢尔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多为单一用药,而且病例选择和用药的具体方法各异,因而疗效不一.我们采用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治疗60例偏头痛患者,其近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增艳;陈庆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切口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X线平片椎间隙定位,硬膜外麻醉,行小切口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84例中有82例经1~4年随访,优62例,良18例、差2例、优良率97.5%.结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早、疗效好,对于单侧下肢症状偏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突出效果尤其显著.

    作者:周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AMI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笔者就本院收治的32例青年人AMI分析如下:

    作者:果海;赵玉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80例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探讨其预后.方法:采用急症手术、延期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三种方法治疗颅内血肿80例.结果:经治疗的所有患者死亡率为8.8%,总残废率为21.3%.结论:伤后有颅内血肿存在的病人,不一定有意识障碍,首次头颅CT无血肿者可发生迟发性血肿,手术治疗要掌握时机,不轻易放弃.非手术治疗应掌握指征,临床医生对病情的观察至关重要.

    作者:赵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人静脉血光量子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并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成人血光量子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并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抗感染、吸氧、镇静、强心、支持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成人静脉血光量子疗法,每2~3天1次,多每天1次;后对两组的疗效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为 28±5 小时, 比对照组 35±8 小时显著缩短 ( P < 0.01) ; 总有效率为 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应用成人静脉血血源充足,采集方便,家长易于接受,配血准确,无不良反应,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雪强;李开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早期脑梗死的尿激酶溶栓治疗

    应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脑梗死55例,结果表明,尿激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尿激酶超早期应用可有效改善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段守平;苏国英;周之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赛克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洛赛克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随机分A、B组,A组用洛赛克治疗,B组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组溃疡愈合率为97.5%,B组为65.0%,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疗程短,作用迅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锌剂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缺锌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的关系及锌剂对复感儿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复感儿诊断的患儿测血清锌,低于1.0μg/ml者122例,随机分为锌剂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锌剂,剂量以元素锌0.5~1mg/(kg*d),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疗程后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发作次数为4.61±1.21次,对照组为7.11±1.32次,t=13.15,P<0.01,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缺锌与复感儿关系密切,补锌可防治.

    作者:王晓光;马常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意义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49.878,P<0.01),恢复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各时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D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不明显,亚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又降至正常,DD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作者:蒋柳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安乃近对生化检验的负效应

    目的:研究安乃近对CK等常规生化检测的负效应,并作安乃近对CK等项目测定之小定位量.方法:全自动分析、速率法、终点法、两点法.结果:安乃近对CK等项目测定确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结论:量化分析显示,病人应在使用安乃近200分钟后采集静脉血作常规生化项目检测.

    作者:张运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26例自发PSVT患者,肘静脉为给药部位,以2.5mg、5mg、7.5mg、10mg为起始剂量,若前一剂量无效,以2.5mg为递增量至10mg止,如仍无效,则递增至15mg及20mg,直至PSVT终止或因副反应较重不能耐受.结果:终止PSVT所需剂量小2.5mg,大15mg,终止全部PSVT所需ATP平均剂量为8.35mg±2.71mg.静脉注射ATP后的副反应随ATP剂量增大而增高.结论:采用个体化用药原则,以5mg ATP为起始剂量终止PSVT的累积有效率为48%,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副反应,认为推荐此剂量为起始的递增用药方法可终止PSVT发作.

    作者:甘苏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时间愈长,发生HIE的几率愈高、后遗症愈多愈重.强调预防和适度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减轻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邱瑞清;管长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加开搏通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加开搏通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营养心肌等的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和开搏通,用药4~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38例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6%.结论:两药合用可以纠正给常规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王世杰;史兰康;李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4例稽留流产的病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并与己烯雌酚组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米非司酮组在妊娠物自然排出率、钳刮率、清宫率及出血量与己烯雌酚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翔;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狭窄24例

    目的:观察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在胃镜下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后,置入带膜或不带膜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行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率高,疗效好,易于普及,值得推广.

    作者:王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22例临床分析

    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报道目前较少,我们于1990年1月~1999年7月共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2例,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郭京梅;尚建中;盛淑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10例临床分析

    自1967年Kelman首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来,这一手术已得到迅速的推广,但因其操作技术难度大,需要有丰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经验,才能完成向超声乳化手术转移,基层医院鉴于条件有限,尚未全面开展.笔者自2001年4月至今新开展此项技术,施行超声乳化手术110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谢立科;杨新怀;黄少兰;陈丽娜;覃旭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表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神经体液改变是CHF时机体主要代偿之一,但是,长期的代偿作用将导致心肌不可逆性损害,促进病情恶化,加速死亡.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观察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这一效应,而且临床疗效显著,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振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多种机制参与,主要因原发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以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加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之一,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占早产儿生后3天内死亡的首位;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RD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NRDS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展现了NRDS防治的广阔前景,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对NRDS预防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笑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病护理新进展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1mmHg=0.133kPa),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它不仅是造成中风与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闭塞性周围血管性疾病、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由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多,高血压已经导致大量的社会健康问题.

    作者:陆多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牵引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但牵引治疗期间的护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治疗期间的护理对牵引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我科自2000年3月以来对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切实加强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就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使皮肤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浅静脉受到破坏,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有效地避免了外周静脉保留时间短,不易固定,易损伤血管,输液速度慢以及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同时锁骨下静脉血流快,化疗时药物迅速被稀释,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及时用药、抽血检验等,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通过对121例肿瘤病人化疗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年娇;席曙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广泛开展实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副反应的观察护理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是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之一(1).我科自1998年到2001年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丙肝)98例,取得满意疗效.但因治疗时间长,且α-干扰素对机体的许多靶细胞和靶器官有一定不良反应,而影响治疗进展,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及时处理,现将副反应观察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岑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居家护理

    居家卫生保健护理是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照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个人家庭居住的场所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其目的在于增进和维持恢复病人健康,预防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合并症,防止疾病复发和再入院治疗的有效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农荣闪;黄佩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观察及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s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较凶险,病死率较高,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21例,现将抢救及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5例小儿TAT过敏的观察与护理

    创伤、特别是污染的伤口易引起破伤风,因而,创伤后早期应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成为预防破伤风的常规用药.但笔者从1988年5月至2000年4月,发现15例10岁以下儿童,经接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全程基础免疫后再注射TAT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2例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炎症性疾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多,宫内节育环的广泛使用及反复人工或药物流产,使得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异位妊娠药物的保守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运用米非司酮对未破裂或流产型内出血少的异位妊娠予以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珍霞;袁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 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 88.5%, 对照组为 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6,P<0.05.结论:药物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较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好.

    作者:黄美莲;沈利平;徐桂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在基层医院,经常会遇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重度中毒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我院从1998~2000年共收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经迅速、有效地救治,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现总结如下.

    作者:盛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

    我院开展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共进行7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沛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消化道平滑肌瘤55例诊治分析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和壁层血管,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平滑肌组织丰富的胃部多见.1990~2000年我们曾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消化道平滑肌肿瘤5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继昌;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梭形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13例

    以往常用切开引流或纵形造口治疗前庭大腺脓肿,但存在切口易粘连,炎症易复发或造口未达初衷的缺点.笔者按盛丹菁的方法(1)治疗13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荣佐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

    我科自1996~2001年应用经皮三枚克氏针品字排列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赵国红;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两起群体性食物中毒急救体会

    本院2000年6月至12月收治了两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一起为急性敌敌畏中毒,共21例;另一起为不明原因中毒,共26例,均治愈出院.现将临床及急救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生尧;杨爱萍;吴春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Ⅰ号凝胶剂治疗痛经

    近年来我们用透皮吸收剂治疗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剂型取名为冠心Ⅰ号凝胶剂,在治疗人数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发现该制剂治疗各种疼痛,尤其是痛经有显著的效果,为了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更好地解除患者疾苦,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燕;于淼;白秀芹;张向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在绝经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通过对23例绝经妇女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混合用于子宫颈注射行取环术,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性取环成功,成功率达100%,认为此方法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鼻渊丸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间,应用中成药鼻渊丸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定期随访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田;覃文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26例的体会

    通过对3年中326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回顾,发现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药,才能收效.

    作者: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与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32例疗效观察

    丹参与刺五加都是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基于这两种药物的功能与作用,笔者于治疗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32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验证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的纳入标准,选择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口服鸡骨草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20天为一疗程,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临床使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急性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睢凤英;赵铁山;蒋小红;江肖明;陈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穴位电针刺激治疗泌尿系结石600例临床分析

    我院结石科自1990年9月以来,对60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开展穴位电针刺激排石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排石率达到96%,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芬英;李福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探讨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为消渴病,是慢性内分泌代谢失调所致,典型的临床为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通常防治的方法采用控制饮食、少食甜品,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控制情绪,但疗效不够理想.笔者根据其发病机理,探讨治疗的新途径.从中医角度探索出祛除积聚,通透阻塞、软化血管,恢复相关细胞活力,协调机体分泌代谢平衡的治疗方法.按照这个新思路施治,每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锦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为了解学生中HBV(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便制定防制对策,1998年9月~1999年6月,我们对嘉兴郊区330名学生进行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及乙肝疫苗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庆炎;睢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伤寒 20 例误诊分析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侵和回肠PEPER氏淋巴结等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特殊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近年,不典型伤寒病例增多,给基层医院增加了诊断难度,致使部分病例延误诊治,我院于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45例伤寒,其中误诊20例,误诊率达44.4%,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原因分析

    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多数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尤其是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难以区别时多倾向于异位妊娠,造成临床的误诊.如延误诊断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危及生命,鉴于上述原因,现将我院近5年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王月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面临挑战的对策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加强医院基础建设,加快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形成医疗卫生市场的良性循环环境,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这是主持医疗卫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医疗卫生界同行们所共识的.我们医院急诊科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下,敢于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对策取得可喜的进步,下面谈谈工作的一些体会.

    作者:邓耀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应重视职业道德的带教

    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护生临床带教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拓宽和创新,护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应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即优良的服务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使得护生在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拥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的职业道德.

    作者:毛晓霞;徐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临床见习效果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第一步,见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病人是否配合.本人通过见习前学生及病例的充分准备,带教时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要,灵活带教等方面,与患者建立并维持了良好沟通,提高了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盖中盖治愈腹股沟斜疝一例

    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很常见,占腹外疝的90%,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右侧多于左侧.病因以腹壁抵抗力降低为主,腹内压升高常为其诱因.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的可复性肿块,偶有胀痛,肿块在咳嗽、劳动、站立以及小儿哭闹时易出现,平卧或手按后能消失,压迫内环增加腹压,肿块不突出,检查外环,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腹股沟斜疝除发生疝嵌顿或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需选择手术治疗外,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先,方法:1岁以内的婴儿常用外缠人造海棉的棉纱束压迫腹股沟内环;其他年龄段常白天使用特制的疝带压迫.虽疝带压迫和手术治疗均有效果,但过于麻烦.笔者曾用补钙方法治愈腹股沟斜疝1例,方法简单.以往文献、报刊尚未见有报道过,现报告如下,以供各同仁探讨.

    作者:叶会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超诊断尿道阴道瘘一例报告

    尿瘘是指生殖器官与泌尿系统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尿液经阴道流出.以往诊断尿瘘是通过妇检或用稀释美蓝液注入膀胱后观察美蓝液从阴道流出的孔道,但对位置较高的瘘孔难以鉴别.笔者首次应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超声仪,探头为7.5MHz为1例尿瘘患者行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相符,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修补后腹膜外巨大尿性囊肿一例报告

    张某,女,33岁,已婚.因足月妊娠于2001年2月4日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出正常女婴.手术中见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有一约100ml淡黄色液体的囊性肿物,并给切除.由于宫体与膀胱广泛粘连,术中误伤膀胱底约2cm,即行膀胱修补.术后导尿道引出尿液未见异常,术后7天拔除导尿管,痊愈出院.

    作者:何汉杰;徐继东;廖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输卵管妊娠破裂一例报告

    病例介绍患者邓某某,女,23岁,农民,停经30天,阴道流血12天,下腹剧痛6小时后入院.自述平素月经正常,末次月经为2002年2月3日,3月3日月经来潮,经量较平日少,一直淋漓不净.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剧痛,呈撕裂状,持续性,伴有明显肛门下坠感,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因腹痛难忍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因当地条件有限而转入我院.检查:T 36.5℃,P 88次/分 , R 20次/分 , BP 13.3/ 8.0kPa(100/60mmHg).

    作者:曾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全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一例体会

    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但有局部浸润倾向,术中如未能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周围组织,术后复发较多,尤其对巨大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难度大,处理亦较困难.我院2001年收治1例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全切除后效果满意,随访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邦瑾;林烫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