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云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64-56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6年9期文献
  • HPLC 法测定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刺梨以75%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采用 Pntulips TM BP -C18(4.6 mm ×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05%三氟醋酸溶液(27∶73)为流动相,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刺梨苷在0.23~2.3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 为2.44%(n =6)。结论:利用HPLC 建立了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法简便、准确、稳定,为药食两用植物刺梨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作者:李齐激;南莹;杨艳;王道平;杨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 法测定医院制剂气血双补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 HPLC 测定气血双补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普柱(Durashell C18柱,250mm ×4.6mm,5μm );流动相:甲醇-0.085%磷酸溶液(36∶64);检测波长:316nm;流速:1.0ml /min;柱温:30℃。结果:阿魏酸在0.0123~0.2458μg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 =0.86%,n =6)。结论:本方法的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气血双补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萍;彭建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参水溶性物质 SA -B 对 TGF -β1活化细胞内Smad 与 p38MAPK 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究丹参水溶性物质 SA -B 对 TGF -β1活化细胞内 Smad 与 p38MAPK 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药物,诱导组加入20μg/ml 的马兜铃酸进行诱导;实验 A1、A2、A3组,在诱导组的基础上分别加入5、10、20μg/ml 的丹参水溶性物质 SA -B;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细胞培养24、48、72h 后检测各组的 TGF -β1-mRND 水平、培养液中 TGF -β1的含量、Smad 以及 p38MAPK 的表达进行,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诱导组的 TGF -β1-mRND 水平、TGF -β1蛋白含量分泌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的同期诱导组相比,水平显著下降(P <0.05)。诱导组的 Smad 与 p38MAPK 合成趋势明显,而实验组 Smad 与 p38MAPK 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丹参的水溶性物质-SA -B 对 TGF -β1活化细胞内 Smad 与 p38MAPK 信号传导通路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展城;蔡大可;舒友平;千永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 法鉴别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价值。方法: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150 mm ×4.4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 ml /min;柱温:25℃。分别对黄芪与红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2.024~10.120μg 范围内,黄芪甲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可重复的特点。黄芪中明显含有黄芪甲苷,而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十分微少,可提供此法鉴别黄芪与红芪。

    作者:刘翠华;昌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正交试验优选八珍颗粒的醇沉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八珍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及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液含醇量、静置时间、相对密度等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55%,静置48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作者:俞伟;杨海玲;周海滨;周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及棉球植入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考察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采用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或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特点。结果:对羟基苯甲醛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炎症反应及棉球植入导致的小鼠肉芽肿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所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有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可达到31.7%,但对注射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爪肿胀无明显作用。结论:天麻酚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急性时相及慢性增殖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合酶途径有关。

    作者:刘珊珊;向彬;郭营营;蒋石;泽溥;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山豆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山豆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山豆根中的总黄酮,并以 A1(NO3)3、NaNO2、及 NaOH为显色剂,芦丁为对照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山豆根中总黄酮含量为5.7mg/g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山豆根中的总黄酮。

    作者:邹玉龙;张颖;徐丹;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彝药“金基痹痛舒”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彝药“金基痹痛舒”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大鼠足跖注射鸡蛋清导致炎症肿胀模型评价“金基痹痛舒”合剂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导致扭体反应方法考察“金基痹痛舒”的镇痛作用;对小鼠经口给药的“金基痹痛舒”合剂的急性毒性进行检测。结果:彝药“金基痹痛舒”合剂30g 生药/kg 和10g 生药/kg 组均能够明显抑制大鼠足趾注射10%鸡蛋清导致的炎症肿胀;“金基痹痛舒”合剂75g 生药/kg 和25g 生药/kg 组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基痹痛舒”合剂经口给药的小鼠大给药量为202.5g 生药/kg 体重,按成人常用量计算,相当于成人常用量的150倍。结论:彝药“金基痹痛舒”合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在常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景明;郭佳;贾延涛;张竣;袁长春;林家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磨盘草石油醚部位的 GC -MS 分析

    目的:分析磨盘草石油醚部位的成分。方法: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磨盘草粗粉,再用石油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石油醚部位成分。结果:共分离出14种成分,鉴定了其中8种,含量占总峰面积的67.62%。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Z)-9-十八烯酸酰胺首次从磨盘草中发现。

    作者:马家宝;韦丽富;周婷婷;梁建丽;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UPLC 波长切换法测定玉叶清火片中3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 UPLC 波长切换法测定玉叶清火片中栀子苷、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RRHD C18(2.1 mm ×10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 /min,柱温:30℃,波长切换时间序列采样:0~6 min 为238 nm,6~16min 为225 nm,16~25 min 为254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26~0.232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n =5),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 为1.05%(n =9);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025~0.222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n =5),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 为1.19%(n =9);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015~0.137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n =5),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 为1.52%(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德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 法测定复方双花颗粒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复方双花颗粒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Welch -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为1.0ml /min,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2.55~51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脱水穿心莲内酯在2.662~53.24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穿心莲内酯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RSD =1.16%;脱水穿心莲内酯平均回收率100.13%、RSD =1.86%。结论:此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作为该复方双花颗粒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何远景;廖雪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芒毛苣苔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测定芒毛苣苔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 DPPH、ABTS 和羟基(·OH)氧化自由基清除试验对芒毛苣苔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芒毛苣苔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 DPPH、ABTS 和·OH 氧化自由基能力。结论:芒毛苣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何小英;郭惠兰;黄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干燥方法对麝香中麝香酮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干燥方法中麝香的麝香酮含量,比较方法的合理、实用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中的麝香酮含量。结果:干燥失重项下取样和直接取样,按干燥品计算麝香酮的含量,两种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直接取样,按干燥品计算其含量。

    作者:次仁旺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黄连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等体外配伍稳定性观察

    目的:探析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双黄连注射液等药物体外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数字随机表法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G +E、G +H、E +H、糖+盐、G +E +H)配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双黄连注射液,对照组(G、E、H)为单独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双黄连注射液,观察配伍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室温下配伍后微粒、pH 值以及物理外观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双黄连注射液溶液多药或者两药配伍后,pH 值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变化,且外观澄明,试验组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以及射用头孢唑林钠和双黄连注射液在配伍后,0.5h 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少量絮状悬浮物,且悬浮物直径≥25μm,微粒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等可以和双黄连注射液进行二连应用,但不适合多联应用。

    作者:曾云生;曾燕;姚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杜仲续断药对不同配比对 SAMP6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杜仲、续断药对配伍前后对于 SAMP6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快速老化 SAMP6小鼠及其同源正常对照 SAMR1为研究对象,应用杜仲续断1∶1配伍及单味药进行治疗12周,观察血清和肝脏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杜仲续断1∶1配伍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的 LDL -C 水平,升高血清 HDL -C 水平,降低肝组织中 HDL -C 水平。结论:杜仲续断药对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作者:段卫华;于佳慧;高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原发性痛经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优于对照组的76.09%(P <0.05)。结论:蒙药治疗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包龙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文化背景下傣族医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作为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药目前面临着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危机。对于傣族传统医药的保护,基本原则应该是“活态”、“生境”、“文化”和“可持续性”。在具体发展的路径上,应优先考虑傣族传统医药的绿色生态和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现代医药相融相生。

    作者:段忠玉;陈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蒙医诊治慢性胃炎的特色及优势

    蒙医用整体观、辨证法诊治胃病有独特的认识及优势。笔者从蒙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胃病蒙医古典记载、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辨证分型论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关丽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口服和壮医药罐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壮医药罐外治配合麻杏石甘汤口服,可以更好的减轻热邪壅肺型肺炎症状,有利于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应用。

    作者:劳育椿;褚香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尺桡骨双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例数(4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显效例数(30例),同时,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其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朝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80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其中观察组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经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出效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缺血与心率呈正相关(r =0.539,P =0.000);经动态心电图显示,共发生759次 ST 段压低次数,6:00~12:00发生心肌缺血百分比为49.7%,12:00~18:00发生心肌缺血百分比为10.3%,18:00~00:00发生心肌缺血百分比为19.0%,00:00~6:00发生心肌缺血百分比为21.1%。6:00~12:00时间段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痛性心肌缺血经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明显提高检出率,效果良好。

    作者:肖淑珠;张平;林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诊断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43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生化检验结果及其差异。结果:观察组 ALT、ALP、AST、TP、TBIL 及 DBIL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HE 及 ALB 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多项生化指标同健康者有明显差异,临床生化检验对肝硬化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然蓉;龙寿斌;程琼;杨妙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34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五脏辨证论治

    针对五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所出现功能失调的症状表现,通过中医的整体观念,藏象学说阐述,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及辨证论治。

    作者:李士科;王刚;冯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儿科急诊护理工作因性质特殊,患者入院时间短,病情进展快,医护职业风险因素更多。笔者通过分析儿科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等防范对策。

    作者:罗晓琳;陈思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33例肾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肾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 评分、SDS 评分、不确定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肾炎患者采取人文关怀,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高危型 HPV 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两种高危型 HPV 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HC2-HPV -DNA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与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进行高危型 HPV 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检测方法对高危型 HPV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经 PCR 检测 HPV 阳性率为90.00%,明显低于 HC2-HPV -DNA 检测的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2-HPV -DNA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0%、100.00%,均高于 PCR 检测的90.00%、87.50%(P <0.05)。结论:相较于 PCR 检测,HC2-HPV -DNA 技术更适于宫颈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率更高,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许美权;吴俊辉;黄新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延伸护理在50例高血压家庭控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社区医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对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社区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研究,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遵医行为执行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SBP)为(146.1±23.8)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68.6±32.2) mmHg;观察组舒张压(DBP)为(84.0±16.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91.8±18.6)mmHg;观察组坚持锻炼、合理饮食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延伸护理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执行率,进而提升其控压效果,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钟巧诗;黄燕文;伦瑞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胡晓华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总结

    不孕症是医学上的疑难病,其病机复杂。胡晓华教授主张在审因求本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不孕症,其治疗经验为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苏婷婷;胡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总有效率为52.63%,对照组为36.8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发生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脱发患者人数比对照组更多(P <0.05),但副反应的程度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SF -36各维度评分、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远处转移率、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 <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鼻咽癌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化疗毒副作用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余海清;吴江;庞世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过伸复位垫枕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使用过伸复位垫枕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单纯垫枕法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过伸复位联合垫枕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脊柱质凸 Cobb 角、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脊柱质凸 Cobb 角、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均较治疗前的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脊柱质凸 Cobb 角、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较常规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提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使用过伸复位垫枕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受伤椎体可恢复到一定的高度,脊柱的稳定性得以维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炼生;庄鹏;洪笃瑞;朱育雄;郑秋平;林辉武;江志勇;林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酶联免疫法测抗-HCV-IgG的S/CO比值与HCV-RN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 -IgG 水平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 -RNA 载量及肝功能 ALT、AST、TBIL 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 -IgG 有反应的标本186例,使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 -RNA、生化分析仪检测 ALT、AST 等肝功能指标。结果:荧光定量 PCR 检测的 HCV -RNA 阳性140例,阴性46例,阳性率75.27%。HCV-RNA 定量检测阳性(HCV -RNA 载量>1.0×103 IU /ml)的140例患者 ALT 阳性率达65%,AST 阳性率达57.85%,TBIL 阳性率达37.14%;46例 HCV -RNA 定量检测阴性患者 ALT 阳性率达36.96%,AST 阳性率达36.96%,TBIL 异常率达39.13%。HCV -RNA 定量检测阳性组患者 ALT、AST 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5)。HCV -RNA 阳性率与 ELISA 法的 S /CO 值呈正相关(R =0.40,P <0.05)。结论:HCV -RNA 阳性率与 ELISA 法的 S /CO 比值呈正相关,可根据 S /CO 比值预测 HCV -RNA 的结果,进而初步预测患者肝功能状况,为丙肝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陆绍花;李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药物疗法与器械疗法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药物疗法与器械疗法在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行药物疗法治疗;观察组行器械疗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药物疗法相比,器械疗法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思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肾健脾化瘀汤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滑胎验案一则

    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滑胎,用四君汤补后天之精,用寿胎丸补先天之精,加活血化瘀解郁之药,谨守病机,病证结合,疗效显著。

    作者:李蕊利;王癱如;苗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35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腰痛、发热、肉眼血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8.57%、2.8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00%、20.00%、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高,对患者损伤小。

    作者:林锦宏;蔡奕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4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8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吞咽困难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雅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MD)合并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80例T2MD 合并 ACI (发病2周内)患者为病例组,入院后实施 NIHSS 评分,并分为小卒中组(NIHSS≤3分)和大卒中组(NIHSS >3分),另选同期在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史等,同时给予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高血压、颈部血管狭窄、HbAlc、Fbg 是 T2MD 合并 ACI 的危险因素,其中,性别和 HbAlc 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 T2MD 患者中,尤其是女性,需合理控制血糖,从而有效预防 ACI 的发生。

    作者:邹湉;凌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进行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2例疑似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例无肺结核原病灶的心包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 T 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结果。结果:①检验结果:64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44例、阴性22例;结核抗体检测:阳性29例、阴性35例;腺苷脱氨酶试验:阳性28例、阴性36例;T 细胞斑点试验:阳性31例、阴性33例。②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阴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T 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T 细胞斑点试验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0.91%、93.55%、93.75%、90.63%,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 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盛艳华;孙秀才;孟娟;施韦;陈心春;杨倩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肩周炎采用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法原则将86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 VAS 评分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9%(P <0.05);研究组治疗后 VAS 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闳贵;李维;禹志韫;林慧梅;刘荣兵;张宝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34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8例脑瘫儿童为观察对象,按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以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步态以及平衡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患侧步行足长、步宽和步速改善优于对照组,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左右偏移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单位面积轨迹长增大较对照组明显,P <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婉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胰岛素抵抗对尿毒症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禁食12h 后行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0h、1h、2h 血糖(BG)、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做功(Tei)指数。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 LVMI 及Tei 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IR 指数明显下降、LVMI 及 Tei 指数明显上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出现胰岛素抵抗者 LVMI 及 Tei 指数明显高于未出现胰岛素抵抗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IR 指数与 LVMI及 Tei 指数均呈明显负相关(P <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导致左室肥厚及左室功能下降,这可能是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途径之一。

    作者:缪旭;徐晓英;莫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QCC)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素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QCC 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病房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陈美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电针配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配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常规手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 JOA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JO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 JO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 JOA 改善率为(68.76%±11.81%),高于对照组的(56.03%±7.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法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与对照组的6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能较好的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李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35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满意度、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行急性阑尾炎切除41例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41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手术护理,统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术中手术、肛门排气等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联合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联合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联合经皮肝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均获得治疗效果,试验组手术用时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术中失血量、取石次数、结石取净率、住院天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联合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其具有创伤和痛苦小的优点,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予以针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中频电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新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节镜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外脱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关节镜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外脱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科室收住的88例复发性髌骨外脱位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3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并对其进行为期10~18个月的随访,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 Q 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按 Lysholm 膝关节标准,实验组患者的评分为93.2±2.7分,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2,31%,实验组患者的 Lysholm 评分、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外脱位的临床成效良好、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亮;关天雨;许劲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证验案三则

    以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咳嗽、胸痹验案三则,说明温胆汤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属痰热互结者,且疗效确切,在扩大温胆汤的应用范围的同时,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作者:王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斜视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栾丽娟;刘其生;邓冬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钱币状湿疹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青鹏软膏局部外擦治疗;治疗组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为8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璐;谌莉媚;廖涛;刘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从“虚、瘀、毒”辨证论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临证经验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为“消渴变证”。笔者从“虚、瘀、毒”病机变化探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并结合三者关系和病机进展辨证论治,同时以名家经验探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治疗。

    作者:薛航;胡绍娟;殷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持续镇静镇痛在 PICU 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镇痛对 PICU 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36例 PICU 患儿进行持续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呼吸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躁动反应得到有效抑制,具有较为理想的镇静效果,同时治疗后 Ramsay 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和治疗后镇静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6h 后患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用药24h 后达到充分的镇痛效果;患儿经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心率、血压、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气状态有所改善。镇静镇痛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谵妄和低血压,患儿人机对抗、气管插管脱管率和非计划性拔管比例都较低。结论:对 PICU 患儿进行充分的持续镇静镇痛可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郑健斌;陶建平;张剑珲;司徒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晚期 NSCLC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3周一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 NSCLC 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晚期 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坤;杨勇;王羽丰;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消化系症状评分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康复疗法在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在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相对于对照组的84.29%有明显上升(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炼;冯先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在 COPD 稳定期41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COPD 稳定期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应用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辖区登记的 COPD 稳定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社区护理中应用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6MWT 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 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率为92.68%,与对照组80.4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COPD 稳定期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实施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可指导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楚斯垠;兰雅平;将木兰;张福英;邵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34例突发性耳聋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抑郁量表(SDS)评分、焦虑量表(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际状况,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张小萍从脾胃气化学说论治肿瘤经验

    张小萍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认为脾胃气化学说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张老师临床用药善用调理脾胃之药,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付芳梅;楚瑞阁;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孙贻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

    孙贻安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将亚急性甲状腺炎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按此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不仅收获甚佳,尚能有效。中药治疗不仅可缓解亚甲炎引起的颈部疼痛,还可以解决西药不易撤药及停药后易复发的问题,效果明显,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刘艳粉;孙贻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对性治疗在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38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在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共76例,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于鼻内镜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时,同期处理患者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郖建锋;南进军;陈永辉;黄雯娟;成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闭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闭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50例病因未明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后行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及闭式胸膜活检。观察分析闭式胸膜活检取材成功率、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闭式胸膜活检首次取材成功率为92.6%;②常规、生化检验胸腔积液病因检出率为46.0%,明显低于同闭式胸膜活检胸腔积液病因检出率6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者并发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闭式胸膜活检应用于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临床,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度高、创伤小等优势,且阳性诊断率高。

    作者:李加雄;邱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黄芪汤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功能性便秘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汤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及治疗前后患者肠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9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运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肠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0.4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汤可通过改善血液供应,调节胃肠运动达到治疗效果,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片治疗,用药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帅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理疗、药物治疗、颈椎牵引等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 SF -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理疗、药物治疗、颈椎牵引的基础上使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效果突出,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筧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一则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以调和肝脾的逍遥散为基础,于临床辨证加减运用其治疗更年期综合症一例,收效甚可,分享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胡伟雄;洪碧琪;谢平霖;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预防糖尿病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继发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治疗前相比高密度脂蛋白(HDL -C)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治疗后 HDL -C 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降低 TC、LDL -C 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hs -CRP 和 IL -6明显低于对照组,APN 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继发心血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其继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作者:陈永清;程炼;张雅丽;古艳红;郑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67%(P <0.05);观察组休克、DIC、肝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胰性脑病及死亡率分别为10.67%、0%、0%、1.33%、4.00%、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钟建;徐平;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62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区域麻醉静脉辅助用药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手术患儿124例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 HR、MAP 和 SpO2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临床麻醉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卢慧勤;郭影靓;颜学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44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5例和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Ⅲ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AS、SDS 评定“重度”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情绪,简单易行。

    作者:邓永红;袁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刘素荣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思路浅析

    刘素荣教授根据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情志不畅为该病的始动因素,临床可分为肝郁脾虚、心肝火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四大证型,并分别给予逍遥散、丹栀逍遥散、肾气丸、消瘰丸加减辨证论治,辅以消瘿片、清热抗甲片、散结片、扶正抗甲片、右归胶囊、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抗体水平,为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了临床参考。

    作者:张瑞荣;刘素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温肺健脾配方颗粒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肺健脾配方颗粒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儿采用温肺健脾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进行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对照组复发率为73.33%,治疗组复发率为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肺健脾配方颗粒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在减轻临床症状及控制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优势,且温肺健脾配方颗粒服用较方便,儿童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昌林亚;孙麦青;郭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社会认知功能改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率为4.35%,对照组为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促使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利培酮相比,阿立哌唑的治疗效果更优。

    作者:高逵;钟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40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精细化优质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0h、24h、96h 的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不同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较对照组升高更快,仅发生1例并发症,患者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细化优质护理能够加速感染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的血压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余金活;伍丽霞;赵艳婷;冯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的产生背景及利用现状

    根据我国近年来关于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研究、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认为要合理保护中药资源,发挥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的应有作用,才能为实现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作者:刘逊;朱缨;吴芝园;刘雪梅;胡芳;耿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其恢复期的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方法大致可分为针刺、推拿、中药热疗等外治法以及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内服法,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常用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钟姗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痛苦轻、操作简便等优点。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莫宗权;何兴鹏;汪悦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经》阴阳“盛”与“胜”辨析

    《内经》中有“阳盛”、“阳胜”、“阴盛”、“阴胜”几种说法,通过分析其所在经文,可知“盛”与“胜”意义不同,“盛”为自身阴阳有余为害,“胜”当作运气学中“胜气”理解,为外界六气侵淫。但“胜”与“盛”因读音、表象相近,常被混用,故应将“胜”归还于运气学说,使运气学说中诸多治法发挥应有的临床价值。“盛”与“胜”一为内伤,一为外感,若将其混淆则使《内经》经义大为损失,无法真正指导临床。

    作者:殷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分析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探索适合于本地区无偿献血的宣传模式,为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心血站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进行献血人群结构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献血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8~35岁和35~55岁两个年龄段无明显差异;民族分布特征以汉族为主;血型分布为 O 型>A 型>B 型>AB 型;职业分布以企事业职员为主;居住地以市区为主;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让更多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才能保证本地区的临床用血供应。

    作者:吴稷;董静;李秀芳;陶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虫皮炎临床体会

    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常与脂溢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等混淆,以至于缠绵不愈。临床应细心鉴别,对症治疗,方可收获疗效。

    作者:王月敏;刘银格;刘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化痰利咽法在咽喉疾病中的应用

    化痰利咽法在临床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由于肝郁、脾虚、肾虚、肺燥等原因而引起气郁痰凝、气虚痰阻、阳虚水停、阴虚痰扰,痰湿停聚,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诱发咽喉疾病。故咽喉疾病多与痰浊密切相关,治疗当从痰湿论治。

    作者:董长梅;王仁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诊断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初探

    对《中医诊断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对其教学方法、步骤等进行探索。认为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提高中医思维能力,因而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同时,本文还对教材问题、课程设置等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作者:林丽;杨梅;王雪梅;何丹;卜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探索了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认为《运动学》的课程设置是本专业改革的重点,并从构建以运动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应用教学技术、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制度、配备教学资料等,探讨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作者:廖广婧;林楚华;黎健东;葛敏恩;刘华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2015年度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情况,提出解决办法。方法:抽取2015全年度每月16日处方,统计超剂量中药饮片数量,得出规律,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抽取的8038张中药饮片处方中,超剂量使用1617张,占比20.12%,其中有毒中药处方322张,超剂量使用127张,涉及毒性中药7种。结论: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普遍存在,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细化、医院职能部分加大考核力度和药学工作者严格处方审核以求共同改善。

    作者:赵玉兰;葛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信息化推动云南省民族地区新农合建设作用初探

    近年来,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深入人心,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瓶颈。特别在民族地区,受当地历史、交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制约,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破解基本医疗保障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成为笔者的关注点,本文试图从新农合发展的角度,探讨信息化已经和即将带给该体制的重大变革,从而促进偏远地区新农合的发展,消除因病致贫现象。

    作者:杨阳;赵怀清;李潇;杨让贤;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运行模式初探

    我院实行小包装中药饮片运行模式,在资金、设备、人员方面以小的投入,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现总结分析我院在中药小包装供货商的遴选、品种及规格的确定、信息系统的设定、采购及保管要求、药房调剂模式及运行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

    作者:马小兵;陈艾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转诊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了解社区转诊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措施。方法:通过收集、归纳社区转诊相关文献,分析转诊制度在社区的发展情况。结果:社区转诊实现了全科与专科的衔接,但存在转诊标准不规范、协调性差,医保导向不明确等问题。结论:双向转诊制度必须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衔接和配套,同时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作者:贾刘云;王倩;王森;孟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保山市重楼属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通过对保山市各县区重楼属植物资源开展实地调查,通过植物分类学,对重楼属植物进行基源鉴定,初步摸清重楼属种质资源及资源区域分布,对保山市各县区常见滇重楼、长柱重楼、金线重楼、黑籽重楼等几种植物的植物形态、种茎(种苗)形态、种子形态等方面予以附图和阐述,为保山市重楼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发建;李铭;杨淳;王洪云;张尹;杨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民间医生的生存现状调查--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目的: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医生的生存现状。方法:以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主要调研点,通过走访当地民间医生及居民了解其生存现状。结果:民间医药人员面临行医难,用药难,从业人员逐年锐减,民间医药文化的土壤遭到根本性破化。结论:民间医药物美价廉,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当地居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对现代医疗体系起着很好的补充作用,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更好传承民间医药文化。

    作者:黄妮;彭小欢;程畅;梁玉;刘艳莲;张紫威;黄先菊;程寒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