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05年7期文献
  • 咽神经鞘瘤误诊误治分析

    咽神经鞘瘤是一种误诊、误治率很高的疾病,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共收治咽神经鞘瘤9例,其中误诊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尧机;邓端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鼻窦病变的磁共振检查诊断价值(附50例分析)

    鼻窦病变是常见病之一,它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鼻窦发病高低依次是: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1].现对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50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磁共振(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MRI对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文平;郑战传;黄龙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羊膜移植治疗深层角膜溃疡的临床探讨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深层角膜溃疡,特别是近穿孔的深层角膜溃疡,以往采用异体角膜移植术,由于角膜移植供体缺乏以及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治疗上仍很困难.近年来,羊膜移植已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我们应用羊膜移植治疗深层角膜溃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叶舒;黄贤;钟燕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87例临床分析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广泛应用,但其所产生的术后散光对视力的影响也被广为关注.为寻求术后视力恢复早,创口愈合快,角膜散光小的手术方法,我们采用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治疗的白内障87例(97眼)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许运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52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我院在1999~2004年共收治了肝硬化腹水合并SBP 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远庄;贾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一次性头皮针在新生儿腰穿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腰穿针在新生儿腰穿时容易导致失败和损伤性出血.我们采用一次性头皮针代替传统腰穿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万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电动洗胃机洗胃致胃出血24例临床分析

    电动洗胃机洗胃由于洗胃迅速、方便、有效、能迅速地清除胃内有害物质而成为目前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常规方法.但由于胃管的插入及洗胃机的操作不当,常造成胃损伤的发生,导致胃破裂或出血.现将我科收治的农药、鼠药中毒患者在洗胃中导致胃出血24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黎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以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而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医师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住的34例,就其诊断、分级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潘荣南;吴雪松;罗云平;刘增庆;李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切口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13例,其中268例在手术治疗中对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小切口入路椎板开窗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经汉;邹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安定联合水针用于镇痛分娩的临床应用(附460例报告)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多种方法制止和减轻产痛,但各有利弊,为寻求一种符合生态、安全、有效、简便,孕妇易接受的镇痛分娩方法,我院从2000年起,采用安定联合水针镇痛分娩的临床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导乐陪伴在分娩中的临床价值

    分娩是生理过程,绝大多数的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但是随着产科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分娩服务越来越医疗化,将产妇当作病人,采用多种医疗措施来干预分娩过程.医疗干预的增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有急骤上升的趋势[1].20世纪50年代为1%~2%,80年代上升至22%,而90年代许多医院已达到40%,个别医院甚至超过60%[2].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围生儿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3].为了降低剖宫产率,我院自2002年6月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杨永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广西艾滋病病毒流行病学分析

    自1996年开始首次发现广西本地居民的HIV感染者[1]以来,从各哨点监测及自愿匿名检测HIV抗体结果分析[1,2],广西艾滋病的传播至今仍以静脉吸毒为主,经性传播的比率仍很低.然而,从已经发病的艾滋病病人就诊情况分析,经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病人所占比率相当高,而且有急增的趋势.现将我院1999年4月至2004年8月住院艾滋病病人作一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绍标;张联庆;姜春华;韦贞伟;王建玲;鲁文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洛美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4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应用洛美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4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尖锐湿疣合并其它性传播疾病92例的临床分析

    近十年来,尖锐湿疣(C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常见的性病之一.其中约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同时合并有其它性传播疾病[1].治疗的方法众多,疗效较为满意.然而,复发病例亦相当常见,已成为当前性传播疾病(STD)防治中的难题之一.CA临床治疗后复发率高,其原因除了治疗不彻底以及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外,一些合并感染的存在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为了解CA合并其它性病的情况,我们对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在本院性病门诊就诊的资料完整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进行了有关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并积累了较完整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仲;李德宪;胡继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95例121指不同类型的断指再植体会

    现对我院收治的95例121指的断指再植手术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5例中,男62例,女33例;年龄2~56岁,平均年龄30.2岁;病因:刀切伤25例,电锯伤32例,皮带绞伤11例,交通事故伤9例,其他原因挤压伤或机械损伤18例;其中完全离断伤95指,不完全离断伤26指;离断部位近节27指,中节48指,末节46指,其中指尖离断8指;拇指离断占23指;旋转撕脱离断7指,带末节指骨脱套伤占2指.

    作者:吴强初;黄家良;林树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分析及临床意义

    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比较多,除与心脏及血管的功能状态有关外,还与血液自身的流变性质、年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性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与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主要是对113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焕荣;潘秀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4例分析

    随着交通工具的使用日益普遍,驾乘人员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而且骨折发生的年龄亦趋向年轻化,目前治疗上多倾向于手术内固定.2001年至2004年我院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4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照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胆总管残留结石25例体会

    胆道结石残留是胆道结石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达4%~30.7%[1],在急诊手术病人中其发生率则更高,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0月通过应用体外震波碎石加胆道冲洗的办法治疗胆总管残留结石2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及原因分析

    1病例简介 患者女,37岁.因头晕,恶心呕吐1 d,于2004年8月16日到某卫生院就诊.查体:体温36.8℃,脉搏72次/min,血压16/9kPa,神志清,五官正常,颈无抵抗;心肺听诊无特殊,腹软,无压痛,拟诊眩晕症.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龄病人肺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

    高龄病人肺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常见.本院从1983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共行肺切除术289例,其中65岁以上79例,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14例,死亡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龙春洪;孔勇;陈泽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BT2245自动生化分析仪泵定标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分析仪器,是各医疗机构检验部门必配的.而且是高使用率的设备.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以及延长仪器的寿命关系极大.

    作者:张富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和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我院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UA9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维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82例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随着剖宫产术率升高,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人数增加.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1].但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在我院再次手术82例剖宫产分两组分析,对手术时间、术中腹腔粘连、术后病率、切口愈合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李海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40例体会

    本院自2001年至2004年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术后经6个月~3年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承伟;顾家龙;伍盛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治疗肺癌29例

    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措施,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使一些肿瘤距离叶支气管开口较近,或已侵犯叶支气管开口或主支气管,行肺叶切除不能彻底切除肿瘤.而全肺切除将可能出现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我科自1991年至2004年施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2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昌超;林辉;温昭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改良TVP手术245例报告

    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我们采用横切口行改良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2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武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幼儿急疹62例临床观察

    幼儿急疹(ES)起病急,100%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而且患儿多为出生后首次发热[1],发热持续2~4 d不退,易引起家长的焦虑及责备,加重临床一线医师的心理负担.我们对62例幼儿急疹的临床观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柳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膀胱冲洗频率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有报道其感染率与留置尿管时间呈正相关[1].为减少尿路感染,国内开展了多项膀胱冲洗的临床观察[2~4].然而膀胱冲洗也可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5,6].为了寻求膀胱冲洗频率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本文就本院收治的68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彩萍;梁秀琼;韦颖屏;韦忠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皮导向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减小手术创伤,是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近两年来,我们采用自制的股骨头瞄准器,利用小切口,经皮导向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施治患者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兰天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4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当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提高老年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心脏病医生面临的新挑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的主要方式.我院对4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以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黄筱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

    不典型川崎病,临床早期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儿科于1994年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川崎病55例,不典型川崎病13例(26%).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玉英;曾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肺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时,因体循环瘀血而出现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并可因胃肠道瘀血而出现食欲差、腹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而并发乏力、嗜睡等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亦可伴有黏液性水肿、乏力、嗜睡、淡漠而易与右心功能不全混淆,或因症状不典型而未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所诊断的肺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且资料较完全的8例患者病情分析如下.

    作者:黄天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AF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0例分析

    近10年来,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广泛开展,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4年5月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满意,AF系统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复位满意、椎管减压较充分.

    作者:石朝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64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方法之一.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应用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6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安平;杨昆;银汉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我院森田病房自2002年11月4日成立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患者2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全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乳腺癌切线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

    乳腺癌放疗切线照射技术在常规的放射治疗中,常常采用等距离照射技术和等中心照射技术[1],由于病人胸壁体形的特殊性,表面凹凸不平,根据病人情况以及术后情况不同,尽可能采用等中心照射技术,由于乳腺癌放疗切线照射定位时,在模拟机上没有实体作为等中心定位点,故只能采用几何定位法,找出几何等中心点,使得放疗摆位更准确,重复性更好,剂量计算归一点更明确.为了更好保护肺组织,故在两个对穿野切线照射时均采用半野照射技术.定位技术要求从体位、正常组织的保护、锁骨野与切线野的衔接、内切野与外切野切边的设计等技术方法要求更高,保证放疗的准确性,现将我科进行的等中心定位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李善观;韦群;周志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塞120例

    脑梗塞是老年人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而寻求积极有效的治疗、康复措施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对12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高压氧并辅以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盘晓荣;覃少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剂量131碘辅助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体会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生长缓慢,如果治疗规范及时,一般预后较好.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已有5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对转移灶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的原发肿瘤,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国内目前多采用甲状腺切除术+131碘+甲状腺激素的综合治疗方案.我们对1997年9月至2004年9月我科所收治的38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用大剂量131碘辅助治疗,全部随访,疗效颇佳,兹报告如下.

    作者:卢受强;蒋仁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UA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关.我们对比分析了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对UA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阮锡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吡喃阿霉素组成的CT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吡喃阿霉素是日本学者梅泽滨夫等人合成的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我院自1994年7月至2004年7月采用吡喃阿霉素(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组成的CTOP(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84例,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梅;韦美秋;凌景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52例高血压性脑基底核出血的体会

    目前脑血管意外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特别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基底核附近,约占69%[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间小骨窗开颅治疗52例高血压性脑基底核出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华;黄少伟;吴全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在胆囊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胆囊穿孔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及时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5例胆囊穿孔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在胆囊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冰冰;苏海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原发性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低下及食管廓酸能力下降,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并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本研究应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RE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哲;邹尤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后骨痂血运的意义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骨痂愈合过程中的血运变化,探讨早期预测骨折愈合趋势、预后的新方法.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例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15周内依次观察患者骨折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并与X线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检查难于显示的血肿机化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在原始骨痂形成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早于X线.骨痂形成良好的患者,二维超声显示患者术后一个月内骨折处骨痂形成饱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骨痂内部及周围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指数(RI)<0.6.而骨折骨痂形成不良者,超声显示骨折间骨痂细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骨痂内部及周边缺乏血流信号,RI>0.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监测骨折端骨痂血运可以预测骨折愈合的趋势.

    作者:庄小强;苏海庆;白宇;叶海洪;陆生林;农德毅;黄攸华;陆冰冰;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双波长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复方盐酸苯海拉明糖浆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盐酸苯海拉明糖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波长选择215nm和251nm.结果盐酸苯海拉明在4~20μ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d2A/dλ2=7.380×10-4C+1.500× 10-4,r=0.999 8;回收率98.28%;精密度日内RSD=0.3950%,日间RSD=0.780%.结论双波长二阶导数光谱法能消除背景干扰可作为盐酸苯海拉明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王晓燕;蒋霞;王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曲克芦丁联合地西泮治疗梅尼埃眩晕4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联合地西泮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的疗效.方法观察组48例,采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注,然后曲克芦丁3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采用地西泮10 mg缓慢静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50mL静注,然后ATP 4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曲克芦丁联合地西泮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何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HPLC测定功劳去火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功劳去火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用Alltima C18柱,以0.033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5nm.结果功劳去火片中盐酸小檗碱在84.24ng~421.2n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2.0%(n=5).结论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献;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艾灸配合宫缩剂用于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目的探讨艾灸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及其与宫缩剂的配合使用.方法对80例产后宫缩乏力出血过多,且经常规使用宫缩剂、钙剂及按摩子宫无效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A组改用艾灸,B组继续重复使用宫缩剂,比较两组的宫缩和出血情况.结果A组的子宫收缩有效率、出血量、产后休克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产后出血的治疗首选缩宫素及前列腺类药,如无效则及时进行艾灸神阙穴,可取得有效宫缩,减少产后出血及休克的发生.

    作者:陈晴;罗宇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抗痨治疗组和抗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CD4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抗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CD4细胞数明显上升,与抗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D4细胞数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病的主要原因,对AIDS患者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结核是有效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

    作者:黄又宁;杜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腹治疗老年贲门癌72例

    目的研究经腹治疗老年贲门癌的优点和指征.方法对1994至2004年72例经腹治疗的贲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4.2%(3/72),食管切端癌残留率为2.8%(2/72),无口瘘发生吻合.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0%、44.78%、22.39%.结论经腹径路治疗老年贲门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安全的方式.

    作者:周柏涛;杨伟;徐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治疗

    目的总结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15例(121眼)青光眼进行了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27例27眼术后并发浅前房,其发生率为22.31%.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进行分级,Ⅰ级17眼,Ⅱ级8眼,Ⅲ级2眼.其中滤过道引流过畅22眼,结膜瓣漏4眼,脉络膜脱离1眼.经过治疗,绝大多数均能恢复正常前房深度.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其常见原因是房水引流过畅.Ⅰ~Ⅱ级浅前房多经保守治疗治愈,Ⅲ级浅前房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须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李荣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结肠镜在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I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并活检病理确诊的28例IC临床、内镜特点.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82.1%),女性多见(男:女为1:1.8),26例(92.9%)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便秘及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下腹痛(100%)、血性腹泻(89.3%)及左下腹或下腹部压痛(85.7%).结肠镜分型:一过型23例;狭窄型4例;坏疽型1例.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及狭窄.病变多(96.4%)发生在左半结肠,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35.7%,结肠镜确诊率82.1%,误诊率17.9%.结论结肠镜检查并活检是早期诊断IC的首选方法.

    作者:廖嘉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29例分析

    目的总结29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29例人工心脏瓣膜换瓣病人再次接受了瓣膜置换手术.初次换瓣到再次换瓣时间为0.5~12年,平均(8.82±1.20)年.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心脏停跳19例,心脏不停跳10例.置换的瓣膜有主动脉瓣6例,二尖瓣23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于低心排1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其余治愈.结论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跳法及不停跳法,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温昭科;林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磁共振平扫对34例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NOVUS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4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作MRI平扫检查,观察癌灶与邻近纵隔心血管、气管及支气管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MRI能清楚显示癌灶(中央型20例,周围型14例)的形态、内部结构、区分肺癌与阻塞性肺炎和(或)阻塞性肺不张之间的信号差异、及对纵隔、胸膜、胸壁的侵犯.结论MRI平扫能基本满足临床对支气管肺癌的影像诊断需要.

    作者:崔惠勤;刘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疗效.方法对350例420眼行常规囊外摘出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和超声乳化术,并对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与超声乳化组结果相似,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组相比散光较小,视力较好(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较有效控制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一种方式.

    作者:曾招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人流)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早孕而无禁忌证的健康妇女160例,观察组80例为笑气吸入及2%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对照组80例为不用任何药物,而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疼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宫颈松弛效果和出血量.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18.75%,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松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笑气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中的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满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庞丽红;王丹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学龄前儿童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问题.方法84例扁桃体摘除术中,氯胺酮组(K组)用氯胺酮、羟基丁酸钠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丙泊酚组(P组)用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胺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气管内插管行控制呼吸.结果麻醉后5 min两组Bp、HR均有所上升.麻醉30 min后,P组HR与K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P组SBP、DBP与K组比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毕苏醒拔管时间P组明显短于K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组患儿意识恢复迅速,清醒经过平稳.结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可控性强,术中呼吸和循环保持平稳,并能抑制咽喉反射,可减轻喉部手术操作的不良反应.术后苏醒快、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作者:申黎光;涂石峰;郑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安全静脉补钾策略救治小儿严重低钾血症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儿中采用安全浓度、安全速度静脉补钾救治严重低钾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对儿科ICU病房中12例严重低钾血症患儿,给予安全浓度(≤0.3%)、安全速度(≤0.5 mmol·kg-1.h-1)静脉补钾,补钾过程中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心率、心律、心音、血压、心电图变化,监测尿量.结果12例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均在12 h内血钾恢复安全水平(≥3.0 mmol/L),所有患儿均未因补钾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安全浓度(≤0.3%)、安全速度(≤0.5 mmol·kg-1.h-1)静脉补钾救治危重患儿的严重低钾血症,简便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梁秀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总结4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麻醉管理.方法40例OPCABG的病人,麻醉用咪达唑仑0.1~0.2mg/kg、芬太尼15~30μg/kg、维库溴铵0.2~0.3 mg/kg、异丙酚1~2 mg/kg及0.5%~2%吸入麻醉药等.术中用硝酸甘油、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艾司洛尔、尼卡地平等药物调控心率、血压,维持理想的循环状态.结果40例均在offpump下完成手术,搭桥4支者7例,3支23例,2支10例.手术期间5例心率增快,4例血压下降,经处理后恢复正常,麻醉时间平均为(3.2±0.5)h,平均输血(217±126)mL.术后机械通气时间5~72 h,平均(17.03±6)h.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心绞痛消失.结论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的关键.

    作者:黄小彬;叶凤青;黄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7例颅前窝小病灶,讨论其临床解剖和手术效果.结果7例病灶均获全切除,预后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与传统入路对比,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具有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康复期短等优点,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的要求.

    作者:冯大勤;肖绍文;黄玮;秦坤明;谭源福;杨雷霆;张超元;周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丝裂霉素C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手术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6眼)难治性青光眼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术中应用MMC,浓度为0.2~0.3 mg/mL,时间为4min,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1年眼压≤21mmHg者45眼,成功率80.36%,术后并发症轻.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MMC能有效的防止滤过泡疤痕化,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钟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术中出现急性、进行性脑膨出,立刻采用过度换气或加上切除部分脑组织并强行关颅,再做头颅CT及作出相应处理.结果12例经过过度换气和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后脑膨出消失,8例对侧为硬膜外血肿予清除,10例术后死亡.结论术中急性脑膨出是一种严重状态及时处理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徐力;赖勇;庞永;吴春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93名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IMT检测,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各自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支冠脉病变组IMT明显增厚(P<0.05),2支病变组IMT显著大于1支病变组(P<0.05),3支病变组IMT明显大于2支病变组(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IMT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IMT增厚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进展的可靠指标.

    作者:黄宗燕;伍广伟;林英忠;徐广马;林虹;农美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口服酮替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祛风止咳汤,观察两组用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3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稳定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可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附46例报告)

    目的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危险因素与DTICH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DTICH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颅CT表现,探讨DTICH的发生与这些表现的关系.结果脑挫裂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年龄偏大及严重的合并伤是DTIC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DTICH的发生与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了解其二者的关系,利于对DTICH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志宇;黄纯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牛奶及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及牛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经常喝奶组50例每周6次以上(250mL/次),坚持2年以上,对照组为基本上从未喝过牛奶者;常年运动组50例每天不少于1 h,每周不少于4 d,已坚持半年以上,并因运动而出汗者,对照组为因工作、家务等原因不能参加户外活动者.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常年运动组骨吸收指标尿Ca/Cr低于无运动组(P<0.05),股骨上段Wards三角区、Neck及股骨总密度高于无运动组(P<0.05);常喝牛奶组骨吸收指标尿Ca/Cr和骨形成指标血ALP低于无饮用组,腰椎及股骨上段除Troch外骨密度均高于饮用组.结论经常运动、长期经常饮用牛奶是防治骨质疏松有效方法.

    作者:劳山;蒋凤艳;莫凤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削取中厚皮的供皮区术后创面处理临床分析

    目的为探讨烧伤早期整形和瘢痕增生整形病人削取中厚皮术后的供皮区创面处理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分两组:A组(30例):削取中厚皮+刃厚头皮或刃厚体皮回植供皮区疗法;B组(31例):削取中厚皮术后采用半暴露疗法,观察两组术后的Hb、WBC计数,肝功能ALT、伤口愈合的时间.结果A组术后无痛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9.0±1.5)d,B组术后创面渗血、渗出多,疼痛明显,平时愈合时间(21.5±2.5)d,11例发生创面感染,6例再次植皮修复.结论削取中厚皮+刃厚头皮或体皮回植疗法,手术简便,促创面提早愈合.

    作者:叶斌;张锡元;吴涛;饶忠;沈木成;李永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小关节内侧缘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疗程结束、术后1个月和6个月疗效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及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疗程结束、术后1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93.0%、94.0%和9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80.0%和83.0%(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 0).结论经小关节内侧缘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和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旭清;潘向荣;韦敏强;周凯;罗辉;阎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侵袭性乳腺小叶癌X线表现(附37例分析)

    目的了解侵袭性乳腺癌(ILC)的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侵袭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37例乳腺照片显示以下表现:毛刺状阴影18例(50%),结构扭曲6例(16%),边缘不清阴影4例(10%),正常6例(占16%),钙化2例(占2%),不规则实性肿块1例(3%).结论ILC病变的弥漫性生长方式在钼靶照片上很少形成肿块导致诊断的困难,对于任何体检发现不正常的病人阅片时应尽量找出细微的恶性X线征象,防止漏诊.

    作者:周立新;陆建常;陆业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股方肌骨瓣移植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移植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经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采用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股方肌骨瓣移植进行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结果本组32例病人术后随访1~5年,29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例股骨头坏死.结论股方肌骨瓣移植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能显著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罗任;周东;林崇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显露的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手术喉返神经解剖显露对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比较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13例甲状腺肿瘤手术及392例不解剖显露的甲状腺肿瘤手术的并发症.结果解剖组413例中有1例术中在解剖时损伤喉返神经,术中术后出现声嘶;而不解剖393例则有15例出现术后声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肿瘤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减少和预防术中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家耀;兰碧洋;黄绍华;黄显实;罗强;叶海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039例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39例电视腹腔镜手术中,共发生并发症21例,占2.02%.其中皮下气肿6例,出血性并发症3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高碳酸血症8例,术后伤口感染2例.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手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及技巧有关,要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应重视适应证的选择,提高手术技术,正规进行手术操作训练.

    作者:徐红;徐文生;欧奇志;蒋晓莉;蒋凤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套入法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套入法在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的应用方法.方法对本院14例应用套入法进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14例中发生腹部切口感染1例(占7.1%),14例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其中11例随访6个月~5年,未发现由本吻合法引起的吻合口梗阻.结论合理应用套入法进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对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林更佳;张振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7例分析

    目的在阴道镜指导下活检,以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出率、阴道镜图像的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三年来我院阴道镜检查的672例患者中,被查出57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672例中发现CIN 57例,占8.48%,CIN的阴道镜图像主要表现为:血管异常、白色上皮、白斑.结论阴道镜成为辅助诊断CIN的主要方法.阴道镜下活检明显提高CIN的检出率,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卢丽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刺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综合疗法(针刺、艾灸、电针、面部按摩、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①两种方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5%.治愈率治疗组76.0%,对照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两组治愈病例所需时间针灸综合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治疗次数.

    作者:黄东挺;黄洪;阳初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抗炎机制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程度及药物应用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将130例6~14岁的中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口服孟鲁司特5 mg/d、吸入布地奈得200μg/d、吸入氟替卡松250μg/d、孟鲁司特5 mg/d加吸入布地奈得200μg/d和加吸入布地奈得100μg/d共5组,持续治疗12周.于治疗开始和第12周临床评估和肺功能检查,同时检测血Eos计数及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5(IL-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后临床评分和肺功能FEV1及PEF明显改善.各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455,P>0.05).哮喘患儿治疗前血ECP、IL-5、TNF-α浓度和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ECP、IL-5、TNF-α浓度和Eos计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呈显著性,P<0.01.哮喘患儿血Eos计数与血ECP浓度显著正相关,血IL-5水平与血ECP浓度显著正相关.结论孟鲁司特能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和细胞因子释放,有效抑制气道收缩,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

    作者:谢庆玲;焦伟;温志红;农生洲;洪梅;谭颖;胡琼燕;黄小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组病人114例117眼,使用0.4%诺倍喜表面麻醉;对照组病人108例110眼,施行传统的球后阻滞麻醉和表面麻醉,两组病人均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麻醉的有效性、并发症、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研究组的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大大缩短.结论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唐彦慧;谭少健;梁皓;蒋林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牛磺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Ⅰ型胶原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Ⅰ型胶原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CCl4分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牛磺酸对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组织中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结果牛磺酸能减少TGF-β1的表达,降低血清Ⅲ型前胶原及组织中Ⅰ型胶原水平.结论牛磺酸具有通过减少组织Ⅰ型胶原而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作用.

    作者:张锡流;梁健;杨光业;梁劲松;黄仁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抗NGAL抗体的制备、纯化及其鉴定

    目的制备出一定纯度、免疫反应性好的抗NGAL抗体.方法采用纯的NGAL蛋白免疫动物,制备抗血清,然后进行硫酸胺沉淀法纯化抗NGAL抗体,后运用SDS-PAGE、Western blotting分别鉴定抗NGAL抗体的纯度与免疫反应性.结果硫酸胺沉淀法纯化抗NGAL抗体后,SDS-PAGE检测分析表明抗NGAL抗体的纯度大于70%,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表明抗NGAL抗体的免疫反应性良好.结论后获得了一定纯度、免疫反应性良好的抗NGAL抗体.

    作者:王朝阳;李桂生;黄海欣;许丽艳;谢仰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梭子蟹过敏原致敏组分的分析研究

    目的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析梭子蟹[Portumus pelogicus(Linnaeus)]的致敏组分,为蟹过敏原的纯化和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常规方法制备的梭子蟹浸出液,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其抗原蛋白的组分,同时用对蟹过敏的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结果SDS-PAGE显示梭子蟹可辨有19条蛋白带,分子量在13 kD~90kD之间,其中主带有9条,分子量是20.9 kD、24.2 kD、27.1 kD、29.2 kD、33.7 kD、38.9 kD、48.7 kD、74.7 kD、89.1 kD.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16例蟹过敏患者血清全部呈阳性反应,浸出液中共有5条致敏条带,其中分子量在74.4 kD、48.7 kD的是主要致敏组分,阳性反应率均为100%.结论梭子蟹74.4 kD和48.7kD组分为主要过敏原.

    作者:赵绮华;赖荷;陈丽金;王锡忠;邹泽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施行Lichtenstein修补术165例,Bassini修补术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率.平均随访2.7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工作天数的方面,Lichtenstein组优于Bassini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Lichtenstein组、Bassini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5%,复发率分别为0.6%、1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ichtenstein修补术是腹股沟疝的良好无张力修补法,尤适用于治疗费用有限者及基层医院.

    作者:石全;陈崇宽;韦敬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视觉中枢激活的BOLD-fMRI定量分析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MRI以下简称fMRI)观察正常人视觉中枢激活体积,探讨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视觉中枢激活特点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正常人在双眼同步光刺激和戴镜但不予光刺激两种模式下分别进行视觉中枢fMRI研究.结果戴镜不予光刺激14例激活体积恒定为105mm3,而3例激活体积明显大于105mm3,二者激活部位基本一致.结论戴镜不予光刺激的情况下激活区激活体积比较恒定可能为系统噪声所致,但少数激活体积较大者可能为想象引起的视皮质激活.

    作者:赖铁强;龙莉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的比较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LADA患者和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LADA组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起病年龄小[(46.6±8.48)岁对(52.74±7.60)岁,P<0.01],体重指数较低[(20.89±2.75)kg/m2对(23.07±2.60)kg/m2,P<0.01],空腹及餐后2h C肽水平低分别为[(0.41±0.20)nmol/L对(0.61±0.30)nmol/L,(0.91±0.42)nmol/L对(1.65±0.83)nmol/L,P<0.01],HbAIC较高[(10.95±2.00)%对(9.56±2.30)%,P<0.05],出现自发酮症(6/20对2/46,P<0.01)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较高(11/20对11/46,P<0.05),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20对16/46、3/20对19/46,P<0.05),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ADA患者具有起病年龄小、体重指数低、C肽水平低、易出现自发酮症,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比例较少,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与2型糖尿病相似.

    作者:何玉玲;于志清;肖常青;李世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Bax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ax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活动期LN患者肾组织中Bax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它们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1.增殖型LN肾小球Bax阳性细胞数增高,且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2.LN肾小管Bax表达增高,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呈正相关.结论增殖型LN肾组织存在Bax异常表达,Bax在肾小管高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变有关.

    作者:杨桢华;孙安远;廖蕴华;赵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道管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1 500 g的活产婴,死亡率较高,国内报道为63%~74%,国外为33%~70%[1].VLBW常见的4大死亡原因为出生时严重窒息、胎膜早破后引起的宫内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生活力低下.可见有效的呼吸管理是提高VLBW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我科VLBW护理工作中的呼吸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胸部肿瘤手术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引起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许多术后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中,其危险因素常分为病人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多次研究表明,高龄是术后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1],大于65岁的高龄病人开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是影响手术预后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生率高达20%~40%[2].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对42例高龄患者施行胸部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并发呼吸衰竭9例.发生率为21.43%.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占本组高龄患者的7.41%.为此我们对围手术期强化呼吸道管理及正确处理并发症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欢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对化疗后静脉炎的影响

    静脉炎是输注化疗药物的常见并发症,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对36例化疗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给药,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艳芳;黄石群;龙碧霄;胡敏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救护

    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者),具有病情凶险,复杂多变,是各种外伤中严重的损伤,其死亡率一般为30%~50%[1].遭受严重颅脑损伤之后,早期阶段处置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3年来救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肩难产助产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新、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1].目前,循证护理正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肩难产是指胎儿的胎头娩出后,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后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肩难产的发生率占总分娩数0.2%~2%,占头位分娩的0.6%~2.8%[2].为提高产科质量,我们针对肩难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循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秀红;李桂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28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听神经瘤为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2%,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95%[1].肿瘤形成后缓慢增大,压迫耳蜗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产生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由于肿瘤深在的解剖位置及周围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肿瘤切除术后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仔细的观察,采取了有效地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戚益群;赵华;蒋和娣;蒋涛;吴金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

    气囊尿管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具有许多优点: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1],能有效的保持会阴部干燥,护理方便.由于气囊尿管结构、质量、患者的自身因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原因,也会引起尿道损伤.从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我院外科在护理中出现7例尿道损伤,现总结如下.

    作者:覃红桂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光动力疗法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乳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部分病人经传统的治疗方法仍出现胸壁复发[1].对这种复发癌,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疗效不令人满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疗效肯定等优点,特别在乳腺癌复发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蔡君;周忠晓;刘剑仑;黄卓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现状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佳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论.本文综述HICH微侵袭手术的评估、手术时机、再出血等问题,旨在为HICH的规范化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昭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瘢痕(scar)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产物.创伤愈合包括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3个过程.从炎症期到增殖期,成纤维细胞(FB)、炎症细胞和小血管聚集并增生,同时FB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ar matrix,ECM),这些物质形成了肉芽组织.

    作者:陈远征;刘达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内皮素-1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Yanagisawa等[1]于1988年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液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的血管活性肽.内皮素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眼组织中.近年来,ET-1与青光眼的关系倍受学者的关注.本文就ET的生物学特性以及ET-1与青光眼视神经血流调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岑志敏;张庆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8F-FDG-PET/CT图像融合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影像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门学科的全方位有机结合,放疗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普通照射发展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等精确放疗射治疗技术.

    作者:马代远;王仁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新进展

    急性创伤中导致急性失血引起休克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生.一般失血量达30%就可能危及生命,随着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休克的发生率可高达25%~30%[1].发生严重失血后短期内不积极救治,32.6%~59.5%的伤员将死于失血性休克[2].及时扩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是复苏的首要任务.现就液体复苏方面的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韦运杰;宫丽娅;冯丽华;苏秀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构建PACS/RIS,为全面实现数字化放射学科而努力

    现代的医学影像学科包括X线、CT、MRI、DSA等技术的数字化以及将这些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传输、管理的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和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rem).

    作者:龙莉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MRI诊断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的应用和新进展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医学影像学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较新的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作者:李谷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临床应用价值

    1功能磁共振成像(Fune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基础知识1.1 fMRI的基本原理血红蛋白包括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两种血红蛋白对磁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氧合血红蛋白是抗磁性物质,对质子弛豫没有影响,去氧血红蛋白属顺磁性物质,其铁离子有4个不成对电子,可产生横向磁化弛豫时间(T2)缩短效应(preferential T2proton relaxation effect,PT2PRE)o因此,当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时,T2加权像信号减低.

    作者:黄仲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的CT和MRI诊断现状

    近年来,CT和MRI技术已经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检查手段.CT、MRI多期扫描、特殊MRI对比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肝癌的病灶检出率,肝癌的血管侵犯、门脉或肝静脉癌栓形成的明确显示、早期肝癌的鉴别诊断等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学者涉及原发性肝癌CT、MRI表现与肿瘤基因的对比研究也促进了肝癌的分子影像学的进展.

    作者:卢炳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骨髓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与展望

    长期以来,临床上骨髓的检查一直靠对髂骨或胸骨等部位骨髓的针吸或活检取材,加上对外周血的检查,然后做细胞形态学的观察来诊断与追踪骨髓疾病,这也是唯一可靠的方法.20世纪末,由于MRI的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其技术在飞速发展,其功能不断完善,由于其对骨髓检查的无创性和敏感性,故在骨髓异常的检查和评价中日益处于显著的地位.

    作者:宋英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紧跟科学发展步伐,发挥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20多年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从传统的形态学诊断向分子生物学,向微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充分发挥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作者:张学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学科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学科室创建于1934年.历任主任有唐庆尧教授、李胜云教授、陈翰高教授,现任主任黄仲奎教授.放射学科分为三个医疗组:诊断组、技术组、护理组.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2名,技师6名,技士4名,主管护师3名;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1人.学科带头人黄仲奎博士为全国放射学会委员、全国放射学会骨组委员、广西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和<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广西医学>杂志等编委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编委.另有3人分别担任广西放射学会、广西影像技术学会、广西抗癌协会介入组副主任委员,1人担任广西放射学会秘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生病是一种游历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不要把灯泡放口中

    在英国进修医学专业时,很困惑的是在英国的灯泡的包装纸上都印有这样的警告:Do not put that objeot into yourmouth!意思是:不要把灯泡放进口中.嘻嘻,有谁会放这东西进口中?这英国人也真是太没意思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我国硫化氢中毒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硫化氢(H2S)气体常存在于某些生产场所和生活环境中,其急性中毒案例频频见诸报道,所致的病死率在急性化学物中毒中始终位居前列.H2S为无色、有腐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比重1.19,在低洼积水处较易积聚.H2S为某些化学反应(如硫化反应,水解反应等)和蛋白质自然水解过程的产物,因此地壳中凡存在有硫及其化合物的地方,尤其是低洼积水、通风不良的地方都可能存在.H2S在工业上虽然很少直接应用,且多属于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但如果防护意识淡薄,往往造成严重的事故.为了探讨H2S中毒的原因、防治对策及措施,我们采用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光盘检索方式,检索了1996年至2004年间国内劳动卫生相关学术期刊刊载的78篇共82起关于H2S中毒的文章,对其中毒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军荣;江世强;李羡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公立小学与私立小学的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分析

    为了解公立小学与私立小学的学生营养状况,为加强我市私立小学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5月抽查我市私立小学1 690人和公立小学1 864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莹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1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仪,球管旋转1周0.42s,时间分辨力105ms.扫描方法及步骤如下:1.1扫描前准备检查患者心率,尽量控制在70次/min以下,并要求心律整齐.对于心率较快者检查前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适当降低心率.

    作者:官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儿腹部恶性实体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小儿腹部恶性实体瘤主要有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等.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又称肾胚胎瘤(Renal embryoma)、威尔姆斯瘤(Wilms'Tumor),是由于持续存在的后肾胚基未能分化为肾小管及肾小管,并呈不正常的繁殖、发展而成.

    作者:曾自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Case report:Hemangioma of the Chest Wall病例报告:胸壁血管瘤

    患者,男,79岁,发现左侧胸壁肿物渐增大、钝痛5年就诊.体格检查:左侧胸壁可触及一突出软组织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表面色泽正常.既往无恶性疾病史,轻度前列腺增生.行胸部常规X线摄片、CT和MRI成像检查.

    作者:李向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放射学文献信息资源简介

    1常用医学数据库网站(1)PubMed系统Medline数据库http://www.ncbi.nlm.gov/pubmed(2)中国医学科学院网络数据库资源系统http://cbm.imicams.dc.cn/(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资源http://www.nstl.gov.cn(4)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http://www.cnki.net

    作者:龙莉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